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2007年7月12日(星期四)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介绍2006年中国全国及各地区单位GDP能耗及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华清: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先生,向各位介绍2006年中国全国及各地区单位GDP能耗及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统计局工交司副司长耿勤先生。
现在先请谢伏瞻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07-07-12 14:40:19 - 谢伏瞻: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借此机会向各位介绍2006年全国和地方万元GDP能耗降低的有关情况,并愿意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
2007-07-12 14:48:44 - 谢伏瞻: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关于每年年中发布上年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的通知要求,现就2006年全国和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及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各地区单位GDP能耗及其降低率,是在各地区编制能源平衡表的基础上核算确定的。
二、2006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4.6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9.61%。单位GDP能耗1.20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1.33%。
2007-07-12 14:49:49 - 谢伏瞻:
三、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2.5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98%。第一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0.347吨标准煤/万元,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0.414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分别上升0.14%和0.13%。
四、电力消费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4.2%。其中:工业用电增长15.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4.5%。电力消费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上升,由2005年38.1%提高到2006年的39.5%,是近3年提高幅度最大的,使单位GDP电耗上升2.75%。
2007-07-12 14:51:09 - 谢伏瞻:
五、全国除北京以外,其它地区都没有完成2006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的目标任务。
六、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自治区)有29个地区单位GDP能耗下降。其中:下降幅度超过3%的有17个地区,2%-3%的有6个地区,1%-2%的有6个地区。
2007-07-12 14:52:03 - 谢伏瞻:
2006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国务院针对近年来经济发展中能耗增长快、污染严重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也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具体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从全年能源消费情况看,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能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单位GDP能耗三年来首次由升转降。
2007-07-12 14:52:20 - 谢伏瞻:
但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高耗能产业增长仍然偏快,经济增长依然粗放,各方面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的问题,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大各项政策措施贯彻执行力度,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等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产能,动员全社会力量,把节能降耗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谢谢大家!
2007-07-12 14:52:47 - 华清:
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提问。
2007-07-12 14:54:41 - 中央电视台记者:
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是2006年除北京以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完成全年节能4%的目标,这是为什么?而且这点会给今后几年节能降耗有很大的压力。很多人怀疑“十一五”期间我国是否能完成20%的目标,您怎么认为?另外,2006年我们国家的能耗指标是下降了,但是电耗上来了,这对我们国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007-07-12 14:54:53 - 谢伏瞻:
谢谢你,你提的问题很好。确实,2006年除了北京以外,其他所有地区的万元GDP能耗的目标都没有实现。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结构调整的步伐还比较缓慢。服务业发展滞后,工业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快于GDP增长速度,工业当中高耗能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偏快。这是结构上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二,节能减排的目标提出来以后,我们的一些政策措施有些是刚刚出台,需要一段时间来发挥作用,有些还不够完善。其中有一些是能源的价格、税收的政策都还存在扭曲,所以从体制和机制的方面存在差距。
第三,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管理的制度也还不够完善。所以,在经济领域也还存在着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些也都影响到节能减排。
第四,与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和我们经济发展的周期也有一定的关系。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重工业、一些原材料工业发展比较快,这也是经济发展当中客观的规律。另外,我们的经济增长处在一个上升的周期,我们制定的五年降低20%,这是一个总体的目标,如果按照年度分解是年均4.4%,但是它与我们年均增长百分之七八的增长速度相配套的指标,如果单看这个指标,可能也还有所偏颇,所以我们五年算总帐也是这样的原因。还有我们各方面的认识也还有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地方。
2007-07-12 14:56:38 - 谢伏瞻:
当然,我们确实认识到第一年没有完成4%的目标,为后面四年累积了更大的压力,只有在今年和后续的三年当中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才有可能完成任务。所以,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包括各级地方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应该说情况是在好转。
2007-07-12 15:02:07 - 谢伏瞻:
您所提的第二个问题,万元GDP能耗下降1.33%,但是万元GDP的电耗上升2.75%,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看,这个问题确实看起来似乎矛盾。事实上,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想跟大家谈几点原因,因为能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我们核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的时候,是针对能源消费总量而言的,也就是说要把所有不同形态的能源按照标准折算成标准煤。电力属于二次能源,我们在计算总的能源消耗的时候,是把电力折算进总的能源消耗当中,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能源消耗的总量和电力消耗量来进行简单的比较。
2007-07-12 15:03:37 - 谢伏瞻:
单位GDP能耗下降,但是单位GDP电耗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有三个方面:第一,能源消费结构在发生变化,2006年我们电力的消费增长14.2%,除了电力以外的其他终端能源的消费只增长了6.6%,增幅的差距就带来结构的变化,使得我们电力的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当中的比重提高了1.4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提高到39.5%。过去以煤的形态作为终端消费的能源,现在是先把它从煤转化成电,把电作为一种终端消费,也就是说电的比重上升了,而煤的比重下降了。
2007-07-12 15:07:19 - 谢伏瞻:
去年全国的火电装机容量增加了9200万千瓦,增加的这部分新的发电设备都是大的机组,它的能效大幅度提高,所以我们全国供电煤耗现在下降3%,就是说电力在整个能源当中的比例提高,我们的能效提高了,这也是电力消费上升,总的能耗下降的原因。
第二,非生产性的电力消费的增长比较快,大家自己有感受,居民生活用电消费增长去年是14.5%,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大家生活条件的改善,冬季的取暖、夏天的空调,这些设备都在提高,这些居民生活用电本身不直接增加GDP,但是它却直接消耗了电力。
第三,高耗电的一些产业发展速度偏快,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谢谢!
2007-07-12 15:08:40 -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看一看你们有关2006年GDP数据调整的影响,最近的数据已经由原来的10.8%调整到11.1%。另外,目前你们所感觉,现在GDP或者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过热的危险或者是趋势到底是怎样的?
2007-07-12 15:12:42 - 谢伏瞻:
去年我们初步的核算数,GDP的增速是10.7%,经过最近的核实,修正为11.1%,相应的万元GDP能耗下降率,从去年的1.23%下降到1.33%,证明这是比较小的影响。
您提到的关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下周四,我们将要在这里发布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有关情况,到时候新闻发言人可以回答你的提问。请你再耐心地等待一个星期。
2007-07-12 15:15:50 -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2006年单位GDP能耗是三年来首次下降,这是否代表着一个新的趋势?您觉得从2007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接下来有没有可能出现反弹又再上升的情形?
2007-07-12 15:17:29 - 谢伏瞻:
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去年我们万元GDP能耗由升转降,出现了一个很好的趋势,我们希望它能够继续延续这种趋势,发展这种趋势,使得我们能够在五年之内完成20%的万元GDP能耗下降的目标。但是,任务是很艰巨的,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应该说节能减排的压力还是很大,同时我们政府从各个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想它一定能收到成效。
首先,政府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去年以来我们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提高了准入门槛,对于小火电、小水泥这些污染比较大、技术水平比较差的企业进行了淘汰、关闭、重组,应该说这都收到了成效。
2007-07-12 15:17:52 - 谢伏瞻:
另外,我们在健全法制、完善政策、推动改革等许多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我们今年上半年对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取消了2000多个产品的退税政策,对一些产品我们还开征了出口的税收。这些措施都会在未来发挥作用。政府还在一些重点的行业、重点的企业实施了重点的节能工程,在突出重点方面也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也将要收到成效。
2007-07-12 15:19:53 - 谢伏瞻:
我想,随着全民对这个问题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认识的深化,各级地方政府、各企业负责人对这个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经济杠杆作用逐步发挥,法制不断地健全,应该说节能减排的任务还是有希望、有决心、有能力来完成的。
2007-07-12 15:22:20 - 纽约时报记者:
我还是接着有关上半年经济的问题提问,问到有关GDP的情况。随着现在时间的推移,上半年出来有关能源消耗的数据,您能否根据上半年的情况来简单推算一下,在2007年上半年整个的进程是怎样的?和2006年相比,情况是继续好转还是有所放缓?
另外,在报告中我们看到,分省的数据,就是有关节能指标要达到的数据,没有全国的,能介绍一下在五年计划开始,全国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想要达到五年20%的缩减的数字应该是怎样的?
2007-07-12 15:23:40 - 谢伏瞻:
现在上半年万元GDP能耗还没有数据,从我们掌握的进度情况来看,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前五个月的情况应该比去年要好得多,具体的数据到7月底,全国的总量核算出来以后,会及时公布。
第二个问题是这样的,“十一五”期间计划万元GDP能耗下降的幅度是20%。从具体的量来讲,每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基数1.222吨标煤降低到“十一五”末期的0.98吨标煤,去年降低到1.206吨标煤。谢谢!
2007-07-12 15:26:12 -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
在这个星期温家宝总理在两个场合提到节能减排的问题,我想知道国家统计局在做GDP核算方面的进展是什么?目前有没有有关绿色GDP核算的数据?另外,从数据中您能否告诉我,哪个行业是用电大户?我们可以看到您在报告中已经说了,单位GDP能耗是下降的趋势,那么总的能源消耗的增长还在10%以上,您看到这个数据感到满意吗?GDP总量消耗增长在高位运行上,原因是什么?它对经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2007-07-12 15:29:09 - 谢伏瞻:
我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万元GDP能耗是下降的,但是能源消费总量是增长的,我想纠正一下,能源总的增速是9.61%,不是你说的10%以上。应该说我们所追求的不是说能源消费总量没有增长,我们是希望增长的幅度相对于GDP的增速来讲是下降的。
2007-07-12 15:30:56 - 谢伏瞻:
您所提到的用电大户,我想在目前的产业结构下,主要还是钢铁、化工、有色、建材这些行业。
第一个问题,关于绿色GDP的问题,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也很重视。首先,我想说明一下,所谓绿色GDP,这是我们的一种俗称,是媒体、社会为了简化所说的一种名词,实际上在国际社会没有所谓真正的绿色GDP的核算制度。实际上按照所谓绿色GDP的说法,通常是在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等等一些因素,把包括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环境污染的损失等都考虑在内的一种核算办法。
2007-07-12 15:32:15 - 谢伏瞻:
我们对于环境核算、资源核算非常重视,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1987年、1995年、1997年、2002年都编制了中国的能源帐户,1987年、1995年和1997年也编制了大气的排放帐户。
在2000年还试编了全国的土地、森林、矿产、水资源实物量的核算表。还与国家林业局合作,开展了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的研究工作,与国家环保总局合作开展了环境污染实物量的核算,环境污染损失价值量的核算,还将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纳入到我们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些研究工作中,我想强调的是研究工作。
2007-07-12 15:34:41 - 谢伏瞻:
大家所期望看到的所谓绿色GDP核算,现在只能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因为国际上现在还没有这个意义上的GDP核算标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取这样的核算方式,所以还不能够公布这些数据或者真正进行价值量的核算。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本着十分严谨、科学、慎重的态度,一是要继续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二是努力地探索可行的核算办法,把这项工作往前推进。谢谢!
2007-07-12 15:38:44 - 道琼斯通讯社记者:
第一个问题,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的需求以及降低GDP能耗的考虑,您认为中国在经济政策方面,下半年及未来一两年应该着重于宏观的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政策,比如说加息还是控制流动性问题还是着重于针对某个行业的政策,比如说在出口退税方面还是控制对某个行业的信贷?
第二个问题,请您解释一下你们调整去年GDP增速的主要原因?
2007-07-12 15:40:18 - 谢伏瞻:
你的两个问题提得都很好。第一个问题,我知道你是煞费苦心,因为今天是谈万元GDP能耗降低问题,你转着弯,提问转到宏观政策上,但是我想还是不回避为好。能耗问题、污染排放问题等等都与经济总体的增长速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政府调控的目标来讲,希望我们的经济能够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结构本身来看,还是要继续加强结构调整,包括调整内需和外需的结构,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结构的调整,来使得经济协调性得到更好的增强。至于具体政策,因为属于短期政策,短期政策就需要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根据不同时点的变化趋势采取不同的政策。等到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出来以后,各有关部门都会进行分析,最后国务院会确定近期一些宏观调控政策的具体措施,现在因为还没到那个时点,我恐怕就不能够具体地回答你的问题。
2007-07-12 15:41:16 - 谢伏瞻:
第二个问题,我们最近调整了去年GDP的增速,依据到底是什么?从事统计工作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GDP,多的要经过五次调整,少的至少要经过三次调整。为什么调整?就是因为GDP的核算需要有充分的资料,既要兼顾核算的准确性,又要考虑核算的时效性。所以,在第一时间提供数据,往往在资料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只是一个预计的、有一定的估算成份,等到数据充分以后,就要对第一次发布的数据进行修订,修订的原因就是根据新的资料对这个数据进行补充、修订。
2007-07-12 15:46:20 - 谢伏瞻:
另外,有一个问题我是有所准备的,准备让大家提问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新闻发布会快结束了,还没有人提这个问题。这是个很敏感的问题,我担心大家在新闻发布会之后对这个问题有疑问,又找不着我,所以我主动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解释。
2007-07-12 15:48:28 - 谢伏瞻:
在我们今天发布的资料后的表上,请大家注意看一下,因为要跟大家如实、坦诚地说清楚,从这张表上大家可以看到,各省万元GDP能耗的下降幅度绝大多数都在1.33以上,大家可能就会有疑问,绝大多数都在1.33以上,那么全国的平均数怎么才1.33呢?问题在哪里?
2007-07-12 15:49:16 - 谢伏瞻:
所以,我在这里要自揭疮疤,如实向大家报告。多数地方的万元GDP能耗下降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数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核算制度带来的,核算制度是国家核算全国的GDP,各省核算各省的GDP,这种核算制度决定了国家核算的GDP的数字与各省核算GDP数字的加总不一样。凡是实行分级核算GDP办法的国家,这两者之间都存在差距。
除了核算制度以外,还有一些技术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服务业的统计制度还不健全,在国家层面,核算GDP的时候,服务业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行政记录。比如银行、保险、证券、铁路、民航等等,都有比较完整的行政记录,但是在省一级层面,相应的资料就缺乏得多。由于国家层面核算所掌握的资料相对充分,地方在服务业领域核算时掌握的资料缺口比较大,这样就使得两级核算的基础有所差异,国家核算GDP和地方核算GDP加总数之间就会出现差距。
2007-07-12 15:50:33 - 谢伏瞻:
还有一些技术上的困难,造成统计上的差异,比如经济活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流进或流出;比如交通运输,一辆车从北京开出去,一下可能跑到海南岛去,在沿途都有经济活动;再比如建筑业,注册地在A省,施工地可能在B省,有时候在统计上就存在各地区都在计算GDP,国家就剔除了一些重复计算的因素。
另外,像现在的股份制企业发展很快,集团公司、总公司和它的子公司之间,由于总部在一个地方,产业活动在另外一个地方,在统计上也容易在不同的地方都重复计算了它的产值,在全国核算的时候就剔除了一些。所以,去年地方计算的GDP增长速度加权平均数比全国核算的GDP增长速度要高出2.6个百分点。
概括起来说,由于GDP的核算制度和技术原因,造成了国家核算GDP和地方核算GDP之间的加总数的差距,使得全国核算的万元GDP能耗的下降幅度和地方万元GDP能耗下降幅度数据之间不协调。我们也将努力改进统计工作,改革核算办法,提高核算水平,力争把这种差距缩到最小。
谢谢各位的理解、支持与合作,谢谢大家!
2007-07-12 15:56:09 - 华清: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2007-07-12 16:01:05
图片内容:
- 央视对本次发布会现场直播
- 国新办就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情况举行发布会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华清主持本次发布会
-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出席本次发布会答记者问
- 国家统计局工交司副司长耿勤出席本次发布会
- 国新办就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情况举行发布会
-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介绍2006年中国全国及各地区单位GDP能耗及有关情况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提问
-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
-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回答记者提问
- 纽约时报记者提问
- 国新办就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情况举行发布会主席台
-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提问
- 道琼斯通讯社记者提问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华清
- 国家统计局工交司副司长耿勤
- 2006年仅北京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率预定指标
视频地址:
rtsp://video.china.com.cn/Archive/scio/20070712b.rm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