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三农工作和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0年1月30日(星期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和水利部部长陈雷等介绍三农工作和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作为今年中央1号文件已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第八个中央1号文件,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先生,水利部部长陈雷先生,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先生和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先生,在这里跟大家见面,介绍1号文件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
现在先请陈锡文主任介绍情况。
2011-01-30 09:43:43
- 陈锡文: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晨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前的农业农村形势以及中央对于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安排,这里也包括昨天刚刚公布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我想非常简单地跟大家概要地介绍一下当前农业农村形势。
2011-01-30 09:58:17
- 陈锡文:
刚刚过去的2010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相当好。在去年这样一个国内国外经济复杂变化的年份,自然灾害这么严重的年份,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0928亿斤,保证了市场的供应。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比2009年增加了766元,是历史上增加额度最大的一年。在改善农村民生、推进农村改革等方面等,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应该说,去年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对于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当前,应该说农业农村形势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其中特别明显的一个就是我们农业的水利设施明显不能适应农业稳定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把今年1号文件的主题定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继续保持粮食生产好的势头,继续让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仅是农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今年中央关于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已经做了全面部署,这次大家所看到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实际上是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请陈雷部长介绍一下关于1号文件的具体情况。
2011-01-30 09:59:23
- 陈雷: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很高兴向各位介绍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兴修水利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来抓,水利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水利保障水平明显偏低,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的第一个水利综合性政策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文件共分8章、30条,对新时期水利的战略地位、重要作用,对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对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等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1-01-30 10:06:33
- 陈雷:
文件鲜明地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这是中央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断,是我们党对水利工作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统一全党思想、形成全民共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文件明确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2011-01-30 10:08:33
- 陈雷:
文件强调,要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坚持五个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二要坚持统筹兼顾,三要坚持人水和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五要坚持改革创新。
文件明确了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二是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三是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四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五是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此外,文件还就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推进依法治水、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1-01-30 10:09:54
- 陈雷:
下一步,水利部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抓紧细化实化具体落实方案和配套措施,尽早发挥政策效力,实现水利发展的新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谢谢大家。
2011-01-30 10:12:14
- 主持人 陈文俊:
谢谢陈主任和陈部长分别做的介绍,下面欢迎各位提问。各位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1-01-30 10:12:49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有一个问题请问陈部长,中央出台一号文件,对水利工作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水利部目前对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采用了哪些措施和行动?谢谢。
2011-01-30 10:13:09
- 陈雷:
谢谢你的提问。这次中央出台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62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出台的一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文件。这个文件出台以后,对于加快水利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首先,这个文件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明确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这是62年来首次把水利提到这样的高度。
其次,明确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而且这些政策举措含金量非常高,指向非常明确,特别是一号文件强调,要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都要有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的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这对解决水利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1-01-30 10:13:34
- 陈雷:
第三,一号文件明确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建立四大体系,完成五大任务,重点加强五大建设,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正在部署一号文件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工作。不久前,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对一号文件的传达、贯彻落实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2011-01-30 10:15:26
- 陈雷:
谢谢。
2011-01-30 10:17:40
- 人民日报记者:
请问现在水利的最薄弱环节是指哪些?过去的水利特别是农田水利主要依靠农民投工投劳修建,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了,今后农田水利要靠谁来投入,要靠谁来干,怎么加强这些薄弱环节?谢谢。
2011-01-30 10:17:55
- 矫勇:
感谢这位先生提的问题。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需要突出加强的水利薄弱环节有五个方面,一是农田水利建设,二是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是解决西南等地区的工程性缺水问题,四是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五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011-01-30 10:19:25
- 矫勇:
这五个方面的薄弱环节都是紧紧和民生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要全面做好规划工作,这五个领域的规划已经基本完善,包括大型灌区和中小灌区规划、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西南地区重要水源建设规划。二是加大投入,刚才陈雷部长在介绍一号文件的时候已经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水利投入,同时还要通过其他多种渠道,比如进一步扩大地方水利基金。完善金融政策,加大金融对水利建设的支持。
2011-01-30 10:22:15
- 矫勇:
同时,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
三是关于您特别关心的农田水利的问题,我们要建立以财政资金作为主导、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和社会投入这样一个新的机制。比如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除了中央投入外,也要求地方各级财政进行配套投入,运用“一事一议”奖补引导农民投入,多建多补、早建早补。要充分发挥社会的投资积极性。同时,这次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从土地出让收益当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是各级政府积极加大投入的一项重大举措。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包括在这五个薄弱环节加强政策指导、技术帮扶,使这五个领域薄弱环节建设能够按照规划有序地开展。谢谢。
2011-01-30 10:28:45
- 新京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我们知道,已经实现了连续七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面对比较高的基数,如果要实现第八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要采取什么措施?第二个问题请问陈主任,关于集体土地征收,我们知道这两年在这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体土地征收的立法国家也在考虑,主要的困难就是集体土地不能进入一级市场,是没有市场价的,征收的补偿在集体组织和农民之间怎么分配,还有土地的未来收益怎么去评估,这些比较难的问题,在您看来,如果我们未来立法应该怎么样考虑解决它?谢谢。
2011-01-30 10:36:59
- 唐仁健:
去年粮食“七连增”、农民收入“七连快”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的增产增收势头,意义确实非常重要。确如刚才这位记者先生讲的,增产增收今年是在高基数上继续前行,也是在内外部的发展环境高变数中实现稳中求进,其难度可想而知。为此就必须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三农的工作力度,主要有这样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继续增加三农的投入,提出了三个重点、三个确保的措施。第一是财政支出的重点要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第二是预算内的固定资产投资,要重点用于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是土地出让收益要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为了调动种粮农民和主产区的积极性,强化农业的补贴和主产区的奖励补助政策。去年四项补贴的措施已经达到了1300多亿。今后新增的农业补贴强调重点向生产大县、种粮大户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同时强调对粮食主产区要按照粮食的产量、商品量作为依据,加大对他们的补偿力度。
2011-01-30 10:37:55
- 唐仁健:
三是强调要以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两件事情,一是大兴农田水利。在搞好大型工程建设的同时,要突出加强“三小水利(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的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的建设。二是大搞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设八亿亩。
四是以种业为重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大种业的研发投入,整合种业企业的资源,加大种子工程的实施力度。
五是抓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调控。强调要扩大市场紧缺的品种生产,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滑坡。同时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特别强调大中城市郊区要保有一定的蔬菜种植面积和生鲜食品的供给能力。另外根据市场供求和成本的变化,继续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
谢谢。
2011-01-30 10:42:17
- 陈锡文:
刚才记者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我简单介绍一下。前不久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的条例。这个条例尽管针对的对象是城镇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但实际上体现的一些重要原则,对于下一步修改土地管理法中涉及农村征收土地的问题,也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刚才讲到的条例中,我想有这样四个方面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它对土地征收权的运用限定在公共利益的范围之内,做了明确的规定。第二,对征收的程序也做了明确的规定,那就是必须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与人民群众进行充分协商。第三,对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征收补偿做了原则性规定,就是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根据市场定价的原则进行补偿。第四,明确了如果要强制拆迁,必须通过司法程序才能决定。对于农村土地征收,实际上在两年多前,中共中央在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就已经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原则。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的界限,逐步缩小征地的范围。二是在城镇规划区以外,如果要建设非公益性项目,这个项目符合规划,经过批准,占用农民集体土地的时候,这部分土地可以不征收,让农民直接去参与经营和开发,保障农民获得开发收益的权利。三是过去经过批准依法获得的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在这些企业需要进行破产、清算等情况下,允许它进入土地市场。四是提高对农村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落实好失地农民的安置政策。
2011-01-30 10:45:12
- 陈锡文:
刚才记者问到了补偿费用应该是给农民还是给集体,这个国务院很早就已经有明确规定,主要补偿给失去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当然,各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实际运行情况不一样,在主要补给失地农民这个前提下,也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商议怎么使得这个补偿用得更好,目标就是要保证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谢谢。
2011-01-30 10:49:58
- 路透社记者:
去年农民收入增长比较快,同时物价也涨得比较快,尤其是食品价值也涨得比较快,这两个因素具体是什么关系呢?对政府来讲,如何保证农民收入有所增长,同时保证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增长有所控制,是不是一个难题?谢谢。
2011-01-30 10:50:42
- 陈锡文:
谢谢你,这是很好的也是很难的问题。刚才我讲到,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个人增加了766元,扣除物价指数之后的实际增长率达到10.9%,这是多年来罕见的一个高水平。去年整个国家CPI指数是3.3%,其中大约70%以上涨幅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因此,农村收入的上涨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确实有着内在联系。但是应该看到,去年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去年各地宣布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就业增长收入显然有利。但同时,最低工资水平的上涨也会增加农业用工的成本,从而推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我想,今年政府面临着的主要任务,就像刚才唐主任介绍的,首先要保证农产品供给的稳定。只有供给稳定,才能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其次,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
2011-01-30 10:51:15
- 陈锡文:
第三,要给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的机会,让大家增加更多的工资性收入。第四,要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减少中间费用,降低零售价格。最后,还要完善一些重要农产品的储备和吞吐调节制度,同时完善对低收入人群必要时的价格补偿制度。
2011-01-30 10:53:22
-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请问陈雷部长,一号文件中提出了要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我们都知道,水利建设属于公益项目,除了水电之外,大部分水利基础设施是无法盈利的,很难吸引民间投资,请问政府在水利投资、融资体制改革方面有何举措?此外,一号文件也提出了,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我们知道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非粮食主产区土地出让得多,但出让金无处使用,非粮食主产区土地出让金又少,即使拿出10%也无济于事,国家是否会考虑在全国范围内统筹使用这部分资金来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第二个问题请问陈锡文主任,目前一些地方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式,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等方面。请问这种做法是否会影响农民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请问您对此是怎么看待的?谢谢。
2011-01-30 10:54:05
- 陈雷: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一件大事,关系到水利能否更好更快地发展。对于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抓好这样几件事,一是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二是各级政府建立水利建设资金的投融资平台。要通过一些贴息、扶持、补助措施,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用好各种信贷资金(包括小额贷款),调动农民群众投资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2011-01-30 10:57:02
- 陈雷:
三是对一些城市供水、水电等有一定的水费电费收入的项目,可以用市场机制,比如搞股份合作制、或者BOT等方式兴建。四是在当前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中,用好现有的一事一议、奖补结合、先干后补的政策,尽可能调动群众投资投劳兴修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五是有计划地利用一些外资,比如像现在进一步治理淮河的新一轮的“新三项”工程里,低洼地的治理,就是我们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建设的。
2011-01-30 11:00:58
- 陈雷:
六是用好其他优惠政策,比如农机具补贴等。
2011-01-30 11:02:15
- 陈雷:
关于您提到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这是这次一号文件含金量最大的一项政策。我们初步测算了一下,如果这10%能够落实,按上一年土地出让收益的总额,可以落实600-800亿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细化、实化有关的实施方案,同时各有关省(区、市)也在制定有关的实施方案和细则。至于您说到的东部和西部土地出让收益的差距确实存在,东部土地价值比较高,土地出让收益比较多,但是用于水利方面的比较少。西部水利欠帐比较多,但是土地收益又比较少,我们现在也在研究一个统筹的问题,看看能不能在中央的层面出台一个政策,统筹用好这个资金。
2011-01-30 11:03:56
- 陈锡文:
我简单回答一下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最初是在2004年国务院28号文件中提出来的,目的主要是指导县以下乡村和村庄的土地利用和建设规划是如何更加科学制定。就运行的情况来看,这项工作目前是试点性的工作,前些年,刚才记者提到的,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在有些地方认识上出了偏差,把它看作是一种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的途径,而且超越了试点这个范围,擅自进行。
2011-01-30 11:06:00
- 陈锡文:
针对出现的这种偏差和问题,国务院在去年年底发出了2010年国务院第47号文件,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整治,另一方面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试点工作。这个文件的主要精神有四个方面:一是强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必须获得试点批准,否则不能擅自进行。二是增减挂钩的建设用地置换只能在县域之内进行。三是县域内的城镇如果要利用农村集约建设用地,必须纳入国家当年批准的建设用地指标范围之内,不能超越。四是农村建设用地被批准置换到城市使用之后,它的价值增值部分必须全部返还给农民。
2011-01-30 11:07:31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有一个问题向两个部门的领导提问。目前华北、黄淮气象干旱比较严重,将对今年的粮食生产尤其是夏粮的生产产生哪些影响?是否有应对的措施?同时有一个问题请问陈锡文主任,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今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投入的资金能达到多少?增幅能有多少?其中将有哪些重点投向水利?
2011-01-30 11:12:41
- 陈雷:
谢谢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这个问题也是当前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去年10月份以来,华北南部、黄淮、江淮等地区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冬麦区的耕地土壤表墒缺失比较严重,旱情露头,并且持续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气象干旱持续时间长。
2011-01-30 11:13:23
- 陈雷:
从去年10月份以来,北方冬麦区很多地区累计有效降雨不到25毫米,比常年明显偏少,特别是像河南、山东等地区持续一百多天没有有效降雨。二是受旱面积比较集中。目前全国受旱面积一共是7740万亩,其中河南和山东两省占接近60%。
2011-01-30 11:14:43
- 陈雷:
三是部分地区比如内蒙古有一些局部的旱区出现了群众因干旱饮水困难的问题。四是北方的部分城市因旱供水压力也在进一步加大。五是如果气象干旱持续发展,这一个月内没有有效降雨的话,受旱面积还会进一步增加。
目前抗旱也有一些有利条件。一是去年小麦播种的时候,前期降雨比较好,土壤底墒都还不错。二是从现在的苗情来看,要好于常年,现在一、二类苗比常年要好出4-5个百分点,由于田间管理不错,前期底墒比较好,苗情也比较好。
2011-01-30 11:17:01
- 陈雷:
三是抗旱水源有保障。从蓄水情况来看,受旱八个省的水库蓄水要好于常年,地下水位回升得也比较好。
四是在目前的受旱面积里,有84、85%是有灌溉条件的,真正没有灌溉条件的只有1600、1700万亩左右。
对于旱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不久前温家宝总理亲赴河南指导抗旱工作。1月26号,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当前的旱情和抗旱工作,明确了七条措施。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增加抗旱资金的投入,明确了四项政策。第一项政策是发改委将提前下达40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解决饮水安全的资金计划。
2011-01-30 11:20:33
- 陈雷:
第二项政策是鉴于当前抗旱浇地用电用油的成本比较高,中央财政拿出8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八千万亩受旱面积的抗旱浇地直补,每亩地补10元钱。第三项政策是中央财政拿出12亿元用于六个省的六百支抗旱服务队伍购置抗旱浇灌设备和器材,每个县补助200万元。第四项政策是中央财政拿出2亿元用于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的抗旱物资储备。这是一个新的突破。最近国家防总和水利部制定了全国抗旱工作方案,九个受旱省市也都分别制定了本省市的抗旱工作方案。应该说,各级防汛抗旱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和气象部门已经按照温家宝总理关于抗大旱、抗长旱、抗持续干旱,从最不利的角度做好各项工作、争取最好结果的要求,已经作出了统一的安排部署,今天下午国家防总和水利部还要召开关于当前抗旱工作的视频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有关精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进一步作出安排部署。
2011-01-30 11:26:34
- 陈锡文:
我把刚才记者问到的关于中央财政“三农”资金的支出情况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2011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的数量增幅,坦率说现在我没有办法说,因为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之后才能公布,我把去年的情况说一下,2010年中央用于“三农”的预算开支是8183亿元,实际执行情况,为了应对灾害,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实际支出要比8183亿元要大不少。从预算的情况来看,中央财政2010年作出的对“三农”资金的安排,比整个中央财政总支出的安排增幅要高出2.8个百分点,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的增长幅度是12.8%,中央财政整个支出水平比上一年增长10%。财政收入是不错的,所以今年对“三农”支出的增加总量和增长幅度我都觉得至少不会低于去年,应该有这样的信心。
2011-01-30 11:28:34
- 陈锡文:
《农业法》有过明确规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对于“三农”的支出增长幅度应当高于经常性预算收入的增长幅度。至于支出的主要方向,主要是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确保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像刚才陈部长介绍的,关于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就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其他还有用于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产品的流通、加工等等方面的支出。第二大方面是改善农村民生,包括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电网、清洁再生能源(如沼气、秸秆气、太阳能、风能等)、安全饮水等建设,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2011-01-30 11:32:01
- 主持人 陈文俊: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2011-01-30 11:37:43
图片内容: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文俊主持本次发布会
-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
-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
- 国新办就三农工作和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 水利部部长陈雷
- 共同校对文字
- 国新办就三农工作和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 国新办就三农工作和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 发布会即将开始
视频地址:
-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20110130.wmv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文俊主持本次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中国网 张琳
-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
中国网 张琳
-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
中国网 张琳
-
国新办就三农工作和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
水利部部长陈雷
中国网 张琳
-
共同校对文字
中国网 张琳
-
国新办就三农工作和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
国新办就三农工作和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
发布会即将开始
中国网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