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7月11日至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论坛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就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岸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探讨。中国网对论坛开幕式和闭幕式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

活动描述

  •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7月11日至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论坛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就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岸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探讨。中国网对论坛开幕式和闭幕式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王毅:

    尊敬的贾庆林主席,尊敬的吴伯雄主席,来自海峡两岸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2009-07-11 08:59:21

  • 王毅:

    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所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和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今天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

    2009-07-11 08:59:37

  • 王毅:

    今天上午的开幕式,由我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国政研究基金会副董事长林丰正先生共同主持。我们首先代表论坛主办单位,对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莅临本届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09-07-11 08:59:57

  • 王毅:

    本届论坛是在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的新形势下举办的。论坛首次以“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为主题,并设立了三项研讨议题,分别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论坛期间,还将举办两岸经贸合作座谈会。

    2009-07-11 09:00:08

  • 王毅:

    今天,贾庆林主席和吴伯雄主席亲自出席论坛开幕式,与会的两岸各界代表多达500余人,这充分说明了两岸各界对本届论坛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本届论坛顺应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论坛由国共两党牵头举办,但目的是为两岸各界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以增进了解,汇集民意,凝聚共识,从而为推动两岸关系保持发展势头发挥应有的作用。

    2009-07-11 09:00:19

  • 王毅:

    出席今天开幕式的贵宾有国共两党的高层人士和台湾其他党派人士、两岸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经贸界的专家学者。两岸文化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人士也以特邀嘉宾和特邀专家的身份出席论坛。两岸青年学生代表也首次应邀参加论坛。

    2009-07-11 09:00:44

  • 王毅:

    现在,由我来介绍出席论坛开幕式的大陆方面的主要嘉宾。稍后,请林丰正副主席介绍台湾方面的嘉宾。在主席台上就坐的大陆方面的嘉宾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先生;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钱运录先生;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先生;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先生;中共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先生。出席开幕式的大陆方面人士还有:作为特邀嘉宾与会的文化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宗教局的负责人,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河南、山西等大陆中部地区省份的负责人。对大家的到来,我们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

    2009-07-11 09:00:54

  • 王毅:

    现在,有请林丰正副主席主持。

    2009-07-11 09:01:07

  • 林丰正:

    尊敬的贾主席、吴主席、王主任,大陆的各位领导,台湾的各位嘉宾,两岸的各位先进,各位好朋友,大家早安!大家早上好!首先,丰正要代表中国国民党、代表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感谢中共中央及中央台办、湖南省长沙市各位领导对两岸经贸论坛的全力协助与支持,使得这个论坛能够顺利的进行,表达最诚挚的敬切之意。尤其是对于全体幕前幕后的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劳付出表示由衷的感激,非常谢谢大家。

    2009-07-11 09:02:43

  • 林丰正:

    现在让我介绍台湾出席大会的几位贵宾,首先介绍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生及其夫人吴戴美玉女士,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先生;国民党副主席吴敦义先生;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先生;无党籍联盟林炳坤先生。

    2009-07-11 09:03:24

  • 林丰正:

    各位都知道,两岸论坛已经举办了四届,由于双方的重视、努力、用心,我们曾经获得好几十项的结论和共识,包括经贸、农业、教育、文化、交通、旅游、金融等各个领域,使两岸关系持续朝向更稳定、更互惠、更双赢的大方向推进,为两岸未来和平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效用。

    2009-07-11 09:03:39

  • 林丰正:

    过去一段时间是两岸关系大步发展的时期,在吴主席的领导之下,中国国民党所推动的两岸政策获得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所以两岸关系正走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非常值得我们欣慰。尤其吴主席担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两年多以来,承续胡连会五项愿景的基础,对促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双方的沟通、互动和两岸之间的交流合作尽心尽力,贡献良多,获得很大的绩效,值得我们对吴主席表示敬佩。

    2009-07-11 09:03:55

  • 林丰正:

    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恭请吴伯雄先生为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致辞。

    2009-07-11 09:04:27

  • 吴伯雄:

    尊敬的贾主席、王主任,以及大陆、中央及湖南省的领导,来自台湾的林主席、郁主席、秦秘书长,以及国民党的各位副主席,最重要的是参加这次论坛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学者、各位专家,大家好。

    2009-07-11 09:04:48

  • 吴伯雄: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已经成功地举办过四届,过去四年间,汇集两岸各界的智慧,在经贸与文化的领域达成了29项共同的意见,大陆方面,还借着四届的论坛宣布了58项的措施。而两岸协商的恢复,各界期待多年的三通愿望终于实现。

    2009-07-11 09:08:36

  • 吴伯雄:

    我在三年多以前来过长沙,从台北到长沙花了六个多小时,而昨天我们只花了两个小时十分钟,和贾主席从北京来到长沙时间差不多。这个不同,证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双方本着互信双赢的共识,造就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成果,也共同见证了两岸关系朝着和平发展的大方向稳步前进。虽然过程中有波折,虽然每个步骤有时候显得举步维艰,但是我们一直很有信心,因为我们看到两岸未来的光明前景,更因为我们坚信两岸关系通过诚信的协商,寻求共识,认真落实,创造成果的发展方向是明智而正确的。

    2009-07-11 09:10:19

  • 吴伯雄:

    接下来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要珍惜这得来不易的交流现状与协商成果,扩大沟通与合作的领域,为台海两岸的人民共谋福利,为两岸关系的推动增添新的动力。

    2009-07-11 09:10:38

  • 吴伯雄:

    记得5月26号,就是一个多月以前,胡总书记在北京,与我们有一个会谈,双方都建立了共识,这个论坛有它的价值、有它的积极的意义,不但要继续主办,而且要越办越好。

    2009-07-11 09:12:14

  • 吴伯雄:

    本届经贸文化论坛以“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为切入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全球金融风暴下的此刻,当我们重新审视两岸关系的未来时,我们意识到两岸关系是否能持续且长远地发展,是否能在不远的未来产生实质性的更大突破,文化平台上的沟通、往来与融合是问题解答的一个关键所在。

    2009-07-11 09:17:59

  • 吴伯雄:

    什么是文化?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宗教、艺术、文学、教育,举凡生活的内容,一动一静,莫非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财富,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分享的记忆与感情,是任何价值观的总和。

    2009-07-11 09:18:06

  • 吴伯雄: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文化就像阳光、空气、水一样自然,从衣食住行到一言一行都有文化的要素在其中,就因为文化像阳光、空气、水一样自然,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重要性。

    2009-07-11 09:19:34

  • 吴伯雄:

    但文化其实和阳光、空气、水一样也有品质的面向,当空气、水的品质不好的时候,我们会关注到环保的问题,同样的,当文化的品质出现警讯的时候,我们也会注意到文化建设的问题。

    2009-07-11 09:19:45

  • 吴伯雄:

    我记得很清楚,我有一位老长官,他在二三十年前“经济部”和“行政院”的任期内,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建设是付出最大贡献的。但是在他的晚年,他曾经说过一段话,他说他觉得有一点遗憾的就是当他全力推动经济建设的时候,没有同等的关心到文化建设的问题。

    2009-07-11 09:20:10

  • 吴伯雄:

    我想我的老长官这番话,我们现在在两岸仍有相同的语言,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文化为什么重要?因为任何政体的建设,如果没有了文化的内涵,只是冷冰冰的一个政体,任何的制度运作如果没有了文化的支撑,任何经济建设如果没有文化的建设做基础,也无法提升社会的品质,中华民族有丰富的文化基础,古人所谓的“夷夏之辩”也是以文化作为判断的标准,中华之本,就是文化之本,我们中华子孙勿忘了文化的重要性。

    2009-07-11 09:20:21

  • 吴伯雄:

    从经贸的角度来看两岸,大家追求的是经济的利益,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两岸,大家重视的是品质与价值的问题,包括制度的改革,生活的方式,以及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等等。

    2009-07-11 09:20:32

  • 吴伯雄:

    伯雄认为,经贸与文化是连接两岸的两大桥梁,缺一不可,现在该是搭起文化桥梁的时候了,要搭起两岸的文化桥梁,两岸可以共朝几个方向努力。

    2009-07-11 09:20:55

  • 吴伯雄:

    第一,共同推动文化创意的产业,文化产业扶大之后,它的影响力是非常深远的,两岸的优势可以互补,引导社会对多元价值的尊重。

    2009-07-11 09:21:11

  • 吴伯雄:

    2004年以来,大陆文化产业平均年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增长的幅度在15到20个百分点上下。在此刻,全球消费领域增幅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大陆地区的文化产业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2009-07-11 09:27:13

  • 吴伯雄:

    今年1到3月间,平均的增幅达到17%,为市场贡献,为文化产业的内容,制作和提出新的要求,这也为两岸文化者的携手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据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从2005到2020年的15年,大陆人均文化消费需求年增长将达到6.7%,文化产业和增加值的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4%左右,文化产业作为今后20年两岸支柱产业的地位是非常明显的。

    2009-07-11 09:27:24

  • 吴伯雄:

    相对而言,台湾地区的文化产业起步稍早,其中尤以影视、广播、新闻出版、流行音乐、舞台艺术等领域比较引人瞩目,但是内需市场的狭小,同业竞争激烈的原因,整体产业的发展速度是趋缓的,令我们有一些隐忧。

    2009-07-11 09:27:37

  • 吴伯雄:

    今后两岸文化界在频密交流之余,共同创建文化产业的平台,同时纳入大陆广阔的市场,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台湾比较成熟的营运经验,与活泼开放的创意人才,必将为21世纪华文文化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争取到最大的优势。

    2009-07-11 09:27:52

  • 吴伯雄:

    第二方面,加强教育的交流,教育是文化传承、交流、创造的重要的媒介,今天大家都谈软实力,而教育正是孕育软实力的土壤。

    2009-07-11 09:28:02

  • 吴伯雄:

    伯雄认为,两岸青年学子的交流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刺激学生对文化问题的共同思索,有助两岸形成共同的文化追求。因此我们本着文化与交流的立场,我们主张开放陆生到台湾求学,并且承认大陆学历,同时也鼓励两岸学校与学生之间展开研究与教学的合作,并推动交换学生计划。

    2009-07-11 09:28:11

  • 吴伯雄:

    从两岸教育的交流来看,虽然签约高校的数量不断增长,大陆到台湾交流以及台湾学生到大陆攻读学位的学生日渐增多,但从总体上看,虽然仍处于缓步发展的水平,从趋势的潮流来看,很有提升的空间。

    2009-07-11 09:28:23

  • 吴伯雄:

    第三方面,推动媒体的合作。现代的社会因为媒体的发达与进步,使得文化所能产生的力量更为惊人。媒体本身既是文化的媒介,也是文化创造的园地。回顾两岸传媒事业近数年来的交流历程,充满了波折与坎坷。两地电视节目的落地政策至今尚未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优秀的电视节目资源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泛普及。凡此均为阻碍两地媒体高效沟通对话的现实障碍。

    2009-07-11 09:28:31

  • 吴伯雄: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两岸文化的交流,必须要在教育、艺术、传播、语言文字等领域通力协作,互补互促。至于,我们应如何在现有体制框架下,尽快完成相应的配套政策,由政府引导、民间配合,建立高效对等的影音制播与发行合作机制,使两岸传媒产业形成紧密联合的产业链,发挥协同互促的效果,有效地为两岸同胞搭起咨询沟通的桥梁,并大幅提升彼此的素质与竞争力?

    2009-07-11 09:28:42

  • 吴伯雄:

    同时我们应如何把文化交流纳入到制度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之上,使多年来文字沟通的障碍也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又该如何通过体制化的平台搭建促进两岸青少年的相互了解、活络两岸人才资源的互动与共用?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希望与会的学者、专家与业界精英,能够集思广益寻求切实有效的对应策略,为两岸文化的交流发展提出新的看法、新的视角、新的思路。

    2009-07-11 09:28:53

  • 吴伯雄:

    另外,本届论坛的经贸议题,集中在我们过去较少触及的领域,尤其是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方面的合作,对两岸具有高度的意义。两岸都面临气候变迁和能源日益减少的威胁,过去在这些领域的合作也都相当有效。如果能建立合作的机制,共同应对《京都议定书》协议的演变,拟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策略,开始新能源产业的研发、合作,相信必有助于两岸环境的永续发展,甚至开创新的商机,促进两岸互利双赢、和平共荣,并为更洁净的地球村付出贡献。

    2009-07-11 09:29:02

  • 吴伯雄:

    本届论坛分组讨论的议题,除了两岸在文化、教育与经贸等方面的交流以外,还包括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是两岸之间疗伤止痛,化干戈为玉帛过程中的当务之急,也同时备受广大民众的高度期待。

    2009-07-11 09:29:10

  • 吴伯雄:

    我个人深信,本届论坛必将获至丰硕且具有前瞻性的方案与计划,为中华文化道统的传承,为两岸人民情感的融合再度扮演强而有力的推手的角色。

    2009-07-11 09:29:31

  • 吴伯雄:

    最后,本人以论坛共同主持人之一的身份再一次欢迎贵宾的亲临与会,也向所有辛勤参与筹备工作的同仁致以最高的敬意。谢谢大家,谢谢各位!

    2009-07-11 09:29:45

  • 王毅:

    谢谢吴伯雄主席刚才十分精彩的演讲。让我们记住他讲的这句话,经贸和文化是连接两岸的两座桥梁,现在是我们搭建文化这座桥梁的时候。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发表讲话。

    2009-07-11 09:30:06

  • 贾庆林:

    尊敬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生及夫人、副主席林丰正先生,尊敬的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先生、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无党联盟主席林炳坤先生,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2009-07-11 09:30:27

  • 贾庆林:

    仲夏的湘江之滨,万木葱茏,荷花飘香。来自海峡两岸的各界有识之士,相聚在素有“楚汉名城、屈贾之乡”美誉的长沙,隆重举办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大计,很有意义。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代表胡锦涛总书记,对本届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2009-07-11 09:30:46

  • 贾庆林:

    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重要举措。2006年4月以来,国共两党有关方面以经济议题为主,先后举办了四届论坛,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对推动两岸关系摆脱危机,进入和平发展轨道,直至实现历史性转折,发挥了重要作用。论坛是国共两党对话的重要平台,两党高层领导在这里发表意见,引领两岸关系发展的潮流。论坛也是两岸各界人士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党派团体代表、业界精英、专家学者在这里直接交流,赋予论坛广泛的代表性,汇集了各个方面的真知灼见。论坛还是反映民意、政策先导的重要平台,达成的共识和提出的建议很多已经化为两岸双方的政策,为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总之,论坛已经成为两岸交流的一个重要品牌。

    2009-07-11 09:31:02

  • 贾庆林:

    今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与吴伯雄主席会谈时都认为,国共论坛是一个成功的论坛,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根据双方的共识,本届论坛首次以“推进和深入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为主题,重点研讨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等三项议题。这样的设计顺应了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需要,反映了两岸大多数民众的共同意愿。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来自两岸文化教育界和产业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我们希望通过本届论坛,谘诹善道,博采众知,凝聚共识,进一步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本届论坛一定能够成为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盛会。

    2009-07-11 09:31:15

  • 贾庆林: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教育给文化以生机活力。纵观古今中外,文化的光大昌明莫不始于交流、基于教育。中华民族历来强调人文化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老经典《周易》中,就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论述。两岸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交流,两岸关系发展需要来自文教交流的动力,更需要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支撑。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作用。

    2009-07-11 09:31:26

  • 贾庆林:

    去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讲话的主旨,就是号召两岸同胞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分体现了我们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决心和诚意。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描绘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的美好蓝图。其中,专门提出了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的意见,号召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倡导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这是我们与台湾方面共同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基本思路。

    2009-07-11 09:35:18

  • 贾庆林:

    长期以来,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单向发展为双向,活动日渐频繁,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领域愈益拓宽,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自1991年至2008年底,仅大陆方面应邀赴台的文化交流项目就达4500多项、44000多人次。截至2008年底,大陆298所高校与台湾108所高校签署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约有2万名台湾学生来大陆高校就读。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蓬勃发展,推动了中华文化在两岸的传承与创新,增进了两岸同胞的理解和感情,特别是在两岸青少年之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同时也要看到,相对于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还显得滞后,两岸同胞之间仍然存在着诸多隔阂和误解。这种局面应当改变,需要两岸有识之士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2009-07-11 09:35:28

  • 贾庆林:

    当前,两岸同胞大交流方兴未艾,两岸各界大合作势不可挡,两岸关系大发展前途光明。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一致愿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也为拓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两岸同胞要抓住难得的机遇,大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高层次,扩大领域,丰富内涵,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建设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我提出以下五点意见:

    2009-07-11 09:35:40

  • 贾庆林:

    第一,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异彩纷呈,形成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又相互融合,构成丰厚多姿的中华文化统一体,并决定着各区域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根基。千百年来,随着大陆居民不断迁徙台湾,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节日礼仪等早已传播至整个宝岛,使中华文化深植台湾、茁壮成长。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血同缘、书同文、语同声、亘古未变。即使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同胞仍然以各种方式顽强地延续中华文化传统,勇敢地坚守中华儿女的气节。台湾光复后,中华文化在台湾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已深深融入台湾同胞的血脉之中,内化为台湾同胞的精神品格。台湾人民崇敬祖先的历史传统、爱土爱乡的真挚感情、抵御外侮的壮烈情怀,闪烁着中华民族敬祖爱国精神的光芒。台湾人民筚路蓝缕,勤奋打拼,将台湾开发建设成富饶的宝岛,展示了中华民族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长期以来,台湾同胞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元素,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发扬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优秀传统。独具特色的台湾文化,为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殿堂贡献了一块夺目的瑰宝。台湾同胞因近代以来特殊的历史遭遇和形成的台湾意识,反映的是爱乡爱土的炽热情怀和自己当家作主的朴素愿望,这与图谋分裂中华民族的所谓“台独”意识有着本质区别,不容歪曲和利用。历史的创伤割不断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人为的破坏除不去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中华优秀文化曾经创造了五千年灿烂文明,成就了泱泱大国的历史地位,今天仍然是两岸中国人共同实现民族富强的宝贵资源和强大动力。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两岸同胞应当携手面向未来,踊跃投入到两岸交流合作的大潮中去,共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共同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009-07-11 09:43:04

  • 贾庆林:

    第二,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的、伟大创造力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源泉。诚然,由于近代以来两岸历史道路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两岸同胞在政治思想观念上存在某些差异。但是,我们有一个最大、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文化的传人,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新形势下,两岸同胞应该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凝聚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共同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挖掘和提炼有益思想价值,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包容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共同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创新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提升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聚合力、亲和力。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精神基石,两岸同胞有责任反对一切违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违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行径,在共同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超越政治分歧,不断增进相互了解,融洽彼此感情,大踏步地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2009-07-11 09:43:40

  • 贾庆林:

    第三,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当今世界,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也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愈来愈多的机会。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产业之一,成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发展两岸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实现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两岸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合作潜力巨大。大陆文化产业具有深厚的底蕴、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台湾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在创意、研发、营销、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等方面具备优势。同时,两岸又共同面临着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压力和推进科技升级、产业升级的迫切任务。我们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推动文化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做强做大中华民族文化产业,大力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共同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民族特色、风格、气派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文化的独特神韵。要积极整合两岸文化产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共同打造产业链,形成产业群。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两岸文化业态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结合,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加紧培养两岸文化产业人才,积极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建设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从业队伍,培养一批领军人物。要共同研究制订两岸文化产业标准,健全文化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两岸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009-07-11 09:43:57

  • 贾庆林:

    第四,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中华民族历来有兴学重教的传统。两岸教育各具特色,互有所长。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了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了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台湾教育体系完整,教育普及率高,对教育改革做了很多探索。在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的时期,两岸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对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提出了更强烈的呼声、更高的要求。两岸要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相互共享,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创造条件、拓宽道路。两岸各类学校要积极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构建多种交流合作平台,教育大计,教师为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两岸教师既要严谨笃学、为人师表,更要志存高远、传扬民族精神,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不竭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优秀人才。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两岸年轻人应早接触、多交往,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携手共进,为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2009-07-11 09:48:54

  • 贾庆林:

    第五,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商签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是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这样的机制,要考虑到两岸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两岸现实,既要适合台湾,又要适合大陆;既要面向两岸同胞、面向中华民族未来,又要面向世界。建立这样的机制,主要是订立制度规范和搭建稳固平台,商讨交流合作的重大问题,协调两岸双方之间的相关政策,以利于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实现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建立这样的机制,需要确立正确、长远的发展目标,规划切实可行的推进步骤。当前,两岸双方可以组织人员先就商签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进行研究和规划,就其具体内容、形式、步骤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时机成熟,可将商签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纳入协商议题。我相信,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探讨出并建立起惠及两岸同胞的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

    2009-07-11 09:49:07

  • 贾庆林: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伟大的事业需要人才辈出。我们希望,两岸同胞一起高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沿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谱写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新篇章,努力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最后,祝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09-07-11 09:51:45

  • 王毅:

    感谢贾庆林主席。刚才贾主席的演讲十分全面、深入和精彩。贾主席的演讲为我们开好本届论坛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指出了方向。现在我宣布,本届论坛的开幕式到此结束。我们暂时休会。10分钟以后继续在这里举行专题报告会。请大家准时出席。谢谢大家。

    2009-07-11 09:52:11

  • 中国网:

    开幕式直播到此结束,谢谢!

    2009-07-11 09:52:24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china.com.cn/dianbo/shipin/news/090711/090711d.wmv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认真负责的安检人员

    中国网 戴凡

  • 余秋雨嘉宾走过安检台

    中国网 戴凡

  • 服务大会的美丽的礼仪小姐

    中国网 戴凡

  • 迎宾小姐列队欢迎嘉宾

    中国网 戴凡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论坛开幕式

    中国网 戴凡

  • 与会的台湾嘉宾被媒体团团包围

    中国网 戴凡

  • 静静的会场等待嘉宾

    中国网 戴凡

  • 会场的服务温馨周到

    中国网 戴凡

  • 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

    中国网 戴凡

  • 来自台湾的美女主播出席论坛

    中国网 戴凡

  • 与会嘉宾认真研究会议材料

    中国网 戴凡

  • 与会代表亲切交谈

    中国网 戴凡

  • 大会主席台

    中国网 戴凡

  •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前的会场

    中国网 戴凡

  •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

    中国网 戴凡

  • 在主席台就坐的嘉宾

    中国网 戴凡

文字实录  正序 倒序 刷新

全文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