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筹备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2年9月11日(星期二)下午4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吹风会,请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张海峰,中共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以安介绍亚青会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下午的新闻吹风会。亚洲青年运动会是亚奥理事会下设的一个综合运动会,每隔四年要举行一次,一年后2013年的8月16日江苏省南京市将举办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员,随着亚青会的临近,大家也越来越关注了。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张海峰先生;中共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也是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以安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亚青会筹备的有关情况,一会儿媒体记者朋友们有什么问题还可以问。下面先请张海峰司长做简要介绍。
2012-09-11 15:48:02
- 张海峰:
谢谢卫民局长,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明年的16号,第二届亚青会就在南京开幕了,今天我非常高兴在这里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与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见面。
亚青会是亚奥理事会举办的五大综合性运动会之一,旨在促进亚洲各国和地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在亚洲青年人中传播奥林匹克精神,鼓励他们更积极地参加体育和文化教育活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2-09-11 15:49:53
- 张海峰: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秉承“青春活力、参与共享、文化融合、智慧创意、绿色低碳、平安勤廉”的办会理念,致力于举办一届参与广泛、活力强劲、创意新颖、特色鲜明、青年欢迎的体育盛会,必将进一步促进亚洲奥林匹克运动的蓬勃发展,为加强亚洲各国、各地区人民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的团结友谊、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赋予体育事业更加丰富的内涵。
在亚奥理事会的指导下,在江苏省政府、南京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南京亚青会组委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场馆化工作不断深入,开闭幕式策划运作单位、会歌征集工作全面启动,各项任务严格按照总体工作进度表和职能规划的安排得以落实。就在前不久的8月24日,南京亚青会组委会向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发送了邀请函,南京亚青筹备工作进入了全面冲刺阶段。
2012-09-11 15:50:21
- 张海峰:
在今后的一年中,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将继续加强与亚奥理事会及其协调委员会的密切合作,积极参与,支持南京亚青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为亚洲奉献一届精彩难忘的亚青会。
谢谢大家。
2012-09-11 15:51:20
- 郭卫民:
下面请刘秘书长做介绍。
2012-09-11 15:53:57
- 刘以安:
各位媒体朋友,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亚青会的筹备情况,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亚青会的关心和支持。
亚洲青年运动会是亚奥理事会下设的一个大型综合性赛事,每四年举行一届。2010年11月13日,亚奥理事会在中国广州举行第29届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南京取得了2013年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的举办权。一年多来,在各级领导关心下,在亚奥理事会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帮助下,南京亚青会各项筹办工作按照时序进度加快推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2012-09-11 15:54:30
- 刘以安:
一是整合两个赛会,统筹推进亚青会筹备工作。除了亚青会,南京还将于2014年举办第二届夏季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亚青会时间早于青奥会一年,它是南京迄今为止承办的规格最高的一次现代综合性国际赛事,同时也是2014年青奥会举办之前的一次重要的全方位测试与演练。2011年9月,经中央政府批准,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11月,南京亚青会组委会召开了执委会第一次会议,组委会正式挂牌。我们按照两个赛会同样精彩的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各方面工作。在青奥会和亚青会的组织机构设置上高度融合,除单独成立亚青执行局外,其他9个部门与青奥组委合署办公。各项筹备工作注重青奥和亚青的共享和延续,在资源利用上达到“1+1<2”的效果,在功用效果上要实现“1+1>2”目标,以确保资源最优化,从而使得亚青会、青奥会两大赛事并蒂开花,同样精彩。
2012-09-11 15:54:59
- 刘以安:
二是努力创新办赛模式,呈现不一样的精彩。在南京亚青会筹办过程中,我们有别于追求北京奥运会的“无与伦比”,但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养成;错位于追逐伦敦奥运会的金牌荣耀,但求“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和影响,致力于将南京亚青会办成一届传承奥运精神、体现中国特色、融入南京文化元素的体育盛会、文化盛会、青春盛会。亚青会创新工作最重要的部分是体育赛事和文化教育并重,突出青年人主体,彰显文化教育特色。我们在青年人中广泛征集意见,启动南京亚青会“同心结”活动,推动与亚洲45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校校际间的文化交流。以“青少年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惊喜不惊喜”作为工作标准,坚持以青年人的创意、青年人的参与,精心筹划特色鲜明、活力新颖、青年喜爱的“唱响青春的主题会歌”、“网络虚拟火炬传递”、开闭幕式等活动,为青少年呈现一场简约不简单、精炼不失精彩的体育盛会。
2012-09-11 15:55:41
- 刘以安:
三是注重可持续性,打造亚青会节俭勤廉的良好形象。其一,亚青会与青奥会基本上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大大地压缩了办会人员的数量,这次青奥会是中央编委批准了我们800个临时的行政和事业编制,按照过去国际赛事规模批准的。现在执委会杨书记要求我们压缩到80%,640人,所以我们后来经过这一段的筹办,我们很有信心以更低的人力资本,我们现在压缩到不超过400人的规模,而且在用人制度上实行改革,不再使用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因为这样,赛会以后消化能力会带来问题,所以我们全部实行第三方派遣,市场化运作,这400人还要办好青奥会。我们用最少的人,最精炼的人办一场简约而不简单,精炼而不失精彩的体育赛会,我们想实现这样一种办会模式,真正实现节俭的目标。
2012-09-11 15:56:11
- 刘以安:
既为办青奥会积累了经验,又节省了人员支出。其二,尽可能少建新场馆。规划中的南京亚青会的比赛和训练场馆共24个,非竞赛场馆13个,除需新建1个橄榄球场外,全部使用现有场馆。其三,运动员村与拟建设的项目合并。运动员村选址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以校区内新建的青年教师公寓作为运动员村居住区,大大地节约了开支。其四,充分发挥“临时性”这一特色,比赛设备大部分采用临时租赁的方法,全力贯彻“能租不买,能借不租”的绿色理念,降低办赛成本。其五,在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开闭幕式活动中,不请“大腕”,让青年人唱主角。
2012-09-11 16:01:39
- 刘以安:
四是办赛会与建城市、惠民生有机结合,全力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世界体育名城。南京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按照国际标准、亚洲惯例来推动亚青会的筹办工作,力争在亚青会的筹办与城市建设上达到有机统一。为此,出台了《南京市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实施计划》,召开了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世界名城的动员大会,提出要把办赛会与建城市及惠民生高度统一起来,以科学发展、人民幸福为主题,以筹办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为契机,让体育健身成为市民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体育成为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一大亮点;把南京建设成为体育文化繁荣昌盛、体育健身蔚然成风、体育资源集聚辐射、体育影响传播全球的著名体育城市,到2015年基本建成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助推南京国际化进程。
各位朋友,2013年亚青会是亚洲青年人盛会,真诚希望各位媒体领导和记者朋友们关心亚青、支持亚青,传播亚青,为我们出谋划策,我们的宣传推广活动很丰富,上个月迎来了亚青会倒计时一周年,也向亚洲五大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代表及中国奥委会发出亚青会的邀请函。眼下,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文化界正在南京如火如茶的举行;9月17日我们将召开亚青会志愿者招募新闻发布会,将招募一万五千名志愿者;近期我们还将在南京发布亚青会吉祥物。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把南京亚青会传播到亚洲乃至全世界。热忱欢迎媒体朋友们到南京采访报道,我们将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谢谢大家。
2012-09-11 16:02:17
- 郭卫民:
谢谢。下面开始提问。
2012-09-11 16:08:40
- 中国日报记者:
我想请问目前南京亚青会的火炬传递情况筹备的怎么样了?会有什么样的亮点和特色?
2012-09-11 16:08:55
- 刘以安:
因为这次是青少年运动会,过去都是采取在城市之间传递,我们这次在国家体育总局张司长的指导下,运用新的媒体,运用青年人在网络社区传播的社交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火炬虚拟传递,我们还招聘了一批青少年顾问。我们正在策划实体取火种,正在选地点。另外是在开幕式之前,我们在一些城市会举办小规模的实体火炬传递,中间大部分会采取网络传递的方式。我们把游戏动漫和亚洲各地区的文化元素融入虚拟网络火炬传递之中,设置不同的等级和奖励标准,鼓励青少年全程参与,我们正在策划这个活动,让它更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挑战性。
2012-09-11 16:09:20
- 郭卫民: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2012-09-11 16:15:11
- 上海东方卫视记者:
材料里有一句话,把亚青会错位于追逐伦敦奥运会的金牌荣耀。奥运会刚过,全国也在讨论举国体制,以及金牌崇拜的问题。我想请问亚青会在运动员的选拔上,这些孩子来自于专业的体校还是在普通的学校里面也有这样的机会选拔出来?如何破除金牌的崇拜?
2012-09-11 16:15:28
- 刘以安:
你问到了关键的地方,国际奥委会罗格当主席以后,奥运可持续的发展得到发扬光大,现在的体育走进了竞技的金牌的高度竞争状态,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所以就创新了青少年奥运会,核心价值理念就是把体育与文化、教育融合,淡化竞技金牌的色彩。亚青会亚奥理事会也诞生了亚洲的青年运动会,同样是弘扬这样一个理念,所以是错位的。因为青奥会是15—18岁,亚青会比它早一年,14—17岁,正好小一岁,为它培养后备。要让世界青少年在奥林匹克旗帜下把文化、教育融合在一起,淡化金牌概念。奥运会的单项体育组织要求严格,要经过资格选拔,获取参加奥运会的资格,而青奥会和亚青会是普遍性选择,达不到单项组织的资格也会分配给一个国家4—5个名额,选派代表参加,所以门槛是具有普遍性原则的。
2012-09-11 16:16:02
- 张海峰:
青奥会、亚青会跟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是不一样的,目标不太一样。奥运会更多注重竞技体育,因为在竞技体育中是最高的舞台,所以各国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是主要的目标,青奥会、亚洲青年运动会就不太一样了,更多是给年轻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年轻人更早地介入,主要是中学和高中生,14—17岁,参加青奥会,还是多增强他们的奥林匹克文化意识和教育意识,有很大的区别。
2012-09-11 16:17:55
- 刘以安:
我再补充一点,刚才张司长讲注重文化体育的融合,奥运会的运动员参加完比赛项目以后就可以离开了,但是亚青会从开幕式到闭幕式,运动员要全程参与,不仅要参与报名的体育比赛项目还要走进南京城市居民的家庭和社区,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我们还创建了南京市100所奥林匹克示范学校,实际是一个文化的大Patty,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一个过程。
2012-09-11 16:19:06
- 香港文汇报记者:
请问刘秘书长,刚才我在您介绍当中注意到,南京可能在2015年基本建成亚洲体育中心城市。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亚洲体育中心城市的概念,包括南京为此而做的举措,包括2015年基本建成体育城市的标准是什么样的?怎样才算是建成了?谢谢。
2012-09-11 16:20:04
- 刘以安:
赛事是短暂的,但是一种生活方式是长久起作用的,所以我们想通过举办这样一个洲际和国际赛事的机会,能够使奥林匹克精神在这座城市弘扬,使这样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在这个城市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所以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我们通过国内一些著名的体育界的专家的论证,专家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指标体系,我们现在概括起来是“一城”,即建成全民广泛开展体育活动的活力之城。
通过这样一种赛事,能让中学生、小学生从书桌旁、教室里走出来,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改变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强健一代人的体魄,使南京成为体育活力之城。
“两个中心”,一个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中心。因为我们举办了一次赛事,今后能不能更多地举办有影响的国际赛事,这也是我们南京为建成现代化、国际化人文绿都的目标,这包括外国人居住的比例,一些国际重大的体育文化活动和赛事举办的频率。另一个中心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体育文化交流中心,现在我们想通过这次赛事让体育单项组织在我们这里设一些分部和地区总部,在这里开展一些活动。
再就是“两个基地”:一个是国家体育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在江苏南京我们还是为国家输送了一些人才;另一个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有一个体育产业来支撑它。
2012-09-11 16:20:52
- 刘以安:
未来五年,我们想围绕这个目标抓好五项工程:一、体育国际营销工程;二、体育健身惠民工程;三、体育文化建设工程;四、体育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工程;五、体育人才培养工程。上周我们开了全市的动员大会来开展这项工作。谢谢。
2012-09-11 16:25:42
- 央视新闻中心记者:
请问刘秘书长,我想知道在赛会期间有没有什么文化活动?
2012-09-11 16:28:19
- 刘以安:
这是青奥会、亚青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在制定基础规划和战略规划、场馆化过程中,要把文化活动的全过程嵌入到计划当中去,特别是到场馆化阶段,现在我们一年倒计时了,进入了场馆化阶段。我们在安排体育项目赛事表的同时,还要在场馆内、亚青村,在我们居住的宾馆和周边的社区组织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
前天举行的第二届奥林匹克文化教育节刚刚开幕,既有中国文化元素,南京特色的东西,也有世界国际文化的展示。我们要制定一个非常完整的教育计划,在赛事当中穿插进去。在亚青村里面要有文化教育制定的场所,不定期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另外我们还要选择100所奥林匹克学校,让他们和中国的孩子举行文化交流和联欢。谢谢。
2012-09-11 16:28:38
- 环球时报记者:
请问秘书长,在2013年和2014年南京分别举办了亚青会和青奥会之后,在长远的目标上南京有没有想过会亚运会和奥运会?
2012-09-11 16:30:54
- 刘以安:
我们城市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宏大目标,但是要服从国家体育总局的安排。
2012-09-11 16:36:32
- 张海峰:
奥运会和亚运会申办的城市确实很多,而且一般都是按照地域平均分配的原则来举办奥运会和亚运会,咱们国内能够有能力申办或者举办奥运会、亚运会的城市很多,因为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一大批城市都拥有了非常完备的体育设施,承担奥运会和亚运会一点问题都没有。包括不久前深圳大运会、广州亚运会、北京奥运会,都举办得非常成功。我们自己想申办,但是能不能给我们举办权那是另外一回事,伦敦第三次举办奥运会,时隔80年的时间。亚洲其他国家,包括日本东京,1964年举办奥运会,到现在一直都在申办,1988年是在汉城,所以有地域分配原则。我们希望更多有影响的体育赛事在国内各个城市举办,不仅可以显示中国的国力提高,同时也可以展示中国各个城市的魅力。
2012-09-11 16:42:39
- 张海峰:
北京申办奥运会也是不容易的,从93年就开始了,蒙特卡罗第一次就输给了悉尼,不断申办争取,最后申办成功,确实不太容易。
2012-09-11 16:46:04
- 刘以安:
这次我们申办青奥会的时候,国际奥委会官员考察了我们南京的场馆,我们承办过全国运动会,有一个非常宏伟的奥体中心,他们认为这个硬件申办奥运会都没有问题,所以他们希望我们不要建更多的场馆,我们新建了一个场馆,其他都是原有的场馆。
2012-09-11 16:46:22
- 刘以安:
两个赛事以往应该有两套技术标准,两个场馆,在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指导下,亚青会的举办标准,尽量按照青奥会的标准来做,办完了亚青会再办青奥会,等于是一个场馆保证了两个赛事,相当于1/3的成本。
2012-09-11 16:47:53
- 张海峰:
伦敦奥运会的很多场馆都是临建,我去的场馆不是特别多,奥运村附近的场馆去看了一些,小轮车都是临时搭建出来的,包括会展中心,非常大的场地,里面有五六个大项,拳击、跆拳道、乒乓球、击剑,都在一个大的会展中心里面,奥运会一结束马上成为会展中心,避免了历史上多年解决不好的赛后利用问题。伦敦奥运会这次还是有很多亮点,特别是在基础设施,体育设施建设方面,避免了浪费。能够用临时设施就不要盖永久的设施,这点给其他国家和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北京也是这样,08年奥运会也是这样,我们第一次办奥运会借了一些设施,但基本都是在大学里面,着眼于赛事以后为他们提供体育锻炼的场所。我们留下的设施,包括鸟巢、水立方,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标志性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体育设施的历史遗产,我觉得也是非常好的事情,供全世界爱好体育设施的进行参观、了解,也挺好,发挥它的功能。
2012-09-11 16:52:28
- 郭卫民:
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2-09-11 16:54:07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图片大图:
国新办就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筹备情况举行吹风会
中国网 董德
吹风会现场的海报
中国网 董德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吹风会
中国网 董德
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张海峰介绍情况
中国网 董德
中共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以安介绍情况
中国网 董德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董德
东方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董德
中共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以安答记者问
中国网 董德
大公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董德
新闻吹风会主席台
中国网 董德
新闻吹风会全景
中国网 董德
会后合影
中国网 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