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等方面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定于2012年4月23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介绍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年年初,中央发布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九个一号文件,我们2月2日已经举行过一场发布会,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陈锡文先生给大家介绍过这个文件的主要内容。大家知道,这个文件首次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主题,今天我们荣幸地请到了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先生,向大家介绍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天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王喆先生。下面先请张部长介绍情况。
2012-04-23 09:41:59
- 张来武: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是本世纪以来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这个文件特别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而且明确提出我国农业进入了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它表明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出路在科技、潜力在科技,希望也在科技。第九个一号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把农业科技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的信心和决心,这对于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和创业,推进同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意义重大。
2012-04-23 09:52:09
- 张来武: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成效显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农业科技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一是农业前沿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农业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明显增强,带动农业产业不断升级。三是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成果,支撑粮食八年持续增产。四是城镇化与农村民生科技逐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五是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农村科技创业不断深入。
2012-04-23 09:53:12
- 张来武:
文件下达之后,科技部十分重视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一是积极组织召开全国科技系统专题报告视频会议,全面部署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工作。二是认真提出《关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意见》。号召全国科技系统要切实加强农村科技工作,不断深化农村科技管理改革,重点突破种业科技创新,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三是会同农业部等12个部门单位及时颁布《“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农业与农村科技创新创业。
2012-04-23 09:54:06
- 张来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科技部将联合各部门、地方、企业以及科技界、教育界等专家学者等,共同合作,协同创新,努力开创农业与农村科技新局面,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重点专项。继续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组织实施节水农业、农村农业信息化、农机装备、农业生物药物、海洋农业、生物质能源、食品产业、村镇建设等科技重点专项。
二是启动实施种业科技创新行动。组织实施“十二五”种业科技发展重点专项,继续实施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国家重大专项。加快国家南繁种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种业产学研联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建立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2012-04-23 09:54:26
- 张来武:
三是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启动科技特派员种业专项行动和农村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创业专项行动。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基地建设。
四是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开展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站点。
五是加快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全面启动“一城两区百园”工程(简称121工程)建设,重点加强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战略结盟。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创业联盟。
2012-04-23 09:55:06
- 张来武:
六是实施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积极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健全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基层的涉农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化示范村建设。联合创建国家农村信息服务网,以山东、湖南、安徽、河南、湖北、广东、重庆等七省市互联互通为基础,并逐步覆盖到其他省(市、区)。
七是继续深化农村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农业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领域项目库建设,建立和完善项目绩效管理、信用管理和成果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科研分类评价机制。
2012-04-23 09:55:40
- 张来武:
八是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各类科技计划要向农业领域倾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九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扩大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范围。
十是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重点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我们要继续扩大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中美、中欧、中澳、中加国际间农业科技合作;全面启动与盖茨基金会的战略性合作,探索现代农业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项目,建设一批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基地,特别是是惠及非洲和贫困地区;我们还在科技金融方面以及特别下力气在基层科技上再进行创新。
我们用这样的十条措施来特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特别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推动三化同步,从而找到一种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途径。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新闻界朋友提出的问题。谢谢!
2012-04-23 09:56:33
- 陈文俊:
谢谢张部长。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2012-04-23 10:01:02
- 中央电视台记者:
部长您好,希望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十一五”以来,科技部对农业和农村科技投入情况?谢谢!
2012-04-23 10:01:18
- 张来武: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管理的科技计划共投入了农村农业领域里是187亿,比“十五”期间的49亿增加了近三倍,而且我们还有国家计划专项,又用了40个亿,重点是对粮食安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重大的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深加工、优质禽畜、水产养殖及农业信息化等方面的支持。应该说,这个经费增加得很迅速。
2012-04-23 10:01:38
- 新华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还面临哪些瓶颈?面对这些瓶颈,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打算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第二个问题,如何理解农村科技创业,将创业重点集中在种业和农村流通领域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创业主体主要是科技特派员还是其他的社会力量都能参与,至今有没有相关的政策出台或即将出台?谢谢部长。
2012-04-23 10:02:33
- 张来武:
新华社记者提了两个大问题,一个问题里面含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很重要。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农业创新创业的瓶颈在哪里?实际上这个问题要历史地看,34年的改革,我国农业进步如此之大,但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基本没有解决,反而有扩大的趋势。我们要从这样深刻的历史角度来理解它,简单地说它的瓶颈是两个失灵,一个是市场失灵,一个是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农业的附加值比较低的时候,科技要素、资金要素、人才要素往利润比较高的地方走,这是市场规律。所以,市场失灵,随着市场化程度越高,这个失灵的程度就越大。
2012-04-23 10:05:27
- 张来武:
但是我们国家的市场失灵具有双重特征,除了刚才说的一般的市场,成熟的市场也具有的失灵以外,中国的市场失灵还有一个是市场不完善、不健全的失灵,比如我国的创新创业在种业上还有一个准入问题,所以有时候想进还进不去。这是第一点。第二,劳动力流动、资金流动有障碍,所以要素流动有障碍,对我们国家反而是由于市场不健全,这个市场有它的失灵之处。我们就习惯于市场失灵以后,政府又重新把这个事抓起来,依靠政府,实际上我们忽略了邓小平同志当年发动的家庭联产承包,恰恰是政府没有解决农民问题。一般的,政府开始的号召、引导是对的,比如马铃薯可以卖出好价钱,让农民种马铃薯,当马铃薯种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实际上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变化的时候,政府跟不上这种变化,往往种完了以后,老百姓卖不出去,老百姓又坐在政府门口,你让我种的,卖不出去就要找你,这就是政府失灵。
2012-04-23 10:06:52
- 张来武:
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是更加有历史感,因为更具体的回答了你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从种业和流通流域先抓科技特派员的专项?说明我们的瓶颈在这里,因为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现在育种技术,特别是引进了分子培育技术,生命科学进入以后,包括防病虫害、抗虫棉技术等,都可以把很多的技术集成到种子里面去,这既是解决种子问题,也是解决未来治病虫害的问题,这样的集成农民好用,因为农民把种子一种,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对农民来说是比较实用的,所以种子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良种的覆盖率在中国现在已经占到了95%。而我们国家的种业跟世界强国比,有紧迫性,我们处在非常不利的现状上,因为我们杂交水稻、抗虫棉这种少数品种还行,但是我们的玉米、高档蔬菜这些东西都被国外占领了。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整个现状不成体系,转化的整个过程是脱节的。我们的企业小而散乱,有好几千种业企业,这些企业都很弱、很小、很散,没有能力提供真正好的种子并且提供社会服务。
2012-04-23 10:12:36
- 张来武:
所以,我们要在种业做专项资金系统的顶层设计,主要是对中国的种业创新创业的体系进行再造,整个体系再造,同时抓住中间的关键问题。关键的问题其实是商业化育种的机制没有形成,抓住这个关键的问题进行突破。所以,中国人不是没有能力搞科研,种业的科研,要让中国的科学家做一个题目能做得很好,但是问题是没有一个创新的体系。创新是一个市场行为,是一个经济行为,是一个企业家行为,没有这样一个体系,科学家的研究就失去了方向,科学家的研究就失去了动力,科学家的研究就失去了接力棒。
2012-04-23 10:18:15
- 张来武: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流通领域里搞专项,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种业是一个范例,它能推广到任何一个农业科技领域里面去。流通领域如果不抓好,就意味着农产品最终的高附加值不能实现,实现了以后,谁来获得这个利益。所以,流通领域里的新型现代农业流通配送的三元模式如果不创建,高附加值仍然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反过来,农业的科研、农业的工业在产业链中就会脱节,农民只能停留在低端的一产里面去生产。
2012-04-23 10:19:20
- 张来武:
所以,我们背后一个理念上的颠覆就是,农业不是一产,传统农业才是一产,现代农业是一二三产的结合体,所以要抓它首先要抓第三产业,要抓高附加值,流通领域首当其冲。要这样理解中央一号文件这次并没有说农业科技是公益的,而说农业科技的属性是公共的、基础的、社会的。一方面,公共的包含公益性,但是远远宽于公益性,它需要公益、政府和全社会的参与。而社会性首先是市场性,市场失灵的时候,它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某种联合组织来补充,因此我们叫社会性,但是它首先应该聚焦在市场上,聚焦在第三产业上,聚焦在流通领域里来突破它。
2012-04-23 10:20:10
- 中国日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2011年开始,科技部等六部委启动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试点建设工作,我们想了解一下,到现在为止取得了什么成效?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是怎样的?第二个问题,刚才在您的讲话中提到了南繁种业,我们打算赋予它什么样的职能?包括一些转基因的种子,还包括畜牧业的种子是不是也都要包含进去?包括它的投资情况,还有我们对它的预期,是不是中国也有可能出一个类似孟山都或者对外输出种业的公司?
2012-04-23 10:23:19
- 张来武:
回答第一个问题,农业科技园区是分两个阶段,2001年到2009年这个阶段,是个摸索阶段,取得了一些成绩,促进了一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培养了一些农业企业和新型农民,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平平,没有什么特别引起别人注意的地方。大约从2009年开始,以国务院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新批复为标志,北京农业科技城的出现,以及到山东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立,这样一些事件为标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12-04-23 10:25:26
- 张来武:
为了贯彻一号文件,我们明确提出启动121工程(“一城两区百园”),这就是贯彻一号文件的一个重大突破性的创新举措。为什么搞“一城两区百园”结盟呢?一是我们充分利用过去的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工业化成功的经验,用园区来推动现代农业。这是一个方面。但是我们认为这不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特别是在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时候,不能重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就一定要创新它的发展方式,因此我们采取“一城两区百园”结盟的方式,用管理公司的方式统一结盟,跨越行政区划,超越仅仅靠出卖土地来带动发展的方式。
2012-04-23 10:28:01
- 张来武:
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投资联动、信息共享,可以跟政府的政策资源进行联动,这样跨行政区域的流动,可以带来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在全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同推进,这是传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没有形成的,这是一个创新。现在一城两区的结盟已经完成,我们准备在廊坊基地先进行一种结盟的构造,这样其他园区就可以来参照这个模式。
2012-04-23 10:31:16
- 张来武:
南繁基地不是这次才做的,南繁基地是中国从53年开始,是历史的形成,就是说科学家几乎没有不在南繁进行自己的夹带繁育,全部在那儿自然形成。但是问题是搞了这么多年,科学家相互之间是隔离的,科学家只跟农民打交道,当地政府几乎是无法提供任何服务,这又反映了整个种业的散、乱现象,所以形成不了气候,这么多年本来应该成为中国种业硅谷的,但是它没有形成。
包括转基因,转基因的育种应该加强研究试验,但是不能混杂在其他的育种基地一起,不做任何隔离,现在就没人管这个事了,这是很危险的,也是不恰当的。所以,我们这次用“一城两区百园”结盟的方式,用园区的规划提供第三产业资金、信息、科技,甚至于转基因隔离服务,来进行率先的园区构造。它的主要定位是育种,是夹带繁育,不是制种,制种可以在全国各地分布开来。我们先在主要农作物上面做,以后自然推广到花果、蔬菜、林苗、动物,这个是市场行为,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参照的服务领域。
2012-04-23 10:31:59
- 人民日报记者:
请问张部长,刚才您讲到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它最大的挑战或者说障碍是什么?比如说我们在农村采访,基层干部开玩笑说,现在农村社都是386199部队,就是中青年劳动力都进城了,这么一个服务体系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第二个问题,现在农村有2亿多农户,怎么样面向这样庞大的群体服务,这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
2012-04-23 10:37:19
- 张来武: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深刻。你这个问题恰恰反映了市场失灵,因为市场把有能力的劳动力都吸引到当农民工去了。这中间也有政府失灵,因为政府过重强调了公益性服务以后,把钱都用公益的方式、白送的方式送到农民中间去,效果有限。第二,农民也不需要留在家里。最大的挑战是深刻全面的挑战,因此我们这次提出,要建立新型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我们称为“三位一体”,就是需要公益性服务体系,因为它存在,我们就要改革它,加强它,使它有效果。这次一号文件对公益服务体系的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大幅度提高了,但是这不够,我们需要科技特派员的社会化的创业型的服务,就是那个服务本身就是创业,是在第三产业的创业。
2012-04-23 10:39:19
- 张来武:
第三产业通常是高附加值的产业,很多农民工有了钱,他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第三产业创业服务性的创业,这比在外面打工好,有这样服务体系的构造,农民工又回来了。因为是第三产业高附加值,所以投资家也去了,也许你我退休的时候也去了,这就是第三产业的内在动力。
2012-04-23 10:41:50
- 张来武:
从某种意义上,中国第三产业上不来,这个和农村不搞第三产业,过分强调公益服务有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新型的服务体系这两位还不够,还要有第三位,既然是第三产业的服务,必须是多元化的,必须是科技的服务、市场的服务,市场的服务比如有信息的服务,科技的服务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服务,是科技产业化的服务,你必须有金融服务,必须有风险投资,必须有金融银行的服务,必须把金融的服务链带进去,从天使、风险、到银行贷款、到资本市场,所以你必须是多元化的服务,城乡统筹的服务,这一位也是必不可少的。
2012-04-23 10:42:39
- 张来武:
第三产业的服务不是孤立的,比如孟山都、先锋卖种子,它的社会服务业可能不收钱,但是它早就在黄金般价格的经济里面把钱收了,实际上这就是第三产业。
所以,我们要使得在创建新型服务体系过程之中,一开始就能保证惠及2亿多农户的话,那么中国还必须两条腿走路。所以,我刚才提到要“三位一体”。在集中突破性地发展城乡统筹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的时候不要忘记,始终保持加大投入的公益服务给农民,这是互补的。只有公益服务,城乡二元结构在加大,因为赚钱的都让城里人拿走了,但是只有第三产业服务还不适应现在的农村,现在的农村很多农民是小户农民,他还无力支撑那真正属于第三产业服务的一些东西,但是他能部分支撑,比如先锋的种子、玉米的种子他就能支撑,这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三位一体”。
2012-04-23 10:45:25
- 科技日报记者:
早上好,我有两个问题,首先请问一下,目前我国实施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第二个问题,在您看来,您认为应该如何推动农村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因为我们知道,首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得非常成功,今年是否会继续举办?今年的特色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2012-04-23 10:47:13
- 王喆:
可能大家已经注意和关注到今年一号文件写入了加快建设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工作,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工作是2010年由科技部联合中组部、工信部共同启动和开展的一个试点工作。去年,我们启动了山东和湖南两个省,今年我们又批复了安徽、湖北、广东、重庆、河南等五个省、直辖市的试点工作。示范省主要是要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延、公益服务、市场运营”的基本思路,依托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的网络,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它要构建起一个“资源整合、统一接入、实时互动、专业服务”的省级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网络来促进我们基层服务站点的发展,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试点进行一个阶段以后,我们要进行阶段性的总结,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示范。
2012-04-23 10:48:14
- 张来武:
这个问题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们可以专题交流,我只跟大家说一个感受。我在宁夏抓了这件事,已经基本完成。
2012-04-23 10:52:28
- 陈文俊:
我插一句话,张部长在十年前当过宁夏自治区副主席。
2012-04-23 10:55:02
- 张来武:
你们到宁夏看,全体农民能在不出行政村就能看到IPTV互联网电视,你们在北京还看不到。而且宁夏农民的网是一网打天下,所有的网都在一个网上,一个网可以做所有的事情。包括维权、远程医疗挂号都可以做到。我们想让全国都能做到这一点。宁夏的能做到,全国的其他省为什么不能做到呢?而且刚才我们颠覆了一个农业的概念,现在我们要颠覆一个教育的概念,只有在信息化中,学生超过老师,子女超过父母,老百姓超过领导,这是易于反掌的事情。如果我们宁夏农民的子弟在互联网这个世界中能跟北京的子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未来城乡二元结构有望解决。
2012-04-23 10:55:20
- 张来武:
第二个问题,农业科技金融,科技部和“一行三会”联合发了一个文件,推动农业科技金融,而且借用大赛的形式,来集中推动科技创业团队和投资金融团队进行联姻,中央二台去年大年二十九晚上整个两小时播了这个大赛的决赛。我们今年即将准备启动第二届大赛,两年一次,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一届主要是发动项目,找了几个天使投资家一起做了个大赛公司。第二次大赛在第一个环节进行大赛基金管理公司的建立,通过第一次的经验以后,第二次在投资领域、基金领域里全面发动,这是这次大赛的特点。
2012-04-23 10:57:13
- 张来武:
就这个专题我们将会有专门的新闻发布会。
最后我想说,我们可以一二三产结合,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从而推进三化同步的思路确立下来。我们有全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一边用科技创业,一边用新型的服务体系,三位一体,三手抓,来推动这个设想。我们以“一城两区百园”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基地来支撑,在种业领域里先行试点,科技金融将是杠杆,是支撑这一套新的创新体系的杠杆,一个支点就能撬动世界,这就是杠杆。农村农业信息化是什么呢?那是通向未来的通道,有了它,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贫穷还是富裕,我们的下一代通过这种通道将走向平等、走向共同富裕、走向共同幸福。谢谢大家!
2012-04-23 10:59:06
- 陈文俊: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12-04-23 11:03:31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2012_04_23_gxb_1335157565.mp4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回答记者的提问
中国网 张琳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文俊主持本次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张来武
中国网 张琳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 王喆
中国网 张琳
国新办就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等方面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新华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国新办就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等方面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共同校对文字
中国网 张琳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国新办就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等方面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