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09年6月份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6月1日(星期一)下午14:30,中国气象局在气象局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举行中国气象局6月新闻发布会,回顾5月份天气情况,展望6月份天气情况。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于新文: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见面了,中国气象局6月的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今天是快乐相伴的日子——六一儿童节,我们跟全国的小朋友们共享这个快乐的日子,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向全国的小朋友们问好!祝他们健康快乐,学习进步。
2009-06-01 14:26:33
- 于新文:
今天到场的专家有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张祖强副司长,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首席预报员乔林高工,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韩丽娟高工,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服务室高荣高工,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服务室张培群主任。
今天发布会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在“六一儿童节”之际,介绍一下全国中小学防雷工作的情况。二是请张司长介绍一下5月份重大气象事件以及未来的天气展望。其中包括今年高考期间的天气情况。
2009-06-01 14:26:56
- 于新文:
全国中小学防雷工作分三个方面:
第一,全国中小学防雷减灾工作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支持、关心下,成效显著。在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一个农村小学遭遇雷击事故,造成七人死亡、39人受伤。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气象部门会同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切实加强了中小学防雷工作的力度,一方面从硬件上使广大的中小学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主要是开展了防雷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普及防雷科普知识,提高了师生的防雷意识和救护能力。
2009-06-01 14:29:15
- 于新文:
从07年以来,中小学防雷工作的效率很显著,这也为下一阶段进一步推进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防雷减灾工作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009-06-01 14:32:53
- 于新文:
从2007年5月25日开始,为了切实组织做好学校的防雷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气象局与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随后双方又联合举办了向全国中小学赠送防雷科普教材活动,还向全国40余万所中小学发放了科普专题片和宣传画。
2008年中国气象局与地方政府共同筹措资金7200多万元,在雷电灾害频发的14个省、市、自治区的3000所中小学进行了雷电防御示范工程建设,免费向中小学发放防雷科普宣传手册。
幸运的是,经过大家的努力,2008年没有出现重大的中小学生雷击事件。
2009-06-01 14:33:26
- 于新文:
比如:浙江省投入了2000多万元,对1180所学校的防雷设施进行了完善;重庆市投入2000万元完成了1000多所学校的防雷工程建设;江西省政府计划利用三到五年时间,要把全省的1.7万所中小学的防雷设施全部建设到位;浙江省气象局会同省教育厅制定了浙江省中小学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并计划在未来三年继续推进防雷减灾工作。
2009-06-01 14:36:39
- 于新文:
第二,全国气象部门也加强了对雷电的监测预警工作。很多省建立了雷电监测网,加强了雷电监测预警,同时在所处的雷电高发区学校安装了显示屏,发布雷电灾害的预警信息。而且也建立了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充分发挥了示范性。尤其在汶川地震期间,我们编发了灾区防雷科普材料,为抗震救灾提供防雷保障,尤其对账篷、板房,这些受灾群众集中区的防雷设施,确保2008年地震灾区没有一人因雷击死亡。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全国雷电预警系统,加强了雷电监测和预警,特别是这个系统在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高兴地告诉各位,据统计,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造成人员的伤亡比07年同期减少了55%,防雷减灾的效益很明显。
2009-06-01 14:37:23
- 于新文:
第三,今年,中国气象局会同地方政府安排大量资金,在21个省进行农村中小学防雷示范建设;今年3月30日,联合教育部、公安部、国务院应急办、共青团中央、北京市政府等相关单位,主办了第14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活动;还向中西部地区中小学生赠送了1万套气象防灾避险手册、避险指南以及录像片。同时我们还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开展了大量科普活动。
应该说,我们汲取了2007年重庆开县雷灾的教训,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防雷设施的建设力度,努力保障全国少年儿童的安全。
2009-06-01 14:45:24
- 于新文:
第二方面,我介绍一下今年的防雷形势。应该说2009年我国防雷形势也不容乐观,经过我们的监测和评估,今年的防雷形势比较严峻,从今年2月份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出现了较强的闪电,而且雷电呈现出频次多、密度大的特点。监测结果表明,今年1到5月份的闪电一共发生了大概67万次,而去年同期只发生了59万次,多发生了8万次。所以这些雷电灾害在我们全国范围造成了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09-06-01 14:45:57
- 于新文:
据统计,1到5月共发生雷电事故974起,造成23人受伤,但是死亡的人数大大减少,死亡只有9人。所以我们总的判断,今年的雷电形势十分严峻,需要加强防范。
2009-06-01 14:49:11
- 于新文:
我要介绍的第三方面内容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提请社会各界,包括单位和个人,要加强雷电灾害的防御,特别是随着主汛期的到来,全国各地将频繁出现雷电天气,根据以往的统计,6到10月份是我们国家雷电灾害的高发期,我们提请各部门、各单位、个人应该高度重视雷电防御工作。
2009-06-01 14:49:47
- 于新文:
主要有四点,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雷电灾害的防御措施,特别是要加强防雷设施的建设和部署,没有的要尽快安装和完善。第二要加强雷电的监测和预警。我们要及时发布雷电预警信息。第三要科学应对,相关单位和个人在获得雷电天气预报的时候,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并及时防范。第四,我们还要继续加强科普宣传,通过这两年的工作,气象科普特别是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是抵御灾害的有力武器。同时,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防灾和避灾意识也非常必要的。
2009-06-01 14:51:04
- 于新文:
借此机会我给大家介绍几个防雷小常识,通过各位向社会各界进行宣传。
室外怎么防雷呢?
第一,当雷电要发生的时候应该迅速躲进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比如已经有了避雷设施的建筑里面,这是比较安全的。如果在山里可以躲到山洞里;如果在汽车里面就不要出来,汽车里面也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点。第二,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这些尖耸孤立的建筑,不要在棚屋、岗亭停留,要远离高压线、输电线。第三,如果没有躲避的地方就要找一个地势低洼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第四,在空旷的场地,不要打雨伞,不要把金属工具扛在肩上。第五,在游泳或者从事水上作业的时候,要尽快离开水面。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雷电天气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特别是打雷的时候不要打手机,这也是很危险的。
2009-06-01 14:54:54
- 于新文:
关于室内的防雷,大家需要注意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墙壁。第二,不要靠近水管,也不要触摸金属管线。第三,在房间里最好不要使用任何电器,建议要拔下电源插头。第四,发生雷电时也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特别是发生雷击火灾的时候,尽快切断电源,要使用干粉灭火器和专用灭火器灭火。
2009-06-01 14:55:41
- 于新文:
借此机会,我就当前防雷工作情况给各位作了一个介绍,也想借这个机会提醒全国的小朋友们,特别是要注意雷电灾害,注意科学防范。
下面请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张祖强副司长介绍有关情况。
2009-06-01 14:56:37
- 张祖强: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第一次参加新闻发布会,利用这个平台向大家介绍气象方面的信息和防灾减灾的一些知识。长期以来新闻界的朋友对气象服务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为把有关气象服务信息和防灾减灾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借这个机会,一方面向大家表示感谢,另外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气象工作。
2009-06-01 15:00:04
- 张祖强:
今天是六一,在全国来说上也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入汛时间。南方一些地方,四月份就已经有比较大的暴雨出现。今天大家来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路上已经感受到北京的温度很高。刚才我得到最新的观测数据,今天下午两点,北京的百叶箱温度是38度,天津也是38度。这也提醒我们,汛期服务非常重要,任务非常重,再次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2009-06-01 15:01:00
- 张祖强:
我下面介绍六方面内容:五月份天气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天气气候事件;五月份国外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五月份农业气象条件分析;高考期间天气情况;六月份农业生产的建议,气象服务方面需要关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通报一下中国气象局在麦收、抗旱等方面做的工作。
2009-06-01 15:01:45
- 张祖强:
5月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气温偏高,降水略偏少。
5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6.3℃,较常年同期偏高0.9℃,为1951年以来第5高。其中东北、华北地区东北部及内蒙古东部、四川西部等地偏高2~4℃。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平均气温达历史同期最高值,北京、天津、辽宁平均气温历史同期达到次高值。
5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2.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5毫米。华北南部、黄淮、西北地区中东部及内蒙古中部、西藏中部降水偏多3成~2倍;东北地区中北部及内蒙古东部、江南东部、华南东部及云南北部、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和西部、新疆南部等地降水偏少3~8成。青海省区域平均降水量为次多值。黑龙江省区域平均降水量为第三少。
总体而言,2009年5月,全国大部地区雨水和热量比较充足,旱涝范围较小,受灾程度偏轻,气候条件总体偏好。
2009-06-01 15:03:21
- 张祖强:
5月,我国南方和黄淮等地出现了4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9日至10日,华北南部、黄淮东部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降水量一般在50~150毫米,其中河北邢台(177.6毫米)超过150毫米。
16日至20日,江南中部、华南地区中西部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广西、湖南南部过程降水量为100~250毫米,其中广西桂平(286毫米)、桂林(253.1毫米)超过250毫米。
23日至25日,广东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浙江东南部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广西、湖南南部过程降水量为100~300毫米,其中广东台山(454.7毫米)、上川岛(305.2毫米)超过300毫米。
27日至28日,河南西部、湖北大部、江西西部、广西中南部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降水量一般在50~150毫米,其中湖北天门降水量149毫米。
2009-06-01 15:04:00
- 张祖强:
5月以来,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东北部降水量偏少5~8成,局部地区偏少超过8成,加上气温偏高2~4℃,黑龙江和内蒙古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黑龙江降水量为第三少。
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导致上述地区气象干旱迅速发展。目前,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东北部仍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旱等级。
截至5月27日,黑龙江省受旱面积已达到925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3%。其中,重旱面积3740万亩,水田缺水渴水面积606万亩,为历史同期最重旱情。
2009-06-01 15:04:34
- 张祖强:
5月强对流天气明显偏少,但局地灾害重。
5月,全国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平均日数为2.2天,较常年同期偏少50%以上,为1954年以来的最少值。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大部地区偏少,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及西藏南部等地偏少3~7天,华南南部偏少7天以上。但广东、江西、四川、贵州、云南、河北、甘肃等地的局部地区灾害较重,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5月全国雷电监测显示,5月9日至10日,河北、山西、河南、北京、天津等地发生雷电939次,其中河北、山东及河南雷电活动集中。5月16日至20日,我国南方大部发生雷电45149次,其中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的雷电活动集中。5月22日至24日,华南等地发生雷电10006次,其中广东东南部、福建、云南的雷电活动集中。
2009-06-01 15:06:54
- 张祖强:
5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及新疆南部、内蒙古西部极端最高气温普遍在32℃以上,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浙江西部、天津、内蒙古西部、新疆南部等地超过35℃。黑龙江、云南、四川、浙江、福建等地的局部地区极端最高气温创历史同期新高。5月20日,黑龙江依兰、伊春、通河日最高气温分别为34.3℃、33℃和34℃,分别比当地5月历史最高气温偏高1.5℃、1.4℃和1.2℃。
2009-06-01 15:07:09
- 张祖强:
5月,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沙尘天气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少,平均沙尘天气日数为0.3天,仅为常年同期的22%,是1954年以来的第三少。26日,南疆盆地、内蒙古中部等地出现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天气过程次数低于近10年平均值,为2003年以来最少。
2009-06-01 15:07:18
- 张祖强:
5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以下三方面:
1、暴雨
5月2~3日,孟加拉国遭遇雷雨和暴风雨袭击,造成至少19死亡。
5月4日,印度东北部遭遇暴风雨袭击,造成至少11人死亡。
4月以来,巴西北部和东北部因连降暴雨引发洪水,造成至少44人死亡,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5月11日,美国中东部地区遭暴雨和大风袭击,至少造成6人死亡。
5月上中旬,塔吉克斯坦西部连降暴雨并引发泥石流,造成至少18人死亡。
5月下旬,澳大利亚东北部连降暴雨,导致沿岸地区发生严重水灾,并造成2人死亡。
2、热带风暴
5月3日,菲律宾东部遭受热带风暴“鲸鱼”袭击,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27人死亡。8日,菲律宾北部遭受台风“灿鸿”袭击,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47人死亡。
25日,热带风暴“艾拉”袭击了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国西南部,造成至少131人死亡。
3、高温热浪
5月下旬,巴基斯坦大部地区出现高温热浪天气,其中东南部最高气温达到48℃。
2009-06-01 15:12:26
- 张祖强:
下面我分析一下5月农业气象条件。
5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西北、华北、黄淮大部热量充足,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充分灌浆,春播作物长势总体较好。江淮、江汉地区5月前期和中期多晴好天气,对冬小麦籽粒充实有利。江南、华南早稻产区大部光温条件较好,利于早稻分蘖及幼穗分化。
但5月也出现了一些不利气象条件。东北地区北部和西部的旱情迅速发展,不利于春播作物出苗及幼苗生长。西北地区东北部旱情持续,对冬小麦灌浆不利。江汉地区5月后期出现强降雨,影响冬小麦收晒进度。江南、华南的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天气,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西南地区东部雨日较多,部分地区冬小麦和油菜收晒受到影响。
2009-06-01 15:12:40
- 张祖强:
下面介绍一下09年高考7到9日的天气情况,总体是好消息,我国没有大范围强降水,从全国来看,总体还是适合学生高考。沿海地区发生热带气旋登陆可能性不大。
影响高考的天气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气温异常偏高和偏低,二是暴雨、雷电、大风和冰雹等。今年高考期间(6月7-9日),我国无大范围的强降雨、雷雨大风、高温等恶劣天气。
高考期间,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黄淮、江淮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将有一次降雨天气过程,上述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34℃;江南、华南将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局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总体来讲,气象条件较适宜考生出行和应考。具体预报如下:
2009-06-01 15:13:02
- 张祖强:
7日,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黄淮、江淮及西南地区东部将有小到中雨,其中四川盆地东部、华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将可能出现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江南、华南为晴热天气,风力不大,日最高气温一般在33~36℃。
8日,东北大部分地区仍有阵性降雨,天气较为凉爽;北方其它大部分地区将为晴间多云的天气,风力不大;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淮、江南地区西部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上述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一般在28~33℃之间。另外,江南地区东部、华南地区大部仍为晴热少雨天气,需注意降温防暑。
9日,北方大部分地区将以晴热天气为主,日最高气温一般在30-33℃之间;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海南有阵性降雨,局部地区将出现雷雨大风,考生需要带好雨具;江南大部、华南大部仍为晴热少雨天气,日最高气温在34~37℃之间,气温高,空气湿度大,天气较为闷热,需采取适当防暑降温措施。
2009-06-01 15:13:25
- 张祖强:
展望一下6月上旬的天气趋势:
预计6月上旬,我国主要降雨区将位于江汉、江南、华南、四川盆地东部以及云南西部和南部、西藏东南部、陕西南部等地,降雨量一般有30~60毫米,部分地区有80~100毫米,局部有150毫米以上;上述大部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4成,局部偏多1倍以上。
2009-06-01 15:14:06
- 张祖强:
六月上旬的天气对于缓解旱情不是非常乐观。
1、针对东北地区北部和西部降水量仍将偏少,旱情将持续发展的状况,各地首先要全力组织人工浇灌,力争保苗;其次要继续做好查田补种工作,对缺苗断垄或不能出苗的玉米等作物地块,要合理选择早熟品种,实行催芽坐水补种;另外要强化田间管理措施,做到抗旱保苗与田间管理两手抓,对墒情适宜的地块,做到松土保墒,增强禾苗抗旱能力。
2、北方冬麦区自南向北已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各地要根据小麦成熟情况和天气预报,抓住有利天气,及时抢收、晾晒冬小麦,力争颗粒归仓。
2009-06-01 15:14:50
- 张祖强:
3、江南、华南早稻将陆续进入孕穗、抽穗期,各地要加强田间管理,视禾苗长势适时施肥,以促进形成大穗;对进入抽穗开花期的早稻田采取浅水灌溉,雨后应及时排水,力争提高结实率。
4、进入夏季,全国大部地区将陆续进入汛期,强降水以及雷电、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增加。各地要抓紧水利设施修复和防洪设施加固工作,力争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暴雨、洪涝及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及城市内涝等灾害。
进入夏季,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活动也将逐步增强,预计6月份将可能有一个台风登陆我国沿海,沿海地区要加强防范登陆台风带来的灾害影响。
2009-06-01 15:15:27
- 张祖强:
自5月25日开始,预期至6月27日结束,中国气象局将在每周一、周二和周五各发布一次夏收气象服务信息产品(每周3次),并根据需要适时增加服务产品,提高服务频次。
每周一的夏收气象服务信息产品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去一周麦收天气总结及未来一周麦收天气展望。
每周二及周五夏收气象服务信息产品的主要内容包括:最新冬小麦发育期及收获进度情况,未来三天冬小麦收获期农用天气预报及农业生产建议。
夏收气象服务信息产品于制作当日15时30分向有关部委传送,并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公众发布。
截止5月底,中国气象局已发布夏收农用天气预报3期,夏收气象信息服务产品2期,4期服务产品在当日19:30的《联播气象》中播出。
2009-06-01 15:16:41
- 张祖强:
针对黑龙江内蒙古的严重旱情,气象部门紧急动员,全力开展抗旱保苗工作。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全面启动抗旱Ⅰ级响应行动。中国气象局和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开展的抗旱气象服务进入攻坚阶段。
在年初的年景分析以及随后的春季短期气候预测和5月短期气候预测中,气象部门多次强调春末夏初会出现较重旱情,提醒有关部门做好预防和抗旱准备。
进入5月后,黑龙江省气象局连续发布干旱预警。24日起,黑龙江省气象台开始起连续发布干旱橙色预警信号。25日,黑龙江省启动气象灾害(干旱)应急保障预案Ⅱ级响应。5月29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矫梅燕专门致电黑龙江省气象局,要求在做好预测、预报、预警的同时,做好旱情调查、收集和预评估,特别是要抓住一切有利天气时机,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实施人工增雨抗旱作业,配合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做好抗旱气象服务工作。5月30日,中国气象局派出以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曲晓波为组长的中国气象局黑龙江抗旱气象服务调研组将深入到重旱区实地察看旱情发生、发展情况,指导抗旱减灾服务工作。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参加水利部工作组赶赴旱区。
2009-06-01 15:17:02
- 张祖强:
近日,黑龙江、内蒙古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及时实施飞机、火箭和高炮联合人工增雨作业。5月28日至29日,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黑龙江省大庆、黑河、绥化、等地降水量在7~15毫米,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出现明显降水,使严峻的旱情有所缓和,但东部旱区仍无明显降水。
气象部门将继续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工作,力争尽早使旱情得到缓解或解除。
2009-06-01 15:17:57
- 张祖强:
今天是全国正式进入汛期。4月28日,中国气象局召开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各地气象部门、各单位会后积极开展汛前准备和自查工作。
目前,由中国气象局领导带队的6个检查组,已完成对17个省(区、市)气象部门汛期气象服务准备情况的检查、指导工作,形成了检查报告,并提出了相应整改意见。
2009-06-01 15:18:23
- 张祖强:
检查结果显示,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和相关单位在思想认识、技术装备、岗位责任、规章制度和人员情况等方面基本到位,对各项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汛期气象服务准备充分。
5月27日,2009年中国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局长、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组长郑国光主持会议,听取了汛前检查和准备情况工作汇报,并对进一步加强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做出部署。
我就介绍到这,谢谢大家!
2009-06-01 15:18:49
- 于新文:
下面有请媒体朋友提问。
2009-06-01 15:19:03
- 凤凰卫视记者:
五月份遭受到洪涝天气的地区,六月份还会不会加重?从现在的预测来看,全国整体今夏会不会出现比较大规模的洪涝?
2009-06-01 15:19:23
- 张祖强:
从我们气象服务来说,比较有把握的是短期天气预报,您提到的实际是短期气候预测,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刚才在我的PPT材料里没有提到汛期总体的预测情况,但是总体来看,今年与去年相比,可能今年的灾情会比去年重一些。
2009-06-01 15:20:52
- 凤凰卫视记者:
有指标衡量吗?
2009-06-01 15:21:06
- 张祖强:
现在我们只是定性的估计,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定量指标来告诉大家。
2009-06-01 15:21:23
- 新华社记者:
今日华北地区发生干热风天气引起公众的关注,想请您介绍一下干热风天气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2009-06-01 15:21:40
- 乔林:
干热风主要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影响,主要是水分散失过快,冬小麦灌浆区在河南东北部、京津、河北东南部、山东西部北部,包括甘肃东部、南部,还有陕西一些地区地动是冬小麦灌浆区,会受到干热风的影响,具体干热风的定义是,风速在300米以上,气温在30度或以上,相对湿度在30%或以下,达到这样的气象指标就是干热风。干热风会对绿色作物生长带来影响,水分散失过快。未来两三天,或者是明天、后天,范围还是比较小,在华北平原,主要温度会高一些,温度总体在30度以上,但是大范围高温天气不会出现。
2009-06-01 15:22:02
- 于新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09-06-01 15:24:45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2009年6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现场直播本次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于新文介绍情况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张祖强副司长
中国气象局2009年6月份新闻发布会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首席预报员乔林
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韩丽娟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服务室高荣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服务室张培群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张祖强介绍情况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提问
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于新文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张祖强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首席预报员乔林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张祖强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2009年6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赵娜
中国网现场直播本次发布会
中国网 赵娜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于新文介绍情况
中国网 赵娜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张祖强副司长
中国网 赵娜
中国气象局2009年6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赵娜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首席预报员乔林
中国网 赵娜
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韩丽娟
中国网 赵娜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服务室高荣
中国网 赵娜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服务室张培群
中国网 赵娜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张祖强介绍情况
中国网 赵娜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赵娜
新华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赵娜
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于新文
中国网 赵娜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张祖强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赵娜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首席预报员乔林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赵娜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张祖强
中国网 赵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