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邹东涛:
2010年《城市蓝皮书》发布大会暨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转型高层论坛现在开始。
首先,我介绍到会的领导和嘉宾。今天在百忙中到会的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同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同志;
城市发展所所长潘家华同志;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同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和区域研究部研究员、前部长李善同同志;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国平同志;
还有其他各部门的负责人、专家和媒体朋友,我们一并表示欢迎。
2010-07-29 13:58:56
- 邹东涛:
《2010年中国城市蓝皮书》是环境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做的蓝皮书第三本,《蓝皮书》的质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直接管理的出版社,我们出版社的主要品牌著作是各类“皮书”,主体是蓝皮书,还有绿皮书和黄皮书。绿皮书关于健康、卫生、农村等方面的皮书;黄皮书是国际方面的皮书。作为以出版“皮书”为主的出版社,同时我们又出版各类社会科学、人文历史的著作,今年年底,出版品种将要超越五千种。出版社在发展过程中,得到社科院党组织的正确指导,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社科院各部门,还有各部委的支持。在各种皮书的宣传发布方面,也得到了媒体的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出版社向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0-07-29 14:05:04
- 邹东涛:
现在请武寅副院长讲话。
2010-07-29 14:08:24
- 武寅:
各位专家学者,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聚集一堂,举行2010年《城市蓝皮书》暨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转型高层论坛,在此,首先对《城市蓝皮书》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祝贺,对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朋友们,以及为此书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0-07-29 14:08:46
- 武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都堪称是史无前例。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由36.2%提高到46.6%,年均提高约1.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2亿,净增1.6亿人。城镇县城区面积由2000年的2.2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08年3.63万平方公里,八年的时间增加了62%。截至2008年末,我国共有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22座,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当年全国GDP的62.7%。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受教育机会以及医疗、失业、养老保障等等均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西方国家伴随工业化而城市化的漫长进程在中国得以大大的浓缩,城市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成为决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生进步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010-07-29 14:09:34
- 武寅:
当然,在我们为这些成就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当中暴露出诸多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瓶颈约束日益增强。根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中国目前的资源消耗已经超过自身生态资源所能提供两倍以上,占全球承受力的15%。
第二,污染问题突出,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发尖锐。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酸雨污染,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相当一部分城市的环境容量处于严重的超负荷状态;
第三,发展效率低下,城市综合竞争能力问题。以出口贸易为例,目前出口贸易当中50%为加工贸易,在发达国家通过控制技术和品牌掌握产品的主导权并获取高利润同时,我国大部分加工企业依靠大批量生产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并因此承担起高昂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代价。低效率的发展直接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制约了我国城市综合竞争力了提高。
第四,发展失衡,区域间城市内部不协调的现象严重。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域间城市发展不协调。二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三是城市内部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分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2010-07-29 14:11:34
- 武寅: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当中,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过去那种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排放“三废”,缺少生态空间基础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在加快发展中实现转型,另一方面又需要在加速转型当中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层次,实现转型和发展的有机融合。因此,如何从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等等方面促进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全面转型,推动城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广大城市工作者和城市研究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
2010-07-29 14:14:27
- 武寅: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是我国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阵地,自2007年以来开始主持编纂《城市蓝皮书》,从学术角度审视和评判我国城市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战略思路和对策措施。虽然研究所建立不久,历史很短,但是影响力还是非常大。因为我在外面常常听人们说,我们这个城市怎样,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评价,可见我们的研究成果影响力,一方面说明影响力大,同时说明我们的成果是科学慎重的,是占站得住脚,两方面相辅相成,影响力大。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把自己的品牌保护好。
2010-07-29 14:15:40
- 武寅:
我们的《蓝皮书》从学术的角度审视和评判城市发展状况,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思路和对策措施,对推动我国的城市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是一项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工作。今年的《城市蓝皮书》以中国城市发展“十一五”与“十二五”展望为主题,以城市发展战略转型作为主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和值得探讨的问题,尽管作者做了巨大的努力,但我们要看到,由于数据、时间和力量的限制,报告仍然是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希望同志们继续努力,把这项工作越做越好,也希望今天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当中,为推动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贡献真知灼见。同时,我也希望通过与媒体界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使《城市蓝皮书》研究成果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为我国城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010-07-29 14:17:38
- 主持人:
感谢武院长精彩报告。下面请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代表课题组做主题报告。
2010-07-29 14:19:31
- 魏后凯: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好。我现在代表课题组介绍一下主题报告。我们这个主题报告的题目是“加速转型中的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由于时间的限制,我想重点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2010-07-29 14:20:04
- 魏后凯:
(一)谈一下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是一种不完全的城镇化。我们之所以这么说,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理由。
1、现行统计的城镇人口,包括城镇常住的农民工。按照国家统计局2008年底的统计,外出的农民工在1.4亿左右,现在这些农民工里面,有多少常驻半年以上、统计为常住人口的还不太清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常住在城镇的农民工,虽然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他们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子女就学、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购买等方面很难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2010-07-29 14:20:38
- 魏后凯:
2、中国现有的城镇人口统计中,包含有大量的农民人口。按照我国现行的统计口径,在中国设区的城市,假如市辖区人口的密度在1500人/平方公里以上,城镇人口是按市辖区总人口来计算的。这样的话,在2007-2008年,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市辖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只有60%,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达到了40%。这样一个初步估计,仅此一项,将使中国的城镇化率高出9个百分点左右。这里面还没有考虑到农村的半城镇化人口因素问题。
3、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目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城中村”现象。这些地区外来人口集聚比较多,人口密度比较大、公共设施匮乏、房屋比较破旧、环境脏乱、社会治安管理差、违法建设、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严重,已经成为城市公共安全隐患的突出地区。
2010-07-29 14:23:12
- 魏后凯: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存在着高估现象,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的城镇化还是一种不完全的城镇化。尽管从统计上看,这些年来中国的城镇化人口比重在不断的提升,但是我们城镇居民的素质、生活质量、消费行为、思想观念、管理方法却难以跟上,城镇化的质量还比较低,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不相适应。我们说目前中国46.59%的城镇化率只是统计上不完全的城镇化率,假如考虑到刚才讲的三个方面的因素,大量农业人口的存在,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的大量农民工,城镇化率至少要降低10个百分点左右。
2010-07-29 14:25:03
- 魏后凯:
当前中国的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非是速度过快,而是结构失衡和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大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但人口集聚相对不足,大城市土地城镇化快于其人口城镇化。
2、由于资源的垄断和行政配置特点,各种资源向大城市和行政中心高度集聚,形成典型的极化特征,导致特大、超大和超特大城市过度膨胀,而小城市和小城镇发育不足。现在建制镇的规模很小,平均不到1万个,现在还有很多小城镇就处于萎缩的状态,原因就在于缺乏产业的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比较落后。近年来小城市数量越来越少,城市规模结构优向“倒金字塔”型演变的趋势。
3、城市化推进方式的不科学和不合理,造成了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城中村”大量存在、“垃圾围城”等诸多问题,城市品质和城镇化质量较低。
4、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外延扩张来支撑,但是这种高速的增长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三废”的高排放、土地的高扩张,这种外延式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来支撑,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社会发展失衡加剧,多种矛盾在显现。
2010-07-29 14:26:36
- 魏后凯:
第二,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重要的战略转型期。
(图)中国的城镇化从建国以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50年-1977年,是波澜起伏的时期,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0.25个百分点。
第二个阶段是1978-1995年,稳步推进的时期,我们城镇化的速度平均每年提高0.64个百分点。
第三个阶段是1996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处于一种快速推进的时期,我们城镇化的速度平均每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但现在很多人,包括专家、学术界、新闻界,还有社会的政府部门,都在说未来中国的城镇化仍处于高速加速推进时期,根据我们的研究,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是不准确的。
2010-07-29 14:29:28
- 魏后凯:
未来中国的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推进时期,但是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这里面可以看出,“九五”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平均每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城镇化速度平均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到“十一五”的前四年,即2006-2009年,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平均每年提高0.9个百分点,在东部的沿海地区,比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减速更明显,以上的变化可以看出城镇化速度在减速,我们觉得未来城镇化的速度可能由加速转变为减速,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城镇化将维持平稳、快速、推进的态势,但是城镇化率每年提高的速度会有所减慢,根据我们的研究,预计今后城镇化平均每年提高的速度将保持在0.8-1个百分点左右,很难出现“九五”、“十五”时期1.35-1.45的增幅。根据我们的研究预计,到2015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2%左右,到2030年将达到65%左右。
2010-07-29 14:30:48
- 魏后凯:
中国各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严重不平衡。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东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是比较高的,已经超过了55%,中西部地区水平较低,西部地区2008年城镇化只有38%左右。从推进速度来看,东北地区推进速度最慢。从“十二五”发展态势来看,全国虽然整体处于减速,但是中西部地区仍然处于一种城镇化加速的阶段,东部地区处于一种减速的阶段,所以各个地区城镇化态势是不一样的,形成一种差异化的态势。
中国城镇化转型的方向来看,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要突出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我们要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把城镇化快速推进与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我们的城市化由单纯追求速度向着力提升质量转变,全面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二是,由不完全的城市化向全面的城市化转变,要加快全面城市化,核心的方面就是着力解决农民的社会化问题。要解决城市的民生跟城市的社会问题,假如我们不解决上亿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中国的城镇化肯定是一种不完全的。
三是,由粗放型向可持续的城市化转型。过去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高增长、高排放、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未来城市发展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方向转变,走具有中国特色新型的城市化道路。
2010-07-29 14:32:05
- 魏后凯:
第三,“十一五”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
1、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中心城市地位凸显。自1997年以来,中国城市发展进入了数量不断减少、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这个时期我们城市数量减少,单个城市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张。“十一五”的前三年,全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年均扩张幅度是“十五”时期的6.5倍。随着中心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人口、要素和产业大规模的集聚,城市的中心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凸显。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大城市群,这些大城市群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根据我们的研究认为,目前中国区域竞争已经进入到一个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群体竞争新时代。
2、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由于投融资的渠道多元化,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加,我们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在不断的完善,公益设施水平在大幅度的提高。
2010-07-29 14:33:29
- 魏后凯:
3、城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年,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的28.3%,但实现的GRP占全国的62.0%,完成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的63.2%。
4、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设管理水平迅速提高。由于各级政府积极倡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不断提高,到2008年达到人均28平米,城市的环境质量在明显改善。
5、城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和谐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这些年来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的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在蓬勃发展,城市的公众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2010-07-29 14:33:59
- 魏后凯:
第四,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的城市发展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1、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不匹配。图中可以看出,2001-2008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3.55%,城市建筑区的面积平均每年增长达到6.2%,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平均每年增长达到7.4%。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而人口的集聚相对不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
2010-07-29 14:34:28
- 魏后凯:
2、城乡与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总体上看,中国各个城市的发展,东部城市发展水平最高,东北城市次之,而中西部城市较低,呈现出明显的“三级阶梯”的特征。同时城乡发展严重不协调,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3.33:1,比2004年扩大了3.7%。最近一些年我们的城乡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3、人口与产业集聚不协调。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一些大城市和城市群在大规模集聚产业的同时,并没有相应地大规模集聚人口。由此导致人口与产业集聚的严重不协调。2008年,中国28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集中了全国52%的投资和62%的生产总值,但却只容纳了28.3%的人口,人口份额与生产总值的份额之比高达1:2.19。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这个比例高达1:2.13。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和GDP的份额基本相配。
2010-07-29 14:34:54
- 魏后凯:
4、收入差距扩大与居住分异加剧。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些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在继续增大。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户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9.17,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之比达到3.57,这个比例都比2007年扩大了4.9%,4.44%。这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根据我们的测算,80%以上主要来源于工薪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两个收入差距扩大占主要。伴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居民的居住分异现象也有逐渐趋势。这种居住空间分异的拉大,也有可能产生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5、各种城市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贫困加剧。根据我们的研究城市的贫困问题跟农村贫困问题几乎是各占半壁江山。而且我们现在城市的贫困人口缺乏统一标准,根据我们的报告测算,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的家庭年总收入低于1.5万元的贫困人口大概是2700万人,低于2万的低收入人口在城市中有6000万。二是,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三是,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冲突。现在全国因征地而形成的失地农民大约有4000多万人,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三无人员”,“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
2010-07-29 14:41:16
- 魏后凯:
6、城市空间开发无序现象严重。包括城市用地规模在集聚的外延扩张,一些大城市贪大求全、好高骛远,全国有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40个城市要建CBD,还有原来一些城市,开发的强度过高,资源环境压力高大。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工业用地比例偏高,价格偏低,利用效率太低。有一些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依靠土地的平面扩张来支撑的,土地跟空间的利用效率减低。
7、大城市膨胀问题亟待解决。这些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集聚扩张,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大城市膨胀病的现象。比如说摊大饼,交通拥堵、住房拥挤、房价高昂、资源短缺、生态空间减少、环境质量恶化等等。
2010-07-29 14:42:01
- 魏后凯:
第五,“十二五”城市发展思路与展望。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处于一个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的新阶段。城镇化的转型要速度与质量并重。加快全面城镇化的速度,着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促使城镇化从单纯追求速度向提高质量转变,从不完全城镇化向全面城镇化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市发展的转型,就是要以城市发展的转型为核心,以城市的制度转型和空间转型为支撑,着力推进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转型,坚定不移地走城市科学发展之路。双重转型中,关键是提高城市化质量和城镇发展质量,加快全面城镇化和城市全面转型的步伐,在报告中提出几个方面的建议。
2010-07-29 14:43:40
- 魏后凯:
1、加快全面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行“镇改市”,加快推进中西部城镇化进程。
2、推进城市发展的全面转型。包括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强化城市民生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发展,推进城市创新发展,倡导城市绿色发展。
3、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主要是搞好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分工,大城市向高端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中小城市主要是向特色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2010-07-29 14:44:23
- 魏后凯:
4、合理规范城市空间开发秩序。我们在这个报告中对中国城市的科学发展进行了一个评价,我们建立了一个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的城市进行了一个评价,评价在报告里面都有,深圳排在第一位,杭州、广州、苏州、东莞等排在前十位。今后我会把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的评价每年都做下去,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谢谢大家!
2010-07-29 14:44:57
- 主持人 邹东涛:
感谢魏后凯精彩报告,现在会议转入发展高峰论坛,请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同志主持。
2010-07-29 14:45:41
- 潘家华: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下面进行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今天有几位在城市发展领域比较权威的专家就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以及我们提出的相关论点进行一些讨论,首先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主任李铁发言。
2010-07-29 14:46:08
- 李铁:
首先代表我们单位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科院文献出版社表示祝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发现《城市蓝皮书》记述的很翔实,对城市化发展的研究也比较领先。城市问题研究在我们国家开展得比较晚,原来主要把城市研究放在城市建设里面,随着我国城市化加快,对城市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问题,更多要考虑到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我们从九十年代开始这项工作,当时不敢提出城市化,到1995年以后,以小城镇为突破点,来研究城市问题,目前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研究团队,今后还要加强与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合作。
2010-07-29 14:46:49
- 李铁:
简单谈一下我对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看法,可能和蓝皮书有些观点不太一致,互相交流。研究中国城市问题要了解中国城市和国外城市有很大差别,如果不了解这个差别很难理解现在城市化出现的诸多问题。
2010-07-29 14:56:53
- 李铁:
第一个差别,中国的城市是以区域化的行政管理概念产生的。举个例子,现在有234个镇,每个镇和每个城市都在管理农村,市长既是本市的市长,又是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这是中国城市第一个特点,城市不仅仅是城市,我们看到的城市是区域的概念,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实行改市、地改市以后。
第二个差别,中国的城市等级化,由于是行政区域管理的过程,每个城市和城市之间是有等级的有直辖市、有副省级城市、有省会城市,还有地级市、县级市和镇。举例来说,美国三千多人可以称之为市,现在全国镇区居民人口达到七千多人,这些都是城市。这些问题上,我们想,中国等级化的管理城市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报告里提了一句,这是非常核心的问题,因为有了等级化的城市管理,就会出现中国计划分配的物资尽量向核心趋势走,行政等级高的城市,越到等级低的城市拿到中央补贴资源少。资源都是往上走,从镇到县、到地级市、到中央的直辖市,资源分配上更多的集中在等级高的城市。这样,无论是市场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是由低向高转移。
2010-07-29 14:57:22
- 李铁:
第三个差别,中国的城市和国外相比不完全开放,不仅仅是城市对农村不完全开放,城市和城市间也不开放。整个1.53亿流动人口中,20%是城市间流动人口,有很多人是城市人口,可以在北京居住、工作,不能享受到当地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这是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一个很重要的差别。
第四个差别,土地所有制的区别,国外简单的是土地私有制,中国有三种土地形态,两种所有制,城市建设用地是国有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的耕地是所有制的两种形态。
2010-07-29 14:59:50
- 李铁:
由于这四个特征决定了对城市化的认识和城市发展认识有非常大的区别,刚才提到了“城中村”到底是否是城市,我们认为是城市,因为它在土地所有制上仍然是集体的所有,但是已经在城市里,只不过破乱一点,只不过以社区的封闭形态出现,但仍然是城市的一个部分。农民工也是城市居民,只不过他是在城市里一个不同等级,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公共服务的居民。现在看1.53亿农民工就是在农村拥有土地、拥有宅基地、拥有耕地,但是在城市同时又拥有一份工作,最关键是不能享受到和城市当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比如说不能享受公租房、经济适用房,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一个基本判断和基本认定问题。
2010-07-29 15:01:49
- 李铁:
中国城市结构和布局的判断,这个结论是大城市过多,过于膨胀,中小城市太少。如果我们把城镇区划的概念放掉,区域管理概念放掉,真正看一个人口密集区的城市化,19234个镇里面,其中80%以上在国外都可以称之为城市,因为我们建镇的时候居民在三千人以上, 按美国的标准都是城市。按86年的城市规划,5-20万人为小城镇,千强镇平均人口7.9万人,也是一个小城市,其中还有一部分达到中等城市甚至大城市水平。实际上看着有市、有镇,中国的中小城市其实非常多,中国面临的问题不是小城市多,是大城市偏少,特大城市偏少,具有吸引能力,具有辐射能力的像上海、北京、广州这种强大的辐射功能城市还是少,中心城市少,而且特大的城市也不够大。为什么这么讲呢?刚才举行出去一个相反的例子,我们的地区GDP产值和人口密度不符,这说明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大城市产值很高,但是人口不多,没有达到东京的水平。这是我们在研究城市化中的错觉,为什么大城市人口不多,为什么我们这么高的GDP产值反而造成城市空间没有形成合理的人口布局,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的城乡分割户籍制度,以及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导致人口不能随着GDP的增长实行自由的迁徙和流动,宪法上也没有明确人口可以自由迁徙和流动。
2010-07-29 15:04:40
- 李铁:
我们在参加北京市“十二五”规划讨论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农民工问题。但是一大批专家学者都认为北京不能再扩张了,提出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当年王岐山见到马尼拉市长的时候,那时北京汽车最堵的时候,说北京交通环境很差,马尼拉市长说,如果我们像你们那样的话,感到很幸福,这是大城市必经的过程。说明现在城乡这种户籍制度,城市间的户籍制度分割造成人员不能合理的流动,这种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恰恰使人口不能随着就业,随着GDP的增长向着更有利于就业和发展的地区流动,东京几千万的人口是以一亿的人口做支撑,北京到底能有多少人口继续容纳下去,不是简单的水的问题,要注意到现在所有行政资源基本上向大城市流。同时为了保证大城市的稳定,水价、电价现在都处于比较低的位置,无论多少外来人口在这里就业,既然居住环境差,但可以在这里很容易的就业,可以很容易在这里生活,因为基础价格相对偏移,这个判断上我们认为发展大城市、特大型城市是中国未来非常重要的选择,而改革的突破,比如说户籍管理体制等等方面选择中小城市相对稳妥一些,这是我们在政策上提的一些建议。
2010-07-29 15:06:34
- 李铁:
由于有了城乡差别,我们所有的举措,所有的媒体,所有的有钱人都集中在大城市,他们有话语的垄断权,等级越高的城市不希望人们往里进,等级越高的城市形成的公共资源越多,省会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镇,最漂亮的肯定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越往镇里看,状况越糟糕,建得越漂亮越限制外来人口。我们在座很多人不愿意和农民工同乘一个电梯,不愿意在地铁里一起拥挤,这就是现在城市化发展到今天,中国特征下城市化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也导致了我们现在在讨论城市化的时候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大城市不能再发展,已经膨胀了。实际说明,作为一个城市决策者不希望周边的农民工太多,我这儿资源已经满负荷了,中小城市可以去,中小城市说,我是中等城市,到地级市去,地级市说到小城镇去,占流动人口23%的农民工在千强镇也不愿意去,我们在制定方案的时候,跟很多镇长、镇委书记座谈,广东一个镇63万外来人口,他们说根本不可能解决外来人口。第一个农民城是龙岗镇,32万人口有十几万外来人口,当地农民解决没有问题,但是外来农民不愿意解决,大中小城市都不愿意解决农民工同等公共服务问题,谁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城市化面临的深刻制度性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引入注目的问题。无论今后城市化质量和水平有多高,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两大社会群体,这个流动性的群体将来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随着时间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随着我们对城市认识的深化,我们会逐步的感觉到这种改革步伐也必须要加快。
2010-07-29 15:08:22
- 李铁:
现在侵犯农民利益的城市发展、花园城市的发展、强调低碳的城市发展观到处可以听见,但真正解决农民工、农民人口进入城市,把他们当作同等居民完成同样公共服务水平这个事情很少在各级市的市长中提到,而只是在中央政策里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研究城市化问题,研究城市发展问题,都需要我们站在中国国情的角度上,放在特殊发展阶段上,站在现有特殊制度上来分析城市发展的症结,分析两类社会群体的矛盾,分析从哪些方面可以突破,怎样使人口在享受公共服务的同时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这是未来城市化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
讲的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也希望加强合作。
2010-07-29 15:11:42
- 潘家华:
李铁教授讲的很有深度,是对中国特色城市化比较高度的概括和提炼,丰富了中国特色理论,非常感谢。下面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善同教授发言。
2010-07-29 15:14:41
- 李善同:
首先祝贺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快,可以说是蓬勃发展,给我们传播知识带来非常广阔的渠道,也祝贺城市发展报告第三册出版。
我想就城市化发展的问题谈一点看法,有的时候我跟学者和国外专家交流的时候,他们问中国为什么非得想要城市化,我说城市化并不是政府想推进就可以推进的,城市化是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不是现在把城市化当成一个百分之多少的目标,而实际上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会转移到城市来。
从九十年代后半期开始,中国城市化发展比较快,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是中央政府对城市化战略认识的改变,原来老是讲背井离乡,现在认识到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这是对科学规律认识上的改变,把城市化战略作为我们在发展中的非常重要的战略。
二是跟现在劳动力市场有关,过去劳动力市场很分割,这些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是推进了我们城市化的进程。
三是这些年基础设施改变,我们看每年的农民工有这么大流动,没有这么好的铁路、公路的通达,在这方面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变也对城市化的进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是城市整个的体制改革,特别是融资。过去对城市发债都有很多疑虑,所以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这些年随着城市体制的改革,特别是融资制度的改革,这些都是随着我们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化本来的潜力释放出来了,而我们现在政府要做的就是顺应这种市场的规律,为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一些保障。
2010-07-29 15:15:12
- 李善同:
这本书选择发展战略转型,在“十一五”规划即将结束、“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始的时候,“转”字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十二五”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转”字上更加注视,更加注重如何来转。我们很多都谈到城市化,从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中也特别关注到经济的聚集,这也是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原因。现在对于中国来讲,劳动力的成本实际上在不断的上升,特别是最近这几年以来,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得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土地的成本也在上升,随着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怎样保证提高中国的竞争能力,这是我们城市发展中间需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整个从竞争力这方面来讲,我们还应该注重在交通运输成本上很多还有降低的空间,很多国际报告表明,交通运输成本或者说物流成本还是很高的,现在高速公路收费,那么多收费站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到世界各国没有像中国高速公路收费站这么密集,而且每一个地方都得要通过一段时间,你看哪儿堵车肯定是接近收费站。我们今后在这方面,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方面还有很多的空间。
另外,关于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城市本身是聚集很多要素,聚集经济,实际上本身在聚集中间降低很多成本。从世界银行报告来看,人才不是哪儿缺往哪儿去,是哪儿多往哪儿聚集,因为人才聚集到那个地方容易找到工作和信息,如果城市很好的发挥聚集效应,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还有在城市聚集中间更好的做到产业之间的配套,我们很多产业并不是完全的划一个圈,圈定一个工业区就成为聚集,这种聚集真正有效率是产业的上下游配套,这样可以降低好多交易成本。所以,产业链的配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2010-07-29 15:19:28
- 李善同:
还有,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外部效应也是非常大的,现在看哪个大城市,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比较强,对外部的辐射能力就比较强。特别是上海,最近看江苏有一些城市搞周边一体化,对于有些地方城市来说,南京作为一个行政中心,但从经济上的中心更多的依靠上海,实际上并不依靠上海工业的辐射,主要是上海大型比较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各个省会也是一样,哪个省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得比较好,周边城市得到的好处就比较多。
还有一个成本也是我们这个所非常有强项的,可以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成本,这也是在我们转型中间特别要注意的如何降低这个成本。我们在讲生态环境成本的时候可能关注的不光是原来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粉尘、COD,可能在“十二五”中间也要关注到温室气体的排放,从成本来讲,在整个城市发展中间,怎样通过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交易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来抵消要素投入成本上升,这样的话能提高整个国家的竞争能力。
2010-07-29 15:21:23
- 李善同:
城市很重要的是可以使人宜居,或者是共享的发展,让所有在城市居住的人享受到应有的服务。我在去年的会上讲过,户籍改革应该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改革互动,现在不应该简单的把户籍改一下,把人口身份改一下,因为户籍本身是具有人口管理的功能,能够知道哪个人在什么地方,这本身是一个人口管理的功能,这应该是进一步完善的。前几年陈锡文在我们中心的一个会上讲到,中国的户籍过去经常是和一些短缺商品挂钩的,比如说过去粮食短缺,粮票的发放也跟户籍制度挂钩。现在我们也是很多短缺公共服务把它和户籍制度挂起勾来。现在的改革单纯改一个身份,可能还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应该改善我们这种当前公共服务分配体制,特别是要把公共服务的分配要和我们当前这种户籍制度脱钩这更重要,现在很多都是由于公共服务的短缺或者分配的不合理,配置是按照户籍人口来配置的,这可能是造成了很多问题的一个根源。简单的取消户籍限制可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要把两个改革相互配合在一起。
这个报告是对过去的回顾和“十二五”的展望,这个报告在这时候出来对“十二五”健康发展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上是我的简单认识。
2010-07-29 15:22:23
- 潘家华:
谢谢李教授,对我们这个报告工作的关键问题提出真知灼见。下面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国平教授发言。
2010-07-29 15:23:26
- 李国平:
首先祝贺2010年《城市蓝皮书》问世,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长期做城市问题的研究,我所熟悉的魏后凯教授在区域城市问题上也是非常著名的专家,潘所长这次亲自作为主编,组织这么强大的队伍,编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报告,这个时候推出这个报告意义是非常大的,也非常有价值的。因为今年大家都知道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我们中国也面临着很多方面的转型,李老师也强调了,在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中变化和转型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强调转型,城市也应该强调转型。如果说仅仅从数据讲,我们在“十二五”期内可能中国所谓的城镇化率会达到50%,不管这个数字是完全的城市化,毕竟会有一半人生产和生活在这个城市,这样一个中国农村社会走向城市社会,这时候提出一个报告,我对报告的观点非常赞同,对各地制定“十二五”规划包括各地寻求城市发展会起到借鉴的作用,这个时间恰好是大家在紧锣密鼓编制纲要的时候,这个会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2010-07-29 15:23:48
- 李国平:
今天谈一下中国城市发展方面一点想法。因为长期以来还是比较关注这个领域,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学地理出身,离开空间就很难有自己的一个长处,更多的强调区域结构,空间结构。
第一,中国的城市化或者城市发展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首先有一个纵向分析,然后有一个横向就地理内部的分析。因为中国的城市实在太复杂了,可以从各个方面的视角进行结合。中国城市化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东西,我们可能区别于其他国家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在这样一种过程中我们作为一种研究和总结,当然是需要在某些方面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把握。纵向关注数字的问题,就是率的变化。刚才魏后凯教授也非常强调,在“十五”、“十一五”时间城市化水平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1996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30%,然后就是加速增长的阶段,一直在30-70%阶段,2008年达到了46.6%,这段时间速度不会发展太快,但是降得不会太多,基本判断在一个百分点左右。但是那种迅速的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人为放大的东西可能以后会少了,但还会有。
2010-07-29 15:34:43
- 李国平:
我们是不是完全的城市化,有人讲冒进式的城市化,给国务院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很多的城市化纵向上不完全是城市化,还有一些属于半城市化的状态。在很多数据方面能够看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6.2亿的城市人口,2.3亿左右是农民工,这些人可以算作城市人口,但是他们非常微妙,在农村部分还算农村人口,在考虑各个区域数字的时候也时候并不是很准确的。在西部地区很多地方1/4的人移出了,但这1/4是农村人口,算作城市化,算作市民,但一进到城市在城镇打工肯定算作城市人口,还有一些数据人为的夸大了沿海和内地的差距,现在有接近20%的差距会是有问题的。这种纵向的发展大家讨论的是过快和过慢的问题。我倒觉得,在中国快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实现这样的一种城市化是对的,快速增长有需求,现在整个的经济肯定是城市为主体进行展开,城市是重要的生产生活的舞台。九十年代之前我们基本上是所谓的“北高南低”,现在是“东高西低”的区域城镇化,东边经过开发区吸引外在,沿海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带动了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很多的经济发展也在城市展开。我们一旦接纳为城市人口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进到城市里面,创造收入,自己得到一点点劳动报酬给家里寄过去,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得到。试想在北京的农民工工资收入到不了两千,而租一个房子就要三千,那么就十个人挤在十平方米的地下室,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城市化是数字上是需要的,但是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在这里生产的居民包括进城务工农民工,提升城市化不仅仅是量的问题,质的问题也是至关重要。我们在潘所长在序里讲到,今后的发展是外延扩张向品质提升的转型,这是非常重要的。
2010-07-29 15:35:54
- 李国平:
第一方面,纵向分析。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肯定达到55%甚至更高,这时候我们是不是带来一个问题,纵向分析的结果是考虑我们做好准备了吗?如果没有做好准备怎么办?这是纵向方面的课题。
第二方面,横向分析。中国非常大,不是一个面的问题,我们还要横向的比,一个是自身和自身比,可以划分区域,区域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中国的城市化不均衡,我觉得是对的。为什么一定要均衡,东部沿海可能有三千万、五千万人口大的都市区,西部搞一个市可行不可行,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横向比较不仅仅停留在数据,因为我们东部的城市多,大城市多,我们要和资源的禀赋来进行比较。同时,我们也看到到底是哪方面的差距,这种差距绝对不是数量方面的差距,更多的城市质量方面的差距,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一定要考虑区域之间的差异,有差异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到底差多大也是分析研究给出这样的结论。
2010-07-29 15:36:14
- 李国平:
第三方面,城市有各种的结构,城市到底是干什么的?城市首先是生产和生活的舞台,现在是最重要的舞台。但是生产和生活的时候在城市本身还是提供一种服务。现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扭转,在城市里面非常强调招商引资建工厂停留在物质方面,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尤其是特大城市方面的发展,就会要考虑到结构转型,结构转型各个地区不一样,东部有服务化的倾向,这样的城市才有更大的生命力。一个城市人口密度相对比较高,这么高密度时,最近我们发生几次大事故,比如说大连输油管道爆裂,类似这些东西我们今后在人口非常密集的地区,产业要寻求怎样的进行安排,这和城市的安全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城市结构方面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也是我们今后城市应该考虑。当然工业城镇还是可以的,我们有特定的镇,还是要有分工,很多特大城市影响力不足,主要是对外的服务能力不足,这我是李善同老师非常高度强调的。对一些特大的一些城市发展时候,要怎样使它能够往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进行考虑。
第四方面,空间结构方面。中国会有一些城市是规模很大,但绝不应该集中在一个点上,应该在一个面上,应该是大都市圈。最近我在研究网络化大都市,我们不要把很多的职能放在一点上,北京、上海犯这个毛病,很多城市都犯这个毛病,单中心集聚这种结构不行,国际上的一些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趋势也是往多中心、集中式、网络化这方面发展。应该在一个大的区域里可以容纳三千万、五千万人口,但绝不在单一的城市或者很小的空间搞的每平方公里三万人,这样肯定不宜居,肯定发生守土现象,还有一个房价的问题。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我们希望多个城市,每个城市规模不是很大,但每个城市承担特定的职能,区域里面四个五十万的城市加起来是200万,比一个200万的城市要好。这样既发挥大城市的作用,又避免一些大城市管理、交通、环境、住宅等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在空间结构上是可以往网络化大都市的方向进行发展。
2010-07-29 15:37:29
- 李国平:
还有一个层次的发展,刚才从生产的角度,最重要的是一个生活的舞台,生活的空间。现在城市宜居吗?很多人说不宜居,这样和城市的设施有关系,和城市的房价有关系,现在农民工没有地方住,很多人买不起房子,还有那么多蚁族,北京至少有500万北漂,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这些年城市忽略了他们需求,这个问题要改变,这样我们的城市才更有吸引力,大家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才能提高。
今后建议《蓝皮书》增加一部分,2010年的蓝皮书把2009年的发展文献可以收录进去,这样给大家一个索引是否更好一点。谢谢大家!
2010-07-29 15:37:52
- 潘家华:
李院长对城市转型给予了建议,这样对我们今后皮书的编纂也提供了非常好的意见。三位专家都姓李,讲的也非常有理性,非常有高度。
2010-07-29 15:39:21
- 潘家华:
首先,我觉得皮书对城市发展进行了比较好的概括,“速度快,规模大、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进,管理水平不断增强”,这些年来要看到我们的成绩,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人到中国来都是有目共睹的,对中国的发展都是叹为观止的,这一点必须要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有巨大的成绩,在面临各种远近挑战的情况下能够有这么快的速度,这么大规模,这么高水平是难能可贵的,必须要加以肯定。我们在皮书中间也就这样一些问题做了总结和提炼。
第二,我们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现在总结“四不一无”,不完全、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无特色。
2010-07-29 15:39:41
- 潘家华:
不完全:我们的城市化水平有虚高之嫌,我们居住、生活、工作在城市的人口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我们的社会服务,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相应没有到位。我们的城市化有不完全的事实。
不平衡:城市化的密度、地区差异在不断的扩大。即使在一个城市之内,也是集中到一点,其他的地方被忽略,或者被发展出现挤化的现象。
不协调:城市面临的挑战严峻,资源环境有压力,污染程度严重,尽管我们在不断的改进,但是没有得到改善。
不公平:资源配置挤化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垄断资源的分配,不管是在全国水平,北京、上海、广州这样一些一线城市对公共资源、社会资源、教育资源形成了全面垄断。即使在一个城市也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像北京、上海比较有品质的医院都集中在城区,而且是在老城区,现在不管是多大规模的新社区,相应优质医疗资源、优质教育资源就不进行适当的空间配置,使得出现资源被挤化现象更为严重。这种挤化还包括收入分配,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的拉达。
无特色:我们的城市发展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没有什么特色。都是那么几条大道钢筋水泥的结构,到了这个地方不知道身在哪一个城市。这些都是我们城市发展中间所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认识和解决的。
2010-07-29 15:40:07
- 潘家华:
我们这本书的主题是转型,现在到了转型的关口,有五个方面的转型:发展的转型;体制的转型;社会转型;结构转型;文化转型。
1、发展转型。现在城市发展从外延扩张到品质的提升这样一个转型。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已经没有空间可以让他们在外延扩张了,他们是一种被迫的品质提升,没有土地了。而且我们现在生产规模,钢材今年要达到6亿吨,也增长不到哪儿里去,全世界去年只有10亿吨钢材,原材料基本上都应该是处于接近、达到甚至超过饱和状态。产业发展也包括从外延扩张到品质提升转型。现在正在经历的资源、能耗、污染也迫使我们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型,第一个转型是发展的转型,从外延扩张到品质提升转型。
2010-07-29 15:40:21
- 潘家华:
2、体制转型。现在城市发展中间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根源还在于体制上的权力的垄断,造成资源分配的垄断。北京这个地方有必要搞总部经济吗?这也是中国特色,高等资源都集中在北京、上海这些地区,实际不对,现在北京和天津发展的差异就很大,这也是一种权力的垄断造成资源分配的垄断,我们应该从垄断、挤化到均衡协调的转型,在体制上要保证均衡和协调。
2010-07-29 15:41:09
- 潘家华:
3、社会转型。从阶层的分异到社会融合的转型。第二代农民工出身、教育、生活、生产都在城市,而他们不被接纳在城市里面,需要社会改良,需要社会转型,不需要革命,革命对社会代价太大了,所以我们需要社会转型。
4、结构转型。从生产导向向生活导向转型,以前都是先治窟再治污。现在环境质量、经济结构方方面面都需要结构上的转型。
5、完全转型。现在贪大求全,像北京、上海的建筑都是玻璃幕墙非常光鲜,但是品质内涵看不出多少。我们现在强调品质文化,但是我们现在的文化又走向另外一种偏向,我们是需要有品位、有底蕴的历史文化,所以,我们城市发展有文化品位、有历史底蕴、有自己的特色。
以上是城市化存在的问题以及转型的方向试图做了一个似乎不全面、不具代表性的总结,总结的不妥之处请领导、专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2010-07-29 15:42:39
- 潘家华:
下面请记者提问。
2010-07-29 15:43:54
-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今天主题讲城市转型,我想问一个比较个案的问题。我们报纸有一个城市土地版,做这方面报道,从大体形式来看,很多城市土地市场都比较低迷,但是海南这个城市不一样,昨天在土地拍卖的时候,有一块地价特别高,老师有做过相应研究的,对海南土地发展或者供应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
2010-07-29 15:46:47
- 李铁:
这是带有商业化的回答,说海南房地产好,在那儿买房的人肯定骂我,到时候跌了肯定糟糕。13亿人口有10%的高收入人群,如果是10%的高收入人群代表1.3亿人口有高收入水准,除以3是几千万套住宅,从投资性角度还可以多买住宅。在中国首选的住宅肯定是北京、上海,特别是核心区房价高涨有趋势。海南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全季节的区域,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能否像头一段时间那么快的去发展,我想可能不一定。但是如果假设有投资需求或者选择在一定的范围空间内,海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10-07-29 15:48:00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记者:
请问两位李院长,我们做一个经济发展方式的系列报道,有五篇,借此机会问一下。首先请两位专家回答一下,小城镇的消费主体是什么?
2010-07-29 15:50:05
- 李善同:
小城镇发展这些年非常重要,中国还是要发展大城市,我非常同意李铁的观点,过去农民工是挣了钱回家盖房,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他们在一系列小城镇买房,离农民工家近的小城镇公共服务比农村更好一点。这可能是中国今后小城镇发展一个非常重要、很有潜力的增长点。现在他们还未必都回去,但是从长远来看,我觉得小城镇的发展,对于真正把公共服务,能够比较公平让全国农民享受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对于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公共服务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
2010-07-29 15:50:37
- 李国平:
你的提问可能有点问题。小城镇的消费是什么消费,,看提供什么产品。小城镇提供生活型、服务型产品,一类是生产型的产品,我们现在相当部分的小城镇消费的主体是外地不是在本地,跟服务的地产商业是另外一个概念。服务的主体一个是本地居民,如果是一个特色小城镇,是一个旅游城市,是外来人来消费。以前的一些消费,比如说在农村,就非常希望在县城盖一个房屋。以实现光宗耀祖。小城镇主要有生产和服务两种。
2010-07-29 15:53:30
- 李国平:
从扩大内需的角度来讲还是收入的问题,有没有钱。像上海和北京有很多外来消费,在北京买房子,可能给孙子上学用,小城镇的房子升值空间不是特别巨大,但是有一个最基本的需求。中国的房价,在三线城市以下,不是特别的房子,一定和收入呈比例。小城镇的消费取决于收入水平。
2010-07-29 15:56:20
- 中国日报记者:
之前很多经济学家把中国的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二十年持续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我看到蓝皮书里面关于经济有一个量化的东西,有七千万人带动住房消费,收入的增长,对GDP的贡献达到了一半,这种高速增长大概能够持续多久?到“十二五”规划中期会达到一个转折点,城镇化速度在放缓,对GDP的拉动会有变化吗?还是能够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保持非常大的贡献?
2010-07-29 15:57:14
- 魏后凯: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或者快速增长至少是15-20年没有问题。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少数一些地区的高速增长来支撑,我们还有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假如这些地区城市都比较快的增长,这就有一个很大的空间。
第二,这些年来我们的大中城市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但未来还会继续保持一种快速的增长态势。所以,我们觉得城市的发展,并不是只要大城市,不要小城市,只要小城市,不要大城市,不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认为城镇是一个体系,大中小城市要协调发展,我们这个报告里也没有提出只发展大城市,不发展小城市,我们这些年来大城市增长的速度比较快。根据国际的经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小城市的增长速度会不断地提高。欧美有这样的经验,这又会把我们快速的增长态势维持一二十年没有问题。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未来快速增长,包括那么多小城镇潜力都很大,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应该是可期的。
2010-07-29 15:58:20
- 天津日报:
刚才看了一下蓝皮书的案例篇,中心生态城市案例之一,潘老师刚才提到中国城市的发展是从扩张走向品质提升转型,中心城市城是不是可以看作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方向,或者是一个探索的新模式?第二个问题,中心生态城运用很多高新的技术来建设环境油耗型的小城,成本非常高,这种中心生态城的模式是否适合在全国大范围推广?
2010-07-29 15:59:47
- 潘家华:
中心生态城是另外一种情况,是品质型的扩张,并不是属于现有城区品质的提升,但这个扩张是直接的品质提升,是在整个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方方面面都是寻求人居环境高品质、经济运行高效率的体系。这样一种模式在我们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间是遵循这样的模式,但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间,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有这么一个中心生态城新的模式出来,能否在其他地方进行一轮扩张受到一些条件约束。
第一,相应有大量的资本投入,因为中心生态城属于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的协议,有这样的关注,有大量资本的投入。这样的外部条件在其他地方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存在前提条件的问题。
第二,我们的中心生态城依托于环渤海京津唐地区有比较大的环境和氛围,其他地方能否具备这个条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然还有人才的问题。总体来讲,这样的模式对现在中西部地区在城市发展,人口城市化方面具有可借鉴意义。
在此,对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2010年《城市蓝皮书》暨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转型高层论坛本次会议到此结束。(完)
2010-07-29 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