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自然灾害预报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7月15日(星期二)下午4时,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将举行中国气象自然灾害预报新闻发布会(地点:鼓楼外大街19号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新闻发布厅1厅),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于新文介绍有关情况。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杨毅(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副主任):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出席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2008-07-15 15:55:34
- 杨毅: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中国每年都会遭受台风、暴雨、干旱、洪涝等重大气象灾害,造成重大损失。中国政府一直在千方百计地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健康发展。为方便记者朋友们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今天邀请到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于新文先生,向大家介绍中国气象灾害预报的有关情况。同时我们今天还邀请了几位相关的官员和专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他们是: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陈振林先生,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李柏先生,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专家乔林先生,以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副研究员叶殿秀女士。
下面我们现请于主任向我们介绍有关的情况。
2008-07-15 15:58:07
- 于新文: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我和我的同事们,我们也算是一个团队,来到这次新闻发布会,向各位记者朋友们介绍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灾害的预报情况。我主要分三个方面介绍,首先谈一下我国气象灾害的总体概况。
各位朋友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危害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这些灾害里面,气候灾害又占到大多数,一般讲气象灾害占到整个自然灾害的70%,也就是七成灾害都是由于天灾造成的。目前,我国每年受台风、暴雨、干旱、高温热浪、沙尘暴、雷电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次达到了4亿人。根据1990—2006年的数据统计,近17年来,中国大陆每年因为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了1800亿左右,平均占到GDP的2.8%。尤其是这几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超强台风、高温、特大干旱、雷电、局地强对流,以及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最明显的就是洪涝和干旱。
2008-07-15 16:01:38
- 于新文:
比如说,在20世纪90年代的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是50年代以后洪水灾害高发的十年。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区的干旱范围在明显扩大,这种趋势还在加强。华北、东北南部和黄淮等地区的干旱迅速加剧。尤其以华北,北京也是处在华北区域内,它的干旱程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很显著。又比如说,影响我国的强台风,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也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在2006年,我国台风登陆的时间早、滞留时间长、风力大、破坏性强为历史罕见。国内外的很多朋友都知道,原来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超强台风,这几年超强台风时常出现,带来的影响也非常大。
2008-07-15 16:03:33
- 于新文:
特别是今年,大家还记忆犹新的,在今年1月份我国发生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今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非常频繁,暴雨、洪涝、台风、干旱,特别是这些灾害又与地震灾害交织起来,所以这种灾害呈现出多点并发,影响范围广、灾害强度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我们可以历数一下,从年初南方出现的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4月18日今年第一号台风“浣熊”在海南登陆,这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早的台风。到了6月7日以来,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12个省遭受了强降雨的袭击,珠江发生了流域性的较大洪水。西江支流也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大洪水。太湖还出现了本世纪以来同期最高水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长,受这些灾害影响的人口总数和总量都大大增加。所以,灾害的敏感区域和脆弱行业也越来越多。实际上气象灾害对国家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2008-07-15 16:05:42
- 于新文:
第二,中国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体系的建设情况。
中国历来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特别是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投入了巨资进行完善和提高。我想,这是跟我们国家的灾害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是相适应的。这也凸显出气象监测与预报在国家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特别又强调了,要把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和防灾减灾工作作为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并提出要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的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还进一步强调了,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完善多灾种的监测预警的应对机制,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特别指出要提高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抵御能力和减灾能力。因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很大的问题就是气象灾害频发,所以我们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同时,必须要减少这种灾害的影响。
2008-07-15 16:07:39
- 于新文:
作为中国的气象工作者也深切感受到压力和责任重大,有四句话评价,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也从来没有像今天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切,从来没有像今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气象工作作为社会的公益性事业,理所应当为国家的防灾减灾、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安康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这是气象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国家赋予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责。这也是党和政府对气象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通过全国全行业的气象工作者的努力,应该说我们国家在进一步推动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切实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和增强服务能力方面,包括对灾害的监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8-07-15 16:09:33
- 于新文:
这里面主要有两点:一是现在已经建立起了比较现代化、比较完善的中国气象灾害的监测网,为了满足国家对气象灾害的需求,现在我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由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和卫星遥感探测组成的地基、空基、天基的立体观测体系。说起来有点绕口,实际上就是我们从天空、太空有卫星,空中有飞机,地面有雷达,有自动的气象站。所以,我们感觉灾害的预报、预警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做好对灾害的监测,或者是灾害的观测。这种能力从天上讲,我们已经总共发射了5颗极轨气象卫星、4颗静止气象卫星。目前,在天上由我们国家自主研制和发射的气象卫星有4颗,这4颗气象卫星在太空上日夜监视着我们国家的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所以,我们已经有极轨卫星和静止卫星两大观测体系。应该说,我们卫星应用已经从实验性的应用转向了常规的业务性的应用。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的系列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的地球观测业务序列,成为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也就是说,我们世界各地的用户都可以免费接收和利用中国的风云气象卫星资料。
2008-07-15 16:11:04
- 于新文:
我们统计了一下,在“十五”期间,国家共投入了48.4亿元建设气象卫星工程。为此我们还建立了一个国家级的气象卫星的运行、数据处理和监测服务的中心。现在的气象卫星都是由气象部门自行控制和调整的。另外还建了三个地面卫星接收站,分别是北京、广州、乌鲁木齐。很高兴告诉大家,现在在天上的5颗极轨气象卫星,其中一颗是我们在5月27日成功发射的风云三号A星,这颗星是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卫星,现在正在在轨测试,我们收到了很完美的云图。我们希望在奥运之前,投入业务运行。
2008-07-15 16:14:21
- 于新文:
从地上讲,已经在全国建成了130部新一代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按照我们的规划,再花两年时间要建成158部天气雷达,覆盖全中国。另外还建立了一些探空的系统和风廓线雷达。现在全国一共建成了21424个气象观测站,其中有2134个属于全要素的国家级的自动气象站,还有19290个是区域的气象观测站。另外还有一些专项的、单项的观测,主要是观测雨量、温度、风速、风向的观测站。另外我们还完成了156个GPS地基气象观测站,还完成了3个国家观象台的建设工作。我们现在还拥有4个大气本底站的升级改造,启动建设3个新的大气本底站,我们还初步建成了全国的大气成份、酸雨、沙尘暴、雷电监测网。
2008-07-15 16:17:03
- 于新文:
应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的大气综合立体监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通俗讲,应该叫地球观测系统,或者是地球的气候观测系统。这样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自然灾害监测的能力,实现了我们对灾害天气的发生、发展、跟踪。同时,全行业的气象站有4万多个,覆盖全中国,实际上就是对一些短期的天气发生、发展,特别是尺度很小的天气,有了很好的监测能力。比如说在北京,我们的观测密度大概在5—10公里。
2008-07-15 16:21:45
- 于新文:
我们在此基础上,有了监测,还要进行预报和预警,建成了无缝隙、精细化、专业化的预报预测业务系统。什么是无缝隙、精细化?也就是说,我们从时间尺度上,从百年尺度一直到几分钟,都具有预报的能力;精细化,就是更细化到每一个馆场的预报;专业化,就是针对各个行业、各个系统的需求进行预报。
2008-07-15 16:22:53
- 于新文:
目前,我们从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的估测到月、季、年的尺度的长期预测,和旬尺度的中期天气预报,一直到1—3天的短期尺度的天气预报,直至小时、分钟短期临近预警等业务相继建立,应该说我们初步形成了从时间尺度上,从几分钟到百年尺度;空间,从几百米到全球范围的预报和预测。预测预报的内容也很丰富,包括月、季、年降水和温度的预测,包括未来一旬的天气过程,包括未来一到七天的天气预报,特别还有大风、高温、强降水、冰雹、大雾、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我们还开展了由天气预报引发的次生灾害,比如说滑坡、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预报、农业气象灾害、城市气象灾害的预报。应该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刚才所讲到的从天上到地下多种观测资料的应用,我们国家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水平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想,除了一些极端性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大家还是满意的。
2008-07-15 16:23:58
- 于新文:
比如说2007年,我们评价了一下,全国全年分县未来24小时有没有降水,这个预报的准确率大概在85.1%,比2006年提高了2%。大家可能觉得这2%小了一点,但这也是凝聚了大家共同的努力。因为天气预报本身的不确定性和科学基础也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又比如,台风。我们一般称热带气旋。对台风的预报,我们现在的误差大概是117公里,明显好于过去五年,过去五年我们大概是132公里,现在这个水平已经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
2008-07-15 16:26:28
- 于新文:
我国的短期气候预测的水平也有所提高,比如说温度、降水的趋势,趋势的预测准确率在60%左右,也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另外,我们对区域性的旱涝分布的把握也有一定的预报技巧,这对我们防御气象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8-07-15 16:29:45
- 于新文:
当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人机交互信息加工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预报技术方法的自然灾害预报体系。我们国家的水平为什么提高?很重要的是我们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数值预报业务体系。所谓数值预报,我们要把大气的数学物理方程要放在巨型计算机里进行预算,作出预报,这种水平也在提高。比如说现在做了一些特殊的、专业化的模式,比如说中尺度的天气预报,包括对沙尘暴怎么预报,紫外线、海浪、核放射性污染物扩散都有一些基础。现在数值预报水平的分辨率从30公里提高到了15公里。我们的预报性能也进一步得到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灾害性的天气加强了短时的临近预警系统建设。短时的临近预警是很重要的手段,有时候我们没有办法马上作出预报,它就是利用雷达、利用自动站这些高频次的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后马上进行预警,而不是经过预报。我们初步实现对雷雨的大风、冰雹、强降雨对流天气的自然识别,对一些风暴进行追踪。特别是利用一些短时的,一小时、半小时或者是几分钟的临近预警技术,作出未来一小时的灾害性的天气预报临近预警。应该说,我们对灾害性天气预警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2008-07-15 16:31:03
- 于新文:
同时,我们对一些强降水气象灾害衍生的山洪、泥石流气象灾害、城市积涝的预报水平明显提高。我刚才说了那么多自我表扬的话,实际上与我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国家的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在整体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对一些大家在北京感受到的,突然东边不下雨、西边下,有时候突然一场暴雨。我们对强降雨天气的预报准确率还有待改进。所以我们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有一些的。这些差距也要求气象部门通过提高科技水平,通过我们增强观测能力,同时加大预报技术的改进和突破。我们现在设定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现代气象业务的体系。所以我们未来主要是要围绕一些专业化的资料,包括卫星、雷达、常规观测的资料,要进行处理,把它放在数值预报模式里。这样提高它的初始准确度,加强建立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的预报业务系统,加强精细化的降水预报业务建设。总之,一句话,我们没有百分之百把握,但我们要有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我们的口号。今后围绕如何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进行工作,提高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和水平。
2008-07-15 16:33:27
- 于新文:
第三,我们的灾害不断增加,我们的预报水平也有了提高,我们对灾害防御的能力怎么样呢?应该说,这几年我们通过建立部门联动的灾害防御机制,加强对灾害的评估,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几年通过加强气象、水利、民政、国土资源、农业、林业、交通和各个部门的协作,特别是建立和完善军地信息的沟通和协调配合机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和新格局。
2008-07-15 16:35:16
- 于新文:
目前这种机制已经在逐步建立,特别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建立了灾害防御规划管理协调保障机制,与国家核应急办公室、国土资源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环保部、安全监管总局、林业局等部门建立了地质气象灾害、交通、高温中暑、农业林业病虫害、森林草原火险等联合预警制度,包括海上搜救等公共突发事件气象保障机制。
2008-07-15 16:36:23
- 于新文:
在今年年初雨雪冰冻灾害防御过程中,中国气象局联合多部门进行部际的联合会商,综合分析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对公路、铁路、电力、旅游等方面的影响,使我们的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有关部门也根据我们预报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大减轻了气象灾害的损失。我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个数字,根据统计,最近五年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有史以来最低的。比如说,1990年—2000年,气象灾害平均造成的死亡人数大概是4500人,从2001年开始,平均死亡人数大概在2500人左右。从1990年到2000年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平均值大概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4%,现在已经下降到2001—2006年平均仅为1.4%。
2008-07-15 16:37:18
- 于新文:
我在这里强调的,气象灾害的防御是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包括我们广大民众防灾意识不断增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从这一点也可以反映出,我们的自然灾害预报能力的增强,是对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有很大的作用。下一步还要加强通过部际联合,要建立多部门的联络员的例会常态化,要建立和完善多部门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当然我刚才讲了我们还要大力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灾害风险的评估业务。我在这里解释一下,灾害的评估非常重要,自然灾害预报出来了,并不代表我们能够马上防御。就是说,在预报结果出来之后,要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区域所产生的灾害程度进行预估和评估,这样再来进一步指导地方各级政府进行防御灾害。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总体想法。我们要力争在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比较系统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
2008-07-15 16:38:43
- 于新文:
可以说,随着气象灾害监测手段的完善和预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在不断加强,气象科技的防灾减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们相信,未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气象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相信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御自然灾害,推动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一定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就介绍到这儿。
2008-07-15 16:40:48
- 杨毅:
非常感谢于主任的介绍。下面我们进入提问答问环节。按照惯例,各位在提问之前,请自报家门。
2008-07-15 16:41:44
- 中央电视台记者:
今天是我在BIMC新闻发布会参加的第九场,3:50分结束的上一场发布会。今天是这九场发布会以来,在现场的记者最多的一次,可以反映出大家对气象自然灾害的预报以及气象的关心。我现在特别想问,首席预报员乔林先生这样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能不能预报七月底到八月上旬北京的天气情况?最早什么时候可以预报出8月8号晚上开幕当天的天气?当天有没有雨、有没有暴雨?刚才于新文先生介绍到,目前暴雨预报的准确率达到了23%,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样的水平实际上还是很低的。气象部门如何保证对于当天晚上开幕式的天气进行准确预报,如果下雨的话,提供哪些专业的建议以及紧急方案?
2008-07-15 16:42:08
- 乔林:
现在对于天气预报的认识,实际上是根据不同天气、预报能力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讲,能够向公众发布的有指导意义的预报是在一周之内,比如说大范围降水、寒潮天气。对一些中小尺度的天气,影响范围是上百公里,预报能力通常是在一天或者是更短的时间里。实际上对于局地的暴雨、强对流天气都是这样的预报能力。美国现在对于暴雨的预报,24小时的准确率是在20%多的水平。另外我们知道龙卷风的预报,美国的预警能力是十几分钟到二十几分钟左右,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们国家对龙卷风的预报能力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对于不同的灾害天气,能够向公众发布的,时效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要向公众提供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所以,如果是媒体朋友要了解奥运期间、开幕式的天气,可以提前一周的时间到网上获取奥运开幕式天气信息。当然,对奥运会开幕式的天气,我们会提前进行预备会商或者是趋势讨论,可能会提前两周左右的时间进行讨论。当然,对于两周或者是两周以上的讨论,会有一个趋势性的结果,可能这个结果也只是内部的信息。因为它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如果发布的话,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008-07-15 16:43:01
- 乔林:
第二,我们对于奥运会开幕式期间,8月8日天气气候背景,做了一些分析,历史上8月8日的天气情况,在这一天里,北京地区降水的可能性是有的,小雨出现的概率是40%多一点,暴雨出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当然,我们除了在8月8日提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对开幕式的天气作出预报之外,我们还会针对可能的一些突发的极端天气,比如说暴雨、强对流天气,我们会及时的、提前几个小时,甚至是在更短的时间里,我们会发布预警的信息,提醒有关部门,包括运动员及相关的部门,可能对于这样的天气给予密切关注。
对于8月8日的天气,不仅是8月8日,包括奥运期间的天气预报工作,刚才于主任也讲到了,从监测方面、预报系统的建设方面、预报人员的培训等等方面,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临战状态。我们最大的一个心愿,或者是现在工作的重点,就是能够尽可能地把奥运会开幕式的天气和奥运会期间的天气做得准确一些。谢谢。
2008-07-15 16:46:02
- 于新文:
我补充一点,我想提请各位,刚才讲的40%多、10%多,这指的是8月8日降水的概率。分析的依据,从历史上几十年8月8日这个时段到底下不下雨,出现的可能性告诉大家,千万不要把它当做预报了。谢谢。
2008-07-15 16:47:12
- 人民日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请结合一下北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谈一下如果在北京发生这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最有可能发生哪一种类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我所指的并不只是8月8日,也包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举办期间?第二个问题,刚才于主任和乔林先生都提到了,我们国家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想了解一下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弥补这种差距,我们最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谢谢。
2008-07-15 16:48:03
- 陈振林:
我先说一下针对奥运会期间所做的一些风险分析,经过历史上长时间分析得出的,在北京奥运期间有可能发生高温、暴雨、雷电、大风、冰雹以及大雾这几种极端天气事件,这些是主要的气象灾害、风险源。这是针对奥运会,北京市气象局和有关专家得出的风险分析。如果夏天突发性暴雨、强降水,如果有台风北上的可能,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还要防范城市积涝会影响交通,还有山洪暴发所造成的影响。
2008-07-15 16:55:16
- 陈振林:
您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关于中国灾害天气预报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这一直是我国政府和气象部门关注的问题。从如何弥补这种差距,提高我们的能力,长期以来,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毫不动摇。包括刚才于主任提到的卫星监测能力的提高,还有雷达监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监测手段,对获取基础的资料、提高预报准确率是非常有好处的。
另外,提升数值预报能力,我们也非常重视提高计算机、信息传输、预报服务的技术提升。
2008-07-15 16:56:00
- 陈振林:
另一方面,要想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加强国际合作。在这里我向大家透露一个与奥运会有关的消息,气象部门内部称为短时临近气象预报的奥运比赛,我们依托北京市气象局,为这次奥运会成立了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在世界气象组织的框架下,发起了北京2008奥运预报示范项目,由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的一流的专家参与这个合作项目。从今天开始,各个国家拿着自己短时临近的预报技术来北京比武,大家一块为奥运把脉,这种合作方式一方面对提升我们的预报和能力非常有帮助,另一方面对世界气象界也是一个合作的典范。因为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这种合作方式从悉尼就开始,我们传承下来,以后往每一届奥运举办的国家传递下去,这也是提升我们预报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谢谢。
2008-07-15 16:57:09
- 纽约观察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关于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不是会在奥运期间提供气象服务?究竟是哪天发射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与以往相比有什么区别?它能够提供什么新的资料?第二,您能否把中国气象局的工作和国家气候变化中心的工作结合起来?是在奥运会之前还是在奥运会期间?你们将如何统一协调你们的工作?
2008-07-15 16:58:59
- 李柏: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刚才你问到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发射,我们是在5月27日发射了这颗卫星,这颗卫星是极轨卫星,它携带了比较先进的有效载荷,其中一个是高光谱成像仪,它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载荷,对于我们监测天气,识别一些高影响的天气系统有极大的帮助。
2008-07-15 17:00:50
- 陈振林:
我想问一下这位记者朋友,您的问题是不是关于人工气象天气方面的?
2008-07-15 17:01:19
- 纽约观察记者:
确实是这样的,我的问题是北京国家气候变化中心和中国气象局将会在奥运会期间进行怎样的协调合作?
2008-07-15 17:01:55
- 陈振林:
我们翻译成中国人工影响天气。这个问题也是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应该说我们为奥运服务,中国气象局做了七年的准备,拿开幕式这项重大活动来说,刚才乔林首席和于主任都提到了,从预报到服务,到监测,我们都做好了各种准备,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极端、高影响的天气,比如说高温、暴雨、雷电、大雾、台风,我们从气象预报服务的角度做了各项准备,当然人工影响天气也是应急措施之一。
2008-07-15 17:02:50
- 陈振林:
我举一个例子,以开幕式为例,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开幕式的天气情况。对气象部门来讲,首要的是要准确作出预报。即便是否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这也是取决于我们的预报。人工影响天气既然作为一项应急措施,气象部门也对此做了认真的准备。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气象局在有关部门和科研计划的支持下,开展了各种外场野外实验和作业演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家可能都知道,人工影响天气这项工作确实是世界性的难题,很多工作也是在探索阶段。特别是人工消云减雨这个作业。比如说,遇到小范围的,或者是比较弱的降水云系实施人工影响作业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大的系统,北上台风过来,有强暴雨,人工消云减雨的技术,我们无法对这种天气有效的防御,它的效果就不是那么明显。现在回到你所提的问题的核心部分,你对这项工作还是比较了解的。实施这项作业不是一个气象部门的事情,我们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流程。不单是气象行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合作,还涉及到与气象外有关部门的合作。另外,实施作业的时候还要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安全。以北京为例,我们与北京市政府有一个协调机构,到时候根据天气预报的情况,是否实施这种作业,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谢谢。
2008-07-15 17:03:52
- 中国日报记者:
我想问一下,在奥运期间,天气预报发布的频率会不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大概会多长时间更新一次?通过哪些途径会发布给公众和相关部门?谢谢。
2008-07-15 17:07:59
- 于新文:
这个问题还是请陈振林先生回答一下。陈司长也是中国气象局奥运气象服务办公室的主任。
2008-07-15 17:08:14
- 陈振林:
我来回答一下,等一会儿看乔首席有没有补充。奥运会期间我们承担的任务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赛事服务,我们对运动员提供服务;第二方面是重大活动的服务,包括开、闭幕式和其他方面的重要活动;第三方面是城市运行,针对主协办城市所开展的服务;第四方面是面向公众,包括旅游者、观众提供的服务。这次针对奥运会的天气预报和服务有一个特点,就是高精细化。跟以往的天气预报不一样,我们提供定时定点定量的预报。换句话说,我们针对赛事,在北京有31个比赛场馆,我们对每个场馆,每小时或者每三小时,对于个别的体育运动要求更高,是需要每小时。我们发布定时定点定量的预报服务。跟以往的服务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2008-07-15 17:08:29
- 陈振林:
这次奥运会与以往的奥运会不一样,也是国际奥委会提出要求,我们在做。要求场馆要提前72个小时作出预报,雅典和悉尼亚特兰大以往的奥运会只是48个小时,这么一个时效的延长对中国气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现在这项能力我们已经具备了。至于天气预报和服务信息的发布手段,就是由电视、电话、咨询服务热线、网络,有一个奥运气象网站,中国气象局网、中国天气网都及时滚动、订正发布信息;还有中国气象频道,报纸;在场馆内有大型的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也是对预警发布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奥运,我们还有英文语言的热线服务。针对72小时的预报,每天4次更新。针对24小时内有一些场馆一小时的预报,每天3次更新,目的是要及时向用户提供准确的服务信息。谢谢。
2008-07-15 17:10:02
-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
刚才说到2003年在研究人工影响天气的措施,大家都非常关心奥运期间北京到底有没有雨。经过五年的研究,我们的人工影响天气措施能不能保证在8月8日晚上北京各地都在下雨,但鸟巢不下雨?谢谢。
2008-07-15 17:12:24
- 于新文:
我让陈司长也休息一下,我简单说两句,你这个问题既好回答,也不好回答。好回答,可以说不好说,不敢保证。不好回答,是因为陈司长刚才讲了,我们不能把人工影响天气的手段,作为我们保证奥运会,特别是8月8日8时开幕式唯一的手段,或者是最为有力的手段,目前还达不到。人工影响天气处于实验和研究阶段,所以它只能对一些小范围的,举个例子,像毛毛雨那类的天气,可以影响一下。但倾盆大雨,我估计谁也帮不了忙。所以,我们希望这个手段最好不用,而且我们祝愿8月8日的开幕式如期如愿成功举行。谢谢。
2008-07-15 17:13:01
- 中国新闻社记者:
第一个问题,请问乔林首席,刚才您讲气象局曾经对北京以往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我不知道您所说的分析,是分析了多少年的历史资料?第二个问题,请问于主任,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们在地面上的雷达设备会对奥运气象服务做哪些服务?刚才很多问题都集中在对北京气象,除了北京之外,还有青岛、上海这些奥运协办城市,不知道奥运会期间,这些城市的天气预报是否会得到同步的加强?谢谢。2008-07-15 17:16:49
- 陈振林:
对不起,乔首席的首要精力是未来三天的预报。我可以告诉你们,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是北京市气象局牵头的,已经对开幕式的天气做了周密准备。乔林首席是中央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从8月5日开始他要到北京市气象局现场办公,跟北京市气象局的专家一起会商和讨论未来三天,特别是开幕式当天的天气情况,所以他的主要精力是放在这个方面。
2008-07-15 17:18:00
- 陈振林:
关于更长时期的历史资料,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准备了一份非常有用的手册,里面有英文、中文、法文,主要是提供各国运动员、奥组委、奥运会的组织者,里面包含了长序列历史资料的统计,有北京及协办城市上海、青岛、秦皇岛、沈阳、中国香港等地的天气资料。你刚才问到资料的时间序列长度,于主任、乔首席提到8月8日开幕式当天北京市的降水概率。有一个资料是这样得到的,我们根据北京市观象台1951—2007年历时57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北京地区8月8日的降水概率为47%。因为比较关注开幕式,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为了使资料更具代表性,我们的专家又采用了离鸟巢最近的气象站,就是海淀气象站,它的资料长度是从1975年到2007年,33年的历史资料得到鸟巢附近8月8日历史上的降水概率是41%。从数据差别,我们可以看出北京的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在六月份,降雨非常多,实际上是一个城区降雨,另一个城区根本没有降雨,这种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难度也非常大。
2008-07-15 17:19:51
- 陈振林:
您的第二个问题是协办城市的预报能力,实际上从申奥成功以来,中国气象局举全国气象部门的力量做好奥运气象服务工作,从现代化建设到预报能力的提高,不单是北京气象服务中心,几个协办城市的分中心也从多个方面建设和发展。奥运期间国家气象中心,也就是乔首席所在的单位,每日要举行全国主、协办城市的联合会商,一起来讨论,不仅是北京的天气,还有协办城市的天气。我们前几天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演练,效果还是不错的。
2008-07-15 17:27:14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记者:
我想请教陈司长,我想了解一下,今年第一号台风在海南特别早登陆,我国华南、江浙地区都是受台风影响比较大的地区。按照这种情况,能否给大家分析一下,当地的观众朋友从当地出发到北京看比赛,或者是上海和香港这些协办城市地区受台风影响的几率大不大?会不会影响观赛旅途的顺利?谢谢。
2008-07-15 17:28:19
- 陈振林:
我刚才从乔首席那里抢了一个问题。现在把问题还给他。(笑)
2008-07-15 17:30:25
- 乔林:
谢谢。刚才于主任讲到了,中国气象局对于台风预报的准确率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每年6—10月份,是台风在我们国家东部、南部沿海登陆最集中的几个月份。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举行期间,也就是八月份到九月份的时间段,应该说会有台风在东部沿海登陆。平均来讲,每年八月份到九月份,在浙闽沿海登陆台风的个数在3个左右。我们也会提前72小时向公众发布台风信息,包括它的强度、移动速度、可能登陆的地点、影响的区域。台风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强风;第二,强降水;第三,风暴潮。比如说,当强降水发生的时候,或者是预计在某些地方,因为受台风影响会有强降水的时候,会有一些提示性的信息,在台风信息发布的时候有一些提示性的预警信息。比如说要尽量在这个时段里不要到山区去,要加强对水库和河流堤坝的汛防。在台风影响的沿海低洼地区的人民要转移。在海上作业的,或者是在渔船上作业的人们,一定要离船上岸。现在由于中国气象监测系统的建设,每一个台风从生成到消亡阶段,都是逃不过气象卫星的眼睛。台风是影响我们国家最主要的灾害天气之一,我们肯定会密切关注台风的各种状况。谢谢。
2008-07-15 17:30:41
- 杨毅: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预报天气,我是外行。不过,在这里我可以给各位预报一下,明天下午这里还有两场新闻发布会,一场是明天下午两点邀请香港有关方面介绍香港奥运游客、记者接待准备工作,以及马术比赛筹备工作情况。下午四点,另外一场新闻发布会,是邀请北京奥组委介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情况。欢迎各位踊跃出席,谢谢大家。
2008-07-15 17:32:24
图片内容:
- 会前现场
- 新闻发布会即将开始
- 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副主任杨毅
-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于新文
-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陈振林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李柏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专家乔林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副研究员叶殿秀
- 发布会主席台
- 媒体聚焦
- 会场全景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视频地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