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寿光:
尊敬的李扬副院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9新闻发布会以及研讨会,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政治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教授,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牛文元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陈栋生教授,国家发改委土地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副所长,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李雪松副所长,国务院综合研究室综合司陈文玲司长,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李闽榕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王利民副总编,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其他专家和课题组的成员就不一一介绍。我是谢寿光,还有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高培勇所长。
2011-05-06 08:46:04
- 谢寿光: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倪鹏飞博士为首的研发团队十年一项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成果,作为蓝皮书发布已经是第九本。每一年的发布,在国际国内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因为它以科学、严肃、认真的公布各城市竞争力的排行,现在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各城市政府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今年这部城市竞争力报告,今天早上刚刚新鲜出炉。倪博士给我们出版社最后定稿到出书的时间只有9天,我那边的编辑也是怀着对出书的敬畏之心,编辑日夜兼程,今天在这里正式发布。这也是皮书系列里的一个核心品牌,也是荣获首届最佳皮书之一。
2011-05-06 08:58:47
- 谢寿光:
今天这部书到底有什么样最新的成果和媒体分享,一会儿请倪鹏飞博士向大家做介绍。首先请中国社科院李扬副院长做重要的报告,并且为城市竞争力指标数据库的建成做正式的宣布。
有请李扬院长。
2011-05-06 09:00:28
- 李扬: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媒体发布会,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参会的院内外的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于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发布表示祝贺。正如刚刚谢寿光所介绍的,城市竞争力这本书反映的是我们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成果,这本书已经出了9本,开始是在十年之前,它是一个连续性的成果。曾经有人说在如今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一本书能够坚持做三年极属不易,但这本书做了十年,当然非常不容易、非常有价值,这首先要归功于自始至终的主持者倪鹏飞博士,归功于财贸所多方的指导,也归功于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2011-05-06 09:01:37
- 李扬:
竞争力报告已经成为我们院系列研究报告中非常有亮点的报告,去年以来为了进一步从数字化方面加强社科院的建设,我们启动了数字社科院工程。在这个工程里面纳入了很多研究成果,其中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成果自然包括在内。再经过一段努力,已经变成了城市竞争力指数数据库,今天我也代表这个数据中心宣布这个数据库整理设立以及对外开通,通过一定的程序,大家都可以查阅自己有兴趣的数据。
2011-05-06 09:03:23
- 李扬:
蓝皮书的内容很丰富,各位专家和倪鹏飞博士一会儿还会向大家详细介绍,我就不多说了。
我比较关注这次《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主题“城市:让世界倾斜而平坦”,我刚刚还请教了倪鹏飞博士“什么叫做倾斜而平坦?”倾斜指的是聚集程度不同,平坦虽然说聚集程度不同,但它应当比较平滑,没有明显的梯度,没有明显的断层。
2011-05-06 09:04:16
- 李扬:
据我所知,研究区域布局、研究城市发展方面讨论布局的问题,这些年来还是比较热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看来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讨论,这个报告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如果从城市化的角度来看,也许它还有更多的含义。我们知道在“十二五”规划里,关于继续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同时提出了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的综合战略。
2011-05-06 09:04:57
- 李扬:
关于城市化有一个判断,人口城市化率是47%,最新的人口统计到了49%,接近了50%。对于这样的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里确定了五年4%,也就是要达到50%多一点儿。这样的数据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城市化正在进行过程之中,因此今后推动城市化是我们非常重要、长期的战略任务。推进城市化,涉及到土地、人口、社会福利体系,国家安全网等等一系列很复杂的问题。所以推进城市化,关于围绕城市化,理论界展开了非常详细而全面的讨论,政府也有相当多的政策。
2011-05-06 09:05:49
- 李扬:
如果说到城市化的时候,我们发现还有另外一种研究,比如说非常有代表性的是OECD的研究,OECD认为中国城市化已经完成。它用的指标和我们的指标是不一样的,我们用的指标是人口聚集,以前是户籍人口,后来是常住人口。聚集在建制镇、县、市以上,这有很强烈的行政色彩。但OECD用的是单位面积上的人口聚集程度,公共基础设施,比如说道路、交通、水、电、网络的密集程度。如果用这些指标,大家知道这些年我们这方面的进展非常快,用这些指标来衡量,中国城市化已经完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作为研究者来说,就有了兴趣。大致说起来,我们现在用的比较多的城市化,是指很具中国特色的,有建制的镇、县、市来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而OECD的研究考虑比较多的是经济含量,如果用词的话是“经济型的城市化”。
2011-05-06 09:07:56
- 李扬:
显然,说中国的城市化49%多,似乎不是很符合实际,我们感觉高了一些。但接受OECD的说法,觉得心里不放心,我觉得下一次研究需要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以及这些观点所依据的理论之间要一些辨析,考虑在中国的国情下怎么界定城市化,到底水平怎么样,如何推进城市化。我可以讲一个经验,美国城市化是96%,到美国去大量的是只居住几百人的,显然被算作是城市化的范畴之内。但随着网络社会的深入发展,有大量的弹性就业。我有一个师兄,现在在加拿大航空公司工作。他住在美国,他大概一年中一个月是去加拿大,大量时间是在美国。我问他忙不忙?他说,非常忙。这样的情况就值得我们深思,中国如何推进城市化,到底如何判断城市化的水平。
2011-05-06 09:11:19
- 李扬:
倪鹏飞的报告中,我认为非常有价值的是,他主张建立适度倾斜而平坦的城市,为此提出了六个建议:一是建议是规划,二是改革城乡和区域分割的制度与政策,三是建议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四是推进公共服务的全国一体化和均等化,五是关注重点援助边缘地区,六是提高城市配套建设与管理服务水平。我觉得这是要点。
2011-05-06 09:12:28
- 李扬:
大家试想,美国这样的情况,住在一个小地方,能够接受与大城市人一样的公共服务。他的旁边有一个很好的小学、有很好的医疗所、有非常便捷的交通、有非常发达的通信。如果那样的话,他肯定不愿意到拥挤的纽约去。我觉得这样的模式,OECD的研究值得我们研究。而我刚刚念的这六点建议,或者说这六点建议,使得城市更加平坦。其实所谓更加平坦是更加均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陆地国土上,到处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基础性的公共服务,这时候就没有动力,再往城里聚集,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国已经发生。有些人把它叫做逆城市化运动,其实它是城市化运动的深入,是一个更加平坦、更加连续、没有断点的城市发展战略,我觉得这个意义非常大。所以我拿到这个书看到它的主题引发了很多考虑,而这些考虑在我看来是重大的研究课题。因为判断问题涉及到今后的战略问题。因为我们的资源要向这方面倾斜,到底如何配置我们这些战略,这是关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问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这个报告非常有价值。我希望就这个主题大家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够发挥研究机构、智囊团的作用。
2011-05-06 09:15:05
- 李扬:
值此《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之时,我就说这些,表示祝贺,同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2011-05-06 09:17:06
- 谢寿光:
感谢李扬院长卓有见地的讲话,昨天下午在房地产蓝皮书发布会上李扬院长也做了非常有见地的报告,如果把这两个报告连起来,就可以看出来,刚才李扬院长谈到的以及这个团队所做出的关于城市化的一些新的理念和看法,所谓一线城市的高房价问题其实就是有解的,如果大家不聚集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为什么在那个特定的区域?因为这个城市肯定不是平坦的。所以这些人要重视每一次报告的发布,要引起更多的人研究和理性的思考,对中国怎么样更加科学、的发展的确会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这正是社会科学的生命和价值所在。
2011-05-06 09:17:47
- 谢寿光:
下一个做重要报告的专家就是财贸所的高培勇所长。有请。
2011-05-06 09:18:26
- 高培勇:
尊敬的李扬副院长,各位同行、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我代表财贸所说几句话。第一是代表财贸所向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欢迎,欢迎和感谢大家从百忙当中抽出时间参加有关城市竞争力的发布。第二点想与大家说,这本报告是我们财贸所的一个重点项目,已经举兵坚持了九年,我们之所以把它作为重点项目并坚持下来,其实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大家所看到的新闻通稿或者是这本书揭示出来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而是想通过这个排行榜揭示更为深刻的东西。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我们财贸所也在城市建设和提升竞争力方面富有神圣的使命。
2011-05-06 09:19:07
- 高培勇:
我们把这个使命理解为至少有两条,一条是要引领中国城市建设和竞争力提升的方向。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报告拿出标识中国城市建设和城市竞争力提升方向的路线图。另外一条,这样一个路线图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目标。那怎么办?就是要把它的任务分解,动态的、与时俱进地揭示我们国家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竞争力方面的阶段性成果。所以从这个意义角度讲,通过城市竞争力的排行榜向我们传递的两个重要的信息,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竞争力的方向究竟在何处,每年发布这样一个排行榜、这样一个报告,赋予不同的主题,就想表达我们对中国城市建设、城市竞争力提升方面的基本判断和基本看法。同时也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报告阶段性地反映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的建设成果。这是我想跟大家重点指出的一个事情。
2011-05-06 09:20:29
- 高培勇: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指标,它不仅包括硬势力,也包括软实力,在倪鹏飞博士所带领的课题组完成报告的过程中,用12个方面的指标来揭示,这些指标的汇集和最终形成,是经过一系列的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之后所提炼出来的。在这个方面,真的没有多少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有很多的东西,只要稍微细节性地体味它,都会发现它带有非常突出的本土信息和鲜明的国情特色。
2011-05-06 09:21:55
- 高培勇:
比如说刚才李扬院长所讲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单独拿出来,大家都不会觉得里面存在什么问题,是不是该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一旦把这样的事情放到中国现实的体制背景下就会发现它会遭遇到很多其他国家、其他场合根本想象不到的事情。我只举一个例子,去年9月底,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专门出了一个专题,这个专题是批评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局对外来人口收取基础教育赞助费的问题。大家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就会感到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那么小的孩子来北京上学,还要额外收10万甚至比10万还高的几十万的赞助费,大家觉得这个事儿很不公平、很不符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但是,再深入一些看,会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有户籍制的国家,户籍制最重要的体现是二元的经济社会体制。而二元的经济社会体制表明着什么呢?表明我们国家围绕着基本公共服务的政府的资源配置,是按照户籍配置,而不是常住人口配置。当一个人从湖北到北京,当他的孩子要在北京就学的时候,你会发现和他的孩子有关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是在湖北,而不是在北京。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五一”之前,我们到广州,广州目前是全国人口最多的成分,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户籍人口全国最多,而是常住人口最多。
2011-05-06 09:23:17
- 高培勇: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户籍的迁徙。这表明着广东省要担负比其他省份更多的用于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输出压力,而这笔钱从哪里来。所以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会发现很多突出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在其他国家却很难发现没有现成的经验。
2011-05-06 09:24:41
- 高培勇:
提到中国城市竞争力指标,是它是从多个角度去归结和揭示,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的研究过程。所以,就这样一个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我们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深化,从而形成更科学、更合理、更贴近中国国情的一套指标体系。这就需要不仅是我们课题组本身、我们财贸所本身的研究,也特别有赖于包括各位专家在内的中国各方面领域的研究成果的支撑。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帮助我们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2011-05-06 09:25:36
- 谢寿光:
感谢高培勇所长从财贸所的角度以及他作为中国著名的财政专家,对中国城市竞争力这个课题以及研究方向作出的非常有见地的讲话。我觉得每一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都有很多新的亮点,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解决方法,这本是第9本,我们的媒体也好、研究者也好,特别是城市的市长,最好不要仅仅只看最新发布。你要治理好一个城市,你要科学地管理一个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我觉得这9本竞争力报告,要串起来看会发现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包括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本身,这个榜单本身也是大有学问。你看前10名、前20名、前50名,尽管每一年度变化不是很大,但保证从中会有规律。
现在有请倪鹏飞博士做第9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成果发布,大家欢迎。
2011-05-06 09:26:18
- 倪鹏飞:
非常感谢李扬院长专门出席今天的报告会,感谢高培勇所长和王社长,感谢在座的诸位学者、老师、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正是在大家的支持之下,我们竞争力报告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刚才李扬院长说的话使我突然想起了,在做第一本报告的时候,那时候也正是在李扬院长的支持下我们才产生了动力。应该说万事开头难,无论是当时的第一本的创意还是最后的发布,李扬院长都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感谢李扬院长!
2011-05-06 09:27:09
- 倪鹏飞:
第一本唯一的一个顾问就是李扬院长,下面我简要地把第9本竞争力报告的内容向大家作一简单介绍。因为时间关系,还有书和新闻通稿都把这个内容讲的很清楚了,我想留下更多的时间请专家就城市化健康发展问题作一些研讨。
2011-05-06 09:27:56
- 倪鹏飞:
和每年的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内容相似,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今年我们城市竞争力报告做了很大的改进,这是在高培勇所长所提出的“提高学术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这一指导思想之下,我们的报告进行了改进。最新的报告主导思想包含两大内容,一是在决策建议方面,决策施政分析方面,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思考。二是在学术理论方面提出一些研究和看法。供理论界进行讨论。决策参考方面,主要是体现在总体报告和各个区域的分项报告中。学术内涵,主要体现在主题和理论研究方面。
2011-05-06 09:28:18
- 倪鹏飞:
和每年一样,今年的城市竞争力,首先介绍了背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一揽子政策和措施下,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了,城市化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与此同时,城市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就增加了。有关城市化,2009—2010年的表现,我做了一些概述,我发现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出来的一些观点和这个有相似之处,并且它的数据更新,是最新的数据。所以在此我就不展开说了。
2011-05-06 09:29:40
- 倪鹏飞:
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在介绍理论之前,我给大家看一个图。这是美国的一个经济学家佛罗里达(音)根据全球星光亮点图做了一个全球经济活动集中度的表现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均GDP。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全世界有高、有低,如果把人均收入当成竞争力的一个表现,价值收益的一个表现,全球的城市竞争力是有区别的,差异是很大的。
2011-05-06 09:30:59
- 倪鹏飞:
差异大的原因是什么呢?关于城市竞争力的一个基本理论,我认为这个图是把城市竞争力的理论说得比较清楚。就一个城市而言,是这个城市的要素和环境决定了这个城市的产业,由城市的产业创造了城市财富价值的能力。就不同城市比较而言,不同的城市要素、环境是不同的,因而产业城市是不同的,因而它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不同的。就全球城市放在一起的话,他们又是相互竞争、相互合作、互相交流的,因此要素环境是互相流动的,产业也是互相连接着的。因此他们创造财富的能力、竞争力就是动态变化的,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或者是创造价值的能力甚至和全世界每个城市创造价值的竞争力是连着的,这是城市竞争力的决定机制。
2011-05-06 09:31:38
- 倪鹏飞:
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为了系统地分析它,一般经济学者都会把它归为几类,我们首先归为软件和硬件,总共有12类。对于城市竞争力的指标衡量,虽然是指标问题,但还是很有挑战性和创新性在内的。我们做了两个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通常做竞争力的研究是做一个指标体系,把影响竞争力的各个因素放在一起进行简单的加总就说这是城市竞争力。实际上不同类别的城市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不同,影响的权重也不同,如果进行简单的加总就会产生谬论。但一个城市无论是从事什么产业、无论是发挥什么样的功能,最后创造价值的能力应该是一样的。如果从产出的角度来算,就像数学可以提炼出一个公式。不管你从事什么活动、不管是什么样的产业,都是围绕着创造价值的能力来衡量,所有的城市都是可以衡量的。
2011-05-06 09:32:49
- 倪鹏飞:
城市创造价值的能力可以从产出的角度用几个最精炼的指标提炼。竞争力的指数就是这样几个简单而精炼的产出指标形成的。
2011-05-06 09:34:54
- 倪鹏飞:
通常我们所说的竞争力综合排名或者是综合指数,就是我说的更多、更快、更好、可持续的创造财富的能力,体现这些方面的指标所组成的。根据竞争力指数,我们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关于城市竞争力的这几个指数,最初有30个指标组成,但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再逐渐增加,今年增加了一个指标“幸福感指数”,实际上这个指数在十年前我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已经提到这方面的内容,但由于没有可得的数据,需要大量的调研,当时的条件不具备。现在我们作出了这个尝试,根据城市竞争力指数的分析,我们把全国城市竞争力的格局给大家做一个介绍,2010年的城市竞争力的格局。可以提炼这样几句话,整体竞争力快速提升,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全国294个城市2010年的平均指数高于2009年的平均指数。六大地区分享中国前10名。过去分享前10名的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现在变成了五个区域、六个区域,现在第六个区域是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有一个城市是长沙。这六个区域已经分享了中国前10,这反映了中国竞争力的变化。
2011-05-06 09:35:57
- 倪鹏飞:
2010年前50座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分别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台北、广州、天津、大连、长沙、杭州,青岛、佛山、澳门、东莞、苏州、沈阳、无锡、高雄、南京、武汉、宁波、厦门、济南、成都、合肥、东营、包头、鄂尔多斯、常州、台中、基隆、呼和浩特、台南、烟台、中山、福州、重庆、西安、长春、珠海、哈尔滨、大庆、郑州、扬州、南通、石家庄、温州、徐州、南宁、淄博。
从省域来比较,江苏整体表现最好。我仔细看了一下,它有13个城市,其中11个是在前100名,都属于较有竞的城市,只有两个城市在130名以内。所以它的整体竞争力最好,增长也很好、竞争力提升也最快。今年最耀眼的城市是长沙,长沙与2009年相比,进入了前10名,并且排名从2009年的17名进入到第9名,提高比较高。围绕核查数据,我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数据对比、对查,应该说数据没有问题,确实表现非常优秀。我觉得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沿海城市速度稍微放慢,作为中部比较先发的城市,提升速度比较快。
2011-05-06 09:39:00
- 倪鹏飞:
还有一个现象是内地城市快速追赶港台。香港的指数第一,但内地几乎所有的城市指数都在上升,平均在上升。而且地区东南局面有所改变,东南在前50名里占半壁江山,有26%的都是东南地区。但与2009年相比,东北和西南地区有一些城市的数量在前50名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有关综合城市竞争力格局的情况。
具体还有一些因素,比如说经济增长方面,我们注意到东莞的增长速度保持领先,东南实现了较快的恢复,但是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觉得发展太快也并非是好事,所以我们在今年计算城市竞争力的指数时,有一个规定,超过15%的都按15%计算。再多也不作为计算内容。
2011-05-06 09:43:02
- 倪鹏飞:
经济的规模,城市整体水平上升,但差距在扩大,经济效率是内地人均产出提升迅速,但是地均产出有待加强,发展成本的整体指数上升,沿海局部城市有所下降。这个整体上升与“十一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有很大的关系。
2011-05-06 09:44:36
- 倪鹏飞:
产业化城市,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第一是各地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确实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第二是我们注意到一些城市在做GDP增长率的时候,借金融危机的影响,调整了GDP的产值结构,尤其是过去没有统计第三产业的内容,现在加进来了。总的来看,第三产业各个城市的比例上升都比较大。收入水平相对于港台来说内地还有很大的差距。刚才我说到幸福感是我们新加入的一个内容,这应该是一个尝试,我们希望从明年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调研。总的来看,我国城市居民整体上比较幸福,如果说满分是100分,这个我们是70分,总体上比较幸福。
我们做了四年的回顾,2001、2005、2009、2010总体上来说,平均指数在上升当中。还出现一个情况,经济发达程度与幸福感呈现了“倒U”的现象,这是全世界都有的,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开始的时候是正相关的,但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负相关了。发展越好,并不见得越幸福。越发达,并不见得越幸福,还有可能下降。中国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调查来看,一些发达城市幸福感的城市并不是很高。
2011-05-06 09:45:26
- 倪鹏飞:
竞争力指数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因为12项因素,我们也对全国56个重点城市进行了分析,这也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说了。通稿上很清楚我只讲一个观点,人力资源的质量亟待提升,城市教育竞争力的差距比较大。金融资本的质量相对较高,尽管金融危机发生了,各地有一些平台项目,但我们调查来看,金融资本的质量还是比较高的,但融资体系亟待完善。科学技术方面,城市间的投入产生了严重的分化、不平衡。区域发展也相对失衡。经济结构方面,产业总体上来说,高级化程度还比较低。各地都反映出这个问题,但在变革中,在快速地提升中。基础设施整体上提升比较快,但区域发展还不平衡。综合区位是我们倾斜的平台所体现的,中国经济的重心继续向东移,中心城市发展锦上添花,有进一步聚集和倾斜的现象。生态环境,海滨城市的固有优势,特大城市的生态环境有待提升。
商业文化整体表现比较好,差距越来越小,这与我们过去的研究有很大的区别。我记得我在做博士论文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一个是商业文化,另一个是资金。当时解放思想、招商引资就可以提升了,但现在大家都思想解放了,差异在缩小。整体表现良好,差距在缩小,相对重要性在下降。经济制度上,市场发育整体比较好,但经济自由度的差异比较大,这点也出乎我们的意料。在经济决策的自由度方面,中国内地的城市差异比较大。政府管理方面,政府的服务能力总体比较好,但创新能力,政府的执行力还有待于提升。企业管理,民营企业需要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比较弱,再有就是产品和服务质量,全国的情况是不高,亟待提升。这都是通过调查得来的数据。对外开放,我们注意到区域开放不太均匀,内外开放不太协调。
2011-05-06 09:46:47
- 倪鹏飞:
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区域的报告,区域报告有很多,我只向大家介绍广东省的。按照现在的构想,我们在写区域报告的时候基本上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是研究基本条件,广东省有关城市发展的战略。广东目前是全国最大的省,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广东是现代工业和民族工业发源地,外行星经济发展迅速,金融危机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近年来本省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很多战略,比如市省内平衡战略,“双核、两带、以海哺山、三圈推进、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它的“走出去”战略,还有“五个广东”的战略,还有幸福广东的战略,总体上制订了一系列的战略。这些战略的对它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看到整个广东的城市竞争力总体水平在国内是处于前三位置的,但城市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最好的城市深圳是全国的第四位,包括香港在内。最差的云浮也在232位,而我注意到在100到200之间的城市反而是比较多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拿广东给大家讲解的原因,这个城市总体水平较高,但综合竞争力较弱,各项指标差异也是比较明显。共同的增长在放缓,不同的是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从历史回顾来看,整体竞争力提高比较明显,2009年比2008年有明显的提升。这主要是金融危机影响政府采取了措施,使得经济得以恢复。提升和下降各个城市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有的能够上升10位、有的可能下降10位左右。
2011-05-06 09:50:19
- 倪鹏飞:
我们综合来看,它的综合增长已经排在全国的第15位,经济规模第3位、经济效益第3位,发展成本第10位,平均产业层次竞争力排在第3位,收入水平排在第6位,幸福指数排在第5位,综合来看广州的竞争力是较强的,但也有一些弱点。根据这个分析,广东要提升竞争力的建议有三点:第一是转变。因为它已经很好了,要继续领先内地,就必须实现转变。这个转变有三个,一个是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个是竞争方式的转变,还有就是追赶方式的转变。过去大家对发展方式、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得比较多,但发展方式、竞争方式是不是也要转变,现在的转变是不是在软的方面的竞争,科技方面的竞争,现在我们要追赶人们一些软的方面,而不是仅仅在基础设施、招商引资方面。
2011-05-06 09:52:52
- 倪鹏飞:
第二是区域协调。我们刚才看到广东区域城市之间的差距,广东也在做这个方面的工作,广东应该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方面完善政策、推进协调发展。还有就是平衡,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平衡。我觉得加快幸福广东的建设是平衡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继续实施下去。
2011-05-06 09:53:50
- 倪鹏飞:
中国城市居民的调查报告,这是借助与幸福感指数的调查。(图)我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整体上来看,中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是比较幸福的,也是处于上升趋势的。另外,城市之间的差距也不大,是处在收敛状态的。但从发展程度来看,“倒U”已经有迹象。规模方面来看,规模稍大的城市更幸福。从区域来看,内地环渤海地区比较好,西北地区相对差一些。
2011-05-06 09:55:49
- 倪鹏飞:
从发展阶段来看,工业化中期是最高的,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相对都比较低。怎么解释幸福感呢?我们也做了调研,大家对未来的生活和信心比较好,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信息比较好。比较没有信心或者是不满意的是对就业状况。我们做了多指标的调研,家庭和谐状况、人际关系,总体上大家比较满意。但对于刚才所说到的交通状况,对此最不满意。
2011-05-06 09:56:09
- 倪鹏飞:
主题报告,今年的主题是“城市:让世界倾斜而平坦”,刚才李院长特别肯定了这个主题。我们做了全球500个城市地均GDP经济聚集度的图,从这个我们可以更能看出倾斜而平坦的理念。
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加速使得整个城市变得倾斜而平滑。倾斜而平坦不太好理解,我是这样界定的,一方面,全球资源、要素、商品与服务正越来越便捷在全球流动。另一方面,全球的资源、要素和人类活动越来越趋向优势区位集中。世界的适度倾斜而平坦是全球空间关系的理想状态,但是现实中过度倾斜以及带来的消极影响值得关注。中国的情况是正在进行城市化的加速期,一方面是全球化,还有就是全国化。中国是一个大国,全国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使得全国的资源、要素、商品和服务越来越便捷在全国流动。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管是名义上怎么说,城市化道路是发展小城市,限制大城市,或者是协调发展等等,但是事实上存在着重视城市,偏好大的城市,偏好城市群,偏好中心城市这样一个问题,忽视边缘城市、忽视农村、忽视非城市群。另外,我们缺乏科学、合理和前瞻性的人口和产业空间活动的规划和政策引导,这样就使得全国的资源要素和人口活动迅速向优势区域城市聚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尽管搞得很快、规模也很大,但还是难以跟上资源和人口聚集的变化,因此中国越来越变得过度倾斜而平坦。这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带来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主要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尤其是大城市中心区极度繁华,大城市边缘城镇及乡村停滞和衰落,这是最明显的。与北京周边的一些区域对比很鲜明。广东的珠三角和珠三角边缘的城市对比也非常鲜明。
2011-05-06 09:57:30
- 倪鹏飞:
还有一些城市已经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城市病”,这也是报告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呼吁。我们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尤其是要注意防患“城市病”,现在已经有一些城市表现出不同的“城市病”。第一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交通拥堵,不仅是大城市,现在一些重要城市交通堵塞也非常严重。环境污染、贫困失业,虽然没有巴西那么严重,但我们的一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还有城乡结合部的一些地区,还有贫民窟。失业和住房紧张,大家都知道。健康,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过去城市发展史几千年,为什么过去发展不起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对疾病、传染病防治措施没有处理好,所以经常出现微隐……在我们过去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大家对这个问题关注也很大。还有灾害,火灾也是城市化致命的克星。我们现在注意到中国有的城市已经频繁出现火灾问题,尤其是高层建筑,住宅区内出现这种情况隐患非常大。我们最近调研,城市防火设施和制度安排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准备写一个建议上去。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否则这个隐患非常大。也就是说,防火设施的维修、构建以及维护,没有明确的责任,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一旦发生这些问题后果就不堪设想。还有城市安全,虽然整个调查大家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比较高,但在一些城市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比较低。
建议,要构建一个适度倾斜而平坦的城市中国。
措施,有六个方面,规划适度倾斜的空间结构,改革城乡和区域分割的制度和政策,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的全国一体化和均等化,关注并重点援助边缘区域,提高城市配套建设与管理服务水平。谢谢大家!
2011-05-06 09:59:58
- 谢寿光:
感谢倪鹏飞博士。下面有请报告的副主编侯庆虎教授对城市竞争力数据库的检索与大家进行介绍,以便我们对成果进行分享。
2011-05-06 10:01:14
- 侯庆虎:
大家好!下面我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城市竞争力数据库以及它的一些简单的检索。数据库是根据近十年来积累下来的所有报告中涉及到的数据,把这些数据经过整理后开发的网络数据库。大家可以从网上查询与报告相关的数据。这个数据具有三个维度,时间、城市、指标。这个检索也是根据这三个进行检索。
2011-05-06 10:02:00
- 侯庆虎:
比如说,(现场网络演示)我们首先选择需要查询的数据年份,在这里包括数据时间段,我们从2001年查到2011年的报告。然后选择查询的城市,这个可以多选,包括所有的地级市都在内。我们为了大家的方便可以进行城市的检索。我们查询北京、上海,城市可以多个查询。也支持英文检索,比如说深圳(shenzhen),我们输入检索项查询,北京、上海、深圳,选择之后,我们关心这三个城市的数据,添加到选择的城市中,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不断地进行添加。我们还需要查一下广州的,我们再进行相关的检索,再把它添加到选择中。我们选择相应的指标,数据库中不仅包括了城市竞争力指标,还有相关研究的指标,国家竞争力、教育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等等。我们选择城市竞争力的指标,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相应的指标。大概涉及到近千项,其中包括所有竞争力报告中的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并且详细说明了数据来源,有的是计算得到的,并且把合成方法也给大家进行了详细说明。比如说这个指标的研发投入如何计算得来。
2011-05-06 10:03:32
- 侯庆虎:
除了以上的指标之外,我们还有一些类似的数据,比如类似金融信用等级、统计部发布的数据,我们选择关心的指标,同样和城市一样可以进行指标的检索,比如说关心竞争力方面的指标,列出了大的综合的竞争力,人才、资本、科技、结构,我们选择这些指标,与之前操作的一样,我们可以把新的指标添加进去。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查询了。然后各个年份的相应指标都列出来了,这一页只是列出了50条数据。为了方便,这些数据可以用Excel表格下载,我们可以按照城市进行分类。这是不同年份的数据,我们还可以对这些指标进行详细说明,具体的处理方法、计算方法。这样我们通过多年的数据进行纵向比喻。同时我们也可以按照城市来分,北京历年的数据也可以放在这里,广州的、上海的、深圳的数据。这是检索的基本方式。
2011-05-06 10:06:50
- 侯庆虎:
这个数据库中不仅包含了城市竞争力的数据,还包含了相关的其他竞争力报告的数据。这个可以查国家的数据,我们可以选择两个国家,选择时间以及相应的指标,包括GDP规模、人均GNI、经济增长率等等,我们可以进行数据的检索。
关于数据库,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1-05-06 10:11:11
- 谢寿光:
下面请专家对城市竞争力发表研讨,第一个发言的是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陈文玲司长。大家欢迎。
2011-05-06 10:15:21
- 陈文玲:
倪鹏飞博士从第一届竞争力发布会的时候,我就参加过。十年磨一剑,我觉得磨到现在形成品牌,这个道路走得非常不容易,经过非常执着的投入才形成了现在的产出。2011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有四个特点:第一,通过十年的努力,开拓了崭新的领域。国际上达沃斯论坛有国家竞争力报告,国际上现在也有城市竞争力报告,我看麦肯锡也在做。但麦肯锡做的是全球的,它进入中国也进行了一些排序,但就数据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联动,总的来说还不如我们社科院。所以在城市竞争力评价方面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这个学术领域既有理论的支持,又有实践的迫切需求。我觉得这点是非常突出的特点。
2011-05-06 10:15:37
- 陈文玲:
第二,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形成了完整的指标体系,刚才专家介绍了数据库,形成了完整的指标体系和强大的数据支持。现在做各种排队评价的很多,但作为竞争力排队,作为一个评价体系,核心竞争力是数据库,数据库的数据体系以及数据生成,以及数据生成之后的这种分析应用价值,应该说是核心竞争力。我觉得这个数据库已经形成了,指标体系已经形成了,品牌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含金量。
2011-05-06 10:16:25
- 陈文玲:
第三,蓝皮书通过实践的努力,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们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开始新一轮的区域规划,包括珠三角、长三角、宁夏、新疆、广西等规划,我参加了大量由总理批示的、由发改委和我们研究室牵头做的一些大的区域规划。我们所到之处,发现很多城市的一把手书记和市长都应用了我们这个数据,当我们在社科院做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位中排多少位,我们其中哪一方面排多少位,我们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再跃上多少位。我估计倪鹏飞你们到市里的欢迎程度会比我们还要隆重。因为我们也不负责排队,我们光负责给政策。所以我觉得这个排队在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越来越得到关注。
2011-05-06 10:16:38
- 陈文玲:
第四,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不仅是指标体系的排队,通过这些分析研究,得出了很多新的判断、新的理论以及新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我觉得这对于引领城市竞争力提升,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在城市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
2011-05-06 10:17:22
- 陈文玲:
我觉得从以上四点来说,中国城市蓝皮书做的很好,含金量越来越大、知名度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希望今后能做得更好。
2011-05-06 10:17:50
- 陈文玲:
为了今后做得更好,第二个方面我就提出一些建议,每次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我都能够得到,从一开始的好几本到现在的一本,这样一本如何做得更好,将来做城市竞争力的报告要和一些国家大的战略能够紧密结合,要呼应,引领作用才能更强,而不仅仅是排队,通过数量的分析得出一些结论,这些结论正确,更要从战略上、前瞻性、全局以及全球的战略思维上继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2011-05-06 10:18:14
- 陈文玲:
我看这个是按照指标体系评价的,有的评价结果说明了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一定合理,比如说最关注的幸福感竞争力,很多人都在做幸福感,但这个最难做,你们能够把幸福感的竞争力排出来,很了不起,但我觉得排的不一定准确。要按照常规,不用指标体系评价,我觉得幸福指数比较高的像成都、无锡、杭州、惠州、日照、青岛、珠海,可能包括像西藏,西藏的幸福指数是最高的。因为西藏人的宗教信仰使他们对现状非常满足。而内地人又不安于现状,经济发展又没有那么快,所以没有那么高的幸福指数。我说的这个供倪鹏飞参考。
2011-05-06 10:20:54
- 倪鹏飞:
今年是一个尝试。
2011-05-06 10:25:27
- 陈文玲:
但结果和常识要有吻合,如果不吻合,那人家会对你的结论产生质疑。
2011-05-06 10:25:44
- 倪鹏飞:
幸福感有点说不清,发达程度高还不一定感到幸福。
2011-05-06 10:26:13
- 陈文玲:
它也不是不发达,像包头发展很快,还出了一个英雄,那也是比较粗放增长的。所以这个幸福感到底包括什么东西,原来杭州发改委、中科院几个部门来设计城市的幸福指数,有一整套幸福指数体系,中央电视台曾经把它作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但……就使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很高。这是仅供参考。
2011-05-06 10:26:26
- 陈文玲:
我们要和国家大的战略考虑,将来对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可能单体的城市评价是有一些问题,有的可能是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城市群落整体竞争力,不是单体竞争力。比如说到广东,电话号码都是一致的,公交车的设计两个城都是一样的,公共服务都是一样的,很多东西都已经同城化了,现在还有港深的同城化,就是香港和深圳的同城化,未来30年的城市规划都是双方对接一块做的,所以将来在评价单体竞争力的时候,很多城市的共享部分、共建部分、共融部分、共赢部分如何纳入评价体系内?而且下一轮整个区域战略布局重新调整了,从2006年到现在,形成了六条主要的主线。要和区域布局对城市形态的影响,还有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这个要纳入分析框架,今后不仅是单体城市,还有一个整体的城市。我们曾经做粤港澳的合作框架研究,当时提出了粤港澳共同建设世界型新经济区域,现在又建成了粤港、粤澳的合作框架,这是国家层面建立的。这对他们将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包括过去“一国两制”可能起到分割作用,而现在是共融,产业共同布局,这对城市影响力还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觉得这些东西要考虑。
2011-05-06 10:26:41
- 陈文玲:
国家战略第二个要考虑的是产业转移,产业重组、产业形态变化对城市的影响,现在很多产业从中南沿海向西部转移、向东部转移,国家还形成了若干个产业转移的支持带,这是国务院文件一直到2020年的。比如说甘肃天水到陕西关中,比如说满江沿海经济带都是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这些地方对城市的形态、城市的竞争力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2011-05-06 10:28:10
- 陈文玲:
第三,交通变革对城市的影响,包括机场、高速公路,特别是高铁的开通,可能对整个城市的布局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第四,城乡一体化。城市带动乡村,比如说像成渝统筹城乡改革试点。现在各个省也有一批统筹城乡改革试点,这样城市整个框架和以前就不一样了。城市涵盖着农村一个大城市的概念,和单纯的城市体又怎样进行比较?所以我想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对今后的评价会提出挑战。如果这些可以提前考虑,能够把重大的因素放进去,这样评价的结果会增加合理、更有引导性,也能能发挥作用。我就说这些,仅供参考。
2011-05-06 10:28:24
- 谢寿光:
非常感谢陈司长富有见地的评论,特别是对城市竞争力报告在肯定的同时,还需要引起进一步解释或者是研究的问题。下面有请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牛文元讲话。大家欢迎。
2011-05-06 10:28:42
- 牛文元: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个品牌的发布会,应当说从开始到现在,在十几年当中,大家可能在底下交换的意见比会上交流的还多得多。我讲三点体会,作为研究中国这么复杂的状况下的尝试问题,难度可想而知。但是,这个蓝皮书能够坚持差不多十年,应该说很不容易,这条路走的也不是非常顺利,但走到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这个研究本身已经在国内的政策以及到各地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011-05-06 10:29:26
- 牛文元:
我有三点希望,第一,城市竞争力如何应对目前中国城市化碰到的一些最基本、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我们讲五大挑战,一是城市经济增长与民生建设之间的不同论。二是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和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之间的不协调。三是适度规模,特别是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天津等等特大城市,适度规模还不可能无限扩大,但和人口流动之间又产生了不平衡,市场很关心这个事情。我设计的城市资源的供给、水电、公共服务大概是2000万人,但北京还不只是2500万、3000万,这是很大的矛盾了。四是发展方式和能力不匹配。五是城市管理与宜居幸福之间目前还不太适应。虽然我只提到一句,但每一个挑战都涉及到从政策到制度,一直到产业管理方式都有相当大的工作要做。我希望我们研究竞争力,如何同目前面对的重大挑战之间或者是消解这些挑战的矛盾能够提出有效的措施。
2011-05-06 10:31:27
- 牛文元:
第二,我们通常讲竞争力,包括城市的竞争力、区域的竞争力、国家的竞争力,我们要体现三大元素,第一个元素是从源头看你的动力,能够创新、能够不断提升竞争力,动力在哪里。要靠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一系列的创新提升竞争力,同时我们还要看过程,过程要体现出质量,主要是经济质量,包括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虽然源头很充足,如果在质量不够,竞争力就会被损害。我们还要看到竞争力的结果,体现出一个元素是公平。结果是不是能够惠及全体的社会成员,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公平正义,实际上这是培育城市软实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只有达到公平了,社会和谐了,城市管理的幸福感也增强了,为下一轮的竞争就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基础。我们讲动力、质量、公平,从源头到过程,一直到成果、结果,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体现竞争力的全貌。
2011-05-06 10:32:01
- 牛文元:
第三,目前我们做的是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报告,作为社科院,也是作为国家最集聚的思想库,下一步面对的不仅是中国的城市,下一步应当对亚洲城市,乃至世界城市,用我们的眼光、方法、措施来面对,会打开一个新的领域。目前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再过二十年中国进入世界第一经济体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没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或者是模式来看待世界,那作为我们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决策就不充分了。现在正好是有十年的基础,应当开始逐渐面向亚洲,然后再到世界。我知道倪鹏飞以前也开始了一些准备,我想这次大家期望社科院在研究中国城市的基础上,我们应当逐渐把眼光向亚洲和全球的视野拓展,把这个作为一个起点,现在已经是十年了,所以我们应该有所作为。
2011-05-06 10:34:53
- 谢寿光:
谢谢牛研究员。下面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研究员讲话。
2011-05-06 10:35:34
- 李善同:
我对倪鹏飞团队一开始就非常关注,我也参加了第一个报告的发布会。起步是没名没支持,有谢社长的支持,但非常微薄。我觉得这个蓝皮书的起步是很艰难的,这些年它稳扎稳打,有很大的成就,在学术上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刚才侯博士也介绍了数据库,这些都有很大的贡献,都是规范的研究。另外一个贡献,对整个社会的引导作用。因为中国的城市化非常快,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差不多一年一个百分点,这些年稍微慢一点儿。在这种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让城市健康发展,除了中央的政策之外,我觉得这种研究的引导性非常重要。至少对指标体系给了各个地方政府的一个轨道,从哪个方向努力才能够提高竞争力,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
2011-05-06 10:37:01
- 李善同:
我看了这本书有几个特点:第一,科学性。我看到参考文献中并没有提及到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但两者的结论基本上差不多。因为在那个报告中讲的是城市世界经济地理,包括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减少分割,这里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现在的增长不平衡,从世界来看都是不平衡的。很多国家经济聚集在几个最有竞争力的地方,它讲发展比较多,我们用包容性比较多。用的副标题是让世界倾斜而平坦,实际上增长是要体现效力聚集,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基础设施,特别是均等服务的均等化,实现包容性、共享性的发展,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理念。我们现在说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认识规律、遵从规律,这是科学发展的真正内涵。这本书的科学性也是它的特点。
2011-05-06 10:38:49
- 李善同:
第二,综合性。它有7个衡量性的指标,还有12个原因性指标。这全面反映了一个城市健康发展的轨道、框架。从覆盖面来讲,我们现在很多研究一般集中在内陆地区,而这个既包括了内陆地区,也包括了港澳台,和我们一般的研究相比较会更广一些。
第三,动态性,事物在发展,人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任何一项研究,像这十年来,一定要不断动态地看,要与时俱进。从内容来讲,每次专题都会对当时的情况有不断的变化,这次怎么了幸福感指数,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尝试。吴小玲似乎也做了一个类似的幸福感指数,但那个也有问题,好象吉林的人幸福感都比较好,幸福感指数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
2011-05-06 10:50:21
- 李善同:
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有一个前瞻性的特点。我们在城市中感到了“城市病”,提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困失业、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等,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在未来经济发展中间必须要关注的,所以这些年我也很高兴的看到这个报告在不断的完善,因为不断的有新的高度,希望明年的报告比今年的报告更好,因为在“十二五”开局之后,新开局这一年如何看新的“十二五”对城市发展会有什么影响,希望你们能够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1-05-06 10:51:49
- 谢寿光:
谢谢李研究员。下面有请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李闽榕主任发言,李博士也是我们另外一本蓝皮书,每年在两会期间发布一级的蓝皮书的主编,是城市竞争力方面很影响力的官员型学者。有请李主任,大家欢迎。
2011-05-06 10:52:11
- 李闽榕:
能够作为地方的学者参加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我感到很荣幸。这本书我昨天晚上拿到手上看,我也看了很长时间,我谈点自己的感受,一个是感到这个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有几个突出特点,前面有几位专家学者都做了高度的评价,我也深有同感。可以概括为“四个新”,新的提升,水平、层次新,倪博士对我们有所启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个报告达到了新高度。还有新的深化,提出了理论探讨、实践探索,很有新意。有新的创新,有新的理论观点、新的视角、新的结论。还有新的启示。对我来说,看后在有的问题上、有的看法上给了我新的启示。
2011-05-06 10:52:25
- 李闽榕:
倪博士是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开拓者,连续发布9本,这种精神确实令人敬佩,对我们综合竞争力的研究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报告视野开阔,不仅仅是就中国的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站在世界的角度,从广阔的视野研究中国的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发展。对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对城市化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1-05-06 10:52:49
- 李闽榕:
研究方式不断创新,一些理论前沿的数据模型、一些高难的问题,包括对幸福指数问题进行大胆探索,这些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倪博士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尝试,这点也值得我们学习。
2011-05-06 10:53:06
- 李闽榕:
对于这本城市发展报告新的启示,特别是这个书的主题“城市:让世界倾斜而平坦”,我认为这个主题非常深刻。倪博士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了深刻的理念。平坦也体现平等发展。全球化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平面,用现在的科技手段、网络手段,让世界变成了平面,使大家看得非常清楚。
竞争引起了世界发展差距,也引起了城乡发展的差距,这不是平衡的。这给竞争力研究带来了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些理念问题。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如何携手、协调提升竞争力,这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
2011-05-06 10:53:23
- 李闽榕:
就这一主题来讲,倪博士对倾斜与平坦阐述了辩证的关系。我感觉竞争让世界倾斜,我们的协调发展让这种倾斜趋于平坦。这是给我的深刻启示,这与当前的科学发展观是相一致的。
城市竞争力研究这本书引发我们的新的思考,竞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城市化竞争中产生一系列的“城市病”,城市化和“城市病”也体现了倾斜与平坦的关系,如果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一些“城市病”,不光是城市竞争力,还有区域竞争力、省域竞争力、国家竞争力都有这一系列的问题。“城市病”是对竞争力的提升还是负面影响?对区域竞争力的发展也是如此。对于城市区域和国家之间的协调发展,对竞争的定义我非常赞同。从市场经济的竞争角度讲,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对于资源的占有和争夺集聚,这会产生发展的差距。但如果我们辐射带动,又是我们竞争力的正面作用和积极意义。这是在竞争力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2011-05-06 10:53:43
- 李闽榕:
幸福感与提升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这提出了新概念“幸福竞争力”,这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问题。主观因素比较多的指标,过去我们研究过绿色GDP,现在从去年底到现在,幸福感引起了高度关注。这两个体系的研究,我自己感觉有一个问题,我们在研究当中容易把客观性的指标过于绝对化,容易把主观性的指标“一刀切”。因为幸福感是有不同层次的,也是一种心里感受。最早在世界上的研究,不丹的幸福感在全世界最高。我们的幸福感不够高,呈现一个“倒U”型,这不是一个层次的幸福感,我们不能用一种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和衡量,我们要通过不同的层次来评价和排列,这样更加科学一些。刚才讲到绿色GDP的评价,也是过于绝对化,把客观要素过于绝对化之后,发展就体现不出来,增长就体现不出来。要共同发展来确定发展的指标体系,这些缩小我们的评价,这是以客观为依据的,更加科学,我们在省域竞争力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
2011-05-06 10:57:11
- 李闽榕:
城市化未来的发展方式是什么,要提出新的概念,包括低碳、生态、智慧、创新等等这一些概念,代表未来现代化城市发展方向的模式是什么,我们在这方面也需要深入探讨。城市化通常都以人口转化、城市人口有多少作为依据,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病”的提升,大量居民进入城市,生活的怎么样,是不是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这些都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社会发展相关联的问题,也应该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容,也是一个评价的最重要的指标,这些都是相通的。
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包括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也要更加的关注,惊蜇里的提升要有利于缩短差距,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竞争力的理论如何进一步创新。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竞争力理论在不断的探索,每一本都在不断创新,但是中国特色的竞争力理论是不是完全以西方的理论为主体,现在大家所学习的都是“钻石”模型,是以企业模型、企业发展搭建的评价模型、评价体系,我对此就不展开了。
2011-05-06 11:02:32
- 李闽榕:
现在还有整体的城乡居民的素质提高,城市主体不仅仅是素质,还有社会的单元是家庭,这些因素在区域、在省域发展中如何体现,现在目前体现的我们在目前的特殊环境、特殊条件下,如何提高竞争力,这都是需要理论工作者、社会实践者不断努力和不断研究、不断发展创新的。以上是我提出的几点,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1-05-06 11:02:50
- 谢寿光:
谢谢李主任提出的几点思考。下面有请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陈栋生发言。大家欢迎。
2011-05-06 11:03:56
- 陈栋生:
很高兴能够参加第九本《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我觉得前八本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不仅使各个城市知道自己在竞争力世界中站在什么样的位次,而且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什么地方,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因为现在“十二五”规划开始,我就把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关于城市是在第20章,还有许多城市的“十二五”规划,我看到不少内容就是这本蓝皮书曾经反复研究强调过的。比如说,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城市群的问题,这本蓝皮书在2008年第6版中的主题词是“城市群”,第9本也是与时俱进的,中央关注提高保障民生的问题,所以把幸福感补充进来了。
2011-05-06 11:04:07
- 陈栋生:
我建议今后第10本、第11本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低碳城市的建设,第二是数字城市的建设。低碳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的承诺。而且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有12个约束性的指标,当中有7个是和节能减排减碳相关的。所以我想这个课题的研究能够直接为国家深入规划实现服务,我想把此作为一个新内容补充进去。信息化社会、数字城市,我建议在适当的时候也补充进去。
2011-05-06 11:06:59
- 陈栋生:
围绕这本书的主题词,就“城市:让世界倾斜而平坦”发表一点儿联想。实际上应该从新思路来讲,倾斜和平坦是矛盾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也是一个很诚实的发现。刚才高所长讲到农民工子女在北京上学收不收钱,从公平正义上看是不应该收钱,但作为财政学家,主张分析财政收支的,他就认为应当收钱。其实这样的矛盾,我们每天、每时都碰到。比如说北京政府在前不久为了平抑房价、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就卡外地人买房子、卡外地车进京,我就想到这本书后面写的,它不仅仅是在市场失灵时发挥行政力量的优势,我也可以说它是在发挥行政力量的劣势。为什么?从北京人来看它是行政力量的优势,从河北人来看这是行政力量的劣势。如果石家庄、保定也用这种办法,对北京的车开到那边也用同样的办法,那就会冒火星。所以我说城市化就是在这个利弊当中前进的。而不是我们过去讲结婚典礼就是奏凯歌唱欢歌,实际上就是利弊共生。对利弊共生的问题,从科学方面来看,一方面是需要精细化,需要复杂的授权。但也需要模糊化,两化相结合才会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意新研究。这是我从标题中得到的很大的启发。谢谢!
2011-05-06 11:07:16
- 谢寿光:
下面我们请发改委肖金成副所长发言。大家欢迎。
2011-05-06 11:08:21
- 肖金成:
很荣幸也很高兴,我参加过多次发布会,我也是关注这个蓝皮书的读者。我们所研究城市、区域,我们不仅把这个作为一个资料,而且也作为我们研究对策的依据,我们很多研究报告用哪个城市、哪个区域,都把蓝皮书的摆位作为一个新的依据,应用性的理论也很强。现在已经是第9本,非常不容易,坚持下来不容易。大量的数据分析,很多指标不断的完善,我觉得也非常不容易。还提到了很多观点,而且我也非常赞同这些观点。比如说规划适度倾斜的空间结构,改革城乡和区域分割的制度和政策,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的全国一体化、均等化,关注并重点援助边缘区域,提高城市配套建设与管理服务水平,我们最近在研究的观点,这也是在鼓吹的观点,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非常正确的。
2011-05-06 11:08:43
- 肖金成:
由于时间关系,我提一些建议,蓝皮书已经出了9本了,有大量的数据,也建立了数据库,我觉得下一步我们要探讨规律性的东西,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城市建设,还是区域发展,现在需要探索它的规律。因为很多规律很难认识,尤其是在城市化、城市建设方面,我觉得很多规律性的东西还没有被认识,或者没有被大家所接受,所以我们说对城市化的误解,对城市发展的误解也是很多的。比如说城市的规模是大好还是多好?城市化水平是高好还是低好?城市化的阶段是怎样的?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每个学者也有自己的理解,每个官员也有官员自己的理解,媒体的理解也是不同。在这个方面所有的研究,在这个领域分歧是最大的。我感觉在接触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分歧、不同的理解,这要从规律上来认识。倪鹏飞做了这么多的研究、有这么多的数据,将来还要把世界的城市,我觉得规律性的认识不仅要从中国的城市发展变化来分析,还要对全世界的城市变化、城市化的发展统一进行梳理和认识。
2011-05-06 11:10:30
- 肖金成:
我们要有规律性的认识,而且我们现在规律性和主观愿望的差距越来越大,现在大家都是从主观愿望出发,都是希望世界更美好、城市更美好、农村更美好,但很多东西很难十全十美的。比如说倾斜、平坦的问题,大家都希望“平”,这样会很好。但客观规律,它不会平,很可能是倾斜的,很可能是曲折的。这是主观愿望与客观发展的矛盾。
2011-05-06 11:12:00
- 肖金成:
比如我们现在追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客观上就会带来很多大家不愿意看到的问题,比如说“城市病”,它是不是一个客观必然的现象,“城市病”是不是能够解决?我觉得陈老师已经说出了结论,城市化的进程是利弊共存。利在哪儿、弊在哪儿?利有多大、弊有多大?这些都是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还没有解决、还没有认识得很清楚。比如说很多城市提出“美丽的城市”、“幸福的城市”、“绿色的城市”、“田园城市”等等,这都是很美好的。有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大家面前。但同时又提出了“低成本的城市”、“低门槛的城市”、“集约化的城市”,这些城市的结果肯定是有不美好的。如果把大量的农民堵在城市门外,我们很可能实现美好的城市的愿望,但农民的问题怎么解决?“三农”问题如何解决。这是新的矛盾,所以我们要从干净的空气和干瘪的口袋进行选择,你可能拥有干净的空气,但是干瘪的口袋,我们如何进行选择,这是人人都要进行选择的。这也是对倪鹏飞未来研究的一个建议。我觉得我们有这么好的基础,下一步要对这些认识加深。我觉得对于区域城市化、在社会上的问题要有一个共识的过程。谢谢!
2011-05-06 11:12:46
- 谢寿光:
感谢肖所长。下面有请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讲话。
2011-05-06 11:17:04
- 李雪松:
谢谢主办方邀请我参加会议,这是对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前面专家学者做了很好的发言,我是做数量经济和宏观经济方面的,所以城市竞争力方面,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丰富我们各方面的知识。
2011-05-06 11:17:18
- 李雪松:
这个报告大概有三个特点,第一,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做数量研究的一个重要要求是把定量结果如何定性分析好、解释好。实际上很难,而城市竞争力报告用的数量分析方法主要是指标体系,怎么报告,理论研究、区域报告、主题报告、重点城市报告,非常丰满,把定性和定量的方方面面进行结合,结合进行解释。
第二,这个报告每年都试图把热点问题提炼出来进行深入分析。每一年热点问题在不断转移,但这些热点问题受到社会关注,同时大家又想探索它的规律,所以这本书在这个方面做的非常好。
2011-05-06 11:17:40
- 李雪松:
第三,倪鹏飞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杰出的青年才俊,蓝皮书不断创新,每年都有创新。今年的创新,一方面体现在方法论上,指标体系不断完善,比如说引入幸福指数,今年又把数据库、网络的平台建立起来了。同时还有一些学术观点的创新,这些热点问题如何给予认识、给予解答,提出了建议。
2011-05-06 11:18:32
- 李雪松:
关于促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这个主题也特别切合中国的现实,关于这个主题我谈三点意见:
2011-05-06 11:18:53
- 李雪松:
第一,中国城市化内生动力非常强劲,这是中国经济体制的优势也是“十二五”到2020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动力,同时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这是推进城市化。但有这样的一个动力,有这样的地方政府的优势还不够,需要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我们国家的规划纲要里提出到2020年能够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怎么样基本实现呢?在宏观上需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激励机制的顶层设计,需要对于地方官员的考评机制进行调整和财税体制更快的确定,这样才能使得城市化健康有序的发展,把地方的积极性和中央政府的政策激励的导向结合好,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
2011-05-06 11:19:15
- 李雪松:
第二,这个报告提出要关注警惕并解决“城市病”,这抓住了城市化中国发展阶段的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在人均GDP在“十二五”期间将在4000多美元到8000美元左右,到“十二五”末期人均GDP有可能达到8000美元的阶段,正是消费升级的阶段,正是汽车进入家庭快速推进的阶段,这样对城市的交通会构成重大的压力。当然“城市病”还有其他的问题,当然交通压力已经凸显出来。比如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制约。这本书今年特别关注“城市病”问题,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明确提出要重点关注“十二五”期间解决“城市病”。这些问题通过蓝皮书的发布,也是呼吁社会各个方面研究解决“城市病”问题。
第三,这也是课题组提出的建议,指标体系一些结果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指标,客观指标还好解释一点儿。但主观指标,特别是幸福指数今年是一个尝试和探索,对于它的解释还要进一步探索。还有对一些特别对客观性指标也有值得挖掘的地方。刚才肖所长也提到了规律性的认识,规律性和一些指标的结果怎么样更好的结合,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把它做好是有非常大的潜力。
最后,我也希望城市竞争力的蓝皮书和课题组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谢谢各位。
2011-05-06 11:21:15
- 谢寿光:
感谢雪松所长。下面有请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发言,大家欢迎。
2011-05-06 11:22:35
- 孙久文:
我很高兴能够参加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发布会,我一直在做城市和区域的研究,谢寿光主持的城市竞争力的报告的研究已经进行到第9本,非常不容易,形成了国内外的一个品牌,这就更加的不容易。这个报告这些年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在做很多的东西,有些人做一届,有些人做两三届,但是坚持下来的人不多。做品牌的人就更少了,这是倪鹏飞主持的城市竞争力报告的难能可贵之处。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简单讲三个看法,供课题组参考。
2011-05-06 11:25:01
- 孙久文:
第一,关于倾斜与平坦的关系。因为今年的城市竞争力报告的主题是“城市:让世界倾斜而平坦”,我觉得这个提法很新颖,也很形象,我十分赞成这个提法。因为我们从去年聚集经济的要求来看,适度的倾斜这是很必要的,而且和肖老师刚才讲的对于城市发展规律聚集确实就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我们现在可能面临的问题就是倾斜的程度到底是多大比较合适因为不可能无限的倾斜下去,我们从东部地区来看,刚才我看了城市竞争力报告里讲的“地倾东南”,整个国土是向东南倾斜的,“地倾东南”,三大都市圈,现在已经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40%以上,我从前看过牛教授主编的城市竞争力发展的报告,这里有非常详细的分析。现在国土已经倾斜了,下一步如果我们要让这种倾斜的国土能够平坦起来,我的想法就需要我们在东部地区再打造若干个和东部的三大都市圈相抗衡的大的都市圈,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国土逐渐平坦起来。应该从这样一个角度继续从倾斜和平坦的角度去研究。我觉得现在要看倾斜是具体现状,平坦是未来需要奋斗的目标,我们理解这样的一个关系。
2011-05-06 11:25:29
- 孙久文:
第二,关于大的城市病和虚假城市化的问题。报告里讲了“城市病”的问题,我很赞成。现在国家的城市中大的“城市病”有蔓延的趋势,前些年我们谈到“城市病”的时候,基本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其他城市的“城市病”还没有太明显。这几年“城市病”的蔓延很厉害,尤其是一些中等城市的堵车也不见得比北京差,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小县城在繁忙的时候照样堵车,环境的问题不用提了,有些小城市的环境比北京这样大城市还要差很多,“城市病”在不断的蔓延。
2011-05-06 11:28:21
- 孙久文:
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有虚假的城市化,或者叫“伪城市化”,有一些小城镇在提升城市化的指标把农民集中起来,集中起来以后又没有办法为进城的农民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这些农民就又回去种地,继续当农民,只是在城里居住而已。我看到山东有一个地方的经验,中央电视台介绍,在乡镇弄一个公交车,把农民一个个的拉上,到地头去种地去。还把这个当做经验来介绍,这是一个很可悲的事情。现在城市的问题应该是有两方面都需要重视,“城市病”的问题和虚假城市化的问题都应该共同去解决,形成一个比较和谐的、健康的城市化的发展。
2011-05-06 11:28:41
- 孙久文:
第三,关于加强城市经济的学科建设问题。侯教授也演示了数据库,这这都是哲学和社会科学必不可少的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城市经济问题我们都看到了是很重要的,但城市经济这个学科还是很薄弱的。我们可以从高校的学科目录当中可以看到,现在城市经济学是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当中,区域经济学二级下面所包含的一些学科,现在连二级学科都不是,在二级学科下面,在国务院的学科目录中有一个括号,谈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是这样解释的。实际上是一个三级的学科,我们大家想一想,现在城市人口已经接近50%,农村人口也是50%,关于城市和农业的学科是什么样的呢?农业经济管理是一级学科,下面农业经济等等的二级学科有好几个,这从学科建设上是很不均衡的,我想下一步怎么样继续加强城市经济和城市学科的发展,我觉得也是大家从事经济研究的学者一个共同的任务。我想建议今后更多的加强理论和方法之间的交流,这个报告也看到已经对城市经济学科的发展做了很多的工作,做了很多的贡献。下一步还可以在城市基础经济对一些基础问题的研究上加强研究。第9本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
2011-05-06 11:29:59
- 谢寿光:
感谢孙久文教授的发言,他谈到的我们都深有同感,尤其是学科体系中国在自身的理论里是掌控分类体系中是最为落后,水平最为低下。其他学科都存在这个问题,说明中国为了城市学科方面,作为学科出版结构也会和大家共同努力去合作,积极推进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最后的应用成果,尽我们自己研究的力量。今天所有的发布会和研讨会的议程都基本结束了。
2011-05-06 11:33:39
- 谢寿光:
今天我们新闻发布会主要集中在倪鹏飞博士的成果,下面请倪博士做一个回应。
2011-05-06 11:53:44
- 倪鹏飞:
我讲三点,第一,特别感谢今天出席会议以及没有出席会议的关心、支持有关的领导、专家、老师,我今天特别感动,今天到会的,包括李扬院长,我们的所长还有谢社长,以及研究员,对我们的研究给予了真诚、无私的支持,给予了很高的勉励。我们知道这个报告还有很多问题,还是很粗浅,但大家强调的都是好的方面多,善意的批评有,但总是想到不要挫伤我们的热情、激情,其实我非常清晰,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各位领导给予的无私的支持。
第二,今天的发布会无论是领导还是诸位学者、老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觉得非常宝贵,我也记了好几张纸,但中间我出去了,由于中国网速录师有记录,所以我想回去之后上网还会补充。这里面有许多的真知灼见,尤其是说到一些思想观点,还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有一些方面使我们茅塞顿开,有一些方面是我们希望今后做的,比如让我们这个竞争力报告要和国家的战略、世界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温和起来,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尝试这的问题,我想未来的报告会更好,比如说学科建设,比如说要把握认识,主要致力于城市化发展规律,站在更高、更宽的视野上认识发展规律,这也是我所想的、我所期望的。我们竞争力报告已经发布了9次了,过去我们的指标体系、数据不是齐全的,是需要完善的过程,我们致力于那个方面的工作。但现在我们的指标体系以及各方面的支持,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我们着眼于学术水平的提升、着眼于政策建议的提升,要真正发挥引领决策参考方面的作用。所以今年这个报告,我做了一个尝试,尽管在学术和政策两者互相有冲突、有矛盾,但我们的定位要在这两个方面擅长,这体现了我们两个定位以及我们作出了艰难的选择,尽管两者有矛盾,不一定很好协调,但我们就要把它协调进去,政策、学术两者都要做,而且要良性循环、互相促进。未来不管报告怎么分,都要着眼于这两个方面,这是一个过渡,明年这个报告的政策性会更强、学术性也会更强。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2011-05-06 11:54:40
- 倪鹏飞:
第三,刚才有的专家和媒体也问了报告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幸福感指数问题。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为什么要把这个指标完善进来?因为我们这个报告的定位就是要引领城市的发展,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少起到一个决策参考的作用。客观上就应该包括这个内容,我在1997年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就非常详细探讨了关于GDP和居民的福利问题,那里强调了货币化的收益和非货币化的收益,包括GDP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好在哪里,我们那时候可依赖的数据还是客观的数据,没有力量也足够的费用来支撑。现在这个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已经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实际部门都提出这个问题,作为报告要定位引领社会发展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都没有把这个问题包括进来,那引领就会滞后。所以,尽管我们花了很多钱,投入很大,但是我们还要做,很不完美,特别是调查的范围可能有限。今年的竞争力指数我预计会有一些争议,但是可能数据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再一个像我们竞争力第一次发布的时候,是和人的观念有冲击的,不是经济发展程度好,一定觉得很幸福,尽管外面的人、落后城市的人看了先进城市的人应该很幸福,但是未必,要做这样一个回应。一是我们的研究调研要严谨,二是大家不仅把思想和心胸放得更宽一点,更全面一点,不一定非要按照您所想象的你认为的那样去做,当第一本竞争力报告发布的时候,觉得和我想象的差距很大,后来逐渐这个报告在他的头脑里有印象了。希望今后包括幸福感指数在内的,更多的人跟着报告走。
2011-05-06 11:54:59
- 倪鹏飞:
我再补充说一点,关于这个数据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长期持续努力的一个结果。现在国家当然数据很充分,尤其是全球城市的比较研究,可比性数据是非常少的,这个我非常清楚。中国特别是环球城市研究之所以滞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可比较的数据,我们做城市竞争力的研究重点就在这里,我们这几年里就致力于这个研究,尤其是对全球500个城市做这个样本,做这个研究。我不是在夸大,我认为这个数据库的建立对全球城市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贡献,全球竞争力报告发布以后,世界上权威的专家都引用了这个数据库的数据,我还可以告诉大家,即将出版的联合国世界城市的发展状况就开始引用了我们的数据,开始引用我们的报告,可想而知,这个研究很重要。我们作为学术研究,应该以开放的心胸建立这样一个平坦,来与全世界的专家学者来研究。我们也在努力,加强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刚才几位提的很好,院里所里都在提这个工作。过去主要是应对那个方面的努力现在有条件了,未来可能会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加强研究的一个前提是数据库要建设好,特别是有10年的时间建立数据,再过一段时间会更好的,我们会进行很系统分析。这是我们的希望,也是专家、领导和老师的期望,我们想把未来在城市竞争力报告以及与城市相关面的研究引向深入,引向学术方面,能够对全国、全世界的学术发展和政策制定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媒体的朋友们,实际上媒体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很大,同时我们也特别欢迎一些有识之士对我们的报告提出批评,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展到现在实际上就是批评的结果,当时做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时候就没有包括港澳台,那时候媒体就问为什么不包括港澳台,那时候压力很大,包括调研等等,后来就包括港澳台了,他们又说你做一个包括全球的,我们都是在批评的程度上做的。我们希望媒体界的朋友们持两个观点,宽容,学术需要宽容,如果不宽容我就没法办干了。批评,你要敢于批评,我们在做这个学术研究的时候,也是保持这样一个心态,它就像倾斜与平坦是一样的,两者既矛盾又统一。
2011-05-06 11:55:37
- 谢寿光:
回应也非常充分。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1-05-06 1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