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2年7月份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定于7月2日(周一)上午9:00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一楼会议室举行5月新闻发布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余勇: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前来参加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出席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先生,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女士,国家气侯中心气侯服务室首席艾婉秀女士,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空间天气室主任研究员张效信先生。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三个方面的内容,回顾一下6月份主要天气气侯事件和未来10天的天气展望,第二,通报一下神九发射运行空气天气保障服务情况,第三,有关台风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
下面请陈振林先生介绍情况。
2012-07-02 08:39:12
- 陈振林:
大家早上好,首先回顾一下6月份的天气气候特征。
6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但区域差异明显。
2012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0.1℃,较常年同期(19.6℃)偏高0.5℃。除内蒙古中部和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气温偏低1~2℃外,全国其余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新疆东北部、甘肃大部、黄淮西部、江汉东北部、西南地区西部、东北地区北部等地气温普遍偏高1~2℃,局部偏高2~4℃。
6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1.6毫米,较常年同期(97.8毫米)偏多3.8%。西北地区中部、内蒙古、东北大部、江南中部、华南西南部、西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多2成至2倍,局部偏多2倍以上。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西南地区西部、新疆北部局部等地降水偏少3~8成,其中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
6月全国降水区域差异明显。东北地区(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平均降水量(112.5毫米)较常年同期(70.5毫米)偏多59.5%,为1957年以来最多;黄淮地区(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四省)降水量(41.1毫米)较常年同期(104.8毫米)偏少60.5%,为1989年以来最少。
2012-07-02 08:41:52
- 陈振林:
6月,我国主要出现了极端高温和极端日降水量事件。
河南、山东、安徽、云南和西藏5省(区)共68个气象观测站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 ,其中云南峨山日最高温度达到32.6℃,与历史极值持平。
全国有27站达到极端日降水量事件标准 ,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西、广东、贵州和四川14省(区),其中广西蒙山(225毫米)、湖南石门(223毫米)、内蒙古察右后旗(104.9毫米)、乌拉特中旗(98毫米)、甘肃玉门镇(86毫米)和新疆和静(77.3毫米)6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2012-07-02 08:57:14
- 陈振林:
6月份全国重大天气气候事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南方降水过程频繁,部分地区洪涝灾害较重;北方大部降水偏多,局部暴雨成灾
6月,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过程十分频繁,共出现4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降水量普遍有100~400毫米,江南、华南的部分地区超过400毫米。其中,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6省(区)平均降水量为312.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3.7毫米;平均暴雨日数为1.6天,较常年同期(1.3天)略偏多。
6月下旬两次降雨过程影响范围较广,强度较强,造成的损失也较重。6月21-28日,江南、华南及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局部降大暴雨,累计降水量普遍有50~200毫米,广西蒙山、福建武夷山市、湖南石门、广东连平、江西南城等站累计降水量超过300毫米;广西蒙山、广东新丰、湖南石门、安徽太湖、贵州望谟等地日降水量超过150毫米。受强降雨影响,广西蒙江、桂江、贺江、北流河、南流江,福建闽江上游干流及支流建溪、富屯溪,江西赣江、抚河、信江,浙江钱塘江中游干流,广东北江等50多条河流一度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广西蒙江发生超历史实测记录大洪水。由于降雨强度大,导致部分地区发生较严重的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灾害。
我国北方多阵雨和雷阵雨天气,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及内蒙古大部、青海大部、陕西北部累计降水量达50~20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成至2倍不等。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局部降雨强度大,导致甘肃、新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区)局部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或滑坡、泥石流灾害,其中内蒙古、甘肃、新疆损失较重。
2012-07-02 08:59:35
- 陈振林:
2. 20多个省(区、市)遭受风雹灾害,其中山东、新疆、吉林、甘肃、陕西等省(区)受灾较重
6月,全国强对流日数平均为6.8天,比常年同期(8.3天)偏少1.5天。从空间分布看,东北大部、华北大部、江南地区南部、华南、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云南大部、内蒙古大部、新疆西部和北部、甘肃中部、宁夏大部、陕西北部等地强对流日数一般为5~9天,部分地区超过9天;与常年同期相比,除东北地区中南部以及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西藏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强对流天气偏多2~6天外,全国其余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少,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东部地区大部以及福建中部、广东东部、广西大部、海南、西藏中部、青海南部等地偏少2~4天,部分地区偏少4天以上。
据初步统计,6月份全国有23个省(区、市)先后遭受雷雨大风、冰雹袭击,其中山东、新疆、吉林、甘肃、陕西等省(区)局部受灾较重。
2012-07-02 08:59:51
- 陈振林:
3. 西南气象干旱解除,黄淮、江淮气象干旱仍然持续
继5月下旬出现降水之后, 6月以来西南旱区又多次出现明显降水,月降水量普遍达100~200毫米,致使四川南部、云南大部地区前期气象干旱得到解除。
5月以来,华北南部、黄淮大部、江淮北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大部地区累计降雨不足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其中,山东、江苏、河南三省平均降水量5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8%,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尤其在6月1-25日,河南中北部、山东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东北部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普遍偏高1~2℃,局部出现了12~15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持续高温少雨使得华北南部、黄淮、江淮等地普遍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其中河南中北部、山东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东北部等地达重到特旱,导致夏播推迟,夏播作物出苗受到较大影响。
6月26-30日,华北、黄淮、江淮等气象干旱区出现了中到大雨,降水量一般有20~5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50毫米,旱情得到不同程度缓和。但目前,黄淮大部、江淮东部等地仍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气象干旱。
2012-07-02 09:00:51
- 陈振林:
4. 强热带风暴“泰利”、“杜苏芮”先后影响我国
6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4个热带气旋(中心风力≥8级),生成个数多于常年同期(1.7个),其中有1个登陆我国,登陆个数也较常年同期(0.6个)偏多。
6月17日23时,第5号热带风暴“泰利”在南海北部海面生成,其后“泰利”向东偏北方向移动,21日凌晨从台湾海峡进入东海,21日05时减弱为热带低压。受“泰利”和西南季风影响,17日至21日早晨,浙江北部和东部、福建北部和中北部沿海、广东东部、海南、江西局地及台湾累计降雨100~220毫米,浙江杭州湾一带、福建东北部和海南东部局地达250~400毫米,台湾高雄等南部地区累计雨量达400~700毫米。广东、福建、浙江、台湾等地沿海先后出现7~8级大风,福建沿海阵风9~11级,台湾地区澎湖、东吉岛、兰屿等地最大阵风达12级。
第6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于6月26日20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8日凌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30日02时在广东省珠海市南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风力10级,风速25米/秒,中心气压为985百帕。“杜苏芮”是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登陆时间接近常年同期。“杜苏芮”移动速度快、路径较稳定。由于其移动速度快,对华南的风雨影响时间相对较短。受其影响,广东省沿海和海面出现7~9级大风,广东中西部沿海、广西中南部、海南等地出现大到暴雨。
2012-07-02 09:01:12
- 陈振林:
我们再看看6月份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东北地区出现低温时段,一季稻分蘖受影响。6月上中旬降水偏多,温度偏低,出现明显的低温时段,其中吉林东部稻区出现5~10天日平均气温≤15℃的低温,部分一季稻分蘖停止,影响有效分蘖。6月19日后东北地区降水由偏多转为偏少,温度由偏低转为偏高,有利于弥补前期低温对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
北方麦收区多晴好天气,麦收进展顺利;夏播区温高雨少,夏播进程受阻。北方麦收区多晴好天气,大部地区降雨日数少于5天,且以阵性降水为主,降水量不足10毫米,利于小麦收晒,冬小麦收获进展顺利。5月以来,华北南部、黄淮大部、江淮北部、江汉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少,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加之6月上中旬,黄淮大部出现大范围日最高气温为35~43℃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35℃的日数达到12天以上,北方夏播区大部出现轻至中度、局部重度干旱,夏播作物出现缺苗断垄现象,一季稻无法适时栽播,夏种进程受到影响。至月末,华北南部、黄淮等气象干旱区出现明显降水,农业干旱得到缓解,范围明显缩小。
2012-07-02 09:05:16
- 陈振林:
江南、华南多强降水,导致病虫害发展迅速。江南、华南强降水较多,月内降雨日数达15~20天,累计雨量有350~500毫米,部分地区出现3~5天的暴雨天气,累计雨量在550毫米以上,导致局地洪涝灾害,农业生产遭受损失。多雨高湿的天气导致病虫害发展迅速。
西南地区上旬雨日多,夏收扫尾受到影响。月内西南地区降水偏多,干旱进一步缓解,也利于塘库蓄水,但空气湿度大,温度适宜致使病虫害蔓延。另外,6月上旬西南地区东部雨日较多,光照偏少,对夏收扫尾工作开展不利。
2012-07-02 09:05:40
- 陈振林:
我们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台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醒有关部门加强台风灾害的防御。
长期以来,各级气象部门一直致力于加强台风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尤其是在近10年的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在台风综合观测、资料传输及处理、数值预报技术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取得了快速发展,为台风业务能力的提升给予了多方位的科技支撑。同时,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应对台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不断完善,预警服务手段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覆盖面不断扩大,台风气象灾害防御效益不断显现。
2012-07-02 09:06:00
- 陈振林:
(一)台风的立体监测体系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高时空分辨率的台风立体监测体系,我国自主研发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网、高密度地面自动站、高空探测以及移动观测等能对台风开展全方位的实时监测,为台风业务和科研提供第一手资料。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双星加密观测模式,可以实现每15分钟获取最新台风监测图像,为台风定位和强度估计等提供了科技支撑;我国沿海已建成的无缝隙多普勒雷达站网,能每6分钟获取台风的实时监测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可以让预报员及时确定台风中心位置,还能通过多普勒雷达反演的风场和降雨等产品了解台风风雨分布特征并进行台风路径预报;我国已建成的36181个自动气象站,其中海洋(海岛、船舶、石油平台)站139个,浮标站18个,可以每10分钟(甚至可密集到每5分钟,如广东等)采集风向、风速和降雨信息,为台风定位、定强和降水估测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更是确定台风登陆与否及具体登陆时间和强度的重要依据;近几年我国也针对登陆台风逐步开展了外场观测试验,移动GPS探空、移动多普勒雷达、移动风廓线,移动自动站等丰富了台风监测手段,弥补了关键区域监测站点时空分辨率的不足,有效提高了台风的现场观测和预警服务能力,同时也为相关科研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2012-07-02 09:06:14
- 陈振林:
(二)台风预报业务能力建设
由于台风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值预报模式的不断发展,近20年来,我国台风预报业务能力取得了持续而稳定的进步。从2006年开始,中央气象台将登陆台风定位时次从原先的每3小时提高到逐小时。台风业务预报时效也逐步延长,2001年之前中央气象台只发布24-48小时时效的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2001年开始将台风预报时效延长至72小时,2009年延长至120小时预报。台风路径预报准确率也不断提高,过去5年(2007-2011年)中央气象台24-72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14、190、287公里,其中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和20年前相比减少了80-100公里,48小时路径预报准确率和20年前24小时预报准确率相当,而72小时路径预报准确率甚至高于上世纪90年代初48小时预报水平,目前我国台风路径预报和国际水平基本相当。目前,基于MICAPS3.0的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基本实现业务资料的快速获取、显示、加工、分析以及预报产品制作和分发。为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台风监测预警服务需求,中国气象局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和完善《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如扩充台风警戒区域、制订《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和国家级台风预警等级标准、增加台风定位频次、延长台风预报时效等。
2012-07-02 09:12:40
- 陈振林:
(三)台风气象服务工作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应对台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不断完善,预警服务手段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覆盖面不断扩大。气象部门与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台风灾害防御工作,加强与防总、民政、农业、水利、交通运输、民航、海事等部门的联动。同时,各级气象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通过电视节目、气象频道、手机短信、12121、气象网站、气象官方微博、电子显示屏、报纸、电台、传真等多种渠道向广大公众发布,得到较好防灾减灾效果。中国天气网紧跟天气形势,制作上线《2012第5号强热带风暴“泰利”》和《2012第6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等新闻专题,发布文章100余篇,向社会各界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措施;中国天气网针对台风的最新动向,采访专家深入分析,及时传递权威声音;并通过邮件、电话、官方微博等多种形式,及时将原创信息消息进行对外推广。在“泰利”影响期间,中国天气网的相关原创新闻被新华网、新浪网、和讯网等数十家主流网络媒体转载使用。
2012-07-02 09:13:26
- 陈振林:
(四)“泰利”、“杜苏芮”的气象服务
1.及时启动应急响应。6月18日17时,中国气象局针对第5号热带风暴“泰利”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命令。18日08时,广东省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内部和外部应急响应。深圳、惠州、潮州、揭阳、汕头、汕尾等6市共22个县级气象局也先后启动了台风Ⅲ级应急响应,茂名、阳江,湛江等3市共10个市县气象局启动了台风IV级应急响应。18日11时,福建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预案,省气象台加强预报会商,及时开展服务。福建省沿海地市也实时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随着台风临近,漳州还启动了气象灾害Ⅱ级应急响应。17日9时,海南省气象局启动热带气旋Ⅳ级应急响应。
6月29日09时,中国气象局针对第6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命令。28日08时30分,广东省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全省各市同时启动应急响应。29日8时15分,海南省气象局启动热带气旋Ⅳ级应急响应,并下发《关于做好防范强热带风暴的通知》,要求海南省气象部门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012-07-02 09:13:52
- 陈振林:
2.强化灾害预报预警。热带风暴“泰利”影响期间,广东省气象台共发布热带低压消息5次,热带风暴警报8次,强热带风暴警报4次。18日至21日期间,广东省各市县共发布台风预警信号44站次,其中台风白色预警信号30次,台风蓝色预警信号14次;共发布暴雨预警信号75站次,其中暴雨黄色预警信号58站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17站次;共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52次;共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46次。福建省气象台共对外发布“台风预警信号”10次(其中蓝色2次、黄色8次),“暴雨蓝色预警信号”3次。海南省气象台自6月15日起认真监测海南岛东部海面的季风云团,及时制作临近预报,发布台风、暴雨和雷电预警信号。
针对强热带风暴“杜苏芮”,广东省气象局共发布热带风暴消息4次,强热带风暴警报1次,强热带风暴紧急警报4次。截至29日14时30分,广东省各市县共发布台风预警信号118站次,其中台风黄色预警信号3站次;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站次,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1站次,高温黄色预警信号81站次。海南省气象台28日11时发布“强热带风暴消息”,17时发布“海上台风蓝色预警”,29日20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2012-07-02 09:14:21
- 陈振林:
3.加强决策气象服务。在“泰利”、“杜苏芮”台风气象服务期间,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气象部门,制作《重大气象信息快报》、《天气报告》、《重要天气预警报告》等决策气象服务材料417份,及时将最新的监测和预报预警信息送到各级政府部门,为政府部门防灾减灾部署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广东省各级气象部门实行领导值、带班制度和岗位职责,26日夜间广东省气象局就以快报的形式向省委、省政府报告;27-28日,省气象局局领导两天内先后五次向省领导专题汇报“杜苏芮”最新动态。海南省气象局26日开始先后向政府部门相关责任人发送“泰利”最新预报预警信息10次。
2012-07-02 09:15:30
- 陈振林:
4.加强公众气象服务和对外宣传。“泰利”、杜苏芮”影响期间,广东、福建、海南等省气象部门通过电视节目、气象频道、手机短信、12121、气象网站、气象官方微博、电子显示屏、报纸、电台、传真等多种渠道将预警和预报信息传播给公众。其中,广东省各级气象部门发布各类服务短信2.2亿人次;12121电话拨打量共计约7.1万人次。广东气象网访问量20余万次;通过微博共发布相关预报及科普信息30余条,微博关注用户176万;接受电视采访67次,发布新闻通稿80余份。
5.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应对台风暴雨。杜苏芮”影响期间,国家防总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救灾预警响应,指导地方民政部门及时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农业、水利、交通运输、民航、海事等部门也下发紧急通知,迅速部署防御工作。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加强联动,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批示要求全面检查落实应急响应措施,严阵以待,不容有失;深圳航空因台风“杜苏芮”取消部分航班;福建省防指要求在台湾海峡浅渔场作业的船只做好撤离该海域避险的准备。
2012-07-02 09:16:51
- 陈振林:
我们展望一下未来十天的天气。
未来10天,主要降雨区位于黄淮、江淮、四川盆地,降雨量有50-120毫米,其中沿淮、四川盆地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雨量有150-300毫米。山东、河南、山西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中北部等气象干旱区降雨较前期增多,总降雨量一般有50-120毫米,局部150-300毫米。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东部多阵性降雨,局部还将伴有短时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总降雨量有15-35毫米,部分地区有40-70毫米。江南大部分地区、华南东部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部分地区将出现4-8天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
未来十天将有1-2个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
2012-07-02 09:17:26
- 陈振林:
7月,全国各地将进入防汛关键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区域性洪涝灾害及其次生灾害。
西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东南沿海等地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各种灾害。7月是防汛关键期,需加强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防范高温天气对公众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的影响。7月,各地的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性逐渐增大,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对公众日常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产生影响。公众需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注意防暑降温。华北、东北和南方部分地区须防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各种灾害。7月,华北、东北和南方部分地区局地性短时强降雨增多,并伴有强对流天气。山区及平原地区须防范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2012-07-02 09:29:02
- 陈振林:
7月全国各地春播作物将陆续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早稻处于灌浆成熟阶段,一季稻、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处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产量形成关键期,晚稻进入栽插阶段。盛夏是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各地均进入主汛期,沿海热带气旋活动也将会明显增多,大风、冰雹、暴雨、洪涝灾害等将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7月份农业生产措施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012-07-02 09:47:42
- 陈振林:
东北地区加强田间管理,促进作物健壮生长。东北地区要及时中耕、划锄,合理施肥,促进作物健壮生长。东部要注意雨后及时清沟理墒,防止发生渍涝;西部要注意节水蓄水,防御干旱。
西北地区、华北、黄淮夏播区须及时趁墒补种,中耕施肥促进春播作物产量形成。华北、黄淮和西北地区等已完成夏播的地区要及时查苗补种、间苗定苗,尚未完成播种的地区要加快夏播进度,以免贻误农时。同时,要及时中耕除草,清沟理墒、排涝降渍,合理施肥,促进棉花、玉米、大豆等作物健壮生长和产量形成。
南方稻田以水调温,防御高温危害。南方各地要做好农业生产用水储备工作,减轻高温伏旱危害。早稻产区要以水调温,防御灌浆成熟期的高温逼熟危害,促进早稻充分灌浆、提高籽粒重。晚稻栽播区及时做好晚稻秧田管理和整地工作,适时栽播,避免高温灼伤秧苗。
各地应提前谋划,做好防汛抗旱工作。7月是台风、暴雨、大风、冰雹的多发季节,各地已进入主汛期,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切实做好防汛防洪工作;同时,由于降水分布不均,高温易导致农业干旱发生,各地还应加强节水蓄水,做好防旱抗旱工作。此外,还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012-07-02 09:48:06
- 陈振林:
借此机会通报一下我们的“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气象服务情况。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气象条件是制约神舟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舱安全着落的重要因素。飞船发射最适宜的天气条件是没有大风、降雨、雷电,一般来说,能见度要大于20公里,地面风速要小于10米/秒,云层不宜太厚。返回舱返回的恶劣气象条件包括雷暴、冰雹、大风、沙尘暴以及其它危险天气。
除地面天气外,飞船上天后还需要关注30公里以上太空中的空间天气。当太阳、行星际空间、磁层、电离层、高层大气处于平静状态时,有利于运载火箭发射和飞船正常运行;当出现强的日冕物质抛射、大耀斑、高速太阳风、磁暴、电离层突然骚扰等而恶劣空间天气时,就会对运载火箭发射和飞船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沉降粒子、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空间碎片是影响天宫一号、神舟九号及其组合体运行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
2012-07-02 09:48:48
- 陈振林:
由于“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气象部门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国家、省、地三级气象部门携手齐动,合力保障气象服务万无一失。
一是立体式观测严密监视发射场着落场地面和空间天气演变。及时捕捉天气变化是确定发射和返回窗口的重要基础。6月8日起,嘉峪关新一代天气雷达变更观测模式,专门为“神九”发射提供服务,16日08时开始,发射场周边的酒泉、敦煌等7个气象站实行逐小时观测,并向现场保障组提供实时监测数据。飞船回收期间,主着陆场周边7个盟市50多个自动气象站、探空站、天气雷达站进行加密观测,自动气象站每小时一次、探空站每天两次、天气雷达每天24小时加密观测。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改进了空间天气业务平台,使得风云卫星高能粒子探测数据、石岛太阳射电望远镜的实时数据、电离层监测数据、子午工程监测数据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了无法取代的作用。
2012-07-02 09:49:15
- 陈振林:
二是精细化预报为飞船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和安全着落提供了有力保障。精细化的预报是“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各个关键环节决策的重要依据。国家气象中心依托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精细化预报系统等业务系统,通过技术改造,制作提供时间分辨率到逐小时、风场加密层次达到41层的数值预报产品。甘肃省气象局建立了航天气象保障系统,提前对发射场区周边气象站6月中旬逐时平均和最大风速、气温、降水、雷暴等气候背景进行了分析,研发了水汽条件、不稳定条件、综合时序图等一系列强对流天气诊断产品。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与主着陆场区军方气象台联合研制了“主着陆场区浅层风预报辅助决策系统”、“主着陆场区降水、高空风预报软件”等预报工具。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改进了辐射带环境预报模型、高层大气参数数值模式、中期空间参数预报模型和空间碎片交会预报系统。地面和空间有效衔接的精细化的预报服务,为神九发射和返回窗口的确定,以及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和在轨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
2012-07-02 09:50:03
- 陈振林:
三是融入式服务保障了各个环节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本次载人对接气象保障服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气象服务人员全方位直接参与前线气象保障服务。6月4日,甘肃省气象局由首席预报员、预报业务骨干等3人组成现场服务保障组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后方保障组的技术支持下,与总参气象水文局、总装气象处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共同组成“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气象保障服务小组,全程参与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在发射场现场气象服务保障的12天时间里,气象服务人员每天工作近12小时,与总参气象水文局、总装气象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各类预报分析讨论近40余次,与中央气象台会商近10次,参加重大任务保障大会商6次。6月6日,内蒙古气象局选派2名预报业务骨干前往着落现场,开展神舟九号飞船回收气象保障服务期间,与国家气象中心进行会商12次,与主着陆场军方气象台联合天气会商55次,提供预报产品40多期。与此同时,国家空间天气监测中心派出首席预报员进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参加“碰撞预警专家组”服务工作,为碎片碰撞预警、空间天气趋势预报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还首次开辟了与有关部门的通信专线,实时传送了大量加密观测信息和预报服务产品,提高了服务时效。
2012-07-02 09:50:47
- 陈振林:
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得到有关部门和领导充分肯定与好评。火箭垂直转运预报服务首战告捷,9日晚上总参气象水文局领导为气象人举办了庆功宴。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后,东风航天基地气象处对内蒙古阿拉善盟气象局进行感谢慰问。热情、主动、周到、出色的气象保障不仅赢得了主着陆场保障人员的认可,更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内蒙古气象局局长获邀在自治区有关党政军领导的带领下,与公安、交通、民政等三个部门领导以及各界群众代表一起,赴毕克奇机场迎接慰问三名英雄航天员,这在内蒙古气象神舟保障史上尚属首次。
汇报内容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2-07-02 09:51:15
- 余勇:
谢谢陈振林先生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
2012-07-02 09:51:53
- 新华社记者:
6月下旬北京出现了长时间的持续性的雷雨天气,普遍感觉时间比较长,降雨量比较大,7月份出现这种持续性的雷雨天气的可能性大不大?从今年整个上半年来看,与同期相比处于什么情况?
2012-07-02 09:52:24
- 王秀文:
在北京的夏季出现降雨和高温的天气还是比较常见的,今年6月下旬北京出现的降雨量比平常偏多,预计未来十天雨水不算太少,主要在7月4号、8号。
2012-07-02 09:53:33
- 陈振林:
前一段的降水,总体来说对北京是喜雨,不过大家可能也经历了将近一周的雷雨天气,有抱怨之声。但是,据统计,此次降水过程对北京蓄水作用明显。
2012-07-02 09:56:27
- 中新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中国台风预报,现在的准确率如何?国际上所处的水平怎么样?第二个问题,最近几次防御台风的过程当中,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配合情况,请您介绍一下?
2012-07-02 09:57:02
- 陈振林:
刚才简单谈了一下,近年来我国在台风防御方面,特别是在降水的影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得益于各方面防御体系的不断完善,全国上下共同加强防御、应对,包括政府主导,让公众更多的得到及时的信息,更多的参与到台风的防范当中,作为一个综合防范的结果。
这个里面对我们不断提高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台风灾害防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监测方面,现在从各种现代化手段应用,气象卫星到雷达引导到高密度地面观测自动站、移动设备的应用,使监测做到了无一漏网。打个比方说,过去大网捞小鱼不行,现在多种手段编制的高密度的观测网,对台风生成、孕育、发生发展到影响,做到全程的监视,这一点是非常好的进展,在预报水平方面,可能公众比较关注路径预报,向什么地方发展、登陆。
我国台风预报水平和世界水平相当。我们不但要关注台风路径,更要关注台风所带来的影响。有的时候在一个地方登陆,对登陆点造成的强风和强降雨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的云系发生发展。现在大家这方面的意识不断增强,还要关注对强风、强降雨预报准确率,这就需要各方面提高预报能力。
另外,在部门联动方面,台风来了以后,海上的生产、运输,对台风预警预报的时效性比较关注,从生成开始强化预报服务,尽可能延长预报时效,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临近登陆之前,强化临近监测预警,强调台风可能带来的影响,可能造成的损失,这方面应该特别关注。做到这一点,必须强化各个部门的联动,近年来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刚才强调的时效性强的提前发,针对台风登陆后,精度更高的、要求短时、临近的,针对不同部门的需求,分门别类做好预警服务,这样联动效果更好。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做下去,进一步提高台风灾害的防御水平。
谢谢。
2012-07-02 10:11:14
- 余勇:
补充一点,气象灾害的防御,包括台风的防御,我们国家多年来形成的监测预报、防御、救灾、抗灾经验,得到了世界上的充分肯定,目前正在召开的气象年会上,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宣传,同时向有关国家进行推广。目前我们形成这种体系,既体系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又密切的联系沟通,总的防御效果应该说,不仅仅是预报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防御救灾抗灾方面的水平也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在下一步深层次的防灾救灾当中,普及全民防灾知识,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自身意识能力方面,气象部门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2012-07-02 10:12:27
- 农林报记者:
第一个问题,6月下旬南方强降雨产生原因,未来雨势的发展趋势,这几次强降雨对哪些省份产生影响。第二个,6月份以来,江淮、黄淮的干旱灾害地区未来降雨趋势?
2012-07-02 10:12:53
- 艾婉秀:
南方遭受强降水的原因,6月份确实是比较明显的,降水时间比较长,降水过程比较多,造成这样的原因,6月份内蒙古东部到东北地区低温活动非常明显,这样的东北低温活动带来冷空气影响,同时对我们国家影响高的天气系统还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前期海温影响,偏东偏南的情况,南北系统冷空气下来,低温活动影响,造成这样的降水持续在南方的情况。
至于未来雨势的发展情况,未来10天里面,南方的雨势有一个间隙期,7月份上旬南方的高温少雨比较明显一些。
2012-07-02 10:13:35
- 北京晚报记者:
北京6月份出现连续三天的35度以上高温,我想问一下,78两个月能不能预见一下,出现高温天气的天数以及跟往年相比是多还是少?
第二个问题,每次出现雷电天气,我们特别希望能够提供雷电的次数,打了多少次雷,多少次闪电,这样怎么查?
2012-07-02 10:14:37
- 艾婉秀:
北京的高温天气,昨天7月1号是今年第三个高温日,6月份北京高温两天,后面7月份的预测来看,北京的气温还是偏高的,具体高温日数预测,欢迎到气候中心查数询。
2012-07-02 10:15:46
- 陈振林:
未来7到8月份高温时段比较长,关键还请关注我们发布的具体预报,刚才提到了的是整体预测7月份气温偏高,阶段性的有超过35度以上的天气。
关于气象灾害,了解信息从哪里得到?如果讲一般性的实况包括未来的预报,我们有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现在各种的发布手段在中国天气网等越来越完善。
我们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牵头,在全国有一个雷电的监测的平台,每天都有实时的发生了多少次雷电的数据,具体的一些需求,我们可以帮助联系一下,去专业部门去看一下,包括和专家谈一谈。
2012-07-02 10:17:32
- 余勇:
您提的比较具体,给我们一个启示,完善我们网站互动交流,多考虑公众感兴趣的方面,增加公众可以自己查询的平台,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2012-07-02 10:19:14
- 科技日报记者:
您好,我想问一下,您刚才说到今年6月份在北方的降雨相对比较多,我的印象里面北方降雨多已经不是第一年了,我记得几年前有专家预测过,在这一个周期可能北方处于降雨频繁时间,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现在是不是已经在降雨类型上,北方出现降雨增加的趋势?谢谢。
2012-07-02 10:20:15
- 艾婉秀:
北方的降水增加的趋势,对于今年的情况,北方目前来说范围比较大,而且从今年情况来看,华北南部到江淮北部的旱最近几天降水有所减弱。这个问题比较大,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我建议你专门到我们气侯中心,我们给你安排专家解答。
2012-07-02 10:20:58
- 余勇:
好,各位媒体朋友,提问环节到这里。
我也借此机会向各位媒体朋友通报一下,中国气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联合举办的2012年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大型科普活动将于7月7号拉开帷幕,主题是传播气象文化,科学防灾减灾。此次活动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题,联合气象学会相关人员组成若干个小分动,将深入城镇、乡村、学校、企业等,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侯变化科普宣传。防灾减灾志愿者活动从2007年开始举办,利用大学生暑期活动,广泛普及气象知识。当代大学生以专业所学服务回报社会,深入基层实践扩大事业,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和责任意识,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
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活动举办了5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传播气象知识的品牌活动,活动时间是从7月初到8月中旬,持续整个暑假,希望媒体朋友们予以关注,加强宣传报道,有需要加强报道的,联系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宣传处配合大家,给大家提供方便,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
2012-07-02 10:22:17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新闻发布会现场
-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
-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
-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
-
新华社记者提问
-
中新社记者提问
-
农民日报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