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民政部就中国清明网开通仪式举行发布会

   民政部定于2010年3月31日(星期三)上午09:00 ,在首都大酒店祥云厅举办“中国清明网开通仪式暨2010《殡葬绿皮书》发布会”,届时将发布2010《殡葬绿皮书》。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社会科学院2010《殡葬绿皮书》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于2010年3月31日(星期三)上午09:00 ,在首都大酒店祥云厅举办“中国清明网开通仪式暨2010《殡葬绿皮书》发布会”。 届时将发布2010《殡葬绿皮书》。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朱勇:

    尊敬的窦部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共同来见证全国殡葬门户网站——中国清明网的开通,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2010-03-31 08:42:45

  • 朱勇: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开通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李波、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张洪昌、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殡葬管理处处长杨文涛女士、北京清明环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甘路、浙江爱丽芬集团总裁办主任王原。在这里我还要介绍两位没有到场的嘉宾,位是中国殡葬协会会长、国际殡葬协会轮值主席陈群林先生,他因为腰扭了一下今天来不了,本来是要来的。还有一位是浙江爱丽芬集团总裁姚博明先生,因为他随国家领导人出访,所以来不了,两位嘉宾都委托我,一是向大家表示歉意,二是向大家表示感谢。

    下面开始进行开通仪式。首先请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张洪昌先生致辞。大家欢迎!

    2010-03-31 09:05:46

  • 张洪昌:

    尊敬的窦部长,各位朋友,在这生机勃发的清明时节,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仪式,共同见证中国清明网站正式开通,令人分外高兴,这是传承殡葬文化、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事情。在此受陈群林会长委托,我仅代表中国殡葬协会对网站开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网站建设和开通付出大量艰苦细致工作的所有技术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0-03-31 09:07:09

  • 张洪昌:

    殡葬作为人类生活的活动,直接担负着传承历史文化,建构高尚道德伦理和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任。我国现有的近6万殡葬从业者,与世界各地的广大殡葬从业人员一样,更是以自己的辛勤、智慧和成果,努力践行了这一崇高的使命。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在我国殡葬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和认知,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诸多忌讳、误解、不被重视甚至偏见,是导致行业相对国际殡葬行业总体发展缓慢的直接因素。因此,以当代先进的方式和途径宣传殡葬,让社会和世界了解殡葬文化,为行业国际交往提供更大的窗口和平台,成为全行业不懈的追求和共同的心愿。浙江杭州爱丽芬集团凭借一个现代企业敏锐的视角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愿意慷慨援手,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决定以集团全资形式,与中国殡葬协会共同创办中国清明网站,这一行业门户媒体,他们这种热心社会公益的善举必将在业内产生积极影响。中国清明网站也将推动我国殡葬业信息化建设更快发展。

    2010-03-31 09:11:24

  • 张洪昌:

    我们知道,互联网络是继报纸、网络、电视之后一种更新、更加先进的社会媒体,它以信息存储大、迅速便捷等优势,广受各个阶层所喜爱,已成为现在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手段。我们相信,中国清明网站所有技术工作人员一定会在网站的继续完善中不断拓宽信息来源、加快更新速度,进一步丰富拓宽网站的各项功能,力争把中国清明网建成在我国具有权威影响、品位一流的专业网站。同时,我们广大会员和全行业的殡葬工作者都要关注支持网站,积极献计献策,让中国清明网能够起到引导人们科学认识生命和死亡,珍爱生活,正确理解殡葬和殡葬社会教化工作,为推动我国殡葬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共同奋斗。最后,再次对各位领导和来宾朋友们前来支持网站致以诚挚的感谢!

    2010-03-31 09:14:41

  • 朱勇:

    下面有请浙江爱丽芬集团总裁办主任王原致辞。大家欢迎!

    2010-03-31 09:17:14

  • 王原:

    尊敬的窦部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受浙江爱丽芬集团董事长姚博明先生的委托,至此中国清明网开通之际,我谨代表浙江爱丽芬集团向尊敬的窦部长,以及关心支持中国清明网建设的领导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向中国清明网的开通表示热烈的祝贺!

    2010-03-31 09:17:30

  • 王原:

    殡葬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与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殡葬文化、殡葬礼仪等殡葬制度也在传承中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从迷信、教俗、陋习到崇尚科学文理,从耗费大量资源到节俭绿色环保,殡葬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普遍规律,也是世界性的发展潮流。

    在我国,殡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殡葬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殡葬改革和人们殡葬工业的变化,促进了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当今世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覆盖到我们的生活中,从而也为殡葬改革开拓了新的变革空间,依托互联网和新的网络信念,逐渐成为新的殡葬,网络纪念可以突破地域、时间、方式的限制,以更加健康、文明、绿色的形式实现人们慎重追月的愿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近贴低碳经济的时代主题,因而具有极为广阔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浙江爱丽芬集团基于履行社会责任这一使命感,决心加入中国殡葬改革大潮之中,与中国殡葬协会合作,建设中国清明网,为我国的殡葬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值得欣喜的是,在民政部窦部长的关心支持下,在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和中国殡葬协会的帮助指导下,中国清明网顺利完成了第一期的建设工程,并于今天开通。中国清明网开通以后,我们将以北京智纳环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依托,拓展和完善中国清明网,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殡葬门户网站。中国清明网将秉持生命为本、民生为根、文化为源、文明为基的宗旨,忠实履行宣传殡葬事业,倡导生态文明,服务行业社群,推进科学发展的光荣使命,充分发挥以故人为本,守护生命尊严,以亲人为本,以赞生命之灿烂,以后人为本,镌刻生命之历史的核心功能,做大、做强中国清明网的宣传平台、祭奠平台和商贸平台。以践行宗旨,实现使命,发挥功能而不懈努力。

    2010-03-31 09:18:05

  • 王原:

    我们坚信在民政部各级领导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在广大新闻媒体的关心关注下,在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下,中国清明网的全体员工一定会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加倍努力,将清明网以及旗下网站建设得越来越好,使其更好的为全国人民服务,为殡葬事业服务,最后祝愿中国清明网茁壮成长,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2010-03-31 09:18:58

  • 朱勇:

    下面请窦玉沛部长、李波司长、张洪昌会长、王原先生一起开通中国清明网。我宣布中国清明网开通!

    2010-03-31 09:19:47

  • 朱勇:

    接下来有请北京智纳环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给大家演示中国清明网的主要功能。

    2010-03-31 09:20:34

  • 技术人员: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国清明网的产品经理叶东东,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中国清明网。

    众所周知,殡葬由于它的特殊性,大多数老百姓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涉及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人有生老病死又是一个客观规律,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再加上社会舆论对殡葬理解有偏差,以及大众对殡葬行业信息不对称,使得殡葬在社会上有不少负面评价。中国清明网的成立旨在为大众回归对殡葬行业的理解,同时缓解殡葬行业的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们主要通过三个平台提供独一无二的价值服务。

    2010-03-31 09:20:50

  • 技术人员:

    第一,中国清明网是一个宣传平台。我们通过发布殡葬行业的重要新闻、政策法规、殡葬文化等信息,引导大众,了解跟理解整个殡葬行业。同时也在第一时间为殡葬机构、殡葬行业人士带来殡葬的最新咨询。中国清明网作为一个宣传平台,能够为我国殡葬事业的发展提供权威强大的信息舆论,由于殡葬管理部门、社会大众、殡葬企业单位三者之间架起一座交流平台。同时中国清明网又是一个商务平台,我们通过发布殡仪馆、公共人员、殡葬用品企业的一些行业信息、产品信息,让大众快速有效获取有关殡葬服务、殡葬用品的价格信息,同时也我们民政管理单位统一管理,规范行业的下属企业,更为我们殡葬企业单位一个展示自己产品,向大众营销的平台。最后,中国清明网还是一个网络的祭奠平台,通过网上陵园、故人空间、主题纪念馆的纪念方式,通过虚实结合的陵园场景实现实时祭拜,多人同时祭拜。

    2010-03-31 09:21:43

  • 技术人员:

    下面我介绍这三个平台。清明网的宣传平台,主要通过资讯、政策、科学、文化、专题这几个板块来展示我们的宣传频道。这块是我们清明网在殡葬行业重大的一些新闻。这六个板块都是着重展现殡葬行业一些资讯的内容。我们的政策平台主要包含中央到地方的一些地方法规,以及相应的政策的解读。文化频道,我们涉及各行业、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领域的殡葬文化。科学频道我们介绍行业内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一些最新成果专利,以及殡葬从业人员的一些工作防护、心理疏导,从而提高我们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

    比如专题版块,这次清明节快到了我们专门制作了一个专题,通过这样的专题让全国用户更全面更集中的了解整个殡葬行业的发展情况。这是专门为清明节做的一个专题。

    2010-03-31 09:22:53

  • 技术人员:

    清明服务就是要说到的第二个平台,商贸平台。今天要着重介绍一下商贸平台。通过商贸平台大众可以方便有效了解全国各地的一些殡仪馆、殡葬用品、殡葬服务的情况,以北京为例,比如我们要搜一下北京最近的陵园公墓,只要在网站右上方搜索栏搜索,北京所有陵园都可以搜出来,包括它的联系方式、它的介绍。商贸平台专门为殡葬机构用户提供了殡葬网站建设用户,只要这些用户到我们清明网上注册,就可以独立有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拥有他自己的个人域名,这个域名是有自己独立的域名的。无论是陵园公墓、殡仪馆、殡葬运营企业、殡葬服务机构都可以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宣传机构自身的信息、展示自己的产品,比如在橱窗推荐里面。清明网的商贸平台我们也专门针对殡葬行业的各项需求建立了电子商务“子站”系统。目前现在看到的是提供的殡葬行业的一个通用的技术法,这个技术法无论是陵园公墓、殡仪馆都可以通用,但是未来我们将推出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的陵园公墓的专业版、殡仪馆的专业版,以及殡葬用品的设备专业版。以及陵园公墓专业版系统为例,未来我们陵园公墓的专业系统一共展示十项功能,包括墓位信息展示、陵园风景展示、招聘信息发布、自定义资讯信息发布、在线陵园、虚拟墓地、网上纪念馆、代办扫墓等功能,其它的殡仪馆专业系统我们也专门为殡仪馆的功能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一些开发。

    2010-03-31 09:24:45

  • 技术人员:

    目前网络祭拜在互联网上已经流行了,但是根据我们调查,一直不火,最大原因来自两个,一个是除了年轻一点的用户,大部分老百姓并不接受网络祭拜来代替传统的祭拜,认为网络祭拜对于我们已逝故人来说是不尊重的,还觉得我们这种形式比较低俗,几个简单的网页,几个简单图片无法上网络祭拜得到大众的认可,我们清明网的祭奠平台区别于其它网站有三大特点,清明网的祭拜平台,更多的是对故人一种思念,我们祭拜故人是在于我们缅怀了一个感情的诉求。清明网的祭奠平台有一个交互实时性,清明网祭奠平台对陵园公墓进行了虚实结合的展示,让用户有了更深刻的现场祭拜的体验。我们清明网的祭奠平台更加专业、更加可靠,我们在杭州有一个专业的研发团队做这件事情,由于我们跟中国殡葬协会的合作,又是直接在民政部的关心指导下发展成长,所以我们的祭奠平台是比较可靠的。

    现在大家请看清明网祭奠平台的首页,我们最引人注目的是这面人物纪念墙,它纪念的是在我们人类社会中留下了历史印记的故人,他们或许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比如说华盛顿,改变了人类历史,或者给世界带来了一些影响,或者为人们所铭记,当我们点击这些人物的时候有他的名字、生辰年月。

    最后这个幻灯片简明扼要的阐述了我们祭奠平台三个产品,用户给这些故人建墓地的时候,是故人空间,这是逝者博客之类的一些产品。纪念馆我们是凭吊一些人的先贤,这些布告是实时发布近期人物的一些信息。

    2010-03-31 09:29:49

  • 技术人员:

    我们以沈浩为例,逐一来介绍我们的产品,了解他就进入他的故人空间,这就是沈浩自己的故人空间,这块是逝者的个人信息,这块是他生前的自传和后人给他写的传记,作品是故人生前发的作品,悼文是我们后人缅怀他写的悼文。我们还有一些关系图,他的后人,旁系亲属、直系亲属在这里可以看见他们的关系,我们这个关系图有一个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呢?过10年、20年,当我们自己离开这个人世以后我们的后人在这里都能追寻到他自己的祖先,通过这样的关系图,只要我们这些人,我们这些后代在这里添加了关系,我们这个网站100年还存在的话,我们的后人可以追溯到他的祖先是哪位。

    2010-03-31 09:33:19

  • 技术人员:

    当我们了解了沈浩这个人物,我们想纪念他,我们想去祭拜他的时候,就从这个入口直接祭拜沈浩这个人。这就是沈浩的网上墓地,每个墓地都可以设置一种音乐。我们可以试一下向沈浩送一束鲜花,每一束鲜花都一有一个花语,当我们为沈浩献完花以后还可以给他点烛,接下来我们给沈浩上香,上完香以后向沈浩进行上供,也可以进行烧纸,还有陵炮,北方跟南方不一样,因为中国的民族很多,南北差异比较大,未来的产品会针对各种宗教、各种地域专门开发不同的功能。这一个流程下来以后,祭拜完毕以后向沈浩同志行礼。用户给自己的亲人祭奠的话,他也可以邀请自己的亲人为这个亲人建立墓地。以我爷爷墓地为例,我的表弟、堂兄弟也来守护墓地,他也可以来申请守护,有守护人管理的一些权限与责任。

    这个墓地如何创建呢?跟我们现实墓地一样的,我们先去陵园看位置,然后选墓地,最后墓地还有一个很好的功能,我们除了一整套祭拜完以后,我们想表达一下对已逝者的思念,可以在这里写信给对方,以沈浩为例,我们很怀念他,网页上有个篮子一直在飘,大家可能不知道篮子是什么意思,是投递到天堂的意思,我们从产品的设计来讲,为了体现对逝者的尊重,在这里不能随意乱写,信写好以后折叠好它自动会投递到信篮,我们的寓意是飘到天堂。

    2010-03-31 09:34:23

  • 技术人员:

    怎么创建墓地呢?我们先到陵园里进行创建,这是陵园频道的页面,这是一个全国地图,以北京为例,在北京给亲人建一个墓地,进入他的北京的陵园,这就是北京陵园的鸟瞰图,你可以大概了解一下里面的地貌、地形,这个陵园图有几个分园区,比如说美寿园、思寿园,我们从这个大门进去以后有大图,如果我们要在这里选墓地,挑一个好的位置,在这里点击一下,购买此墓地,在我购买的墓地这块会显示刚才我买的这块墓地,为这块墓地录入逝者的信息,这里分为四个流程,基本设置,每个墓地跟空间一样,有自己的域名,比如说以逝者的名字为域名,还有墓志铭,生成预览,完成以后就可以进入墓地了。这边是我守护的一些墓地,包括你创建的还有你守护的这些人的墓地,因为我很崇敬这些人,所以为他们建了这些墓地,去守护这些墓地。这个是在陵园里面一些比较有名望逝者的墓地,或者他的亲朋好友经常来祭奠的墓地。

    2010-03-31 09:39:02

  • 技术人员:

    刚才说故人空间,就是类似于逝者博客这样的东西,这是所有故人的空间频道页,为什么我们要设置故人空间这样的产品,人类存在5万年了,但是1千亿个神灵留下了1千亿个故事,谁来记录他们的历史,谁来讲述他们的人生。我爷爷生前默默无闻,除了我这个孙子记得他这个人存在以外,过了几百年还有谁会记得,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历史上能留下足迹的人,已经有这么多人逝世了,谁来讲述他们的生前故事和历史,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陵园空间就是用这个平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后人可以为先人立传记,只要这个网站数据还在就可以追溯到,我们的故人空间,我们用一句话表达这个产品的核心理念,只要这个平台存在,我们故人的史记就会永远写下去。

    2010-03-31 09:43:07

  • 技术人员:

    最后,我们要介绍一下我们的主题纪念馆,主题纪念馆目前还在紧张的夜以继日的开发。我们的定位是凭吊人类的先贤,让我们的用户感受这些人物的伟大思想,读懂他们高贵的灵魂。在这里我们会把主题纪念馆通过不同的主题展现,比如汶川大地震,比如我们可以把一些历史英雄作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都可以放到这个主题纪念馆。中国清明网的纪念馆就介绍到这里。

    最后综述一下这个产品的说明,中国殡葬行业目前还没有一个发布殡葬信息的权威平台,也还没有专门针对殡葬行业垂直的电子商务平台,更没有一个非常值得信任与专业的网络祭拜平台,中国清明网通过与中国殡葬协会合作,同时发挥了中国民政部门的一些信息资源的优势,整合了中国殡葬资讯的宣传平台和中国殡葬电子商务的垂直商贸平台,以及刚才这个可靠的网络祭奠平台,我们的定位是立体式的打造中国殡葬行业的网站。我的产品介绍就到此为止。谢谢各位!

    2010-03-31 09:45:33

  • 朱勇:

    中国清明网开通仪式到这里结束。

    现在休息10分钟,之后进行《殡葬绿皮书》的发布会。

    2010-03-31 09:48:17

  • 朱勇:

    尊敬的窦部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由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0年《殡葬绿皮书》发布会现在开始。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同志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李波同志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王思斌同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研究员贡森

    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邹东涛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勇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副所长李伯森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殡葬管理处处长杨文涛女士

    民政部一零一所政策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肖成龙

    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中心主任邓泳红女士

    2010-03-31 09:48:57

  • 朱勇:

    2010年《殡葬绿皮书》是我们所编写的第一本皮书,也是我国殡葬行业第一部皮书,如果单从这本书的形式来讲,《殡葬绿皮书》,可以说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以殡葬为题材的“皮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本书从编写到出版时间比较短。记得去年12月18日我们召开了编写启动会,到昨天拿到书,只用了不到三个半月的时间,中间还过了一个春节。能够在这么短时间里比较好地完成了编写出版任务,应该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要代表一零一研究所谢谢窦部长,窦部长多次过问这本书的编写工作,亲自为这本书作序,并且担任编委会名誉主任。还要感谢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的领导和殡葬管理处的同志们,特别要感谢李波司长和杨文涛处长;还要感谢社科文献出版社领导和皮书出版中心的同志们,特别是谢社长和邓主任;最后要感谢肖成龙研究员为首的团队和绿皮书的作者们,没有他们加班加点的工作,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完成任务。我衷心地希望在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下,把《殡葬绿皮书》每年一本连续出下去,使它成为殡葬行业的一个宣传阵地和学术品牌。

    2010-03-31 10:11:35

  • 朱勇:

    下面请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邹东涛致辞,大家欢迎!

    2010-03-31 10:11:51

  • 邹东涛:

    殡葬这个话题历来是人们公开忌谈的话题,因为殡葬代表生命终止。而今天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本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在这里举行,出版新闻发布和研讨会,表明着我国社会在思想、文化境界方面高度进步。在这里作为出版单位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特别要向这本书的作者和其他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这本书的出版是作者、作者单位工作人员和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的一个创造性的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由社会科学院直接主管的出版社会科学著作的出版社,我们出版社的出版理念是“出社科精品,创传世文献”。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作为这个行业的第一本著作,应该是我们的精品著作,应该是我们共同的传世文献,而且我们每年都要出,在这里我首先要对著作的创意人、撰稿人和各方面的领导人员、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2010-03-31 10:12:57

  • 邹东涛:

    近些年来我们最大话题就是民生话题,民生不光有生还有死,有起点、有终点,我们坦然地面对民生,当然也应该坦然地面对人类终点。以民为本的社会不仅要以民生为本,而且要全面认识民生,民生包括生老病死全过程,我们弘扬人文主义,讲人道主义,而人文主义内容不仅包括对民生的关怀,也包括对人生终结的远怀,这种人文主义和民生也是社会进步的重大表现。善待民生,包括善待生命的终点,人们来到世界欢欣鼓舞,走向终点也非常坦然,因此需要社会来探索、来面对殡葬事业问题,殡葬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可惜到今天为止,我们并没有把殡葬事业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而这本著作明确把这个话题提到这样的高度,这件事情还任重道远。

    2010-03-31 10:17:10

  • 邹东涛:

    刚才在休息室,我看手机早间新闻,手机新闻报就讲到殡葬事业极不完善,一个规模价格远远大于一个冰箱,大于一个电视机,而它的成本非常低,殡葬事业的费用相当高昂,这则新闻我是刚刚看到的,这表示着我们不仅要写著作探索发现,扩展民生的话题,也是要扩展社会保障这个课题的话题。当我们在接到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论文的时候,我马上就想到我组织这个课题是不是也要写殡葬事业,殡葬事业是不是也应该有保障,要保障民生、要保障人们生老病死,但是到今天为止,所有保障的课题都没有去谈殡葬事业,所以这个著作打算把它写进去。

    2010-03-31 10:22:01

  • 邹东涛:

    这本书打响第一炮,我想今后会越走越好,今天我们和媒体朋友们在一起,堂堂正正,坦然地把殡葬著作推向社会,把殡葬事业的探讨推向社会,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一个标志,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事情,因此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我想这本书的出版肯定会对社会保障事业和实践都有促进作用,我再次感谢这本书的组织者、编纂者,我们也将继续支持这本著作进一步出版。谢谢大家!

    2010-03-31 10:23:08

  • 朱勇:

    谢谢邹东涛的致辞。他刚才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把殡葬事业纳入到社会保障,实际上在去年的12月3日,民政部发布了一个《关于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里面明确提出要把殡葬基本服务纳入到公共服务的范畴,由政府来买单,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覆盖城乡的殡葬救助保障体系,实际上已经在做,从实践来看已经有167个县市推出了惠民殡葬政策,比如说北京,每一个居民的丧葬费可以补贴5000块,在殡葬服务收费这块推出了“民百千工程”,所谓“千”就是千元左右就可以把丧事办好,这方面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在这里我代表皮书的作者做一个主题发言。

    2010-03-31 10:24:22

  • 朱勇:

    各位领导、专家和媒体的朋友们,下面我就2009年中国殡葬事业发展状况和2010年中国殡葬事业发展趋势做简要的报告。第一,关于2009年中国殡葬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2009年我国殡葬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稳步推进,在理清思路,殡葬惠民、平安清明、行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2010-03-31 10:28:49

  • 朱勇:

    一、理清了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2009年12月3日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六个目标、六项任务和八大工作措施。指导意见的发布对我国殡葬事业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推进我国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0-03-31 10:30:23

  • 朱勇:

    二、公墓管理实现新突破。截止到2009年9月底,全国共清理整顿各类经营性公墓1403个,其中取缔非法公墓175个,纠正违规建设的公墓286个,纠正超面积建造墓穴的公墓834个,纠正有违背销售行为的公墓229个。全国共清理农村公益性墓地6.4万个,对其中1050个有非法行为的公益性墓地进行了重点整治,清理整顿基本实现了既定目标,一是增强了公墓建设的严肃性,提高依法管理能力;二是摸清了各类公墓底数,打下基础;三是处理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公共建设管理秩序;四是出台了一些新举措,促进公墓平稳健康发展;五是强化了经营意识,提高了公墓管理水平。

    2010-03-31 10:30:58

  • 朱勇:

    三、平安清明取得了新成就。根据测算,2009年清明节期间全国参加祭扫的群众估计超过4亿多人次,比2008年增加了一亿多。在这项工作中各地进一步完善了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文明祭扫工作取得了新成就。一是初步建立了良性运转的工作机制;二是基本形成了互动的应急管理体系;三是探索创新了清明工作管理服务模式;四是逐步树立了文明祭扫新方法;五是推出了一批殡葬惠民政策。

    2010-03-31 10:31:33

  • 朱勇:

    四、行风建设有了新举措。2009年民政部组成了四个工作组,对各地的行风建设组成督导检查,其中包括了对殡葬领域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各个殡葬服务单位认真落实行风建设的要求,规范优质服务,各地还结合清明节祭扫接待公共经理整顿价格执法检查等工作,削减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促进了殡葬改革和殡葬服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2010-03-31 10:32:05

  • 朱勇:

    五、绿色殡葬取得新进展。推行绿色殡葬是世界性的殡葬改革发展方向,也是推进我国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2009年我国在推行绿色殡葬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是绿色殡葬意识普遍提高;二是绿色殡葬管理继续加强;三是绿色殡葬活动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在树葬、花葬、草坪葬、海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绿色殡葬;四是绿色殡葬科技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0-03-31 10:32:26

  • 朱勇:

    六、人才培养迈上了新台阶。2009年民政部专门召开了全国民政技能人才大会,对殡葬领域的3名全国技术能手,12名全国民政行业技术能手和107名民政行业优秀技能人才给予了表彰,并且晋升了相应的技术,标志着我国殡葬技术人员的培养已经进入了基础建设、技能培训、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奖励、齐头并进的全面实施阶段。

    2010-03-31 10:32:52

  • 朱勇:

    第二,殡葬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各界对殡葬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的也越来越高。基本殡葬服务的公益性日益凸显,殡葬科技进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关于这个问题我强调几句,殡葬行业确实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因为人类的遗体就是一个污染源,但是殡葬行业的污染是可防可控的,只要采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我们基本可以消除殡葬行业的污染,比如说在日本,日本就是把殡仪馆建在社区里,因为它的基础设备非常先进,基本上没有污染,他的市民也不会因此而反对,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火化有污染就改变方向,这是发展的问题,通过殡葬科技的进步就能解决这些问题。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殡葬事业发展也存在很多不适应的问题,一是对推进殡葬科技事业的发展,在某些人当中的认识还有待加强。二是殡葬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新需求也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三是殡葬服务的市场要监管。四是绿色殡葬的探索实践有待于深化。五是丧葬改革要进一步推进。

    2010-03-31 10:33:11

  • 朱勇:

    第三,关于2010年殡葬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20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尽管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已经呈现出企稳回暖的态势,但是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因此“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仍然是2010年我国发展的大计。2010年既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关之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承启之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编制“十二五”规划过程中将更加关注民生领域的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所以这样的形式为殡葬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尤其是在惠民殡葬政策、殡葬设施建设、殡葬设备升级改造、殡葬污染防治等方面将有可能实现较大的突破。

    2010-03-31 10:34:21

  • 朱勇:

    一、2010年殡葬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我们认为,2010年我们殡葬事业的发展要以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指导意见》为契机,围绕探索建立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殡葬基本服务救助保障制度。完善依法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加大政府对殡葬服务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加快殡葬服务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殡葬事业单位建设和殡葬技能人才培养,巩固公墓清理整顿和行风建设成果等重点,切实提高殡葬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

    2010-03-31 10:34:46

  • 朱勇:

    二、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加大殡葬惠民的力度。2010年,各地应该把制定和实施惠民殡葬政策作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工作重点。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实施惠民殡葬政策是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人民群众的需要,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国家只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提供丧葬费的补贴,广大农民和没有单位的人员不享有这个待遇,所以这个制度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必须加以改进。二是进一步保障民生是2010年各级政府工作的大局。中央和地方政府将会在事关民生领域加大投入。如果抓住这个机遇,把惠民殡葬列入当地的民生工程,摆上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既丰富了保障民生工作的内容,同时也为惠民殡葬政策的落实提供了财力保证。三是实施殡葬惠民政策已经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建议加快建立和完善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殡葬基本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因地制宜的探索政府为辖区居民基本殡葬服务买单的相关机制,逐步形成以基本殡葬服务为主体,选择性殡葬服务为补充的服务格局。

    2010-03-31 10:35:50

  • 朱勇:

    三、制定“十二五”规划,改善殡葬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讲,我们国家除了部分大城市以外,大多数县市一级的殡葬设施还是比较简陋的,环境也比较差,设备也比较陈旧。2010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之年,我们建议要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力争把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的升级改造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逐步改善我国殡葬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的状况,提升殡葬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与服务能力。

    2010-03-31 10:38:43

  • 朱勇:

    四、深化体制改革,为殡葬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长期以来,我们政府部门在殡葬管理上确实存在错位和缺位并存的问题。解决错位问题关键是要积极推行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在殡葬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切实担负起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监督殡葬服务的职能,解决缺位问题关键是要完善政策法规,建立执法队伍,加强市场监管。2010年应在完善依法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殡葬管理体制,以及殡葬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

    2010-03-31 10:38:59

  • 朱勇:

    五、抓重点、难点环节,力争解决难点工作。主要有三点: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行火化,确保火化率不下滑。推行火化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近几年对火化的质疑介入的媒体,也包括一些专家学者和一些地方的领导。在2010年,各级部门无比树立坚定不移地推进火化的信心,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功能,减少火化率下降的趋势。二是大力推行绿色殡葬方式(推行绿色通道),在土葬区域要大力推广安徽省的土葬经验,将土葬改革纳入政策目标管理,加大土葬改革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倡遗体深埋,不占用耕地,着力治理乱埋、乱葬现象,确保土葬改革健康有序的推进。农村火化区要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理装棺二次葬,要研究制定倡导鼓励扶持新葬法的政策,研究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因地制宜的推广花葬、树葬、草坪葬等等,少占地和不占地的情况。三是探索建立标准宣传贯彻的监督机制。殡葬行业是高科技行业,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标准或者是标准化体系的规范和制约,2010年要着重在建立殡葬技术标准宣传机制上深入调查研究,建立殡葬行业标准宣传贯彻监督机制提供各类依据。

    2010-03-31 10:41:50

  • 朱勇:

    以上是我代表绿皮书的作者简要发布了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年。下面有请专家发言。首先请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思斌教授发言。大家欢迎!

    2010-03-31 10:43:17

  • 王思斌:

    尊敬的窦部长,各位来宾,大家好。我非常高兴能来参加今天的座谈会,《殡葬绿皮书》发布会让我挺感慨。六、七年前,总理有一次听学者对他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建议,那是2月23日,当时总理提了一个问题,说现在农村的丧葬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平坟的问题引起很多人的议论,农民一些旧的思想,对这个行为很不满意,而且有的地方出现了过激的行为,当时我们的专家提出了建议,希望政府在这方面慎重改革。

    这几年民政部在推动丧葬改革这方面或者殡葬改革这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刚才朱勇书记就我们这几年的工作,对我们大的政策趋势做了很清楚的介绍。从最近几年来,我们殡葬管理事业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正如刚才邹东涛总编谈到的,如何把殡葬的问题、丧葬的问题、死亡的问题拿出来说,也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进步,因为中国从前忌讳说这件事情,现在拿出来讨论这件事情,由政府来讨论,或者出版社作为一个专门的话题来讨论,应该说我们很坦然的面对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有两方面大的问题,一个是人地问题,一个是人人问题。

    2010-03-31 10:43:45

  • 王思斌:

    人地问题是不要带来更多的占用耕地、环境污染的问题。因为我也是农村人,刚才谈到关于这方面推行火葬,用各种方式来解决人和地的关系,死者不能占用土地,因为中国还是土地短缺的国家,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的事情。还有一个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关于殡葬,人去世之后这种处理方式对于环境的影响,这方面其实各国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日本也有它的问题,香港也有它的问题,说起殡仪馆和附近居民生活关系的时候大家都有很多矛盾,当然这是人类不能回避的一个现象,这是一方面的事情,这方面的事情似乎比较好处理一些,但是也是一个很长远的事。

    2010-03-31 10:48:02

  • 王思斌:

    二是人与人的问题,关于殡葬和丧葬涉及到五个方面:一是死者和家属的关系,这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很难向我们的祖先交待。我们讨论“生”都是很好,并且有很多。讨论“死”很少,中国人重生更重死,中国人很注重怎么死去,在这个意义上,最近温总理谈到关于人的尊严问题,我认为人应该有尊严的死去,他离开这个社会的时候应该有尊严,我认为这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家庭对逝者的一个交待。二是人与社区的关系问题。在死亡这个问题上,由于某个人的死亡,大家重新聚在一起,因为这个人去世了,大家应该把以往的积怨化解,所以这是一个契机,这是一个丧葬文化、死亡文化里面的讨论的一个问题。三是祭扫和社会的关系。比如中国的祭扫有几亿人次出动,在清明这几天祭祖,这也是好事,因为他不忘祖先,但是这会带来其它方面的问题,比如堵车等等。四是关于丧葬经营系统,比如殡葬馆、殡仪馆这套系统,也结合死者的家属的问题。五是人和政府的关系,在农业社会里死亡是个人的事情,我有一亩三分地,死者葬在哪里,政府不管,土地是自己的,怎么把事情做好,可能每一个方面可能都有一个更深的处理。

    2010-03-31 10:49:14

  • 王思斌:

    从现在看,我觉得我们今天殡葬的实践或者管理,正经历一个丧葬模式的转型,到我们社会转型的时候,任何一个人不会落下,年轻人可能比较快的进入现代社会,老人会比较慢一点,还是会转型的。丧葬文明可能涉及到文化的问题,涉及到观念的问题,涉及到安葬模式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包括政府和社会去倡导。在这里,现在很多地方的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开通,而且也比较顺应民意,比如说有一些补贴,当家庭有人去世的时候,政府帮一把,他记你一辈子好,政府怎么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好事,是我们未来推动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010-03-31 10:50:59

  • 王思斌:

    在我们这块有两个,我们不是只讨论死之后,在去世之前人们能不能有尊严,能不能坦然的离去,上海有几个人做得很好。另一个方面是哀伤辅导,人去世以后,一个家庭里面可能会遇到问题,怎么使这些家庭成员走出悲哀,或者说尽量平复走入正常生活。我想未来我们关于殡葬的问题、丧葬的问题可能还有一个往前推一点的东西,接近于走进人生路的时候我们怎么对待他,这也是对后人的丧葬、殡仪会有一些连带。更进一步的东西,如果我们讨论中国的丧葬文化这件事,可能还有一些东西我希望倡导,我们对于那些将要逝去的人们,能不能有一个文化的建设,我的意思是,我们对那些逝者能够有一个关于文化的记载,我记得湖南有一个丧葬文化,王老师写的两本书,我记得很有意思,我22年前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是人的有生,这是一本哲学书,什么是人?活着的,每一个逝者都应该活在我们的心里,这时候什么能活在我的心里,一个是事迹,如果有这个东西,我们对逝者的安慰,可能我们会做出更有形的东西。如果讨论殡葬事业发展,政府的介入,政府对一种新模式的倡导,民间对一种新模式的推动,进行广泛宣传,对我们今天整个社会会有很大的好处。

    2010-03-31 10:53:41

  • 王思斌:

    民政部在这几年里花了很大的力量,也做了不少成绩,这本绿皮书是我们工作和成绩的一个简单的记载,我也希望我们能进一步做好殡仪事业,在政府介入、政府支持、民间社会凝聚力以及人们生活得更加有信心方面来看我们的殡葬事业,政府和我们的和谐社会共同建设这个目标,所以在此很好的学习这本书,我们今后会更加努力做好我们的事业。感谢大家!

    2010-03-31 10:55:32

  • 朱勇:

    下面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研究员贡森发言。大家欢迎

    2010-03-31 10:56:10

  • 贡森:

    尊敬的窦部长,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的发言也是一个读后感或者是听后感,对殡葬事业我原来没有研究。我说三个意思,第一,《殡葬绿皮书》是一个有意的尝试。第二,希望继续做下去。第三,希望能够越做越好。

    2010-03-31 10:56:29

  • 贡森:

    第一,为什么说它是有益的尝试?一是比较重要的与公众沟通的一种方式。刚才从祭扫这个层面上说,这件事情牵扯到我们每一个家庭,从我们每年死亡人口来说,1000万人,牵扯到参加悼念活动加在一起有几亿,这方面公众关注的程度也非常高,通过这样来宣传我们的一些政策、一些宣传发展,一些理念,容易取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沟通。

    另外,与市场沟通,因为事业发展还是要与政府的市场相结合,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有什么思路,有什么方向都有可能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再有,公开透明,这个事业的公开透明,有利于社会的监督和评估。我个人来说,我今天就是收获很大,我个人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原来不知道,现在知道原来殡葬事业已经纳入基本保障体系了,我这个部门是搞社会政策的,社会保障是我们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很少研究死亡这块,生老病死,死也算基本保障的一部分,民政部这么多年做了很多艰苦的努力。

    基本的思路是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这些都是基本保障的基本内容。提出以基本的殡葬服务为主体,选择性服务为补充的思路,这些东西里面好像都有一个大的方向性的东西比较明确,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教育和学习。

    2010-03-31 10:57:20

  • 贡森:

    第二,殡葬事业任重道远,希望绿皮书伴随殡葬事业成长,继续做下去。为什么说殡葬事业还任重道远呢?殡葬事业现在还存在很多政策性、管理性的问题,比如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我们所有公共服务里面一个共同的关系。我们现在尽管有一个思路,一个方向上说,选择性服务为补充,基本服务为主体,包括我们医疗卫生都是这样,如果是一个机构,来了以后可能说我有这个服务,往往最后这个服务提供者会诱导你,结果就是大家被迫使用了,甚至医院还让你签字,这个是你自己自费的,怎么防止这个操作呢?我们医疗服务机构、卫生服务机构面临使用的药品全是基本药品,不能使用非基本药品,所以这套理念能不能在殡葬事业中进行借鉴,这都是共通的。尽管有了思路,有了理念,但是怎么能操作持续下去。

    2010-03-31 10:58:57

  • 贡森:

    刚才讲到绿色殡葬是非常好的理念,刚才朱勇书记也谈到,将来会采用一些高科技的东西,高科技就涉及到费用,这个费用问题怎么解决,马上就面临绿色的科技的可持续性,他们也很赞成民政部的观念,绿色埋葬人的方式,还有就是提出绿色通道,让老百姓经济上能承受得起,要“双绿”,这些理念怎么执行下去,谁来买单?包括互相之间的关系,为了节省少占资源,或者说新的技术来了之后老百姓怎么承受得起。这方面责任还是非常重大,今后还是要研究解决。在政策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希望绿皮书继续做下去。

    最后,希望《绿皮书》做得越来越好。这个绿皮书确实是中国第一本,也是我们社会保障中最后一个终点的一本书,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都是非常好。我粗粗读了一下也有一点不足,这个报告本身,既然是报告的发展,应该有一个评估的指标体系,目前评估的指标比较偏重投入性的指标、过程的指标和供给的指标,但是对结果性的指标,还有老百姓服务消费这块指标较少,这是一个问题。第二,评估的机制问题,将来做的时候能不能把公众的反映做的调查纳入进来。第三,目前参与的作者大多数是民政部门的同志,将来能不能吸收一些,像公众调查,能不能吸收外部的一些专家学者一块做一些公众的反映和调查这方面的内容,这样把指标体系完善,把我们的评估机制完善,把这个事业做得越来越好,同时把《殡葬绿皮书》做得越来越好。谢谢!

    2010-03-31 11:00:36

  • 贡森:

    谢谢贡森研究员,他提的建议非常好。我们明年在编《殡葬绿皮书》的时候一定要吸收他的好的建议。让皮书更加客观,请一些业外的专家参与,他们站在公众的立场怎么看待殡葬,我们在编写过程当中吸收一些业外的专家学者参加。谢谢贡森研究员,也谢谢王思斌教授。

    今天绿皮书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最后借此机会我说几句感谢的话,一是感谢窦部长和领导们,还有教授和研究员们,更主要的是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参加这个发布会。我希望媒体的朋友们以后更加关注这个领域,不要只是在清明节的时候关注,在平时也要关注。因为,我相信今后在殡葬这块,无论是改革也好,还是科学发展也好,它会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希望明年清明节我们再相会。发布会到此结束!

    2010-03-31 11:02:30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zb/olderDataqthd/20100401-bzlps.wmv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中国清明网开通仪式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楠

  •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

    中国网 杨楠

  • 主持人朱勇

    中国网 杨楠

  •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李波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张洪昌先生致辞

    中国网 杨楠

  • 浙江爱丽芬集团总裁办主任王原致辞

    中国网 杨楠

  • 窦玉沛部长、李波司长、张洪昌会长、王原先生一起开通中国清明网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清明网开通仪式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清明网开通仪式现场

    中国网 杨楠

  •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殡葬管理处处长杨文涛女士

    中国网 杨楠

  • 2010《殡葬绿皮书》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网将对本次发布会全程直播

    中国网 杨楠

  • 北京清明环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甘路

    中国网 杨楠

  • 主持人朱勇

    中国网 杨楠

  • 北京智纳环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给大家演示中国清明网的主要功能

    中国网 杨楠

  •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邹东涛致辞

    中国网 杨楠

  • 民政部2010《殡葬绿皮书》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楠

  •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殡葬管理处处长杨文涛女士

    中国网 杨楠

  •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思斌教授发言

    中国网 杨楠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研究员贡森发言

    中国网 杨楠

  •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李波

    中国网 杨楠

  • 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中心主任邓泳红女士

    中国网 杨楠

  • 民政部一零一所政策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肖成龙

    中国网 杨楠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