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新办定于2009年4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想大家都十分关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请来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先生向大家介绍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现在请李晓超先生作介绍。
2009-04-16 09:58:05
- 李晓超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在充满生机的春天又和大家再次见面。虽然天气变化无常,但春天还是如约而至。按惯例,我首先就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向朋友们做一个介绍。随后很乐意回答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2009-04-16 09:59:08
- 李晓超: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努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2009-04-16 10:00:08
- 李晓超: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968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29077亿元,增长7.4%。
2009-04-16 10:00:09
- 李晓超:
1. 农业生产开局较好,粮食播种面积增加。预计全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081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5万公顷,已连续6年增加。其中,夏粮面积2716万公顷,增加34万公顷;早稻面积586万公顷,增加15万公顷;秋粮面积7512万公顷,增加86万公顷。冬小麦总体长势较好,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2.5%。一季度,猪牛羊肉产量161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0%。
2009-04-16 10:00:10
- 李晓超:
2. 工业生产增长企稳,企业实现利润总体下降。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增长3.8%,3月份增长8.3%。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0.1%,集体企业增长3.5%,股份制企业增长7.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4%。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4.5%,轻工业增长6.8%。
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保持增长,6个行业下降。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3.7%,中部地区增长5.2%,西部地区增长11.8%。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一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07%。
2009-04-16 10:02:59
- 李晓超: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191亿元,同比下降37.3%。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利润下降,4个行业出现亏损。但部分行业仍保持增长或扭亏为盈。纺织服装业实现利润增长15.6%,家具制造业增长24.7%,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净亏损194亿元转为盈利117亿元。
2009-04-16 10:03:01
- 李晓超:
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同比增长28.8%,比上年同期加快4.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562亿元,增长28.6%(3月份增长30.3%),加快2.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567亿元,增长29.4%,加快11.1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快于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85.0%、26.8%和29.1%。分地区看,中西部投资增长明显快于东部,东部地区城镇投资增长19.8%,中部地区增长34.3%,西部地区增长46.1%。
2009-04-16 10:04:38
- 李晓超:
4.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县及县以下市场销售快于城市。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0%(3月份增长14.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834亿元,增长14.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564亿元,增长17.0%。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4.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0.2%,汽车类增长11.1%。
2009-04-16 10:05:18
- 李晓超:
5.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降幅缩小。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6%(3月份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持平。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0.5%,烟酒及用品上涨2.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衣着下降2.4%,交通和通信下降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5%,居住下降2.9%。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0.8%(3月份同比下降1.5%)。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环比降幅逐月缩小,其中1月份环比下降1.4%,2月份环比下降0.7%,3月份环比下降0.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7.1%(3月份同比下降8.9%)。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1%(3月份同比下降1.3%)。
2009-04-16 10:07:49
- 李晓超:
6.对外贸易大幅下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减少。一季度,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下降30.9%。进出口相抵,顺差623亿美元,同比增加209亿美元。一季度,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18亿美元,同比减少56亿美元。
2009-04-16 10:08:56
- 李晓超:
7.城镇新增就业减少,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0%;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0%。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4元,同比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622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2009-04-16 10:09:54
- 李晓超:
8.货币信贷增速加快,外汇储备有所增加。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3.1万亿元,同比增长25.5%,比上年末加快7.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17.7万亿元,增长17.0%,加快8.0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33746亿元,增长10.9%,回落1.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9555亿元,比年初增加45812亿元,同比多增3248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522619亿元,比年初增加56163亿元,同比多增29787亿元。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1953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77亿美元。
2009-04-16 10:10:03
- 李晓超:
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困难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需求下降幅度较大,造成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困难增多,经济存在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下阶段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9-04-16 10:11:50
- 郭卫民:
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今天记者比较多,大家关注的问题也比较多,希望大家提问的时候尽量提一个问题。
2009-04-16 10:12:19
-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李司长,大家都非常关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第一季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6.1%,虽然对中国以往的增长速度来说这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但是相对于目前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都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已经是很不错的情况。但是如果今年世界经济依然很严峻的话,是否意味着我国很难实现“保八”的目标。同时6.1%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在您公布这一系列数字中,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很多回暖的迹象,但是我们在下去采访的时候发现很多中小企业的日子依然很难过,而且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没有回暖。您怎么看待宏观经济形势和微观经济形势的不对等?
2009-04-16 10:17:41
- 李晓超:
考虑到记者比较多,CCTV记者问的问题也比较多,我仅回答一个问题,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记者有提问的机会。
2009-04-16 10:20:12
- 李晓超:
应该说,我国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6.1%,正像这位记者提问的一样,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进一步加深蔓延、调整、实体经济运行超出预期、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进一步加深、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的形势下取得的。因此,应该是很不容易的。
最近主要国际组织纷纷公布了他们对世界经济形势的预测,3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降0.5%-1.5%,其中发达国家下降3%-3.5%。3月31日,世界银行预测世界经济下降1.7%,比去年12月份的预测下调了2.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去年12月份世界银行预测今年经济还在增长0.9%。3月23日,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世界经济下降1-2%,相应的世界贸易量下降9%。3月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世界经济下降2.7%,世界贸易量下降13%。可见今年国际形势将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势。
2009-04-16 10:22:05
- 李晓超:
因此,要实现今年经济的较快增长,依靠外需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央及时出台实施了促进经济较快平稳发展的一揽子计划。要看经济增长能不能恢复,在面临着扩大外需困难比较大的形势下,我们就要看一看国内需求,国内需求通常也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消费,另外一个就是投资。大家也知道,消费在这两个需求当中相对来说稳定性比较好,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可依靠的力量。
2009-04-16 10:27:49
- 李晓超:
从未来看,消费仍会保持一个稳定较快的增长,因为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将支撑着消费的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8.6%,收入是决定未来消费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增速相对比较缓慢的时候,收入相应来说也会有所减弱,但是储蓄又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和依靠信贷消费的国家消费模式是有所区别的。一季度末,城乡居民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4.3万亿人民币,人均达到1.8万多。国家采取的增加农民种粮的补贴,提高养老金和低保补助的标准,都会通过转移收入去促进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增长。
2009-04-16 10:29:14
- 李晓超:
另外,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逐渐扩大,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会相应解除一些群众的后顾之忧。降低车辆购置税,全面推开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政策,部分地区和城市发放消费券,都将会促进消费的增长。从今年一季度农村市场销售量高于城市就可以看出,我们家电下乡的政策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另外,住房销售的快速增长也将会带动装修等建筑材料需求的增长。
2009-04-16 10:29:36
- 李晓超:
国内需求还有一个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具有直接扩大、直接见效的特点,这次扩大内需有相当部分是直接体现在投资需求上的。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都是加快的,从目前看未来的投资仍会保持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
2009-04-16 10:31:22
- 李晓超:
主要原因有:一是中央扩大投资政策的效果将继续发挥作用。去年中央扩大投资的1000亿元,到目前为止已全部落实,今年下达的1300亿元的投资计划也已下达了1100亿元,这些投资主要是用在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安居工程等方面。二是资金较为宽松。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同比增加了4.58万亿元,其中中长期新增1.86万亿元,体现在投资领域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34685亿元,同比增长32.8%,资金到位量增长还是比较快的。三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大幅度增长,一季度同比增加了87.7%。
2009-04-16 10:35:39
- 彭博新闻社记者:
您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是6万多亿元,同比增长6.1%,请问跟2008年第四季度相比有没有一个环比,是回落还是增长?
2009-04-16 10:38:15
- 李晓超:
很抱歉,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还没有按环比进行测算。但是我们正按照这位记者朋友的希望,在内部已经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按照局的计划,我们可能在明年适当的时候会把这个数据向社会进行公布。因为大家都知道,环比计算相应来说比同比计算要复杂一些,并且它要剔除季节因素和节假日的因素,我们节假日和国外又不太一样,节日又比较频繁,直接拿国外的X12、X11技术测量方法不能套用,我们还要加强研究。另外在做统计数据的时候,要想使统计数据真正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实际的经济情况,还得有一个测算的过程,真正把数据做实做准,这也是对社会负责、对宏观调控能够有科学的决策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009-04-16 10:40:23
- 华尔街日报记者:
统计局的调查表明年初的时候有很多农民工失业,请问最近农民工就业方面有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大规模的失业对全国收入和消费有什么新的影响?谢谢!
2009-04-16 10:44:27
- 李晓超:
有关农民工返城或者就业的数据现在还没有最新的信息。一季度的调查资料目前正在汇总之中,我们将会在未来适当的时候予以对外进行公布。关于农民工失业是不是对消费有影响,肯定对消费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部分农民工返乡以后他的收入就会减少。大家都知道消费实际上很大程度上特别是低收入群体都取决于他当期的收入,这样会对当前的消费产生一定影响。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央非常重视农民工的就业,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今年中央将投入420亿元用于促进就业,包括农民工的就业,实施了稳定就业、扶植就业、统筹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2009-04-16 10:45:22
-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的问题跟两个数字有关,一个是货币供应量,一个是第一季度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我们看到消息说,第一季度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已经完成了全年90%的目标,市场有担心,我们请问李晓超先生,这是不是会引起新一轮的价格上涨,以致导致新的通胀,甚至引起经济的滞胀,第一季度用完了指标,到第三季度贷款减少,会不会导致经济运行放缓,因为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谢谢!
2009-04-16 10:50:18
- 李晓超:
今年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及货币供应量特别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确实比较快,新增贷款一季度达到了4.58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25.5%,这容易让大家会想起价格就是由货币来决定的经济学的理论常识,自然会想起是不是会引起价格上涨的压力。货币和贷款增长快是不是就一定能够引起价格上涨呢?可能还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环境,从目前看价格总水平出现上涨,还受很多条件的制约:
2009-04-16 10:52:00
- 李晓超:
第一个制约,经济增长速度还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整个社会需求还没有达到引起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价格上涨的动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第二个制约,国际价格水平仍在低位运行。大家回顾过去价格上涨有很大程度上和国际价格的走势是密切相关的。据世界银行统计,1月份国际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5.5%,2月份下降51.6%,3月份下降51.8%,相应的农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金属和矿产品价格都出现了20%至40%的降幅。
2009-04-16 10:53:34
- 李晓超:
第三个制约,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还比较充裕,因为我们国家的价格每次上涨很大程度上都和农产品的供给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出现几次大的价格上涨,都是和农产品密不可分。粮食产量已连续五年增产,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已是第六个年头,同时肉类产量也在增加,食品的供应较为充裕,这对稳定价格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9-04-16 10:54:56
- 李晓超:
当然,价格毕竟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多了,如果实体经济跟不上,供给跟不上,往往就会引发价格上涨,这是我们在未来密切监测宏观经济形势的时候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地方。
关于今年一季度贷款增加计划的比例较高,下半年会不会减少贷款?职能部门会根据整个经济形势的需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必要的措施。我想宏观调控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整个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也就在这里。
2009-04-16 10:56:15
-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
请问李司长,您能公布一下一季度按生产法和支出法测算的GDP结果是什么,一季度产能过剩问题有没有得到改善或加重?
2009-04-16 10:57:23
- 李晓超:
国际上测算GDP有三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生产法,这就是目前我们国家采用的方法。一种方法就是支出法,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收入法,一般采用的国家比较少,因为它需要的财务资料更多、更详细。但是我们也在逐渐试算支出法测算GDP的办法,每次我们也对外予以公布,但是主要还是以生产法公布的数据为准。
2009-04-16 10:58:02
- 李晓超:
这里我给大家公布一下一季度三大需求对GDP贡献的数据,最终消费对GDP的拉动在6.1%中4.3个百分点,投资拉动2.0个百分点,剩下的负0.2就是由外需负拉动。需要指出的是,大家感觉投资贡献低了点,这个投资跟我们通常讲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不一样的。在支出法核算中,它讲的投资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资产投资,一部分是存货。实际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力非常强,由于我们存货在减少,所以体现到整个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点数显得小一点,这是需要作以说明的。
2009-04-16 11:01:25
- 香港明报记者:
一季度进出口顺差是623亿美元,由外商直接投资是218亿美元,加起来超过800亿美元,但是三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只比上年末增长77个亿美元,余下的近800亿美元去了哪里呢?
2009-04-16 11:01:40
- 李晓超:
这有两个因素,第一,汇率变化的因素。因为我们外汇储备中不完全是美元资产,还有欧元的资产,近期欧元贬值比较大,所以实际体现在外汇资产上是减少的,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第二,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是下降。今年1-3月份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了20.6%,相应也会减少一部分外汇储备。
2009-04-16 11:02:07
- 中新社记者:
我们的问题是关于就业的,现在中国就业困难正在增加,而且我们知道资本含量较高,且对就业影响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李司长刚刚也讲了,这次扩大内需更多的是用在投资方面,这是否意味着扩大内需的举动并不一定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2009-04-16 11:02:24
- 李晓超:
首先我们要看到目前我国劳动力人口存量是比较大的,近一个时期是我国劳动人口增加较多的一个时期,如果我们回忆一下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人口每年平均增加1500万,也就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光净增人口就1.5亿。 2007年俄罗斯和日本的人口还不到1.5亿,可见这样的人口数量给我们的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相当大的压力。
2009-04-16 11:02:43
- 李晓超:
今年大学毕业生就达到611万,还有过去往年累积下来,就业压力非常大。目前我们又面临着经济还在低速运行,要解决就业岗位就必须把蛋糕做大,这就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调整,世界经济处在衰退,我们也不可能不受这种大的国际环境的影响。
扩大内需是否能够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应增加就业岗位的问题,我们不能单纯地看,要看到扩大内需是一项内容十分丰富的政策,其中有直接增加就业的办法,也有间接增加就业的措施,还有针对暂时出现困难的一些企业带来一些困难群体予以补助的办法。为什么我们要一直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增加就业岗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扩大内需就是要扩大就业,这些政策都会逐渐体现在就业的增加上。再比如,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调整和振兴十大产业规划?其中纺织、轻工都是劳动密集型程度非常高的产业,目的也是为了增加就业。据统计,这十大行业就业人员约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人数的30%。
2009-04-16 11:08:45
- 李晓超:
再比如,我们在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还提出了要稳定对外贸易,稳定贸易的出口,多次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一季度我们出口退税已经退了近1860多亿元,增幅将近30%,目的是为了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2009-04-16 11:09:52
- 新京报记者:
最近有很多关于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说法,还有经济是不是触底的说法,想请您给我们传递出一个权威的声音?
2009-04-16 11:10:07
- 李晓超:
这个问题是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的,我也注意到前几天各媒体也不断加以评论。政府有关部门一直都在密切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异常错综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也面临不少困难的形势下,各职能部门更是紧锣密鼓地对经济形势给予高度关注,关注的目的就是研究制定应对之策,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9-04-16 11:15:28
- 李晓超:
去年10月份以来,中央实施的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在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下,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对今年以来经济形势做如何评价,我想可以用几句话来加以概括:一是政策丰富多样、措施扎实推进;二是出现积极变化,结果好于预期;三是基础尚不稳固,任务还很艰巨。
2009-04-16 11:15:53
- 李晓超:
一是政策丰富多样、措施扎实推进。去年10月份以来,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是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外需求明显减弱,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作出的内容丰富、手段灵活、多处着力的一揽子计划,这个计划既有增加四万亿元投入需求用力的,也有实施十大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行业用劲的;既有增加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的,也有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稳定出口的;既有通过增发国债、结构性减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有通过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解决问题需要好的政策,更需要认真地贯彻落实。各地方、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积极想办法贯彻落实,企业根据政策措施的导向,积极组织有市场的生产和经营,各项政策落实扎实推进。
2009-04-16 11:21:54
- 李晓超:
二是出现积极变化,结果好于预料。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两个稳。一是工业生产运行企稳,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8.3%,比1-2月份加快4.5个百分点,这一速度也分别快于去年10月、11月、12月的增速;二是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连续六年增加,肉类产量同比增长6%。
第二,两个快。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而且这个加快是城镇和农村出现了“双加快”;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加快,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长15.9%,比去年同期加快3.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了1.1个百分点,而且还出现了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消费增长。
2009-04-16 11:22:21
- 李晓超:
第三,三个高。一是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创单季新高;二是全国乘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3月份,全国乘用车销售77.2万辆,同比增长22.4%,环比增长26.7%;三是社会信心在提高,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四个月回升,更重要的是超过了收缩和扩张的分界点,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全国企业景气指数都出现了好转的苗头。
第四,三个缩小。一是对外贸易出口降幅缩小,3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7.1%,比1-2月份降幅缩小4个百分点;二是财政收入降幅缩小,3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3%,比1-2月份降幅缩小11.1个百分点;三是发电量降幅缩小,3月份发电量同比下降1.3%,比1-2月份降幅缩小2.4个百分点。
2009-04-16 11:27:41
- 李晓超:
以上这些积极变化不仅表明了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展示了国民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更重要的是显示出中央实施一揽子计划的正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还表现出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决心和信心。
2009-04-16 11:28:22
- 李晓超:
三是基础尚不稳固,任务还很艰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积极变化,为国民经济步入平稳较快发展的轨道也开了个好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矛盾,步入平稳较快发展的轨道基础还不够稳固。从国际看,尽管近期主要国际组织和世界主要经济体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纷纷单独或联合采取一些措施,对稳定恢复世界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处在调整之中,世界经济仍处在衰退之中,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加深,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还十分严峻。从国内看,我们还面临着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促进经济较快回升的任务还很紧迫。
2009-04-16 11:36:44
- 李晓超:
面对这种国内外的形势,首先要认真落实好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因为这些计划和措施有些已经落实,有些还正在落实,所以要抓紧加强落实好有关政策措施,今年一季度经济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说明这些政策是有效的政策。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还比较严峻,必须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做好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冲击和影响。预则立,不预则废。宁可把困难想得严重一些,做好各种应对预案,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9-04-16 11:37:08
- 郭卫民:
时间关系,提最后一个问题。
2009-04-16 11:37:22
- 瑞士新苏黎士记者:
有一点我不是很明白,您刚才说到中国工业生产在第一季度增加了5.1%,但是用电量或者发电量却下降了3%,我们如何来解读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呢?是不是说中国的工业突然之间利用能源的效率提高了,还是在数字统计过程中有过高的虚报、高报的现象?
2009-04-16 11:37:53
- 李晓超: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曾经也回答过。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直接从数据上是很难解释的,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工业增长速度是准确的,用电量也是准确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的数字,我注意观察了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已经很长时间,一般来说这两个数据长期在方向上、趋势上都是一致的,但是在短期上有个别时期会出现反向变化。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查美国的数据,就可以发现美国的数据也有这个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五年之前就问过我这个问题,后来我给他们提出是不是我们拿美国的数据来做一些分析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我想可能跟数据、技术有一定关系。从经济现象直接解释确实有时候也解释不清楚,但是我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找出为什么个别月份这两个数字出现反向的原因。
2009-04-16 11:39:42
- 郭卫民:
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09-04-16 11:41:32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 mms://wmv.china.com.cn/dianbo/zhibo/2009/090416.wmv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新闻发布会即将开始
中国网 杨楠
会议由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
中国网 杨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
中国网 杨楠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介绍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中国网 杨楠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
彭博新闻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
华尔街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杨楠
香港明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
新京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