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中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2年9月10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胡晓义副部长、信长星副部长介绍中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就业和社会保障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胡晓义副部长、信长星副部长,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的提问。下面先请胡晓义副部长做介绍。
2012-09-10 09:46:48
- 胡晓义: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见面,感谢长期以来大家给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今天上午,我们专门就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同媒体朋友交流。
2012-09-10 09:47:54
- 胡晓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我国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妥善解决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有效化解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压力,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覆盖人群迅速扩大,保障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社保基金规模不断壮大,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更好的分享了改革的成果。
2012-09-10 09:48:39
- 胡晓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努力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2-09-10 09:50:42
- 胡晓义:
下面,我和信长星副部长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关于就业、社会保障方面的提问。信长星副部长主要是分管就业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方面的工作,我主要是分管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谢谢大家。
2012-09-10 09:51:33
- 郭卫民:
胡部长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散发的材料里还有很多详细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
2012-09-10 09:52:12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有两个问题想分别请问两位部长:第一个问题,最近有一些媒体报道说随着宏观经济的放缓,一些地方开始出现了农民工返乡的现象。请问信部长,目前中国的就业情况到底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继续积极地稳定就业?第二个问题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这几年我国的社会保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其中农民工的社保问题大家比较关注,想请问胡部长,这项工作目前进展如何?还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谢谢。
2012-09-10 09:52:49
- 信长星:
我先回答一下关于就业形势的问题。在7月底、8月初的时候,媒体报道了部分地区返乡潮的有关情况,我们高度重视。在8月初,组织20个省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主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和用工大省,开展了问卷调查,一个是企业用工情况的问卷,大约有681户企业。另一个问卷是农民工返乡情况的问卷,调查了464个农村。从调查的情况看,我们对就业形势的判断有四个方面:第一,当前就业形势总体上是平稳的。1—8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城镇新增就业918万,这个数字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一个新的特点是区域和行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地区看,东部的11个省市新增就业人数增幅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是0.33%。但是中部和西部增幅今年是高于去年同期,其中中部今年增长7%,新增就业比去年高7%。西部的增幅比去年高14%,有22个省份新增就业同比是增加的。其中增量比较大的几个省市包括重庆、湖北、四川、贵州、安徽等,有9个省份是减少的。
2012-09-10 09:54:44
- 信长星:
从行业情况看,制造业用人需求在下降,但是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用人需求在上升,这几年我们对11000多个企业的用工情况按月监测,7月末和去年底相比,制造业岗位比去年减少1.35%,减少8万个左右。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企业岗位和去年相比是增加的,增幅在4.65%;住宿餐饮业增幅在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岗位的增加幅度是1.48%。从我们调查的这600多户企业看,企业用工规模保持稳定,用工总量与去年比基本持平,没有出现普遍性的规模裁员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还在稳步增加,6、7月份返乡农民工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增幅不大。根据对20个省的调查,没有出现大规模返乡的现象。我也注意到,8月份相关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几家媒体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度的采访,结论也是这样的,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裁员和大规模的返乡现象。
2012-09-10 10:00:38
- 信长星:
第二,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影响逐步显现,这表现在城镇新增就业的增幅从4、5月份以来在逐月下降。刚才讲到了,尤其是东部地区城镇新增就业的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是降低了。从人力资源市场的100多个市场情况看,用工需求和求职人数也在下降。这都表明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了就业需求。这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高度关注的。
2012-09-10 10:03:14
- 信长星:
第三,要坚定做好就业工作的信心。我们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一直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制定就业优先战略,这是扩大就业的根本保证。我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没有变,这为增加就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为就业提供了有利的保证。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在应对困难局面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做好就业工作的经验,社会各个方面都更重视就业工作,这为我们做好就业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2-09-10 10:05:07
- 信长星:
第四,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大就业工作的力度。结合落实中央确定的稳增长措施多渠道扩大就业,扶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把这项工作放在整个就业工作的首位;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特别是要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培训;继续加大职业培训工作的力度;继续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做好相关的政策储备。
谢谢。
2012-09-10 10:06:29
- 胡晓义:
第二个问题,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农民工群体的大量出现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一个必然的现象,由于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带来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民工有关问题的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指示解决农民工的问题,把农民工作为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产业大军的一个重要部分,给予明确定位,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之后,解决农民工的有关问题更是提上了重要的议程。
2012-09-10 10:07:43
- 胡晓义:
原来我们在研究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时曾经有两个思路:一是单独为农民工建立有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地方上也有一些尝试和探索,但是我们最后没有选择这个思路,而是选择了把进城务工的农民都纳入到现行的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当中,这样更有利于农民工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来。这里最突出的是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问题。目前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了2.53亿人,其中外出的农民工是1.59亿人,所谓外出是指跨县、进城的,有些农民工在企业里或者单位就业,有些是自由职业或者从事经商活动的。这里边有稳定就业岗位的,我们分析大概占50—60%,也就是大概8000多万人有稳定的就业岗位。
2012-09-10 10:12:55
- 胡晓义:
国务院五号文件下发以来,我们持续地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险工作,到去年底已经有6800多万农民工被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这是最优先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有4000多万人纳入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当中。但我想说明一点,因为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正在向全民覆盖的方向发展,所以不要求农民工一定要参加到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里面来,可以用其他的制度覆盖,比如说新农合,比如说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也是这样。
2012-09-10 10:20:35
- 胡晓义:
总的来讲,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有一个制度设计的框架,但是毕竟还有一部分农民工没有纳入这个范围,这就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着力加强的工作。对政府部门来讲,要加强扩大覆盖面的工作;对于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本人来讲,要提高社会保障的意识,积极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同时我们还要做好相关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工作,比如说农民在农村参加了新农合及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进城务工后怎么和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有序地衔接,这是我们下一步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要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和这些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相信通过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会得到更有效的解决。谢谢。
2012-09-10 10:24:19
- 中国日报记者:
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信部长,近期媒体曝光了苹果、三星等外资企业的中国代工厂出现了一系列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事件,这暴露出我们国家的用工制度和劳动监察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人社部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第二个问题想问一下胡部长,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年底要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请问两项制度全覆盖的进展情况如何?能否如期实现?谢谢。
2012-09-10 10:28:18
- 胡晓义:
我先来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关于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的情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到今年底要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这两项制度在全国范围全覆盖。这个目标的提出,是本届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一个庄严承诺。为了保证这个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在巩固已有试点地区的制度建设的同时,重点做了三项工作:一是把尚未纳入试点的862个县区全部纳入了覆盖计划;二是提前对专业人员培训和基层调查摸底工作进行动员;三是在6月20日领导小组批准了这两项试点全覆盖的方案之后,开展了全覆盖的督导工作。
2012-09-10 10:29:22
- 胡晓义:
从7月1日起,这两项全覆盖工作迅速地向全国推开。截至8月31日,全国所有的2853个县级行政区全部启动了新农保的试点。绝大多数县级行政区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工作,只有不到10个区县由于各种原因在8月底时还没有启动,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督导的重点。中央财政补助的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地方财政补助的资金也基本拨付到位。到这个时点上,全国已经有4.32亿城乡居民被纳入到这两项制度当中,其中参保缴费的是3.14亿,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是1.18亿。这就是说,新农保和城居保这两项工作全覆盖计划得以顺利推进。我们有充分的信心,能够在年底之前圆满地实现总理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两项制度的全覆盖。
2012-09-10 10:34:37
- 胡晓义:
由于这两项制度的迅速推进,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了。刚才我向大家报告的4.32亿这两项制度的覆盖人群,再加上城镇职工2.95亿的参保人群,目前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已经超过了7亿人。我们覆盖的总目标是10亿人左右,我们13亿多人口中有3亿多是不在覆盖范围内的,比如学生、儿童,都不在覆盖范围,也就是现在70%以上的人口已经覆盖在这个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之下了。我们还会加倍地努力,向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在实现全民医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向着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继续推进。谢谢。
2012-09-10 10:39:12
- 信长星:
我来回答关于劳动监察方面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能够比较自觉地、比较好地遵守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自觉维护职工的权益,劳动关系总体上也是和谐稳定的。但是确实有少数的企业存在超时加班或者不依法支付加班工资等问题,也有的企业管理方式比较简单,对职工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通过完善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劳动保障监察的力度来促进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下一步针对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的力度,通过经常性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企业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帮助劳动者增强维权意识和能力。继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和执法力度,继续强化专项监察和经常性的日常巡视检查,使劳动保障监察经常化、制度化。加强对企业用工的指导和服务,引导企业改善劳动用工管理,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改善劳动条件。
2012-09-10 10:45:36
- 凤凰卫视记者:
请问人社部两位领导,不久前云南省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地震灾害,请问人社部目前都采取了哪些应急的措施来解决灾区当前面临的问题?另外我们也从另一个方面了解到,现在灾区对每个家庭发放了1万元的抚恤资金,请问这1万块钱是不是够用?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的资金发放到灾民手中?
2012-09-10 10:50:34
- 胡晓义:
对最近在云南和贵州交界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的人员和财产伤亡损失,我们深深地表示痛惜。现在抗震救灾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中央财政已经紧急调拨了救灾物资,你所讲的对受灾家庭的补助是由国务院的民政部门负责发放的,具体的标准和进一步的补偿措施,我想有关部门会做进一步的研究。如果涉及到灾区的就业援助、社会保险方面的问题,我部也会在抗震救灾工作到了一定阶段后及时地跟进。谢谢。
2012-09-10 10:51:12
- 北京电视台记者:
8月30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大病保险补偿的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希望您能介绍一下大病保险新规的意义和亮点。第二个问题,大病保险如何处理好它的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关系。谢谢。
2012-09-10 10:52:27
- 胡晓义:
谢谢你的问题,也谢谢你对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工作的关注。这个问题大概有几个层面:一是在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大力推进,我国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职工的医疗保险在1998年就开始进行改革,2003年开始进行新农合的试点,2007年开始进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试点。在这十年间,我们还建立了城乡的医疗救助制度,到现在为止,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覆盖了13亿以上的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如果跟十六大以前相比,那时候我们只有职工的医疗保险,而且当时只覆盖了7千多万人,而现在覆盖了13亿多人,增加了两个量级,从千万级变成亿级、十亿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背景,就是大家都有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2012-09-10 10:53:08
- 胡晓义:
二是虽然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保障制度,但是对有些群体来讲,有些问题还面临着解决上的困难,比如说有少数群体得了大病,花费特别多,虽然基本医保报销了,但是自己负担的部分仍然很多,给家庭生活带来了困难。这个问题在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领域反映特别突出,是因为职工医保报销比例相对比较高,筹资水平高,职工医保普遍在基本保险基础上,全国普遍都建立了大额医疗费补助的制度,所以可以在基本报销的基础上再有一部分报销,对缓解经济压力是有重要作用的。而居民医保由于筹资水平比较低,所以报销比例也相对比较低。一旦有了花费特别高的大病也会有较高的自付支出,有些甚至形成超过家庭总支出的50%、60%,我们称为灾难型支出。怎么办?我们解决了全民医保的问题,还要解决这些人的问题,这些人的数量相对比较少,虽然全国只有几百万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讲,那就是沉重的压力,甚至是沉重的打击。所以我们高度关注这个问题,认真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2012-09-10 10:56:20
- 胡晓义:
三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叠加报销或者是叠加支付的制度,就是你们看到的还要至少报50%。我想把这个说明一下,不是整个花费报销50%,而是在基本医疗保险已经报销的基础上,在超出的部分,只要是合规的支出,再报销至少50%。不管是城居保还是新农合,在制度范围内的普遍住院报销标准都达到了70%左右,就是超过70%以上的部分再至少报50%合规的支出。这样就可以减轻遇到这种风险家庭的经济负担。
2012-09-10 11:01:24
- 胡晓义:
四是这件事是政府主导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构想。虽然是政府的一项公共政策,但是依托市场资源,请商业保险公司来具体经办。虽然是商业保险公司经办,但不是商业保险,还是政府主导的一项基本公共福利政策,所以资金来源是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的结余资金里拨出的。在基本政策制定标准的确认、组织协调方面,政府都要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对这个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政府的有关机构要跟商业保险机构签订实施协议,按照协议来操作。所以这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把公共资源和市场资源结合起来放大基本医疗保险的效益。
2012-09-10 11:04:31
- 胡晓义:
五是我们既要大胆探索又要稳步推进这项工作。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制度标准。中央政府确定基本的框架,各地选择试点进行试验,总结各方的经验,不断完善我们的政策。有了这样一个进一步保障的措施,全民医保体系将会更加完善健全,会更多地造福于我国人民。谢谢。
2012-09-10 11:06:25
- 南方都市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您刚刚说到大病医保,我想追问一句,大病医保的异地支付问题现在人社部有什么解决方案?全国医保的统筹现在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第二,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曾经表示,许多国家在调整退休年龄时要预先若干年向社会公告,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政策,以小步慢走的方式实施,这对人社部是一个借鉴和参考,我想请问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国家在推迟退休年龄时也会采取对不同群体差别措施的政策?谢谢。
2012-09-10 11:08:35
- 胡晓义:
关于大病医疗保险跨地区转移支付问题,我现在无法很直接地回答你的问题,就像刚才讲的,第一 ,我们在探索利用商业保险机构有全国联网资源的优势,虽然政府也有这样的资源,但运用市场的资源可能会更便捷一点。这项工作毕竟还没有开始全面运行,所以你提的这个问题是在将来实践当中不断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二,你说的医疗保险全国统筹,《社会保险法》没有这样的要求,社会保险法要求的是医疗保险有条件的实行省级统筹。
第三,关于养老保险,你讲的退休年龄也好,或者是延迟领取养老金的问题也好,我们部新闻发言人在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完整、全面、准确的回答,我没有新的补充。
2012-09-10 11:09:46
-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去年出台文件要求在华工作的外国人也参加社保,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现在的推行情况?当时大家也有提出一些质疑,比如要求外国人参加养老保险,当局是否有考虑要做一些调整?
2012-09-10 11:15:15
- 胡晓义:
关于外国人参保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在多种场合已经作了回应。《社会保险法》颁布以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平台、媒介以及和外国的驻华使领馆、商务机构、公司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一方面宣传《社会保险法》的精神,一方面也听取大家对实施这个法律的疑问和建议,这样一种相互的沟通我认为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既使《社会保险法》的精神得以宣传,也使我们从中获益,更关注执行当中的细节问题,帮助大家解决执行当中的困难。
2012-09-10 11:17:26
- 胡晓义: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12万人次的在华就业外国人已经实际参加了中国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各地还在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要求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社会保险法》颁布之后,有许多国家非常积极地和我国政府联系,目前我们正在和13个国家进行有关社会保险的双边协议谈判,或者是就这个谈判进行洽商,也反映了这部法律在国际方面引起的积极效应。
我想补充说一点,外国人在就业国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这是一个国际惯例,我国公民无论在欧洲、美洲、日本、澳洲当地就业,都被要求依法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所以中国法律要求在华就业的境外人士参加社会保险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至于涉及到双边的一些优惠问题,我们会通过双边谈判加以解决。谢谢。
2012-09-10 11:19:20
- 东方卫视记者:
请问胡部长,现在有消息称人保部正在研究提高医保的个人缴费比例问题,这是真的吗?另外,它的出发点是什么?谢谢。
2012-09-10 11:22:05
- 胡晓义:
我昨天也注意到网上这条消息。虽然我在部里分管社会保险包括医疗保险工作,但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从哪儿提出来的。我想告诉你,我们国家医疗保险的结构大体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职工的医疗保险;一部分是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职工的医疗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单位和个人都要缴费。个人缴费比例是多少?98年规定为本人工资的2%左右。这样一个比例我们每年都有监测分析,始终是比较稳定的。去年我们统计的结果,全国平均这个缴费比例是2.19%,前年是2.21%,总体上都是在2%左右。由于它实行的是跟工资基数相联系的比例缴费方式,所以当工资增长时个人缴费也在增加,我们现在没有考虑过要提高个人缴费比例。
2012-09-10 11:22:26
- 胡晓义:
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新农合由卫生部负责,我没有听卫生部的同事提过要提高这个比例。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是要缴费的,筹资来源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政府补贴,一部分是个人缴费,但缴费方式和职工医疗保险不同,它是采取定额缴费的方式,所以不是一种水涨船高的机制。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缴费水平,从2007年开始试点一直到去年,缴费额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全国平均城镇居民个人缴费额,2011年全年是62元,比2008年的63元还少了1元,就是说它是定额的。但同期政府的补贴大量增加,从2007年人均每年40元提高到今年的240元。在“十二五”期间,每人每年的补助还要提高到至少360元。所以在整个筹资结构上,政府的补贴和个人的缴费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刚才讲的数字都是全国平均统计下来的,我们认为在整个筹资结构上形成合理稳定的结构,是有助于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的,但我们不会统一组织或者是设计全国提高个人缴费水平。谢谢。
2012-09-10 11:25:01
- 郭卫民: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12-09-10 11:37:32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2012-09-10gxb_1347251373.mp4
相关新闻:
- 人社部:统筹城乡医疗和养老保险 制度管理共同推进
- 人社部:我国总体用工量稳定 未现大批农民工返乡
- 人社部:实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总体平稳顺利
- 人社部称将会研究扶持政策 帮助企业渡过经营困难
- 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4万 完成全年目标77%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
- 尹蔚民:建立机制搭建平台 推动人社援藏再上新台阶
- 人社部:我国多地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
- 人社部:月最低工资标准 深圳最高
图片大图:
国新办就中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李佳
新闻发布会现场媒体记者陆续到达
中国网 李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胡晓义副部长
中国网 李佳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
中国网 李佳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李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长星副部长
中国网 李佳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国新办就中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举行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李佳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有请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北京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胡晓义副部长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南方都市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国新办就中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举行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李佳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东方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国新办就中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举行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李佳
新闻发布会现场众多媒体摄像机
中国网 李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胡晓义副部长会后接受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