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发布暨农村经济发展研讨会
活动描述
- 中国社科院定于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 ~12∶00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层学术报告厅(建国门内大街5号)举行“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发布暨农村经济发展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并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进行专题研讨。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张晓山: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发布会暨农村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现在开始!首先,我把与会的领导和嘉宾向大家介绍一下。
2009-04-15 08:53:04
- 张晓山:
参加这次发布会暨农村经济形势研讨会的有: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高全立同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部部长韩俊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同志,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同志,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同志,国家发改委农村司副司长方言同志,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于淑华同志,还有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同志。
2009-04-15 08:54:12
- 张晓山:
到会的还有很多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三农问题的研究者,还有媒体界的朋友们,向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们首先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高全立同志讲话!
2009-04-15 08:56:14
- 高全立:
尊敬的尹部长、韩主任,有关方面的领导!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参加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出版发布暨农村经济形势研讨会的全体与会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系列作为反映我院研究成果的平台和窗口,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在社会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由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社会经济调查司合作撰写的《农村经济绿皮书》自1992年问世以来,至今已连续出版了17本,是我院研究经济社会形势分析系列报告皮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9-04-15 08:56:39
- 高全立:
《农村经济绿皮书》在为中央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让国内外系统完整的了解中国农村经济运行的规律和脉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价值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2008年,在我国国民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南方遭遇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西部发生汶川特大地震的极端不利条件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发展。粮食产量连续第五年增产,并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第五年实际增长率超过6%。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充分证明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2009-04-15 08:58:25
- 高全立:
正是基于我国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我院长期以来对三农问题的研究以及《农村经济绿皮书》的撰写和出版工作十分重视,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近些年来,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农民、非农就业出现新问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环境,农业的竞争力不强。有些地方农业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农村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发挥尚不充分等等。
因此,希望《农村经济绿皮书》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国家的决策提出更加详实、有利的和更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最后,衷心感谢各位来宾长期以来对我院皮书和《农村经济绿皮书》的支持,也预祝此次发布会暨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09-04-15 09:01:41
- 张晓山:
非常感谢高院长的讲话。下面,我们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周同志做关于绿皮书的主题发言!
2009-04-15 09:04:31
- 李周:
各位来宾、各位同志,早上好!我受所长和联合课题组的委托,就2008年中国农村形势分析和对2009年农村主要形势的预测内容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2008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形势总体态势良好,粮食总产量52850万吨,总产和单产分别增长5.4%和4.3%,双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单产提高比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1%。棉花种植面积减少17万公顷,下降2.9%,总产量750万吨,减产1.6%。单产略有提高。油料产量2950万吨,增产14.8%,肉类、牛奶、禽蛋和水产品总产量分别为7269万吨、3651万吨和2638万吨、489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9%、3.6%、4.3%和3.1%。
2009-04-15 09:04:56
- 李周:
农产品普通增产,为国内抗击极端自然灾害、稳定农产品价格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化解了全球危机传导到国内的风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增加621元,按当年价格和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15%、8%。农民收入的增长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个百分点,实际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0.4个百分点。2008年,农村投资和消费呈现出加快增长的态势,全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5万亿元,增长20.7%。2008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61亿元,名义增长13.6%,实际增长6.6%。农民消费倾向为0.70,与2007年下降了0.0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3%,城乡居民使用效率支出明显增加,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9%和43.7%,分别上升1.6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
2009-04-15 09:18:32
- 李周:
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为5955亿元,增长37.9%,其中四种资金达到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一倍。粮食最低收购价上升幅度超过了20%。2008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实际增长9%;财政收入超过6万亿,增长19.5%。综合国家强有力的提升,给国家支持三农优惠政策提供了坚强支撑。2009年中央财政计划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206亿元。其中中央安排的各类农业补贴资金将达到1230亿元,增加200亿元。国家将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斤分别提高0.11元和0.13元。
2009-04-15 09:19:58
- 李周:
总体来看,2009年农民牧渔业生产呈现良好态势。据预测,农业增加值将达到38000亿元左右,名义增长12%,实际增长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达到2.9万亿元,名义增长20%左右。粮食总产量将保持在5.2亿吨的水平,油料产量3100万吨,增长5%左右;棉花产量降到700万吨左右;肉类产量7500万吨,增长3%左右。其中猪肉产量降到4560万吨,下降1%;农产品生产价格上升5%左右,回落约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左右。
2009-04-15 09:21:50
- 李周:
2008年绿皮书的专题是扩大农村内需。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和提高农民的消费力都是扩大农村内需的重要举措。鉴于这些举措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需要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讨论。
1、提高农民收入。
(1)以免除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等为切入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保护政策。近几年,国家农业政策发生了由多取少到由少取多予的转变。农业政策实际上已经成为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对外因素。
2009-04-15 09:23:23
- 李周:
(2)是以江河湖海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为契合点,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增收机会。中国开展这些活动的空间很大,这些活动可以满足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要求和全体人民需要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合乎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政策的要求;会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3)是以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增收条件。具体地说,通过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化解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负面影响;通过耕地、整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通过村组道路设计建设,减少产品和要素运输用工和费用;通过发育农民组织,降低农民的市场交易费用。
2009-04-15 09:27:21
- 李周:
(4)以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切入点,为农民创造单独经营农业同样能够持续增收的条件。前的农业经营目标追求农业最小规模经济,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竞争力提升。
(5)是以发动劳动力市场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切入点,改善农户进入城镇从事非农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加大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到农村人口迁移的转换,促进农民增收,农业收入规模形成和农业现代发展。
2009-04-15 09:28:46
- 李周:
2、要提高农民的增收能力。
农民的增收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受到知识、技能、经验和信息不足的严重制约,所以,必须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工程。
(1)健全知识传授网络。目前已有诸多知识传授网络可供农民使用,下一步要做好网络的整合和终端的进村进户,同时使内容更丰富、更新得更快、讲解得更好,更合乎农民的需求。
(2)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农民在技术培训市场上有充分的选择权,技术培训机构在市场上有充分的竞争,是解决现实中技术培训供给与需求脱节问题的关键举措。政府采用给农民发放培训券的做法,可以较好地达到这两个目标。政府兑现培训机构得到的培训券,应该不是难题。
2009-04-15 09:29:36
- 李周:
(3)构建经验交流平台。基层政府应根据农民的需求组织更多的经验交流、技能展示等现场观摩活动,使农民有掌握新的经验的机会。
(4)完善信息传递渠道。现在,大多数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对农户来说,及时把握市场和技术信息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信息的搜寻、整合河更新是规模经济极为显著的活动,政府在这方面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并能作出很大的贡献。
2009-04-15 09:30:40
- 李周:
3.提高农民的消费预期
中国农村同样存在储蓄率高,消费率低的问题。农民不敢消费的原因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过于薄弱,广大农民不得不把储蓄作为应对不时之需的基本举措。所以,必须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的生产、教育、医疗、养老有了基本保障,就会从不敢消费的恐惧中解放出来,需求就会真正释放出来。
2009-04-15 09:30:58
- 李周:
一般而言,国民是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居多多数国民是依靠自己的剩余为自己提供保障。鉴于政府在改革前以农工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改革后又以统一征地的方式获取了农民的巨额资金,所以在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政府财政应该有能力承担很大的责任,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的作用。
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产品和农业要素市场波动大和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水平低等引发的诸多风险。为了消除这些风险对农民消费的制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政策性的农业保险,鼓励农民参加商业保险,构建农民的生产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构建以政府出资提供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为基础,以个人自愿购买商业保险为补充,覆盖完整、水平适度的农民生活保障体系。农业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以后,按农民就会形成稳定的消费预期,农村消费就会持续、稳定的增长。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着力构建社会的初级保障体系,突出国民的共享性、公平性,再逐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谢谢大家!
2009-04-15 09:31:22
- 张晓山:
非常感谢李周所长的主题报告。这本《农村经济绿皮书》到这一本是一个系列,到现在第17本,所以这17本《农村经济绿皮书》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共同合作的成果。所以我们和统计局农村经济社会调查司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下面我们请合作伙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调查司巡视员徐志全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2009-04-15 09:31:53
- 徐志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早上好!大家知道,《农村经济绿皮书》是社科院农发所以及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和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努力,精诚合作的产品。作为合作单位之一,我们一直以来深深的感受到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这本书的关心、厚爱和肯定。借此机会,我们农村司深深地感谢社科院农发所、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为之付出的辛勤劳动,深深的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绿皮书的支持、关心和指导。
《农村经济绿皮书》一直以来秉承一个宗旨,结合了统计部门及时、权威的数据,与社科院学术理论研究的双重优势,对三农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分析,把握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对政策的制定以及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通过绿皮书的合作,一方面推动了统计调查信息的及时公开发布和广泛使用,另一方面强化了学术理论研究的实证意义。
2009-04-15 09:32:35
- 徐志全:
通过绿皮书的合作,我们共同分享了双方的经验和成果,通过与社科院专家的合作交流,既扩展了统计部门研究问题的视角,也学习到许多有益的方法,所以感谢统计调查产生的积极影响。近几年来我们实施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不仅涉及到新的数据,填补了资料的空白,还调整校正了一些传统的统一数据,使农村数据更加系统、更加客观。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农业经济的核算,实施了农产品价格调查,中间投入调查和生产效益调查,完善了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体系,建立了农民工检测调查和畜禽检测调查。这些努力对于分析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对分析市场变动,评价农业结构调整的效益,反映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为社会各界研究三农问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信息产品。
作为农村统计部门,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的改进我们的工作。去年以来,我们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为基础,加大了农村统一调查制度方法的改革力度,我们进行了住户调查、农副产量调查、价格调查等全面调查。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摇杆机构,正在实验将遥感技术用于农产量和农业播种面积的建设。这些工作的开展,对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统一调查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数据的质量将有重要意义。但是,就绿皮书本身而言,还有一些地方不能够完全适应广大读者和专家、领导的需要。
2009-04-15 09:33:13
- 徐志全:
刚才社科文献出版社的谢社长给我提出来,能不能再早一点,使英文版的书推出来,更适应国家的需要。
尽管这些数据很早就出来了,但是既有评估的问题,也有各方面程序的情况,所以如果再往前提,尽管可能还有空间,但是还需要做很多努力。总之,像这些意见我们会进一步的调查,尽最大可能为党和领导,为各位专家,为社会提供最及时的、最好的产品。当前,三农问题备受关注,我们愿意与社科院农发所一起努力,精诚合作,借助绿皮书的平台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跟踪和研究。进一步丰富绿皮书的内容,全面反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各界提供更丰富、更全面、更及时、更有价值的分析研究成果。
谢谢大家!
2009-04-15 09:35:46
- 张晓山:
非常感谢徐所长的发言。绿皮书的17本一开始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出版几本之后就转到社科文献出版社,到现在很多的皮书系列都是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的,所以社科文献出版社也是我们长期的合作伙伴。所以下面请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社长谢寿光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2009-04-15 09:36:35
- 谢寿光:
谢谢主持人给我提供这么好的机会。尊敬的尹部长、全立院长,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第17本《农村经济绿皮书》是在我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系列中极为重要的一本,也是核心皮书之一。我作为绿皮书的出版方,首先要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向我们院、农发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调查司作为作者方,以及作者团队表示祝贺和感谢!
《农村经济绿皮书》在整个皮书系列中从内容上或者专家的评价上,应当说都堪称是精品力作之一,它对党和政府的有关三农问题的决策和媒体,以及海内外关系中国三农问题的读者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成果。这个绿皮书也成为我国年度追踪三农问题成果最权威的发布平台之一。在每次发布会上,我本人多次提到一个问题,《农村经济绿皮书》的社会影响力、社会评价是非常高的,但是从市场运作的情况看,它相比较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以及文化蓝皮书的发行量偏少。在这里我们多方分析原因,核心问题就是这本书的出版时间。皮书的出版有很强烈的周期性。
所以刚才我在会前和徐司长商量,农发所的主编这些年为了让绿皮书早点出版,可以说尽心尽力,但是因为数据公布的原因,尽管有难度,我想作为出版方,我们还是希望你们两家能提前十天,提前二十天更好,因为这是让它的效益最大化。
2009-04-15 09:37:18
- 谢寿光:
第二点,我们的皮书系列中已经有7本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术出版公司荷兰的布瑞尔每年开始推出英文版向全球发行,其中有经济、社会、法制、人口,但农村没有被选中,这也是我们作为出版方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让这部《农村经济绿皮书》国际化。要想国际化,应当说现在在中文的表达上还是有一些改进空间,包括语言表达上,我们可以有一个中文版,但也可以为了让西方主要的媒体和读者读的懂,按照国际话的语言做另外一个版本。这个事情我们可以具体再协商,总的一条就是我们很愿意和农发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合作,它也是我们皮书编撰中社科院和政府合作的唯一的一个。我们希望让绿皮书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最大化,产生更好的影响,更能够服务社会。这是我们出版社的主要思想,同时我们希望媒体更关注绿皮书的编撰、出版和发行,把它的推广、主要成果通过不同媒体的表达方式加以解读和扩散,使它的社会价值最大化。
谢谢大家!
2009-04-15 09:39:19
- 张晓山:
非常感谢谢社长的发言和他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下面,我们转入专家学者发言阶段。首先,我们请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同志发言,他是我们农业部的老部长,昨天晚上刚从山西调研回来,今天早上就赶到这里参加会议,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2009-04-15 09:43:31
- 尹成杰:
高院长、主持人、各位专家!今天非常高兴参加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发布暨农村经济发展研讨会。多年来见到了这样一本权威性的关于农村经济分析和预测的重要著作,我觉得《农村经济绿皮书》是一个重要的,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和好评的品牌。绿皮书的一个特点是能够紧紧地围绕三农工作的重要方针和政策进行专题研究和分析判断,提出重要的建议。特别是最近几年,绿皮书都紧紧地围绕中央的一号文件来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抓住事关三农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政策性的问题,开展专题的研究和评价,对提出的建议和政策性的分析都很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很有社会影响力。
我觉得《农村经济绿皮书》对促进党的农村政策的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年度性的预测和建议,有的也进入了政府的决策,为中央开展三农工作的部署和提出重要的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各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所以我觉得《农村经济绿皮书》确实像相关部门同志所讲到的,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它很有社会影响力,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09-04-15 09:44:07
- 尹成杰:
大家都知道,2008年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中全球发生了石油危机、粮食危机,后来又发生了金融危机。在这样大的国际背景下,2008年中国的农村经济成果怎么样,有哪些经验,存在着哪些值得注意解决的问题,这是社会各界都很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国内、国际的环境下,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的走势如何,09年已经过去了第一季度,现在各部门都在研究当前的农村经济形势,2009年第一季度农村经济形势怎么样,2009年全年农村经济形势走势如何,这更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绿皮书运用权威的数据跟踪调研,以及一些专题研究做出一些分析,给出了一些判断,也提出了一些预测。所以今年《农村经济绿皮书》的发布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具现实的针对性和现实的意义。我觉得今年绿皮书的研究成果非常重要,对当前我们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影响也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作用。
2009-04-15 09:45:31
- 尹成杰:
结合我学习绿皮书的情况以及平时工作中的研究,特别是看到了绿皮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和建议、预测,我有三点体会和思考。
第一,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确实像绿皮书所分析的那样,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关于2008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在中央的农村工作会议上和今年的一号文件已经作出了分析和判断,去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这些成就我们的绿皮书做了大量的分析和判断,我觉得概括起来有几点。2008年的农村经济形势好在什么地方,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第一点就是中央关于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中央关于四减免、四补贴的力度在加大,扶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在新的一年里要稳、粮增收,强基础、共民生的总体要求,又进一步加大了扶持力度。在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同时提出了五件大事和五大措施。所以我觉得当前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为2009年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
2009-04-15 09:46:43
- 尹成杰:
第二点,我国的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绿皮书中关于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我也讲了粮食产量,08年的粮食产量是在连续四年的丰收基础上达到了10570亿斤,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一次新的跨越。在历史上,我国的粮食产量最高时是在1998年,10246亿斤。到2008年我们突破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而且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个产量的取得是在基数较高、灾害严重、市场竞争加剧、资源制约加大、市场关系趋紧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个说明我国粮食综合能力已经进入了较高水平的阶段。对于继续保持综合生产能力,我们只要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不遭遇特大的自然灾害,我们还是有基础和条件的。
第三点,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关系更加稳固。我们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吃饭始终是大问题,我们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粮食连续登上几个台阶以后,农产品供求的关系发生了专门的转变。在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的粮食供给是充裕的,价格是稳定的,粮食供求关系是平衡的,但是粮食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目前来看,我们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心里不慌,尽管农业也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我们保证国家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还是有把握的。
2009-04-15 09:47:58
- 尹成杰:
第四点,今年农业生产的开局良好,为夺取今年夏粮和秋粮的丰收创造了条件。当然,这个还要看后期自然气候的条件如何。今年尽管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小麦主产区的受旱比较严重,但是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抗旱力度,农业抗旱村管及时有利,所以旱情还是得到了有效缓解。从现在来看,夏粮的面积稳中有增,下游的面积继续恢复,受旱的小麦和油菜恢复的比较好。今年的秋粮这一块也正在展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畜牧业发展总体还是保持着较好的势头。今年农业生产的开局是很好的,我们预测2009年的农业生产走势,今年农业生产从当前来看还是有好的基础和条件的。
第五点,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种粮的积极性,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很高,农村保持和谐稳定,强农、惠农政策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改善了干群关系,为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也提供了保障。总体上今年的农村农业经济形势保持良好势头。我也赞同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书中作出的判断。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2009-04-15 09:49:20
- 尹成杰:
第二个问题,我国农业在应对金融危机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扩散和蔓延,农业作为最大的产业,又是一个弱势产业,不可避免地要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它也在为金融危机对全局的影响方面怎么样克服它提供重要的支撑。所以近些年来,我国农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应该说农业的快速发展恰逢其时。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到来的前几年,我国农业能够快速发展,为应对金融危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农业既要克服自身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也要为全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
这些年我国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最大亮点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农业能在应对金融危机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农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的体系基本形成,有了政策和制度的保障。2、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3、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07年,我国的农民收入突破了4000元大关,08年又以8%的速度增长。4、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我认为这四个方面正在成为应对金融危机重要的支撑点,也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点。农业在这次应对金融危机当中服务了全局,也支撑了全局,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9-04-15 09:50:20
- 尹成杰:
第三个问题,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要夺取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好成绩,实现预期目标,还要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因为现在农业也正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美国的金融危机还在不断加剧和发展,也不时的给农业带来影响。比如美国一些房地产、汽车企业的倒闭,证券、金融机构的破产、金融衍生品制造泡沫的破裂,美钞大量的印刷,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升级和加剧,同时给农业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影响。
这个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贸易、农业国际合作、农业巨额补贴、农业贸易壁垒和农产品期货,也包括跨国公司的兼并和收购等途径向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扩散和蔓延。农业作为这样一个分散的、脆弱的经济实体不可能独善其身,也必不可免地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04-15 09:51:28
- 尹成杰:
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影响一个来自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的直接影响。比如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和价格的影响,这样可能导致一部分农业产业发展速度放缓,出口减少、价格下降,这是直接方面的影响。还有一个影响是间接性的影响,就是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二、三产业有可能把它的风险和成本转嫁给农业。比如一些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后不景气,或者限产、停产,或者倒闭,它不可避免地要把风险和成本转嫁给农业和农民。比如减少农产品的加工,降低农民工的工资,减少农民工的就业。这些不仅影响农民的收入,同时还会危害农业产业的发展。所以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农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2009-04-15 09:52:15
- 尹成杰:
具体来说,一个是农产品出口规模大幅下降,因为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萎缩,再加上一些国家出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严重受阻。比如2008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增幅远远大于出口,贸易逆差达到181亿多美元,同比增长3.4倍,这就是很大的影响。再比如今年1—2月,我国部分农产品的出口首次出现1998年以来的同比负增长,像水果、禽产品、水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0%以上。
二是农产品的价格大幅下跌。受国际市场农产品需求不旺,和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影响,所以农产品的价格也在下跌。刚才韩俊部长和张红宇司长讲到,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幅度比较大。我们刚在山西调查,毛猪的价格已经到了5块钱以下,在06年下半年和07年我们都经历了生猪生产的大波动。当时猪肉供求紧张,价格大幅上涨,那就是上一轮的周期波动最后导致生猪生产的萎缩。后来国务院采取了有利措施,当时我还在农业部,加大了投入,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生猪生产加快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发改委、财政部扶持生猪生产的力度非常大,农业部派出几十个专家组一年四次下到生猪生产的大省来恢复生猪生产,生猪生产连续18个月增长,现在恢复起来了,面临的问题是生猪的价格大幅下跌。
2009-04-15 09:52:57
- 尹成杰:
在去年11月份,我们人大农委到广西开会,广西反映这个问题,当时我们在那里也做了一个调研。我们去了一个养猪场,他说他养的200头育肥出栏猪,如果出栏当时就赔十几万,如果不出栏,每天饲料增加2000多块钱的成本。后来我们回来写了报告,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作出了重要批示。现在来看,生猪下滑的态势还没有得到遏制,已经跌到5.5:1的平衡点以下。实际上,现在的平衡点5.5:1已经打不住,因为生猪的饲料价格也在提高。刚才方言司长也讲是6:1,现在6:1的平衡点和当前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所以现在正在研究生猪的价格。3月底,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9%,当然这有一定的不可比因素,就是去年有一段时期猪肉价格太高,但毕竟还是在下滑。籽棉的价格下降20%,大豆、油菜籽、花生的价格同比降幅都在30%以上,所以这样的降幅既磋商了农民的积极性,又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2009-04-15 09:53:56
- 尹成杰:
第三个具体影响,农民外出务工规模缩小。大家都看到了新闻报道讲的,农民工在春节时大量返乡,有关部门预测是2000万,还有的说是1800万,也有说1000万,但返乡总体规模比以往要大。到08年底,农民工人数达到2.3亿,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达到1.4亿,现在来看节后有些农民工又返回到输出地。但一个新情况是到了输入地以后并不等于就业。我到了长三角输出地以后,有的滞留在那里,还没有得到就业岗位。所以农民工的问题怎么样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扩大就业,这也是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四个影响,农民的收入增幅放缓。我们已经连续五年农民收入保持6%以上的增长速度,08年达到8%,09年的农民收入究竟怎么样,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为在农民的现金收入当中,特别是在增长的部分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贡献率最高。但是恰恰是这点受到影响。再一个就是农村家庭收入贡献率占到第二位,但是农产品价格下跌了,使得农民收入增长部分的构成中两个占的比重比较大的方面今年都面临严重的影响。
2009-04-15 09:55:13
- 尹成杰:
总的来看,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也面临着许多不可确定的、不可预测的因素。特别是今年的自然条件总体存在很大影响,像干旱还在一些地方加剧,后期的气象预测好象还有洪涝灾害和冰雹灾害。总体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势头,但是还面临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考验。
但是我也相信,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贯彻中央一号文件,都在不断的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特别是加快科技进步,切实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相信随着这些政策落实的到位和突出矛盾问题的解决,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还应将保持一个好的发展态势。
谢谢大家!
2009-04-15 09:56:15
- 张晓山:
非常感谢尹部长做的非常全面、深入的发言,实际上也是一个报告。下面我们请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同志发言!
2009-04-15 09:57:03
- 蔡昉:
大家早上好!刚才我听了尹部长的讲话,我觉得很受启发,特别是尹部长讲到了农业对于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作用讲的非常好。但是我也想,我们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有这样一个意思,就是保增长的支撑在农业,扩内需的潜力在农村,保民生的难点在农民,推改革的重点在三农。这是我概括的。
我觉得这本绿皮书也非常好的覆盖了所有的话题,我们看关于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问题、社会发展的问题。去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还有关于改革的回顾、政策的述评等等。特别是专题报告的部分讲的是扩内需的问题,这个选的题目抓到了点子上,我非常赞成。前天我就拿到书,我翻了一下,我觉得讨论的比较深入,几个角度都涉及到了。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连续五个专题报告放在一本书里,集中论述和三农工作相关的扩内需问题,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
2009-04-15 09:57:31
- 蔡昉:
我注意到这本书里还讨论了农民工的问题,刚才尹部长也讲到了,这本书里没有专章讲农民工,我就这一点做一些补充,因为这是我比较关注的问题。最近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2008年农民工外出的整体情况没有明显的弱化,而且还不错。农民工占2008年城市就业的比例略有下降,但是没有明显下降,应该说形势是好的,它符合我过去的一个预期。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GDP和就业一定是相关的,就业增长快一定是经济增长快的结果。但反过来,不见得GDP有所减慢,就业就一定下降或者不增长。
2009-04-15 09:58:48
- 蔡昉:
其实我们从城市来看,从90年代一直到现在,我们GDP的增长速度每个时期都不太一样,91年到96年期间,平均高达11.9%;96年到02年期间,基本上是18%的增长速度,03年以后我们又回到了11%。但是在整个期间,第一城镇的就业都是增长的,没有明显波动,总的就业是增长的。但是城镇就业中的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相对比重是在变化的。也就是GDP增长快的时候,你的正规就业增长快;但是GDP有所下降的时候,正规就业增长就慢。甚至在我们遭遇上一次金融危机影响之后,正规部门的就业是减少了,但是我们用非正规就业来加以弥补。也就是说,城镇的劳动力市场也变得越来越有弹性,有灵活性,能够创造就业,能够根据经济增长的形势做调整。
2009-04-15 10:01:28
- 蔡昉:
第二个现象,无论经济增长速度快或慢,农民工外出的增长速度基本上是不变的,都是一个稳定的增长。当然,在过去的几年有一点减慢的趋势,这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的比较充分,08年也没有下降,趋势还是正常的。同样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市场是更具有弹性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经济不景气,农民工的保留工资比较低,低工资可以接受,差一点的岗位也可以接受,家里的机会少一点,总收入会下降,但是我还是要做。前不久也看到一些调查材料,返乡农民工中的很大一部分现在都回到了城市,也有少量的留在本地就业。我看到一个城市的调查,是山东滨州的,大概7%的农民工没工作,有7%在本地工作,其他的又回到了城市。这说明农民工的特点,加上农民工所在的劳动力市场的特殊灵活性,他还是能够调整、应对的。
2009-04-15 10:01:37
- 蔡昉: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工资一定会下降。刚才尹部长讲,过去农民收入的增量部分主要是外出就业的工资,同时加上农业也会受到这些影响,因此导致农民家庭收入在2009年可能不像过去几年增长的那么乐观。这时就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因为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的贡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仰仗着农民的消费需求,收入如果不能按照原来的趋势增长,内需从哪儿来?归根到底,消费需求来自于收入分配。我们讲到收入分配的时候,通常把它区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越来越发育,具有了劳动力市场本身的调节能力。同时阻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也在逐渐被消除,它就意味着在初次分配中遇到的问题已经在开始解决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初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存在的不利于劳动者获得市场工资的因素逐渐在消失。与此同时,初次分配归根到底是靠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政府所能做得也是有限的,政府当然要保护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竞争性和合法性,但是它不能直接干预工资的形成。因此,一个是初次分配中情况在改善,第二政府做得也是有限的。
2009-04-15 10:03:06
- 蔡昉:
接下来,收入分配问题就是二次分配。再分配包括收入转移问题,同时更重要的再分配领域其实是在社会保障、社会保护、教育和其他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上。十七大非常明确的要求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也是最近这几年,特别是本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很多缩小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上的差距的重要举措。我想这些领域应该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因为这不仅因为再分配领域的问题仍然很多,更重要的是在再分配领域的事情是政府的职能所在,如果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工资的形成。但是政府可以调节、改善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
最近在制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其中看到中国的教育差距在国际比较中表现在12岁以前,我们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在校率水平基本一样,但是到了12岁以后,人家很多还是在保持这个水平,但是我们下降了。中国城乡差距也是在12岁以后,农村的在校率迅速下降。再看看农村孩子中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普通儿童相比较,同样表现在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辍学率在10几岁就提前下降。这就意味着义务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持、巩固,义务教育还没有延伸到高中阶段,这都是教育差距。
2009-04-15 10:05:31
- 蔡昉:
社会保障不用说了,很多项目在农村没有普遍的保障,农民工也没有被纳入进来。还有一个差距,就是社会覆盖差距。现在有1.4亿农民工,他们和城市就业人的比例是40%多,也就是说他成为了非农就业的最主要部分。同时,这批人也构成了中国城镇人口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常住人口统计,我们有45%的城镇化率,这45%的城市人口中有46%的人是农业户口。这里当然包括行政区划的变化,比如北京市顺义改成区以后,很多村民委员会的农业户口居民也就变成了城镇人口。同时,也有相当多的流动人口和他们的家属如果在城市超过6个月,也可以划为城市人群。
2009-04-15 10:08:58
- 蔡昉:
但是一旦遇到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波动,第一,这些人是最先遭受解雇的,因为他们没有本地的稳定居民身份;第二,他在社会保障上没有被覆盖;第三,他在统计上也没有被覆盖。无论算什么样的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也好,调查失业率也好,基本不能涵盖农民工这个群体。因为他们比较广义的覆盖率导致这个群体比较脆弱,同时也使得城市化的正常进展不是非常牢固。再加上这部分农民工回家以后,有1000万人没有土地,加上80后、90后从来没有干过农活,因此让他们像过去一样回到农业劳动力的蓄水池上,其实是非常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应该从提高农村和农民工群体的公共服务水平上着手,来保护他们在金融危机中的脆弱地位,同时让内需得以延续和扩展。
对此我提出了一个观点,科学发展归根到底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同时我也注意到这本绿皮书中有很多章节涉及了这样的讨论,我觉得非常好。谢谢!
2009-04-15 10:10:14
- 张晓山:
非常感谢蔡所长,尤其是关于农民工的问题做了非常详细、深入的阐述。下面我们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部部长韩俊同志发言。韩部长不光是绿皮书的热心支持者,而且曾经亲自主持过这本绿皮书的写作工作。我们大家欢迎!
2009-04-15 10:11:49
- 韩俊:
谢谢张所长。很高兴参加绿皮书的研讨会。刚才方言司长讲绿皮书越写越好,写了17年,应该说绿皮书已经成为一本基础性的,有重要突破价值的、不可替代的读物,对我们从事政策研究的人是非常有用的。它的数据非常系统,而且有很多非常清晰的判断。主要不是对09年或对今年的预测,主要是对上一年的分析是非常全面的。
2009-04-15 10:12:33
- 韩俊:
我每年拿到书都要仔细看一下,我的建议是在内容上做一些扩展,针对每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加大分量。比如对农民工问题,去年以来全社会高度关注,有很多研究场所,这些问题可以把分量加重。有一些内容还要进一步细化,比如大家面对的问题都是某一个品种的问题,比如说不同的粮食品种,油料、棉花、生猪、奶牛等等,这些研究越细化,这本书对大家的参考价值就会越大。我们叫《农村经济绿皮书》,实际上从这几年的内容来讲,它在不断向农村社会领域、农村政治领域扩展,所以以后也可以叫《农村经济社会绿皮书》。这几年在农村社会方面,我们的政策有很大的突破,像农村的教育方面、农村的医疗卫生方面,农村的社会保障方面等等,社会领域的问题越来越重要,包括政治领域。
2009-04-15 10:13:16
- 韩俊:
再比如这本绿皮书还可以有一些国际视野,我们系统梳理了过去一年里,尤其是主要农产品的供求、价格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国家的农业政策最新走向是什么?我觉得加十几万字没问题,我们现在追求发行量,你的内容越丰富,可能销量越大,读者群越大,对出版社来讲也是好事。
2009-04-15 10:15:01
- 韩俊:
针对当前的问题我再谈几点看法。一个是今年要保持农业的稳定增长,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当前面临的形势是异常严峻的,由于我们的调控能力非常强,粮食市场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这确实是应对金融危机很重要的基础。通过大规模的实施临时收储,确保粮食价格基本稳住。如果现在粮价再下跌30%、40%,农村农业根本不行。但是,比如棉花的价格大幅度下跌。现在油菜籽在湖北已经跌到1块5,去年是2块5,油菜籽和小麦的比价一般是在3:1,也就是说小麦是8毛5,油菜籽2块5,如果低于2块钱肯定是亏本的。生猪的价格现在基本是下行的压力非常大。我最近看到几个资料,在黑龙江的奶价跌到8毛5,对于奶农来讲是赔本的买卖。在农村除了粮食以外,几乎所有的农产品价格都在下降。
2009-04-15 10:16:06
- 韩俊:
春节期间我们组织了一百多位研究生,选择了100多个村庄来调查农民工问题,也包括农业问题。其实我们感觉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影响比对农民工的影响还大。除了粮食以外,我们还缺乏稳定农产品的市场,特别是稳定价格的有效政策手段,说穿了就是掏钱。我上个星期在日本考察,发现要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除了财政拿钱以外没有太多的办法。比如日本的柑橘价格大幅度下跌,日本政府的做法就是比如按80日元收,农民过去起码拿到100多日元,收了以后把柑橘交给加工厂,合作社办的企业。加工厂用的柑橘只能承受40日元,中间的40日元全部是由日本政府掏钱。我们现在一看柑橘难卖、生猪难卖、马铃薯也难卖,我们没有这方面系统的政策设计,过去应付短缺是要把产量搞上去,我们的招数很多。但是一旦供求关系改变,怎么样保持价格的稳定,我觉得还需要在政策上有更系统的政策设计。
2009-04-15 10:17:23
- 韩俊:
从形势异常严峻来讲,第二方面就是农民工的就业。现在媒体有大量的报道,我们最近也做了一个调查,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2月份,通过西部农民工就业信息系统里发现,有50多万农民工有身份登记,有手机号,我们每半个月选择1000多个农民工做一个调查访谈。我们在春节期间还选了100多个村庄做入村调查。总的判断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下岗失业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的下降,农民工外出收入的下降更为普遍。同时,我们也发现下岗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意向非常强烈,五次调查最后综合是超过9成的返乡农民工认为今后还是要务工,另外6成以上选择还是要外出务工。但是外出务工的去向有很大的变化,省内务工的增多,由珠江三角洲转向长江三角洲的增多了。现在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观念与用工需求明显不匹配。
2009-04-15 10:22:15
- 韩俊:
第二,农民工就业的供求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大量的农民工回来又出去,换地方、换行业,过去是靠老乡带,现在老乡带已经不灵了,所以供求信息严重不对称。
第三,现行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体系、培训体系与农民工的需要严重不适应。今年务工的收入肯定和去年相比有明显的下跌,有可能是大幅度的下跌。我们现在看不出这些政策对今年农民增收的效果,这方面应该看的更严峻一些。
2009-04-15 10:23:52
- 韩俊:
第二个观点,我们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首先要稳住农业和农村,其中首先要稳住农产品的市场,稳住农民的就业。
在稳定农产品市场方面,除了粮食以外,我们对重要的农产品也应该加大国家的财政投入,要建立一种让农民不能赔本,或者不能赔的太厉害的价格稳定机制,这就需要掏钱。第二点,稳住农村的就业。最近我看到一些专家讲,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其实到农村看一看,到沿海看一看,这个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城里的人感觉没什么,说是没有闹事的,也没有出现大问题,其实农村劳动力市场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所谓灵活性,就是农民家中有地,城里下岗就回去种地,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金融危机对他没有影响。这说明我们这些年以来在土地政策上还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如果几千万进城的农民工家里没有地,那对城市的影响就显现出来了。
2009-04-15 10:24:48
- 韩俊:
当前对于稳定农民工的就业我们也提了一些建议,对政府来讲还是要建立农民工就业的服务体系。比如培训,农民工的培训既是当前应时之需,更是长远大计。现在农民工的下岗失业是供求性的失业,另外是结构性的失业。再比如要建立流入地的政府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让他一走了之,他在这里待了十多年,孩子也在这里上学,你不能让他走掉。所以我们的很多措施要覆盖到这些农民,保证这些农民工有最低的生活收入。
2009-04-15 10:25:59
- 韩俊:
第三点,现在扩内需的重点在农村。这一轮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切实要把三农作为重点,要把与三农有关的项目作为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保证新增国债的使用有一个体系。总理讲过几次,农村投多少钱都不够,确实是如此。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是要扩大农村内需,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农村的内需不简单的是农民买彩电、冰箱,更重要的是农村的公共服务。既要强调家电下乡,又要强调公共服务下乡,金融下乡。这次扩大内需强调以农村为重点,一方面要实施一大批项目,在短期内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消费增长,更要注重在长期能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2009-04-15 10:26:50
- 韩俊:
结合现有的政策,包括调研,我们最近有一个报告提出今后两三年之内在扩大农村内需方面还可以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个是农民的消费升级工程。有万元级,十万元级的。除了家电下乡以外,更要强调现代流通方式要加强。
二是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工程。要使得农机补贴逐步向普惠制,要覆盖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种粮上的机械购置需求。
2009-04-15 10:27:53
- 韩俊:
三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工程。主要是农村的水、电、路、气、小型农田水利,包括农村的信息化,这方面我们欠帐太多。比如最近我们在研究农村供水问题,很多农村有水源,但是城乡供水不统一。现在全国农民能够喝上清洁自来水,根据农业普查的数据是24%。我们调查过几个县,一个县要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要投入3—5亿。这样全国要提前把农村的饮水问题解决了,这是需要巨大的投入。这就是内需,说内需在哪里?内需都在每个村里,在每家里,每块地里,像小型农田水利,江西省的十一五规划是需要102亿,但是现在每年中央财政收入也就4、5千万,所以缺口非常大。我们真正看到内需的话,就不会愁有些高速公路修不出来,扩大内需不能够制造泡沫,要把改善最基础的生产生活条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2009-04-15 10:28:44
- 韩俊:
四是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康居工程。要加快农村危房的改造支持力度,要建立健全农村的住房保障系统。城市有一个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农村将来也要建立保障性住房的制度,不但是危房的改造。另外,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尤其是80后的农民工最终要融入当地,融入城市。他回到村里盖房子需要十几万块钱,中小城市买房子二三十万就够了。哈佛大学的一个教授预测,中国今后到2030年有1亿个家庭在不同的城市存在,房子的价格大概在26、27万,伯金斯教授讲,这就是中国长期增长最大的内需。你是让他回到村里建房,然后在城里继续租房,还是让他最终融入城市,今后在城市有住房。我觉得这需要更精细的政策设计。
五是农村的金融创新工程。金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竞争性金融体系。我们调研发现,很多地方对农民贷款几乎是零风险,但是大的银行不愿意办,所以就得允许更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出来。现在大家都在讲农民不能贷款是因为宅基地不能抵押,这个观点我们要仔细推敲。
2009-04-15 10:30:49
- 韩俊:
我们每到日本的一处都要问这个问题,日本农民的贷款最大的是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和抵押。第二个就是信贷。政府建立了一个信贷担保体系,通过政府的担保农民可以贷款。农民拿住宅基地、耕地抵押的贷款占1%左右,没有商业银行要农地作为抵押贷款。日本的农协绝对不让农民拿着耕地来抵押,没有什么流动性,也不值钱。中国要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短缺的问题,我们还要在担保体系方面,在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在继续拓展农村信用贷款方面加大政策力度。如果现在即使政策允许农民拿着土地、承包地抵押,不见得多少银行有兴趣,这是国际上普遍的经验。
2009-04-15 10:33:47
- 韩俊:
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我觉得农村社会事业方面欠帐太多,下一步政策的重点就是养老保险。我们扩大农村内需,如果一年拿两三百亿支持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它的效果可能和家电下乡同样快。农民有了养老保障就可以消费。再一个是农村的医疗、教育还要继续提高水平。一方面盖学校、盖房子可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重要的是培养合格的老师和医生,否则你花钱盖了那么多医院和学校,它的质量没有上去。另外就是加快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职业教育,要在全国加快推行免费的农村职业教育。这些社会事业方面和水电房一样,需要大量投资。中国的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增长,最大的内需就是在农村。这些方面只要舍得掏钱,有很好的政策设计,一定会把需求刺激起来。当然,农村的内需不单是留在农村,也包括农民工的内需。
总之,今年要保持农业稳定增长,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可能需要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还要出台一些力度更大的新政策。谢谢大家!
2009-04-15 10:35:12
- 张晓山:
非常感谢韩部长做得非常系统、非常精彩的发言。下面请农业部政策法规司的张红宇司长从农业部的角度来谈,大家欢迎!
2009-04-15 10:35:46
- 张红宇: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的研讨会。我讲两点意思,第一,《农村经济绿皮书》年年发布,对未来一年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相关的预测,对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我感觉非常有用。今年绿皮书围绕着扩大内需,特别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扩大内需方面应该思考一些着力点,提出了一些看法,感觉对制定政策非常有用。半个月前,农业部和全国政协有关部门做汇报,他们提出了一个命题,希望座谈有关产业发展,有关农民收入,有关扩大内需的相关报告。
我们在起草有关领导汇报稿的时候就感觉,谈农业发展怎么样保持稳定,谈农业收入遇到什么问题,下一步有些什么政策,都有一个很好的考虑。但是谈到扩大内需、强化基础,特别是在项目建设方面感觉有些薄弱。我想今年的绿皮书围绕着扩大内需,强化农业基础建设,从专题方面感觉非常有用。这确实也是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怎么样实现发展,农业、农村、农民到底在扩大内需方面他的功能和政策着力点在哪里,我感觉绿皮书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所以这是我对今年绿皮书的基本看法。
就这个看法而言,每年的绿皮书是不是应该扩大容量,但是我觉得相对扩大容量来讲,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恐怕是对理论界、实践界是更具超越性的思路。这是我的第一个看法。
2009-04-15 10:36:09
- 张红宇:
第二个看法,每年的绿皮书发布会也是经济发展的研讨会。刚才听了各位领导的讲话感到很受启发。我们今天讨论2009年的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30年来最严峻的一个形势。我们遇到的问题是30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如果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农业有所波及,但是主要影响的是沿海地区,外向型地区,特别是东南亚的中小企业包括就业有所影响。对全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影响远没有今年反映的如此强烈。从今年反映的形势来看,甚至对农业的影响和估计,在去年低我们还没有估计到有如此深度的影响。
2009-04-15 10:40:13
- 张红宇:
刚才尹部长系统地梳理了金融危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方方面面的影响,我的感受很深。从归纳的角度来讲,1、对中国的农村。比如进出口贸易影响非常显现。去年进出口逆差高达181亿,今年1—2月,农村进出口贸易逆差又达到8.1亿美元。
2、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除了粮食相对比较稳定以外,主要的农产品全面价格下滑。特别是畜牧业和原型产业,特别是外向型不高的产业,比如苹果汁,前年底出口1800万吨,去年底我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座谈会时,他们谈到大概是900美金一吨,最低是600美金一吨。去年海南香蕉的收购价1吨2.7万亩,去年1.1万亩。包括生猪,对农产品的价格非常明显。
2009-04-15 10:40:59
- 张红宇:
3、对乡镇企业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乡镇企业很大一部分是外向度比较高的,劳动密集性比较强的,尽管一季度乡镇企业表现的数据还是8%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增速是下降了2个百分点。
4、就业问题。国家统计局最近的一个数据是1800万,春节前是2000万,不管怎么样,这个数据表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回流春节前提前返乡,春节进城就业并不充分。去年11月、今年2月、3月我做过三次调查,春节前的调研主要了解农民工提前返乡的情况,春节以后的调研主要是进城的就业情况。我们到浙江绍兴和杭州调查,春节以后的就业情况,工作岗位大概是1/4减少,就业就减少1/10。这是表现和影响。
2009-04-15 10:44:37
- 张红宇:
除了表现和影响,它的结果、后果很不乐观。如果仅仅是看到这个影响还不是非常严峻的,但是它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后果是非常严峻的。我感觉这个方面恐怕还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其一,农产品价格下滑,直接的影响就是农业的生产能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客观地看,畜牧业产品价格下滑,导致农民砍树、杀牛。杀牛以后一年两年,砍树以后三年五年,生产能力没有保住,这个恐怕是很大的问题。
第二个大问题,农产品贸易的出口市场会进一步萎缩。随着进出口贸易总量的不断增长,去年GDP总量是30万亿人民币,进出口贸易总额是2.56万亿美元,农业进出口贸易总量去年是996,出口是406亿,进口585亿,逆差是181亿。尽管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份额不到4%,但是它从总量上来讲近些年还是增长。下一步如果逆差越来越大的话,开拓一个市场不容易,巩固一个市场更难。巩固市场的原因很多,比如为什么我们的出口不畅,进口加大,主要是我们农业生产成本的加大,它的生产成本与资源丰厚的国家相比,是成本居高的态势。价格在全世界范围内并不占优势,所以农产品越来越成为进口大国,而不是出口大国。
现在好不容易在源型产品,在畜产品方面,特别是在水产品方面我们还有一席的出口市场,那么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市场的萎缩应不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2009-04-15 10:45:22
- 张红宇:
第三个大波动,农民收入。我把它作为结果,而不是表现,因为农民收入是四大构成,家庭经济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这四大收入都是直接、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表现出来的是农民收入不可乐观。农民收入五年保持连续增长,每年增长6%以上,五年时间增长在2000元以上,去年增加了621元,今年收入增长的希望在什么地方,能不能实现我们预期的目标,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2009-04-15 10:49:37
- 张红宇:
第二大方面就是后果的把握还是要保持清醒的态势。针对这些问题怎么样巩固和维护好农业连续五年丰收,农民收入连续五年增长的态势,有四个方面需要认真把握。
1、以保价格为中心来确保今年的农产品增长。今年一号文件的主题是“稳粮增收、强基础、保民生”。怎么样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升有多种政策,投入政策、价格政策、补贴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我认为价格起的作用非常大。补贴从去年的四项补贴1030亿增加到今年的1230亿,增加了200亿,补贴摊到每个农民头上十多块钱。增加农民收入要按4761个基数算,是非常有限量的增加。
有人讲价格对农村粮食来讲去年是10571亿斤的总量,如果按照这个计算,还是按农民承受粮食的商品量价格来计算,按农民的纯收入角度讲,按实物量来计算,涨1毛钱就是1000亿,摊到每个农民头上就是二三百块钱。所以恐怕还是怎么样稳定和提高对主要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水平。一个是水稻,一个是小麦,对于其他的主要农产品,有很多的调研提出来要实行保护价收购,这个涉及到收购主体问题,有些完全是不可行的。
2009-04-15 10:50:57
- 张红宇:
但是从粮食的角度来讲,第一,这个政策是很好的,要稳住;第二,这个量是不是还可以考虑留在下半年继续出台政策,去年三次最低收购价增加,效果很好。所以今年的政策取向应该是稳定价格,特别是以最低收购价来确保我们的主要农产品。
2009-04-15 10:53:26
- 张红宇:
2、高度关注农民工就业问题。全世界发展目标是两大目标,一个是确保供给,二是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在中国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怎么样保就业。也就是说,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那些失业的农民工应该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的问题。在决策上要予以高度重视,事实上也是这样。去年年初,农业部接到国务院领导的要求,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后带给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问题,去年年初研究的是这个问题。但是去年下半年研究的是反的。所以我们觉得农村的劳动力,2.3亿的非农产业劳动力,1.4亿的农民工,这个问题确实应该作为战略性的问题来考虑。另外,应该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劳动力发展的作用,要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免,吸纳劳动力的问题上适当补贴,以吸纳劳动力,进行政策扶持。
2009-04-15 10:54:14
- 张红宇:
3、农民收入是市场经济决定的。全世界的农民收入增幅作用不可低估。在今年的宏观形势之下,农民收入能不能保住预期目标,还是希望有政府的行为调整、政府的政策作用。比如家庭经济收入就是农民卖猪卖粮的收入,这就与国家的收入政策、保护政策息息相关的。工资收入在去年提出一些要求,还有一些背景,确保最低工资水平,包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今年的新形势下,政府在确保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方面也是有政策取向的所在地,有用武之地,包括非正规就业、中小企业就业,这个应该成为政策的关注点。
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更是政府行为导向可以直接显现出来的作用。政府多给十个亿、一百亿,这对农民来讲绝对有意义。以前有些经济学家讲,中国农业人口还是数量庞大,小部分人支持大部分人好象不现实,我感觉这个说法不对。多给农民一百亿和少给一百亿还是有概念的,现在的转移性收入已经由五年前的3.4上升到6.9。这个数量是不小的,而5年前是3.4。
2009-04-15 10:55:48
- 张红宇:
4、基础设施建设能不能成为扩大内需的真正着眼点。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项目问题,水、电、路、气、房。第二个是有什么机制,水泥过剩、钢材过剩、劳动力过剩,这些过剩最大的市场就在农业。去年遇到冰冻雨雪灾害,今年年初的干旱表示农业还是吃着老本,能不能把过剩的生产能力通过过剩的劳动力着一个结合点,农民外出打工,一天挣一百块,就地就业修农村公路一天给50块,给现金和券都行,农民拿着券可以买东西。所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成为扩大内需真正的着眼点,现在有关部门在研究出台新的政策,要把民生问题、扩大消费作为重点,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是最大的消费还是农业、农村、农民。
谢谢大家!
2009-04-15 10:57:43
- 张晓山:
非常感谢红宇司长的精彩发言。下面请国家发改委农村司副司长方言同志发言,他也是我们的老朋友,大家欢迎!
2009-04-15 10:58:47
- 方言:
以前我参加张所长在年底的会议,但是参加绿皮书发布会是第一次,都是事后读你们的绿皮书。我刚才和韩部长也在说,17年绿皮书发的质量越来越高,刚才粗略地看了一下,我回想大概在01、02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绿皮书从数据、整体结构与这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个绿皮书在发行的时间上作为年度来讲是发行最早的,我们信息中心也发了中国经济研究与展望,但是它的截稿时间是10月30日,这就有一个很大的时间限制,因为那个时候有的新的政策还没有出台和确定。我是固定作者,所以我感觉写的时候有些东西不好把握。
第一,还没有确定的事情不能讲。不能讲可能就对经济的把握,数据不是很详实,分析起来自己心里也不是很有准。另外10月30日,国家统计局的年中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所以有一些在数据上有差异。绿皮书发布正好在4月初,在人大会之后,在统计局出公报之后,可能在数据方面、政府信息披露方面可以掌握更多、更有效的资源,所以出台的时间是非常好的。对前一年的回顾、当前的展望更贴近于客观现实。我觉得绿皮书真是越办越好,对我们的工作,包括在制定工作时进行资料查询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向张所长表示衷心的祝贺。
2009-04-15 10:59:12
- 方言:
对于去年的形势,主要针对今年我想谈几个问题。第一,对2008年的总体形势的看法。书上谈的非常详细,但是对粮食我想谈一点个人想法。粮食已经五年连续增产,大家都为粮食增产感觉到高兴。尹部长刚才说这几年粮食总体生产能力维持在1万亿斤,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作为规划的起草者,当时我们在分析这几年粮食增产时按三年平均测算的,大概是9900亿斤。但是对粮食的增产我们怎么看,对于现在中国过一万亿斤的产量怎么看。连续增产并不容易,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虽然现在粮食到了10571亿斤,但是我们的人均占有还没有达到1998年人均占有412公斤的数值。
1998年我们的规模化养殖非常低,基本上农户养殖都是散养,但是现在规模化养殖程度非常高。规模养殖的程度涉及到饲料的需求,同样在1万亿斤的基础上,粮食需求增加了,特别是以玉米为代表。我们现在取得的粮食成绩不能高兴的过头,展望未来,我们的任务更艰巨。大家看了数据分析就会对未来的粮食前景为什么要增产1千亿斤有一些了解。
2009-04-15 11:03:24
- 方言:
我们还要看到这几年粮食的增加主要是依靠三农,特别是靠玉米增产。2008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和2002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4千万亩,为什么不和03年比,因为03年正好是粮食生产的低谷,我们和谷底、谷峰相比不是很客观。相比之下,我们大概增了4000万亩,从三大作物来讲,正好增加了将近8000万亩。除了面积增加以外,内部结构也有调整,压缩的是杂粮、薯类,马铃薯是增加的,但是总体的薯类是减少的,所以在面积和结构上都是有变化的。对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样的态势,我们现在不好谈。可以说未来12年粮食如果还是稳定在16亿亩的基础上,增产任务非常艰巨。这就是我们怎么样看待08年取得的成绩。
2009-04-15 11:06:37
- 方言:
另外南北方在对粮食的贡献也不一样,北方的压力越来越大。05年是拐点,05年以前南方的贡献率大,到了05年以后就是北方的贡献率大,这样对北方的水资源是不可持续的。对粮食的看法主要是不可掉以轻心。对于收入的增长,前五年收入增加,去年增加8%,前年增加9.5%,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非常高。收入增长中转移性支付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们也不可否认,工业化发展、城市化发展使得工资收入有了较大提高,这些都和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相关联,也可以说和世界经济发展相关联。所以对前几年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不能太乐观。
我们再看2009年,虽然农村经济保持了很好的基本面,从总体来讲,抗旱保春耕,粮食农作物保持了比较良好的事态,禽产品保持了良好增长。同时国家加大粮食投入,农民政策国家高度重视,出台很多政策,民生工程国家也加大了投入,投入了几十亿,改造了100多万户的农村包括农户区的住房,这非常好。
2009-04-15 11:08:48
- 方言:
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总体来讲,一个是价格下跌,比较效益下降,农产品进多出少。另外加工企业困难,面临农产品加工链条的断裂,还有农民增收困难。但是这些表面现象核心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农产品基本可以处于供大于求的态势。农业的五年增产和需求减少出现了两充天,所以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从供给来讲,除了棉花面积减少以外,其他的都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特别是对于生猪,一季度保持了6%到7%的增长率,按照农业部的预计,农产品猪增长了20%。如果按照这个来算,小猪崽还要这么生产,可能三个月之后,我们的生猪价格下行压力就非常大。这种情况说明,农产品供给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而我们需求的刚性也很明显,农产品质量再提高,它的消费也就这么多。
2009-04-15 11:10:20
- 方言:
我个人感觉,和金融危机相关,但是本身有增产和内需的问题,这和整体的金融危机相关性不是很大。有些省区也谈到了这个看法,这种情况需要农业内部加快调整。这种情况下,我们从内需基本上弹性很小,外需从出口来讲,主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最明显的把我们的奶业打的一塌糊涂。现在消费者基本没有信心,大量的乳制品进入国内市场,加之国外的价格波动也比较大,乳品价格已经从原来的高位跌下来了。现在国外的奶粉长驱直入,国内奶粉已经积压了30万吨。这不是说国家拿出资金就能解决消费问题,这是我们自身的原因。市场容量的有限,消费者信心不足,再加上出口的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
国家可以缓解一部分压力,但是不能根本解决。我们感觉乳品有代表性,关键是怎么样树立消费者的信心,扩大消费,可能才会有所改观。我感觉农业的增产和需求不足,这两个对农业生产是一个比较大的困难,而且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这和1998年时是完全不同的。1998年的水果、蔬菜产量相对比较低,这几年水果、蔬菜的产量分别增加了1.3万吨和1.1亿吨,人均占有水果是150公斤,蔬菜是450公斤,已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到三倍。这个情况确实是我们研究政策时,包括中央领导非常担忧,怎么化解这个问题,这是增产和需求问题。
2009-04-15 11:11:39
- 方言: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工的问题。刚才谈了很多关于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和农民收入问题是和金融危机密切相关的。07年和08年农业收入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工资性的增长,主要和就业相关,就业还是工资性的就业。现在整体的沿海地区除了江苏情况比较乐观以外,其他的沿海省区有很多企业关闭,如果人数不减少,工资水平也会是降低的。这种情况主要是国外的情况不好,我们的产生出不去,所以国务院紧急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想通过工业带动农民工就业。无论我们对农业有多大的投入,因为农业对财政的贡献率比较低,这是客观的事实,而工业对财政收入的增长是最直观、最有效的。
统计局前两天已经发布,一季度财政收入减少8%,所以今年的情况非常困难。一方面支出增加,收入减少8%。现在要让财政拿更多的钱支持三农,财政的投入就非常困难。前一段我们一直在研究怎么样面对11个产品价格下降的问题,希望财政能够拿出更多的钱救济,但是现在看来非常困难。
2009-04-15 11:12:45
- 方言:
这个问题怎么办?我们一方面想启动内需,到底如何启动,刚才几位领导谈到了公共服务,我们主要是想启动农村内需。这不光是家电下乡的问题,还有公共服务问题。公共服务确实是差的很多,韩部长提了几大工程我非常赞同,现在有一个大的内需,就是关于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农村中小学教育前两年免书本费、寄宿费,现在就暴露出一个问题,农村的校舍公共服务普遍不足,管理教师等给寄宿制度带来很大困难,能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很大的内需。
农村的内需,特别是教育从2004年开始,以前的资金是微乎其微的。2004年开始从3亿开始成倍增加,到2005年增加到30亿。随着一些政策的出台,我们在这方面还可以增加。人民日报记者对广西铜陵县做了一个调查,大家看了以后很有感触,农村的小学生、中学生的现状是增长内需很大的突破口,教育确实是很大的突破口。另外还有养老保险问题、医院问题,光靠公路、电网可能解决是有限的。所以我想这些问题国家都要考虑。在政策上,我们也有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现在国家财政保证农产品价格,已经投了不少钱,怎么样完善这个办法,这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大家都关注政策措施,我想可能在未来两周之内,或者月底有些政策就比较明朗,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会起一定的拉动作用。谢谢大家!
2009-04-15 11:14:30
- 张晓山:
非常感谢方司长的精彩发言。各位发言都提到扩大内需重点在农村,而且农村是巨大的消费市场。今天的研讨会我们特意请到了商务部的同志谈谈农村消费,商务部在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做了很多。下面我们请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于淑华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2009-04-15 11:17:00
- 于淑华:
谢谢张所长给我这样的机会参加这样的会议,非常荣幸。尤其是刚才各位领导和专家讲的使我受益匪浅。今天有机会参加《农村经济绿皮书》第7本的发行和研讨会,我有几点感受。
首先,我今天刚刚拿到这本书,但是简单的看了几页,看到了很多鲜活的数据,我认为这些数据一直以来是我们期待的,它是系统的,非常有权威性的数据,也是我们研究城乡消费的基础。我们去统计局或相关的单位,个人研究去找数据,我们没有能力支付那样的费用,今天拿到这样一本书,我们从定性、定量上有很多了解,所以非常感谢。因为我做流通研究三十多年,专门在日本学了农产品流通,所以非常感兴趣。我觉得要扩大农村消费更多要扩大城市消费,它两个是分不开的。农村的消费来自于哪里?更来自于广大城市的消费需求来带动农村的收入。这本书在落实农村各项政策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尤其对我们的研究真的非常重要。
2009-04-15 11:17:24
- 于淑华:
我谈几点个人感受。从流通的角度讲,我认为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方面我们和国外有所不同,尤其和日本不同,它从组织结构上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国家是横向的管理组织结构,日本是纵向的管理组织结构。尤其是对农产品,从上到下,哪怕是一根黄瓜、一颗白菜都是纵向管理。从它的政策、资金、人才等所有做法都是一致的。但是长期以来,国内的农村商品流通,基本是农产品形成了以民间经营为主导的。也就是说,我们种植是有管理的,进入市场也有管理,但是从农产品采摘到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任何管理。刚才讲到了食品安全问题,我个人觉得食品安全是采摘前后源头的问题。如何管理这样的问题,如果做这个问题,我们就有很多的就业机会,那就是农村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我想以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农村当地市场和扩大农村需求的地位和作用。
2009-04-15 11:19:44
- 于淑华:
第一,农村流通的基础设施非常关键。各位领导讲到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水、电、路,这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农产品如何商品化的问题,如何产地商品化的问题。如果农产品产地就地商品化,有多少农民可以就业。我们千方百计创造农民就业的机会,要提升农民就业的能力,提升能力就在于要培训他们,让他们当农产品或农村商品流通的职业经理。在农村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我们缺什么,在流通基础设施方面我们缺产地的市场,尤其是产地的集货市场。产地公共使用的集货市场,就是多个小农经济,多个小型农村合作组织共用的设施,我们还很少,甚至是没有。
我刚刚从海南回来,海南过去五个产地市场都是非常简陋落后的,但是它从11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一直弥补国内的农产品消费和供应。它有600多万农产品要运出,它的鲜活程度和保值目前都是传统方式,浪费是很大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要重视,要投入。因为有了这些设施,农产品就能增值。
今年以来,包括城市商品流通,大家认识到借金融危机的机会,我们要提高管理能力。我们的管理都是粗放式的,包括对农产品的管理、对生产的管理。如果我们不是粗放式的,要引进连锁经营的现代化的、精细化的、标准化的、组织化的、制度化的管理,我们就不会有三鹿奶粉事件出现,也不会有现在奶业受到的严重冲击。因为我们是粗放式的管理,在奶站收购中处于黑色地带,没有人管理。在整个商品流通当中也是如此,包括蔬菜问题,介入的比较少。如果我们就地商品化,让农民就业,农民就有收入,也可以促进消费。
2009-04-15 11:22:24
- 于淑华:
第二,我们要重视农村或者农业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今天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流通和生产商品流通的时代,我们没有订单就不生产,国际上是这样,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做到了有基础设施,有了商品化需求,按照不同市场,比如说五星级、三星级的农贸市场和小摊贩的需求,我们再把农产品的产地进行分类,不同的需求价格是不一样的。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的出口就会做好。如果把出口的标准用到老百姓的消费上,农产品不是简单的采摘后的价格, 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去年的金融危机就说明信息在当今的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如果有了农民或者是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有了信息系统,把城市需求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种植户,就会调整农产品的种植举措,就会以市场的需求改变农业的种植结构、生产结构,至少是少出现那些盲目的增长和补贴,出现多了就砍,少了就补的举措,那是极大的浪费,也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所以我觉得信息是至关重要。这些系统我们要逐步投入,要建设,与其给某些产品的补贴,不如适当的拿出一部分来补贴它的采摘、加工,在流通中增值,尤其是对农民的培训,培训他们在当地就业的能力,减少政府在这方面的负担,减少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个很关键。
2009-04-15 11:25:28
- 于淑华:
还有一个好处,如果商品化有一个好的信息,我们会把有用农产品及时的按照需求按时、按量运到指定地点去,少了很多运输过程中的浪费。我们知道在农产品运输当中浪费占在20%—25%,这些是有实际案例的。如果有在产地有相关的农产品采摘后的运输设施以及公用的设施,我们共同的进行仓储和组织运输,把个体农户组织起来,往需要的地方运输,让他们提高自己从事事业的心理意识,比完全的散户要好的多。所以我们要让他通过连锁经营的组织化把他整合起来,这也是解决三农当中小农经济盲目生产而带来的不利因素。因为我们在研究中得出,好的农产品没有好的流通渠道,好产品就会就地贬值,这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重视这种问题。
2009-04-15 11:30:00
- 于淑华:
第三,当前我们以科学发展观认识各种事物是非常正确的。我特别赞赏韩老师说的,就是建立现代化服务意识,实际上农村特别需要。我个人参加了试点工程,尤其是现在的“家电下乡”工程,对农村我了解的多一些,但是生产我不是很了解。我觉得农村、农产品的生产事关民生,在任何的发展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有合理性。所以农产品的稳定,尤其是城市人对农产品需求的价格稳定和需求量的稳定,涉及到整体社会的问题。
从另一方面讲,在农产品流通当中有很多农民就业了。在去年我调研当中,就是我们国家的蔬菜市场调研,仅蔬菜一项就有将近6千万农民在就业,也就是说广大的农民是离土、离乡、没有离行,他们是农产品的主力军。如果到北京的新发地和任何一个农贸市场,包括一些社区的农贸市场,都是农民在销售菜,他们也在就业。我们还有产地的经纪人,所以这些必须要看到,整个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就业,如果再进一步标准化、规格化、专业化,会有更多的农民就业。
2009-04-15 11:32:02
- 于淑华:
还有一个,我想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现代化服务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产品的批发和零售发展。我国现在有批发零售市场有4150家,产地市场有2000多家,农产品在整体流通当中,农产品批发市场还在主渠道,农产品流通80%是产地市场有,但是稍微弱一些。国家这几年给了支持,所以农产品批发市场有80%左右在提供城乡消费者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有70%是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在销售。在这里我们又有15%在超级市场销售,还有12%左右在社区销售,还有3%在个体和小摊贩销售。蔬菜是5.3亿吨,商品量流通中有3亿吨是在商品市场交易过程中实现的,它的交易量相当于1万6千亿人民币的量,所以这个贡献很大。
2009-04-15 11:34:18
- 于淑华:
最后,如果我们把连锁经营这个先进的方式在适当的地方引入,对小农经济的生产是非常有利的。它的好处在于区别于传统的,以标准化、制度化、专业化的分散经营以少居多,形成规模的生产和交易,整体降低社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全国物流占40%,地方物流占60%,60%中有60%是地方物流,有40%是省域间的物流。这些都是靠我们现代的流通方式来引导,充分的运用生产管理。
因为我个人学过日本的农产品流通方式,从雏鸡、种牛等都学习过。我的感觉是日本不是农业国,是贸易大国,但是它的农业做的非常好,它好就好在管理上,更多的就是利用连锁经营的方式,我个人认为用不了三年,我们国内也会出现以商业投资为主的农业庄园。因为现在有一些企业家在做,有的已经达到了几万亩。一旦起来,会把粗放式的生产和农产品流通引入到标准化管理的路子上。这样广大的农民会分享现代流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2009-04-15 11:34:28
- 徐志全:
我给你提供一些资讯,每年公开的出版物有《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中国农村小康年鉴》,欢迎您使用。
2009-04-15 11:36:40
- 张晓山:
非常感谢于淑华院长的发言。我们原来与商务部方面合作少一些,但是听了发言以后,感觉到流通是以后的一个关注重点,就是农产品产地商品化的问题、信息建设的问题、建设现代服务业的问题,包括批发零售、社区市场、小商贩,怎么样构成一个和谐发展的主体,包括连锁经营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我们会继续关注,也希望与商务部多一些这样的合作。
刚才尹成杰部长讲过,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农业部不可能独善其身,因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与国家整个的经济形势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今天我们请来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教授,请他介绍一下整个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家欢迎!
2009-04-15 11:37:01
- 范剑平:
谢谢大家。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在一季度是在调整和发展中。从现在的情况看,经济好转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当然经济好转主要是一些迹象,现在还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趋势,所以真正的经济复苏还有一段距离。
首先,一季度以来,经济好转的迹象表现在财政政策在今年一季度落实情况非常好,财政支出的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4.4个百分点。正是由于财政支出的大幅度增长,支持了政府投资高速增长。在政府投资的支撑下,一季度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都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这成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一个重要支柱。因为扩大投资在当前是最有效和直接的办法。
货币政策沿着适度宽松的方向情况非常好,甚至有一些好于预期。因为一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5.5%,这个速度20年来从来没有过。信贷的新增规模也非常快,今年一季度北京新投放的贷款是2.8万亿,这和全年5万亿的目标就快达到了。这些资金投放以后,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环境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银行体系内部资金非常宽松。
2009-04-15 11:38:33
- 范剑平:
企业的资金状况也是结构性的,一些大企业有一些政府项目,一些小企业资金紧张一些,中小企业贷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或者说接受银行的支持是非常慎重的,就是银行更多的向大企业、向政府投资的项目方面贷款。但是大企业、政府拿到钱以后会存到银行里面当存款来用。在用的过程中,有一些为大企业和政府配套的中小企业应收帐款一块回收资金速度大大加快。所以往往银行资金银根紧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是,大企业或者是政府投资项目和中小企业结算应付款的拖欠时间更长一些。而现在放松以后就把这个拖欠的时间缩小了。我国多年来一直靠这个政策,来把这个缩水渗透掉,需要一些时间。根据我们的测算,信贷规模连续3个月的稳定增长,此后一直保持这种扩张的态势,希望10个月以后开始形成稳定回升的趋势。从现在来看,在今年第四季度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的可能性更大。
今年由于政府在扩大消费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家电下乡,1.6升以下的小排量汽车的政策,最近城乡的消费品总额增长非常快。而且今年出现了新现象,就是农村的消费品总额增幅高于城市,这主要是家电下乡的政策刺激的,短期来看比城市高一点。总体来讲,我国社会品销售增幅增长非常稳定,受物价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增长也是稳定的增长。现在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增长的,所以整个经济中的困难还是外贸引起的。
2009-04-15 11:41:19
- 范剑平:
除了这个以外,最近社会上还讲了很多指标在好转,但是我必须要说,这些好转只是迹象,还难以确认它是稳定回升的趋势。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在这个阶段,这些指标可能会有反复,不一定是稳定的。比如钢铁产量和钢材价格今年年初曾经一度上涨,钢材产量也曾经增幅回升,但是三月份又掉下来。三月份的发电量比一二月份明显降幅,但是三月份本身上旬发电量是正增长,中旬是零增长,到下旬又变成负增长,发电量本身也在有反复。到4月份是不是一定出现正增长,这还需要观察。这些时候有些指标是上来一两个月,又掉下来,不稳定,所以我们说难以形成稳定的态势。
第二,促使经济出现好转迹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的政策仍然没有形成市场的自发经济回升,这方面的迹象很难找。我们反而看到企业自发投资、社会投资还在明显下降。比如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一二月份负增长12.9%,三月份降幅还在进一步加大。很多社会上的投资因为产能过剩,大家难以找到新的投资热点,整个投资处于相对低潮的情况。
2009-04-15 11:46:39
- 范剑平:
过去的经验证明,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最多在经济调整过程中能够让经济止跌,而经济要复苏主要靠市场的力量,而不是靠政府的力量,或者说靠新的增长点带动才有可能复苏。这个时候会带来一个问题,今年所有政策都是增量的,去年赤字率只有0.8%,今年提高到将近3%。今年的财政赤字增大,货币政策也是这样,去年还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今年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也好,信贷规模也好,一下子增长很大,所以今年有很大的增量。今年搞9500万亿,每年再翻一倍,再搞增量是不可能的。所以对明年来讲没有那么大的新的刺激。信贷规模也是一样,一季度4.58万亿,二三季度没有多少。4.58万亿是和政府出现一大块增量有关,如果明年没有这个,就不是这样。我们难以说明它有稳定的态势,主要看市场的力量,可能各方面还在收缩。
2009-04-15 11:48:11
- 范剑平:
第三,重点强调从这一轮经济调整来看,宁可把困难估计的更充分,把调整可能持续的时间比预想的更长一点。多一点充分的认识,多一点心里准备,对于我们应对金融危机有好处,对于我们准备充分的政策措施有好处。如果这一轮调整是U型调整,就意味着库存调整基本结束,走完了U型调整的左半边。
为什么现在不敢下这个结论,我国的工业库存消化一季度基本消化差不多,但是房地产库存消化目前刚刚起步。我们看到3月份销量有点回升,这是指环比,与前几个相比它回升了。但是把绝对量与历史上每个月卖房子的最高水平相比,现在每个月销售的量并不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这需要一个过程,即使是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把现有的空置房消化掉还需要很长时间,更何况房地产的库存消化不光是房子的消化,还有土地的房子。在开发商手中有很多的地,由于资金链的问题这些土地难以开发。所以今年的土地开发面积是严重负增长,要把这些多土地、库存消化掉更是较长的时间。
2009-04-15 11:50:40
- 范剑平:
到现在为止,我们说中国并没有走完库存消化阶段。即使我们走完了这一步,紧接着更艰巨的任务就是产能化建设,而前五年我们高速成长期,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如此之高,生产能力如此之多,这是中国历史上所没有的。如此庞大的生产能力,现在如此严重过剩,要把它消化掉需要时间。过去一建要花五年,未来消化要花多长时间,历史上周期往往是对称的。
这一轮库存消化有非常特殊的现象,很多人讲产能过剩就淘汰落后产能,但是在现实中这一轮没有那么简单。有人觉得仅仅下力气淘汰落后产能,就能把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解决掉,从现在观察看,有意思的是中国这次首先过剩的、闲置的产能并不是落后产能,而是为出口服务,这几年我们专门建设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比如钢铁行业中螺纹钢、建筑用钢。过去我们认为是最低档的产能现在生产的红红火火。现在过剩的是为了我国船舶业未来发展专门建的东西,用了好几年。有的企业去年刚刚建成,有的今年刚刚投产,投产就是亏损,只要一点火每天就要花钱。造船工业订单没有,哪里要这么多钢板,钢板卖出去,设备怎么办,三个月不用,设备就要生锈。如果不开工,设备就要坏,如果开工每个月就要搭钱。这对我国来讲,过剩的恰恰是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原来为出口服务的产能怎么办,简单的让他们出口转内销,船舶专用板怎么转内销?过去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相当大的一块就是出口专用生产的产品,所以我们的产能调整难度非常大。
2009-04-15 11:51:57
- 范剑平:
我们说,虽然现在还不能够判断,我们库存阶段陆陆续续会完成,但是产能化过程中不要以为前段的快速下滑就很吓人,实际上区域产能化的过程更残酷,很多企业有可能在库存化阶段破产,这些都有可能。所以对于我国来讲,这一轮经济调整,整个国际环境仍然有反复。从国内来讲,最主要的是如何消化现在已经过剩的产能。另外一个是美国开始调整它的经济模式,它在过渡消费。我们也要调整我们的经济模式,没有办法过渡投资,中国要想把消费培育起来,让消费能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模式转换往往是很艰难和痛苦的过程,所以对中国来讲模式转换还没开始。
宁可把这次面临的困难估计的更充分,未来有可能的是中国经济在政府的政策拉动下和市场由于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下,经济会在波折中发展,它不大可能是一个微型调整。中国要恢复到9.8%,像30年前的增长速度水平上,恐怕要用两三年的时间调整。
2009-04-15 11:55:06
- 范剑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农村经济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今年最大的担心和冲击就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的目标很难完成。根据我们的测算,农民收入的三大块一个是价格,今年全球通货紧缩,中国价格水平CPI的水平在5月份之前降幅不断加大,全年是负增长和零增长的速度。所以农产品前两年那样以价格提高来刺激农民发展生产的因素恐怕没有。今年农业生产本身是结构性调整,由于国家公布了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所以今年农民会加大对粮食的种植面积的投入,而会减少棉花、玉米等其他品种的种植面积。总体来讲,农民今年要想靠大幅度增产来增加收入也比往年难。
更重要的是,前几年农民收入中最主要的新增拉动因素就是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今年面临很大问题,已经在外面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在下降。前两年由于劳动力供不应求,曾经有一度上涨,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工资降下来。另外,本身外出务工人数从绝对数上来讲,前几年是高增长,今年很可能是减少的,而不是增长,这方面的拉动会时国民经济下降。
2009-04-15 11:57:31
- 范剑平:
对于在这样一个宏观经济形势下,整个经济处于低潮的时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尽管国家给予三农政策的投入在增加,各方面的补贴在增加,但是这些补贴对农民增收很难有很明显的效果,所以今年农民完成增收的任务很难。
这本绿皮书作出了这样的预测,从长期来看,我们在2020年之前每年需要收入增加15%以上,才能完成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今年有可能出现的少一点,把前几年增收的部分吃回去。这方面的压力比较大,所以下一步国家如果要进一步加大扩大内需的政策,要更多的向农村倾斜,不能光想着家电下乡,要把政策力度更多的放在农民增收上。
谢谢。
2009-04-15 11:58:39
- 张晓山:
非常感谢范教授,范教授根据他的翔实数据和本人的研究给我们描绘了未来短期内并不是非常亮丽的图景,这也说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农民增收方面还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我想这是宁可把困难估计足一些,把形势的严重性估计的更充分一些,对我们的工作更好。最后压轴的是我们的老朋友,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教授,他也是资深的农业问题专家,也积极参与着农村政策的制定,下面请宋主任发言!
2009-04-15 11:59:59
- 宋洪远:
谢谢张所长,确实给我压力很大。绿皮书一共17本,大概有4本我没有参加,有3本我参加了。我这里有一个题目《深化认识、抓住重点、采取措施、促进发展》。我想讲的角度是围绕中国目前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关系变化的背景下怎么样看待中央讲的三句话,下一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
围绕这样一个主题,我想谈两个问题。一个大问题是谈三点认识,第二个问题是提四点建议。大家都知道,今年的一号文件在认识三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中提到三句话,我想围绕这三句话谈认识。一个是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第二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第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2009-04-15 12:00:34
- 宋洪远:
首先我讲一下“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这句话的看法。我算了一下,农业GDP在GDP中的比例是下降的,农业GDP对GDP增长的贡献是下降的,这是指标。第二个指标是农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下降了。这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这两个比重的下降和贡献率的下降成正比,不下降就不对了。
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要忘了农业的功能在工业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它的变化就是由过去的食品保障、就业增收、原料供给扩展为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传统文化。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农业最重要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有两个方面,从数量看是供求平衡,从质量看是安全卫生。第二个主要功能是它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上,在生态环境变化上发挥了很大作用。过去稻田是粮食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现在很多地方稻田是环境的承载体,这样农业功能变化我们要有一个新的认识。
2009-04-15 12:03:46
- 宋洪远:
我讲一下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强调管理问题,强调体制问题,这方面的因素是有的,问题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不要忽略另一个问题,在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发展阶段还有必然的现象。在一定阶段,事故多发不可避免的现象,我可以从四个方面论证观点。第一,工业化推进了,工业化发展了,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工业化的好处,让我们享受到新技术进步的成果。但是也正由于工业化和工业技术进步,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可以生产食品添加剂;另一个,我们不仅生产了食品添加剂,还有一种技术能够让添加剂加在食品当中。比如说三聚氰氨。生产添加剂,又能够让添加剂添到食品中,添加剂的生产和加入就是食品安全问题。
2009-04-15 12:05:34
- 宋洪远:
第二个是城镇化。我们都知道城镇化的结果使人口集中,产业集聚,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城镇化还有一个负面影响,就是排污的增加。各种污染的排放,一天居民楼里有多少垃圾,污染物的结果是农业生产的环境受到影响。举个例子,太湖污染是城镇化的结果。
第三个影响食品安全因素就是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不一样。收入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质量安全意识也增强了。过去收入水平低的时候,农产品供给短缺的时候,你能看到一个苹果抓着就吃。现在不一样了,农产品供给增加,你到市场看看品种,还要尝口感,挑剔了,所以就不一样。
第四个,在我们国家不要忘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这是对食品监管很大的挑战。我们有2亿多农户,任何一个农产品拿出来,都有相当的农户在生产。这么多的农户生产一种产品,方式也很多,有单个农户、专业农户、大户、工厂,不同的生产经营方式就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众多的农户生产一个农产品,众多的生产经营方式生产一个农产品,这对我们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实行监管带来了挑战。
食品安全问题这是我们特别要关注的问题。
2009-04-15 12:07:38
- 宋洪远:
第二个认识问题,谈谈农村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有一句话“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如果算一下,最终消费对GDP贡献份额来看,农村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也是下降的。按照支出法计算,78年是33.0,80年是31.6,85年是29.0,95年是18.4,2000年是7.4,2005年是5.9,2006年是5.8,贡献率是下降的,那你怎么能说它的潜力在农村。我们看的出消费差距是很大。一个是支出额,农村和城市差别很大,第二个是消费结构,我们的恩格尔系数比重很高。我们说最大的潜力在这里,主要还是支出本身和消费结构。
第三句话“改善和保障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我们讲了消费和收入,收入的差距比在扩大,收入的水平也低很多,我们才4100多,他们都1万多了。从贡献率来讲,城乡分解有一些改善。按运用基尼系数法进行城乡分解,城乡之间的差距对整个收入差距的总体差别贡献的结果是:2001年到2003年,这三年内平均在63.34%、63.35%、63.36%,2004年到2007平均在62%几。由于城乡收入差别对全体居民收入的贡献是下降的。在城乡关系改善的情况下,为什么民生还是重点,这就要看最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社会事业上。这是一个改善结果。
这样我们通过三个认识问题可以说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央文件三句话的认识,这里都是重点。
2009-04-15 12:10:11
- 宋洪远:
第二个问题讲四点措施建议。一个是金融支持,我们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上采取了增加投入,增加补贴,稳定价格,调控等措施,这都是对的。但是目前来看,特别是在投入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金融支持,增强金融的服务能力。
目前最重要的是落实四件事:第一个落实是三中全会的决定和一号文件提出的两个发展,一是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这句话是中央的要求,要把这个事落实起来,要有操作政策、建议。第二个发展是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要有措施和办法。这是在金融支持上落实的两个发展。第二个要落实两个允许的政策。一个是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正规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农村的小型金融发展以后,它发放贷款是有效的,无担保可以进行贷款,但是它的融资能力有限。要解决融资和发放贷款的区别、缺口,我们就采取这个政策,允许你到大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这个要落实,光说不行。第二个允许,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新农合作,这是很大的事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主要是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但是不包括金融合作。三中全会提出这个要求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一个突破。这个我们怎么做,我可以欣喜的告诉大家,我们有银监会和农业部发的文件,允许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展新农合,这个就落实了。
2009-04-15 12:13:22
- 宋洪远:
第三个要落实两个支持的政策。一个是投入支持,不能光用财政提高幅度,更重要的是金融。金融的投入有一个政策,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进入农村。财政部和银监会联合发了文,这个事有政策才能落实。第二个是让金融机构支持三农,要求县域内银行和金融机构给农村发放贷款,但是要给他支持政策。第三个是抵押的问题。现在农民拿不到贷款,老是讲不缺钱,怎么投入,有一个好的机制,怎么样拿到钱是最重要的。对农民来说,对农村中小企业来说贷款难在抵押、担保要求比较高。比较好的是,今年一号文件由过去的三个抵押物,独立产权证、房屋产权证和存单做抵押,现在有八个抵押物,包括农物生产设备。另外的抵押品能不能抵押,银行操作时认不认,而且对于抵押物在操作中有很大的麻烦。比如要拿土地产权证做抵押,这个土地产权证的资产有没有效要经过评估,房产证的资产有没有效也要做评估,这个很麻烦,所以还是落实。
第四个要落实的就是保险。都说农业是弱势产业,为什么上保险那么难。这几年我们做试点,主要是增加扩大保险范围。在金融方面我们要认识两个发展,两个允许政策,落实投入支持和机构支持的政策,要落实抵押物有效和发展保险的政策。
2009-04-15 12:17:30
- 宋洪远:
二是就业促进。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促进就业,促进农民工就业是两个事,一个是保障权益,我们有政策,02年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03年发了国办文件,04年又发了文件,06年国发5号文件,08年有国六条文件,这些加起来,6个文件一个条例,对农民工有很多文件,关键要落实,保障他们的权益。就业促进一方面是就业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培训要有针对性,包括内容、方式、机构。对农民工培训就弄五本书,考完一本就发个证,说你可以上岗了。这不管用,农民工不是要学历,人家是培训什么做什么事,这要有针对性。这是关于促进就业的,一个是保障权益,一个是提高技能,特别是作培训上要有针对性。
2009-04-15 12:19:48
- 宋洪远:
三是公共服务。目前是大好时机,这个要强化。强化公共服务有四个方面,一个是技术方面,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技术服务要跟上。过去搞了很多东西,有经验的都没有了。第二个是防疫,比如养鸡,长的挺好,一来禽流感就没有了。第三个是质量安全监管。这三个机构三中全会强调了,重要的是在于服务,当然前提要有机构。第四个服务是对农民的市场服务,包括设施建设、商品率的提高、信息化问题。我们要把农业信息化摆在整个信息化的首位,国家现在是四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推进,信息化在农村也很重要,农民也需要信息,而且信息更重要,价格信息、市场信息、供求信息,让他知道种什么。现在的问题一个是缺乏信息,另外提供信息太混乱,要加强信息服务。
2009-04-15 12:22:18
- 宋洪远:
四是社会管理。我这里强调的不是管理工作,是管理机制的改革,借这个机会大力推进改革。这个改革有三个方面:
1、乡镇的自身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比如说管理体制改革提出赋予大中小城市,发展快的小城市行政管理权限、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等等,像虎门镇这样的乡镇,如果再按照一般的乡镇设置人员,他看电脑都看不过来。
2、县管体制改革。先推进省直接管理县的财政管理,危中有机,借此机会要推进,提高效率,企业整改。人家国家是三级政府,切一个蛋糕切两次,掉两次渣,我们是五级政府要切四次刀,掉四次渣。
3、县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些改革是强化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效能的根本因素,同时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我刚才谈了三个认识问题,提了四点建议,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2009-04-15 12:23:34
- 张晓山:
非常感谢宋主任,他讲了三点认识和四点建议,把原来的政策进行了梳理,宋主任的发言为今天上午整个绿皮书的发布会暨研讨会画了圆满的记号。我们的皮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到此圆满结束,谢谢大家!
2009-04-15 12:26:29
图片内容:
- 会前现场
- 主持人 张晓山
-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高全立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周做主题发言
-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巡视员徐志全发言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发言
-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发言
-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发言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部部长韩俊发言
-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发言
- 国家发改委农村司副司长方言发言
-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于淑华发言
-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发言
- 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发言
- 会议全景
相关新闻:
- 明年农业农村工作首要任务: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
- 农业部:畜牧业成为2008年农业农村经济突出亮点
- 农业农村经济将继续较快发展
- 胡锦涛强调:全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 薛延忠:稳定生产优化结构 使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 危朝安:发挥"半边天"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
图片大图:
-
会前现场
中国网 王锐
-
主持人 张晓山
中国网 王锐
-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高全立
中国网 王锐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周做主题发言
中国网 王锐
-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巡视员徐志全发言
中国网 王锐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发言
中国网 王锐
-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发言
中国网 王锐
-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发言
中国网 王锐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部部长韩俊发言
中国网 王锐
-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发言
中国网 王锐
-
国家发改委农村司副司长方言发言
中国网 王锐
-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于淑华发言
中国网 王锐
-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发言
中国网 王锐
-
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发言
中国网 王锐
-
会议全景
中国网 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