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道路:近十年理论与实践新进展”课题成果吹风会
活动描述
- 中央外宣办定于2012年9月26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中央外宣办新闻发布厅举行背景吹风会,请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张宏志等介绍“中国道路:近十年来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课题研究成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实时报道,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央外宣办的吹风会。大家知道,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在这项工作当中,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着重要职责。今天很高兴请来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张宏志先生跟大家见面,介绍大家关心的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也给大家介绍他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的成果,这个课题叫做“中国道路:近十年理论与实践新进展”。跟张主任一起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闫建琪先生,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第五编研部主任孙业礼先生,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陈扬勇先生,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巡视员张宁先生。他们几位专家的有关介绍已经发给大家了,供大家参考。下面有请张主任向大家介绍情况。
2012-09-26 09:52:00
- 张宏志:
今天很高兴与各位新闻界的朋友见面交流,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对大家的光临表示感谢,并就我室的工作情况做一下介绍。
新闻界的很多朋友对于中央文献研究室可能并不是很了解,我先简要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单位的情况。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设立中央文献研究室,任务是什么?中央文献研究室是中央直属的工作部门,也是研究机构。职责主要是编辑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和生平,同时负责编辑、研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文献和当代文献。
2012-09-26 09:56:36
- 张宏志: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建立此专门机构,这是和中国共产党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所面临的复杂环境紧密相连的。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面临着复杂的历史任务,包括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文化复兴等。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地、艰苦地探索,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这一系列复杂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地环境条件差异极大的国家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一些现成结论是不够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不是从既定的理论模式出发,而是在不断地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和传承。
2012-09-26 09:58:34
- 张宏志:
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历史使命从本质上说就是总结我们党建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把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理论,形成文献成果,并为全党的理论武装提供教材。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重大理论探索的高潮,也两次形成了重要文献成果。第一次始于上世纪30、40年代,特别是在延安开展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党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整套在中国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的路线、方针、政策。当时毛泽东亲自指导编辑党的历史文献,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形成了一批文献成果。这一时期一直延续到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初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道路,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其代表就是“毛泽东思想”。这一重要理论成果,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的《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出版,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第一个高潮,也是文献工作的第一个历史高峰。
2012-09-26 10:00:51
- 张宏志: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转移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启了新一轮的理论探索。这一时期,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急需理论创新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就国际形势而言,第一个变化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个重大变化是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终结、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中国提出重大挑战。就中国国内情况来说,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确定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之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
2012-09-26 10:04:05
- 张宏志:
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完成工业化、迎接信息化、加快城镇化、实现市场化和应对全球化、适应多样化、推动多极化等一系列国内、国际任务,使得我党出现了第二个理论创新高潮。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今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后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2-09-26 10:07:50
- 张宏志:
中央文献研究室在中央领导下,负责整理、编辑、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理论著作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形成了文献工作又一个历史高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以及十大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著。从中国共产党理论探索和文献工作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独立探索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创立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总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推动了中国道路向前拓展。
2012-09-26 10:10:24
- 张宏志: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而科学发展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的回答。克服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解决民生困难、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战胜外部挑战、赢得发展机遇,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破解当今中国一切难题的一个关键,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可以说在现阶段,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科学发展之道路。
2012-09-26 10:11:30
- 张宏志:
我认为,要了解当代中国,了解中国人在想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最好、最便捷的途径就是了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及其发展变化的历程,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最便捷的途径就是了解熟悉她的历史和现实文献。今天我们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主要从党的文献角度介绍我们对中国道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和理解。重点介绍近十年来,也就是中共十六大以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2-09-26 10:13:06
- 主持人 陈文俊:
谢谢张主任。下面请闫秘书长给我们介绍情况。
2012-09-26 10:14:34
- 闫建琪: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去年也是在这里跟记者们见面,介绍了我们文献研究室的重要编研成果。刚才张主任从宏观的角度讲了我们室多年来的一些编研成果,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讲讲近十年来的主要编研成果。
我们文献室的重要职能就是承担编辑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方针政策的重要文献,我们编辑了《十六大以来的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三册,一共是200多万字,还编辑了《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的上册和中册,下册正在编辑过程中。
在2009年,我们还编辑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为什么要编辑这些书?从2009年开始,全党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根据党中央的部署,我们编辑了这几本最重要的关于科学发展观论述的读本,供全党学习使用。这些小册子当时发行了七千万册左右,委党员学习起了很大的作用。
2012-09-26 10:14:51
- 闫建琪:
2008年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我们还编辑出版了《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编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大事记》等。这些重要的编辑成果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某一个方面反映了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历程。最近,文献研究室又撰写了《科学发展观与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对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全面的阐述。这是我们主要的编辑和研究成果。
2012-09-26 10:20:32
- 闫建琪:
一方面,对“中国道路”这个课题的研究。十六大以来,理论和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这条道路,这条道路并不是从十六大以来才开始的,这是我们党九十多年奋斗积累的结晶,这条道路还在走。
我室十分重视对这个课题的研究。2010年,文献研究室举办了“中国道路”国际论坛,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去年,在建党90周年的时候,我们文献研究室又专门成立“中国道路”课题组,撰写了《中国道路十章》,并出版了单行本,这本书最近被中组部、中宣部推荐为优秀图书。我们室还在《中国道路十章》这本书的基础上制作了90分钟的理论文献片《中国道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很好。今年我们又组织撰写了《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这篇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下一步我们准备推出《中国道路》丛书,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等方面,对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作出更加细致的研究和阐述。
2012-09-26 10:21:52
- 主持人 陈文俊:
谢谢闫秘书长,下面欢迎各位记者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2012-09-26 10:24:28
- 中国日报记者:
刚才主任在介绍时提到“中国道路”,实际就是科学发展的道路,所以我觉得好象科学发展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理论,这个理论体系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是一下子发展起来的,还是中间也经历了一些变化,甚至反复?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另外,文献研究室对于大部分群众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神秘的部门,最近十年国家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个并不是直接输出生产力的机构,您觉得文献研究室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2012-09-26 10:24:52
- 张宏志:
我先回答一下后面的这个问题。关于中央文献研究室,刚才我已经简单介绍了职能,下面我从宏观上介绍一下功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资政,一个是育人。从资政角度来说,文献研究室通过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为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所谓育人,就是通过编研成果,包括我们编辑的党的文献和写的研究论著,我们拍理论文献片、举办展览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理论武装教材,以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可以说,文献研究室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有两点:一是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提供精神动力。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请我们第五编研部研究员张宁先生给大家作一下回答。
2012-09-26 10:26:42
- 张宁:
我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这个部门是专门从事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编辑研究的一个部门,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对于刚才您提到的问题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在我们看来,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全党的创作热情,推动了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再一次出现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和旺盛期,产生了很多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在这些理论创新成果中,科学发展观是核心和主体,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提出并回答了在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也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012-09-26 10:29:10
- 张宁:
在这些理论创新成果中,除了科学发展观之外,我们认为还形成了七个重大的战略思想,这些战略思想从经济方面来说主要是三个: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三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上的新的思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科技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想,是我们当前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举措。在文化建设上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思想;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在国际战略方面,提出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在党的建设方面,形成了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思想。除了这样七个重大的战略思想以外,在政治建设方面、在环境建设方面、在祖国统一方面、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也都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
2012-09-26 10:31:14
- 张宁:
我们认为这样一些新的举措和战略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这样一些重大战略思想和新思路、新举措都贯穿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二是这样一些战略思想和新思路的客观依据都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及其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都是建立在这个判断基础之上的;三是这样一些重大思想都是在我们党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样一些战略思想和新思路、新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展开,提供了在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推动科学发展的明确思路和政策措施。同时,这样一些战略思想和新思路、新举措,也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充实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因此也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价值。所以,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012-09-26 10:33:45
- 张宁: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内容至少可以从这样四个层次来把握:一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样一些观点是整个理论创新的精粹和核心。二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我国发展所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科学判断。这样一些判断,是所有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的客观依据。三是重大战略思想和新思路、新举措,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展开。四是党中央在围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上、制度建设上等等,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这些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是这样来看理论创新的整体的。
2012-09-26 10:35:30
- 张宁:
刚才说到,科学发展观不是一蹴而就的,按照我们现在的研究看法,这个过程很长,从十六大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把这个过程大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十六大以后到2004年5月,这个时期主要通过抗击非典斗争的酝酿,到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初步提出,又经过了一些理论建设。2004年5月,胡锦涛同志向全党同志发出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的号召,科学发展观由此进入了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结合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这样一个过程,是初步形成的阶段。
2012-09-26 10:37:37
- 张宁:
第二个阶段,丰富和发展。这个阶段主要从2004年5月一直到十七大,这个时期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基础之上,逐步地走向成熟。到十七大的时候,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作出一个高度的精辟概括,这也标志着科学发展观基本成熟。我们刚才提到的一些重大战略思想也大体上相继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主要是2005年前后。
2012-09-26 10:39:38
- 张宁:
第三个阶段,十七大以后。十七大以后科学发展观深入发展、继续发展,主要特点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指导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理论。这个时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科学发展观从一种理论进一步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思路、举措和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2008年、2009年开始,全党进行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科学发展观在这次活动中进一步转化为全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能力,成为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
二是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应对国际危机冲击的过程中,我们党进一步发展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想,这个战略思想是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复杂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到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时候,党中央把它明确为是今后发展的一条主线。
三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思想,随着实践条件的变化和认识的深化,不断完善。比如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比较完整的思路就提出了。到了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等一些思想,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进一步向前推进,同时在六中全会又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这样一套思想。
总之,经过了这么一个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在这样一些过程中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随着认识的深化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我就介绍到这儿,仅供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2012-09-26 10:40:44
- 闫建琪:
张宁先生是《科学发展观与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一书的主编,对这方面有专门的研究。
2012-09-26 10:46:13
- 新华社记者: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十年以来,中国的发展成就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也引起国内外关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一些讨论,但是似乎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请问几位专家所谓“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具体指什么?另外,中央文献研究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
2012-09-26 10:48:16
- 张宏志: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因为中国高速发展引起国际上很多人的关注,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一系列说法,我们主张讲“中国道路”,而不主张提模式,因为模式的概念容易使人联想到过去出现的苏联模式。这个概念带有两个特点:一是“模式”这个词儿带有固定化色彩,一旦什么事情形成模式就变成规范和定型的东西;而我们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段探索、不断开拓、与时俱进的道路,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二是“模式”这个概念,给人一种普世化的概念,好象这个“模式”可以到处搬用,而中国共产党人主张的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独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各种不同的发展道路之间可以借鉴,但是不能够照搬。到底什么是中国道路?我认为,这条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为指导,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一系列问题,最终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一个道路。现阶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目前我们坚持的科学发展。
至于我们对“中国道路”问题具体研究情况,请我们一编部主任陈扬勇同志给大家作一下介绍。
2012-09-26 10:50:58
- 陈扬勇:
各位记者,我很愿意回答刚才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确实,现在我们学术界对中国道路的理解、认识还不是很一致,有不同的说法。下面我只是结合这几年对中国道路的研究、梳理,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要认识什么是中国道路,我想,提醒各位注意到一个问题,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讲过一句话: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个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道路就是党的事业的命脉,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都经历了寻找正确道路的艰难过程。所以,根据这句话理解,中国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国情,引导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走过的这样一条路,也就是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这样一条路。
2012-09-26 10:51:34
- 陈扬勇:
在这一条路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们自己的实际相结合,所以有时把中国道路叫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这条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道路并不是从十六大以来才开始,我们理解这条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多年。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面临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太相同,但是我们通过研究梳理有一个发现,中国道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来制定自己的政策,走自己的路。如果我们把中国道路比作一首交响曲的话,我觉得这首交响曲的主旋律就是走自己的路,不照搬任何模式,不照搬任何书本和理论。我们如果联系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来看这个特点,应该很清楚,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俄国革命的道路不一样;在建设时期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样一条路跟苏联搞社会主义走的道路也不一样;改革开放以来,由邓小平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今天跟别的国家走的路也不一样。根据我们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路,我认为这是中国道路90多年来的主旋律。
2012-09-26 10:51:56
- 陈扬勇:
我们认为,中国道路的开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指向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践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丰富内涵就是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灵魂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我们经过这几年的研究,对中国道路的理解。中国道路在今天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科学发展之路。这是世界上很多人关注中国道路的一个焦点。
2012-09-26 10:52:10
- 陈扬勇:
这是我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各位记者们都拿到《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这本书,我们研究“中国道路”有特定的视角和方法。因为研究“中国道路”有很多方法和视角,我们选择的视角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进行深入解读。为什么选这样一个视角?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武装的一个党,而理论的载体主要是文献。我们在梳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程当中发现,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中,每一个历史关口或者说每一个历史的拐弯处都有一篇或者若干篇重要的文献站在这个地方,这些文献就像路标和航道的灯塔,引领着“中国道路”从昨天一直走到今天,我们把文献连接起来的话,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国道路”的路线图。所以,我们主标题是:中国道路;副标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
2012-09-26 10:52:19
- 德国世界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你们刚才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情况,但是按现在的说法,包括你们给我们的材料里面都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后会不会用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代替前面那些复杂的说法?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面包括“列宁主义”,为什么这个体系中还要包括“列宁主义”?所有搞“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完了,你们为什么现在还要利用这个理论体系?谢谢。
2012-09-26 10:52:36
- 张宏志:
我们讲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套表述,是因为这些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成果是针对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时代特点,做的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问题。我们认为列宁主义成功解释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的主要问题,特别提出了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问题。在一个时期内,应该说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如列宁主义成功地预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战前的历史发展进程。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中国,如何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在中国这样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并且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初步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解决的是在和平发展的时代,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这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们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从近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行的一系列理论探索。中国共产党形成的两次理论飞跃,一次是“毛泽东思想”,一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现在的内涵不能包括毛泽东时代对于中国革命、建设问题进行的一系列理论探索。
2012-09-26 11:01:34
- 张宏志:
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会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我认为是一定有发展的,因为实现中国繁荣富强的历史任务没有完成,中国面临的时代特征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这些历史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会不断地发展。
2012-09-26 11:02:02
- 闫建琪:
我补充一下。这位记者,你讲到列宁主义为什么还要提,说因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失败了。这是两个概念。我们讲列宁主义,正如刚才张主任谈到在帝国主义时代,一个落后的国家,像俄国、中国这样的大国怎么能够取得革命的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列宁主义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刚成立的时候,列宁还提出新经济政策,对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很好的思想,而且他对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也提出了很好的思想。后来斯大林模式,就是苏联模式不成功,但并不等于说列宁主义没有指导意义,这完全是两个概念。社会主义毕竟是新生事物,苏联模式不成功,并不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而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2012-09-26 11:02:16
- 中国企业报记者:
我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的老朋友了,对于中央文献的职能和研究成果很有了解。我今天想问的问题是,十年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都有哪些,这些经济理论的创新对中国经济实践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因为大家都很清楚,现在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形势说是稳定,实际上很不乐观,现在也放弃了“保8”的目标,虚拟经济疯狂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很不乐观。您觉得基本理论的创新对这些实体经济有什么刺激作用?下一步在宏观调控方面,应该做哪些改进?
2012-09-26 11:02:42
- 张宏志:
关于具体的经济政策方面的问题,恐怕得需要请有关方面的职能部门来回答。我们只能就这些年来党在经济发展问题上的主要理论创新的思想脉络给大家做一些介绍。下面请五编部主任孙业礼先生介绍一下。
2012-09-26 11:03:03
- 孙业礼:
这位记者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愿意试着回答一下。刚才主要说经济理论方面有什么创新。近十年来,我们理论创新的成果主要体现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有关发展的理论,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中心,所以科学发展观里面有很多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思想,比如刚才提到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等,这些理论创新都是根据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提出的,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的政策,我们出台的政策措施非常多,在这儿就不一一介绍了。
2012-09-26 11:03:14
- 中新社记者:
刚才前两位记者谈到了关于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道路的问题,我的第一个问题,是科学发展观从2003年提出至今,大约走过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您认为这十年的时间,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何在?第二个问题,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道路二者之间又有什么相关的联系?谢谢。
2012-09-26 11:03:28
- 孙业礼: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一个很学术化的问题,我试着回答。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提出来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012-09-26 11:03:44
- 孙业礼:
这两个问题实际是一个问题,看一个理论,评价一个理论的价值、意义和贡献,主要应看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完成了什么任务。在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或者最大的问题就是实现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道路也可以说就是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理论,它集中回答了在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实际上也就回答了在中国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所以,对中国道路的贡献意义非常大。
2012-09-26 11:03:54
- 孙业礼:
那么,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哪些问题,或者为哪些问题提供了好的解决方案呢?我认为至少在这么几个方面,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重大突破:
第一,它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和物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动力和目的。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特别是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都曾遇到过如何处理人和物的关系问题,都曾出现过重视财富增长,物质积累,忽视人的感受、人的需要的倾向,出现过商品崇拜的拜物倾向。我国的现代化起步和加速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把发展观的视角从“物”转向“人”,转向人的需求的满足和人的发展,明确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是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使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动力和目的更加明确,对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也有着重要的启发。
2012-09-26 11:04:04
- 孙业礼:
第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现代化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与现代化相伴随的往往是人与人关系的紧张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随着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阶层分化剧烈,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建设,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强调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样就使我们有可能走一条兼顾效益与公平,既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现代化新路。
2012-09-26 11:04:12
- 孙业礼:
第三,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解决了现代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现在全球变暖、水体污染、水源枯竭、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加剧,都与人类现代化进程有关。西方国家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中国的现代化决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中国和世界的资源、环境状况也承载不了,不允许我们走这样的老路。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是胡总书记在“7·23”讲话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样我们有可能走出一条现代化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2012-09-26 11:04:25
- 孙业礼:
第四,科学发展观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解决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前进。人类现代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侵略、扩张和战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应该说都与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争夺原料和市场有关系。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走的是一条与历史上其他大国崛起不同的新路。这也是我们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2012-09-26 11:04:56
- 孙业礼:
第五,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方式,解决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上创新驱动的新型工业道路。增长不等于发展,这是这些年来世界的普遍理念。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产品和财富的增长达到了极限。每一次克服经济危机的过程,也都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有了新的突破,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在提出之初,胡锦涛总书记就曾深刻论述了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后来进一步提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哥哥方面。由此,我们国家就可能吸取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走出一条依靠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12-09-26 11:05:11
- 孙业礼:
第六,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城乡关系,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上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城乡关系,是几乎所有国家都曾经或正在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能否由发展中大国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否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六大以后,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新思路。这样一个思路,使我们有可能受避开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陷阱,走出一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2012-09-26 11:05:26
- 孙业礼:
第七,科学发展观强调加强宏观调控,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关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市场的确是现代化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一个非常好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人类现代化进程功不可没。但市场也有很大盲目性,市场的自发调节也带来很多的问题。也有失效失灵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多发贫发的经济危机也说明了这一点。科学发展观,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总结各国市场经济的经验,找到了既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又能加强宏观调控的做法,这也是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能够保持较好的发展,率先走出阴影,恢复增长的原因。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现代化的一个贡献。
2012-09-26 11:05:43
- 孙业礼:
总之,科学发展观解决了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些最为重要紧迫的问题,或者说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的方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道路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012-09-26 11:06:03
- 凤凰卫视记者:
刚才专门介绍了文献研究室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资政和育人。十八大召开在即,文献研究会对新一届领导班子能提供哪些作用和帮助,文献研究室接下来还会做哪些工作,做好有关资政和育人的工作?
2012-09-26 11:06:20
- 张宏志:
文献室工作从来都是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大局服务的,为了围绕十八大,在总结、宣传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30年来理论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创新的观点上,我们还要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在十八大之后,我们要围绕十八大精神的宣传、教育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我们将根据中央的部署逐步开展我们的工作。
2012-09-26 11:06:33
- 主持人 陈文俊: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12-09-26 11:06:50
图片内容: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文俊主持会议
-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兼第四编研部主任张宏志
- 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闫建琪
- 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第五编研部主任孙业礼
-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陈扬勇
-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巡视员张宁
- 9月26日,中央外宣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背景吹风会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文俊有请记者提问
-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 新华社记者提问
- 德国世界报记者提问
- 中新社记者提问
-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 9月26日,中央外宣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背景吹风会现场
- 中国网做报道
- 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闫建琪会后接受记者采访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2012_09_26_gxb_1348642070.mp4
图片大图: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文俊主持会议
中国网 李佳
-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兼第四编研部主任张宏志
中国网 李佳
-
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闫建琪
中国网 李佳
-
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第五编研部主任孙业礼
中国网 李佳
-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陈扬勇
中国网 李佳
-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巡视员张宁
中国网 李佳
-
9月26日,中央外宣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背景吹风会
中国网 李佳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文俊有请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
新华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
德国世界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
中新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
9月26日,中央外宣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背景吹风会现场
中国网 李佳
-
中国网做报道
中国网 李佳
-
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闫建琪会后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网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