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中国气象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定于2011年8月1日下午14:30,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定于2011年8月1日下午14:30,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余勇: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前来参加中国气象局2011年8月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先生,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高工王秀文女士,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首席姜彤先生,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7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二是8月上旬天气展望及相关气象服务提示,三是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保障情况,首先请陈振林先生给大家介绍。

    2011-08-01 19:41:47

  • 陈振林:

    首先是7月份天气气侯特征。2011年7月,全国大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呈现干热天气特征。

    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2.1℃,较常年同期(21.4℃)偏高0.7℃。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新疆东南部、内蒙古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甘肃大部、青海中北部、西藏西北部、东北大部等地区气温偏高1~2℃,部分地区偏高2~4℃。上海和黑龙江7月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高值。

    7月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5.8毫米,较常年同期(115.9毫米)偏少8.7%,为近11年来最少。除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西藏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局部、江淮大部及海南大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成至1倍、局部地区偏多1~2倍外,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西北地区中西部、内蒙古中西部、黄淮西部、江汉、江南大部、华南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及东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其中,贵州和湖南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

    2011-08-01 19:42:49

  • 陈振林:

    我们再看一下7月份发生的重大气侯事件。

    1.强降雨致多地发生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灾害

    7月份,我国多过程性降雨和分散性降雨,降雨呈现点多面广、多阵雨或雷阵雨、局地短时降雨较强等特点。总体来看,全国没有发生大范围持续性的严重洪涝灾害,但四川、陕西、江苏、北京、内蒙古、山东等部分地区因强降水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城市内涝比较严重。

    7月上旬中期,川甘陕等地大到暴雨导致严重洪涝和地质灾害。7月3日-7日,四川盆地、甘肃南部、陕西南部至淮河流域出现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降雨量普遍有50~150毫米,其中四川盆地东部、陕西西南部、江苏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150~230毫米,四川旺苍达310毫米(6日旺苍24小时降雨量达218毫米,为1951年以来7月份24小时降雨量最大值)。此次降雨对于增加库湖蓄水和缓解苏皖北部等地的旱情十分有利,但四川、陕西等省部分地区因降雨时段集中且强度大,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洪涝及泥石流、滑坡灾害,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大批群众紧急转移。7月28日以来,西北地区东部再次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陕西中部和南部、甘肃东南部降水量达50~100毫米,局部地区遭受洪涝灾害。

    2011-08-01 19:43:52

  • 陈振林:

    7月中旬,江苏经历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降雨过程。7月11日-20日,江苏有7个气象观测站累计降水量超过250毫米,其中4个站超过350毫米(分别为大丰(378.6毫米)、江阴(355.0毫米)、靖江(352.5毫米)、海安(350.9毫米)),其中,7月13日江阴站降水量达226.2毫米,靖江站达229.4毫米,均为建站以来日降水量最大值。由于累计降水量大、局地降水强,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内涝。7月18日,南京出现大暴雨,玄武湖24小时降雨量达225.8毫米,其中1小时降雨量达94.8毫米,引发城区内涝,市区主干道拥堵,高速公路封闭或限速,禄口机场多个航班延误。

    7月下旬中期,华北、黄淮及内蒙古东部等地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4日-26日,华北、黄淮及内蒙古东部等地先后出现大到暴雨。其中,北京24日出现今年以来最大的一场全市性暴雨天气,密云日降水量达163.7毫米,大大超过历史同期最大日降水量纪录(1997年7月19日119.1毫米);山东乳山日降水量多达323.5毫米,突破历史极值。由于降水来势猛、强度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山洪泥石流灾害,损失较重。

    7月,全国共有42个气象观测站出现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其中黑龙江富裕(13天)的连续降水日数突破历史极值。7月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集中出现在7月17日-25日,黑龙江中西部、河北中北部、京津地区、江苏、安徽等地33站出现极端连续降水日数,降水时间普遍持续9~11天。

    2011-08-01 19:44:20

  • 陈振林:

    2. 风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多地局部受灾严重

    7月,我国风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大部地区强对流天气累计出现日数在4天以上,其中,华北大部及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大部、陕西北部、河南西部、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等地强对流天气日数达8~12天,较常年同期偏多。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全国共29个省(市、区)相继遭受风雹袭击,其中黑龙江、山西、内蒙古、河北、陕西、贵州、重庆、湖北、江苏、河南、安徽等地局部受灾较重。

    2011-08-01 19:44:31

  • 陈振林:

    3. 湘黔等地持续高温少雨,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7月,我国大部地区降水日数有8~16天,雨水比较调匀,无大范围持续性的干旱发生。但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重庆等部分地区持续少雨高温天气,旱情较重,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7月以来,江南西部、华南西北部和西南东部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湖南大部、广西北部、贵州大部、云南东北部、重庆南部累计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其中湖南、贵州两省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由于降水明显偏少,加之下旬持续高温,土壤水分蒸发加剧,导致部分地区气象干旱持续发展,一些地方溪河断流,库塘干涸,稻田出现脱水、干裂,人畜饮水困难。

    2011-08-01 19:47:11

  • 陈振林:

    4. 西北和南方地区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7月,全国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为3.8天,比常年同期(2.9天)偏多0.9天;全国共128个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达极端事件标准,其中17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江南、江汉、华南大部、江淮西部、黄淮西部以及河北中南部、重庆、贵州东部、新疆大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相继出现高温天气,累计高温日数一般有4~12天,其中江南中部及新疆东部、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达12天以上,新疆局部超过20天。南方大部7月20日以来出现的高温天气到目前为止仍在持续。上述大部地区累计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普遍偏多2~4天,部分地区偏多4天以上。特别地,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以及江南大部7月以来出现的连续高温日数有4~8天,局地达到8天以上。上述大部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超过了38℃,局部达到40℃以上。7月13日新疆精河(42.3℃),14日新疆吐鲁番(47.8℃),26日湖南石门(40.9℃)、常德(40.4℃)以及贵州三穗(38.6℃)等地日最高气温分别突破当地历史同期高温纪录。

    2011-08-01 19:47:23

  • 陈振林:

    5.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较常年同期偏少

    7月,南海和热带西太平洋共生成4个热带气旋(中心风力≥8级),分别是:马鞍,蝎虎,洛坦和梅花,生成个数接近常年同期(4.2个),但只有1个登陆我国,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1.9个)偏少。

    第8号强热带风暴“洛坦”于7月29日17时4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气压为980百帕。“洛坦”具有移动路径稳定、移速较快,云系结构不对称,影响范围小、降雨时段集中等特点。

    路径稳定、移速较快。“洛坦”生成后,稳定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平均移速在20公里左右。在登陆海南前,有近10个小时时速达25~30公里。

    云系结构不对称。“洛坦”登陆海南前,北部云系明显减弱,而西南部地区云系发展旺盛,所以出现了“洛坦”云系的南北不对称和东西不对称,也直接影响了风雨分布。

    影响范围小、降雨时段集中。“洛坦”的影响范围较小,发展最强盛时的7级风圈半径有260公里,10级风圈半径有50公里。“洛坦”对海南岛的影响时段集中在28日20时~30日20时,全岛共有167个乡镇自动站过程雨量超过100毫米,46个乡镇自动站雨量超过200毫米,其中,东方和昌江共有16个乡镇自动站过程雨量超过300毫米,4个乡镇自动站过程雨量超过400毫米,最大为东方天安乡558.7毫米(其中24小时雨量552.0毫米,1小时雨量65毫米);海南岛部分沿海和陆地出现7~9级、阵风9~11级的大风,儋州洋浦原油码头最大阵风达12级(32.8米/秒)。此外,受“洛坦”影响,广东东南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局地也出现了大到暴雨。广东珠江口外海面和粤西沿海出现了7~10级大风,徐闻最大阵风有28.6米/秒(11级)。“洛坦”给海南省增加了水库蓄水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导致水利设施损毁和农作物受灾。

    2011-08-01 19:47:33

  • 陈振林:

    下面介绍一下7月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东北地区光热充足,土壤墒情适宜,对春玉米拔节抽雄、大豆开花结荚及一季稻分蘖孕穗有利。

    内蒙古中西部降水偏少,部分地区旱情持续。但内蒙古东部降水偏多,局地偏多5成以上,对春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生长不利。

    西北、华北和黄淮大部农区土壤墒情适宜,利于秋收作物生长发育。7月大部时段西北、华北和黄淮的大部农区土壤墒情适宜,特别是上述地区月初出现了30~80毫米降水,陕西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地前期旱情得到缓解,光温水条件利于玉米、棉花、大豆等秋收作物生长发育。

    江汉地区光温水条件匹配较好,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但江淮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导致作物发育期有所推迟。7月上中旬,安徽东部、江苏中部阴雨日数达12~17天,累计降水达100~400毫米;中旬江苏和安徽中部气温偏低2~4℃。持续阴雨导致部分地区农田湿渍害较重,一季稻根系发育不良,分蘖缓慢,棉花蕾铃脱落,烂铃多;低温寡照还导致农作物生育期有所推迟。

    江南、华南早稻成熟收获期间天气条件总体较好。7月上旬,江南中东部、华南东北部出现5天以上晴热高温天气,早稻授粉结实和充分灌浆略受影响,局部有高温逼熟现象;但中旬上述地区气温略偏低,延长了早稻灌浆时间,对增加千粒重有利。整体来看,早稻灌浆成熟期高温日数和高温范围比去年明显偏少偏小,利于早稻产量形成。下旬,江南、华南大部以晴好天气为主,早稻收获顺利。但湖南、贵州等地因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旱情持续,对晚稻适时移栽不利。

    西南地区大部温高光足,土壤墒情适宜,利于春玉米灌浆乳熟,一季稻孕穗抽穗。

    2011-08-01 19:47:44

  • 陈振林:

    今天借此机会再向各位介绍一下深圳大运会气象保障情况。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将于8月12日至23日在深圳举行。大运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之后在我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性综合体育赛事。由于常年8月份深圳的天气异常复杂,气象保障服务面临又一次严峻考验。

    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成立了以矫梅燕副局长为组长的2011年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三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落实中国气象局各相关单位、泛华南地区气象部门支持大运会气象服务工作的具体任务。今天下午,中国气象局还将召开由六省一市气象部门、八个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及相关内设机构参加的大运会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做好大运会气象服务工作做进一步动员和部署。

    2011-08-01 19:48:12

  • 陈振林:

    大运会气象服务以深圳市气象局为主体承担。深圳市气象局秉承“办赛事、办城市、办气象”的核心理念,以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为标杆,借鉴广州亚运气象服务经验,开展了历时四年多的气象服务筹备工作。逐步形成了高时空密度的气象综合探测网、精细化的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和集约高效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培养了一支爱岗敬业的气象服务团队,这些成果为大运会气象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08-01 19:48:23

  • 陈振林:

    形成满足精细化需求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实现泛华南六省及港澳气象探测信息共享。建成原深圳特区内监测分辨率达2.6X2.6公里,特区外达3.8X3.8公里,时间密度达1分钟的气象监测网。大运会期间,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将实施双星加密观测,泛华南六省近20部雷达、8000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实施加密观测;八大赛区20个场馆新安装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场馆周围天气变化;应急移动观测车、移动雷达车随时待命;深圳的风廓线仪、雨滴谱仪、闪电定位系统、珠三角大气成分观测网等也将为大运会提供精确的专业监测信息;在距离深圳250公里的海面上新建的三个海上石油平台自动观测站,将在热带气旋的监测预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香港天文台的雷达、风廓线仪、自动气象站和潮汐等实时探测资料也实现了实时共享。立体化、多要素、多领域、高时空的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网络已经形成,天气监测范围从250公里扩展到1500公里,时间效率提高3倍以上;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的监测能力明显改善;局地性、突发性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水平明显提高。

    2011-08-01 19:48:41

  • 陈振林:

    建成高起点精细化的预报预警平台,形成集约高效的精细化公共气象服务模式。建成了多系统集成的临近预报决策支撑平台,实现了精细到街道行政辖区的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对暴雨、强对流天气等恶劣天气的识别追踪和定点、定时、定量预警预报能力得到提升。

    气象部门多次为大运会组委会、深圳市委市政府等决策部门提供了《大运会期间气象风险的评估报告》、《开闭幕式气象条件分析报告》等多份气候背景专题分析材料,为大运会各项赛事和活动的选时、选点及筹备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针对大运会赛事运行,气象部门在大运会主运行中心的指挥调度厅专门设立了2个气象席位,提供现场气象服务,并可与大运会气象服务中心会商室进行视频会商。自动站、闪电、雷达图、卫星云图、场馆实况、场馆天气预报和天气预警等8类气象服务信息可在大运会主运行中心的“领导决策厅”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显示。

    2011-08-01 19:49:09

  • 陈振林:

    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团队还为大运会十一大户外赛事确定了气象影响指标,为深圳市各室内场馆提供精细到场馆、到逐小时的天气预报服务。一是为开闭幕式提前20天提供天气趋势预测,提前3天提供逐3小时精细化天气预报,提前1天提供逐小时滚动订正天气预报;二是为63个场馆提供定点逐3小时精细化预报,为11项户外赛事提供气象服务专报和重要天气提示服务;三是精细化预报服务与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和城市积涝防御需求相结合,在重点地段开展“点对点”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提示服务,提前1-3小时预估全市各易涝点的强降雨和积涝区域;四是精细化预报服务与大运会行业服务需求相结合,为全市40多个交通场站、港口机场、高速公路、地铁高架段运行、电力系统输变线路和旅游业等提供专项气象服务。针对城市生命线运行,为三防、国土、卫生、交通、人居环境等部门提供地质灾害分区预警、积涝预报、上下班重点时段分区预报等多项新服务产品。

    2011-08-01 19:49:26

  • 陈振林:

    利用科技手段扩充服务渠道,多样化气象信息惠及社会公众。大运会期间,除常规公众气象服务内容外,气象部门还增加了大运会场馆及主要旅游景点的精细化预报服务内容。通过分发《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气象服务手册》,通过深圳市气象局官网(www.szmb.gov.cn)、大运气象服务中英文网站(dayun.szmb.gov.cn及dayun.szmb.gov.cn/en)、大运WAP网(http://www.szmb.gov.cn/W)、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zmb)、腾讯微博(http://t.qq.com/szmb121)、天气宝宝桌面系统(下载地址: http://www.szmb.gov.cn/Download/shownew),以及广播电台、电视、电话(0755-82117772或0755-12121)、报纸、短信、小区广播、掌上电脑(基于智能手机苹果IOS4.0系统、Android系统)、赛场显示屏等方式,向教练员、运动员、大运会组织管理者及公众介绍深圳气候概况,及时发布重要天气情况和预警预报信息。

    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局门户网(www.cma.gov.cn)、中国天气网(www.weather.com.cn)、中国气象频道分别开辟了大运会气象服务专题、专栏,开展大运气象服务、气象宣传及气象科普工作。

    2011-08-01 19:49:38

  • 陈振林:

    中央气象台、粤港澳气象专家精诚合作,助力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在中国气象局及广东省气象局的协调下,首次实现了中央气象台-广东省气象局-深圳市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四地视频会商;中国工程院陈联寿院士、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香港气象专家将为大运会开闭幕式把脉天气;国家气象中心等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将为大运会气象保障提供专项气象服务指导产品;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市气象局将开展地面、高空加密观测;37名来自广东省各地的奥运、亚运会气象服务预报专家和深圳市气象局103人组成的技术团队以及15名大运会气象志愿者将全程参与大运会气象服务。

    2011-08-01 19:49:51

  • 陈振林:

    下面介绍一下未来十天天气展望

    (一)东海、黄海、黄淮东部等地或将受台风影响

    6日-9日,预计今年第9号强台风“梅花”将影响江淮东部沿海、黄淮东部、华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部分地区以及东部海域,须防范强风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黄淮东部和华北东部等地降雨较多

    8月上旬,黄淮东部、华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南部雨水较多,降雨量一般有80~120毫米,局部地区有150~220毫米;主要降雨时段出现在5日-6日和9日前后。

    (三)4日起江南和华南高温天气将缓和

    1日-3日,江南和华南北部仍有34~37℃左右的高温闷热天气;4日后,高温闷热天气将得到缓和。

    2011-08-01 19:50:30

  • 陈振林:

    (四)西北地区东部和西南地区东部多阴雨天气

    预计6日前,西北地区东部和西南地区东部将持续阴雨天气,总降雨量一般有40~80毫米,其中,四川盆地等地的局部地区降雨量有100~200毫米,主要降雨时段出现在4日-5日。6日后,上述地区将转为晴热少雨天气。

    (五)深圳大运会开幕前期天气

    预计8月上旬,深圳地区日最高气温一般在31~34℃之间,日最低气温一般在26~28℃之间。1日-5日,该地区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6日以后,多雷阵雨天气。

    2011-08-01 19:51:05

  • 陈振林:

    我们关注与建议

    “七下八上”是我国暴雨的多发季节,各地须密切关注中小河流和水库的雨情、汛情变化,继续做好防汛工作;8月份热带气旋活跃,沿海地区须做好防台准备;同时,我国目前正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三伏天”,公众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一)气象服务提示

    深圳大运会期间须防范台风、暴雨、雷电、高温和灰霾等5种高影响天气。8月份正值深圳主汛期,大运会举办期间可能会受热带气旋影响,或将出现35℃以上的持续高温炎热天气、局地强降雨和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台风影响前,比赛场区还可能出现空气质量较差的灰霾天气。因此,应注意防范可能会影响大运会筹备、开闭幕式和室外赛事的狂风暴雨天气,做好临时建筑、设施和运动器械的加固等措施;位于宝安、南山、福田的比赛场馆处在雷电较为密集的区域,须做好防雷等安保工作;同时要关注运动员、工作人员和观赛公众的防暑降温措施及食品安全等工作。

    2011-08-01 19:51:19

  • 陈振林:

    防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各种灾害。8月是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多发期,各地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加强对强降水引发的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

    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须提前做好防台工作。8月是热带气旋活跃时期,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要积极做好防台准备,避免狂风暴雨引发的城乡渍涝、山区地质灾害,以及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防范高温天气对公众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的影响。8月,高温闷热天气出现的几率仍然较大,将导致中暑和热伤风人数增多、用水用电量激增、电力设备负载大,并可能引发火灾。公众需密切关注高温预报预警,减少户外活动,及时采取防暑防晒降温措施。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并做好供水供电调配安排。

    做好中小河流和水库的防汛工作。“七下八上”是我国暴雨多发季节,有关部门须密切关注中小河流和水库的雨情、汛情变化,防范降水对江河堤坝造成的影响和洪涝灾害的发生。

    2011-08-01 19:51:34

  • 陈振林:

    农业生产建议

    北方各地要适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促进作物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棉花要及时整枝,减少营养消耗,结合灌溉进行施肥,力争多坐秋桃,提高棉纤维品质;应注意防范局地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江淮、江汉、江南、华南要加强晚稻和一季稻的田间管理。采取以水调温、叶面喷肥等措施防止高温危害;加强玉米、棉花等旱地作物田间水分管理,注意蓄水保墒。

    西南地区要及时收晒成熟作物和做好田间管理。要及时收晒已成熟的春玉米、烟叶;降水偏多地区要及时清沟理渠,清除田间杂草,改善田间通透条件,促进一季稻等作物正常灌浆结实。

    沿海地区要注意防范热带气旋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2011-08-01 19:51:45

  • 余勇:

    谢谢陈司长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

    2011-08-01 19:51:56

  • 新京报记者:

    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有一个持续性高温的现象,加上今年像华北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降水,这些现象有没有一些气侯方面的解释?

    2011-08-01 19:52:14

  • 陈振林:

    7月份的天气不单是江南、华南的高温,还有华北出现的阴雨天气,我们总结下来七月份有几个特点,特别是强对流天气频发,这点从气侯变化角度来讲,确实是与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相吻合的,特别是你刚才讲的高温,好多地方达到了历史的极值。

    2011-08-01 19:52:59

  • 中国新闻社记者:

    最近一段时间降水比较多,我问一下,为什么每一场暴雨或者不一定达到暴雨量级的时候,都会有积涝发生,是城市脆弱了还是暴雨程度更重了?第二个问题,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报道,说国家气侯中心做的一个报告中说到,三峡工程对周边的影响是库区周边二十公里以内降水有一定影响,我问一下这个是怎么得出来的这么精确的数据?

    2011-08-01 19:53:40

  • 陈振林:

    最近全国各地大城市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城市内涝,内涝都是由短时、突发性的强降雨导致的。大家也看到了国外一些地方,韩国的首尔这两天也发生了内涝,我觉得这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它是不是城市更加脆弱了,实际我们在研究气象灾害防御方面,也对天气气侯发生规律做了分析,同样我们对大城市,包括其他社会经济发展,对灾害脆弱性也做了研究,研究表明实际上在城市它所特有的结构,包括经济社会的特点,它对气象灾害有放大效应,而且它的灾害的关联性特征也特别突出,一场暴雨不仅仅是强降雨,它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城市内涝啊,包括对它所带来交通等各行各业的影响,这些都跟城市的发展有一定关系。以前没有这么多汽车,下这么多雨不会出现汽车泡在水里的情况,所以它是越来越脆弱,针对这种情况,确实需要加强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气象灾害防御的工作,从规划,城市布局,建设,包括工程都要进行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气侯可行性论证,那么到防灾减灾过程当中部门的联动,我们监测预警及时,准确,精细化预报,特别是监测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包括其他方面的服务,还有怎么把风险管理的概念引入到城市气象防灾减灾,针对像深圳大运会做的准备一样,做深圳调查分析,结合精细化预报才能提供非常好的服务,这是城市防灾减灾方面的工作。

    2011-08-01 19:54:20

  • 姜彤 :

    我回答一下关于三峡水库气侯效应的问题。这个问题来源于只要有长江发生极端灾害,媒体就都把出现的灾害和三峡工程密切联系,中国气象局实际上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96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在三峡库区就建了五十多个观测站进行定点定时观测研究,同时也设置了一些剖面,把库区里面水体的变化,库区内部站点跟外部站点进行对比观测,得出一些认识,最近国家气侯中心又组织专家,不仅仅最近,去年、前年国家气侯中心已经组织了专家长期开展研究,我们发表了一本书,有一本叫《三峡库区气侯变化影响评估报告》,针对一些库区气侯变化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最近又系统整理了三峡库区气侯效应的问题,刚才这位女士谈到的三峡库区影响不超过二十公里,是我们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得出的。

    2011-08-01 19:55:05

  • 新华社记者:

    7月以来多地出现了强降雨,像西北南部地区高温天气频发,想问一下这样的天气会不会对粮食收成造成影响,还想问一下八月份将会影响我国热带气旋的具体情况。

    2011-08-01 19:55:30

  • 陈振林:

    大家知道我们夏粮已经获得了增产,所以今年全国粮食生产能不能实现八连增,关键就看秋粮,秋粮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秋粮生产主要还是看东北,目前气象条件对东北地区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目前长势还比较好,我想我们还是有信心从未来的展望来说,下半年粮食生产还是比较有利的。个别地方出现了干旱,但是对整个农业生产影响还是非常小的。

    2011-08-01 19:55:49

  • 王秀文:

    从气侯来讲,八月份是台风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台风登陆最多的,它的影响范围广,目前9号台风“梅花”,近两三天对我们国内可能有影响,以后可能逐渐向东部沿海靠近,之后再北上。除9号台风以外,在八月份还可能有5—6个热带气旋生成,总的情况是这样。

    2011-08-01 19:56:51

  • 中国日报记者:

    之前我们报道过三峡水利工程气侯效应评估提到,气侯模拟结果显示未来二十年长江流域积旱和积涝会增加,这是不是面临未来二十年我们将面临更多的干旱和涝灾?

    2011-08-01 19:57:15

  • 姜彤:

    未来二十年是根据全球气侯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在2030年以前,长江流域总体是偏旱的气候带,这个气候带里我们可以看到,每年由于降水和干旱,降水减少和增加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基本观点是到2030年以前,长江流域水域干旱涝频发的气侯态,同时发生旱和涝的概率非常大,全年来讲,平均状态属于干旱状态,但是可能在某一个时期里头就把全年的雨下了,或者下非常大且集中的强降水,然后再一段时间干旱,是这样的状况。

    2011-08-01 19:58:01

  •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知道上个月极端暴雨频发,7月23号动车失控,咱们有没有考虑跟其他部门合作,比如加装避雷设施,使出行更安全?打雷以后飞机停运了,如果再出现特别恶劣的极端天气,火车是不是也应该停运?

    2011-08-01 19:58:44

  • 陈振林:

    气象部门气象服务除了做好日常工作,我们也特别重视专业性的,面向各行各业的气侯服务,特别是交通啊,运输,电力,旅游,包括传统农业啊各个方面,像您提到的公路、铁路,交通运输部每天发布公共交通气象预报,极端恶劣天气发生的时候,您可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里看到一些预报信息,当然我们平常是联合发布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机制,和铁路部门合作关系也是历史悠久,我们针对沿路的防洪啊,雷雨大风等等,也都有预警服务的渠道,包括共享天气雷达的信息。像全国的天气雷达监测的信息,他们在铁路防洪部门,运输安全部门都有及时收到,看到,我们都实现了共享。铁路部门也建了一些气象观测站点,今后我们也会加强这方面信息共享,一起做好雷电监测等气象服务。

    “7·23”事故发生以后,前天我们和铁道部组织专家在一起沟通,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包括信息共享,技术共同研发,还有一些新技术资料的应用,包括监测预警,部门联动等等,进行了很好的沟通。您提到雷电,气象部门在防雷减灾方面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非常显著,特别是2007年重庆开县中小学生发生雷击事故以后,国家也非常重视,投入经费加上防雷设施安全监测,包括在学校、农村等雷电多发地区安装防雷设施,效果比较显著。在07年全年因雷灾死亡人数是720多人,去年2010年,降到了323人,今年上半年统计是70多人,所以这个数字在逐渐下降,当然我们针对一些特殊行业,他们有自己一套防雷设施,我们也会加强合作,相信在减灾防灾部门联动方面会合作更密切,谢谢!

    2011-08-01 19:59:28

  • 中国政府网记者:

    根据您刚才的介绍,八月份大运会期间可能会出现35度以上的持续高温,也可能出现台风引起的暴雨天气,有这么两个问题,第一,当初在大运会举办时间的选择和确定时,咱们气象部门有没有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建议。第二个问题,在大运会举行期间,气象部门是否会采取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的措施?

    2011-08-01 19:59:59

  • 陈振林:

    深圳大运会是八月份举行,8月12日至23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我想它有它的自身需求,因为这个时期是暑假时间,所以大体联往往会选择在暑期开展这项赛事。这项活动不像奥运会那样,是纯粹的体育竞赛,实际上它也是各国青年联谊、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场合,而且它那个赛事安排也不像奥运会特别紧张,所以这项赛事日期的确定,主要还是由大体联决策的。对于深圳大运会来讲,它面临各种高影响天气,首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对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还有服务,特别对暴雨,像台风啊,雷电啊,高温啊等等,只有预报准确,预报精细化,才能使得各项赛事有调整的余地,更从容应对,特别是针对大城市,电力啊,交通啊,旅游出行等等,食品安全等等,它也需要提供精细化的预报服务,也需要一些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广覆盖,所以在这方面,就像我前面介绍的一样,也强化精细化预报服务,强化广覆盖的预警发布,运用多种手段,把监测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场馆,传递到社区、街道、还有决策指挥部门。

    由于八月份这些高影响天气跟其他季节不一样,比如来台风了,或者是暴雨,它都是影响比较大,我们针对这一点,不像北京奥运会,针对开幕式,闭幕式都做了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实验,我想深圳这个季节,八月份暂时没有考虑,因为它还有一个特点,粤港澳城市群届时空中交通非常繁忙,也不适合做人工干预。

    2011-08-01 20:00:24

  • 余勇:

    时间关系,我们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各位记者朋友,今天距离第二十六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还有十一天时间,大运会举办的时间确定,场馆的布设,赛事的安排,城市运行保障等诸多环节工作都渗透着我们气象部门细致的服务,刚才陈司长也讲到,大运会期间正值我国盛夏季节,对东南沿海来说,是台风、暴雨、雷暴天气高发期,所以全国气象部门将传承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重大活动保障经验,继续续写气象新辉煌。所以详细的有关情况,大家也可以登陆深圳市人民政府网站7月29号新闻发布会介绍的内容,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及时通过你们的平台,把大运会气象服务信息传递给广大的公众,也请你们锁定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因为气象人也像全国人民一样,用全部的热情共同演绎不一样的精彩大运会。大家可以看到中国政府网上个月22号下午,深圳市长做了全面的解释,所以大家有时间可以登陆去看一下到底是如何不一样的精彩,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媒体记者朋友们!

    2011-08-01 20:00:57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中国气象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工作

    中国网 杨佳

  • 新闻发布会现场媒体记者陆续到达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主持此次发布会

    中国网 杨佳

  • 新闻发布主席台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情况

    中国网 杨佳

  •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高工 王秀文

    中国网 杨佳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首席姜彤

    中国网 杨佳

  • 新京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陈振林司长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中新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首席姜彤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新华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高工 王秀文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政府网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佳

  • 现场媒体记者

    中国网 杨佳

  • 会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首席姜彤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网 杨佳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