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新闻发布会

   7月11日上午9点到12点,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将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会议围绕回顾和总结3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理性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设计未来改革的路径展开讨论。同时,将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改革开放30年》首发式。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7月11日上午9点到12点,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将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会议围绕回顾和总结3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理性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设计未来改革的路径展开讨论。同时,将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改革开放30年》首发式。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本次会议由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孙宝文教授主持。

    2008-07-11 09:26:16

  • 孙宝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上午好。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在百忙之中来参加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暨发展和改革蓝皮书首发式。首先我代表中央财经大学对各位领导和嘉宾光临本次研讨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08-07-11 09:28:02

  • 陈宗兴:

    各位同志,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在我们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暨发展和改革蓝皮书首发式在这里召开,在此我谨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参加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2008-07-11 09:29:03

  • 陈宗兴: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逐步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步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的开放。探索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路,人民群众共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事实雄辩的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各方面将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举办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在我们前不久召开的十一届二次常委会上,贾庆林主席就明确的要求,要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契机,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探索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坚定信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把人民政协事业推向前进。借此机会,我们也希望各界朋友为人民政协继续推动改革和发展献计出力。

    2008-07-11 09:31:48

  • 陈宗兴:

    据我了解,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成立以来,在邹东涛院长的领导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科学严谨的学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为研究重点,取得了许多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这次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组织编写的第一本发展和改革蓝皮书,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在这本厚重的书中,凝聚着众多政府部门的同志、专家学者、实业界人士深入的思考。可以称得上是献给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一份厚礼。希望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与改革研究院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入对改革开放的研究,为推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做出积极的更大贡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也将越来越大。未来的改革任重而道远。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今天我们众多的研究改革的专家出席研讨会,希望大家充分交流,提出真知灼见,集众人的才学和智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献计出力。

    最后预祝此次研讨会暨蓝皮书首发式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08-07-11 09:33:10

  • 孙宝文:

    谢谢陈副主席热情洋溢的致辞,下面有请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教授做主题发言,有请。

    2008-07-11 09:34:08

  • 邹东涛:

    尊敬的陈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媒体界的朋友。首先向大家在百忙中前来参加改革开放三十年理论研讨会,暨发展和改革蓝皮书首发式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路线图,大智慧与科学改革观》。孔子说三十而立,是讲人生的成就,人生如此,社会和国家也如此,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三十而立了,回首中国三十年丝丝缕缕在眼前,立什么?怎么样立起来的?这是我汇报发言的主题思想。

    2007年12月28日,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周年,也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而立之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心潮澎湃,写下了两首改革步入三十年的诗稿。(诗朗诵)

    2008-07-11 09:50:11

  • 邹东涛:

    今天汇报的几个问题,第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四柱八梁。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怎么立起来的?我这里表述为一石四柱八梁,一石是改革开放的奠基石,四柱是改革开放的四大理论支柱,八梁是改革开放的八根大梁。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石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大思想支柱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国改革开放的八梁是改革内容的主要八个方面,八梁之一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发展,之二是设立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第三是私有制改革与基本经济制度建设。之四是财政金融体系改革。之五是价格改革与市场体系建设。之六是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七是教育和科技文化体制改革。之八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表示是改革开放三十的内容。

    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段论,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78年12月到84年9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二阶段是全面展开阶段。从9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重点是国企改革。第三阶段制度创新阶段,从92年2月到03年10月,小平同志南巡视察到十六届三中全会。第四阶段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从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完善市场经济、改革空间和科学发展观。

    中国改革开放路线图,主要三个方面,路线图之一是自下而上的改革,这包括农村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都是从下到上发展起来的。路线图之二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一是财政体制改革,二是金融体制改革,三是外汇体制改革,四是审批制度改革。这几个方面,都必须是中央政府做审批,自上到下进行的。第三个路线图是上下结合的改革,国企改革、价格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对外开放。这几个方面,中央和地方都有积极性,有两个积极性,上下配合,推动改革。

    2008-07-11 09:51:57

  • 邹东涛:

    我们再看看改革开放的大智慧。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当代就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改革。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十多次的改朝换代,也经历了十多次大的改革。中国历史上十多次的改朝换代都成功了,而十多次大改革当时都酿成了一场又一场历史悲剧。如商鞅变法、王安石新政、戊戌变法等。一个个大无畏的改革家都成了悲剧性的历史人物。我们要看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稳操胜券?三十年大成功必有大智慧,我想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大智慧在改革开放之外主要是政治智慧。政治大智慧,我归纳为一刚多柔,刚柔相济,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组合。

    2008-07-11 09:55:50

  • 邹东涛:

    中国改革开放的刚性原则和政治基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能够发挥大国效应和大国优势,实现经济起飞和民族崛起。第一必须高度统一,而不能分裂,也不能名义上统一而实际上诸侯分裂。第二必须高度稳定和长治久安,而不能动荡,更不能动乱。第三必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能成为其他强国的附庸,更不能被外国列强蹂躏。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刚性力量,这刚性力量何在呢?79年3月,邓小平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而党的领导是中国在三十年来长治久安,这是坚强的基石。

    中国改革的大智慧这个基本思想与华盛顿共识,与新自由主义和现代民主的理念,在许多方面是冲突的。但在中国,在实践中有效,改革的刚性原则是中国改革圆满成功的第一大政治智慧和坚实的政治基础。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凡是弱政府,守夜人政府时代,弱权威时代,必定是国家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时代,历史上的东周,历史上的汉献帝和唐哀帝都是当时守夜人的政府,而国家统一强盛和人民安居乐业必定是强政府时代。从国际上看,日本的明治维新和德国的俾斯麦时代,在当时日本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德国俾斯麦之前各州各自为政,而明治维新改革首先统一全国,这种思想是不是专政思想?我说不是的,不能这样看。我在主张刚性原则的基础上,实际上还有许多柔性体会,这个柔性智慧是中国舶来思想的辩证思想,易经、易传、道德经都强调了刚柔相济、刚柔相合,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千百年来,柔性智慧被广泛的运用到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世哲学乃至治国方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主要表现在渐进式改革和妥协式演进,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一种。

    2008-07-11 10:03:12

  • 邹东涛:

    我们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刚柔相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列入宪法的,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的领导在不断的改进,民主制度在不断的推进,党也不断的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些年来,有许多这样那样的言论,比如说有人说党非法论这些情况,现在中国共产党并不追究,让大家有表示的权利,这个是刚柔相济,这个民主制度还在进一步发展。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在进一步发展,这充分表现了党的领导越来越走向刚柔相济。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刚柔相济,社会主义制度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路线图。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什么?现在还没有搞清楚,经过三十年的探索,我们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也是刚柔相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就表明着马克思主义也是刚柔相济的。刚柔相济是我们改革过程中基本成功的经验,大家看到,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超前和政治改革已经滞后的情况,理论界和社会上各种人说,我们改革三十年,经济改革超前了,政治改革滞后,有人有批评意见,我说确实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改革超前,政治改革滞后。但是不能简单的指责,我的总结思考认为,这种经济改革理性超前和政治改革理性滞后的非对称组合,正是中国改革三十年成功的最基本经验之一。

    2008-07-11 10:03:20

  • 邹东涛:

    这方面在历史上,在世界上有很多教训,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戊戌变法是一个不懂政治的皇帝领导着一批不懂政治的学者在改革,改革一开始就打着政治改革的旗号,改革一开始就宣布要杀掉一批大臣才能改革,这就引起一批大臣站起来反对改革,这样能改吗?戈尔巴乔夫也是一样,这个不用多说了。所以中国的经济改革理性超前和政治改革的理性滞后这种非对称性组合是我们过去三十年成功的经验。当然在今后要加快政治改革,政治改革也必须循序渐进。

    2008-07-11 10:04:19

  • 邹东涛:

    这里提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智慧的视野。小平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小平讲的是中国猫,我就说做中国猫,抓中国鼠。我们看一下中国有需要鼠也有需要猫,猫要抓鼠,也要鼠猫大战,这是中国的国情和特色。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两个完全同样的国家,比如中国和美国国情有巨大的差异。05年在美国我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我就讲,中国主席可能当好美国总统,而美国总统很难当好中国的省长,这句话在美国都得到了承认。我在北京讲了很多次,有人说邹东涛同志你讲错了,我说怎么讲错了?他说美国的总统很难当好中国的乡长,中国的国情比美国复杂。所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归根到一条,就是认认真真,而且实际按照中国的国情办事,这样就必须打倒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首先要继续坚决反对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继续坚决反对任何意义上的两个凡是,我们不能搞别的两个凡是,也不能搞西方学者的两个凡是,这都是不行的。但是一种倾向往往掩盖另一种倾向,有些人自觉不自觉的钻进了美国,钻进了对当代西方学说的教条主义,把西方教科书看成是世界真理来审视中国的改革,来制定中国的改革方案,我想这也是新的教条主义。教条主义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我提出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万两黄金。这种新的思想解放,我认为要反对新教条主义,我的座右铭是,改革开放铭心间,中华崛起垫小砖。

    2008-07-11 10:05:15

  • 邹东涛:

    我们再看大智慧的重要内容,科学改革观。环境资源的恶化催生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催生了科学改革观,权贵资本的滋生和社会阶层的剧烈分化需要科学改革观。全社会,全方位的博弈迫切需要科学改革观,这标明着中央政治和地方政府,非政治组织和企业各方面的博弈,这个博弈是不可少的,但是也带来了中国急切需要的科学改革观。科学发展观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科学发展观主要的服务面还是发展方面,尽管发展和改革密不可分,但是改革和发展的内涵毕竟有多方面的不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需要科学改革观。科学发展观也决定着科学改革观的原则和方向,因为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改革观同源于以人为本。人民既是改革的持久动力和主体,又是改革成果的最终享受者。坚持全面、协调、渐进、稳定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

    2008-07-11 10:08:30

  • 邹东涛:

    我为科学发展观、科学改革观与和谐社会写了一首诗(诗朗诵)

    2008-07-11 10:10:09

  • 邹东涛:

    科学改革观具体的内容,我提出了科学改革观新思维。科学改革观的不断飞跃,一是从经济改革向政治社会文化全方位改革飞跃,二是从机制转换的改革向全面制度创新飞跃。三是从政策推进式改革向法律规范飞跃。四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向划着船过河飞跃。五是从改革的必然王国向改革的自由王国飞跃。这里我提出了科学改革观的五个大统筹,一是统筹国企改革和非国有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二是统筹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是统筹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四是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体制改革。五是统筹科学改革和科学发展。

    2008-07-11 10:13:24

  • 邹东涛:

    科学改革观五大战略转变。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从数量型公有制主体向功能性、质量性公有制主体转变。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市场主要管效率,市场主要管公平转变。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向整体上搞好国民经济转变。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向以行政体制改革为中心转变。行政体制改革为中心,现在推出大部制改革就是这个内容,大部制改革的内务是从全能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这个转变全能型政府是掌权型政府、控制和主宰型政府。存在着越位、错位、缺位,这些问题都有。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服务型、法制型、管理型政府,民主型、权威型、守法,廉政、亲民、公正、精干,公共服务型政府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

    2008-07-11 10:15:47

  • 邹东涛:

    从全能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改革的过渡点,这一改变和过渡相当艰巨,我们正在过大关。这是一个改革研究者的心灵呼唤,搞活国企、发展民企,保护私产,让社会财富的涌流不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我们正在过大关,这是人民群众深切的心愿。警惕权贵资本把改革的成果侵占,自发的市场难以把“帕累托最优”实现,铲除坏的市场经济基础,促进好的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走过了多少沟沟壑壑,旧的体制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见端倪,打好深层次改革,过好大关。

    谢谢大家,请大家指教。

    2008-07-11 10:18:20

  • 孙宝文:

    感谢邹东涛同志的讲话,下面有请中国工商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刘吉研究员讲话。

    2008-07-11 10:19:48

  • 刘吉:

    之前也没有准备,既然点了名了,我也是想说两句,本来是想学习了大家的高见以后再讲一点看法。

    2008-07-11 10:35:20

  • 刘吉:

    东涛同志的著作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蓝皮书首发式,之前送了我一本,我很坦率地说,这么厚的书,我也没有时间全看完。我看了一下,东涛同志前面写的第一章,然后把后面翻了一下。我想这本书的出版是有很大的意义的,它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人家说是在目前今年是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中,首先系统的写出这么厚的著作,来系统的阐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我觉得这是很难得的。如果不是最早的第一本出版,也是最早第一批出版的书,其他当然我知道的还有很多书正在写,当然还没有出来。但是这本书第一个出来我是很高兴的,这是很兴奋的事情。因为这就说明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和教训,我觉得有巨大的意义,而且这个巨大的意义,这件事情也必须按照小平同志讲的,是集全党和全民的智慧进行的。

    2008-07-11 10:36:22

  • 刘吉:

    我们党的历史可以说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21年党的成立到1949年的革命成功,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28年的武装斗争历史,虽然经过了很多挫折和波澜,最后成功了,这个成功的经验,毛主席老人家做了总结,他是在论联合政府一直到后来论人民民主专政,总结的经验就是中国革命的特点是革命的武装和反革命的武装之间的斗争,中国的经验是党的领导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中国的道路是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国的革命是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一系列的理论是在28年的武装斗争之后具体总结出来的。因此我们第一阶段当然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但是总的来讲,这个经验是通过实践检验,并且是比较系统的。

    2008-07-11 10:37:27

  • 刘吉:

    第二段历史就是从建国以后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段历史出来前几年恢复时期和抗美援朝时期,以后特别是从57年开始,我们左的路线逐渐在中央取得了统一地位,一直到终于造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一段历史也应该说是总结了的,当然历史教训还可以讨论。这个总结就是在党中央第二次关于党的历史的决议,彻底的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个应该说主线,主要方面应该说总结的是正确的。

    2008-07-11 10:38:36

  • 刘吉:

    从三中全会以后到现在三十年,改革开放也经过很多曲折和挫折,但是总的来讲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天中国和平发展了这么多年,经济的腾飞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那是举世公认的,在国外都称为崛起,就是中国经济崛起,其实崛起这个词也不过就是发展的快一点这个意思。当然后来有人提议说这个崛起本身带有威胁人的意思,所以后来就改成和平发展。崛起也不是我们说的,是别人说的,别人说崛起我们说不是,我们是和平崛起,我觉得还是很对的。后来又改成了和平发展,当然也没错。那么总的讲起来,维持这么长时间的和平发展,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我想著作里面有很多的数字来说明,这是非常好的词汇。

    2008-07-11 10:39:28

  • 刘吉:

    当然三十年怎么样取得成绩的?我们三十年能不能够总结出几条为全民所共识,像民主革命时期毛主席总结的那几条,农村包围城市,三大法宝,两步走,这些都是惠及全民的,今天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应该总结出三十年取得的这种成就是怎么得来的,应该也要总结几条,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成为全民的共识,全党的共识,必将大大的推进我们中国将来的和谐发展,中国整个社会的进步。我觉得在今年这应该是一个当务之急,当然我想中央在三中全会的时候,胡锦涛同志会做一个系统的报告,我相信是代表系统总结的。在这之前,我想我们应该集全党全民的智慧大家来总结。邓小平同志最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始终坚持全党和全民的智慧,农村改革是安徽的小康村的农民首先做的事情,邓小平发现了所以给予了支持。开放那是宝安县的那些农民干部做起来的,中央发现之后给予支持建立深圳。所以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许多大事都可以说最先创造性的是人民群众制度。如何集全党和全民的智慧,这是邓小平所做的事情,包括真理标准的讨论,那首先是社会科学界首先提出来的,中央支持,邓小平支持。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是社会科学院提出来的,最后写入中央文件。

    2008-07-11 10:40:26

  • 刘吉:

    所以改革开放所做的贡献可以说是放了两个卫星,现在是两弹,导弹卫星,这都是了不起的事情。其实国家至少也放过两颗大卫星,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一个就是真理标准的讨论,一个就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科学界,我们的前辈是付出了血的代价的,前赴后继,从开始提出来,一直到后来改革开放中,特别是我们的改革研究会的专家们都不断的提出要搞市场经济,后来又受到批判。其实每次争论都是围绕着市场经济来争论,最后党中央吸取了全党的智慧,吸取了社会各界的智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大的推动了我们的前进。所以因此我觉得,不仅农民能创造,干部能创造,社会科学界在理论上也可以创新,也可以贡献自己的智慧,全党全民的智慧贡献出来,党中央吸收我们的智慧再总结出来,然后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来推动前进,我觉得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2008-07-11 10:41:56

  • 刘吉:

    在今年这样一个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中间,我们社会科学界理论界的同志都应该把这个责任担当起来,贡献出自己一份有限的智慧。我们个人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整个理论界都来动脑筋贡献各自的智慧,我想这样一定会使我们的理论和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走向进步。当然在理论界一定是有不同意见的,要么不搞理论,搞理论总是独树一帜的,所以有各种不同意见,我们有不同意见没有关系,我们可以讨论,也可以保留,正是由于各种不同意见,那么党中央才能够兼听则明,我们应该讨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贡献自己的智慧,总结经验,这是今年的重大任务。我们财经学院和中国财经大学,和邹东涛同志他们组织了一批专家,首先出版了《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o.1)》总结了这个经验,这是一个好的榜样,既是给我们一个学习的资料,同时又是推动我们更好的去提出总结经验和教训一个很好的机会。我想这次开会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同志更积极的来参加,贡献自己的智慧,来推动这场改革开放。我们希望在胡锦涛同志报告之前,我们有更多的理论著作出来,能够为党中央做出贡献,而我们今天这本书带了一个非常好的头,我非常高兴,非常兴奋,所以我从上海赶过来参加,表示衷心的祝贺,并且也向他们表示感谢,给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谢谢大家。

    2008-07-11 10:45:43

  • 孙宝文:

    下面有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研究员讲话。

    2008-07-11 10:47:14

  • 杨启先: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非常高兴今天来参加《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o.1)》首发式,我首先表示祝贺。作为发言来说我是比较意外,我的信息也不对称,借此机会把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包括总结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因为我们现在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安排,我和我们的团队也在进行相关的总结。

    2008-07-11 11:02:18

  • 杨启先:

    首先第一个就是如何看待这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专家教授和社会各界有各种不同的总结,不同阶段包括不同侧面的切入,我们在这里面所谓改革开放,要从此岸到彼岸,从出发点到目标,从传统的经济市场体制,最终迈上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民主社会的道路,这条历史长河和漫长的道路进行划分,主要在目标的探索,框架的构建和体制的完善三个层面。我们总结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改变和发展为经线来回顾三十年改革的历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前,把这一阶段作为目标的探索阶段,我们通过引进商品价值规律,引进市场经济的相关要素,基础计划和市场结合,有计划的商业运行等等,摸着石头过河十几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了我们改革开放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此前称之为目标探索阶段。

    2008-07-11 11:03:50

  • 杨启先:

    从1992年一直到本世纪初,或者说到十六大这个阶段,按照刚才邹教授讲的,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梁八柱,就是框架的构建阶段,从这个时候我们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微观体制到宏观体制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最终以准市场经济的地位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框架构建阶段。

    2008-07-11 11:05:52

  • 杨启先:

    此后一直到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是一个体制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仅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相关的经济管理体制,还要坚持进行政治、社会文化和方方面面的社会上层建筑领域新的改革和开放。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历史线索怎么样进行划分,当然在每一个阶段上都可以有很多方面的考虑,比如目标探索阶段,方方面面都支持这个阶段上一些具体的作用,这是第一个层面。

    2008-07-11 11:06:29

  • 杨启先:

    第二就是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我们在评价上有一些区别,在我们看来,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我们认为无论是国内还是我们的对立面。首先我们实现了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革命性转变,这个转变当然从方方面面可以进行总结。第二个方面,我们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第三个方面人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革命性的改变,尤其是我们这一代是感受最深的,我当年上大学背着一个背包进学校,到这三十年来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四个方面我们确实既摆脱了东教条,我们也走出了西教条的规范,我们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十七大提出了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这四个方面来说,无论从制度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乃至在思想体系和价值信仰层面,我们的贡献是不容否认的。

    2008-07-11 11:09:09

  • 杨启先:

    第三个如何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七大总结为四个结合,我认为非常精辟。从经济体制层面来看,三十年的经验我们还可以总结成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我想无非就是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当中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性,第二,我们是渐进式的还是突变式的,第三个是动力机构层面的,还是依靠人民群众。第四个我们是目标选择型的,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这个是有基本的经验的。最后还有价值信仰层面等等。这些方面也可能会总结十条八条,甚至超过十条八条的经验,无非是这些方面需要我们学术界和理论界,和我们实际工作者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现在还远远不够。我们的贡献甚至不能代表对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经验的认识。

    2008-07-11 11:10:12

  • 杨启先:

    最后就是怎样看待今后的改革任务或者是改革的历程。毛泽东在解放胜利之后讲了一句话,被称为是最谦虚的一句话,叫做取得全国胜利这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三十年改革开放我们同样可以用这句话来说,三十年来改革开放我们尚未完成任务,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也简单的补充几句。

    2008-07-11 11:13:37

  • 杨启先:

    从经济体制方面来看,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但是必须看到,在我们的微观经济运行范围内,我们的改革还远远没有完成,相关的利益格局调整任务还非常繁重,从市场体系层面来看,我们商品市场、物流市场可以说是比较发达,但是我们的要素市场还极其落后,尤其是资本市场。从宏观管理体制层面来看,我们确实建立了较多的运用经济手段,乃至于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实际过程发生的,可能觉得行政手段更好用一些,远远还没有建立以市场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本位的宏观调控体制。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层面来说,有的刚刚起步,有的还没有拓起。总体来讲我们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而且现在矛盾也非常突出。

    2008-07-11 11:14:16

  • 杨启先:

    改革开放如果成功但没有得到社会共享的话,它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近期内大家看到,很小的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变成大规模的突发性的事件,这反映了几个层面的问题,至少从民众的层面来看有积怨,从管理上来说有确实,我们任务还非常重。我们专职于体制改革的同志,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总结。确实三十年来改革开放也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不是一场扭曲的革命,一场扭曲的革命不会解决我们发展的问题,我们三十年来改革开放解决了发展问题。正是按照胡总书记说的,要四个坚定不移,首先是坚定不移的解放思想,这个解放思想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法宝,是我们的仙道,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精神力量的源泉。

    2008-07-11 11:18:28

  • 杨启先:

    第一次改革开放我们确立了实践的标准,我们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思想解放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标志,我们破除了市场等于资本主义的概念,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们改革开放的目标。第三次改革开放我们解决了多重经济成份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非公经济不仅仅是作为必要的补充,而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我们是多元经济共同发展和进步,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经济体制。最近的一次,当然也还是需要思考的,我们解决了三十年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社会矛盾的积累,资源环境等要素,甚至生态难以维系,破除了GDP增长速度和增长指标的简单的理解,我们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的解放,这个解放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四位一体的改革,每一个层面都需要思想解放,这样才能坚定不移的进行改革开放。

    2008-07-11 11:18:45

  • 杨启先:

    邹教授的一首诗还在我们眼前展示,也勾起了我们很多的回忆,当时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代表团访问英国,访问格林威治天文台,那个时候中国经济叫做重建经济体制,在访问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时候,很有一番感想,我们邹教授也做了一首诗,和大家共享一下。(诗朗诵)

    2008-07-11 11:20:49

  • 杨启先:

    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尤其是年轻的同志付出更大的努力,谢谢大家。

    2008-07-11 11:21:34

  • 孙宝文:

    谢谢孔司长的讲话,下面有请邹东涛院长为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网站点击开通,同时也希望这个网站能够成为各种领导、专家和学者交流的平台,谢谢。

    2008-07-11 11:22:09

  • 中国网:

    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网站点击开通仪式启动。

    2008-07-11 11:22:34

  • 邹东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网站正式开通,请大家关注。

    2008-07-11 11:23:16

  • 孙宝文:

    非常感谢大家,下面进行第一个单元的最后一个仪式,大家一起合影。

    2008-07-11 11:23:44

  • 孙宝文:

    前一单元各位都做了精彩的发言,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单元。由于时间比较紧迫,所以后面的发言请大家把握时间,原则上请每位发言人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第一位讲话的领导是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冯并先生讲话。

    2008-07-11 11:24:08

  • 冯并:

    大家好,第一单元里面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发表了很多的高见,下面我想谈一点随便的想法。

    首先祝贺《发展和改革蓝皮书》的发表,我看了一下介绍都不错,特别提到了一些新鲜的观点——和谐改革观,因为我们改革最主要解决的就是发展问题,因此这个理论应该说还是有新意的,后面有24个部分也是有很大的探讨价值的。后面讲到了对于改革的一些展望,我认为这个书是值得一读的,只是我没有仔细看。

    2008-07-11 11:25:43

  • 冯并:

    我想要讲的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因为有很少同志知道,我在10年到20年之前有一段是在国家体改委工作,这两个阶段我恰恰都在媒体,在《经济日报》,按照一般传媒从宣传角度来讲,首先第一反映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报道改革开放三十年改革的途径,我记得第一个十年范金义同志还在《经济日报》,选了一个角度就是十年的变迁,那个时候十年的变迁都是新三大件的问题,票证的变迁问题,诸如此类的现在看起来是小儿科,但是那个时候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这个事情不管怎么样,就是那十年产生了一些成就,或者说我们通过改革造成了最后成果的一些体现。到了第二个十年的时候,恰恰我在《经济日报》,这个事情跟我也有关联,不能乱讲,当然就讲到了一些观念的变化问题,那个时候姓资姓社的问题也是争论最激烈,大约是最后一种结论。如果下面再讲这个事情讲什么呢?恐怕就和我们那个时候讲其他的事情都不一样,这个本身就说明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不断的推动的,是不断的深化。

    2008-07-11 11:26:54

  • 冯并:

    我想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比如说体制的变化,有一篇文章叫做《翠花胡同的第一个个体饭馆》,我看了以后很有感触,到现在我们个体企业已经是560万家,我想这个从就业和各个方面去看,这560万家,大大小小的,甚至是个体经营的企业组织,对于社会的影响,以及我们整个经济体制变化的推动是无与伦比的,当然我们知道国有企业改革是难点,但是希望在于民营企业,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老老实话国有企业也不想改革。第二是社会财富,我们讲社会财富,讲GDP,尽管我不大赞同人们对它的评论如何或者怎么样,至少说明你表现的个人财富方面,99年的时候,5千万人民币的底线竞到50个,到现在500亿人民币可以到500个,所以人民更多的讲到两极分化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看待任何一个问题,从一个角度认清一个事情,另一个角度是另一个问题,不要搅和到一块,这个问题就不必多讲了。

    2008-07-11 11:29:32

  • 冯并:

    再就是国际地位,特别是话语权,我们过去也有话语权,自说自话,文革时候我们经常游行,你说打倒美帝美帝就倒吗?不是这种事情。我看最近家宝同志说了,你们的次贷问题要解决解决,这就是话语权。锦涛同志讲到这个,有的人讲到一个问题,就是说中国的崛起需要有中国的国际观,我看这就是中国的国际观,有这个东西的话,那是软势力和硬势力必须结合到一块才能产生。我觉得我们专家学者和研究的视角和深度也不一样了,特别是讲到了智慧,我觉得中国的改革本身就是比较智慧的一场改革,提高我们改革的自律,进一步把改革推向前进,这的确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当然还有一些攻坚的东西,比如说刚才司长讲到的,我们的要素市场等等。最近也有专家在提到再建三十年,我看到这个课题就提得很好。

    2008-07-11 11:31:59

  • 孙宝文:

    现在请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员李成勋教授讲话。

    2008-07-11 11:32:15

  • 李成勋: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2008-07-11 11:32:42

  • 李成勋:

    首先我讲三句话,第一感谢主办单位,特别是邹东涛同志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和大家在这里相聚。第二祝贺改革发展与改革蓝皮书第一卷出版。第三预祝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与改革研究院越办越好,不断攀升。

    2008-07-11 11:34:26

  • 李成勋:

    借此机会,我讲一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的决定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当我们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之后,中国实现现代化之后再来回顾这段历史,会觉得改革开放意义更加重大,而且我们经历了这个阶段,也感到很自豪。正像建国以后直到现在我们看到有关长征的文献,接触到参加过长征的同志,很羡慕他们参加过长征,感到长征很了不起,如果长征的路没有走到陕北,那么中国的命运将会是怎么样?中国的前途将会是怎么样?很难想像。

    2008-07-11 11:35:21

  • 李成勋:

    所以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改革,已经三十年了,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们还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把改革进行到底。围绕进行到底,所以我们目前就有一些看法和争论,我想借此机会发表一个基本的观点,这个观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正确把握改革的阶段性要求,改革是一个过程,就我们三十年来说,刚才东涛同志划了四个阶段,我和他的想法是大同小异,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动和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是探索,探索到十四大明确了我们以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取向,探索清楚了,所以在此之前是发动和探索阶段。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就凭着小平同志的讲话,解放思想、向前看,就凭着按客观规律办事,于光远写的按劳分配,邓力群写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这是代表中央意图的,代表小平同志的思想的,我们是逐渐在探索,经过了很多的过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不同的阶段才搞清楚。

    2008-07-11 11:36:56

  • 李成勋:

    第二个阶段是推广和构架阶段,就是把改革引向深入,宏观经济体制改革,计划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推广。由农村到城市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到了2020年上世纪末,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起来,这是第二阶段。

    2008-07-11 11:41:15

  • 李成勋:

    第三阶段就是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以02年召开的十六大开始,这是进入了一个深化和完善的阶段,这是我想大家不会有太大的争论的。问题是每个阶段当中,阶段性的要求重点还不一样。第一阶段要求要解放思想,要有一种革命的精神,小平同志讲改革开放就是一场革命,的确是一个革命,和传统观念,传统的行为方式很不一样,要有革命的精神,要敢闯、敢想、敢做。第二个阶段就是要有创新的精神,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因为许多新的体制要建立起来,西方要建,我们自己也要创。第三个阶段就是深化和完善阶段,现在需要一种科学的精神,要实事求是,要使我们的改革更加深入,改革更加完善。

    2008-07-11 11:42:05

  • 李成勋:

    为此我们就要反思,就要总结,就要发现过去我们所走过的改革道路哪些是好的,哪些是成功的,哪些还有些问题,哪些还需要调整,所以要有科学的精神,也就是求实的精神,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第一阶段是革命精神,第二阶段是创新精神,第三阶段是科学精神。根本来说是一样的,但是重点有不同。现在的问题,如何对待过去改革走过的路,要反思,要总结,要说成绩,又要说问题,这个时候产生的争论,我觉得你左了,我觉得你右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呢?就是没有了解改革全过程当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所以今天我的体会就是要正确的把握改革的阶段性要求。

    2008-07-11 11:43:20

  • 李成勋:

    有这样的一个概念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呢?不等于。改革也要统一于实践,你对改革的评价,改革的认识要用实践来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检验我们改革政策,改革方案的一个标准。所以我主张经济学界的同志、经济理论工作者,或者说经济学家要深入实际,要到农村去,要到弱势群体当中去,要到下岗工人的家里去,要到中小城市去,不能光是在北京的高级饭店里面讨论改革,那是说不清楚的。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8-07-11 11:45:50

  • 孙宝文:

    感谢李老师的精彩讲演。现在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常修泽教授讲话。

    2008-07-11 11:46:51

  • 常修泽:

    感谢邀请我参加这次会议,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听了大家的发言之后有三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学术研讨,和大家一起来讨论。

    2008-07-11 11:48:23

  • 常修泽:

    第一个问题关于这三十年改革历程的阶段把握问题,我看了这本书有两种划分,三段论和四段论的划分,应该说都有道理,到底怎么样把握阶段划分?这里面的症结在哪里?对于1984年10月在胡耀邦同志主持下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怎么把握?我个人认为,84年10月的决定是具有重大突破的,突破就是第一次提出中国的经济形态,乃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形态是一个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形态,今天来看这个提法并不是很前卫,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突破计划经济,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觉得很难能可贵。其实这里面用的商品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市场经济的代名词,或者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提法是两种力量在当时达成的一种妥协。邓小平听了这个汇报以后讲了一段话,他说这个决定里面写了一些老祖宗没有讲的新话,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个人认为1984年的10月也应该算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基于这样一个看法,我个人倾向于四段的四分法,刚才孔司长的部分我看了,他是三分法,一直从78年12月18日到了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我觉得这个中间还可以再切一刀,这是第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讨论。

    2008-07-11 11:48:54

  • 常修泽: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怎么样把握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或者叫功绩。我看孔泾源同志是从四个方面总结,就是制度变革,生产力、生活,加上一个理论创新,这四个方面都是很好的,我个人建议,是不是还要我们的事业考虑到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过去三十年当中,中国人自身的解放和自身的发展,我觉得这是过去三十年不容忽视的一个进展。因为我当年在80年代初期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候,马克思他们专门写人的解放问题,而人的解放问题,我看到那个书,就是现在中文版,马克思有一个编著,那个编著写的是真正的解放。一般人。唯一者。个人。是在这个书的边上写了这么几个字,真正的解放一般人唯一者个人。我觉得这是反映当年导师们一些很重要的思想。而中共十七大里边在总结过去29年成绩的时候有三个重大的面貌变化,就是人的变化、党的变化和国家的变化。这三个变化里,我看到是把人面貌的变化作为第一位的,因此今天我们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觉得应该增加这么一个方面,人的自身的解放和人自身发展的视角。现在是25章,除了总论那一章以外,还有24个专论。我建议再版的时候增加一个专论,就是人自身的解放和自身的发展。

    2008-07-11 11:52:24

  • 常修泽:

    第三个问题,就是下一步未来这三十年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下一步改革的战车往哪个地方去推进,这就需要我们今天认真的研究和思考。我个人认为,前三十年我们主要是在竞争性行业来改革,我个人的建议,应该比较深入的垄断性行业的这个领域,包括铁路、民航、邮政专业性的行业、以及工业性的行业,供水、供气、供热、城市交通还有战略资源的行业、石油和天然气。这四个组里面,我个人觉得我们的改革力度相当不够,因此下一步这个改革战车应该在继续推进竞争性行业改革的同时,要启动并且要深入的向垄断性行业推进,在四个方面展开,具体的就不讲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一个改革的方略。我提以上三个问题,供大家讨论,谢谢。

    2008-07-11 11:55:00

  • 孙宝文:

    感谢常修泽教授深度的发言。下面请政协委员、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蔡继明发言。

    2008-07-11 11:56:45

  • 蔡继明:

    首先感谢邹东涛院长主办这样一个活动,也祝贺我们《发展和改革蓝皮书》第一卷出版。去年成立的时候我也是参加了这个研讨会,我当时谈了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的改革,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从体制改革入手,逐渐的进入到制度的创新,实际上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变;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向多元私有制结构的转变;从按劳分配形式的探讨向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这样一种制度的转变。

    2008-07-11 11:57:15

  • 蔡继明:

    今天我想谈一点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本书做了非常全面的总结。当然邹东涛教授他也对未来的改革,特别是科学改革观做了非常全面、深入、系统的探讨。我个人感觉,无论从这本书,还有刚刚也拿到张维迎主编的一本书,他是《中国改革三十年》,我们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他那本书是十位著名经济学家写的,邹东涛教授这本书是诸多专家学者集体的成果。我想我们今天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候,可能更重要的还是展望,展望未来三十年或者更长的时期,恐怕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像我们原来想像的那样定一个计划,在10年或者15年甚至20年内就完成了,恐怕是一个很长期的任务。

    2008-07-11 12:14:03

  • 蔡继明:

    我个人感觉到,我们改革开放实际上所取得这么多巨大的成绩,可能是建立在一个对农民利益的牺牲基础上的,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当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也是由于农民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政治体制改革我们不谈,今天我们谈的都是经济方面的问题。我所说的以农民利益的牺牲为代价,其实整个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讲的非常清楚,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是土地问题,中国的民主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农民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夺取了政权。在新中国成立的两三年内,农民拿到了土地的所有权,拿到了颁发的土地证。

    2008-07-11 12:15:30

  • 蔡继明:

    但是到了1955年和1956年前后,大家所熟知的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两三年的光景,农民几千年来梦寐以求获得的土地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或者说稀里糊涂的,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前提下,重新又被剥夺了,变成了集体所有。当然城市里面也存在这种情况,一直到1982年的《宪法》出台之前,城市里面很大程度上保留着私人的土地,包括我们每个居民的宅基地,但是1998年的一纸《宪法》突然宣布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这里面没有任何征收征用,没有任何补偿,这是讲的城市里面。我所说的农民在这个期间为新中国的成立,为我们政权的建立,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民的土地再一次被剥夺,我们有关数据显示,从改革开放前的剪刀差到改革开放后的合同订购,一直到我们改革开放最近二十多年来对农民土地的征收征用,整个环节从农民那里拿走的大概要五万亿以上,这是有关专家学者保守的估计。

    2008-07-11 12:17:19

  • 蔡继明:

    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又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这里面又含着我们改革开放的发起就是在农村,是由于农村的联产承包制引发了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但是这三十年来农村的改革停滞不前,我们知道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农村的改革自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现在叫家庭承包制,还有双层管理,公司加农户,所有这些,包括税费改革,甚至包括对农业税的取消,所有这些其实都是表面的东西。

    2008-07-11 12:18:46

  • 蔡继明:

    农村的土地制度从56年到现在以来就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改革开放也仅仅是土地承包权交给了农民。因此我想,城市的改革不断的花样翻新,以至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现在远远的超过农村居民,非官方的估计应该在五六倍以上,官方的数据也是3.3倍,所以我想,我们下一步的改革,如果我们展望一下,如果解决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恐怕要从我们的土地制度,要从引发农村第二步改革,或者是第二次革命开始。

    2008-07-11 12:19:28

  • 蔡继明:

    目前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很多地方,黑龙江、陕西、江苏等地很多农民动辄就是几万、十几万的农民,他们公开发表宣言,要求获得土地的所有权,而不单纯是承包权,他们要求获得是土地所有权,真正做到耕者有其田,很多农民在承包书里面讲到,这些年来政府给他们的好处,他们说是小恩小惠,他们只有拿到土地所有权,才能够自主办医疗,自主办教育,所谓压在农民头上的新的三座大山才能被推翻。我想当代的农民已经觉悟了,所以我们如果再不适时的推进我们国家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真的到了那一天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农民真的揭竿而起,我觉得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就更大了。当然在共产党领导下,军队在共产党的绝对指挥下,可能还会维持相当时间的稳定,所以现在可以讲稳定压倒一切,但是长期的稳定和短期的不稳定这是一个辩证关系,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眼前的稳定,一味的追求本届政治,乃至于下一届政府的稳定。你把这个改革的风险一件件往下推,将来会承担更大的不稳定的风险。

    2008-07-11 12:23:50

  • 蔡继明:

    关于提出制度改革,最近争论的非常激烈,无非是几种观点,有的人说要继续维护家庭承包制,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这当然是官方的观点,强调的是家庭承包长期不变。还有一种主张就是把土地真正归国有,但是交给农民长期使用,这就是所谓的国有,比较激进的就是推行土地私用。第二种观点国家所有,其实目前某种程度上基本上就是国家所有。我看到的一篇文章,实际上农民失去了土地,政府是通过对农民的补偿,补偿的是使用权,三十年土地承包的收益,补偿的是使用权,但是真正得到的是所有权,政府并没有给集体所有权以任何补偿,因此事实上,现在农村集体的土地已经不再是集体了,很大程度上是国有,这种国有制助长了对农民利益进一步的剥夺,也助长了我们的腐败行为,现在腐败分子当中很多是和土地联系在一起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建筑工程、国企改革等等。

    2008-07-11 12:26:23

  • 蔡继明:

    所以我想对于农民土地的诉求,我们应该给予极大的关注。应该让农民真正的获得土地的所有权,在获得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所以我想,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不是靠所谓的新农村,你建设的农村再新还是农村,应该靠发展城市、推进城市化进程,而要达到这一点,大量的农民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我们的土地制度如果不改革,仔细想一想,现在两亿多农民进了城,但是他们仍然还保留着农村的承包地,大量的农民进城,包括我们党的很多高级干部在城市多年,但是在农村还保留着宅基地,所以什么样的土地制度能够促进我们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现在一家一户也就是7.5亩地,让耕种7.5亩地的农民发财致富是天方夜谭,我想出台的政策和制度的安排,要鼓励农民进城,让他们放弃土地,在这个过程当中,土地的私有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008-07-11 12:30:21

  • 蔡继明:

    我这次本来提交会议的论文就是《论中国土地制度的改革》,由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只是把一个基本的想法告诉大家。清华大学刚刚成立了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我们准备在今年年底之前召开中心成立暨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研讨会。届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媒体参加我们的研讨会,谢谢大家。

    2008-07-11 12:30:40

  • 孙宝文:

    谢谢蔡教授精彩的发言,他也是政协委员,多次在会上为我们农民讲话。下面有请北京首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南宁同志讲话。

    2008-07-11 12:31:10

  • 王南宁:

    我听了大家的发言,无论是他们的涉及的方面,还有我的专业,觉得我没有发言的余地了,所以就硬着头皮来讲。理论上一点微小的进步,哲学上一点微小的进步,带来生产力巨大的发展,这就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理论,到资本主义理论出现所带来的事实。

    2008-07-11 12:31:34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1   2     lastpage


文字实录  正序 倒序 刷新

全文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