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1年5月份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定于2011年4月28日15:00在科技大楼中央气象台二楼会商室举行5月份新闻发布会。届时,将重点介绍五一天气西安世园会气象服务保障情况。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中国气象局定于2011年4月28日15:00在科技大楼中央气象台二楼会商室举行5月份新闻发布会。届时,将重点介绍五一天气西安世园会气象服务保障情况。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2011-04-28 15:01:19
- 余勇:
各位媒体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前来参加中国气象局2011年5月份新闻发布会。今天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开门迎宾,千年古都将以园艺为媒举行博览会,这是我国在西北地区举办规模最高的国际盛会,为了第一时间向媒体朋友发布西安世园气象信息,这次新闻发布会安排在中央气象台会商室,并通过视频系统与西安气象台联线,让大家及时了解西安世园的天气情况和“五一”假期的情况。大家可以通过视频系统进行提问。
2011-04-28 15:11:04
- 余勇:
下面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专家: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郑江平先生;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首席预报员杨贵名先生;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高级工程师王有民先生;
西安世园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副组长,西安市气象局局长谢双亭先生;
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台长王景红先生;
西安气象台台长张弘先生。
2011-04-28 15:11:38
- 余勇:
今天首先介绍我们5月上旬的气象展望,同时回顾4月份天气情况,重点介绍“五一”期间全国天气主要情况,和4月份气象条件对春耕春播的影响。其次介绍一下西安世园会议气象服务情况。最后介绍一下我们世园开幕气象保障情况,以及各类气象产品以及未来七天的情况等。首先请郑江平先生介绍4月份主要气象气侯的回顾,并且介绍5月份的天气展望,特别是“五一”假期的天气情况以及西安世园的气象服务情况等。
2011-04-28 15:12:19
- 郑江平:
4月以来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2011年4月,我国大部地区天气以暖干为主,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4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0.7℃,较常年同期(9.8℃)偏高0.9℃。除贵州中部、广西西部、海南气温偏低1~2℃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新疆东北部、甘肃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偏高2~4℃,西北大部、内蒙古东北部、河南大部、江西大部等地偏高1~2℃。其中4月中旬(11日-20日),全国平均气温为12.6℃,较常年同期偏高2.2℃,为1961年以来第3高值(仅次于1998年12.8℃和2009年13.0℃)。
2011-04-28 15:12:48
- 郑江平:
4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8.9毫米,较常年同期(37.0毫米)偏少4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除新疆西部局部地区、西藏大部、青海南部、四川西北部、云南中部、河北中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成至2倍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偏少3~8成,其中新疆东部、甘肃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安徽北部、江西南部、福建南部、广东、广西南部等地偏少8成以上。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安徽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上海、浙江为次少值。
2011-04-28 15:13:37
- 郑江平:
4月国内外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一)4月全国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1、温高雨少导致河北、山东等地发生多起森林火灾
4月中旬,我国大部温高雨少特点突出。北方大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华南大部以及云南大部不足30毫米,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东部、山东东部、广东、福建和广西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上述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气温偏高、风力较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较高,宁夏固原、河北抚宁、辽宁丹东、山东莱芜、济南和泰安交界处、云南迪庆、广西南宁等地相继发生了森林火灾。
4月21日-26日,华北大部、东北大部、黄淮北部等地先后出现5~20毫米降水,部分地区降水量在20毫米以上,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有所降低。
2011-04-28 15:13:56
- 郑江平:
2、南方多省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
4月以来,我国南方多省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部分地区强对流天气强度强,造成了较大损失和人员伤亡。4月15日,贵州南部地区遭受罕见的冰雹、龙卷风袭击;4月17日,广东省出现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最大阵风达45.5米/秒(相当于14级),是1994年广东省建设加密区域自动气象站以来记录到的最强雷雨大风;同日,云南省5个州(市)6个县(市)遭受大风冰雹灾害;4月18日凌晨,海南省西部沿海出现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导致8只渔船沉没。
2011-04-28 15:19:05
- 郑江平:
3、北方出现三次沙尘天气过程
4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共出现3次沙尘天气过程,分别发生在4日-5日、17日、24日-25日,较2000年-2010年同期平均沙尘天气次数(5.2次)明显偏少,为二十一世纪以来历史同期次少。其中沙尘暴过程1次,比历史同期均值(2.9次)明显偏少。4月17日,新疆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和东南部、河北西北部和南部、北京西南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其中,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酒泉市、敦煌市和瓜州县平均风力6~7级,最大风力9级,导致农作物受灾。
2011-04-28 15:19:24
- 郑江平:
4、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
4月共有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分别出现在4月1日-4日和15日-18日,冷空气活动次数与常年同期(2.7次)相比略偏少。其中,4月1日-4日的冷空气过程造成我国东部大部地区和新疆北部降温幅度达4~15℃,其中华北西南部、黄淮西部、江汉大部、江淮西部、江南大部等地降温幅度达10~15℃;4月15日-18日的冷空气过程主要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和新疆北部,降温幅度相对较弱,过程降温幅度为2~8℃,局部降温幅度超过10℃。
2011-04-28 15:19:49
- 郑江平:
4月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北方大部农区墒情适宜,利于春播,局部温低少雨对播种出苗不利。4月上旬至中旬前期,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1~3℃,土壤解冻迅速,墒情适宜,春小麦和一季稻播种较早,春播进度较快。4月中旬中后期以来 ,东北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部气温偏低,黑龙江东南部和吉林东部部分地区水稻育秧受到影响;东北地区东部降水量为10~45毫米,土壤过湿,对春玉米播种出苗不利。
4月初西北地区气温偏低,春播进度受到一定影响,春小麦和棉花播种偏晚,但8日之后温度迅速回升,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2℃左右,热量条件利于春播。
4月以来,华北和黄淮大部气温偏高,月内有2次降水过程(1日-5日、20融-22日),土壤水分得到及时补充,利于春播。但山西大部、河北中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降水偏少,大风天气较多,表层土壤失墒较快,目前部分地区春播墒情较差。
2011-04-28 15:20:17
- 郑江平:
主要夏收粮油区农业气象条件适宜,利于作物生长发育。4月,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与常年同期持平,月初略偏低;4月出现了两次降水过程,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达10~30毫米,土壤水分得到了补充,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但雨量分布不均,陕西北部、甘肃东部、河北中部、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20厘米土壤水分不足60%,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4月上旬,江南西部、华南西部、贵州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日数,水稻播种育秧和旱地作物生长都受到一定影响,但4月上旬后期以来,影响南方大部地区的低温阴雨天气陆续好转,气温回升,利于夏收粮油作物产量形成、水稻秧苗和旱地作物幼苗生长。
2011-04-28 15:20:40
- 郑江平:
未来10天天气趋势:
预计未来10天(4月29日-5月8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华北地区东部、东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西藏等地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低;西北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
(一)北方将出现风沙天气
4月29日-30日,北方大部有4~6级风;新疆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的偏北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华北西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局地有沙尘暴。5月6日前后,北方部分地区仍需密切防范大风降温和沙尘天气的不利影响。
2011-04-28 15:21:01
- 郑江平:
(二)北方冬麦区天气以晴为主
预计未来10天,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低,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4月29日前后和5月5日前后,冬麦区将出现小雨或阵雨天气,其余时间天气以晴为主。
2011-04-28 15:21:20
- 郑江平:
(三)江南华南及东北地区多降雨天气
预计未来10天,西藏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淮、江南、华南地区有10~30毫米降雨,其中华南中北部、江南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水量有60~90毫米、局部达100~180毫米;主要降雨出现在4月30日-5月4日和5月7日前后。
未来10天,东北大部降雨量有10~20毫米,其中东北东部的局部地区有30~60毫米,主要降水出现在4月29日-5月1日和5月6日前后。
2011-04-28 15:21:48
- 郑江平:
(四)“五一”假日期间天气
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多降雨。“五一”假日期间,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多降雨天气,一般为小到中雨,其中江南中南部、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北方大部天气晴好,30日西北地区有风沙天气。“五一”假日期间,北方大部地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有小雨或阵雨。但4月30日,华北、黄淮等地将出现4~6级风和4~8℃降温,内蒙中西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的部分地区有沙尘天气。
特别提示:公众可登陆中国天气网(www.weather.com.cn)和国家旅游局网站(http://www.cnta.com)查看国家旅游局与中国气象局联合推出的《五一小长假出游推荐》专题,获取最新天气预报和踏青旅游出行服务信息,合理调整生活和出行安排;
南方地区须做好防范应对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和局地洪涝灾害的发生;
北方地区天气总体利于公众出行,部分地区注意防风防沙。
2011-04-28 15:22:08
- 郑江平:
关注与建议:
5月份,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江南、华南等地强对流、强降雨天气诱发的突发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明显增多;北方大风、沙尘天气仍然活跃。各地须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防御入汛以后各种灾害对农业、交通、旅游、健康及群众生活的影响。
2011-04-28 15:22:27
- 郑江平:
(一)气象服务提示
全力做好西安世园会运行保障服务。5月份是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的首月,且将迎来“五一”小长假的游园高峰,有关部门须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做好城市运行、园区运营、名贵花卉植物的展出等保障服务工作。中国天气网主站(www.weather.com.cn)及其省级站繁体版已于世园会开园前正式上线,以满足不同地区因文化背景差异而产生的网页阅读需求,更好地为关注世园会的公众提供气象服务。
注意天气变化对假日旅游和出行的影响。“五一”假日期间,出行公众须防范大风、降温、降水天气对旅游、交通等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南方地区须防范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2011-04-28 15:23:06
- 郑江平:
内蒙古等地须做好森林防火工作。5月,内蒙古、东北西部需密切关注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有关部门注意加强野外用火管理,严加防范火灾,确保林区安全。
防范沙尘天气对交通、农牧业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5月份,北方仍处于沙尘天气多发期,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轻沙尘天气给交通安全、农牧业生产、公众健康、植被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华南等地须防范强对流天气和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各种灾害。5月我国强对流天气逐渐增加,应防范局地强降水、大风、冰雹、雷电等突发性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从气候上看,华南地区5月将进入前汛期,暴雨天气增多,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做好监测预警。
云南山区须注意防范地质灾害。5月,随着雨季的到来,西南地区的降雨将逐渐增多,强降雨易造成山区发生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应做好防范应对准备。
2011-04-28 15:23:50
- 郑江平:
(二)农业生产建议
进入5月份,北方春播工作进入中后期,冬小麦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南方夏收也将陆续开展。
春播区:要抓住降水时段,及时趁墒播种。河北中部、山西南部等地土壤缺墒得不到缓解的地区要采取各种措施,造墒播种,确保春播的顺利完成。东北农区要抓住降温过后的气温回升时段,及时播种春玉米、大豆;东部土壤过湿的地区要注意翻地散墒,降低土壤湿度,确保春播顺利完成;同时要做好水稻秧田管理,培育壮秧,防御低温影响。
北方冬麦区:要根据墒情、苗情及时做好灌溉工作,防御干旱发生发展。冬小麦已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段,各地要做好麦田的分类管理,调控水肥,促进冬小麦稳健生长。
西南夏收粮油作物区:5月,西南地区阴雨天气偏多,同时西南地区夏收粮油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收获阶段,各地要抓住降水间隙,及时收割晾晒,防御阴雨对夏收的不利影响。
江南、华南早稻产区:要及时移栽早稻,确保早稻顺利栽插成活。
病虫害监测防御:各地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防止其发生和蔓延。
2011-04-28 15:24:27
- 郑江平:
第二部分,我介绍一下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气象保障服务的情况。由于这个展期长达半年,经历将近六个不同的气侯时段,我们认为高温、热浪、强降水、内涝、连阴雨、冰雹都有可能发生。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花卉协会、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在西安举行,会期178天。世园会园区总面积418公顷,含内地展园59个,国际展园48个,香港、澳门、台北展园各1个,总计110个单位参展。预计参观游客1800万人次。
为向世人呈现一届高水平、精彩、难忘的世园盛会,气象部门秉承“融入世园、服务全程”的理念,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力争多角度、全方位、无缝隙地做好世园会气象保障服务。
2011-04-28 15:24:45
- 郑江平:
一、建立高效协作的世园气象服务组织体系
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世园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2010年成立了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为组长的世园会气象服务工作协调指导小组,负责世园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协调、指导;陕西省气象局成立了世园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和世园气象服务中心,并组建了28支世园会气象服务支撑团队。2011年1月,陕西省气象局被列入陕西省人民政府世园会筹办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陕西省和西安市气象局局长双双成为世园会执委会成员。
2月底,矫梅燕副局长在西安主持召开协调指导小组会议,要求切实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服务能力,全力以赴做好世园会气象服务工作。4月,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前往西安现场检查综合气象监测系统建设、运行及气象保障服务情况,要求提高气象服务效率,为世园会期间服务受众提供科学的气象参考依据。中国气象局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从世园会气象服务的组织、气象观测、设备维护、天气预报预测会商等方面向有关单位作了部署安排。
2011-04-28 15:25:24
- 郑江平:
二、全面启动世园气象保障服务
4月1日起,多角度、全方位、无缝隙的世园会气象保障服务正式全面启动。
以世园会园区为重点的三个圈层综合气象监测网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在原有观测网的基础上,新建电离层观测设备1套、风廓线雷达1部、六要素自动站8套、大气电场仪3部、能见度观测仪4部,租用移动天气雷达一部。另外,在世园会园区新建多功能气象站,可对园区紫外线、负氧离子、二氧化碳、光和有效辐射、页面湿度、地温等20多个大气环境及植物生长环境要素进行连续监测。形成了环关中地区(园区中心约200公里区域)、关键敏感区(园区中心约50公里区域)、世园园区(园区中心约15公里区域)三层环套的气象监测网,重点加强世园会园区及周边重点地区天气信息实时监测和信息采集处理。在世园会期间,世园园区8个新建自动站实施每1分钟一次加密观测,关中范围内500个区域自动站实施每10分钟一次加密观测,山西、宁夏和甘肃3省215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实施每30分钟一次的地面加密观测。
2011-04-28 15:25:38
- 郑江平:
以城市精细化预报为核心的世园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提供全方位气象保障。在引进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上海世博气象服务关键技术基础上建设的西安世园气象服务数值预报系统、陕西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世园预报预警综合业务平台、世园会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系统(HIWFS)等将面向世园会运营决策管理部门、参展商、服务商以及西安城市安全运行、公众等提供54种世园气象服务产品,通过气象服务专报、电子信息显示屏、园区广播、掌上(移动)气象台、世园气象服务网站、现场气象服务以及省、市电视媒体和中国气象频道、各大网络媒体及网络视频气象台、手机短信、12121热线电话、广播报纸、新闻发布会、西安公交移动电视、发放气象服务手册与指南等17种手段,服务世园、服务城市、服务社会。其中掌上(移动)气象台 、公交移动电视的服务手段是首次采用。
以花卉生长为关注点的世园观赏植物气象服务系统拓展了气象服务领域。针对世园会特点创新建成的世园观赏植物气象服务系统具备世园会主栽花卉植物的信息检索查询、园区植物生长气象实况监控及单作物评价、花卉生长气象适宜性预报、分展区适宜性预报、园区植物花卉生长气象要素调控预报等功能,可对观赏植物的长时间展出提供全程精细化气象服务。
2011-04-28 15:25:58
- 郑江平:
三、加强部门间的服务协作联动
开展了西安世园会开(闭)园气候背景分析,完成《世园会布展与开园期间天气评估报告》,开展了西安4-10月气候背景分析。
与世园会执委会、西安市农委、交通运输局等单位在加强气象灾害的联防工作机制建设、合作发布联动联报产品、建立联络员制度、开展世园会期间西安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应急演练等方面签订了联动协议。目前,已与西北民航气象中心围绕世园气象服务在全国主要航线天气保障、航空探测资料共享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合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开展了气象服务业务人员园艺知识培训;与西安市园林局联合发布园艺气象服务预报;利用西安公交总公司在园区周边交通枢纽站电子显示屏发布气象信息;与西安交通局合作,在交通气象服务系统中嵌入气象服务信息,将交通信息纳入世园气象服务系统中。
2011-04-28 15:26:23
- 郑江平:
四、部门内部联手保障世园会成功举办
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密切配合陕西省气象局、西安市气象局,多次开展针对世园会期间的气候趋势、世园会开园仪式天气等不同主题的联合天气气候会商。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网、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频道相继开设了世园专栏、专题,还将开展直播、访谈等。
世园会期间,山西、宁夏和甘肃3省(区)所有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将开展每30分钟一次的地面加密观测;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组织移动天气雷达进驻西安雷达站,作为西安新一代天气雷达备份,并在开园仪式前组织雷达厂方技术人员驻守西安雷达站开展现场保障;国家气象中心等单位提供中尺度集合数值预报等产品,为世园会精细化预报提供预报指导产品和技术支持。
2011-04-28 15:27:13
- 余勇:
谢谢郑江平先生的介绍,下面请西安世园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副组长、西安市气象局局长谢双亭介绍世园会开幕气象服务保障情况,世园会期间各类气象服务产品,未来7天西安天气情况等。
2011-04-28 15:27:34
- 谢双亭:
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在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性活动,是在陕西乃至我国西北地区建国以来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会期2011年4月28日-10月22日,共178天。参展单位:内地展园59个,国际展园48个,香港、澳门、台北展各1个,总计110个。本届世园会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模式,由国家林业局、中国贸促会、中国花卉协会、陕西省人民政府等共同组织,西安市人民政府负责承办。
陕西省气象局作为陕西省人民政府2011年西安世园筹办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参与组织协调工作,西安市气象局作为西安世园执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世园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2011-04-28 15:27:53
- 谢双亭:
下面我介绍世园会气象服务准备情况:
世园会气象服务的整体筹备情况可用十六字概括:“三级体制、三道防线、三层监测、立体保障”。
为做好世园会气象服务,陕西省气象局、西安市气象局对世园会气象服务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一,世园会气象保障要求规格高,外事活动涉及国家形象,要求气象保障必须到位;第二,保障时间跨度长,历时178天;第三涉及活动种类多,据了解,世园会期间各类专题活动达上千场,这就对专项的气象服务保障带来挑战;第四,面临的气象条件复杂。从4月28日到10月22日,西安常见的各种气候灾害都可能发生,同时也可能出现极端天气灾害。这样也给世园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带来挑战。因此,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特别批示“要注意极端天气灾害对世园会正常运行带来的影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地方领导对气象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1-04-28 15:29:56
- 谢双亭:
三级体制:
中国气象局:专门成立了世园会气象服务协调指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对世园会气象保障工作予以有力支持。并于今年3月份与陕西省政府签订防灾减灾战略合作协议,同时重点提出对2011西安世园会的气象保障工作。
陕西省气象局:成立世园会气象服务领导小组,举全省之力,集八方之智。组建完成28支世园气象服务支撑团队。
西安市气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整体部署,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工作原则,在中国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的安排部署下,形成世园会气象服务工作小组,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于2008年底开始着手筹备世园气象服务,借鉴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的气象保障工作经验,把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气象预报科技成果应用于世园会,形成了以观测、预报、服务为主体一体化的世园气象保障工作体系,目前全市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能力大大加强,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服务工作已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国内一流城市同期试点。
2011-04-28 15:30:15
- 谢双亭:
世园城市运行及世园应急气象保障情况:
针对世园会期间的城市运行,应急保障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2010年9月,配合西安市政府出台《西安市极端天气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全市极端天气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强化了应急气象保障工作流程和各部门工作职责,同时下发分灾种气象灾害防御指南。
2、配合世园会,由执委会办公室下发《世园会气象保障工作方案》,进一步提高世园会应急保障响应级别,细化流程,强化措施,明确责任,使气象保障充分与世园会三级应急响应相衔接。
3、西安市气象局组织召开气象灾害联防专家会议,与全市十二家单位签订联防协议。
4、聘请特约气象灾害联防专家。使城市运行各主要部门都有领导参与。
2011-04-28 15:30:59
- 谢双亭:
世园开幕式气象保障工作情况:
1、提前1个月开展气候预测
2、展开全国会商。
3月28日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持进行气候会商,4月18、23日,中央气象台主持,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兰州区域气象中心、陕西省气象台、西安市气象台进行短期会商,25、26、27日,由西安市气象台主持,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兰州区域气象中心、陕西省气象台等参加进一步对世园开园天气的会商。
2011-04-28 15:32:56
- 谢双亭:
3、全面启动加密观测。
加密观测的内容有:
(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启动风云二号D/E实行双星加密观测。
(2)甘肃、宁夏、山西三省国家级自动站进行30分钟加密观测;
(3)陕西100个国家级自动站和关中范围内504个区域自动站进行10分钟加密观测;
(4)世园区周边9个区域站进行1分钟加密观测;
(5)高空观测增加高空秒数据传输;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两部数字化天气雷达、1部移动天气雷达进行24小时连续开机观测。
2011-04-28 15:36:50
- 谢双亭:
4、制订全方位的开幕式气象保障预案,特别是对开园各活动临界气象条件进行了详细和深入分析。
5、预报的发布频次情况:提前12小时开始发布逐小时预报,自27日20时至28日20时发布逐3小时预报。
6、组织情况:从4月20日起世园气象台进入一级响应状态,主要领导、首席和相关工作人员进入24小进值班状态。随时发现情况,随时报告。
2011-04-28 15:37:07
- 谢双亭:
世园会4月29—5月5日天气预报:
未来一周,前期云量较多,有两次阵性降水天气过程,后期以晴为主;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3℃左右,极端最低气温13℃左右。
2011-04-28 15:37:19
- 余勇:
谢谢谢双亭先生,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
2011-04-28 15:37:34
- 中国日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5月份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气象部门有哪些新的部署和安排?还有4月份沙尘天气比往年偏少,但是5月份沙尘又处于多发期,那今年沙尘天气呈现什么趋势?
2011-04-28 15:37:48
- 郑江平:
中国气象局对汛期是非常重视的,已经在4月25号召开了会议,专门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要求各省级气象部门加强汛期前的检查,保证在汛期前解决一些问题。我们今年工作重点有两方面,第一是加强超前的研判,尤其是对大江大河的监测。第二是加强联防联动,进一步提高中小河流的监测预警工作。第三就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强对流天气灾害的预警工作,自南向北可能有强对流天气,这个天气时间短,突发性比较大,也是气象服务难点。我们将通过汛前机制完善,强化这方面突出事件的处置工作。第四就是强化为农服务,为全国粮食的稳定生产进一步做好服务保障。另外还有做好西安世园会、深圳大运会,包括各地庆祝建党90周年专项活动的服务。
2011-04-28 15:40:47
- 王有民:
5月沙尘预测信息在我这里还没有,但我们对今年以来沙尘天气过程做了统计,实际上常年是11.5次,但是今年1月至4月沙尘过程是6次,整体上今年沙尘过程要比常年偏少。而沙尘暴过程呢,常年到现在应该平均值是6.84次,今年是两次,远远小于常年的。刚才说的沙尘过程,实际上今年是2000年以来最少的一年。
2011-04-28 15:49:05
- 杨贵名:
我补充两句,沙尘实际上每年最频繁的阶段是3月下旬到4月上中旬,今年整个沙尘比较少,4月下旬有一些沙尘天气过程,主要是伴随冷空气过程,今年冷空气相对比较弱一些。对于5月份沙尘天气趋势,不是说5月比3、4月要多,而是说5月还处在沙尘天气的阶段,但是明显过程要比4月份和3月份要少,从气侯的统计上这应该是肯定的。今年会不会打破以往的这种平均状况?会在5月份多呢?从目前看,这种趋势的特征应该说不明显。假如说要有沙尘的话,一般是5月上旬,往后就没有了。到5月中旬已到春末了,北方植被已经出来了,冷空气明显减弱,次数也就减少了,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了,只有个别的地方,比如南疆盆地,甘肃民勤这些地方,冷空气过来以后会起一点沙尘天气,但是5月份趋势肯定是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过程。
2011-04-28 15:50:08
- 人民日报记者:
我想问一下,如果西安世园会期间遇到突发灾害天气,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公众?
2011-04-28 15:50:42
- 余勇:
这个问题大家都非常感兴趣,涉及到西安世园会的问题,我们请张弘先生回答。
2011-04-28 15:51:09
- 张弘:
这次世园会是178天,跟以往奥运会,世博会不同的一点,它含有植物花卉,由于各种花卉的特点与气候适应性不一样,所以这个天气是很重要的。首先,我们在观测上进行加密观测。第二,在预报预警方面,我们引进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的先进技术后,结合西安本地情况进行具体使用。有些已经使用了一到两年了,大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第三,在服务手段上面,我们针对基层用户规范了各类预报产品,大概有54种,现在除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手段向公众传播以外,另外在园区、城区不同位置设置了一些电子显示屏,园区还有广播,这些都能保证在第一时间把我们的气象信息传递给不同的用户,传递给广大游客,以减少灾害的损失和影响。
2011-04-28 15:53:41
- 农民日报记者:
本届世园会气象保障有哪些内容?另外世园会主要是展出花卉绿植,在世园会上的经验将来有没有可能推广到花卉绿植气象服务上面?
2011-04-28 15:56:39
- 王景红:
针对天气和植物花卉,我们专门成立了相关团队,目前我们可以为西安世园会展出的花卉调节温度,同时我们有一个宜栽技术,这次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做法。经过这次世园会之后,陕西花卉行业应该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想借这次服务机会积累一些经验,为以后拓展服务领域提供一些技术上的支撑。
2011-04-28 15:57:24
- 新华社记者:
世博会、奥运会的气象保障服务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相比这几次活动,世园会有哪些新特点?我们有哪些新的方式方法来做好这个保障服务。
2011-04-28 16:08:30
- 余勇:
我简要回答一下。我们通过这几次重大的活动保障积累了一些经验,我觉得一些共性的东西是这样:
首先,主动的了解需求是前提,因为无论是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到现在的世园会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有为运动竞技提供的服务,有为时间长的世博会和世园会的专业保障,所以如何做好服务,进一步了解需求,针对需求改进我们的服务,找准这个点是一个前提。
第二,气象现代化建设是基础,近年来为了重大活动的保障,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全社会支持下,从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平台的研制制作,包括到信息发布,手段更新等都做了大量工作,实践证明,奥运会也好,世博会也好,亚运会也好,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第三,人才队伍是核心,因为在做好重大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过程中,一支专业人才队伍是非常关键和核心的,人是关键因素。
第四,部门联动合作是关键。因为无论是体育竞技也好,世园博览会也好,都涉及到跨部门的合作,部门之间如何互通信息,信息共享,提出需求,共同做好保障,加强这方面的联动合作是非常关键的。
2011-04-28 16:08:46
- 余勇:
最后,各级领导关心,社会关注,媒体的支持帮助是保证。要取得一次重大活动的保障,要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全社会的关心。
关于这次世园会的活动保障,我们从2008年经历了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亚运会,还有最近的世园会,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最大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人的因素是最需要考虑的,但是各地的气侯特点,影响天气的因素有所不同。比如我们这次世园会,还有北京奥运会,对台风考虑的比较少,而对世博会,台风就要有所考虑。这是天气气侯有所不同。服务着力点也有所不同。比如奥运会也好,亚运会也好,主要是为了竞技运动项目提出服务,比如射箭有射箭的需求,百米跑有百米跑的需求。但是世园会,王景红先生也讲了,它有一些高温天气对植物的影响,大家欣赏世园会主要是看植物,如果没有掌握好天气特点,去看的时候没有看到绚丽夺目的植物的话是非常遗憾的,所以我们服务点除了参观人员出行平安之外,还要注意植物花卉的生长情况。
2011-04-28 16:09:06
- 记者:
刚才郑司长介绍了冰雹大风天气,能不能分析一下这些灾害气侯的特点,另外我在灾害应急方面有没有什么准备?
2011-04-28 16:09:20
- 余勇:
关于这个特点请杨贵名先生回答。关于应急方面,请郑江平先生回答。
2011-04-28 16:10:03
- 杨贵名:
春天强对流天气的特点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暖湿气流比较强,就容易出现冰雹大风天气,这样的天气一般出现在山区,这个特点是非常明确的,应该说它不会出现在平原地区,比方说四月份贵州、广东出现了强对流天气,大风冰雹天气。这样的天气特点就是时间比较集中,比较短,这是一个特点。还有一个特点是影响范围,根据冷空气所扫过的区域波及他的影响范围,主要的就是贵州这些地区。
跟往年比,今年强对流天气比较弱一些,次数比较少一些,当然还没有进入五月份,从多年的平均来看,五月份强对流天气次数更多,强度也更大一些。我记得2005年和2006年,5月份到6月份,从西北东部到华南一个大幅度的强对流天气,那时候北京的冰雹是五厘米左右,强对流天气非常强,所以这个强对流天气还没有来,我们要做好准备迎接强对流天气,当然江南华南比较强,真正到华北来还是比较少的。
2011-04-28 16:11:00
- 郑江平:
我介绍一下中国气象局近期在强对流天气灾害监测预警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是三方面:
第一,加强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实时的监测预警,今年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工作,一旦发生强对流灾害天气的时候,我们加强当地气象部门的应急值守,及时监测。同时尽最大的努力,提前强对流天气的预警。像4月17日广东雷雨大风天气,气象部门就是提前四天预报了,同时在顺德也是提前一个半小时发布了雷雨大风的灾害预警信号。前面介绍中也讲到了强对流天气的预警本身就是气象预报工作的难点,所以我们对它的量级和地区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第二,要完善联动联合的机制,中国气象局和省级气象局加强联合,加强对可能发生灾害区域气象部门的指导,加强检测。再就是加强区域的联合,上游发生灾害要及时向下游进行通报。另外要及时的跟其他部门进行联动。我们对近期强对流造成的灾害也进行了联查,对一些工程、建筑要提高天气灾害的预警。
第三,是完善预警信息的发布情况。这个也是在广大媒体,特别电信部门支持下,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近年来发布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像广东这次强对流天气的预警信息发布,也是通过了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短信进行广泛发布,包括实时的预警。同时广东气象部门也开通了官方微博,实时在网上发布实况预警消息。两天时间,广东省气象部门发了三千万条的短信。这方面我们虽然能力有提升,但是还是有瓶颈。就是突发灾害预警发布的时效性,和它在影响区域的有效干预方面还是有差距,这方面我们也继续希望得到广大媒体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2011-04-28 16:11:30
- 余勇:
今天我们的记者提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2011-04-28 16:11:42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2011年5月份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工作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余勇主持发布会
与西安世园气象服务中心分会场视频连接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郑江平介绍情况
郑江平副司长介绍气象局为世园会提供各项气象服务保障措施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高级工程师王有民
西安世园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副组长、西安市气象局局长谢双亭介绍情况
中央气象台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郑江平副司长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首席预报员杨贵名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高级工程师王有民回答记者提问
农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余勇回答记者提问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相关新闻:
- 中国气象卫星事业发展40年 已成防灾减灾重要支撑
- 世界气象组织:北极上空40%臭氧层破损 创历史新高
- 森林火险气象警报:辽冀局部森林火险等级极高
- 广东全省普遍出现气象干旱 局地“特旱”(组图)
- 林场千亩松树齐腰断 气象专家否认UFO来访(图)
- 宁夏风力持续较大 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居高不下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2011年5月份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工作
中国网 杨佳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余勇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杨佳
与西安世园气象服务中心分会场视频连接
中国网 杨佳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郑江平介绍情况
中国网 杨佳
郑江平副司长介绍气象局为世园会提供各项气象服务保障措施
中国网 杨佳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高级工程师王有民
中国网 杨佳
西安世园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副组长、西安市气象局局长谢双亭介绍情况
中国网 杨佳
中央气象台
中国网 杨佳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郑江平副司长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首席预报员杨贵名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高级工程师王有民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农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余勇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