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国新办举行著名作家与中外记者见面会

   国务院新闻办定于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著名作家与中外记者见面会,请雷达、王朝柱、王树增、叶梅四位作家介绍在文化建设中文学的作用和作家的思考等,并答记者问。中国网图文视频报道,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国新办举行著名作家与中外记者见面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定于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著名作家与中外记者见面会,请雷达、王朝柱、王树增、叶梅四位作家介绍在文化建设中文学的作用和作家的思考等,并答记者问。中国网图文视频报道,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华清: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新办今天召开的媒体见面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将于11月22日至25日召开,今天特地请了著名作家与记者们见面,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在文化建设中文学的作用,并和大家互动交流。这四位作家分别是: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著名影视编剧王朝柱先生,著名军旅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先生,《民族文学》杂志主编叶梅女士。

    今天是媒体见面会,更多地是互动交流,前面我们也请四位作家简要先谈几句。

    2011-11-08 09:55:04

  • 雷达:

    我是一个文学理论批评工作者,搞文学理论批评的人。我从我自己的角度谈谈当代文学发展的态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距上一次全国作代会已经五年过去了,我们一般喜欢一年搞一次盘点,其实一年变化不是很大,但是五年或者十年作为一个单元应该说有很多变化,今天来谈谈还是有话可说的,特别是近五年来,我们的文化语境有很大的变化。全球化、高科技化、网络化覆盖面积是非常大的,网络包括高科技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甚至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和思维影响都很大,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1-11-08 09:56:59

  • 雷达:

    文学在这几年也取得了很重要的成绩,虽然文学在多媒体时代可能是边缘的,比如现在文学的规模、生产和消费都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量非常大。这几年来经过作家的努力,在几个方面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绩,比如说如何表现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这方面有大量的作品能够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现实。另外我们的文学的底层叙述,对底层的关注也更多,随着人口大规模的流动迁徙,形成了城乡之间的互动,文学方面出现了很多比较感动人的底层叙述作品。另外对历史的处理也有很多新的东西,特别是这几年文学的精神生态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内在变化,作家的队伍也有很大变化,不仅有传统的作家或者是业余作家,现在网络作家、80后、90后的青春作家,包括自由职业的非专业、非职业作家,这个队伍层次非常丰富。如此等等,我们的创作当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会儿可以讲,文学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是存在的。我就先讲这么几句。

    2011-11-08 10:00:34

  • 王朝柱:

    刚才雷达同志从宏观的文学创作的视角谈了一些观点,我还是讲讲自己,讲自己讲什么呢?我这么多年,不管是写戏、写电视、写书都是写史传文学,我想谈一下为什么要把我的创作方向放在史传文学方面。

    在我国前进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属于自己的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不仅集纳着“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谋略,而且还积淀着“修身齐家”的文化底蕴。这也就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着英雄崇拜的所在。换句话说,一个不敬畏自己民族英雄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中华民族自太史公始就有为英雄作传的传统,且形成了以人写史的模式——人物志。打开中国20世纪近现代史,又怎能离开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代历史人物呢!这就是我写史传文学、史传影视、史传戏剧的原因。几十年走来,我写了《李大钊》、《开国领袖毛泽东》等20余部史传文学,还写了《长征》、《延安颂》、《解放》、《辛亥革命》等20多部影视戏剧作品。

    我已经70多岁了,在未来的人生还将继续沿着这条路写下去。谢谢。

    2011-11-08 10:05:00

  • 王树增:

    我是一名军旅作家,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历史题材的非虚构类作品的写作,其中“战争系列”已经出版《朝鲜战争》、《长征》和《解放战争》,“近代史系列”已出版《1901》和《1911》。我认为,作为文学范畴内的优秀的历史记述,不仅仅是一部民族繁衍的发展史;更重要的,它应该是一部民族生存的心灵史。文学是人学,这就是文学性的历史记述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民族繁衍生息的角度讲,历史题材的写作,是一种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再认知,可以为当代读者提供一种精神家园的归属感,这个归属感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生活的必需。从精神传承的角度讲,历史题材的写作,也是对民族未来的一种憧憬,它能为我们注入创造更充实更美好生活的勇气和自信,古往今来勇气和自信是创造未来的必要前提。有着悠久文明、灿烂文化以及波澜壮阔的解放历程的民族奋斗史,为中国作家提供了一个无比广阔的写作领域。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陶冶和滋养着写作者的心灵,这就是我数十年间笔耕不辍的根本动力。因此,我愿意和我的读者一起,共享先人为我们留下的文明遗产,并且努力将中华文明永远传承下去,令其发扬光大。

    谢谢。

    2011-11-08 10:07:41

  • 叶梅:

    各位朋友上午好!我是一位长期在文学界从事写作、从事编辑刊物的人。刚才主持人介绍最近要召开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这个代表大会是五年一次,恰好在五年之前我从外省来到北京担任了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的主编,也可以说从这样一个侧面、这样一个角度见证了最近这些年来中国多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历程。

    众所周知,中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多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建设和丰富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近几年来,在中国多民族文学的队伍里,可以说做到了55个少数民族一个也不少,都具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目前9000多人,在这个队伍里有1092名少数民族作家。1092名少数民族作家代表着55个民族在文化上的不断丰富和崛起。他们的艺术成果和文学成就表现出题材多样、风格和艺术手法多样,记载着不同民族在这样一个巨大变迁的时代所经历的心理路程,也可以说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增添了斑斓的色彩。最近几年来我们举办过很多次少数民族文学活动,其中有人口比较多的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也有人口不足十万人的人口较少民族,甚至只有几千人的民族的文学活动。无论是人口较多的民族还是人口较少的民族,它们的文化都是非常珍贵的。

    2011-11-08 10:09:50

  • 叶梅:

    在2009年新中国建立60周年的时候,中国作家协会又新创办了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三种少数民族文字版的《民族文学》,也就是说《民族文学》这样一本创办于1981年改革开放之初的刊物,以刊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为主的国家级的唯一刊物,目前已经拥有汉文版、蒙古文版、藏文版、维吾尔文版这三种少数民族文字版,对于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字、记载少数民族独有的珍贵的民族文化,对于丰富其他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和深刻的意义。这三个版本创刊的两年时间里,在母语阅读和写作地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特别在以母语阅读的内蒙、西藏、新疆这样一些地方,很多读者都深感兴趣,并且以他们的某种方式来参与文化的创造和建设。

    我作为一个作家,也作为一个办刊人,经历了和见证了这样一些事件的经过,也觉得非常欣慰。同时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队伍里,我们接触和交往了很多好朋友,很多在今天看来他们还不是那么有名、不是那么大红大紫,但是他们以他们的创造、原创性的劳动为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贡献着他们的力量,包括我本人在内。所以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媒体朋友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大家。

    2011-11-08 10:14:00

  • 华清:

    谢谢四位作家的简要开场。现在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者先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1-11-08 10:17:40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请问过去五年中,中国文学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亮点。请您列举一下中国过去几年有哪些比较重要的文学作品或者作家。

    2011-11-08 10:17:53

  • 雷达:

    这几年在很多门类还是出现了一些作品。比如现在长篇小说是我们社会生活中比较大众的文体,但是我们毕竟产生了一批比较好的作品,前不久我们评了矛盾文学奖,有五部作品,像《你在高原》、《推拿》、《一句顶一万句》、《天行者》、《蛙》。最近有王安忆的《天香》。长篇还有很多出色的作品,蒋子龙的《农民帝国》,还有红柯的作品等都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中短篇小说恰恰是艺术质量比较高的,但它不是直接面对市场的。这五年我也当过几次这方面的评委,我觉得很多中短篇作品是很精彩的。

    2011-11-08 10:18:25

  • 雷达:

    另外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这一块也有一些作品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影响。像《震中在人心》、《生命第一》;写改革开放的《木棉花开》;写历史题材的王树增的作品《长征》、《解放战争》。散文、诗歌等等不详细讲篇目了,诸如此种种。现在总结我们的经验或者反思我们的发展,我想讲一点,文学的繁荣发展有所进步,最基本的是对人们生活的丰富和升华。我们的文学在过去经历了一些只讲阶级性不讲人性,只讲单一性不讲复杂性、只讲理性不讲哲理性的阶段。过去的文学也有一些它的特点,但是对人的丰富性表现不够,今天的作家进行了多种探索,很多领域打开了、丰富了、深化了,特别是今天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年代,日常化的和平建设时期,日常化的东西怎么写,这给文学提出了很多新课题。

    还有一些80后、90后的年轻作家的作品,写成长经验的,显示出非常突出的才情,这样的作品也是有的。还有网络文学,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出色的作家,其中有一些是非职业作家,他们的作品有常规写作里看不到的新鲜东西,这些作品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所以文学作品现在是多层次、多功能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文学里面有快餐文化,或者说文学里面的基因的东西可能被大众的东西所代替。过去说文学是精神的锻造,从精神的锻造到精神的抚摸,这些问题是存在的。可能现在是网络文学的海洋,是大众文学的浪潮。但我们这几年还是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绩。

    2011-11-08 10:24:07

  • 香港文汇报记者:

    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请问王朝柱老师,您创作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是有很有影响力的,您认为这些作品为什么在今天一直会受欢迎,您对作家与影视剧的关系与现状,您对当下影视剧的文学含量是否满意?第二个问题请问雷达老师,您刚才说中国文学现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您觉得最突出的问题在哪里?

    2011-11-08 10:32:16

  • 王朝柱:

    其实你提的这个问题,刚才我已经讲过了,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始终坚定地认为,我们是一个崇尚自己英雄的民族,在这些英雄的身上,的的确确集纳着治国平天下的谋略思想,也积淀着修身齐家的文化底蕴。通过写这些英雄人物,能够张扬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最高昂的一面。所以当我从一个作曲家变成作家的时候,我第一部作品选择的就是李大钊。包括最近在中央电视台滚动热播的《辛亥革命》,这大概是还没有过的,一套、八套同时在播,同时在四套下午两点恰恰是欧洲的黄金时段,都在连续播出。这说明我们人民需要了解历史,我们的人民需要了解特定的历史英雄人物。我也挺受感动的。这一次播完了《辛亥革命》,很多老首长主动给我庆功,说我们不知道辛亥革命,虽然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中山路和中山公园。当看完这部电视剧,他们真的明白了,真的觉得孙中山的的确确是20世纪开始的第一个伟人,值得我们全民族敬仰。

    2011-11-08 10:33:24

  • 王朝柱:

    另外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说中国是电视大国,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电视剧可以和我们国家抗衡,我可以举两个例子,朝鲜一年播了三次《长征》,朝鲜人公开提出的口号就是要到中国做买卖,要学习中国的长征精神。我们领导到那儿访问,他们说我们的人民在学大长今精神。今年我到越南去,拍《辛亥革命》,越南人民万人空巷在看我写的这个作品。还有一部作品万人空巷那就是《渴望》,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人民需要电视剧。

    但是我们的电视剧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我个人而言,用传统的说法我们普及了,但如何提高是个问题。确确实实从电视剧的思想一直到创作技巧等等方面,需要严肃认真地搞一次大的提高,这种提高对中华民族的理想、信仰、道德的提高有着直接的作用。再一个不足,电视剧确有一哄而上浪费资源的情况,同时最重要的一条是文学的功底不足。希望电视剧作家们好好学一学文学,从古典文学和近现代文学中汲取文学营养,我想我们的电视大国将成为全世界的电视强国。

    2011-11-08 10:36:34

  • 雷达:

    刚才这个提问是当前文学创作存在什么问题,我觉得当前的问题很多,我这里谈两点。我觉得我们目前的文学需要增强时代感、现实感,强化人文关怀。从现当代文学发展来看,我们对乡土文学的经验是丰富的,对于都市,对于现代转型中的很多问题,特别是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生活中的新问题、新的文化题材,我们的文学表现得不是特别有力量。为什么讲现实感,任何一个东西都一定要和人民的切身利害和需要联系起来,如果这个东西和我的生存、和我的生活、和我的心情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话,群众是不愿意看的,所以一定要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需要、人民群众的疾苦、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有一致性。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我们的时空观、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心态、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在一夜之间从自行车时代进入了小汽车时代,一夜之间又从小汽车时代进入了高铁时代,我们的变化确实太大。在生活里面涌现出很多新的问题,有很多新的题材,所以这一方面要强化。

    2011-11-08 10:42:13

  • 雷达:

    第二点,我们现在要看到今天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前几年还没有微博,现在所有人都发微博,所有人都是读者、所有人都是作家,现在是泛写作的时代,每个人身上都带一大堆媒体,手机就可以发布,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多少人、有多少时间能够静心地看文学作品,这一点对文学来说是不利的。但是换句话说,文学是语言艺术,而人类是语言的创造者,语言表达的无限性是文学以外很多门类的媒体没法比的。文学同时又是重要媒体,给很多东西提供了重要资源。话是这么说,但是如果说文学越来越少,很多人已经没有时间或者根本不肯读这些作品了,这也是有问题的。前两天看报纸说现在上万家民营书店倒闭了,现在大量的人用手机阅读,纸质的书已经没有多少人看了,还有报刊也面临着这样的危机,现在很多人不订报,在网上一搜就看新闻了。我说网络不但是虚拟空间,网络也是现实空间,我们的生活不是虚拟的。我认为文学至少要有自身的品质,以自身的品质来吸引人。在无论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精品还是有的。

    2011-11-08 10:44:42

  • 文艺报记者:

    请问王朝柱老师,您创作过的《长征》,请问这样的历史正剧题材如何既要贴近历史,同时也要用艺术手段来诠释历史?请您进一步谈谈创作重大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如何把握思想性、艺术性和真实性的关系。谢谢。

    2011-11-08 10:50:16

  • 王朝柱: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命题,我只能提纲挈领地讲几句。搞史传文学或者搞史传影视文学必须了解历史,我认为,写这类作品有几个原则要遵循:第一个原则,你写的历史人物知名度越高,允许你虚构的可能性越小;你写的历史人物距离今天距离越近,虚构的可能性越小;你写的历史人物有争议,你虚构的可能性越小。我写的从孙中山到毛泽东,从蒋介石到张学良,这些人知名度高、距离今天近,像张学良我和他有过七天的谈话。有多少人认识张学良,有多少人见过毛泽东,还有很多的历史问题没有盖棺定论,这就使你在写这种历史正剧的时候可虚构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写类似的电视剧要有坚实的历史史学根基。

    第二个原则,除了史学根基外,我们毕竟是搞文学艺术,第二个艰难困苦的问题不是写正剧或写戏说,而是必须把史学家的史学思维转化成艺术家的艺术思维,如果没有完成好这样的特定的艺术思维,是永远写不好的。

    第三个原则,你必须解决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打通历史和现实的问题。我经常说,在我的创作中把历史当做一个桥墩,把现实当做一个桥墩,我通过所写的作品,从空中架起了思想灵魂之桥,就能够把写的历史事件和今天的受众打通了。写《长征》的时候,当时有各种各样的议论,但是看完了以后,绝大多数人为长征所感动,当时的收视率是18%,到现在恐怕也没有突破。

    2011-11-08 10:52:00

  • 王朝柱:

    这次写《辛亥革命》,我真的看到了很多道德的沉沦、信仰理想的缺失正在危及着中华民族的前进,所以我在《辛亥革命》中写了黄花岗72烈士,全都是留学生,家里都有钱,为了他们的信仰,往前走一步就得死,但他们宁可站在那儿,形成了历史的雕像,这样的画面很多人看到都哭了。当看到孙中山那样孜孜不倦致力于革命的时候,很多人也非常感动。把历史和今天打通,主要是围绕着在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如何构建新时代的理想、信仰、道德,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会好一些。但是由于我的思想水平、我的艺术手段不足,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继续努力地和自己过不去,能够超越自己,再写出一点好的作品。

    2011-11-08 10:59:34

  • 香港大公报记者:

    请问王树增老师,在影像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怎么看待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的前景,以及它们在文学建设中的作用。请问雷达老师,您刚才提到文学生存处境的困难,您觉得文化体制改革对于作家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2011-11-08 11:02:15

  • 王树增:

    我从来不相信纸质读物会消失,在西方发达国家它们已经走过了这样的历程,纸质读物没有消失,我总觉得这个问题小题大作了。电子媒体和纸质书籍在社会生活当中是不同的层面,并不存在哪一种阅读方式会消失的问题,但是无疑电子读物给纸质读物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这是现实问题。如同刚才记者说的,电视、影视传播手段和传统的纸质读物阅读之间实际也形成了一种压力,我更愿意它是互生和、互相促进的关系。我相信如果真有阅读兴趣的人在看了电视剧或者看了电影之后,依旧有兴趣去读一本纸质的出版物,也愿意把这本书放在他的书房里。现在有一些年轻的朋友对于书籍的收集和热爱和我少年时期是一样的,我们老说“书香”,纸和墨味道的混合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不然不可能流传这么长时间。矛盾是有的,我认为无论是影视媒体还是纸质出版物,优秀作品都在共同构建我们的心灵史。

    2011-11-08 11:03:43

  • 王树增:

    六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在于建立当代中国的价值观,这是至关重要的。今天中国人活着,价值观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就是建立在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基础上,除了这个前提之外还有什么前提吗?现在确实有一种忧虑,前一段时间我接受一个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进行到半截不欢而散,年轻的主持人突然和我说,王老师问一个问题,现在网上流传黄继光是假的,不知道您怎么看。我说孩子停下来,我和你讨论一下。我说三个理由,他是真的,而且他在我心里还活着。第一个理由,42年前我还是少年的时候,第一次穿上军装有幸在黄继光所在的部队,现在我们的黄继光所在的部队,每天早上执行排长在点名的时候依旧喊他的名字,我们的战士集体答道:他永远活在我心中。第二,我为了写《朝鲜战争》这本书,尽可能多地写战场。第三,为了了解我的前辈,我尽可能多地采访他的上级、下级、亲友,甚至还有把他已经破碎的遗体从山上背下来的女卫生员。我说我说完了,孩子你说你的理由。那个主持人说,王老师,您别生气,我们是说着玩儿的。我说孩子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我说不反对娱乐,但是什么都可以说着玩儿吗,祖宗不能说着玩吧,这个底线不要突破好不好。那一瞬间我心情很不好。

    当然这是个别现象。在经济发达的同时,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我想我们都追求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永远是两个标准,一是物质丰富、二是精神丰富,我想至关重要,对我们民族的前程至关重要,无论是充分利用影视媒体这种有效的传播手段,还是利用纸质书本。希望你的闲暇时间能够阅读,成为我的朋友,那我很高兴。总而言之,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民族的未来也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此我们愿意更加努力地写下去。

    2011-11-08 11:06:27

  • 雷达:

    对于你刚才提的问题,我在产业化、市场化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我只想谈一点,我是感觉到要分开,比如说大众文化还有一些市场上有很好效益的文学,当然它可以产业化、市场化。但是就中国国情来说,纯文学这一块,包括一些非常严肃的刊物,我觉得国家还是要采取保护政策。如果都走市场化的路,或者本身他们的性质不是大众化的元素,对文学的精神品质是有影响的。我觉得对于大部分文学来说,不得不尊重市场规律,但是对一些少量的、高雅的文学刊物,国家还是要有一些保护措施,这只是一个想法,也是一种担忧吧。

    2011-11-08 11:14:27

  •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叶梅老师,您认为近五年来多民族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中最值得关注的有哪一些?

    2011-11-08 11:16:58

  • 叶梅:

    我刚才在简述中已经简略说了,有几个亮点值得我们关注。在当今公共话语越来越笼罩的今天,我们55个少数民族的差异性、独特性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过去一些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的存在不太引起足够重视,当今天我们穿着同样衣服,走在同样建筑的街道上,享受同样快餐的时候,我们突然感觉到在我们生活中缺少很多色彩、缺少很多民族珍贵的声音,因此在今天对这些民族文化的开掘是多民族文化发展的亮点。

    第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的少数民族作家和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的会员在不断增加。在新时期中国文学中,一部分少数民族作家是非常有成就、非常有影响的。今天一些中青年作家有非常强烈的文学自觉和文化自信。今天的文学写作已经是普遍的或者全民的写作时代,写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多是精神的诉求。许多的写作者在今天带着很强烈的自觉意识,也就是中国多民族文学的意识。

    2011-11-08 11:17:26

  • 叶梅:

    第三,对于少数民族母语创作的扶持和传播。比如说刚才谈到的三种少数民族文字版,不仅把汉文版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更多是把一些当代最优秀的作品及时地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我们在内蒙、西藏、新疆,在很多以母语阅读为主的地区的读者中收集反馈的时候,他们都感到非常的欣喜。能够在比较快的时间里非常及时地读到当下中国其他民族的一些最优秀的作品,这恐怕也是最近才做到的。

    最近我们在新疆召开了柯尔克孜族文学作品研讨会。这个民族非常了不起,它的民族史诗《玛纳斯》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民族的作家多半以母语写作。《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字版的创办,对母语写作的作品给予非常大的鼓励,实际上这不仅是一种文学的传播。一种语言文字的存在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物种,记载着这个民族许多历史的、宝贵的记忆,这些记忆随着文学载体将会绵延千秋万代。如果这个文字萎缩也就意味着某种文化的萎缩。这几年对少数民族文字的保护、传承,随着翻译家队伍的壮大和提升,这方面的效果也非常明显,这些亮点都是可圈可点的。

    2011-11-08 11:23:18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请问台上四位老师,四位都是创作过非常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我想问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影视剧,比如历史剧漏洞百出,爱情剧、偶像剧毫无生活真实可言。请几位老师评价一下为什么剧本越来越水了?第二个问题,因为编剧价格一路走高,所以出现了一些枪手的现象,是不是枪手的涌现造成了剧本质量下降的现象?

    2011-11-08 11:30:23

  • 王朝柱:

    我既是编剧又是制片人,很多问题也很无奈。我还是中国编剧委员会的名誉主席,他们的稿费有多高呢,前几天报的一集36万,写30集就可以拿到一千万。演员最高的一集46万,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确确实实是非常复杂的课题,需要研究。第一还得是政府部门的宏观控制,如果各家电视台不管剧本的好赖,也不管民族的底线,非要没有哪个演员我不买你的,这个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几个主要演员不到半年从每集20万推高到46万,我们的电视台如果还是共产党管的话,在这方面就要严控。第二,要从质量出发,而不是看是哪个演员演的,更不要迷信写重大历史题材,不要说王朝柱写得就好,没有这一说,地球离了谁都能转,要从作品的政治思想和内涵出发,而不是从收视率出发。我同意雷达说的,他说得很巧妙,艺术的产业化和事业发展是一回事,它的最大、最根本目的是为了构建中华民族的道德,要塑造我们下一代的理想和信念,这是它的最终目的。想赚钱干别的去,当然赔钱也不行,但是不是以钱为第一位。我们主管电视台的领导如果不这样做,那么你再有名,王朝柱再写,没有达到标准,那也不要。现在不是这样,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投资的片子就一味地要钱。第三,枪手没有责任,这一点必须明确地说,但是枪手被一些有名的大腕剥削,第一要看到必然。企业家管不了买剧本的人,但是播出平台可以管,过去好一点,但是在经济转型时期,想做到尽如人意很难。

    2011-11-08 11:31:20

  • 解放军报记者:

    请问王树增老师,您结合军事文学的现状和您的创作来谈一下,随着军事文学从战争回归和平,面对更加追求个性自我的80后、90后官兵,我们的军事文学如何继续担当起传播信仰、传播精神的责任。

    2011-11-08 11:39:05

  • 王树增:

    所谓军事文学是非常宽泛的概念。写穿军装人的就是军事文学,那《苦菜花》是不是军事文学,《战争与和平》是不是军事文学,有时候把文学非要分成军事题材,这也不是太科学。文学就是文学,文学写的是人,他选择这个人不是因为这个人穿什么制服,从这个角度讲,我穿这身军装来写作当然是有军人情结。什么叫军事文学或者什么叫时代精神?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很多人问我你当兵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我当兵最大的收获就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我想人活着就是这个精气神,这个精气神就是民族的精气神,就是永不言败、不怕困难、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利他主义。

    好的文学是大善良、大关怀,这些优秀的文学品质在当代军旅文学当中已经有所体现,有那么多的优秀作品。我们军旅当中有很多优秀作家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而努力写作着,为我的战友,也为社会的一些读者、为青年朋友们。总而言之,现在这种硬骨头的精气神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萎靡的氛围浓烈了一些。我想要用我的笔,使我们的民族骨头更硬一点,使我们的心里更踏实一点,使我们更仗义一点,使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一点。再说一句,我不愿意把我归结为某种行业作家。谢谢。

    2011-11-08 11:39:28

  • 华清:

    今天上午记者们提问很热烈,四位著名作家也做了非常热烈的互动,介绍了他们的感想。我们感谢四位作家。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

    2011-11-08 11:41:45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2011-11-8gxb_1_1320733051.mp4

图片大图:

  • 国新办举行著名作家与中外记者见面会

    中国网 杨佳

  • 见面会现场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网做好报道准备工作

    中国网 杨佳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华清主持见面会

    中国网 杨佳

  • 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雷达

    中国网 杨佳

  • 著名编剧作家王朝柱

    中国网 杨佳

  • 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

    中国网 杨佳

  • 著名作家叶梅

    中国网 杨佳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雷达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香港文汇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著名编剧作家王朝柱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见面会主席台

    中国网 杨佳

  • 香港大公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著名作家叶梅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解放军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