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暨第11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开幕式
活动描述
-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定于2013年8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暨第十一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坛开幕式将于8日上午9时举行,开幕式之后是特邀报告时间。中国网将对开幕式和特邀报告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郭传杰: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暨第11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现在开幕。
2013-08-08 09:00:30
- 主持人 郭传杰:
首先,我代表论坛主办单位对各位专家和朋友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首先我要特别感谢两位国际著名学者,一位是国际社会学学会前主席、波兰科学院院士斯汤帕教授。他不远万里专程来到北京,将为本次论坛作特邀报告。另一位是国际社会学协会前主席、首届世界现代化研究论坛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意大利米兰大学马蒂内利教授,他向论坛提交了特邀报告和一份书面致辞。两位教授从本次论坛的筹划、构思,到学术大会交流他们的学术观点,为本次论坛做出了特殊贡献,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我们还要感谢本次论坛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何传启教授,他为本次论坛所做的贡献,已经体现在每一次文件上,反映在论坛的每一项活动中。同时感谢论坛的组委会,感谢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感谢新闻界的朋友,感谢论坛的会务组以及现代化研究中心的各位同仁,没有各位的支持与参与,本次论坛不可能如此顺利地举行,真诚地谢谢各位。
2013-08-08 09:01:03
- 主持人 郭传杰:
各位来宾,现代化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一次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宏大、最广泛、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变革,它发源于西方先进发达国家,然后逐步扩展到全球,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历着某种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迄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许多学者认为,世界现代化研究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涌现了一些重大的理论创新,正是这些为世界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应有贡献。
2013-08-08 09:02:42
- 主持人 郭传杰:
现代化是中国数代志士仁人追求的国家目标,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科学家十分关注现代化研究,并取得了不少国际性的研究成果。200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每年举办一次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十期。在2010年的论坛上,该中心提出了举办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的设想,这一设想很快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专家的热情响应和高度支持。
2013-08-08 09:03:28
- 主持人 郭传杰:
为举办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成立了论坛组委会和学术委员会,组委会有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院士担任名誉主席,何传启研究员担任执行主席。学术委员会有意大利的马蒂内利教授和中国的何传启研究员担任联合主席。33位学术委员,来自12个国家,包括捷克、芬兰、德国、意大利、韩国、荷兰、中国、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英国和美国,其中21位委员来自国外,12位委员来自中国,他们为论坛的成功举办奉献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提供了学术保障和支持。
2013-08-08 09:03:53
- 主持人 郭传杰:
各位来宾,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现代化与全球变化,论坛将讨论五个议题,分别是现代化与经济发展、现代化与社会变迁、现代化与环境变化、现代化与区域发展以及现代化与城市化。本次论坛收到世界各国学者论文80多篇,包括特邀报告4篇,大会发言40多篇,以及墙报论文四五十篇。参会学者来自北美、欧洲、亚洲的13个国家,此外有三位非洲学者致函希望参加论坛,但终因经费和时间问题未能成行。三位学者分配来自所在国家的知名大学、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研究机构,俄罗斯科学院代表团有7位专家参加,他们是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叶莉娜院士,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教授,哲学所贝尔娅耶娃教授和布罗夫教授等,叶莉娜院士还是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罗马尼亚科学院代表团有3位专家参加。斯汤帕教授是波兰科学院院士,他为“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的综合公告”的起草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3-08-08 09:05:04
- 主持人 郭传杰: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嘉宾,请允许我再一次向所有为本次论坛举办的机构、团体和个人表示由衷的感谢。现在,我们有请世界现代化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致开幕辞,大家欢迎。
2013-08-08 09:06:11
- 何传启: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早上好。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经过两年的筹备,今天在北京如期举行,这是现代化研究领域的一次国际盛会,我谨代表论坛组委会和论坛学术委员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最诚挚的祝贺!对各位专家和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的一个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它不仅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彻底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战略格局。现代化运动就像一场国际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跑在后面的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后面的国家有可能赶上去,前面的国家有可能掉下来,这种动态变化有一定规律性。现代化不仅是一个世界现象,而且是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个发展目标。研究现代化规律,解释现代化现象,服务现代化目标,是世界科学界的一个共同责任。
2013-08-08 09:07:27
- 何传启: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先生就提出,中国要在2050年前后基本实现现代化。在21世纪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复兴的伟大梦想”,就是要全面实现现代化。显然,加强现代化研究,服务现代化建设,也是中国科学家的一个历史使命。
尊敬的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两年前,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提出举办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得到中国科学院的肯定和支持,也得到国际和国内同行专家的支持和响应。我们成立了论坛组委会和学术委员会,包括33位委员,来自12个国家。在此,我要对所有专家的支持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国际社会学学会前两任主席的支持,特别感谢斯汤帕教授不远万里来到北京。
2013-08-08 09:18:27
- 何传启:
五年前的今天,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它促进了体育事业的繁荣和国际合作。五年后的今天,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在北京举行,它将促进现代化研究的发展和国际交流。体育运动有利于健康,而健康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现代化研究有利于发展,而发展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目标。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2013-08-08 09:18:45
- 主持人 郭传杰:
谢谢何传启研究员。何传启研究员从2000年起以自然科学的视角和方法论开始切入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十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新成果,他已是三十多本著作的作者和合作者,刚才他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概括了现代化研究和世界现代化论坛的意义。特别是他提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国际合作;今年的世界现代化论坛,将促进现代化领域的国际交流,我想,这是不无道理的。
2013-08-08 09:21:53
- 主持人 郭传杰:
2012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国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实现“复兴梦”的过程,就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国现代化,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中国现代化研究,需要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今天举办的世界现代化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我们非常欢迎参加本次论坛的国际朋友与中国同行进行深入的现代化研究合作。我们也欢迎这次没有能参加论坛的国际同行有机会来中国看看,随时交流国际现代化的成果与心得。
下面有请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理事潘教峰教授致欢迎辞,请大家掌声欢迎。
2013-08-08 09:22:24
- 潘教峰: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它的含义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这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
我提议,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位专家和朋友!
2013-08-08 09:24:36
- 潘教峰:
北京正值盛夏,今天我们欢聚在中国科技会堂,共同见证世界现代化论坛的首次举行,共同交流现代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共同分享现代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期盼已久的国际盛会。
2013-08-08 09:24:57
- 潘教峰:
众所周知,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一个世界潮流,它发源于先行国家,然后扩展到全球,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数十亿人口,正致力于现代化的进程,这是人类发展理事长的一个大事件,也必将引发人类文明进程的大变革,引发世界格局的大调整。伟大的实践催生先进的理论,也迫切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人类在25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需要总结,切实实践和面向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在理论上加以回答。这些问题又往往是跨学科的、综合的、交叉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化研究开始兴起,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产生了众多的现代化研究成果,形成了众多理论流派,它们为全球现代化的进程、为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3-08-08 09:25:23
- 潘教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现代化就是中国的一个国家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必由之路;现代化研究受到中国学者的重视,高水平学术著作不断问世。2002年,中国科学院成立现代化研究中心,它是中国第一家跨学科、综合性、专业性的现代化研究的国家研究机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
2003年以来,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连续举办了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的论坛,2012年它发起和组织了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筹备,今天这个论坛在这里如期举行了。在整个筹备过程中,也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的支持和交流。参加本次论坛的交流,既有现代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的国际著名学者,几十篇论文的作者,还有一些著名的新闻机构的朋友等。借此机会,我要衷心感谢朋友们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2013-08-08 09:26:15
- 潘教峰: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现代化与全球变化,这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够开展深入热烈的讨论,并取得积极的成果。本次论坛也将会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报告,现代化论坛的宣言,将向社会公开。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和朋友的支持和参与,衷心祝愿各位朋友参会愉快,衷心祝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3-08-08 09:26:51
- 主持人 郭传杰:
谢谢潘教峰秘书长代表中国科学院所致的欢迎辞。
刚才潘教峰教授的热情讲话可能已经产生了许多共鸣。确实如此,现代化研究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但现代化研究的国际交流,还没有稳定的渠道。所以,论坛组委会和学术委员会起草和通过了“现代化论坛宣言: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的综合报告”,倡议成立“世界现代化学会”,定期举办“世界现代化论坛”,建立开放获取的“现代化科学期刊”,这是非常实际和必要的。谢谢潘教峰教授。
2013-08-08 09:27:14
- 主持人 郭传杰:
国际社会学学会前主席、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意大利米兰大学教授马蒂内利原本要亲自出席今天的论坛,但是因为临时要参加意大利总理召集的一个重要会议不能前来,他特地发来一篇书面致辞,委托何传启教授宣读。现在有请何传启教授宣读马蒂内利教授的致辞。
2013-08-08 09:27:30
- 何传启:
马蒂内利教授给我写了一封信,说八月上旬他将跟意大利总理有一个重要的论坛,所以来不了,于是就写了一封信,让我代读一下。他说:
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国际会议。不能和你们一起参加,我感到非常遗憾。这次会议将为现代化的比较研究的国际合作开辟道路。这种国际合作,既有重大意义,又是跨学科的。
现在,我与何传启教授共同签署世界现代化论坛的综合公告,还将共同编辑会议论文集。
此外,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积极推动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建立,它将促进有关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知识进步,关注趋同和分化的辩证法,以及多元现代性。
我把最好祝愿献给各位,预祝本次科学大会富有启发性,并取得丰硕成果。我期待与各位在下次会议相见。
各位同仁,我为论坛提供了一份书面特邀报告——“全球现代化及多元现代性”。你们可以在会议论文集中看到它。
2013-08-08 09:27:52
- 何传启:
下面是我论文的若干要点。我特邀报告的题目是全球现代化与多元现代性。
什么是现代性的基本维度?现代性是否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社会状态?是否存在迈向和完成现代性的不同路径?是否存在走向现代不同方法?艾森斯塔特、高卡尔、泰勒等作者,在现代化研究中对此进行了举例分析,威特罗克认为存在多元现代性,并且断言迈向及完成现代性的路径是不同的,甚至是可替代的。然而,这一言论却招致了一些学者的批评,例如,施密特等认为,这只是现代性的基本模型的一些变种。
2013-08-08 09:29:14
- 何传启:
在本文中,我讨论了当代多元现代性的文献。我的观点是,现代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同时现代性存在多种形式。此外,论文中还表达了本人在2005年出版的《全球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本次大会将提供该书的中文版本。
首先,多元现代性的提倡者在趋同问题上立场鲜明,认为走向现代性和现代化社会的路径存在巨大差异,他们拒绝对现代化和西方化进行简单比较。此外,他们认为,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文化活动,而非结构性状态或制度性现实,“现代性的历史,是不断对各种文化活动进行构建及重建的过程”。有些学者认为,现代社会组织只有一种合理模型;而多元现代性则认为,“现代化的后发者”可以进行根本性的制度创新,也就是说有多种模式并存。
2013-08-08 09:29:40
- 何传启:
我的第一个主要观点是关于现代性的欧洲和西方起源的争论:我们应该清楚,认为存在多元现代性,并不意味着淡化当代的全球状况起源于欧洲现代性,并且已经被这段历史所塑造的事实;特别是对知识进行无限探索、超越极限(在但丁的《尤利西斯》、歌德的《浮士德》等文学人物中均有表达)、自由和宽容的文化态度,它们被具体化为一系列特定机构(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经济、主权民族/国家、研究型大学)。有关多元现代性的观点充分考虑了全部的历史,其他观点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因为它们无法区分两种现象的不同。
2013-08-08 09:29:55
- 何传启:
第二个主要观点源自这样一个事实,即我注意到,在当代全球现代性中,趋同的要素,比一些多元现代性的提倡者所承认的要多得多;具体而言,与其过去相比,我发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及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国家呈现更多的相似性。大多数多元现代性的提倡者往往过分强调地方和国家的特殊性,却忽视这一点,即当今大多数社会变化发生在全球依存度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之下。
2013-08-08 09:30:11
- 何传启:
第三个主要观点是针对多元现代性的大多数提倡者提出的,他们在分析现代化时,倾向于关注文化因素而非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这将诱使他们高估那些具有全球现代性相同经历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无论现代技术和现代机构何时从世界的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地方,都不应该武断地将文化维度从现代化的其他维度中分离出来。
2013-08-08 09:30:26
- 何传启:
第四个主要观点是关于大多数多元现代性的提倡者完全拒绝经典现代化理论家的思想并误解他们的观点。我试图在本书中说明,如果根据全球化的情况,对结构分化理论,对于本地与全球之间紧张关系的分析,以及迈向现代化的不同观点理论,进行适当改进并更新,那么,它们仍然会获得丰硕成果。
2013-08-08 09:30:33
- 何传启:
最后一个仅涉及部分多元现代性提倡者的重要观点是,无须将多元现代性与后现代化的概念联系起来。因为,当全球各地的非西方人,正在批判性地进行混合现代性时,宣布普通现代性的终结,似乎为时过早,并且有以种族为中心的嫌疑。
如果要沿着可替代现代性的思路进行富有成效的思考,我们就必须面对不可避免的趋同和分化的辩证法,并且解决相关问题。常见的做法是:体制安排趋同,现代性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表达则是多样性(分化)。
2013-08-08 09:31:16
- 何传启:
尽管存在弱点,但是通过强调“文化有多少种,通往现代性的道路就有多少种”这个事实,多元现代性观点还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我的主要观点中,倾向于分享该学派的温和观点,它接近于资本主义视角的多样性,承认现代性流动浪潮的力量,及对全球化趋势进行适当调整的可能性。
最后再次谢谢大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2013-08-08 09:31:27
- 主持人 郭传杰:
谢谢何传启研究员刚才宣读马蒂内利教授的主要观点。刚才马蒂内利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推动现代化研究的共同体的形成。我理解,这就是要尽力成立现代化研究的国际性学会,他希望在下次论坛上能与大家会面。同时他在致辞中特别强调多元现代性,强调趋同性和多样性的辩论法,我想这些观点对世界现代化的研究都是颇具启迪和有重要价值的。再次感谢马蒂内利教授和何传启教授。
2013-08-08 09:31:39
- 主持人 郭传杰: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根据会议议程,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暨11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的开幕式到此已完成了使命,论坛暂时休会,请大家到门口合影留念。
在此,我们再次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并祝愿各位专家和来宾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谢谢大家。
2013-08-08 09:32:29
- 中国网:
会议暂时休会。
2013-08-08 09:33:01
- 主持人 潘教峰:
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和斯汤帕教授共同主持这个特邀报告,今天的特邀报告是5个,每个报告25分钟时间,还有5分钟提问时间。关于马蒂内利教授,刚才何传启教授在致辞时已经作了介绍,下面还有4个报告。首先请斯汤帕教授作特邀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社区、礼节和自信,现代化过程中的无形因素的辩证法。
斯汤帕教授是世界理论社会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他是波兰克拉科夫亚捷隆大学社会学教授,曾担任国际社会学学会主席,还是波兰科学院的院士,还是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欧洲科学院士,同时还是本届世界现代化论坛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斯汤帕教授作特邀报告。
2013-08-08 09:33:28
- 斯汤帕:
各位朋友,上午好。我觉得能够参加这次是一个殊荣,我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我在这里看到很多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朋友,首先我想向大家传达波兰克拉科夫亚捷隆大学对于大家热情的问候。我所在的大学是波兰克拉科夫亚捷隆大学,它现在有650年的历史了,即使从中国的标准来说,也是很了不起的,对不对?我也希望能传递我们波兰科学院对大家的问候,我也是波兰科学院的院士。我们都是非常关注中国,包括中国各个进展和发展,也希望能够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现代化和近代发展中获得启迪。所以,最衷心的祝贺,对于那些不能来到这里的人来说,我希望能够传达他们的问候。
2013-08-08 09:52:37
- 斯汤帕:
现在我言归正传,谈一下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是一种宏观经济变革的非常关键的类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是一个非常模糊而且有很多争议的概念,就像是社会变革本身的概念一样。现代化在社会学理论中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一是演化理论,或者是发展理论的特征。其中一种看法是演化论或者发展论,是十九世纪的一种社会思维,主要着重于它的不可避免性,它的非线性,以及它的唯一的目的性。另外一种方法,是决定论、宿命论以及确定论,他们认为现代化是一种随机的而且是多种线性和开放的过程,他们认为现代化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一种必要性,是一种成绩而不是宿命。他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否能够实现,要取决于各个不同的社会成员的决定、行为以及他们的选择,同时还需要有个适合的环境来促进这种行为。而这种行为和环境的随机性,就有各种不同的轨迹和不同的现代化结果。换句话说,就是多现代化性。我本人是赞成后者的观点,而且在我的发言中,我会试图解释一下对于这种理论的分析。
2013-08-08 09:55:43
- 斯汤帕:
我的一般理论是关于社会形成的理论,主要有两本著作,一个是已经出版的一本专题论著,另外一个是牛津的布莱克威尔大学所发表的一本课本。这种社会形成的模型,他们有若干个意味,在很多相关文献中都有提及,我们把它放在一起成为综合的画面,主要是关于现代化的十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讲座,但是由于我时间有限,所以我在这里只给大家提供一个列表,也就是未来研究的一种日程。
2013-08-08 09:59:19
- 斯汤帕:
第一个主题,现代化是社会形成的一种执行。这种现代化理论的启迪,可以从社会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几句话中找到,大家可能都能够认出这些话,人们可以去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不能想怎么创造自己的历史就怎么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只能在事实的环境中,而且也不能脱离之前世代的人们留下既定的环境。我想你们都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就是卡尔马克思。现代化创造的历史是对人类的一种变化,我们要了解这是一种社会力,而且主要有三个主要因素的产物,第一个是在其中的行为者的禀赋,包括他们前现代的动机,以及他们希望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比较有意识的现代化的理想类型,它有若干特征,包括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它的开放性允许各种不同的信仰,各种不同的想法,为未来做规划,而且非常乐观。第二个是结构性的环境,它打开了现代化的一种机会,比如说技术的水平、经济的体制,还有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制度。在这里,是现代结构塑造的一种观念所在,这就是机制性的改革,是非常明智的政策。
2013-08-08 10:02:31
- 斯汤帕:
这三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因素,是三种决定性的因素,它可以促进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由人来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决定,可能是个人,可能是集体,也可能是一些权威性的人士,从此形成的现代化的不同的路径,带来不同的结果。第二个主题就是是否现代化只有一种形式,刚才讲的模型中的三个不同的因素,包括社会的个人、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以及传承下来的传统,他们都是充满了变数。很多学者比较主张多重化的现代化的。相应的,我们所听到的西方的或者是北欧的现代化的模式,是各种各样的历史轨迹中的一种而已,各种各样的现代化的流程中的一种。还有一些学者,是在这种模型之外的。第三个主题是多重化的现代化,带来的影响是不是一样的?或者带来的影响更大一些。
全球化是不断纠正的流程,在一些学者的理论中,西方现代化的印象,主要是由于霸权主义的存在以及他们带来的扩展性的影响,不管是经济上的还是文化上的。同时,还有技术上的创新,大众文化的侵蚀性,以及消费主义的传播性。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会受到这样文化的影响。还有人指出,这是不是后殖民主义,也就是西方主义的现代化,在全球化的情况下得到不断扩展,得到后殖民主义,他们带着军事、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印记在世界各地进行传播。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也看到了多重现代化趋势的产生。
2013-08-08 10:05:29
- 斯汤帕:
第四个主题就是有一些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或者他们主导在推动批量生产,以及整个现代化的过程越来越多的趋同。答案不是这样的,现代化是多重情况构成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以及心理方面的影响。全球化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强制化的霸权主义和强制化、一致化的趋势,在西方国家所谓的综合症里面,也就是资本主义再加民主,民主再加个人主义,再加安全的考虑。
2013-08-08 10:11:51
- 斯汤帕:
第五个主题,如果说现代化有不同的轨迹,我们怎么知道在一个具体的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一种真正的现代化,而不是伪装的?是否有具体的指标,是否有一致的全球通用的现代化的原则呢?这可能是很难回答的问题。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没有办法基于一些简单的事实来回答,必须要进行价值的评估,也需要一些意识形态上的指南,同时也需要哲学、人类学和道德学的观点。对我来说,现代化并不是自己本身就可以看到价值的,它其实是一种工具,它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工具使得人生活得更幸福更加充实,更加有尊严。具体来讲,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能够获得人类发展所获得的更加平均的成果。我比较倾向于浪漫主义、乐观主义,而不是比较悲观的。有三种人的潜能,一是创新性,第二是推理和对问题的反思,第三是希望能够有更加富裕的生活,能够有更好的社区,希望建立起信任、忠诚、合作。人之所以为人的综合症,以及人所拥有物质的综合症,就是人拥有物质的区别。人类生命中的许多机会,也就是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路径。
2013-08-08 10:18:10
- 斯汤帕:
第六个主题,人的这些驱动力,是不是必须要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完全实现?并不见得如此。因为在社会形成的这种模型中,有一些比较有利的结构性的情况,可以不断地使得人的现代化的过程能够更加有动力,寻找新的更积极的动力。有三个前提条件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一是需要有一些经济和技术上的发展,这样才能保持人的舒适和繁荣。第二是必须要有更加广泛的教育,其中包括道德以及审美的教育。这样才给人之所以成为文明的公民的基本能力,也就是他们拥有技能,能够有效使用技术上的、经济上的和文化上的机会,来促进并融入现代化的过程中。第三是文化方面的前提条件。文化的机构能够让这些艺术和其他看起来阳春白雪的东西更加适合,能够提高全体公民对于文化的一种敏感性。这三个前提条件并不是同时出现的,他们需要一些政治上的愿景,政治上的意愿和决心,希望有效的实施。建设结构性的或者机构上的努力,使得人们更好地释放他们的潜能,这其实是社会的领导所要做的事情,也就是不断地培育这些现代化的项目。现代化必须要包括上述这些方面的改革,并且能够去动员他们的人民,并且使人们有更好的动机。一些学者出了一些理论,就是动力理论的源泉。
2013-08-08 10:24:59
- 斯汤帕:
第七个主题,不管对权威机构来说,他们可以使用前几代、传统的智慧,带来他们的改革。还有对于公民来说,他们是根植于自己传承下来的历史和传统中来的,尤其是在患难的时代中,这样的传承会让他们有一种安全感。传统的重要性以及得到了诸位学者的探讨和强调,现代化的一个优化的路径其实就是历史性的、文化性的进行创新,也就是新老并存。
2013-08-08 10:27:04
- 斯汤帕:
第八个主题现代化带来的是不是都是收益,以及人在现代化条件中的改善?答案依然是否定的,现代化过度美化的描写是一种错误。我们的世界在任何事情都是有失有得的,就像一句话说的,没有免费的午餐。现代化也是这样,我们会看到人们的寿命得到了延长,健康得到了提升,技术上的创新使得生活更加简单,更加有吸引力,有更多的社会资本,钱更多了,提高了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意识。但是,我们已经看到,经典的现代化理论中,已经指出了一些负作用,以及现代化过程中所不可避免带有的一些镇痛。马克思就指出了异化的理论,杜坎等指出了官僚主义的一些错误,还有尤根指出了官僚系统的殖民的现代化道德生活。最后的一个作者,也是社会运动的一些领导者,他提出了所谓战争性的理论,也就是赤裸裸的、血淋淋的这些理论,比如说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受到的恐怖主义的袭击,对于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剥夺、污染以及气候变化方面所带来的代价。所有的这些都向我们指出,现代化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天堂,它总是会带着其他一些部分的缺陷以及无法实现其正常的功能。但是一般水平的现代化来讲,往往带来的是全面的、快速的社会改变,而这种快速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阵痛,这种变化本身有时是一种错误,有时是一种进步。它的成本必须要得到平衡性的考虑。
现代化过程中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我个人和亚历山大提出了一个创伤理论,尤其是文化创伤理论,我们希望能够理解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什么样社会改变的中断,一些可延续的本该延续的中断,一些传统的中断,这种中断的过程中,人们缺乏安全感,人们需要快速适应而带来的阵痛。这种情况下,人们利用一些内部的信念以及传承下来的记忆,这一点是最难抹去的。从创伤的文化理论来讲,我们有这种分享的和不断限制的文化理论的事实,某种意义来说这是杜坎指出的瘫痪理论。现代化的创伤理论也是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常见的现象。
2013-08-08 10:30:17
- 斯汤帕:
第九个主题,现代化的路径是不是平稳的、渐进的,有一些与此理论相对抗的认为矫枉必须过正的观点,他们认为现代化就像扶梯一样,不断上升,同样的速度,而且沿着同样的道路,永远的、平稳的、渐进的上升的。但是从社会形成的角度来看不是这样的,没有像扶梯一样缓慢的、平稳的上升过程。不仅来自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主义和革命主义的影响,我们觉得现代化的图景本身就包括对抗主义以及冲突主义和更多的冲突。
社会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或者长成一个样子的,它往往会有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愿景、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识形态。那么现代化到底为了谁,现代化到底是谁的,这是我们不断纠结的问题。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好处,永远都没有办法被平等地、平均地进行一个分配,他们可能会满足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精英、中产阶级、一些专长职业者,他们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利益,他们改变的成本低。但是有一些人成本就会更高一些,现代化在给一些人带来好处的同时,可能就会侵蚀到其他一些群体的比如农民或者社会的脆弱群体以及贫穷的农村地区人口的利益。现代化也许会使得一些传统的理念,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拔根而起,直接影响这些人的安全感,也会形成人们带来的一种阻碍。并且在这个阶段,会使得现代化进程不得不停滞下来,充满了冲突的、不断的见到各种各样冲突的现代化过程,劳伦斯多德进一步描述和分析中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他说现代化永远都是一个审不完的案子。
2013-08-08 10:39:41
- 斯汤帕:
第十个主题,现代化的未来是不是可以从现在的趋势中进行一个外推,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现在的情况预计到一些质上的变化?也就是一个临界值所带来的质上的变化?复杂的现代化带来的辩证化的理论,其实就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对未来的预测到底是不是可能的呢?渐进主义者和发展主义者所带来的一些研究的成果和他们所传承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在分析未来主义,也就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觉得未来必然是一片光明的。与此对应的,所谓社会形成这样的理论,又会指出没有确定的未来。为了进一步展望到底什么是必然的,我们需要不断开放式地进行这样的现代化,否则一切都成为不可能。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概率上的分析,可以去预防一些风险,经济上的繁荣、丰富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还有更多精神上的需求以及后物质主义的价值,以及对于现代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健康、福祉、平和、安全感、审美方面的敏感性,这是我们追求的。当然了,如果想这些现象实现的话,我们必须要有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且要尽可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整个社会,整个世界都还远远没有做到。但是有类似的直觉,或者对更高的需求、更好的价值的梦想。
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由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哲学思想、不同的学派、不同的理论研究的习惯,都表达了同样的人类最基本的、更加直觉性的、更美好的需求,像马思诺、马利诺夫斯基,其他一些学者,都表达了类似的社会功能上的基本需求,也就是从需求这一点,不同的学科又有汇合,也许,但是我要强调,只是也许而已。它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希望,我们人类的社会,他们不一定是随着现代化有越来越多的汽车,有越来越拥挤的道路,然后越来越大的城市,越来越高的楼房,越来越丰富的购物场所,更加拥挤的海滩,越来越快的计算机,越来越大的像素,以及越来越多的手机应用,越来越吵闹的音乐会,越来越丰富的电视节目。也许它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更加具有雄心的东西,我们的社会形成,他们只靠希望是不行的,如果要让希望成真,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我们必须为之奋斗。就像是一个伟大的意大利哲学家曾经说过的一样,在我们的社会上,我们对未来的预测是要不断地设法实现我们的预测。也许在我们的现代化的下一个阶段,我们会看到,我们为更加深层的人性而做出的斗争。
2013-08-08 11:02:41
- 何传启:
刚才斯汤帕教授做了一个精彩的报告,我们知道,现代化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有很多概念与现代化相关,比如说发展、转型、创新、进化,我想请教的问题是,发展中现代化与这个概念之间有什么差别没有?他们的特点是什么?谢谢。
2013-08-08 11:05:07
- 斯汤帕:
刚才在我的发言中曾经提到过,我们有各种不同层次的笼统的概念。当然,社会变革是一个最笼统的概念,只是在我的理解来说。发展是一种比较具体的社会变革,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变革是由内部的力量所产生的,然后它产生了发展,产生了生长,就像是一种花,或者种子的发芽一样的生物性的生长一样,有内在的往外推的力量,这就是发展的广义的意思。
现代化是一种类型的概念,来指社会变革的一种类型,一种发展的类型,它有非常具体的特征。从历史上来说,它也有非常独特的组织形式,而不是一些内部的,不是笼统的,不是到哪里都能够发生的,它是一个非常具体的进程,让它改变了一些发展的想法和理念。首先,它不是不可避免的,不是说非得要进展,去改进,去改善,它并不是自动地就进行了,不像是种子开花一样这样自然的过程,种子开花有一些内部的力量,自动地就会产生花朵,只要有适时的条件。而对现代化来说不是这样的,现代化是一些内部的力量再加上一些外部的力量合在一起,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等这样的因素。而且,它的外部力量,社会都不是孤立的,社会的任何一种成长,都不像种子开花一样,这种生长是有很多的内部影响以及外界的影响,这些组织只是其中的一种因素,还有一些希望的力量,他们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现代化途径。所以现代化在我看来是一种基于历史的概念,涉及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一种体验,是我们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等的一些体验,而不是一种普通的发展,因为发展是必要的,而且发展有唯一的目的地,就像是天堂一样。发展是自动产生的,而现代化是由人类推动的,是采取行动,进行选择,进行决策,包括各种人,包括组织机构的人,包括各种学科的人,还有我们的公民社会,还有人们每天日常的活动。爱德姆史密斯说过,数以百万的人的行为会产生一种宏观的结果,他们决定怎么购买,怎么销售,怎么储蓄,怎么花钱,他们有什么样的假设,他们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这些组织,所以它是随机的。而对于我来说,发展比现代化更加落后。
2013-08-08 11:06:47
- 提问:
我是来自于江苏省苏州市,我们那里正在进行所谓苏南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这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一个项目。刚才你的发言当中讲到了,现代化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标来判断,可是我们那里却是经过国家批准建了一个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生态的,几十项指标,包括城市化要达到75%。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中国的这个进程可能跟其他国家有所不同,你是否愿意评价这样的一些政府行为?谢谢。
2013-08-08 11:16:03
- 斯汤帕:
首先,对于这些共同的指标,我刚才讲到了一些,我们回来可以看一下这些组织是否能有进一步的进展,有一些是非常显然的,但是有些对我来说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比如说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多的满足自己愿望的能力,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能力,当然还需要有一些技术上的指数,也是可以让我们考虑的,因为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容易,包括电脑、手机、互联网,他们也是一些指标。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本身是简单的。
我们在历史上一直去讲各种现象的正面以及负面影响,现代化可以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指标,一些笼统的指标,当然您说的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是有一些标准的,也可以有不同的值,比如说城市化率。我们尽量希望了解现代化,并且还要强调在现代化中的各种差异性,然后把当地的一些传统纳入到其中,包括一些宗教,还有传统等等,都考虑在其中。我们可以使我们的指标都各有不同,包括一些比较敏感的、政治上的指标。在我的发言中,还没有更多地讲到这个问题,对于中国的模式来说,我没有资格来评论,我这是第二次到中国,五年前去过上海,现在来到北京,所以我怎么可能给大家关于中国模式的任何的评估呢?当然,中国是有了非常伟大的成绩,我相信每一个中国学者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当然有正面的,就有负面的,对每一个现代化来说,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不管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我们现在还希望看到中国的经验,然后我们还要不断调整之前的一些结论,中国的比较独立性的政治上的特点,因为你们也已经显示出来了这样的政治系统也是可以产生非常巨大的成绩的。所以,我不是一个政客,我现在只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学的学生,所以对于我来说,我是没有办法去评价这么复杂、这么大的一个社会现象的,因为我毕竟只来过两次中国。
2013-08-08 11:20:48
- 提问:
原来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来讲是现代化的模板,马蒂内利教授也讲到多元形式的现代化不能改变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我想问的是,在现在比较风云多变的情况下,是不是人类对现代化内在规律的认知也存在很多局限?
2013-08-08 11:22:20
- 斯汤帕:
我已经在讲台上讲了四十年的课了,所以在我发言的时候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如果我对于问题的理解没有错的话,你想说的是,是不是有一些通用的、普遍的规则或者趋势在现代化里面,或者他们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在不断地研究一些其他名不见经传的一种想法,有一些美国的学者在二十世纪上半世纪的时候,吉迪斯是美国进化论和发展论的学者,他说在进化的整个过程中,有不同的阶段,在这些阶段,这些进化的法则和规则有所变化,包括物质上的变化,还有动物和生物上的进化,还有新的规则的出现,然后还有人类这个物种的进化。由于人们有了更多的思维的能力、规划的能力,更强的制定目标的能力,所以他们会有新的维度出来。如果我们沿着这种思维,我们变革的规则在不断变化,社会变革的法则在不断变化,所以我们也可以去想,在现代化不同的阶段,由于现代化本身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进程,它是有着多个阶段的进程,在下一阶段会有新的规则,新的机制,新的社会规则也会不断出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及时沟通,可以跨越国界及时沟通,任何现代化的规则都变化了,因为科技的创新,因为在沟通方面的巨大变革,使得我们有非常多的渠道进行意见的交流。所以,它也就改变了我们的机制。现代化有很多的法则也已经变化了,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经济技术甚至政治,也都在不断的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中。所以有一些有一些动态的方法进行研究,即使这些法则在各种不同的时代,在过去,在现代,在未来都会有所不同,所以现代化的机制也会有所变化,这是我的想法。
2013-08-08 11:24:09
- 主持人 潘教峰:
谢谢,讨论非常热烈,时间已经超过十分钟了。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斯汤帕教授的精彩报告。下一位报告是科恩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现代化理论”。科恩博士是美国新泽西理论学院化学环境科学系的副教授,同时他也是环境综合研究系的主任,还是该校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的主任。他同时还担任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副教授,是本届学术委员会的成员,让我们欢迎科恩教授作报告。
2013-08-08 11:25:00
- 科恩:
非常感谢能够来到这里参加这次大会,这是我第三次来到中国。我已经把我部分的发言翻译成中文了,希望这样能够有助于更加正确的翻译。
今天上午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讲的这些东西,其实和之前的发言主题有些类似。我带来的理论核心是现代化核心的现代化,也就是后消费主义所面临的挑战。
这里面有一些比较简单的自我介绍,可以让大家更加了解我的内容。我是一个学术刊物《可持续科学实践和政策》的主编,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也可以跟大家进一步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同时,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也共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际学术网络,叫做“可持续性消费”的网络,在过去五到十年间是在中国之外运行的,但是现在已经开始积极动员,并且招募一些中国的同事,大家对欧洲和北美的可持续性消费感兴趣的话,可以加入这个网络。几个月之前,我还出了一本书《可持续性消费的创新》,我们把它称为新的经济社会转型的方式,也就是用可持续性的方式消费。
2013-08-08 11:25:18
- 科恩:
在过去的几年中,其实最主要的一个机制把我带到中国好几次,就是由于一个国际的组织,它是1992年成立的,也就是里约那个会议之后建立的国际合作中国委员会,主要是促进环境方面的合作和中国的环保部以及中国的国务院进行合作。他们建立了一个新的任务工作组,也是关注如何通过可持续性的方式促进环境方面的保护,这个项目我们也参与了,我们将会尽快在今年年底提出一个报告。
2013-08-08 11:25:45
- 科恩:
我想接着讲几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主题,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中,对现代化的理解总是离不开对消费主义的理解。传统社会中,催化剂的利用,消费主义促进经济最初的腾飞,逐渐成熟,成为现代化。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模型中指出的,这其实就是大众消费的阶段。那个时候没有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在一个社会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大众消费主义之后,就像现在,大部分的欧洲国家,当然了北美的国家,还有其他的一些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大规模的大众消费的阶段了,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社会改革的终结,接下来会怎么样?接下来我会展示一个证据,在欧洲也看到了这样的转型,从大规模的大众消费主义向后消费主义的转型。这也是我们今天在中国经常看到的,中国非常积极的或者非常热情的在迎接消费主义的时代。当然了,有很多的原因。在这个时候,在北美,我们看到了一些早期的迹象,也就是美国的这种消费者的类型在衰落,过去一百年这种类型在衰落。在中国的环境中考虑一下中国的GDP和美国的GDP的比较,在美国,70%以上的创造是来自于终端用户消费者的消费,而在中国,终端用户的消费只占到整个GDP的贡献率的35%,这样的一个事实,这样的一种观察的结论,其实是落后于中国的政策之后的,因为中国的政策要尽可能拉动消费,促进内需,提供经济增长新的引擎和新的动力。所以正常情况下来讲,我们听到美国这样的故事题材比较多,如何经历了这样的现代的消费主义的阶段,现代消费主义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体现,是人们的一种激进精神的表现,人们想要更好生活的表现,比如像PNG、宝洁是典型的代表,还有美国的通用公司,还有其他一些公司,他们是典型的代表,不断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似乎这一点永远是不饱和的,进一步地刺激消费的产生,尤其是能够在广大的中产阶级身上实现更多的消费。
2013-08-08 11:31:05
- 科恩:
这张幻灯片上表现的,我们至少在北美,还有欧洲,我们生活在消费者的社会中,最典型的是所谓给消费者的社会的概念,它是以一种比较否定的方式表达的,是在自嘲,有点过度的奢侈,过度的放纵和享乐。我想离这个稍微远一点,开发出一种更加严格的、更加科学的政治经济角度去定义消费者和消费主义。如果打开一个字典的话,大家会看到一个消费者的社会的概念被定义为这样的社会,购买和销售大众消费品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大众媒体会进一步促进,并且成为这个社会程序主导的进行活动,以一种更加严格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卡带这个概念的话,我们可以找到五个最主要的驱动力量,第一个驱动力量,对大家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大家至少是做社会科学方面研究的,刚才有教授也讲到了,他所提出这样的消费社会的概念,当代的社会操作融入了这样的社会中,但是他们不能在自己的一个狭隘的社区中得到了定义,它已经超越了时空,并且得到了非人为因素和更加抽象因素的引导,这是创造一个消费者社会的主要的驱动力量。社会的碎片化是另外一个主要的驱动力量,社区成为了更加小的集体,在消费的过程中和销售的过程中,已经不局限于小小的社区,而是在一个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实现这种消费。第三个就是准个人主义化、准个性化。过去一段时间,有很多理论家也提出了这种准个性化的消费,不同的产品被生产出来,尤其是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被推出来。第四个就是商品化,也就是趋同化,不管是商品,还是一些概念,一些想法,更多的是把它进行商品化的操作。还有一点是市场化,参与自由市场的竞争,更好地促进产品服务的交易,也就是所谓自由市场化主义。
2013-08-08 11:31:55
- 科恩:
在之前我们探讨的过程中讲到了现代化和美国式的消费者社会,一直都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和现实。在美国,有一些前提性的条件,使得美国的社会成为了这种消费者为主导的社会,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有一些最基本的条件,比如说比较好的人口红利,比较好的人口结构,经济上的条件,也进一步促进了消费者社会的一个建立、形成,还有政治上的因素,一直都非常支持消费主义的发展。还有,有一些环境和自然资源上的禀赋,给我们提供了材料和可消费的东西。在二战之后,曾经出现过一些泡沫经济的情况,但是很快就通过了。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美国在不断地塑造消费者为主导的社会,并且形成了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在美国,在二战之后的前三十年中,我们的确看到了非常快速的收入的增加,增长更加快速,曾经有这样的政治上的一致意见,就是进一步支持经济的增长,并且进一步拓展消费者市场,重要的是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方式方法,给他们钱,给他们必要的工具和资源,支持这样的经济的增长。通过军事上的努力,来确保自己有一个丰富的安全的自然资源和条件,这样才能够不差钱不差料的促进消费者社会的增长。
2013-08-08 11:32:01
- 科恩:
再回退一步,我们一直都认为,在美国的政府好象并不是非常的积极地推动消费者社会的发展。我个人的观点是认为,对过去几十年中的历史有不同的解读,美国的政府其实是非常争取倡导并且提倡消费者社会发展的,我知道和一些传统的学者观点是有悖的。消费者社会有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进行转型,从储蓄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的社会。在中国,我们现在也看到了这种转型,政府在做这样的努力下,进一步刺激市场的发展,并且去减少存款,让人们把更多的财务上的资源用于更多的消费领域。我们也看到,中国的民众和消费者对此是有一定的阻抗力量的。二是人均家庭收入、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在二战之后的前几十年中,我们看到了不平等的现象在下降,一个大众消费者社会建立起来,大家都差不多有更多的操作空间,而且能够更多地消费指导他们的生活形式。从历史上来讲,确保政府的养老保险,有时候在1930年代的时候,给消费者提供安心丸,让他们安心进行消费,政府担保的抵押,进一步清除银行在个人住房贷款中的后顾之忧,由政府进行这样的担保。还有在郊区的房屋,都是通过政府这方面的机制,提供信用贷款的。这些都是搭建的平台,政府其实是非常支持倡导并提倡鼓励消费者主义在欧洲的一些过程,出现了类似的趋势。在购买住房和城郊贷款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税费减免,甚至还有政府补贴的情况。还有高速公路,以及其他的一些公路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建设到农村地带,以进一步促进那里城市化的发展,并提供一个消费的环境。这是需要非常多的政治上的决心和努力才能去创造,并且实施推行持续政策。
2013-08-08 11:32:44
- 科恩:
我们现在是不是看到这样的机制的彻底崩溃或者即将远去呢?我也想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消费社会,在美国,还有在其他的国家,如果想进一步存活下去的话,没有中产阶级做不做得到?中产阶级是不是支撑一个消费者社会最主要的动力和最必要的前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产阶级的发展在美国经历了大风大浪,他们的规模在过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什么我们会看到美国的中产阶级和消费者社会的人群在减少呢?婴儿潮阶段的人已经老了,他们的行为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地依靠政府提供的养老或者医疗健康方面的服务,而并不是自己积蓄其他的一些物质财富。还有,在1950年代中期以后,到2050年的时候,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也会比较严重。还有,在美国,中低收入的人群比例得到了描述,美国的消费者也就是处于中下阶段的消费者,现在的生活在整个美国来说,比较起30年前的这个阶层的人来说,是大不如前的。从1990年代末到现在,我们没有看到这么大的收入上的差距。在美国,还有在其他一些欧洲国家,我们也看到类似的情况,进一步实现经济上的发展。就像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我们要实行一些政策,在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要一年实现1-1.5%的GDP的增长就认为是非常不错的了,政治上的一些政策上的变革,有一些方面是促进功能提升的,有一些方面反而带来了功能上的缺失。我个人来说,对现行的政策是非常悲观的。还有,美国政府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做一个宣传者、倡导者,倡导消费者社会的发展的。我觉得,在未来,这将会进一步持续下去,促进经济的发展。
2013-08-08 11:35:54
- 科恩:
还有,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再像过去那样去挪用或者随意调用一些资源了,在一些商品市场上去叱咤风云了,它有了非常强力的对手。它虽然正在衰退,但是依然有非常高的消费力。
我现在想跟大家讲一下北美,还有一些欧洲的国家,我们看到他们有越来越多的分化。而且,在我们称为是精品消费主义,另一方面,是平庸消费主义。对于精品消费主义,它来自社会的精英,而大部分人是以生存为目的的,我们在全球的市场上,以及在国际上,以前的公司都是以赌博的心态进行操作的,现在他们是有了一个消费市场的沙漏理论,他们不是说朝着庞大的中产阶级来大批地提供产品,他们把自己的产品分化成不同的层次,然后去满足各种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在最中间,依然是中产阶级,在他们的营销计划中,中产阶级的地位跟以前不能同日而语了。还有一些大的金融公司,尤其是花旗集团,他们去讲了他们的运作是要根据沙漏理论进行运作,要挣钱,一方面你要提供奢侈品给高端的消费者,同时还要投资一些给中产阶级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公司。而这些中产阶级与精英相比,财富要少很多。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现在有消费着社会支柱的崩溃,我们看到有一个逐渐的过渡,过渡到后消费主义社会,一方面有精品消费者,另一方面,为生计而消费的平庸消费者。同时我们看到新的发展,有新的经济。我想讲主要的二战后美国消费社会的两个元素,首先第一个是房屋,第二是汽车。在美国的住房拥有可以是几十年的,现在的购房率是1995年以来最低,而现在人们对于购房的概念也改变了,有更多的人租房,租房率是现在最高的时候,而且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非常微妙的情况,这是我们进行的一个研究,发现现在人们想到去买房子,然后想到用几十年的时间去服务房贷,还贷的想法都跟以前不一样了,大约50%的美国大众会拒绝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是他们的房屋总是大大小于他们的还贷额,人们宁可离开他们的房屋,去租银行所收回的抵押房屋。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在社会上人们对于租房和还贷的概念都改变了,当出现这种新的价值观的时候,我们消费市场的概念肯定是不一样了。另外我们有初步的证据证明,我们看到对于美国来说,汽车的道路似乎也在结束,现在似乎到了汽车高峰期,我们知道石油的高峰期,借用这个概念来指我们的汽车高峰期,现在已经越过了汽车高峰期,不管是使用还是购买,不光在美国,欧洲国家也是同样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在日本的下降趋势,我们想,下一个就是日本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我们看到有新的社会价值观,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营销界所称的青年一代。现在二十出头的人,在这个图中可以看到,他们获得驾照的兴趣也在减少。之前也讲过了,现在沟通非常容易,减少了购车的积极性。
2013-08-08 11:39:52
- 科恩:
现在社会上都出现了创新的状况,我们的创新主要在科学实验室,还有工程设计工厂,还有营销界都有创新。我们外面的每个人都是创新的促进力,这种集体的创新力量,现在开始表现出来了,它的表达在欧洲和欧美称为新经济的种子,其中的一部分被称为当地的生活经济,人们去打断了与全球的供应链的联系,然后以当地社区的概念建立起自己的供应系统,然后根据他们当地的情况建立当地的供应系统。我们看到,在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名词,叫做产销合一,这个概念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还有一个学者在他著名的《后工业社会》这本书中提到了,也就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界限不是这么分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去ATM机,从银行取钱,我们现在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如果我们在Facebook上发贴时,或者在推特、微博上发贴时,我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所以这就是产销合一。所以Facebook的用户如果停止在网站上发贴的话,用户就会大大减少,而且Facebook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看到了新的消费方式,就是集体的方式,比如集体的拼车,一些电视行业,还有服务行业,他们重新进行认证二手的交易,创造出了一种交换衣服或者实物交换的体制,比如说可以进行儿童衣服的交换,他们还有一些工具库供大家共同进行消费,大家在互联网上进行谈判,他们可以互换自己的房屋,现在已经成为了非常常见的交易方式。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减量消费主义,现在的人们故意减少出门,然后改变以前的消费行为,让他们的行为有所改变,然后就可以增加他们在消费供应链上的独立性。
2013-08-08 11:41:18
- 科恩:
还有一些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出现,在哈佛的麦克托维尔讲过资本主义的共同价值观,还有一种新的业务模式,还有更高的效率,还有更多的能力,像杰克卡尔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现在有很多的人对于这种共享的概念非常热情,包括共享自行车,还有几个月以前,在纽约有有相关的活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进行这种小心的消费。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还想给大家再讲一下小心的消费。
在发言中间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我们现在是不是进入了后消费主义的未来,至少在安格鲁、美国,还有中国,现在非常欢迎消费者社会的生活方式的,但是在全球又是什么样的趋势呢?我们又要讲到一个著名的解释图,人类最终的归属地并不是大规模的消费,后消费主义的概念慢慢显现出来了,在北美,在欧洲,都过渡到了后消费主义的时间,如果讲到案例的话,我们需要再次审视怎么样理解现代化的过程。我们对于基于物质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新的理解。现代化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在全球又会是什么样的前途。谢谢大家。
2013-08-08 11:41:55
- 提问:
科恩教授,非常感谢你的精彩演讲。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黄耀霞,来自河南省委党校。我感到你的演讲当中,特别是针对中国当前的消费情况,非常有针对性,但是我感觉到,你似乎对我们的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议,或者给我们提供一些对策,我们现在政府似乎并没有真正拿出措施或者机制去激励这种消费。但是,我的问题是,我们研究现代化,其实观念还是拉动经济,但是我们更多的要从思想、文化、社会方面也探讨这些。如果我们国家拉动经济上是非常好的,但是拿出更多的措施,用消费推动现代化的话,对我们国家传统的思想观念,比如说勤俭、朴素会有什么样的冲击或者影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项规定,有人说其实是把我们的消费降低了,有人还提倡让他们去消费,这样就可以活跃本地的经济。您怎么看待这些中国的特殊的现象?
2013-08-08 11:44:02
- 科恩:
中国的消费者社会的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两难之地,因为世界上没有足够的资源来驱使中国实现欧洲或者美国的大众消费的标准。我现在戴上环保的帽子,有些消费已经威胁到了我们全球的环境。我自己的看法是,我想要看到的中国是看自己的资源的能力,去看一下自己的创新能力,然后去看一下历史上的一些例子,去想一下未来的道路。而这个未来的道路,不会是招致人们批评的,就像北美在过去几十年的经历一样,我们愿意看到中国人民问一些福祉的问题,真正的快乐,而不是混淆物质的积累和幸福之间的概念。之前的发言中已经提到过了,所有的社会进步都有自己的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在美国,我们长期以来都忽视了不好的、黑暗的一面,在消费者主义方面。我们现在开始看一下我们的大众消费行为的后果,因为社会的基石已经受到了侵蚀。长话短说,我的建议,对于在座的所有人,对于所有的中国政府机构,我的呼吁是,不要不加批判地去执行美国的消费社会的风格,在我过去跟中国的政府之间打交道的时候,对我来说,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看到中国政府回答往往会说“中国不想成为美国”,我是非常高兴的,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答案,但是我们要看一下未来的路到底是什么样的,这当然是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怎么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生活,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同时也不会是简单粗暴的不断地增加生产,增加消费。
2013-08-08 11:44:58
- 提问:
您报告的题目是现代化的现代化理论,勾起了我长期以来非常困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人类进行现代化的实践已经是有几百年了,涉及到全世界这么多的人,这么多学科,可是作为现代化的研究,最近六十年以来,而现代化的论坛今天才是首届,现代化研究的杂志、期刊,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我猜想你是搞化学的,我以前也是搞化学的,最近十年里对现代化的研究有所兴趣。但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为什么对这样一个宏大的、重要的全世界的新问题的研究,学科的发展如此缓慢,如此落后呢?就这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
2013-08-08 11:46:03
- 科恩:
我想先纠正一下,我不是学化学的。主要是因为当时我的大学不知道到底把我放到哪个学科里,然后我就相当于被派到化学和科学系去了。但是根据我之前的经验,我有一些很好的同事,他们原来是学化学的,他们是做化学教师的。这是一个科学的领域,但是像现代化的研究却不能像物理学,或者是化学,或者是生物学那样进行研究,在美国,化学也是这样,化学行业基本上都是和工业应用相关的。
2013-08-08 11:46:35
- 提问:
我想说,化学和任何二级、三级的学科的研究工作都比现代化的研究要有涉及到更多的人,比如高分子化学一年都要举行好多次国际会议,每次国际会议的规模都相当于这个会议的好几倍,但是现代化研究涉及到这么多问题、这么多人,研究的又很少,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
2013-08-08 11:47:06
- 科恩:
您所讲的这个问题,相应也是化学领域的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它明明很重要,可是研究的人比较少。在美国,物理学家甚至开始重新考虑他们的一些最基本的假设前提,比如说环境污染到底都在,美国、欧洲在1960年代、70年代的时候,无处不在的环境污染让许多的物理学家在重新考虑科学的正确性,以及他们是不是选错了学科,本来应该学化学的。像瑞秋卡森,1960年的时候,米过的环保主义者甚至对化学行业提出了攻击,说压根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学科,他们是环境污染的始作俑者。如果带来真正的纠偏行动,在过去二十年中我们也看到了绿色化学的发展,但是没有看到化学这个行业真正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来,没有办法看到它对社会的贡献。
2013-08-08 11:47:24
- 提问:
我来自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感谢科恩教授所作的精彩发言,他向现代化研究和国家发展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本人非常欣赏这样的问题。我的问题是,后消费跟国家发展阶段有关系吗?它跟现代化有什么关系?
2013-08-08 11:47:50
- 科恩:
因为时间有限,我就尽可能回答一下您的问题,简要地说一下。我所讲到的这些数据,这些图表,我觉得现代化的理论,尤其是一些领先的理论所讲到的这种现代化,有很多是高消费的。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中,很多理论讲及的现代化是高消费的状态。我们觉得,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时刻,需要进行一定的纠偏了,不能只是通过消费来推动现代化,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生物、物理的性能来说,它是有限的,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过分地强调消费作为消费者的一个维度,或者单纯传统的消费来说,是没有办法实现理论上推崇的现代化的。我的评论,和现代化理论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现代化是有所谓的生态现代化的。一个尊重环境,尊重生态系统的现代化过程,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在现代化的理论探求中是被忽视掉的,我之所以在这里大肆渲染后消费主义,就是为了使得在现代化的考虑中加入更多的环保。
2013-08-08 11:48:14
- 主持人 斯汤帕:
接下来有请下一位发言人,也就是我们的东道主何传启教授。
何教授十多年前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论坛,他是来自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在这个领域非常之活跃,有很多著名的著作。还有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他的一些书籍,也是在现代化方面最贵的书籍,200多美元一本。价格反映价值,可见是非常珍贵的著作。有请何教授进行下一个话题。
2013-08-08 11:48:45
- 何传启:
各位专家,上午好!我感到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现代化科学和现代化政策。我想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是1998年开始进行现代化研究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出版了35本关于现代化研究的书,并且完成了1950-2010年期间131个国家的现代化评估。我们还做了一些案例研究。主要有三个图书系列。一是中国现代化报告系列,从2001年开始,有12本报告。二是第二次现代化丛书,有9本书。还有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2003年开始,已经发表了10本书。关于现代化科学的图书有三本: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原理与方法》。
这是1950到2010年六十年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这是1950年至2010年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这是俄罗斯1990-2010年的现代化评估。
我们做了非常多的案例研究,比如说长江模型。目前,长江上游,是比较落后的地区,局部还有原始社会的痕迹;中游是农业社会,在长江下游已经变成了工业化社会,在长江入海口在发展知识经济。就像是人类文明的长河,从长江上游流到下游,流到东海,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不同阶段。为什么会这样?
2013-08-08 11:49:45
- 何传启:
今天在这里我想讲三点,一是现代化研究是一门交叉科学,二是世界现代化的趋势图,三是中国现代化的路线图。
首先,现代化研究是一门交叉科学。
我们知道,现代化研究是一门新的交叉科学,但现代化科学不仅仅包括现代化研究,还包括现代化理论和知识。现代化科学,首先是多学科地研究现代化现象,解释现代文明的前沿变化和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同时分析现代化过程中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等。
那么,什么是现代化,不同人有不同答案。在英文里,“现代化”一词大约出现在十八世纪(1748~1770年)。大致有三种含义,一是一般概念,一是理论含义,一是政策意义。我们关注它的理论含义。目前,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现代化。
首先,从理论角度看,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革,大约开始于十八世纪。它不仅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从传统到现代的重大转变,当前还包括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现代化是一种全球趋势,首先在一些先锋国家发生,随后扩展到全球范围,但有些社区和民族并未参与其中。
其次,从政策角度来说,现代化是一种国际竞争。它既包括追赶、达到和保持国家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也包括国际合作和国际分化,以及国际体系的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不同的地区和不同时代之间又存在着文化多样性。已经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这两类国家之间有一定可能性发生转换。
第三,现代化具有双重性。从文明变化的角度看,每个国家都在进步,都有可能成功地实现现代化。但不同国家的进步速度和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各国不会同时成功。
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过去300年,发达国家始终不到世界国家总数的20%,而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国家总数的比例一直在80%以上。在大约50年的时间里,约有5%的发展中国家有机会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而发达国家降为发展中国家的可能性约为10%。
2013-08-08 11:50:42
- 何传启:
什么是科学?我也不知道,没有人告诉过我。按照科学哲学家的定义,这个词有三种含义。其一,科学是经过验证和证实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一个知识体系。其二,科学是为获得知识和上述知识体系而进行的研究活动。其三,科学是获得上述知识体系的一种思维和方法论。
简言之,科学是一个经过验证和证实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是获得这些知识的研究活动和研究方法。
2013-08-08 11:51:39
- 何传启:
现代化科学又是什么?现代化科学是科学大家庭的一部分,而且是新兴的跨学科的一种科学。它和科学一样,有三种含义。
其一,它是关于现代化事实、特征和原理的一个知识体系。 其二,它是对现代化现象进行的科学研究,即现代化研究。其三,它是进行现代化研究的理性思维和方法。简言之,现代化科学是关于现代化现象的一个知识体系,它既包括现代化研究,也包括进行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
现代化科学是一门交叉科学,它力图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增进人们对现代化现象的理解。它考察一些共性问题:什么是现代化?哪些国家是现代化国家?等等。
从政策的角度,现代化科学是科学的一个门类,它关注十八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前沿变化和国家发达的基本原理,解释现代文明的世界前沿、国际竞争与国际分化,等等。一般而言,发展研究则关注二十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政策。
2013-08-08 11:51:54
- 何传启:
大体上,现代化科学目前包括七个组成部分。(1)一般理论:包括现代化的定义、过程、结果、驱动力和模式。 (2)现代化史:它包括现代化进程、现代化研究史和现代化思想史。在过去的60年里,现代化研究经历了三波浪潮,即,经典现代化研究、后现代化研究和新现代化研究。六十年代以来,约有10种现代化理论出现,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性现代化理论、继续现代化理论、全球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3)分阶段现代化:十八世纪至二十一世纪,现代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论。 (4)分层现代化:现代化发生在人类文明的不同层次上,包括世界、国际、国家、地区、机构和个体几个层次。 (5)领域现代化:现代化发生在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类发展等。 (6)部门现代化:现代化发生在人类文明的所有部门。(7)现代化政策:现代化政策代表现代化理论的实际应用。如果对现代化科学比较感兴趣,可以买我的书,我的书售价高达200多美元。
二是勾勒世界现代化的趋势图。
大体上,人类出现于250万年前,人类文明大约出现在5500年前,而现代化发生于十八世纪。现代化是一种世界趋势,是自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前沿变化。我们相信,现代化是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研究和文明研究联合起来。
人类文明既是一个有机整体,又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的一个集合体,这些文明的进程不是同步的。根据文明水平和文明的特征,人类文明的前沿轨迹可分为不同阶段,但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此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从历史角度看,人类文明可以分成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七个不同阶段。在社会学方面,把人类文明分成了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阶段。请看这些图,它们的划分有四个关键点,就是时间节点。
2013-08-08 11:52:38
- 何传启:
再看看现代化的阶段划分。经典现代化的阶段划分,经典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简单现代化和反思性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所有的划分方式都将十八世纪至今的世界现代化划分为两个阶段,时间的分割点都在1970年左右。
后现代化理论强调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三分,反思性现代化理论关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风险社会,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则划分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三个阶段。我们怎么去解释我们的长江模型呢?在这里可以看到,这是农业社会转化成了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对工业社会的转化是第一阶段,然后从工业社会转化到知识社会是第二次现代化。我们可以把现代化和文明结合在一起,为世界现代化做出一个趋势图。
中国现代化报告完成了对131个国家从1950年到2010年的现代化评价,提供了一张从1950年到2010年的世界现代化趋势图、2010年世界现代化趋势图和2010年世界现代化坐标图。
2010年约有30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阶段,90多个国家处在第一次现代化阶段,6个国家和许多地区仍处于农业社会,一些原住民族仍依靠狩猎或采集生活。发达国家已全部进入第二次现代化阶段,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处在第一次现代化阶段或农业社会。
2010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最高的十个国家是:美国、丹麦、瑞典、芬兰、日本、韩国、德国、挪威、新加坡和澳大利亚。
2013-08-08 11:55:33
- 何传启:
最后,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现代化的路线图。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初等发达水平,中国希望能够在205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最佳的途径是什么呢?这里是我的一个建议,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现在在什么阶段,在什么样的水平,然后我们要知道,中国的道路应该是什么样的。
目前,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水平。这个表列出了中国1950年至2010年的现代化指数。2010年中国处在第一次现代化阶段,属于成熟期。
现在,中国的位置在这里,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这个图上,中国在这里,波兰在这里,美国、英国、荷兰在这个地方。对于中国来说,应该怎么做呢?现在怎么做,未来怎么做,我们有三种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这样一个路径,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第二个选择是从工业社会过渡到知识型社会。第三个是综合现代化。综合现代化路径旨在实现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以及向知识文明的持续前进。
中国的未来目标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到2020年左右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进入第二次现代化阶段,排名进入世界前60位。第二步是到205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排名进入世界前40位。第三步是到2080年左右达到世界发达发展水平,排名进入世界前20位。第四步是到2100年左右达到世界前沿,排名进入世界前10位。
这就是中国现代化的路线图。
2013-08-08 11:55:58
- 何传启:
在这里,我对我的发言进行一个总结。现代化科学为所有国家提供了的一种选择,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希望,为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工具。我们的趋势图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勾画,而每一个国家都需要一个关于自己现代化的专门研究,而这个路线图也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
2013-08-08 11:56:30
- 科恩:
我想问你是否低估了中国现在的情况,或者对中国现在的情况有误解,因为你着重的是国家的指标,我很好奇,想要去看一下这些数字,如果你们进行一个中国各省分类的指标,是不是还是一样的?尤其是在沿海城市,它的情况应该不是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了,至少有一些省已经世界前二十强了,您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
2013-08-08 11:57:04
- 何传启:
您说的没错。我的同事马博士会有一个发言,是关于中国34个区域,从1950年到2010年之间的趋势研究,总体来说,有一些现代化的城市,比如说北京、上海、深圳,他们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欧洲的平均水平,但是有些区域,比如中部省份,比如说我自己的家乡湖北省,或者在湖南省,他们依然是在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一些区域,中国的西部省份,你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些原始的部落社会。整个区域依然是传统的农耕,而不是现在的农耕社会。所以,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不同的区域处于发展的不同阶段。总体来说,在中国的东部沿海省份,他们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但是在中国的西部省份,他们的发展水平依然比较低。
所以对于我们政府来说,就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
2013-08-08 11:57:47
- 提问:
非常感谢您的发言,也感谢您邀请我参加这个会议。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很简单,从您的发言中,根据我的理解,你已经告诉我们了什么是现代化。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现代化是一种科学,但是在我看来,您并没有告诉我们现代化意味着什么?你认为现代化是不是有它特定的目标?现代化自己本身指的是什么?
2013-08-08 11:59:14
- 何传启: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是回答起来也很难。可以把现代化分成六个领域。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像是爬山一样,你可以从这边爬,爬到山顶,如果你从另一边爬,同样也可以爬到山顶。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爬山的想法,怎么爬,从哪里去爬,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不同的人对于现代化有不同的概念和定义。
我理解,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不仅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从传统和现代的巨大变革,而且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所以现代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不同的人,可能会对现代化做不同的界定和定义。如果我们把大家的建议集中在一起,这样对现代化的定义就非常全面了。所以,我们经常希望所有相关国家、相关的科研机构、相关的科研人士,能够更多地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化科学的研究,以此来推进现代化的过程。谢谢。
2013-08-08 11:59:48
- 提问:
能不能举个例子呢?现在世界上是不是有成功的例子,比如某一个国家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的流程,或者成功的在现代化流程中?
2013-08-08 12:01:18
- 何传启: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方面的现代化成就,比如说就社会发展来说,像西欧,尤其是北欧,他们的成绩不错。但是,就经济发展来说,美国、韩国表现比较好一些。
2013-08-08 12:01:37
- 主持人 斯汤帕:
非常感谢,你还讲到了波兰,也算是北欧里面的,我感觉非常荣幸。感谢您充满激情的演讲。我们上午的日程中还有一个要完成的环节,就是关于现代化的宣言。
我觉得这个宣言基本上已经和科学委员会彼此之间作了非常多的电邮上的沟通,也讲到了后续要补充的观点,不管怎么说,现代化论坛宣言之所以能够达成,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有非常多彼此之间的磋商和沟通的。大家对这个现代化宣言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了,可以不用读了,我们强调一下一个大致的总体概括。
2013-08-08 12:04:11
- 何传启:
这个我也同意,我用中文来说一下。现代化论坛宣言是由何传启教授起草,由论坛组委会推荐,经过学术委员会二十位委员的两轮讨论和修改,最后形成的。目前它是由论坛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马蒂内利教授和我联合签署,所以马蒂内利教授要求我在论坛开始的时候给介绍一下这个宣言。
这个宣言目前涵盖现代化九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现代化的含义、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的模式、现代化的水平、现代化研究、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政策、现代化动力和现代化的建议,其中现代化宣言第八条的内容是现代化动力,这条是斯汤帕教授起草的。目前整个宣言,各位专家手里都有了,它提出了三条建议,就是成立世界现代化学会、定期举办世界现代化论坛、建立开放获取的现代化科学刊物。我想就这三个问题请各位专家这两天能够思考一下,我们会在九号下午闭幕式上讨论这三个建议的可行性。借此机会,我代表论坛学术委员会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对这个宣言的理解、交流、沟通和支持,希望它为现代化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谢谢大家。
2013-08-08 12:05:03
- 斯汤帕:
谢谢。您好象是会议刚开始就给我们做了总结,感谢您如此之高的效率和如此精辟的概括。这个宣言中其实包括了非常丰富的信息,也可以指引我们在这次会议上讨论,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灵感,在未来一天半的时间内,希望以宣言为指导,开展更加精彩的讨论。
今天的开幕式就到这里为止,谢谢大家。
2013-08-08 12:05:45
- 中国网:
本次直播到此结束。
2013-08-08 12:06:29
图片内容:
-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和第11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现场。
-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前理事长郭传杰研究员主持会议。
-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何传启致开幕词。
-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理事潘教峰研究员致欢迎词。
- 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波兰科学院院士、国际社会学学会前主席斯汤帕教授作报告。
-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暨第11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现场。
- 参会嘉宾提问。
-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科恩教授做演讲。
-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何传启发言。
-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科恩教授提问。
- 现场嘉宾发言。
- 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波兰科学院院士、国际社会学学会前主席斯汤帕教授作报告。
相关新闻:
- "现代化科学"的提出将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
- 蔡武 城镇化不能只有物质经济现代化
- 李克强:离实现现代化越近 风险和挑战就越多
- 分析称新型城镇化须提升质量 与农村现代化并行
- 刘华清与海军现代化:我们在太平洋应该有发言权
- 中国气象局研讨全面推进国家级气象现代化
- 蓝皮书:中华文明现代化是包括两岸在内的现代化
- 习近平: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
图片大图:
-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和第11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现场。
中国网 董宁
-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前理事长郭传杰研究员主持会议。
中国网 董宁
-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何传启致开幕词。
中国网 董宁
-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理事潘教峰研究员致欢迎词。
中国网 董宁
-
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波兰科学院院士、国际社会学学会前主席斯汤帕教授作报告。
中国网 董宁
-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暨第11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现场。
中国网 董宁
-
参会嘉宾提问。
中国网 董宁
-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科恩教授做演讲。
中国网 董宁
-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何传启发言。
中国网 董宁
-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科恩教授提问。
中国网 董宁
-
现场嘉宾发言。
中国网 董宁
-
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波兰科学院院士、国际社会学学会前主席斯汤帕教授作报告。
中国网 董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