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为了进一步帮助中外媒体了解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所采取的措施,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我们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先生,向大家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方面的有关情况。
2007-06-14 09:36:01 - 郭卫民:
万钢先生也是大家十分关注的共和国部长。我做一个很简要的介绍,万部长78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79-81年在同济大学进行硕士学位的学习。学习之后留校任教一段时间,85-91年赴德国克劳斯卡尔工业大学机械系攻读博士学位,91-2001年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工作,01年4月任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以后又任过同济大学的校长助理、副校长和校长,06年12月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今年4月份任科技部部长。
今天和万部长一起参加发布会的还有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先生。
现在请万部长做介绍。
2007-06-14 09:50:30 - 万钢: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等方面情况。这个主题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此《专项行动》的简本已提供给各位记者朋友。有关《专项行动》的中英文全文,大家可以登录科技部网站查阅。下面,我就编制这个《专项行动》的背景、过程和主要内容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2007-06-14 09:51:41 - 万钢:
大家都知道,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对世界各国产生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先后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多次指示要重视和加强气候变化工作。十多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去年初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和环境确定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明确列为环境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表明国家把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研究与开发放到了一个突出的重要位置。
2007-06-14 09:52:25 - 万钢:
科技部还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历时4年编制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于去年12月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编制的第一部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评估报告,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准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一方案是中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2007-06-14 09:52:53 - 万钢:
为了有效落实《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同时也为《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统筹协调我国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全面提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我们组织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的编制工作于今年3月初正式启动,科技部组织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和座谈会,与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财政部等二十多个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讨论,先后五易其稿,并向国务院领导同志作了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最终定稿,今天和各位见面。
2007-06-14 09:53:19 - 万钢:
《专项行动》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及其对科技工作的迫切需求;二是我国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三是《专项行动》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四是重点任务;最后是推动《专项行动》实施的保障措施。
2007-06-14 09:54:32 - 万钢:
《专项行动》的实施将遵循四个“相结合”的原则,分别是: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技术突破与对策研究相结合,近期需求与长远目标相结合,整体布局与分工实施相结合。
2007-06-14 09:54:48 - 万钢:
《专项行动》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气候变化科技工作要实现的六大目标: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重点行业和典型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参与气候变化合作和制定重大战略与政策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高;气候变化的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研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科技人才队伍的水平显著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科学意识显著增强。同时,《专项行动》还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气候变化科技工作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
2007-06-14 09:55:09 - 万钢:
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气候变化科技发展需求,《专项行动》明确了四个方面的重点研究任务:一是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二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三是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还有就是普及和推广。
2007-06-14 09:56:21 - 万钢:
为了保障《专项行动》顺利实施,我们提出了六项措施:第一,加强领导与协调,共同推动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第二,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第三,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学科建设;第四,加强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为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第五,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科学意识;第六,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气候变化的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国际技术转让。
2007-06-14 09:57:17 - 万钢:
女士们、先生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我们相信,《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发布和有效实施,必将对中国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也对国际社会保护全球气候的共同行动做出我们的贡献。
以上是对《专项行动》的简要介绍。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07-06-14 09:58:08 - 郭卫民:
下面提问。
2007-06-14 09:59:05 - 中央电视台记者:
万部长您好,首先问您两个问题,第一,您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请问您整个科技专项需要多大的资金的支持?目前我国最需要加大投入的是什么方面?第二,在上周的八国集团会议已经同意,认真考虑在2050年把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50%,同时要求主要的排放国都要采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您问对此又何评论?谢谢!
2007-06-14 10:00:02 - 万钢:
两个问题,第一,有关于投入的方面。我想先从科技部的投入谈起,再看其他相关部门的投入以及地方政府和整个社会以及企业的投入。实际上,如果全面的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很大的投入,但是,这个投入要创造一个新的机制。从科技部在第十个“五年计划过程当中,现行的投入已经超过25亿,这里有对科学的研究,有对技术基础的研究,还有观测,技术的开发这一块。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的投入。“十一五”刚刚开始,目前的第一批的项目当中,已经投入了46亿,也就是说将近翻了一倍,这是从科技部所掌握的国家投入。
2007-06-14 10:00:50 - 万钢:
与此同时,比如说发改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方面,我们的环保局在相应的环保技术方面的投入也是相当的大。各个地方的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就更加具体,这个方面我现在没有统计的数字,但是也是更加具体。但是,这里更值得我们高兴的是我们国家的很多企业,也主动地投入了节能环保、减少排放的工作,他们一方面在高耗能的企业,比如说炼钢厂,特别在进行循环经济方面把排放物作为原料,然后减少排放的工作,有很多的企业做的很成功。还有一方面,就是开发节能环保的技术,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减少排放。这里面我们有很多机械制造业,包括汽车行业都做了很多的工作。我想,我们的投入就是形成了一个新的机制,在国家的导向,在各部门的互相配合,在各个地方政府的主动努力和企业共同来做,今后的投入,不光是国家政府自己的投入,还包括全社会的投入,因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社会,大家共同关心的任务。
2007-06-14 10:06:22 - 万钢:
第二个问题是有关于八国集团提出的2050年把温室气体减少50%的共识。我是这样认为的。首先肯定八国集团的共识是有积极的成分。比如说确认了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同意认真地考虑减排的温室气体,同意在联合国的框架下推进保护气候的进程。但是,这里面有一些问题,比如说谁承担什么责任,发达国家承担多少量化的责任。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相之间的责任、义务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在这里,我们要在这个框架下具体的商量,共同解决。
2007-06-14 10:09:01 - 万钢:
关于我们国家政府的态度,马凯主任在上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介绍了,我不想在这里重复。我站在科学工作者的角度,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一下。我们知道,气候变化不是一天一日,而是在超过一百年的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当中所产生的,应该说工业化的进程为人类的生活创造,提高经济效益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2007-06-14 10:11:27 - 万钢:
那么,在整个工业化的过程当中,为社会,为国际社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好,社会效益也好,大家都在共享。但是,我们也不可避免地看到工业化过程当中产生的对环境、对能源的一些影响,包括对大气,气候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也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在共同承担的。
2007-06-14 10:12:03 - 万钢: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怎么样在我们的发展过程当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动员社会参与的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在发展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排放。这个我们国家在九十年代就提出来“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在发展过程中统筹考虑对环境、对大气的影响”。
2007-06-14 10:15:46 - 万钢:
胡锦涛主席在八国会议上发表的演讲中提出“中国实际从九十年代到现在,用5.6%的能源增长支撑着10.1%的经济增长。”中国采取了植树造林的办法来吸收二氧化碳的排放,中国采取了计划生育的办法,减少人口的增长,中国发展了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情况下,改变自己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已经得到了百分之七点几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在走一个新型发展道路,走一个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道路所做的努力。
2007-06-14 10:17:03 - 万钢:
也就是说,从中国的发展来看,我们在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我们不会走把排放放到一个人均很高的量然后再减的道路,而是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就探索新的技术,探索新的科学来走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这也就是说,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发达国家能够支持他们的企业,能够把他们所掌握的新的环境能源等方面的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能够买得起、用得起。这样,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就不会大量地增加,我们就可以共同走一条清洁发展的道路。
2007-06-14 10:19:25 - 华尔街日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请教您。第一,中国不断的谈在“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中是把能耗降低20%,你有没有一个预计,就是降低20%能耗的标准具体转化成二氧化碳排放是多少?第二,现在中国正在兴建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有人说,每个星期中国就会建造一家发电厂,据我所知,在建造这些发电厂的时候,并没有使用碳封存的这些技术,这些发电厂的寿命可能会持续20-30年,甚至到50年左右,我想中国政府有没有考虑建造新的发电厂的标准,据我所知,发电厂的建造是造成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
2007-06-14 10:22:00 - 万钢:
谢谢您提的问题。我十分高兴您关注到我们国家,中央政府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了减少能源消耗的工作,而且我们努力地在做减少能源消耗的工作。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减少20%的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强度,这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而且我们很认真地在组织各个部门,动员全社会来减少能源的消耗。用什么样的标准折算成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一问题,具体的技术和方法都在研究当中。考虑到中国是一个煤消耗大国,我们减少能源消耗也就是说大量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在这方面,我们的空间和潜力还是相当大的。
2007-06-14 10:22:48 - 万钢:
我想提一个具体的事情,可能大家也知道,我当了四年同济大学的校长。过去的四年当中,我们很早就开始了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我们从使用电的节约,使用燃料节约,采用新型的信息化管理的节约,特别是提高学生们对能源环境的重视这方面,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建成了我们的节约型的校园。这个有具体数字,光是在能源费一项,我们比原来节约了1200万,将近20%左右。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是我亲身经历的例子。
2007-06-14 10:28:47 - 万钢:
关于建造发电站的事情,我这次到美国去的时候,也曾经听说了很多,好象美国的媒体上说我们每个星期都建发电站,我觉得这个可能报的比较过了一点,好象并没有那么多。在建造发电厂的过程中,我们也特别注意了,作为燃煤的发电厂怎么样减少它的排放,采用最新的技术,怎么样减少它的排放,特别是在硫排放上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所有的新建的都有这个装置,包括电厂的规模,提高能源效率,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提高效率本身就是减少排放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关于二氧化碳封存等技术,据我所知,这些技术还不成熟,我们还在努力的尝试。这方面,刘燕华副部长可以作补充。总之,我们建设的时候,一方面按照需求,按照最低的需求来建设。另一方面,按照最高的效率来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特别把它的排放作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来考虑。
2007-06-14 10:29:30 - 刘燕华:
我想补充一下关于碳封存的问题。碳封存问题也是最近几年国际上提出来的,同时在国际上开展了很多研究,有部分试验已经在有些发电厂开始实施。但是,总体上来说,碳封存技术在国际上还不完全成熟。在中国来说,也进行了大量的经费投入用于碳封存的研究,希望能够把碳封存的技术直接应用到发电厂的实施和建设过程当中去。在此,我特别要强调一点,就是我们希望在CDM的这种合作中,西方国家能够更多地与中国合作,解决一些碳封存技术转让问题。我们中方也希望和国际的各个方面进行碳封存有关的技术的合作,能够使这项技术尽快地应用于实践中去。
2007-06-14 10:33:59 - 新京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之前有媒体报道,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研究和推广方面好象走了不少弯路,而且现在的发展方向也不是特别的明确,不知道您对这样的观点做什么样的评价?第二,关于您个人的工作问题,和本次的发布会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知道,您是35年来第一个出任国务院组成部门正职的非中共党员的人士,我想知道我们在科技部这方面是不是已经有了一个机制,来协调行政首长负责和党委决策的一个关系?
2007-06-14 10:36:19 - 万钢:
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没有走弯路,我可以给你扩展一下,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当中走没走弯路?我跟你说,确实走过。比如有的国家开始发展了充电池的汽车,结果后来发现它作为一个长距离开的汽车的话,一直充电不能满足要求,这也是一个弯路,后来大公司停止了这种做法。但是,我觉得中国新能源汽车,正是在观察了很多先进国家在上面所做的一些对新能源汽车探索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2007-06-14 10:37:10 - 万钢:
几个五年计划中,科技部有两个重大的科技专项,一个是叫清洁汽车行动,还有一个就是电动汽车行动,在清洁汽车行动中主要是发展替代燃料燃气的汽车,这是它的重点,到今天北京已经有3000多辆燃气的公共汽车在运行,而且运行多年,各位记者出门就可以找到这样的汽车。而且不光是在北京,在全国有十多个大型、特大型的城市,比如上海有三万多辆出租车配备了燃气汽车,这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在“十一五”期间将对这方面更多的推进产业化,形成更多的产品,做大量的工作。
2007-06-14 10:38:25 - 万钢:
在电动汽车专项当中,纯电动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的电动汽车是我们发展的方向。电池、电机和控制系统是我们发展的基础支撑关键技术。在2005年结束的时候,到2006年,现在都在健康发展,我们的纯电动汽车在武汉有几百辆,在各种特定的区域,在步行街,在居民小区和一些大学校园里进行商业化运行,而且得到了很好的运行效益。包括我们在天津的新源汽车公司,他们联合一些大的汽车厂进行研发。我记得2005年年底出口美国100多辆,2006年出口了3000多辆。正是在美国一个大公司停止它的纯电动汽车研究后,我们的电动汽车出口到了美国。
2007-06-14 10:40:57 - 万钢:
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如果各位有机会去查询一下我们国家汽车目录网站,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已经有8个这样的产品登陆了国家的产品公告。同时,在几个大城市里,主要力量放在公共汽车上面,这是节油的重要措施。在这方面,据我的信息,奇瑞、长安今年就推出混合动力的轿车作为他们的商品。
2007-06-14 10:43:29 - 万钢:
关于燃料电池汽车,它主要是放在研究开发和长远的应用方面,我们研发的水平在去年法国巴黎进行的比比登世界清洁能源汽车大赛上面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世界上一致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先进技术的行列。同时,我们将在奥运会,在世博会上推出来,使大家感受尝试这些新的使用氢气的完全零排放的汽车。今后得到推广,应该说也得到了汽车企业的大力支持。
2007-06-14 10:44:58 - 万钢:
总结起来,我有三个感受,因为刚才所说的弯路,我有三个感受。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第一重要的是国家政府的引导,而科技投入就是一个引导。还要有相应的政策,比如说减少它的销售税,实行燃油税的政策,要鼓励去研发这种汽车,这是国家引导的作用。第二个是企业的积极性,我很高兴的告诉大家,我所走访的一些企业,从今年4月份,正好在我上任之前,我们在4月份组织了一项对全国承担的课题做了一个走访调研,很高兴的看到国内的大型汽车企业已经把节能新能源的汽车作为发展的战略。第三个很重要的就是学习外国的经验。不管是正面的经验还是负面的经验,我们都要学习和参考,来按照我们国家自己的国情,给所有不同的新能源的汽车,寻找到最适合的市场,这样的话就能很快的推进产业化。
2007-06-14 10:47:30 - 万钢:
发展节能型新能源汽车,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很重要的科技工作。我也希望各国的媒体来采访我们,我们很欢迎大家采访我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我想除了报道电厂的建设,可以报道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反映中国实际情况的工作。
2007-06-14 10:49:44 - 万钢:
关于我的工作。我想以后要有机会的话,我再跟大家细谈。我这里先说几句,我是4月27号由总理提名,由人大常委会批准,然后担任了科技部的部长。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政治民主建设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当然,对于我自己说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我虽然当过科学家,也做过工程师,也做过大学的校长,但是,政府部门的工作经验确实还是不足的。所以,我在工作当中要向我的同事们,特别是科技部的同事们学习。这是我所想表达的第一个意思。
2007-06-14 10:50:48 - 万钢:
第二,我在多党合作方面还是很有一些经历和经验的,因为我作为校长的时候,就是为数很少的几个中国的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校长,我和我们的党委书记的合作,和行政班子、党委班子的合作很顺利、很平顺,我们形成了工作机制,作为行政首长必须对学校的发展承担责任,来行使他在发展当中的权利。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的决策绝对是一个民主决策,一个集体的决策,一个科学的决策。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点上和更多的同志们,党内、党外的同志们共同探讨一个学校、一个部门的发展,我觉得这是必要的。这不光是一个非党员的校长,就是一个党员的校长也必须这样做。
2007-06-14 10:51:48 - 万钢:
作为国务院的一个行政部门,一个部的行政首长,我应该承担我自己的责任来努力地把这个工作推向前。同时在工作当中积极贯彻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方法,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来创造一个新的合作机制,这是我对权利的认识。要说权利,我今天坐在这里回答大家的问题,这是权利的一种象征。但是,权利并不是给个人的,具有这个权利的人要承担它的责任,就是为了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把我们国家经济的推向前进,为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清洁发展,作出努力。而作为一个行政首长,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推动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这才是真正体现一个部门领导的权力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以后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与媒体见面的机会。我现在只是表示我自己的态度,我总觉得国家的发展一定是大家一起来做,大家一起来推向前进,所以,这方面我的前任徐冠华部长给我做出了很多的表率,我们一定要努力,鞠躬尽瘁为我们国家科学事业作出我们的努力。
2007-06-14 10:53:28 - 万钢:
促进国际交流,通过促进中国科技界和世界的合作,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科技界,了解中国政府和社会在做什么事情,也是我们的一个工作的很重要的内容。在这点上,我在国外生活了很长时间,对国外社会、文化、生活都有很多的了解,所以,我想促进我们的科学家和世界的交流,并积极地、主动地向各界媒体来介绍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碰到的一些问题,遇到的一些困难;同时,争取国际社会,争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对我们的支持,也是我们今后工作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2007-06-14 10:58:41 - 路透社记者::
刚才您谈到中国要走一种新型的发展道路,中国不会重复等到人均的二氧化碳气体或者是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发达国家那样高的水平之后再想起来把它进一步下降。我想问您能不能澄清一下,是不是在本世纪之内,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都不会达到发达国家那样的水平?您认为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什么时候温室气体排放的水平才会开始下降?
2007-06-14 11:00:23 - 万钢:
我想谈的就是讲清楚我们所走的道路,必须吸取发达国家在发展中的积极的经验和碰到的问题,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来减少我们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是我们的原则。具体说到哪一个小数点,这个问题需要研究。我们请刘燕华部长介绍一下我们的具体计划。
2007-06-14 11:00:59 - 刘燕华:
算一笔帐,假如要是说全球所有的人的排放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远远超过目前的承受能力。就是说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该说是全球都有共同的责任。历史上排放多的国家更应该承担责任,对于发展中国家,应该考虑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尽量努力去减少排放量。至于讲中国的排放量总量可能将来会增多,这是一个以国家为单元的一种测算。但是,从另外一种角度来测算,情况又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人口是13亿,是美国的4倍。假如中国的排放总量达到美国的水平,也仅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2007-06-14 11:03:55 - 刘燕华:
刚才万部长也介绍了一些中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种方面的努力,包括生态建设、清洁能源,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以及其他的计划等等,都作出了很多的贡献。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要避免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高排放、高消费的道路。我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要尽量努力去做,做完了再说。不像有些西方国家,它承诺的很多,但是最后没有实现。我们认为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先努力去实现,减少排放,最后达到什么量化指标、什么结果,用事实说话。
2007-06-14 11:05:44 -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记者:
万部长,您好!您上任伊始有媒体给您总结了10个挑战,比如说体制改革、自主研发、科研经费和合理分配等等,您是怎么看待这些挑战的?尤其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挑战?谢谢!
2007-06-14 11:07:20 - 万钢:
其实有一个挑战你还没有提到,对我个人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样从一个科学家、从一个工程师转成行政官员。我一直觉得很遗憾,我今后自己不能再做汽车了,研发汽车了。因为即使当校长的时候,我还是将很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今后这方面我还会很关心。有时候科学家本身有这样的习惯,但是我肯定会把我主要的精力放到我们国家托付给我的重任上来。
2007-06-14 11:09:24 - 万钢:
确实,我们面临着很多挑战。发展,我们的国家要发展,我们的社会要发展,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今后的挑战,不仅仅是10个,也可能是20个,可能是30个。但是,我现在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首先要了解各个地方基层的情况,要结识更多科学家共同讨论我们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找出科学发展的道路。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好的一个条件,就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战略已经确定,国家科技工作的十六字方针也已经决定,落实科学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2007-06-14 11:10:36 - 万钢:
怎么样来协同各个部门共同做好规划纲要确定的十六个重大专项以及一系列的促进科学发展的配套计划和政策实施等等,都是面前很重要的工作。我总的想法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增加了解,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情况,在学习过程当中实施我们的集体决策,了解我们更多的情况,然后在工作的过程当中真正地落实好我们中长期科技发展的规划,真正为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动员科技界所有的力量,动员大家的积极性,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的作用。
再过一年以后,我们还可以再谈。
上个周末我又回到上海参加了我研究的团队所开发的第四代燃料电池汽车转交给上汽进行产业化的活动,听取了他们对于将来的想法。我自己开车在试车厂上转,他们说你现在是部长啊,所以说,这也是一个大的挑战。
2007-06-14 11:13:45 - 郭卫民:
万部长好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能搞科研是最幸福的事。
2007-06-14 11:19:00 - 科技日报记者:
我有两个有关《专项行动》的问题请问万部长。国家强调要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今天的发布的《专项行动》中如何体现这一要求的,企业怎么参与到这一行动中?另外,实施这一《专项行动》,你估计到2020年在中国能够减少多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2007-06-14 11:19:20 - 万钢:
第一个问题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请刘部长回答一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主要是讲技术创新体系,我们在《专项行动》当中提出了四个重要的任务:一个是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的探索和检测等;二是在技术创新过程当中,怎么样开发新的技术;三是我们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四是还有一个政策法规以及科学普及方面的想法。
2007-06-14 11:19:59 - 万钢:
这四方面不全是企业是主体,对科学的探索,我们更多的发挥科学家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索。比如第三个,人和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问题,也是属于科学研究的问题。政策法规推广普及,这是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也有很多的大学、中学承担这个责任。但是,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在先进技术的应用上,节能减排的技术、降低能耗的技术、提高效率的技术,包括刚才有记者所提到的二氧化碳捕捉封存等技术的研究,需要企业积极的投入,需要结合产学研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在这方面,国家引导,地方支持,企业主动参与是十分重要的。
2007-06-14 11:22:06 - 万钢:
我想企业在这方面投入是会有回报的,因为节能环保、降低排放、减少排放等一些先进的技术都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今后这些先进技术开发出来都会得到回报。我也希望我们的企业和发达国家的企业合作。比如说共同研究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包括利用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本身也是化学材料,可以利用。所以,企业投入应该会有回报的,会有利益的,所以,企业必然是主体。
2007-06-14 11:26:33 - 刘燕华:
我回答第二个问题。你的问题是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要通过努力减少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给你提供两个数字。一个是,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的能源利用效率要提高20%;在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还有另外一个数字,就是到2050年的时候,中国单位GDP的能源利用率要提高80%。这两个数字就说明中国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基本的态度和决心。实际上这两个数据也很说明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反过来算,假如不实行减排,不实行各种各样的努力,那么到2010年等于增加20%。假如不实行减排的措施,到2050年就等于增加80%。所以,减少排放和提高效率就是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工作。减少的也就是基本量。对于减少具体多少量,这个算法在科学上还需要研究。在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模型中有二十多种,各家的说法也不太一样。所以,具体量化的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中国目前做的努力,采取的措施,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肯定会对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很大贡献。
2007-06-14 11:37:49 - 万钢:
我再说两句话,每次和媒体朋友见面,总是觉得时间短。第一句是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我的关心,包括对我个人的关心和对我工作的关心。我们有时间还会经常的见面,但是每一次见面都会嫌短的。第二,我希望媒体,包括在座的很多国外的媒体,我们今后会组织大家到现场看一看,我们怎么来落实《专项行动》,怎么样来做减少排放的工作,有很多很成功的例子,我们可能会组织大家来参观我们一些典型的项目,一些具体的做法。有的在北京,有的要离开北京,到上海,到各个地方看。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经常地来关心我们的工作。刘部长刚才说,我们很多事情要做完以后再说,这是我们求真务实的一个具体方面,但是,也希望媒体经常关心我们,我们没有做完的你们也可以说。在做的过程当中,有什么问题也给我们提出来,以便于我们改正。
2007-06-14 11:38:08 - 郭卫民:
刚才我们和科技部新闻办公室的同志已经在商量组织记者采访的事,欢迎各位记者在将来组织的时候能够参加。
我们也希望万部长经常出席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07-06-14 11:40:22
图片内容:
- 国新办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情况相关资料
- 外国媒体关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情况
- 与会记者
- 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等方面情况
-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出席本次发布会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先后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 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 中国网对本次发布会网上直播
- 华尔街日报记者提问
- 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十一五”期间减少20%的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强度回答记者提问
-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就碳封存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 新京报记者提问
- 发布会主席台
- 新上任的科技部部长万钢倍受媒体关注
- 路透社记者提问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情况发布会现场
-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记者就科技部部长万钢上任面临的挑战提问
- 科技日报记者就《专项行动》问题请问万部长
-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本次发布会
-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就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回答记者提问
- 科技部部长万钢笑答记者提问
- 发布会一结束记者就冲上主席台采访万部长
视频地址:
rtsp://video.china.com.cn/Archive/scio/20070614.rm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