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经济每月谈:新型城镇化 中国的现实选择
活动描述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45期“经济每月谈”定于2013年3月19日(周二)上午9:00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办,本期主题为“新型城镇化:中国的现实选择”。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聂振邦:
媒体界的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四十五期经济每月谈的活动,这是例行的活动。本期经济每月谈的主题是“新型城镇化:中国的现实选择”,我们请来了几位做过市长、市委书记的领导同志,一会儿他们就这个主题要进行专题演讲。
2013-03-19 08:41:57
- 聂振邦:
温家宝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围绕温家宝同志所作的报告,委员代表对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展开了热烈讨论。据有关媒体统计,李克强总理在过去的45个月六次论述了“城镇化”,尤其在今年1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时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毫无疑问,城镇化是近些年来中国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围绕新型城镇化的主题,今天我们特意邀请了杭州国际城市研究中心、杭州研究院主任、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同志;吉林省四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国祥同志,河南省新乡市副市长刘森同志。请这三位嘉宾给我们进行分析和讲演,先请三位嘉宾每人作演讲,大体上每位同志30分钟左右,然后请国研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王宪磊主任,就最近他负责主编的一本报告给大家介绍一下,然后我们进行互动。
2013-03-19 09:05:38
- 聂振邦:
首先发言的是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王国平主任,王国平同志当过知青,在重工汽修厂当过职工,后来一直在浙江省从事行政工作,从2000年4月到2010年1月,王国平同志担任杭州市委书记近十年时间,因此,王国平同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城市有着独到的见解,王国平同志还是杭州城市学研究会理事长、杭州大学兼职教授等职。请王国平教授给我们作演讲。
2013-03-19 09:07:34
- 王国平:
我演讲的题目是关于当前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五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我们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也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展望未来,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2013-03-19 09:08:10
- 王国平:
我们认为,城市兴则天下兴,城市稳则天下稳,城市安则天下安。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城市发展史,21世纪的中国,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后,中国城市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城市化已成为人类进步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和核心动力。
当前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必须进一步明确以下五个问题。
2013-03-19 09:08:53
- 王国平:
一、何谓“城市”?
“城市”一词,在西方最高出现于拉丁语(civitas)中,意思是公民组成的社区。在汉语中,城市是由“城”和“市”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城”指的是围绕人口集聚区建造的房屋工事,比如城墙、城堡,“市”指的是进行商业活动的集市,把“城”和“市”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把防御功能和商贸功能联系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所谓的“城市”,也可以说成是就是城墙加集市。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上,对城市的解释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高度组织起来的人口集中的地方”。目前世界多国都是以人口集聚的数量作为确定城市的主要依据,这也非常便于对城市的界定,如联合国就把居住人口在两万以上的地区统称为城市。在我国1989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中有最权威的解释:“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之“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第2.0.2项指出:“城市(城镇)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第2.0.6项指出:“城镇化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所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城市化率,它的基础是城镇人口,也把镇人口统计在内。
2013-03-19 09:10:16
- 王国平:
我引用上述界定,就是想说我们不要在“城镇化”和“城市化”上,在“城镇”和“城市”两个概念上再引起一番新的争论。我认为“城市”包含了城镇”,城市化就等于城镇化。在中国,无论从字面上进行解释,还是从规划上进行界定,“镇”都已经包含在“城”里面了,所提的“城市化”,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的“城镇化”,这是一对“同义词”。数千年的城市发展史证明: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城市是文化进步的载体,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城市是国家和制度的象征,城市是农村发展的引领者,城市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阶梯。
2013-03-19 09:11:58
- 王国平:
二、何谓“城市化”?
我认为,不要把“城市化”等同为“土地城市化”,城市化是与城市相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城市化必须进行多维度的定义。所谓“城市化”,从人口学的角度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农民变市民,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城市向周边地区扩张,农村变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兴城市不断涌现;从社会学角度看,城市化就是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城市的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取代农村的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就是生产要素项城市集聚,城市生产方式取代农村生产方式的过程。可见,城市化不仅是一个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国民意识转变的过程。
2013-03-19 09:13:26
- 王国平:
我认为,三十年来,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规模的选择上,一直存在四种不同的观念。
其一:以小城镇为重点的发展模式。这种观点认为:为了避免出现西方国家曾经出现过的城市发展而乡村凋敝,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过度城市化的现象,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国情,中国应大力发展小城镇,走“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的城镇化道路。上世纪80年代,还出现了更为极端的观点,即集镇化论,认为“乡村集镇化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卓越远见的农村城市化的一条独特道路”。
其二:以中等城市为重点的发展模式。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要以发展中等城市为重点,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因为中等城市兼有大小城市的优点而少有两者的不足,中等城市在城镇体系中有独特作用、发展潜力和良好效益。
其三:以大城市为重点的发展模式。这种观点认为:人口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中国也不能例外。不把大城市发展作为中国城市化的重点,就不可能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应该走大城市扩容、以发展大城市为主的模式。
其四:以城市群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该走城市群(都市圈)带动模式,城市群(都市圈)是中国最有效率的效益、最切合实际的模式。城市群(都市圈)化是一种新型的中国城市化战略,是世界城市化趋势在中国合乎逻辑的结果,符合中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国情,适应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要求。
2013-03-19 09:14:06
- 王国平:
我认为,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必须也只有选择以城市群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因为,城市群是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使产业和人口在空间集聚与扩散运动的必然结果。从各国城市化的模式看,当城市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城市群已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在城市化初期,城市化主要是以单个城市的平面扩张为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必然在更大范围内,逐步形成以特大城市为龙头,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集群协调分布,城市建保留一定的农田、林地、水面等空间,并通过高效便捷的交通走廊相连接的城市群。
2013-03-19 09:17:01
- 王国平: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城市群的发展将作为我国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未来5年要“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6年浙江省城市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突出城市群这个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是现代生产力集聚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城市化新形态。从近年来的实践看,我省依托沪杭甬、甬台温、杭金衢等交通廊道,已经初步形成了环杭州湾、佉温台沿海、浙中三大主体城市群。”
2013-03-19 09:18:19
- 王国平:
历史将证明,如果我们以城市群的发展作为我国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就有可能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长,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
我认为,中国城市化要成为21世纪人类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就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就必须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只有把两个发展方式转变一起抓,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把两个发展方式割裂开来,必然是事倍功半。过去10多年,杭州为什么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认为关键就在于我们找准了比较优势、打造了竞争优势、构筑了发展优势,进而走出一条与其他城市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具有杭州特色的发展之路。杭州的发展之路,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3-03-19 09:21:19
- 王国平:
三、何谓党的工作“重心”和“重点”?
城市是党的工作重心。早在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集聚力量,用乡村保卫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稻香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毛泽东主席在会议第一天所作的报告中说:“二中全会是城市工作会议,是历史转折点。”60多年的实践证明,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作出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的城市化率也从1949年的7.3%,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1年的51.3%,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我国建制市总量已从1949年的132个,上升到2010年657个。为了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今年中央已决定召开一次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足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3-03-19 09:22:20
- 王国平:
“三农”是党的工作重点。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却是一个弱质产业;农村是我国最大的区域,却是一个弱化区域;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却是一个弱势群体。因此,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1994年以来,每年要召开一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三农”工作,
中央连续多年出台一号文件,扶持“三农”工作。可见我们党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指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就是要坚持把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走城乡互促共进的城市化道路。”因此,我们认为城市发展离不开“三农”问题的解决,“三农”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城市的发展。只有坚持工作重心与工作重点的结合,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才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市与“三农”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党的工作重心与党的工作重点的关系。因此,无论是由“锤头”和“镰刀”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徽”,还是由“齿轮”和“谷穗”组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既象征着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联盟,也象征着城市工作重心与农村工作重点的结合。
2013-03-19 09:23:58
- 王国平:
今天,在城镇化的高速推进的历史大背景下,要做好城市工作重心和“三农”工作重点相结合这篇大文章,首先必须解决三大认识问题。
1、解决21世纪中国“三农”问题的奋斗目标是“减少农民”。解决21世纪中国“三农”问题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应该是、也只有是减少农民,就是把现有农民中的80%转移出去,让一名合格的农民经营相当于过去5倍的土地,也就是说要让尽可能少的合格农民,经营尽可能多的优质土地。
2013-03-19 09:25:07
- 王国平:
2、“减少农民”是催生农民工、“城中村”,进而使21世纪中国“三农”问题演变成“四农一村”问题的根本动力。早在10年前,杭州就提出要解决“四农一村”问题,要把农民工问题和“城中村”问题一并纳入到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大框架下来思考。目前,中国“三农”问题已演变成“四农一村”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再加上农民工、“城中村”。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工问题和“城中村”问题都与减少农民密切相关。需要指出的是,减少农民绝不是政府行为,而是农民的一种自发行为。实际上,中国农民“隐性失业”现象非常严重。
可以说,农民外出务工是中国农民为解决自身“隐性失业”问题,而闯出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血路”。农民工群体的产生不是政府引导出来的,而是中国农民自己闯出来的,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而不是一件天大的坏事。我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听说过哪一个中国的城市在赶农民进城,赶农民上房确实有,但是赶农民上房打的旗号是“新农村建设”,而不是“城镇化”,现在有人担心会不会赶农民进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还没有发现中国哪一个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党委政府曾经做出过赶农民进城这样的决定,如果有这样的决定,那绝对是错误的。农民进城是农民自发的行为,农民进城是为了解决他自己的隐性失业问题。过去中国是不承认农民有失业的,认为给了他土地就解决了就业问题。
2013-03-19 09:26:31
- 王国平:
1985年我担任过杭州市产粮第一大县的县长,当时我所在的县余杭县刚刚完成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问题,就出现了明显的农民的失业问题。当时我们做过一个调研,要完成因为农民所经营的承包地只要花60个工作日就足够了,也就是说一年有200多天是完全失业的,就逼着这些农民要么外出务工经商,要么自己创办乡镇企业,这就是中国的乡镇企业,这就是中国农民进城务工的根本原因、根本的动因。可想而知,30年以后,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像余杭县现在是杭州市的余杭区,主要种植的是水稻,耕作是机械化,插秧实现了机械化、收割实现了机械化,经营、管理承包田,我估计连30个工作日都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不正视今天农民严重存在的“隐性失业”问题吗?现在有人担心,农民一旦进城以后会不会失业,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正视今天已经有千千万万的农民在他自己的家乡已经失业了,这个问题也是个大问题,我看有记者在李总理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的问题,也表达了社会上的这种担心。我们首先要担心什么?我们的农民在农村已经失业,而我们怎么解决他的这种“隐性失业”的问题。关于农民工市民化途径的缺失,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的底层,不同程度上存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被边缘化的问题;由于农民工是农非农、亦工亦农,大多居住生活在“城中村”,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差距,也都集中反映在“城中村”中,如果“城中村”不改造,很有可能演变成西方的“贫民窟”,陷入拉美“中等收入陷阱”,对城市建设管理特别是社会稳定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2013-03-19 09:31:40
- 王国平:
3、“四农一村”问题已融入中国城市化洪流中,成为中国城市化乃至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作为城市管理者,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四农一村”问题,就是因为这些问题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今天中国农民工的数量有2亿多,20年后可能达到5亿多。可以说“农民工问题”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根据统计数据,城市人口中真正增长的部分不是本地居民的自然增长,而是外来农民工的快速增长。比如,杭州本地居民的自然增长率也只有千分之三左右,上海本地居民的自然增长率已是负数。过去10年,中国城市化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靠的就是农民工进城。
今后20年,中国城市化率还可能再提升20个百分点,靠的也是农民工进城。换句话说,今天的“四农一村”问题,已融入中国城市化洪流中,成为中国城市化乃至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我认为,目前中国必须破解的最大课题是城市化问题,而新时期中国“四农一村”问题,特别是农民工问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要解决中国的农民工问题,必须将其放在中国城市化大背景下去考虑。在今天的中国,城市工作这一党的工作的“重心”和“三农”工作这一党的工作的“重点”统一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统一于确保让农民工在流入地城市“有收入、有房住、有书读、有医疗、有社保、有救助、有安全、有组织”,真正做到“安居乐业”这一目标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稳不住今天中国的城市,就稳不住今天中国的“三农”,解决不了今天中国的城市问题,就解决不了今天中国“三农”问题。我非常希望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认真、妥善地解决“三农”问题,甚至是“四农一村”的问题。同时我也非常希望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时候考虑一下,如果就“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在今天的中国能解决吗?也就是说不依靠城镇化的推进,要想在今天的中国解决“三农”问题,你有办法、有出路吗?
还有,今天困难确实在农村,但是危险一定是在城市。大家可以看一看媒体报道的,每年在中国发生的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究竟在何处,可以说绝大部分是在城市或者在城乡结合部。绝大多数都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一些矛盾,特别是像征地拆迁这样的矛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引发的。
2013-03-19 09:32:18
- 王国平:
四、何谓“寓城市发展于治理‘城市病’之中”?
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城市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发展动力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是自然的历史进程,如果顺势而为、妥善引导,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走得不好,也会带来诸多矛盾和问题,患上‘城市病’,影响现代化进程。”
贫民窟的现象在中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也不要拿贫民窟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来过于宣扬,而影响到我们对城镇化利弊得失的准确判断。有部分中国的城中村已经演变成了中国式的贫困窟,但是我要说,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具有必然性,而恰恰是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城市重视不够,对城市研究不够,对城市病没有及时治理所带来的后果,而不是中国的城镇化必然会产生的结果。
2013-03-19 09:38:19
- 王国平:
预计我国将有可能用50年左右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城市化之路。这就造成西方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城市病”在我国相对短的时间里集中表现出来。因此,中国的“城市病”就具有了普遍性、特殊性、突发性、复合性的特征。要解决好这些“城市病”,难度的确很大。当前,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如何避免各方面“城市病”发生“共振”,从而导致系统性城市运行风险爆发,是城市管理者应当高度关注的问题。可以说,城市化搞得好了不得,搞不好不得了。如果在挑战面前败下阵来,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後果,“拉美现象”、“拉美陷阱”就是这方面的反面教材。
2013-03-19 09:39:12
- 王国平:
所谓“城市病”,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的现象,又称城市问题。其实质就是中国城市化中最突出、党委政府最为关注、广大群众呼声最高的“城市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中说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好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十个更”的期盼,实际上都与解决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上学难”、“就业难”、“社保难”、“就医难”、“住房难”、“环境保护难”等“城市病”密切有关。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在城市居住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两千年后的今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2013-03-19 09:39:39
- 王国平:
我们认为,要推进城市化,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美好的城市生活,就必须正视并破解“城市病”。只有破解“城市病”,才能真正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就必须坚持“先治病、后发展,边治病、边发展,寓城市发展于治理城市病之中”的方针,从而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推进城市化的共识。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是手段,创造美好生活才是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的最终目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正在围绕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最突出的城市流动人口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教育问题、城市医疗卫生问题、城市住房问题、城市土地问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八大“城市病”进行研究,因为这八大“城市病”在当前各大城市都普遍存在,并有蔓延之势。这八大“城市病”也是广大市民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最关注、最关心的八大问题,广大市民迫切希望城市管理者能够研究解决好这八大“城市病”,从而使他们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2013-03-19 09:41:46
- 王国平:
五、何谓“保老城、建新城”?
每位城市管理者都在思考一个共同的命题——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城市的老街、老宅、老树,来自于老城,来自于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因为,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于,也只能产生于其固有的特色,也就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独特性、甚至是唯一性,只能来自于历史文化遗产,也就是说来自于历史城市的景观。城市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生命体。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她的寿命已经长达数千年了,而印证她寿命的年轮已经有数千条了,代表它年轮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绝对不能破坏,绝对不能丢弃的。破坏、丢弃了城市的年轮,就是自毁城市的特色,就是自毁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最终自毁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长期以来,不少城市为推进城市现代化,误把大楼、大道、大立交看成是现代化的标志,按照“拆老城、建新城”的传统思维,大规模地拆除老宅、老街、大城,导致城市传统风貌遭受严重破坏,割断了城市历史文脉,抹杀了城市个性,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局面。中国城市化最可怕的结果是欧美化、同质化、“千城一面”,就是“走了一城又一城,不知此城非彼城”。中国的城市化如果是这样的一种结局,不仅是城市的悲哀,也是中国的悲哀、中华民族的悲哀。如何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推进城市现代化,实现新城建设与老城保护的“双赢”,是高质量推进城市化的难解之题、必解之题。
2013-03-19 09:44:01
- 王国平:
新世纪以来,杭州在城市建设上,借鉴了西方“城市更新”理论的合理元素,并吸取了不少城市“拆旧建新”的现实教训,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理念,明确规定50年以上的老房子不准拆,把生物学中的“生命”概念引入城市建设,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突出“有机”二字,坚持“以民为本、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文化为要、系统综合、品质至上、集约节约、可持续发展”八大原则,传承历史、面向未来,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让杭州这座古老的城市青春永驻、生命长存。我们认为,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完全可以按照“保老城、建新城”的理念,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推进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
2013-03-19 09:46:09
- 王国平:
10多年来,杭州坚持“保老城、建新城”的理念,把保护的重点放在老城,把建设的重点放在新城,从而使老城保护与新城建设在空间上错位发展。坚持“两疏散、三集中”方针,“两疏散”就是疏散大城区人口和建筑,严格控制老城人口总量,调整和减少老城工业、居住和行政办公用地,降低老城人口和建筑密度,改善老城居住生态环境,提高杭州城市品位,保持西湖及其周边地区,“三面云山一面城”格局,保护杭州古城风貌,体现历史文化名称的前年神韵。“三集中”就是工业向工业区集中,高校向大学城市集中,城市建设向新城区集中。推进了杭州城市建设重心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实现了从“拆老城、建新城”向“保老城、”的跨越。经过10多年的实践证明,杭州之所能够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关键是我们走了“保老城建新城”这条新路和生路。
64年前,毛泽东主席在湖北平山县一个小山村——西柏坡对全党告诫:“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时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努力。此次国经中心举办的“经济每月谈”就在这方面带了一个好头,值得高兴。再一次感谢大家,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3-03-19 09:47:18
- 聂振邦:
非常感谢王国平同志就城市化问题给我们做的精彩演讲,他在理论上解释了何谓城市、何谓城市化,城市化过程当中如何克服城市病和保老城、建新城的管理思路。城市化是当前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今后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引擎。我们到2012年的统计,全国城市化率到了52.6%,当然这里面包括农村的城镇人口,我们现在还有2亿6000万农民工及其家属住在城市,要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刚才王书记跟我们讲了,要解决八个方面的问题,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只有解决了市民化,他们才真正融入了城市。大城市建设要防止无限扩张带来非常难以克服的,也是当前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大城市病。中小城镇发展符合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这些都要深入思考。刚才王国平同志已经作了深入的阐述。另外在保老城、建新城上,杭州是一个历史古城,如何处理好新老关系问题,这方面也做了很好的阐述。
2013-03-19 09:51:20
- 聂振邦:
下面请石国祥同志发言,石国祥同志历任共青团吉林省委、吉林省吉林市委书记、吉林省旅游局局长等职务,现为吉林省四平市市长。
石国祥是一位学者性官员,曾在香港大学作过一年访问学者,还是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后导师,可能有的朋友不大了解四平,这个城市主要是农业城市,当然现在的城镇化发展和建设非常快。农业占有相当大的部分,也是我们国家产粮大省的产粮大市,四平市的建设在这些城市中很有代表性,下面请石国祥同志给大家作精彩演讲。
2013-03-19 09:53:06
- 石国祥:
十八大和这次“两会”之后,城镇化的话题已经成了国内非常灼热的话题,无论是高层设计也好,还是基层操作也好,也包括社会各界都极为关注,我觉得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健康推进成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很关键的问题。十八大提出我们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特别是解决中国二元经济的问题迫在眉睫,而且也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央领导非常关注,克强总理包括在这次答记者问当中,对城镇化的意义讲得很明确,扩大内需,城镇化是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城镇化不仅可以扩大投资,而且更能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中强调的内容都坚定了中央推进城镇化的信心。作为我们来说,研究操作层面,我们应该理性、坚定把这项工作能够推进下去。
2013-03-19 09:54:55
- 石国祥:
城镇化的外在表现是城镇化规模的扩张,但是内在根本的原则是人向城镇、城市和城镇聚集的过程,实质是经济形态和生产力布局的新调整和变化。刚才我们听了王国平老领导、老先生作的发言,我觉得对于城镇化的问题汇报的让我们耳目一新,也受益匪浅。
中国城镇化建设以1984年费孝通老先生撰文为标准,我们经历了将近30多年的研究和探讨的过程,最开始我们在确定城市化为主还是城镇化为主的界定上争论了大概有10几年。中国格局是改革开放以后,先发达地区,先城市、后城镇,我们也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和有效的方式,包括整个进展上推进的也是很快的,30多年来中国人口城镇化率由78年的7.9提高到2012年的52.3和52.6%,应该说这是创造了世界的奇迹,短短30多年过程当中我们有几亿人口,由农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城市市民,转化为工业化的结果,应该说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特别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包括城镇化进程当中,比如华西村,我特别想大家推荐的,有的可能了解,有的了解的少一点,我们在城镇化进程当中,山东省龙口市南山集团是中国城镇化,特别是农业为基础的城镇化最为典型的标杆和旗帜,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也积累了很多理论上、实践上的目标。
2013-03-19 09:55:58
- 石国祥:
我今天就城镇的发展,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提这样几个话题作为我们今后发展过程中共同来研究探讨的问题。要推进城镇的聚集和发展,使它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我们不仅要考虑它的外在形态,包括住宅、建筑、道路、环境这些问题,其实作为城镇的发展,最核心的要解决城镇产业支撑的发展问题。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如果想要一个区域,一个形态能得以完整发展起来,市场的主体企业应该是一个最核心的要素、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我们改革开放30年以来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就是生产要素集聚的单向和不可逆的流动,使得我们造成很多失衡的问题。我们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本都在向高端城市聚集,比如说广州、深圳、上海、北京,这是最一线的。同时,发达地区在吸引着很多生产要素的聚集,30年之后我们的城镇在生产要素上,全域而言我们存在着很大的空壳化的现象,要想推进城镇的建设,一定要研究城镇生产要素的聚集,来支撑这个产业的聚集,才能形成城镇发展的格局。这是在我们城镇化进程当中作为最先要解决的问题。
2013-03-19 10:00:33
- 石国祥:
另外,在解决城镇的发展上,要破解土地流转的难题,要引导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农业的发展。我们改革开放以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提出,解决了中国人吃饱的问题,这是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和手段。30年之后我们回头来看,当年之所以联产承包,是由于生产力的水平低下,我们的机械、种子、化肥,只有靠劳动力的勤奋才能解决。而今天我们的机械化程度,优良品种的发育,农药化肥,特别是朝现代农业这样的目标,特别是农村每家每户几条分割的格局使得我们难以推进大规模的现代农业,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恐怕我们很难达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四化”统筹才是我们今后的发展,农业要想现代化,如果不把土地流转的问题、规模集约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很难实现城镇的发展。
现在看由于经济的多元、组织结构的多元,国民的待遇也可能是多元的,现在最为基层的就是农民和农民工这块,所以我们要研究城镇的全面发展,必须要解决城镇农民,特别是农民工这部分国民待遇的问题,对于他们的养老,对于他们的医疗,对于他们的子女教育,这些问题一定要解决,包括户籍的问题一定要达到全国民的共同待遇水平。否则很难支撑城镇化发展。
2013-03-19 10:02:25
- 石国祥:
解决消费转移的问题,如何城镇化发展,解决城市病当中的一些矛盾,使它健康有序。但是中国的城市发展,因为这30年急剧扩张,使得很多基础设施不能够达到与之相适应,所以带来我们的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房房价的问题、效率退化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我们所有人都在往城市聚集,要想城镇能够得以发展,一定要把城市的一部分消费转移到城镇当中来,来支撑城镇的发展,这应该是我们要探讨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吸引大量的就业和知识性的年轻同志,毕业生能够在城镇中工作。
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很多已经退了休的老同志,是不是能够接续上中国传统的概念叫告老还乡,家乡养老,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大概我们城镇的发展在消费上是会起到一个巨大的拉动作用。田园的生活是我们人类生活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田园生活是最为欣赏和赞美的,如果能把告老还乡,田园生活作为城镇化的一个部分,也可能会对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于解决城市病的问题,解决城市拥挤的问题可能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除了形态上做规划、做各种风格的建筑,修好马路,但是更重要的还要注重它的内涵的文化建设。以上这几条如果我们在城镇的发展中很好地利用好,寻找出合理的办法,可能我们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以解决目前经济社会中有些失衡的矛盾和问题。谢谢大家。
2013-03-19 10:04:12
- 聂振邦:
非常感谢石国祥市长就城市化的问题,结合四平的情况给我们作了精彩演讲。他讲的重点包括,一是产业的集聚效应和产业支撑,怎么能把农民转为市民,就要有产业支撑,使农民能在城市里从事生产服务,这样才能生活,城市的消费才能带动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观点。第二个观点,由于农民转入到城市,把农民自己的土地转移出来,形成规模化的经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加快城市的消费,我觉得在四平市和石市长的亲身体会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实现城市化,不能很好地解决产业的集聚、解决农民变为市民以后的身份转换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城市化难以为继。同时也给我们农业现代化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原来农民经营土地规模由小变大,像东北四平市现在一户一般情况下是三五垧地,进来城市化以后,规模大了,收入也提高了,农民由于收入增加了,在农村也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转移到城市里变为市民,也有产业支撑市民生活。
下面请河南新乡市副市长刘森同志演讲,刘森同志曾作过河南长垣县县长、县委书记,2010年7月至今担任河南新乡市副市长,新乡市地处河南北部,河南省第三大城市,是豫北经济文化的交通中心,新乡市发展也很快。我们请刘市长就发展的体会我们作精彩的演讲。
2013-03-19 10:07:10
- 刘森:
我很荣幸参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经济每月谈的交流会。首先我代表新乡市委、市政府,对长期以来对我们新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尤其对新闻媒体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听了几位嘉宾的发言深受启发,也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下面我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为主题,谈一谈新乡市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和我们所作的一些工作。
一、城镇化是历史任务,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曾经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最大潜力在新型城镇化,把新型城镇化放在了更加重要的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十八大报告还指出,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的聚集功能。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探索出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发动全身的重要举措,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2013-03-19 10:12:09
- 刘森:
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对我们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坚持探索以走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农业产业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在我们看来,首先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物质文化要求,提高生活在大中小城市、县城、镇区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等不同地域人们的幸福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年来普遍富裕起来的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都有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就城镇化而城镇化,要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满足他们对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这是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应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必然规律。
2013-03-19 10:13:22
- 刘森:
目前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从我们新乡市的情况看,2012年新乡市工业化率达到了52.4%,高于城镇化率近8个百分点。
第一,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和各种矛盾的聚焦点;第二,工业化水平超过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已经具备加快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三,新型城镇化是我们提升城市品质,改变城乡面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以往的城镇化道路不同,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能够从根本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发展品质的提升,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
2013-03-19 10:15:16
- 刘森: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新科技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能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红利。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可替代出口10万亿元。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四化”协调发展的强劲带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措施。
2013-03-19 10:16:07
- 刘森:
下面我介绍一下新乡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些具体实践。新乡市是国务院明确的新型农村建设的试点市。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科学稳妥地探索走“两不三新”,突出规划先行、四级城镇、产业支撑、城乡一体、先行先试,我原来在长垣县当书记的时候,新乡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建设,我在2003年就开始对新型农业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由不成熟、不规范到成熟,到规范,确实有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行、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都受益匪浅,不能把简单的甚至粗暴式地把农民赶进城,必须有产业支撑。我在长垣县,近一百万人,过去讲没有资源、没有矿产,我到那里当书记的时候否定了这个说法,我说不可能每个地方出门就是煤矿,都是金山。而且我们长垣县在计划经济时代是著名的滞洪区,国家给的政策就是一水一脉,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年只交一斤粮食,我们一年两涝,十年十三涝,建国以后国家几乎没有往那个地方放过项目。我认为所谓的没有资源、没有矿这个说法不准确,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
我告诉大家一组数据,我在那个地方干了11个年头,GDP现在接近200个亿,储蓄存款270多亿,老百姓非常富,就应了一个穷则思变,也欢迎各位领导和各位记者朋友有机会到河南省长垣县,在河南省东北部,欢迎大家大那里实地考察采访,也替我们宣传报道一下。
2013-03-19 10:20:28
- 刘森:
新型农村社区聚集化的均衡协调,互促共进的四级现代城镇体系。新乡市的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39.16%提高到了2012年的44.69%,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我们也是先行先试。具体做法:1.坚持三化协调发展,三化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根本途径。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是包含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城镇化,能够一举托两头,一头连给工业化,注重产业积聚,注重集约节约发展,有利于提高工业的集中度和信息化。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农民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以农业结构调整注入动力,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我刚才给大家介绍了我在长垣县工作的体会就是这样,不能简单地甚至粗暴式地把农民赶进城,必须有产业支撑。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垣县目前是中国唯一起动机之城,全国市场份额占到1.3%,这是行业协会经过调查的。有业内人士叫长垣停产全国缺货。第二,我们长垣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之城,占全国市场份额41%,包括手术包、麻醉包、产包,也是生物新药之城,同时长垣也是中国第一个厨师之乡,钓鱼台国宾馆的厨师长有服务过毛泽东、小平同志、江总书记,接待过克林顿、赫尔巴乔夫 。长垣县有7万多人次,世界各地都有他们那的厨师。因为我来自于基层,我深有体会,长垣县的房产,我在那十年,由过去5.3平方公里,到今年的61。长垣县的房价和新乡市持平,局部地方还高于新乡市,这个东西是来不得假的,如果农民不致富,老百姓手里没钱,这种趋势不可能到今年,大家也可以实地去看看。
2013-03-19 10:22:22
- 刘森:
2.构筑现代城镇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城市群,中心城市、中小城镇的协调均衡发展,城镇化只有协调均衡才能健康可持续,我们树立全域新乡理念,优化城镇空间形态格局、产业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推动城市发展由速度型向品质提升型转变。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和科学生态城镇化,着力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构建中心城区、县城、集约镇、新型农村社区、四级现代城镇体系,我们现在不光注重县城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注重镇域经济和镇区的建设和发展,
如果一个县几十万人都汇集到县城也不行,我们把它分散。我们注重镇域的发展,镇域区域的建设,我们准备用三年的时间把镇域发展起来,建设的规模、品位、档次都要在三年内完成,镇区建设如果能吸纳1万人是什么概念,新乡一共163个乡镇和办事处。
2013-03-19 10:28:09
- 刘森:
加快县域内涵式发展,提高品质城市包括县域组团,持续开展新城碑的…摒弃扩张、摊大饼式的发展路子,把旧城改造和成农村改造作为城市建设和改善民生的主攻方向,坚持产业集群,建设集约、人口集聚、功能集合的理念,促进县域内环式的发展,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比如像辉县市,内环式的城镇建设受到了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被誉为北县模式,同时扩大县域管理权限,增强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促进县域壮大经济实力,支持有条件的县域向中等城市发展,其他县城发展成为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宜居小城市。全面启动重点突破镇乡区发展建设,在新型城镇体系中,镇乡区是个关键点,是联系县城,带动农村的重要枢纽,具有提高提供公共服务、产业集聚、吸纳就业、聚集人口的重要作用,我们对新乡市163个乡镇区建设做了全面调研,发现多数乡镇建设比较滞后,没有发挥其在镇域体系中的应有作用,这是新型城镇化的薄弱环节,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和突破口。我们坚持用现代城市理念,规划建设镇乡区,把全市121个镇开发与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加快建设紧制性的网照城镇形态。力争利用3-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一批经济繁荣、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坚持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科学有序、积极稳妥的规划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近就业,切实让农民群众满意,积极开展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的各项工作重点在户籍管理、产权治理、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社区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各类资金投入303亿元,完成建房3055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2.7万户,救灾面积6.1万亩,复耕或恢复生态面积3.1万亩。我们这些做法都受到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我们是改革试验点,有一些优惠政策。
2013-03-19 10:35:51
- 刘森:
3.强化产业支撑。就业是民生之本,老百姓不管是进城还是留在当地,都必须要有活干,这是一个最简单、最朴实、最平常的道理,必须有活干、有钱赚,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创造更多、更稳定的就业,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为城乡一体化建立强大的产业支撑,新乡市把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做以信息化为方向的产业集聚、要素集聚、资源集约、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新型电池与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等六大千亿产业板块的培育工程,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坚持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农民有序向城镇转移的四集一转原则,规划建设了27个产业集聚区,我们这27个其中国家级的园区是3个,建成区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辐射了全市半以上的乡镇,1/3的行政区、行政村为农民就业、就地转移提供了支撑,同时我们加快品牌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高端农业,坚持示范园区的带动,龙头企业的拉动,新型组织的推动,服务体系的联动,积极稳妥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的规模经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粮食总产量实现了九连增,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和农民转移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013-03-19 10:36:41
- 刘森:
4.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新乡市在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交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格局。推进城乡规划的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在全域新乡理念指导下编制了新乡市城乡发展空间规划,统筹布局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说老实话,农民致富以后,无外乎干两件事情,一个是娶媳妇,另外一个是盖房子,最大房子的面积盖到200多平,但是垃圾围村的问题没有解决,那么他居住的环境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水电气暖,有些农民在老宅基地翻建新房以后,会到县城再购买一套房子,因为居住环境满足不了他的要求,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所以说2003年我们进行探索的时候是有巨大争议的,对宅基地很浪费,也没有规划,我到黄河滩看的时候,房子盖得很好,全是新房,我看了以后不是高兴,而是难以名状的一种说不出来的痛苦,老百姓有了钱很不容易,但是他们这种无序的建设,似乎意味着我们政府失职失责,当时我们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后来中央农办陈锡文主任去了以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说可以探索、探讨,先在新乡进行试点,正在逐步推广。基本实现了市县建成区和重点镇的主要街区全覆盖,调整了村镇体系和村镇布局规划,规划建设20个示范中心镇,48个重点乡镇,为更加科学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依据,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新型现代城镇体系框架,引导推进城乡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统一布局和建设,特别是强化交通在新型城镇化优先发展的地位,构建覆盖城乡设施配套、联通内外、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中心城区县域、镇、村经济社会快速沟通、高度融合,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3万公里,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60公里,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就是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逐步构建城乡均等化、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城乡一体的公共设施体系,逐步缩小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稳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以及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推进城乡住房保障一体化,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调整住房供给结构,重点解决城市困难家庭和缓解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就是围绕廊道绿化提升改造,农田林网完善提高,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林下经济等重点,重点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城市组团之间的绿化格力。山、水、田、林交织的网格化生态体系。我们2012年顺利通过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考核验收。
2013-03-19 10:37:32
- 刘森:
5.积极改革创新。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面临着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难题,新乡市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围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等内容,积极开展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各项工作,创新城乡规划体制,改革先行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体制,打破城乡规划和乡村规划相分离的格局,建立了规划管理的三级网络,加强城乡规划统一管理,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利用土地制度,开展人地挂钩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积极推进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试点,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就是学习浙江的嘉兴、宁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改革试验,在全市确定了16个新型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并先行启动了辉县市里庄社区和红门区两个试点,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投融资体制,就是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拓宽城镇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创新经营与融资联动机制,运用BOT等模式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为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营造良好环境。创新社会管理政策就是构建社区党总支、管委会、居民代表、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四位一体的社区组织机构,推进乡镇服务职能延伸至社区,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
2013-03-19 10:42:18
- 刘森:
新乡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工作有序推进,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各方面的持续关注和大力帮助,聂局长数次到新乡去检查指导。当然,对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期望,我们深感到我们的工作的确还存在很多不足和不成熟之处,主要体现在,新乡市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新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像克强总理讲得那样,把城镇化最大潜力与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坚持在“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坚持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县域内涵式的发展,乡镇区域全面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科学有序集约式发展,积极稳妥地开展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各项改革试验路,努力构筑特色鲜明、组团有序、互促共进的四级现代化城镇建设,打造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长久、持续动力。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有些看法不一定完全准确,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最后提点建议,确实我们也来自于基层,现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中央高度关注。但是我们在议论这个事情的时候,往往在领导层面、专家学者层面议论过多,基层在想什么,探索什么,需求什么,可能我们一些书面上的东西过多了,60年代初期,党中央开会开到县委书记一级,我们现在推动城镇化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因为中国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可能千篇一律。是否能够召集全国不同县城,包括乡镇和部分村,哪怕再穷、再富,搞一次研讨会,全国再开一次推动镇域发展的大型会议,这是我个人的想法,谢谢大家。
2013-03-19 10:44:42
- 聂振邦:
非常感谢刘市长的精彩演讲。他就城镇化的历史任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进行改革创新这些主题进行了演讲。今天我们请到的三位嘉宾,他们分别来自我们国家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副省级城市,王书记他有多年的研究和经验,而且杭州市又是长三角地区的最南端,也是春秋时期的历史名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以他面临着保护老城和建设新城,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包括城市病这些大问题。
今天媒体记者应该都是来自北京吧?大家对北京的城市非常有感受,我70年代中期到这里来工作的时候,我们呆的这个地方就是农村,我们城市化发展得很快,北京市最新的统计数字,到2012年,常住人口突破了2000万,据我了解,包括流动人口,可能要远远大于这个数据,带来一系列城市化问题。如何使我们国家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怎么使我们的大城市科学发展,合理控制和防止出现国际上有些大型国家和地区的城市那些历史上的突变,我们也防止凸显贫民窟,这些地方我都去了。可是我们有些国家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按照去年GDP总量,我们算了一下,人均的国民收入突破了6000元,有的翻到6085元,人均收入要翻番,这是十八大中央明确提出来的。总书记报告明确提出来的,总理反复强调的,那就要突破1万美元,达到12000美元的人均GDP,达到这个水平以后,我们能不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那就要在城市化过程中,既要解决好新增农村人口转为市民的就业和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的问题,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原有的生产技术水平上,我们很难走上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所以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的。据最新统计数据,现在全国1.9万个建制的镇,平均人口7000人,最小的不足5000人。今天让媒体界的朋友和今天到会的各位朋友,再次感谢三位嘉宾给我们作的精彩演讲。下面请国经中心王宪磊同志就全球要素报告给大家作个介绍。
2013-03-19 10:48:15
- 王宪磊:
谢谢主持人聂振邦副理事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
随着“两会”圆满闭幕,新一届政府正式组成,中国梦凝聚了发展、创新和改革的共识,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扬帆起航。
此时此刻,根据这期“经济每月谈”安排,请允许我以2012-2013年度《全球要事研究报告》主编的身份,把CCIE博士后站在“全球大事要事研判专家会”基础上,组成研究完成的这部博士后界的独立学术报告,即《全球要事研究报告》的主要研判观点,分为“三大态势,八个要点”汇报如下。
2013-03-19 10:53:42
- 王宪磊:
一、“三大态势”
第一,全球多极体系的“幼苗”进入了快速成长期。人类文明和民主进程继续加快,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生存问题,生态文明成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全球围绕多极体系形成过程中的贸易、经济、金融、外交、军事、安全、气候变化和战略等问题,各方需要继续沟通、协商和谈判。在各方利益决定论的形势下,货币危机、局部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危险在升级,已事关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和未来。
第二,信息力量方兴未艾。已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新动力,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及生产关系变革、社会关系变革与国际关系变革正在进行。互联网发展及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深刻变革,人类社会在呼唤信息文明和知识文明,渴望地球村里多元文化日益繁荣,世界各国人民期待全球各种文明在交流中健康发展。
第三,全球各经济体经济增长步入“中速增长”期。世界财富增长极表现形式正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新的认识问题、发展问题、创新问题、改革问题、调整问题和平衡,已成为全球共同性问题,也是全球外交中各方共同关心、关注和关切的重大战略问题。正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和能力,甚至影响着全球70亿人口的生存、发展和未来。
2013-03-19 10:54:44
- 王宪磊:
二、“八个要点”
第一,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美国风险犹存凸显。“财政悬崖”的负能量正在波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无限期超“定量宽松”负面效应凸显、有可能诱发新一轮金融危机。美国继续加强同俄罗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安全问题上的合作。美国战略东移主要体现在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军事战略、核战略、反恐战略和网络空间战略等六个方面,具体形式既有各种各样的军演,也有花样百出的贸易战和货币战等。
第二,欧盟的基本面没变。欧盟作为一个国家集团,在世界政治、经济、金融、军事、安全和气候变化等事务中发挥作用的基本面没变。在美国输出给欧洲的负能量影响下,欧洲经济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进一步加重、复苏之路遥遥。欧盟对外关系中,希望俄罗斯、中亚、中东和北非地区保持稳定和经济发展。
第三,日本发展仍将处于停滞状态。安倍主阁下日本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但是,这并不排除安倍政府在执政无力的形势下,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制造麻烦。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右翼势力以朝鲜核问题为借口,甚至威胁要对朝鲜发动军事打击。
第四,俄罗斯内外矛盾凸显。俄罗斯2012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56个成员,对外贸易矛盾进入了突发期。这个时期,中俄关系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互惠互利、互利共赢的中俄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倍感重要,也是战略需要。同时,俄罗斯也将继续在中亚、中东、东北亚等地区的安全问题上扮演一定的独立角色,维持大国地位和影响。
第五,东北亚不稳定性增加。在美国的错误引导下,日本的政治气氛出现了“雾霾”,军国主义思潮及保守势力抬头,使日与中、俄、韩和朝的关系出现新的变数,正走向复杂化,中国要高度警惕日本和朝鲜队战略机遇期的干扰和破坏,需要出台的政策尽快出台,需要的预案尽快完备。
2013-03-19 10:58:27
- 王宪磊:
第六,南亚态势稳中有新变数。南亚仍然是世界上相对贫困、动乱频仍的地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走向决定于南海问题的合作程度,南海问题的解决考验着人们的智慧和理性,共同开发与互利共赢有可能成为南海问题的各方共识,中国可以实现引导型和主导型的战略。
第七,中东冲突不断,局部战争风险加大。虽然阿拉伯同以色列之间的全面战争不致发生,但中东和解希望渺茫。西方在中东培养自己的代理人和促进“民主化”,既不会取得明显进展,又不会完全放弃。
第八,拉美地位上升。由于石油等资源和市场需求增加的拉动,在全球经济贸易政治中的地位呈上升趋势。委内瑞拉等国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暴露出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没有解决,查韦斯去世后新变数增加,有可能引发拉美动荡,中国在拉美的企业,需要高度关注拉美的局势变化。
最后感谢时事出版社的领导和编审,感谢《全球要事报告》的各位作者。谢谢大家!
2013-03-19 10:59:15
- 王宪磊:
在今年全球要素报告研究中,全球要事研判专家把城镇化的发展纳入到《全球要事发展报告》。如何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打造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在这里谈一下大事要试的观点。从近五年全球发展的过程来看,城镇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命题,无疑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避方式。在全世界各国各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来看,城镇化的路线要素是不同的,在二战之前有军事引领型,也有企业推动型,有科技领先型、自然地理型、历史文化型这五大类型。
而在以后,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凸显了城市的金融功能、贸易功能、政治功能等。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临时就业优先已成为全球新老城市的共识来看,因此我国城镇化发展建议是八个字,规划功能、就业优先。用了城镇化的功能规划可以避免走弯路,比如城镇化的功能及功能等级,可以因地、因人、因时制宜,把当时人们的需求变成城市的功能设计出来。为什么讲就业优先,有了就业就有了收入,居民收入成了城市收入的标准之后,持续几代人就形成了城市的文明。
2013-03-19 11:02:38
- 王宪磊:
如何实现规划功能就业优先,改革开放36年来,开发区、自由贸易区、新区、产业园、示范区等发挥了引领带动到发动机的作用。区域功能发展规划至今也为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已形成了共识,实现中国梦,过上城市的文明生活是13亿人的新期待。
从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当今世界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科技生态产业园、制造生态产业园、装备生态产业园、服务生态产业园、文化生态产业园,承担了城市化的新功能,在这点上中国可以借鉴。因为上述六种生态产业园具有了零排放、零污染、可持续、可宜居、有文化,有现代教育、医疗、服务等功能。因此在功能规划中,一二线城市可以同时具备多个生态产业园的功能,三四等基层城市具备一种生态产业园的功能即可。居民就有了就业,有了就业就有了收入,收入稳定,中国梦就实现了。谢谢大家。
2013-03-19 11:06:02
- 聂振邦: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进行互动阶段,请媒体界的朋友看有什么问题向嘉宾提问。
2013-03-19 11:07:52
-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我给两位演讲者个有一个问题。我想问王国平院长的是,您刚刚演讲中说,要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照我之前的理解,应该是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来带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好像经济是一个更为基础和根本的因素,可否请您结合杭州的实践进一步解释一下您的这个观点。
给刘森市长的问题是,2003年您到长垣县的时候,长垣县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之前采访过一些贫困县,大家都希望通过开矿卖资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致富。您到长垣县以后是怎么找到起重机械和医疗器械这样的产业途径使长垣县经济发展起来的?
2013-03-19 11:08:08
- 王国平:
我想说的第一点,两个结合是根本,不在于谁带领谁,现在要认定你承不承认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结合在一起,有没有人在研究城市发展方式转变这个课题,我认为有,还是太少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的总数肯定是研究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人的总数的一百倍以上。你承不承认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相结合。否则就不可能推进质量型的新型城镇化。
第二,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定要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由于中国土地大、人口多,发展的不平衡性非常突出,有的地方可能是工业化快于城镇化,有的地方可能是城镇化快于工业化,这两种现象可能都存在。但是就我们研究的结果,就我们的判断,从中国整体上来看,一定是城镇化已经大大滞后于工业化。如果我们在座的媒体同志们了解世界的工业发展史,了解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中国工业化水平与它的城镇化水平,与美国、与英国这些发达国家,在历史上相同的发展阶段的水平可以做一个比较,比较的结果必然是中国的城镇化从总体上来看已经落后于工业化,当然不排除中国在某些城市是城镇化快于工业化,出现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所谓城镇的空洞化的现象,就是产业崆峒化的现象。但是中国绝大多数的城市没有出现产业空洞化的现象,包括像杭州这样的城市,除了农民的隐性失业,因为没有按照法定的,如果抛开农民有没有失业问题,或者抛开农民有没有隐性失业这一问题,杭州的失业率低于2%,现在杭州面临的情况是招工难,而不是杭州现在有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我在理发店,我经常要问他你们现在招工情况怎么样,他们说招工情况非常糟糕,非常难。特别是过了春节,大部分农民工都不会再回来从事理发工作,都在杭州这座城市找到了他更适合、更向往的工作。还有杭州的一些宾馆,为了防止农民工流失,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福利来挽留他,这几年杭州农民工收入增长比较快,但是绝对数又是偏低的,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2013-03-19 11:08:43
- 刘森:
非常感谢,你刚才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大家也都在找答案,我简单介绍一下。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穷则思变。我刚才给大家介绍了80多万人储蓄存款200多亿,但是告诉你一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地散落的长垣,大概还有6、700亿。全国各地走到哪个角落都有长垣人。我就提出来,回归工程,再到特色经济,最后到产业集群。我们是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不规范到规范,甚至由不好到好。
2013-03-19 11:12:49
- 记者:
粮食生产大市一般有要求,现在搞城市化钱怎么来,国家给一些相关的补贴现在够不够?第二,现在农民融资想要搞发展非常困难,农信社改革实际上商业化之后很难融资,所以农民想了很多其他的办法,您对这些看法怎么看?
2013-03-19 11:21:18
- 石国祥:
谢谢,看来这位同志对四平还是比较了解的,四平是东北粮仓之一,我们去年产了162亿,160亿粮食在地级市当中也不多,所以是产量大市。聂局长是粮食最权威的大专家,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粮食战略问题,产粮越多的地方,农民收入越低,但是在四平这个问题解决得还是很好的,全区域而言,我们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吉林省当中也是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我们主要受到其他城市工业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四平离长春很近,不足几公里,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也带动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所以对于四平来说,不存在过分的失衡。
第二个因素,农民融资信贷规模的增加和效率的提升,感谢您提这个问题。因为去年吉林省金融办在四平的梨树搞了一个试点,就是用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做指标,用国家直补给农民的补贴钱做指标,来扩大农民的信贷规模,这个试点我们搞了一年半了,现在看理论上有一些症结,但是已经绕开了,实践中已经运行了一年半。对于农民来说增加了他的信贷规模,增加了他其它产业投资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吉林省是作为推广的,据说目前在农业内部也引起了关注,我们希望它能够在提高农业现代化上有一个引导的作用,能够有一个积极的推进,我们还将继续完善起来。
2013-03-19 11:22:33
- 记者:
坊间有人说很多市长是反对开展户籍改革,那么将来户籍改革的推进速度和城镇化推进速度将是怎么样的关系?
2013-03-19 11:26:10
- 石国祥:
首先这个话题就不准确,说所有市长都反对户籍,我不知道是谁统计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话题应该不完整。对于户籍制度的改革我们是解决中国二元经济的突破口,一定要推,中国计划经济起步,所以分城市户口、农村户口。随着经济的发展,推进城镇化这个话题已经逐渐引起各个方面的关注,其实我们城镇化就是解决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户籍必然要有一个由双轨向趋同的目标转移。所以我觉得,作为我来说,我是完全拥护和赞同的,而且一定要坚定走下去,关键的是制度要跟上。现在我们国民待遇不相同这个问题要解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包括教育的问题,这个要同步了,可能是我们期盼的目标。
2013-03-19 11:27:38
- 记者:
请问刘市长,我们知道李克强总理曾经在河南主政了七年,他的城镇化政策会不会是在河南开始第一个试点实行,河南有没有作出什么样的准备?
2013-03-19 11:28:46
- 刘森:
你问的问题非常好,克强总理当时在河南工作期间确定了河南省26个重点城镇建设,原来是25个,我正好到那当县长,当时有两种情况,一个是长垣可以确定为国家的贫困县,一个是26个重点化城镇,现在大家都在争贫困县的情况下,可能资金和政策上有些倾斜,但是26个重点城镇化以后,当时省里是每一个重点城镇化的县要财政拿出2000万,而且人们对你的认识和概念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时我在跑这个事情的时候,思想斗争的时候,贫困县是暂时的,但是重点城镇化是不一样的概念。我们过去到县城去的时候连路灯都没有,晚上出来散步就很害怕,跟旧社会一样,当时按路灯遭来一些非议,很多人说连工资都没有发下来,说搞形象工程。我们长垣县县城发展,就是克强总理批了26个,赶上了末班车。克强总理当时非常着急,克强总理在河南搞了26个重点化城镇县,我们是受益者。
2013-03-19 11:29:07
- 记者:
我们根据查阅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过去两年咱们国家城镇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两年的时间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五年目标,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刚才王书记也提到,咱们城市化运行中面临八个难题,医疗卫生、城市住房等等,总归起来是一座城市的承载力问题。如何处理好城镇化快速推进和整个城市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我想这个问题提给王国平。
2013-03-19 11:34:25
- 王国平:
首先这个问题也很难回答,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确实要解决四大问题,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地从哪里来,三是人往哪里去,四是手续怎么办。如果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可能绝大部分都会碰到这些问题,但是不要把这些问题的解决简单化。我在刚才的演讲中也说了,中国的城镇化可能要选择的是城市群的东西,也就是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讲的,大中小城市碎块化,承载力确实要和每座城市相适应,不能超过这个承载力的极限,如果超过了承载力的极限,无论是大的也好、中的也好、小的也好,都会有问题。还有背后想讲的问题,比如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手续怎么办,这些问题不是两三句话就能办的。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定要顶层设计,而顶层设计的前提是一定要做深入细致地调查和研究,集思广益,取其善者而从之,最后由决策者来决策。第一,这个问题的解决一定要依法来进行解决,一定要在今天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下进行解决。第二,今天法律法规政策框架已经不适应今天中国城镇化的大趋势,必须要尽快完善。这次“两会”期间重庆市的市长对记者有一个谈话,涉及到重庆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负债率高还是低的时候,他有一个非常坦率的回答,说到底这个回答是值得引起重视的回答,你们去看一看。黄奇帆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包括在财力上有多大的支撑力,他是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2013-03-19 11:34:39
- 聂振邦:
方才那位记者提到,城市化率这两年查的统计局的数据是5个百分点,我不知道是从哪里查出来的。2011年我们的城市化率,包括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是51.3,2012年是52.6,这一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刚才有记者提出来,1978年城市化率是17.9,这个数据是有的,现在35年过去了,一年也就一个百分点,现在可能城市化率稍微快一点,也就是一个百分点,否则我们城市化吸纳能力是有限的,现在一个百分点一年也就1000多人万,融入到城市解决市民化的问题,公共服务设施也是很难的。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以后,带来一系列的公共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这些问题都要相应跟上去,这才是实际意义上的市民,当然也包括就业,刚才王书记就八大城市病做了详细的解读。
2013-03-19 11:37:30
- 记者:
种粮的地方比较穷,这个情况一直是存在的,希望中央层面在给种粮大市,包括新乡在内的什么样的补贴,另外,一些农民自发的搞合作社,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吸纳资金,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再问刘市长,您刚才提到您是搞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资源部也给了相关的政策,农村改革试验区在发展中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国土资源部给了什么样的政策?
2013-03-19 11:39:26
- 石国祥:
国家采取的方式,给粮食主产区鼓励和专项补贴,这几年落实的特别好,特别是最近这三四年,中央对粮食主产区、县的补贴规模在扩大,原来是50个,后来是100个,现在规模在扩大。第二,标准在提高,我们一年能得到这方面专项转移支付大体上在1.3亿到1.5亿,这是不可想象的。作为粮食主产区,大家认为中央对于我们还是鼓励的,给予了政策倾斜,而且这部分资金不是一般的转移支付,你可以多种渠道使用,所以说现在粮食主产区,地方大家的心态是平和的。
2013-03-19 11:41:07
- 石国祥:
关于互助社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因素。互助社的发展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根本话题就在这里,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以后一定要进入城里,家里又有留守,有些有专门从事收割、播种、机械,这样对于集约规模是一个极大的处理,有需求也有市场,结合起来。这是两个方面。因为现在农村的形态多种渠道,农民融资难的问题这是现实问题,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除了政策性银行在收购粮食的时候做了补贴。现在村镇银行,包括股份制银行现在也都在向农村市场转移。另外,信贷公司和担保公司在乡镇中发展得特别快,对这个问题我个人看法,支持,但并不大规模的扩张。因为金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要考虑风险问题。
2013-03-19 11:44:53
- 聂振邦: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产业建设问题。十二届人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作了全面的介绍。我们国家取消了农业税收,我们逐年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使农民有稳定的增加收入。我们预算内的中央投资,53%用于“三农”建设,另外农业四项补贴,粮食资金补贴、农机具的补贴等等,这些补贴每年数额相当大,中央财政收入大量向“三农”领域的建设倾斜。粮食价格为什么不能提得过高呢?目前我们国家黄箱补贴影响到农产品价格的补贴,不到百分之一点几,应该允许8.5,现在出来17-19%,我们有很大的补贴空间,通过对农民的补贴,来逐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有一个绿箱政策,有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投入可以大量的投入,我们通过综合的措施来逐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大的方面,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来实行农村农业的机械化规模经营,农业的生产结构调整,在保证粮食安全前提下,搞一些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农业中下游产品,农产品在流通和加工当中可以增值,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些问题随着整个城镇化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按照中央提出的目标,到了下一个十年,2020年,使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可以做到的。
今天城镇化的题目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言犹未尽,媒体界的朋友们也非常支持,可能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希望在座的三位同志进行回答,下次继续组织好,深入研究,感谢媒体朋友对我们的支持,谢谢三位演讲嘉宾对我们的支持。谢谢大家。
2013-03-19 11:46:16
图片内容:
- 经济每月谈活动现场媒体记者陆续到达
-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工作
- 现场资料
- 现场嘉宾陆续到达
- 3月经济每月谈即将开始
- 经济每月谈主席台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粮食局原局长聂振邦主持此次活动
- 吉林省四平市市长石国祥
- 河南省新乡市副市长刘森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站主任王宪磊教授
- 3月经济每月谈现场
-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原浙江省委常委、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发表演讲
- 吉林省四平市市长石国祥发表演讲
- 现场嘉宾认真听取演讲
- 经济每月谈现场
- 河南省新乡市副市长刘森发表演讲
- 现场媒体摄像机
- 聂振邦副理事长发表演讲
- 国经中心王宪磊介绍《全球要素报告》
-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提问
- 王国平主任回答记者提问
- 刘森副市长回答记者提问
- 现场记者提问
- 石国祥市长回答记者提问
- 现场嘉宾提问
- 与会嘉宾提问
- 瞭望周刊记者提问
- 聂振邦副理事长回答记者提问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经济每月谈活动现场媒体记者陆续到达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工作
中国网 杨佳
-
现场资料
中国网 杨佳
-
现场嘉宾陆续到达
中国网 杨佳
-
3月经济每月谈即将开始
中国网 杨佳
-
经济每月谈主席台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粮食局原局长聂振邦主持此次活动
中国网 杨佳
-
吉林省四平市市长石国祥
中国网 杨佳
-
河南省新乡市副市长刘森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站主任王宪磊教授
中国网 杨佳
-
3月经济每月谈现场
中国网 杨佳
-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原浙江省委常委、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发表演讲
中国网 杨佳
-
吉林省四平市市长石国祥发表演讲
中国网 杨佳
-
现场嘉宾认真听取演讲
中国网 杨佳
-
经济每月谈现场
中国网 杨佳
-
河南省新乡市副市长刘森发表演讲
中国网 杨佳
-
现场媒体摄像机
中国网 杨佳
-
聂振邦副理事长发表演讲
中国网 杨佳
-
国经中心王宪磊介绍《全球要素报告》
中国网 杨佳
-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王国平主任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刘森副市长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现场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石国祥市长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现场嘉宾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与会嘉宾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瞭望周刊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
聂振邦副理事长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