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经济政策措施举行吹风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15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吹风会,请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杨书兵等解读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的特别致辞,介绍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经济政策措施,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实录,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国新办的新闻吹风会。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在出席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的时候发表了重要致辞,对中国经济的形势做了深刻而生动的阐述。今天我们特别请来了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杨书兵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盛来运先生出席今天的新闻吹风会,请他们向大家解读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的特别致辞,介绍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有关措施,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杨书兵司长做介绍。
2013-09-16 14:57:35
- 杨书兵: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见面交流。前几天李克强总理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了“以改革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特别致辞。这个演讲很精彩,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演讲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当前的也有长远的,既包括经济也包括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内容。重点是对今年以来的经济情况、发展前景和政策措施做了阐述。演讲稿大家都看到了,主要内容也非常清楚,我就不重复了。
2013-09-16 14:58:54
- 杨书兵:
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就自己的理解,谈谈对今年上半年中央政府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做的一些政策选择。从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到底怎么解决、怎么处理,有很多种选择。中央新一届政府不是简单化地处理问题,而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既考虑当前,更顾及长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3-09-16 15:00:04
- 杨书兵:
归纳起来看,主要是做了四件事:第一,创新了宏观管理方式。中国当前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既有稳增长的任务,同时还面临着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如何把这三者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处理好,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经济增长放缓,往往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人们的本能是尽快刺激经济恢复增长。实际上经济下行时恰恰是结构调整的好时机,对改革也提出更迫切要求,宏观管理的艺术就是怎么把这三者结合起来,这需要一些功力。中央政府首先明确了经济的合理区间,同时跟这个区间相配合,建立了相应的宏观政策框架。简单说,只要下限即经济增长不低于7.5%,上限是CPI不超过3.5%,就是合理的。
2013-09-16 15:01:34
- 杨书兵:
所谓创造了一个创新宏观管理方式,就是我们划了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里面就是合适的,在这种情况下也有稳增长的任务,但是主要通过结构调整和改革。如果说经济超越了这个区间,稳增长的任务会更重,也会采用其他更多的刺激方法。应当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使宏观管理有了一个框架,有了理论上的阐述。这是第一件事。
2013-09-16 15:06:20
- 杨书兵:
在这个前提下有个基本判断,我国经济的运行,无论是从一季度、二季度还是从上半年来说,没有超出合理区间,上半年是7.6%,在这种情况下总的来说是稳定政策。
2013-09-16 15:07:08
- 杨书兵:
比如说财政政策方面没有扩大赤字,货币政策方面即使出现了所谓“钱荒”,或者说是短期波动,我们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银根,主要是管理好流动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我们主要是采取这种方式。因为一般来说,经济下行很容易导致刺激经济,因为这个方法好用。因为有了框架,有了基本的判断,总的来说是稳定经济政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有定力,维持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反过来可以产生倒逼机制,为调结构创造有利环境。这是第二点。
2013-09-16 15:07:43
- 杨书兵:
第三,在调结构方面做了大量的事情,具体我就不重复了,克强总理讲话也都简单地概括了。调结构跟稳增长是密切相关的,很多调结构的措施本身就具有稳增长的功能。比如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出台了扩大信息消费的政策,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强薄弱环节投资,加大了污染治理、节能环保、公共交通、基础电信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挖掘城镇化的内在潜力,今年又安排了5年改造1000万套棚户区的计划;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了中西部贫困地区铁路建设;采取措施发展服务业,因为服务业是“短腿”。这些措施着眼点是调结构,客观上具有稳增长的功能,这就是我们政策的巧妙之处。
2013-09-16 15:11:05
- 杨书兵:
第四点,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本届政府上台以后把改革作为重中之重,首先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半年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同时在营改增、利率市场化、铁路融资、放宽民营进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主要是释放改革红利,培养经济的内生动力。总的来说,我们创新了宏观管理方式,在此前提下,重点推改革,推结构调整。效果是明显的,实现了经济的平稳运行。我们的经济上半年增长是7.6%,从七八月的数字来看已经出现了好转势头。这些成绩与我们推出的政策与宏观调控是密不可分的。实践证明,中央政策的选择是成功的、科学的、合理的。
2013-09-16 15:13:47
- 杨书兵:
下面,对上半年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措施做一个评点。中国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如果经济出现下行的话,当然是一个很大的事情,因为中国经济体量很大,世界都很关心,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就业、收入增长、社会稳定。同时我们转型升级任务很艰巨,结构调整任务很艰巨,还有改革。我们面临着三项任务,怎么把这些问题整合好,并使之协调推进,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上半年这些目标我们都实现了,可以对中央政府的政策作出三点评价。
2013-09-16 15:15:39
- 杨书兵:
一是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当前面对压力,如何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十分重要。我们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也不能急功近利,应该是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不仅要治标也要治本,也就是说出台的政策既要有利当前,更要惠及长远。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通俗地说,就是要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处理问题,不仅仅用西医的方法,打激素,吃止痛片,还要用中医的方法,通盘考虑、打通经络、固本培元,增强发展的元气和活力。中央这一点是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的,主要是把近期和长期的问题处理得很好。
2013-09-16 15:16:35
- 杨书兵:
二是有统筹观念和辩证思维。中国面临着三重任务,一是稳增长,二是调结构,三是促改革。我们绝不能只顾其一,不及其余,要实现多元目标,必须统筹兼顾,辩证地看待各种问题。实际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既有独立性,又有内在统一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互相兼顾,互相促进。这三个方面,稳增长是综合保障,调结构是后劲之源,促改革是最大红利。我借用一句电影上的话说,这三个必须协同推进,“一个也不能少”。这些我们上半年实现了,这是建立在辩证思维和统筹考虑的基础之上的。做一个方面的事情往往比较简单,但如果把几个既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矛盾的问题同时整合在一起解决,而且解决得很好,这是一种能力和水平。
2013-09-16 15:17:38
- 杨书兵:
三是有定力和担当的,要敢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要冷静应对,敢于面对艰难险阻,中央政府也做到了。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下降有一定的必然性,要看到这一点,要淡定地对待,要敢于容忍和承受短期降速的阵痛,然后去谋求更长的更好的发展。遇到经济下行压力时,不能惊慌失措,要有定力,把它看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调结构的机遇。我们有意识地稳定政策,然后创造有利于调整结构的环境,是需要一些淡定心态的。其实,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些短刺激措施把经济速度搞上去,尽管与前几年相比我们的手段和空间小了很多,但是我们的“政策工具箱”里仍然是有手段的,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我们更多的是从长计议,稳定政策,为调结构奠定有利的环境,通过倒逼机制推动转型升级。这就像凤凰涅磐一样,只要实现浴火重生,中国经济必将“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2013-09-16 15:19:06
- 杨书兵:
也就是说,我们创造一种有利环境,推进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将会上一个台阶,会实现更长更好的发展。这是我对上半年经济工作,包括创新宏观管理方式的一个总看法。
2013-09-16 15:23:44
- 主持人 郭卫民:
下面请盛来运司长介绍一下宏观经济形势。
2013-09-16 15:24:26
- 盛来运: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下午的吹风会。以前来这里都是坐在台上被灯光烤着,感觉很有压力,今天我们坐在一起交流,感觉轻松很多。在座的有很多老朋友,9月12日我们国家统计局举办了开放日,相当一部分朋友也参加了开放日的报道活动,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对各位媒体朋友对统计局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单给大家通报一下经济形势。
2013-09-16 15:24:38
- 盛来运:
首先我非常赞同和拥护总理在这次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也非常赞同刚才杨司长对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既着眼于当前又有利于长远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措施的点评。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沉着应对,创新宏观管理的方式。
2013-09-16 15:25:27
- 盛来运:
从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应该说这一系列政策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情况的。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数据。从数据来看,当前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在累计增加,呈现出一种趋稳向好的态势。积极的因素从数据来看,至少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社会的预期向好。大家知道8月份的PMI的指数是51%,7月份是50.3%,8月份比7月份提升了0.7个百分点,51%这个数据也是近16个月来最高的。
2013-09-16 15:26:26
- 盛来运:
第二个积极的表现是,市场供求形势有所好转,最主要的指标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这个指标比较敏感,市场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一般往下走,反之PPI可能往上走。从8月份的情况来看,PPI的数据是-1.6%,尽管还在负的增长区间,但是环比上涨0.1%,这是今年至4月份以来环比指数第一次出现正增长,同比指数降幅比上个月收窄了0.7个百分点。
2013-09-16 15:28:18
- 盛来运:
第三个因素,我们感觉实体经济的活跃度上升,工业生产的增加值增长速度在继续回升。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是10.4%,比7月份上升了0.7个百分点。与工业经济相关的其他指标,如发电量、用电量、铁路货运量这些方面的指标,8月份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回升,发电量指标,8月份增长13.4%,7月份发电量增长8.1%,不仅连续两个月回升,而且8月份比7月份提高了5.3个百分点,提高的幅度比较大。用电量也是这样,用电量8月份增长12%,比7月份提升了4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8月份8.1%,比7月份提高了将近4个百分点。这些相关的指标支撑工业继续回升。
2013-09-16 15:30:47
- 盛来运:
第四个积极的变化是,外部环境也有所好转,出口在继续回升,在内部需求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外部需求也有所改善。8月份对外出口增长7.2%,5月份是5.1%,提升了2.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在回升。
一系列的情况和数据再次显示中国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创新政策的引领下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也再次证明我们现在的政策是正确的、科学的。后期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抓好落实,特别是在经济的合理区间内,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较快的发展是有可能的。
对当前的形势,我先做这样一个简单的介绍。
2013-09-16 15:32:41
- 主持人 郭卫民:
刚才两位司长解读了一下总理致辞的内容和经济的情况和背景,盛司长介绍了一下近期的宏观经济形势,大家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向他们提问。
2013-09-16 15:33:37
-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请问杨司长,为了保持稳增长,中国经济现在需要的增长率的底线是多少?
2013-09-16 15:34:41
- 杨书兵:
我们有两个战略目标,一个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GDP和人均收入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一个目标。另外一个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国家。我们经过测算,在2020年以前平均只要不低于7%,第一个目标就可以实现。但是我们今年的底线是7.5%。
2013-09-16 15:35:07
- 中国日报记者:
这次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提到我们要在接下来的改革当中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外界对此有很多解读。比如说有人认为三中全会之后政府体制本身的改革,包括财税体制改革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我想问一下,对李克强总理的这个评价应该怎么解读,什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
2013-09-16 15:36:05
- 杨书兵:
这是相对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总的来说就是找一些关键的、重点性的环节进行改革。可以就整体而言,也可以就某一个领域而言,总的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关键的。
2013-09-16 15:38:48
- 杨书兵:
例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这就是当前情况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
2013-09-16 15:39:47
- 盛来运:
任何改革措施都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我们的理解肯定是抓住一个带动效应最大、推动作用最大,能够为调结构转方式创造一个好的体制机制的重大领域或关键环节。
2013-09-16 15:40:00
- 中国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致辞中也提到,中国经济能够实现长期、持续的健康发展,刚才盛司长也提到,现在我国经济中出现了一些有利的因素,这些有利因素是否能长期维持?从李克强总理所作出的判断,长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依据有哪些?
2013-09-16 15:40:47
- 杨书兵:
克强总理在演讲中提出了中国发展奇迹将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以后的故事会更精彩。这是有根据的,根据就是中国经济一定能保持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刚才盛司长已经提到了,我可以再扩展一些。首先从主观上来说,今年以来我们出台的政策是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并不是仅仅解决当前的问题。好多改革的措施、结构调整的措施都是从长计议的,这是我们上半年经济工作一个很大的特点。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建立了深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我们的体制尽管不完善,也已经奠定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这为我们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客观上来说,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了20年或者15年以后速度降下来了,中国经济发展30年了,还能不能再来个30年、20年、15年?我想这是没有问题的,这是由我们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2013-09-16 15:41:31
- 杨书兵:
中国人口众多,有13亿人,市场潜力极大,但是城乡差距比较大,区域差距比较大,不平衡。西部很多地方还很落后,落后就意味着差距,同时也是动力。关键是它能提供极大的市场,我们的市场需求是极大的。中国的市场可以梯度推进、轮番释放。我们观察一些国家为什么发展了20年以后速度就下来了?关键是市场。我认为在现代经济情况下,资源制约的问题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资源。如果市场制约了你,如果一个国家出口也很难,内需也上不去,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必定受限。中国有极大的内需市场,而且可以轮番释放,这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发展优势。
2013-09-16 15:43:29
- 杨书兵:
第三个是我们的改革,我们的体制改革仍然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需要完善。改革势不可挡,一定会向前推进的,一定会继续不断地释放改革红利。在转型升级方面,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潜力很大,另外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远未完成,所有这些都会提供极大市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最大的战略资源,中国拥有这个最大的资源,所以只要我们沿着改革开放这条路走下去,保持社会稳定,中国经济再发展20年也是没问题的。我们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经济要转型升级,增速从高速“换档”为中高速,但是质量会更高,效益会更高,而且会以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为支撑,会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如果把一国经济发展看成是一个生命过程,中国经济还处在年轻阶段;如果把它比喻为一棵树,中国经济完全具备长成参天大树的内在基因。现在我们的树是两丈、三丈高,没有完全长大,而且生长的土壤是肥沃的,气候是适宜的,只要没有大的灾害,这棵树一定能长大,最终一定能进入克强总理说的提质增效的“第二季”。
2013-09-16 15:44:42
- 盛来运:
杨司长刚才从主观、客观、政策和改革各层面都讲得很全面,我们应该坚信中国还是具有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和条件的。虽然我们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支撑经济增长的一些因素,比如劳动力的供求,以及资源和市场的约束力在增强,但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格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从基本面的因素来讲,我们通常的概括就是中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发展之中。从城镇化这个角度来讲,虽然我们现在的城镇化率按照常住人口算是52.7%,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我们的发展阶段所对应的城镇化程度,所以潜力还是比较大。工业化也一样,我们仍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消费结构由吃穿为主的生存消费向教育、健康、旅游等发展型和消费型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必然的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吃饱了以后要吃好,吃好了要穿好,还要住好,开过一般的车还要换好车。
2013-09-16 15:46:27
- 盛来运:
消费结构的升级在逐步加快。我经常用汽车做比喻,汽车的拥有量尽管这几年发展得比较快,目前城镇居民每百户的汽车拥有量是21辆左右,如果把农村的也算进去是15或者是16辆,美国是每百户200辆左右,一户差不多有两辆车。日本、欧洲的主要国家,每百户是150辆左右。从这些角度来看,我们的市场空间,消费提升的空间都还是巨大的。这就是我们发展的基本面。现在这些条件都还是存在的,特别是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以后,还要继续加大转型升级的力度,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我们可以从创新中得到红利,从改革中得到红利。所以说,中国经济完全具有支撑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和能力。
2013-09-16 15:49:20
- 凤凰卫视记者:
杨司长反复提到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是完全可以用短刺激的方式促进经济搞上去,您也提到中央政府没有采取这样的方式,并且采取了从长计议的方式。如果经济一旦超越了运行的空间,您提到再用其他的办法来进行刺激,能否为我们具体阐述一下?同时是否意味着本届政府不会再出现有4万亿这样大规模的经济刺激?
2013-09-16 15:51:16
- 杨书兵:
我们的整体经济处在合理运行区间。根据我们的宏观经济框架,如果经济增长超出了这个区间,我们会采取更多的稳增长的办法,肯定会加大财政和金融手段的力度,但仍然要尽量发挥调结构、促改革的作用。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2013-09-16 15:52:01
- 盛来运:
任何宏观政策都是在特定的条件、环境、目标之间的一种均衡。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来讲,是一揽子的综合政策。除了增长这个目标以外还隐含着就业的目标,只要就业是稳定的,经济增长的整体是稳定的,宏观政策目标不光是总量政策还有结构性的政策,通过调结构和转型升级也能达到稳增长和稳就业的目的。例如在一二三产业中,三产的就业吸纳能力比较大,假如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加大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了,经济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仍然能够通过促改革和调结构来实现经济总体的发展,也不一定要出台大力度的总量刺激政策。
2013-09-16 15:53:07
- 经济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在大连达沃斯的致辞中讲了很长一段有关世界和中国经济关系的话,现在中国经济也不能独善其身,克强总理用了一句话叫“只有美人之美才能美美与共”,杨司长能不能解释一下?
2013-09-16 15:54:46
- 杨书兵:
现在世界各国联系日趋紧密,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中国随着自己体量的增加,愿意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开放中得益匪浅,在吸收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利用国外市场等方面获得了很多增长元素;我们也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我们对世界做的贡献会更大。当然,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要承担与自己经济实力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
2013-09-16 15:55:47
- 日本共同社记者:
美国美联储本周召开会议,他们讨论是否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您认为美国的政策对中国的经济有什么影响?
2013-09-16 15:57:33
- 盛来运:
大家非常关注美国何时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个问题要全面看待。美国现在是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美元又处在一种垄断的地位,美国的货币政策,不光是对美国经济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世界经济肯定会产生广泛的影响。以前我们也曾分析过,美国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实行一种美元贬值的政策,对美国来讲有利于推动出口,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新兴经济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条件会受到较大的压力,相关国家的币值会加大升值的压力,同时一定程度上由于美元的贬值造成这些国家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13-09-16 15:58:44
- 盛来运:
现在美国经济通过持续实施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近一个时期,尤其是今年以来出现了向好的趋势。美国的消费和住房购买相关指标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美国GDP的增长速度达到2.5%,应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货币政策应该存在着调整的条件和可能,全世界范围内,大家都对美元量化宽松政策的调整抱有预期,这种预期对世界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像印度、印尼、巴西一些国家的资本市场变化很大。
2013-09-16 16:00:01
- 盛来运:
有一个突出的表现,这些国家前期进入的资金,由于美元走强的预期开始退出来,造成这些国家汇率波动。一些新兴经济体为了减少资本的流动,同时也为了克服本国较高的通胀压力开始提高利率。本来经济的复苏就比较缓慢,加息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大了新兴经济体下行的压力,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也会影响世界经济体的复苏。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鉴于美国货币政策的特殊影响,我们一方面要高度关注其货币政策的变化,也希望有些国家在政策退出的力度、节奏的把握上,既要考虑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同时考虑到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013-09-16 16:00:44
- 主持人 郭卫民:
时间关系,今天的吹风会的问答就到这里。根据大家的需要,我们还会再组织一些吹风会,同时我们也想组织一些采访。如果大家对经济形势感兴趣,我们也可以采访一些经济部门,包括一些企业,你们有什么具体的需求和要求,可以提出来,我们会做一些安排,也希望大家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谢两位司长,感谢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3-09-16 16:06:45
图片内容:
- 新闻吹风会即将开始
- 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杨书兵发言
- 现场媒体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盛来运发言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此次新闻发布会
- 发布会现场
- 专家答记者问
- 现场记者提问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盛来运答记者问
- 中国网现场直播
- 记者提问
- 现场媒体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新闻吹风会即将开始
中国网 寇莱昂
-
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杨书兵发言
中国网 寇莱昂
-
现场媒体
中国网 寇莱昂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盛来运发言
中国网 寇莱昂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此次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寇莱昂
-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寇莱昂
-
专家答记者问
中国网 寇莱昂
-
现场记者提问
中国网 寇莱昂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盛来运答记者问
中国网 寇莱昂
-
中国网现场直播
中国网 寇莱昂
-
记者提问
中国网 寇莱昂
-
现场媒体
中国网 寇莱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