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2014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区域发展战略研讨会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14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区域发展战略研讨会”定于2014年3月6日上午9: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2014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区域发展战略研讨会

活动描述

  •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14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区域发展战略研讨会”定于2014年3月6日上午9: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谢寿光:

    尊敬的韩俊主任,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北京最近几天借着两会势头春天的气息正在向我们走来,阳光非常明媚,空气质量是优。一个多月以前也是在这里,也是同一个单位,有一项研究成果发布,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刚才对中国的环境竞争力,以及进一步研究团队,对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今天是全国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的研发团队和我们几家共同合作,特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连续发布的2014年中国省域竞争力报告,和大家见面。这是第8部,也在整个蓝皮书系列里经过八年的打造成为一个知名核心的皮书系列品牌。今天和媒体朋友们在两会期间共同来分享过去,特别是在“十二五”中期以来中国省域竞争力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研究成果在两会期间,特别是昨天听完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后对应起来看,应当说赋有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对党和政府的对策,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在各个区域的层面,特别是省域的层面,如何在整个经济社会转型里推向进一步深入,提供社会科学的实证支撑。今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和福建师范大学共同在这里举办2014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的发布会。

    2014-03-06 09:26:18

  • 谢寿光:

    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长金碚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全球化》副总编辑王晓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的竞争力专家倪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二部主任林跃勤研究员,《求实》杂志社政治部主任常光民;中国经济导报社代理总编胡跃龙先生,管理世界杂志社竞争力部主任苏宏文先生。我们团队的核心人物: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福建省社科联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李建平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李闽榕博士,也是书的主编之一;福建师范大学兼党委副书记廖福霖教授,其他的专家我就不再一一介绍了,今天出席发布会的有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网等多家媒体,为我们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有请媒体朋友分享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发布以后请领导和专家作为评论,首先有请《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总编李建平教授做这部成果的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2014-03-06 09:30:57

  • 李建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的朋友们,三月的北京,寒冬刚过,春意渐浓。今天,我很高兴与各位领导、嘉宾和媒体朋友们再次相聚在这里。谨此,我向长期以来关心并支持我们这项研究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结合这次刚出版的省域竞争力研究报告讲三个问题。

    2014-03-06 09:34:14

  • 李建平:

    一、创新与发展。自2007年首次发布《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以来,我们至今已经连续发布了8部。在这八年中,《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先后荣获了中国首届优秀蓝皮书最佳影响力奖,第二届中国优秀皮书奖,第三届和第四届中国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了多项荣誉,持续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4年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皮书评选中,《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入选十大皮书。2014年开始,《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授权市,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的优秀皮书。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要归功于包括在座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新闻界朋友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支持与帮助:其次,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和神圣使命的要求,每年都对皮书内容做了相关创新工作。今年的蓝皮书与去年相比,最重要的创新体现在:一是着重对“十二五”中期全国31个省市区的经济综合力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在这时间节点上与各省市区开展的“十二五”中期评估相吻合。二是设置了“十二五”中期专题分析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包括“十二五”中期我国各省市区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财政金融、区域协调、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开放性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度分析,追踪研究省域竞争发展与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联,为提升我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014-03-06 09:34:44

  • 李建平:

    二、评价与比较。

    2.1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综合评价。今年的评价处在上游区的第一到第10位依次是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天津、辽宁、福建、四川。中游区:河南、湖北、安徽、湖南、吉林、河北、内蒙古、重庆、陕西、黑龙江。下游区的21—31位:江西、海南、山西、新疆、广西、贵州、宁夏、甘肃、西藏。

    2012和2011年相比: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上升的有11个省市去,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安徽和吉林,排位上升了5位,湖南排位上升了2位,江苏、北京、四川、湖北、海南、贵州、宁夏、宁海均上升了1位。11个省市区排位没有变化,排位下降有5个省市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内蒙古、排位下降了5位,其次是重庆、黑龙江和云南下降了3位,广东、上海、河南、山西均下降了1位。

    在评价期内,四川和河南两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的升降出现跨区段变化,其中四川省由中游区升入上游区,河南省由上游区降入中游区。

    从2011-2012年各省市区综合竞争力得分升降来看,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有21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出现上升趋势,全国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震荡影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复苏势头。

    2014-03-06 09:35:42

  • 李建平:

    2.2全国四大区域内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从东部地区来讲,2012年47.22分,分值持平。中部地区2012年是36.05上升0.53分,西部地区2012年31.64,上升1.04,东北地区39.93上升0了55分。

    全国四大区域平均分值各有变化,其中西部分值上升最多,增加1.01分,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增加了0.55分和0.53分。与2011年相比,2012年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了1.01分,表明西部地区竞争力继续得到提升,虽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但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均呈缩小趋势,四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协调性有所增强。

    2014-03-06 09:38:13

  • 李建平:

    2.3全国四大区域内部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

    从东部地区10个省市的情况来看,2012年江苏排第一,广东第二,在全国排位也有所变化。东部10个省份中只有河北处于第16位、海南22位,其他8个省份都处在上游区,并且排位比较稳定,基本变化不大,当然本评价期内最大的变化是江苏省和广东省排位对调,北京市和上海市排位对调。

    此外,在东部地区10个省份内部,竞争优势仍不平衡,最明显的是海南与其他省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同样排在上游区的省份,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如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与同处上游区的江苏、广东、上海等等省份要低很多。

    中部地区6个省市的情况,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江西、山西。他们在全国排位也都有一些变化,我们后面再做一些分析。中部地区6个省份中,江西和山西处在下游区,其他4个省份都处在中游区。

    从与其他区域的比较来看,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得分差距较大,与西部地区之间得分差距较小。

    从地区内部的排位变化来看,中部地区各省份竞争力相对变化不明显只是安徽和湖南的排位发生对调。此外中部地区内部6个省份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河南、湖北、安徽和湖南都处在中游区前列,江西和山西在下游区。

    2014-03-06 09:38:41

  • 李建平:

    西部地区总共12个省市,今年的排位在地区和全国的排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做一些分析。西部地区12个省份中1个处于上游区,3个中游区,其他8个省份都处在下游区,在全国仍处在竞争劣势地位。

    西部地区平均得分只有东部地区的67%,表明其竞争力与上游区相比明显差距,但与中部地区相比,很多省份的竞争力得分差距很小其竞争力劣势就不太明显。西部地区各省份内部之间的差别也很明显,特别是四川进入上游区,与其他地区差距也很明显。

    东部地区是3个省市,东北地区竞争优势提升比较明显,其中吉林上升了5位,但黑龙江下降了3位,但吉林和黑龙江的排位与辽宁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2014-03-06 09:39:10

  • 李建平:

    三、特征与启示

    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季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综合反映了一个省份在经济之科技、教育、财政、金融、资源、环境、政府作用和统筹协调发展等各方面的发展能力,及其在全国的竞争地位,各方面的发展共同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排位变化趋势,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既有各个省、市、区普遍存在的共性特征,也有不同省情、市情、区情所决定的特殊性。

    2014-03-06 09:41:05

  • 李建平:

    3.1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整体比较稳定,但有个别省份综合竞争力排位波动明显。从整体上看,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相对比较稳定,在某一个区域内变化比较小,只是在局部有所调整。2011年处上游区的10个省份,只有河南下降到中游区,其他9个省份在2012年都继续保持在上游区。2011年处于中游区的10个省份大多继续保持在中游区,只有个别省份发生进入上游区和掉到了下游区的情况。处于下游区的11个省份绝大多数继续处于下游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几个省份排位一直都处于下游区末尾,表现出长期而明显的竞争劣势,竞争力劣势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2014-03-06 09:43:17

  • 李建平:

    3.2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布非均衡性明显。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综合竞争系分布很不均衡,大部分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集中在30—40分之间,整体上来看都比较分散,而且呈现偏态分布。2011—2012年对比情况来看,各省市得分有所提高,其中得分在30—35之间的省市区由6个增加到8个,得分在35—40分之间的省市由10个减少到9个,其他地区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2012年得分最低的西藏只有27.49分,不到第一名江苏的一半。另外,相同区位内部的各省份间的得分差距也比较明显,同样是处于上游区,排在第1位的四川与第1位的江苏在评价总分值上相差19.59分,同样是处于下游区排在第21位的江西比31位的西藏超出7.37分,但是处于中游区的10个省份得分比较绝对,排位第11的河南得分为37.78分,比黑龙江高出2.87分。

    2014-03-06 09:44:38

  • 李建平:

    3.3各区段内省域经济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2014-03-06 09:45:07

  • 李建平:

    3.4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客观体现了各省域调控经济的水平与能力。从经济综合竞争力与各二级指标得分相关系数来看,相关程度最高的是宏观经济竞争力,这表明宏观经济竞争力是经济综合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其次是知识经济竞争力和政府作用竞争力,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对于提高省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潜力,优化省域经济结构,提高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也发挥了发展的作用。

    2014-03-06 09:45:23

  • 李建平:

    3.5产业竞争力是推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上升的重要因素。农业、工业和服务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三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除了个别省份外,大多数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和产业经济综合症基本是同方向变化,大部分省份都聚集在趋势线上,具有较强的正向线性关系,也就是说产业经济竞争力得分越高的省份,其他经济综合得分越高。我就这份报告的简要介绍,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4-03-06 09:45:36

  • 谢寿光:

    谢谢李建平教授把数万个数据做一个非常简短的解读。下面有请李培林副院长讲话。

    2014-03-06 09:46:58

  • 李培林:

    我们发展到今天,很多省域经济富可敌国。广东接近像韩国这样的国家,以后广东、浙江、江苏、上海都是富可敌国,在国际上会引起高度关注。竞争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基本途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区域经济一一体速度加快,要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任何经济体都必须要有很强的综合竞争力。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指出,要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向社会改革要动力,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培育国际竞争优势,这些都充分表明我们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视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力和产业行业的国际竞争,概括的说就是要越来越重视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也在努力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中西部各省份平均GDP增长率已经连续近10年超过东部,这是我们国家区域发展格局的一个重点变化,包括农村,农村现在收入已经连续4年增长率超过城市。今年我们国家公布的时候要把城乡和农村和起来跑赢了GDP,如果分开看的话农民的增长速度超过了GDP,城市去年还是低于GDP。

    2014-03-06 09:51:54

  • 李培林:

    面对日益激烈的省域经济竞争,加快省域综合竞争力研究是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阶段需要持续关注的重大课题,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长期关注中国省域竞争力问题研究,产生了一批很有景象里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连续出版了八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今年这一部专门对“十二五”中期省域竞争力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全面处理,深刻揭示了不同类型和发展类型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同时对我国31个省市去在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财政金融、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开放性经济等七个方面进行了专题深入分析,对省域经济战略决策者和宏观经济部门把握省域经济竞争的主动权提供了重要决策和参考依据。

    当前对省域经济发展而言,要同时面对国内国外两个方面的激烈竞争,如何应对这种激烈竞争的局面,最根本的是有很强的竞争力,这是省域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今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各省域应当紧紧抓住新一轮机遇,持续的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力争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权,打造中国经济新的优势,中国省域竞争力的系列研究工作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服务。最后预祝今天的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4-03-06 09:52:18

  • 谢寿光:

    非常感谢李培林院长在百忙之中出席我们的会议,下面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研究员讲话,大家欢迎。

    2014-03-06 09:52:42

  • 韩俊:

    这项工作我们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一直参与,每次发布会我都参加,一是对这项工作表示支持,另外也借发布成果讲一下我们的观点。《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现在已经是第八本,据我了解,这项工作在地方层面还是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一些省级领导对这项工作也是给予充分肯定,对我们每年的排序,一些省级领导也很在乎,我们今天一发布,最晚明天我们的发布结果就会摆到一些领导的桌面上。他会看一下本省在排序当中有什么变化。

    2014-03-06 09:53:08

  • 韩俊:

    今年的蓝皮书在研究过程中又做了一些创新,刚才李教授已经讲了,对“十二五”规划在省级层面的实施情况从几个重要方面做了一些评估。这个评估对“十二五”全国31个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总体评估,对我们现在做好“十三五”的预研究有非常好的价值。对省级层面“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判断。我刚才把简要的情况都看了一下,非常受启发。

    2014-03-06 09:53:52

  • 韩俊:

    这本书研究的是一个区域发展问题,这本著作今天发布还有特别意义,因为两会正在开,昨天李克强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对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区域发展的一些论述还是高度关注的。可以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有一个判断,他讲近年来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我们这项研究从不同角度印证了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判断,看一下报告第三页,全国31个省市区有21个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出现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最大的在中西部还是比较多。材料第56页,研究从学术角度进一步印证了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的判断。2010—2012年31个省市区人均GDP的变异系数从0.5139下降到0.4550,从经济增长速度来讲,区域增长西高东低的特别明显,三年前就出现了这样的特点,增长速度最高的排在全国前五位的主要是西部一些省份,贵州、陕西、重庆、四川、云南。增速排在后五位的沿海地区,北京、上海、浙江、海南,从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这些核心指标来看,东部一直唱主角的传统格局有所改变,特别是固定外商投资,重庆、海南在全国处于非常领先地位。从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来讲,全国差异也呈缩小趋势,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然很大,但是相对差距呈缩小的趋势,这是这几年经济运行,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好的一个现象。

    2014-03-06 09:54:52

  • 韩俊:

    这个报告也讲了区域发展新增长级不断涌现,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要培育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用了三个概念,培育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要加快发展新的经济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级,这都是一些关于区域发展在顶层方面的新思路。可以说中国经济现在正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发展阶段转换,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讲,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换挡期,由高速增长10%以上,转向中高速增长7.5%,经济增长的换挡,发展中间的转换能不能顺利实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找到新的增长级,能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带,核心是能不能把我们国内巨大的内需潜力挖掘出来。实际上政府面临一个新的挑战新的工作就是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这是我们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我想讲四个观点:第一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必须要突出创新驱动。这个报告里对RD的投入,对科技进步和省域之间的差异做了很好的评估。现在我们国家中西部地区,包括全国不能再重复传统的增长方式,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讲,支撑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点做经济学研究的人感受很深。比如劳动力的成本,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可以说中西部地区难以简单的复制沿海地区这种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包括很松驰的环境监管获得竞争优势,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

    2014-03-06 10:02:16

  • 韩俊:

    我刚刚从台湾回来,台湾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是五六千块人民币,到饭馆和工厂里问都是,大家去北京普通的餐馆都是3000块钱左右。台湾一些专家告诉我,像信息技术,特别是像动漫,大陆的工资比台湾高,台湾面临很多这方面的人才被大陆吸引来。工资提高是经济发展一个必然趋势,如果长期维持低工资,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高收入的国家。但是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后,包括其他的要素成本提高以后,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转换,这种新的增长方式必须是更多的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单纯依靠要素的投入。

    2014-03-06 10:02:38

  • 韩俊:

    我们现在面临很大的区域发展需要实施的政策,促进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促进产业转移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提高的重大举措。这种转移绝不是简单的把中部地区淘汰的落后产业转走,我们必须要设立技术门槛,设立环保门槛,中西部地区也不能不计成本的吸收沿海地区的落后产能。中西部地区要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从他们这个报告来看,现在中西部和沿海之间在研发方面,在科技进步方面的差距比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还要大得多。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在“十二五”后期“十三五”期间要努力培育一些新的创新高地,要以创新为驱动,形成一些新的产业集群,这是我们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一项最重大的工业。要培育中西部地区增长的内生动力。

    第二,谋划好区域发展的新棋局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特别是要加快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这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清理各种优惠政策,特别是违规违法的优惠政策。比如在土地方面,现在各地为了招商引资竞相压低地价,导致我们工业用地价格很低,工业用地非常粗放,现在工业用地的均价只有商业用地的十分之一,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高达25%。很多地区还在搞变相的零地价,这是违规的,现在包括中西部的基础设施用地也非常粗放,我们对这个问题作了很多研究,现在很多公用基础设施的用地水平,用地的粗放度跟国际水平相比触目惊心,有些公用设施用地标准比国际上要高出3至4倍,我们的区域发展要形成新格局,不能再靠压低劳动力成本,不能再靠牺牲环境来获取,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2014-03-06 10:04:32

  • 韩俊:

    第三,谋划区域发展的新棋局必须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特别是提出到2020年要引导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这可以说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最关键的一招棋。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的步伐很快,一些传统的农业县城镇建设速度也很快,我去中部看了很多这样的县,到这些县一看发现它的城镇化基本上是搞房地产,甚至一些传统的农业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就是房地产业,没有高新的制造业,也没有现代服务业,就是靠房地产业带动。中西部地区很多人叫鬼城或者是空城,这不是危言耸听,人为造城不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产业的发展、就业的吸纳、公共服务的提供和人口的聚集,这四者统一起来。有的地方把新型城镇化简单的理解成人口集聚,必须有产业的发展、就业的创造,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必须要讲究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能有就业来发展你的产业,要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中西部地区到2020年实现1亿人就地城镇化,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国家要在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支持,提高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 和集聚人口的能力。

    2014-03-06 10:07:52

  • 韩俊:

    第四,谋划区域发展的新棋局必须要完善政绩考核体系,以GDP论英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现在去沿海看,他们这个观念已经转的很快,已经不是特别看中GDP,有些沿海总分降到5%以下也不害怕。到中西部一看,以GDP论英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有着很深厚的基础。这种状况不是能够轻易就可以改变的,现在一些中西部地方领导在观念上还是把经济的总量在全国排序看得很重,排在倒数后几位总是觉得我的总量怎么上不去,也着急。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强化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建设、科技创新也包括对改革的步伐,改革的力度的考核,让地方真正看中增长的质量。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用了三个关键词,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我觉得只有使得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入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轨道,我们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才算真正成功。

    利用这个机会讲以上几个观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4-03-06 10:12:03

  • 谢寿光:

    感谢韩俊主任非常有见地的演讲,也对我们这部蓝皮书给予了充分肯定。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长金碚研究员发言。

    2014-03-06 10:12:28

  • 金碚:

    很高兴又一次来参加《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的发言,首先对今年蓝皮书的发布表示衷心的祝贺。我借这个机会讲一个问题,也是看了这本报告以后,这个报告的数据大概统计是在2012年,2012年的数据还是很有意义的,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多年,它的一个经济增长的方式,差不多到了2011年、2012年前后才终于认识到要改变。如果从经济发展来看可能是标志性、阶段性的。一直到金融危机爆发2008、2009、2010年,我们那个时候几乎认为中国经济高度增长的时代不会过去,只要应对了金融危机之后,采取了宏观政策,还可以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回到2007年以前的轨道,这个想法大概一直到2010年。就是从2011—2012年我们经济学界以及政府终于承认,或者终于认识到中国两位数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当然还有少数学者认为还没过去,比如林毅夫认为还没有过去。大部分学者,包括中央政府认为确实从潜在的经济增长来讲已经不足以保持两位数,8%以上都是比较困难。

    2014-03-06 10:18:57

  • 金碚:

    我们现在是不是认为中国的经济真正走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每次都讲新阶段,2012—2013特别是2014这个时候,是不是真的中国的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真的和原来不同。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矛盾,理论和实践的矛盾,从理论上讲,第一阶段过了以后缺什么?我们发现经济不太平衡,收入不太公平,不平等。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环境的破坏严重,我们又发现现在普遍的公共服务不足。如果因为前一阶段导致的成果不说,问题在于不够公平,不够平等,外部性问题研究,环境污染严重,然后需要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从理论上来说导致应该发挥更多的政府作用,市场机制这三个问题很难解决,一是公平,市场效率比较优先。市场经济如果要发展公平不足,外部经济严重,要由政府来管,公共产品提供不足也是政府的问题。但是从实践上来看,我们又觉得不是政府的作用太小,而是政府干预太多,是让市场来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能不能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公共产品供应问题和公平、平等问题。理论上和实践中是一个纠结,这个纠结在区域经济问题上更加纠结,原来我们讲区域经济和市场经济,如果我们不考虑区域问题是比较好描述的,现在加入一个区域,就加入了一个空间因素,这个区域简单的用宏观经济学描述的方式,完全决定区域经济肯定是不行的,大家都承认区域的发展需要规划,规划就是政府,甚至讲到区域的时候实际上暗含着已经把政府很强的作用放进去。我们今天讲区域,区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我们研究县域,这也是行政区划,竞争主体和经济资源的配置本身就在放在行政区划的框架内,加上要考虑规划问题。这种情况下三中全会所讲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和政府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区域这个问题上表现的特别关键或者是特别纠结,到底谁决定,到底政府起什么作用。

    2014-03-06 10:19:17

  • 金碚:

    现在中国普遍的区域问题,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规划,这个规划如果在同一个行政范围之内,规划的落实相对比较靠谱,如果这个规划跨了行政区域,有两三个行政区域在规划内,这个规划要落实通常都不太好,很难。前几天习总书记又讲了京津冀三个地区怎么样发展,这三个行政区划早就提了,不容易。长三角中下游地区过去讲了几十年不行,现在好点,长江再搞个中三角,这个区域只要是行政区划以后,区域规划的实现就很困难,说明在区域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政府作用是很强大的,离开了他不行。现在中国的问题是政府干预太多,提高这个地区的竞争力,如果说我们认为2012年、2013到2014年另外一个阶段,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到底怎么摆,政府到底管什么。前一个阶段说政府主导,只要政府主导搞地市是必然的,因为政府没有什么竞争的要素,要么就是减免税收补贴、财政是政府管的,第二个就是土地,中国的土地制度决定了政府的土地资源有很大的配置权,除了减免税收和补贴,再加上土地的供应,政府还能干什么?下一个阶段要靠市场怎么配置,市场要更加公平的竞争,各种优惠政策竞争,企业不会有很强技术创新的动力,因为它花在创新上的精力远远不如到政府去争取优惠政策这样有效,争取廉价的资源,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进步上,特别是长远的技术进步,这是必然的。

    2014-03-06 10:33:03

  • 金碚:

    今天借这个机会提出一个中国当前遇到的,不仅是经济的现实中遇到的,也是经济理论要回答的,凭什么说资源由市场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就可以解决中国目前面临到的这些问题。公平问题、外部性问题、公共产品问题,我们希望市场竞争来解决,市场的公平竞争,特别是要关注到从国际的视野来看,原来讲市场经济的公平机制现在已经在进一步发展。过去我们理解的公平竞争、市场竞争基本上是WTO原则,现在WTO原则从世界范围来讲已经有点滞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本市场竞争规则往前推,搞TTP这样的规则。从区域上来讲,政府的思维也在发生变化,过去30年那时候搞区域的时候都讲特区,深圳是特区。现在搞的上海经济区域化叫自由贸易区,在搞自由贸易区的时候各个地区还都在争取建立很多自由贸易区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很多地区还没有改变,还以为搞自由贸易区和搞经济特区一样,也是搞优惠政策,中央讲的很清楚,没有,现在是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的含义是没有特殊政策,没有优惠政策,这个政策必须是可以铺会得,搞优惠政策是前30年的思维,搞自由贸易政策是两个时代。理论上怎么看,实践上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到底怎么解决。

    2014-03-06 10:34:06

  • 金碚:

    前30多年区域发展很好的描述,从2013、2014年甚至更长,一定会继续坚持下去,表现出中国经济确实进入一个新时代,特别是省域区域竞争力上面的表现,我也非常期待我们这个非常好的团队继续把这个项目做下去,期待明年后年有更好的成果,谢谢大家。

    2014-03-06 10:34:28

  • 谢寿光:

    感谢金碚研究员发表的非常有见地的意见,也感谢对我们团队的鼓励,下面有请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也是我们蓝皮书的主编之一李闽榕同志做主旨报告。

    2014-03-06 10:34:39

  • 李闽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刚才两位领导都对去年的发展变化做了评价,讲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下面我围绕“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发展变化与竞争力表现做一些简要介绍。

    2014-03-06 10:34:53

  • 李闽榕: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各省市区紧密围绕中央的战略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区经济在竞争与合作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但较好地完成了规划目标的序时进度要求,也有力的展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14-03-06 10:35:21

  • 李闽榕:

    1、经济增长迅速,中期目标基本完成。在各省市区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前两年,全国所有省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基本达到了经济增长规划目标的序时进度要求。5万元以上的3个省份,2—5万元之间的11个省份,1万元以上的24个省份。超过2万亿的有14个,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省超过5万亿元。

    大家如果回顾比较一下,现在万亿元俱乐部过去是一个特别高的水平,现在24个省进入了万亿元俱乐部,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2007年当时我们进入万亿元这个行业的只有9个省份,2008年是13个省市区,5年之后达到24个省市区,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发展非常快,可以说五年是一个瓶颈,上次是中期,这次也是中期,增长的幅度很快,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增速变化来看,2012年经济增速普遍低于2011年增速,只有甘肃保持两年增速不变,其他30个省份的经济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天津和重庆两个直辖市的经济增速最高,都超过15%。在这15个经济增长较高的省份中,有10个是西部省份。平均增速低于10%的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四个发省份。近两年来,中西部地区省份的经济增速普遍高于东部省份,区域差别呈现缩小趋势。

    从规划目标中期完成情况来看,有24个省份的经济增速达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序时进度要求,目标低,增速高,完成率高:河北、湖北和河南等14个省;

    目标低,增速低,完成率低:北京、上海2个市;

    目标高、增速高、完成率高:天津、重庆和贵州等10省;

    目标高、增速低、完成率低:辽宁、陕西、黑龙江、海南。

    2014-03-06 10:35:43

  • 李闽榕:

    2.财政收入增长迅速,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从财政收入的规模来看,2012年有10个省份的地方财政收入预算收入超过2000亿元,其中广东超过6000亿元,江苏为5861亿元,山东为4059亿元,是全国财政收入最高的三个省份。

    从两年增速来看,西藏的平均增速最高达到53.7%,贵州、新疆、湖北、重庆、江西、吉林、青海和陕西等9个省份的平均增速超过30%。

    江苏、北京、广东、浙江和上海5个发达省份的平均增速低于20%,但仍然都高于14%,远远高于各自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

    从区域比较来看,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省份,区域差别呈现缩小趋势。

    从规划目标的中期完成情况来看,26个省份制定了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全部达到了“十二五”归和目标的序时进度要求。其中西藏、贵州、湖北、江西、宁夏等省份的增长目标居中,实际增速比较高,中期完成率非常高,其他省份也都有比较高的完成率。

    2014-03-06 10:36:06

  • 李闽榕:

    3.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增速区域差距明显。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国外市场萎缩造成的出口下滑风险,各省市区都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手段,其中各地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成为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十二五”规划前两年,大多数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都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在制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的省份中,只有少数省份完成投资计划,部分省份与规划目标的序时进度要求差距较大。

    2014-03-06 10:36:29

  • 李闽榕:

    从各省份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来看,2012年有15个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万亿元,山东和江苏超过3万亿元。从固定资产投资怎素来看,2011—2012年大部分省份的增速都比较高,连续两年增速都超过20%的有8个省份,其中贵州、新疆和宁海3个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两年都超过30%。

    从两年增速变化来看,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普遍高于2011年增速,增速超过20%的省份有21个,只有北京、上海和广东3个省份的增速低于10%。

    从区域比较来看,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普遍比较高,大多高于东部地区省份,这为西部省份的后续经济增长打下良好基础,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2014-03-06 10:37:29

  • 李闽榕:

    从21个省份规划目标的中期完成情况来看,只有14个省份达到了序时进度要求,贵州和西藏等超过30%。河北、河南、广西、天津、黑龙江、江西和吉林7个省份没有达到进度目标的要求,其中江西和吉林的增速目标是20%,实际只有10%,完成率低。

    2014-03-06 10:38:13

  • 李闽榕:

    4.产业经济增长稳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在各省市区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13个省份制定了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目标,最高的是内蒙古目标年均增速达到17%,其他省份也都把增速目标定位高于110%,只有北京的目标为8%。“十二五”中期,大多数省份的工业增加值规模都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普遍没有达到规划目标的序时进度要求。

    从工业增加值规模来看,2012年有8个省份超过1万亿元,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都超过2万亿元,浙江、河南、河北、辽宁和四川超过1万亿元。

    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来看,大部分省份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速都超过10%地只有北京、上海和浙江的增速低于10%。

    从两年增速变化来看,只有北京和新疆的增速有所提高,其他29个省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

    从服务业增加值的规模来看,2012年有6个省份超过1万亿元,其中广东和江苏都超过2万亿元,山东、浙江、北京和上海都超过1万亿元,西部省份的规模相对较小。

    从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也增加值的增速比较来看,只有上海、广东、北京等6个省份的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也增加值高速,其他25个省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工业增速高于服务业增速,主要原因是工业领域投资规模偏大,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缓慢上升,产业结构升级的进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2014-03-06 10:39:03

  • 李闽榕:

    5.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能力迅速增强。

    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较明显,带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迅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十二五”规划前两年,大多数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大多数省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没有完成规划目标的时序进度要求,但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没有完成规划目标序时进度要求的省份则比较少。

    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规模来看,2012年上海最高,超过4万元,其次是北京、浙江和广东都超过3万元,不足2万元的只有江西和其他7个西部省份。

    从两年增速变化来看,2012年增速普遍有所提高,26个省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2011年,广西、西藏和甘肃等省份的提升幅度比较大。从区域比较来看,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普遍比较高,东部发达省份的增速相对比较低,居民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别有相对缩小的迹象。

    从各省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规模来看,2012年有6个省份超过1万元,分别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和广东。

    从增长速度来看,2011—2012年大部分省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速,2012年有26个省份增速超过10%。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年增长来看,重庆、天津、陕西、海南和吉林的平均实际增速最高,超过13%,另外11个省份的平均增速超过12%,但北京、上海和浙江3个省份的平均增速低于10%。

    谢谢大家!

    2014-03-06 10:41:36

  • 谢寿光:

    感谢李闽榕博士的专题报告,这份报告对我们国家在“十二五”周期的检查、评估和“十三五”的制定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性,下面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研究员发言,大家欢迎。

    2014-03-06 10:43:49

  • 李雪松:

    很荣幸也很感谢课题组的邀请来参加今天的发布会,这样一项工作坚持这么多年,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把握宏观经济对区域经济深入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中国这么大的地方,光把握宏观也是不够的,从区域层面启动详实的信息,向蓝皮书提供这么丰富的资料和信息,对于深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在未来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而区域经济压力尽管现在有所缩小,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大的,这么大的差距,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未来潜力所在,我们要把这些潜力发挥出来,中国经济还可以持续中高速的增长。针对2012年对中国的数据做了一个新排位,新的排位结果还是反映了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变化的趋势。比如这里面反映出江苏的排位第一,广东第二,北京跑到第三,上海跑到第四,这样一种变化刚好反映了2012年整个中国经济的特点,2012年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发生了欧债危机,欧债危机是2012年影响最深刻的,2013年还有影响,也是2012年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比预期更大的影响。2012年中国沿海地区受到的影响比较大,这样广东和上海的排位下降,实际上与欧债危机有关。

    2014-03-06 10:44:37

  • 李雪松:

    2012年欧债危机的时候,中国商务部提出2012年中国进出口预期目标是10%,结果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也是商务部提的目标在此之前很少没有实现的,2013年商务部的目标是8%,进出口增长7.6%,差别不是太大,但是2012年的目标预期是10%,只实现了6.9%左右的水平。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超出了2012年国内决策者和学术界的预期,包括在2012年年初的时候,像广东和上海还许多预期到欧债危机对他们出口有这么大的影响,结果到2012年年底看的时候确实影响很大,这使得广东和上海排位相对下降的主要原因,反映了国际经济的变化对区域经济的重大影响。

    2014-03-06 10:48:55

  • 李雪松:

    还有一些变化,2012年中国内部经济中,像内蒙、河北、黑龙江这样一些地区,一些依赖煤炭资源型的地区排位有所下降,是因为2012年欧债危机影响,资源价格大幅度下降。国际市场和中国经济的联系,不仅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而且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已经非常深。我们在分析区域经济的时候能够看到国际经济的巨大影响深刻的表现。蓝皮书对2012年的结果确实反映了这样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变化,在区域经济上的反映还是比较客观的。虽然指标都是各省的,关于国际经济这方面的指标没必要直接涉及,但是已经影响了内在指标,通过内在指标影响了排位。

    2014-03-06 10:49:08

  • 李雪松:

    这个书对区域经济也提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非常好,对于如何提升各个省域综合竞争力的排名提了一些建议,书里对2012年指标进行分析的时候,也根据三中全会的精神对一些指标体系做了调整,把一些未来导向型的指标加进来,或者是反映未来国家以改革为动力的特点。目前整个宏观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的情况下,各个地区潜在增长力也存在下行的趋势,但是各个地方潜在增长率下行的情况不一样。中央政府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7.5,北京和上海的目标也是7.5,跟全国的一样,中西部的增长水平高于7.5,因为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建设,北京和上海也有大量的基础设施需要建设,北京上海地铁拥挤,这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公路交通也很拥挤。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发达国家有巨大差异,而这个差异的程度不一样,中西部地区差异程度更大,所以它的潜在增长率略高一点,后金融危机时期,全国各个省区潜在增长率都有所下移,西部也下移了,原来更高,下移之后,中西部潜在增长水平比东部略高一点,要实现这样一个潜在增长水平,或者是把潜在增长水平有所提升,迫切需要寻找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否则的话经济增长如果没有政府发挥任何作用,基本上就是下行的趋势,今天政府提出全国实现7.5%,实现这个7.5%是非常艰辛的,政府还要做很多工作。但是我们可刺激的手段,这个空间在缩小,也还有,但是在缩小。主要的手段是转向改革。

    2014-03-06 10:57:57

  • 李雪松:

    有的省份地方债务已经比较高,不一定每个省份都这样,提升省域经济竞争水平、加快推动可持续发展一些制约也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一些改革,三中全会的决定分成好几类,有的部门和省份都可以自己搞,那就加快搞,方向是比较准确的,这就可以体现出未来省域变化的特点,如果这个省份加快推动一些已经看准的改革,并且是中央可以授权的改革,不需要试点,不需要统筹协调,你这个省份可以搞,如果搞得好,这个改革红利可以成为未来的增长动力。我们现在靠优惠政策促进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将来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尽可能取消,中国和美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谈判的时候,提到竞争是中性的,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只可能通过改革。有一些改革需要中央来推动,比如价格的改革、财政税改革、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需要中央推动,还有一些国有企业改革,是地方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或者是公用事业的改革,地方政府可以有所作为,这些有所作为领域,如果不同地方表现的差异,将来可以反映出他的综合竞争力的变化,有作为和没有作为的地方领导是可以干出不同的事情,在地方债务有限的情况下,不是通过简单的刺激,而是通过深化一些地方能够左右的改革是可以做出点成绩,并且应该成为下一阶段推动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手段,转移到改革上来。

    2014-03-06 10:58:18

  • 李雪松:

    我们蓝皮书的报道里对这个也都有涉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动力和主要增长力。发展传统制造业,现在已经很多产能过剩,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放开准入,作用已经不大了,高端制造业,比如石油炼制,需要国家层面的放松制度。比如现代服务业,我们传统服务业甚至低于传统的制造业,如果传统的服务业发展越多经济增长越低,只能转移到现代服务业,需要加快准入方面的改革,对于电讯、电力、公共事业这些垄断性行业放松管制。在国家层面推进的过程中,省域经济如果能够及时跟上整个国家的步伐,或者是略超前国家的步伐,还是能体现出各个省域的差异。未来推动区域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手段要发生一些转移。

    蓝皮书内容非常丰富,对31个省都给出了非常详实的数据,参考价值很大,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对省域数据的结果变化跟国家国际经济联动,再丰富一些东西,这样对省里的参考价值更大,这样可以做得更好,很有特点,确实信息量很大,再次感谢课题组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好的成果。

    2014-03-06 10:58:35

  • 谢寿光:

    感谢李雪松研究员的发言,下面有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全球化》主编王晓红研究员发言。

    2014-03-06 10:58:58

  • 王晓红:

    非常高兴参加蓝皮书的发布,感谢课题主持李校长李主任。刚才各位专家讲的我都非常赞同,区域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和内容非常丰富和详实,数据非常全面,研究体系很完整,也很系统,指标体系也很细化。整个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尤其对于我们研究区域经济包括研究宏观经济的同志来讲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一部文献著作。

    2014-03-06 11:01:25

  • 王晓红:

    非常高兴参加蓝皮书的发布,感谢课题主持李校长李主任。刚才各位专家讲的我都非常赞同,区域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和内容非常丰富和详实,数据非常全面,研究体系很完整,也很系统,指标体系也很细化。整个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尤其对于我们研究区域经济包括研究宏观经济的同志来讲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一部文献著作。

    2014-03-06 11:01:25

  • 王晓红:

    确实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现在讲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各个区域都在考虑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问题,怎么样通过创新要素的驱动,怎么样通过改革释放经济活力等等。这些将来可能在我们明年的蓝皮书里重点都要有所体现。刚才李所长讲的我非常赞同,过去很多是靠政策,以后优惠政策时代过去了,人民日报的一个记者邀请我写一篇文章,关于“改革开放政策”的问题。我们每个时期搞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各个地方都在争相搞这些区,我们搞了各种各样的示范区,以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创新改革和政策的模式,可能也要进行一些新的探索,是不是都要通过这样一些方式。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自贸区,曹妃甸也要搞自贸区,搞了各种各样的示范区,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垄断竞争的态势。各个地方都跑到中央要政策,找分管总理批,找发改委做规划,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套路。示范和试验有的时候会发生变态,通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进行一些政策性改革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我觉得将来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上更多的是要考虑到普惠政策,毕竟搞了30年的市场经济,基本上各个方面都在探索和不断完善,现在也已经进入了一个市场经济相对来讲更完善的阶段。

    2014-03-06 11:02:26

  • 王晓红:

    确实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现在讲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各个区域都在考虑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问题,怎么样通过创新要素的驱动,怎么样通过改革释放经济活力等等。这些将来可能在我们明年的蓝皮书里重点都要有所体现。刚才李所长讲的我非常赞同,过去很多是靠政策,以后优惠政策时代过去了,人民日报的一个记者邀请我写一篇文章,关于“改革开放政策”的问题。我们每个时期搞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各个地方都在争相搞这些区,我们搞了各种各样的示范区,以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创新改革和政策的模式,可能也要进行一些新的探索,是不是都要通过这样一些方式。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自贸区,曹妃甸也要搞自贸区,搞了各种各样的示范区,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垄断竞争的态势。各个地方都跑到中央要政策,找分管总理批,找发改委做规划,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套路。示范和试验有的时候会发生变态,通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进行一些政策性改革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我觉得将来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上更多的是要考虑到普惠政策,毕竟搞了30年的市场经济,基本上各个方面都在探索和不断完善,现在也已经进入了一个市场经济相对来讲更完善的阶段。

    2014-03-06 11:02:26

  • 王晓红:

    我们这个蓝皮书对于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要感谢社科文献出版社的谢社长,因为我的两本蓝皮书也在你们这里发布,这本是服务外包蓝皮书,还有一本是设计蓝皮书,都是我做主编,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的,我们力争也要搞出影响,争取每一年都做得好,设计蓝皮书是今年出的第一本,服务外包蓝皮书是去年出的第一本,今年是第二本,以后每年出一本,希望将来多指导我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在全国出版界里面是独家的,具有非常广泛重要的影响,我们希望也能做得好一些。

    2014-03-06 11:07:47

  • 王晓红:

    借次机会介绍一下我们《全球化》杂志,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全球化》杂志,这是新刊物,创刊时间不太长,去年开始曾培炎理事长定为智库刊物,注重政策研究兼顾学术的刊物,主要是面对国际国内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几个板块是国际经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这些都有。同时还有一些新书的推荐,蓝皮书准备在全球化上发一个书评、推荐,一些新的创新成果、智库成果的介绍,我们也都肩负着这样的责任。希望我们全球化也成为学术界包括出版界媒体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平台。将来我们希望能够为我们决策,我们是高端定位的刊物,所有政治局委员都赠送,很多省部级干部也都给他们赠送,主要是对中央决策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我也表示感谢,希望大家的创新成果,我也欢迎能够在我们《全球化》上发布,我们今年也要进入北大的核心期刊和社科院的核心期刊目录,将来平台可能会更加广阔,谢谢大家。

    2014-03-06 11:08:01

  • 谢寿光:

    感谢王主编,最后一个发言的是倪鹏飞博士,大家欢迎。

    2014-03-06 11:08:21

  • 倪鹏飞:

    首先向中国省域竞争力课题组表示祝贺,这已经是第八次,每次我都参加这个报告的发布。从这个报告上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这个报告的优点,过去每次发布的时候我都做了很细致的介绍。今天我注意到这个报告和以前相比还是有很大的改进,尤其是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十一五”中期竞争力的评价。我特别注意到在这一部分内容中一改原来仅仅是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有很多分析的内容,最后在每个方面都作出了政策建议,这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同时相信既是课题组能力水平的展示,也反映出他们为此付出了非常巨大的辛苦和努力。特别是讲政策建议,这里面需要很长期的积累和准备。

    2014-03-06 11:08:40

  • 倪鹏飞:

    总之这篇报告是恰逢其时,对各地、各省市做政策参考和咨询,对国内外投资者做决策咨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中央总揽全局,把握全国的区域发展以及把握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制定相关政策也是非常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这个报告是从省域的角度分析和比较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从省域的角度我们能够得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积极的表现,令人乐观的表现,正像刚才报告所展示的。发展一般大家都从增长和结构两个层面讨论,从增长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的发展也有差距,从省的层面的数据也可以表现出中国的经济存在可持续的增长,客观上存在区域竭力加速发展这样的一个规律。东部开始在工业化加速期,它的经济应该是加速发展的,当越过这个加速期以后中西部地区引入这样一个加速期,中国不仅当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处在高速可持续的发展状态,这个报告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结构。

    2014-03-06 11:09:05

  • 倪鹏飞:

    从结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2013年首次服务业超过了制造业达到46%多,各个地方介绍产业结构也都在不断升级,区域结构缩小了,东西部地区从几年前经济增长、投资增长、GDP的份额都在逐渐扩大,全国东中西的区域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积极的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2014-03-06 11:15:51

  • 倪鹏飞:

    从国家,尤其是从大国经济来看,要观察一个国家区域结构的变化,还可以从更多的层面来理解和观察,比如从经济区的角度,这可能更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从次区域的角度,省域以下的角度来观察区域格局发展的变化是非常有价值的。

    从次区域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完全令人乐观的,还是有一些隐忧,这些隐忧是值得警惕或者是值得急需采取措施加以应对的。第一个隐忧是区域格局的变化使人感到有所担忧,我们把区域总体上分成东部和中西部,从东部来看,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它跃过工业化的加速期,经济发展很高的一个阶段以后经济差距缩小了,次区域之间的差距也缩小了。这里面我注意到两个现象,个别的增长极的城市和它的区域、腹地差距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或者说从GDP的总量上来看不是扩大比例缩小,从人口聚集、资源聚集来看是扩大的,北京、上海、广东这几个中心城市存在着资源过度聚集,要素过度聚集,人口过度聚集,导致城市病的问题,这已经很明显的表现出来。

    2014-03-06 11:16:08

  • 倪鹏飞:

    第二点隐忧是一些城市本来应该在原来发展更好的基础上继续升级和发展,但是出现了令人担心的衰落和危机。大家可以想一想,改革开放之初,90年代,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一片生机,包括一些中小城市,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尤其是大家最近比较关注的东莞、温州,以及温州周边的一些浙江的城市,这些城市现在可以说是存在衰落的巨大风险,甚至存在危机的巨大风险。无论是从数据反映还是实际观察,都能够表现出这样的情况。我提到这几个是比较典型的,其实还有一些没有它这么严重,但是正在向严重的程度发展,这是东部的城市。中西部次区域也存在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刚才说的,从总体上来看区域间差距是缩小的,其实我们更具体的来看,中西部一些城市实际上是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两极分化,表现的就是原来的大城市、经济中心城市、行政级别高的城市、交通便利的城市,这些城市在加快发展,形成了新的增长极。相反,一些交通不太便利的区域,一些非行政中心的城市,甚至一些小城市小城镇,不是在快速增长,有的是在衰落,这个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这是从区域结构的角度来看,从发展方向上来看,令人担忧的是整个发展方向存在一些误区,向着非产业的角度去发展,向着建房这个角度去发展,无论在东部城市还是在中西部城市,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在中小城市、小城镇甚至农村,都严重的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导致现在有几种城,空城、死城、睡城、卧城、酣城、病城。

    2014-03-06 11:16:32

  • 倪鹏飞:

    导致这几个问题方面的原因我概括几点,一个是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刚才我们说的中西部城市出现区域差距扩大的问题,一般是从区域发展的初期,产业发展工业化的初期,区域间处在计划期,好的资源、优质的资源先向中心地区集中,到了一个阶段以后再向周边辐射,扩散期才会出现,这是有客观规律的趋势。东部地区一些城市总体发展放慢,这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所在,到了工业化后期就有这样的规律所在。由于有这么几个原因,所以使以上问题加剧,行政干预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行政级别要高的城市能够获得资源和要素,能够有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并且价格很低,导致进一步加剧了资源要素人口向这些区域聚集,导致了中小城镇的衰落、农村的衰落,进而使这些城市出现了城市病。

    2014-03-06 11:21:56

  • 倪鹏飞:

    一些东部正在面临衰落和危机的城市他们没有抓住前期发展资本积累、要素基本这个机会进行以市场化为主导的转型和升级,在产业上转型和升级。有的转到房地产上,有的转到那一种服务业上去,所以就导致了危机甚至衰退。我们环顾一下美国的底特律匹斯堡不就是这样的,现在大家研究产业升级国外兴衰的时候举国外的例子喜欢讲两个例子,一个是新加坡,一个是底特律,同时面临新型工业化的竞争,在这种竞争情况下芝加哥抓住了机会,不断使产业升级,所以它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复兴和繁荣,底特律没有很好的应对竞争,没有及时的进行产业升级,所以衰落。现在沿海一些城市搞不好就有可能走美国底特律这些城市和其他一些城市的老路,非常值得警惕。

    2014-03-06 11:22:09

  • 倪鹏飞:

    最后一点是发展模式的选择,这是中国所有区域和次区域包括城市存在的问题,从需求的角度来说,为了加快经济增长,受考核体制导致的,为了使经济增长更快,比应该增长的水平更快一些,所以要靠投资,并且要靠政府的投资来使它的增长超越可能应该的增长。供给一般是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加快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供给的发展,这也是受行政考核机制以及制度体制安排所决定的。

    总的来看,我提出从次区域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很严重的隐忧,值得关注,原因也很清楚,找到原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下决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谢谢!

    2014-03-06 11:23:26

  • 谢寿光:

    非常感谢倪鹏飞博士始终对蓝皮书的支持,在我主持发布会的过程中,8次出席了7次,不离不弃,我们也期待他主持的中国城市竞争力2014年版尽快发布和问世。

    各位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项议程全部结束,再次感谢我们的合作方以李建平教授为主的省域竞争蓝皮书和其他蓝皮书的团队我们八年抗战的合作和支持,以及对我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信任,也感谢媒体这八年来对这部蓝皮书的高度关注,经过你们的转换,这个成果能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真正在实际建设中让中国经济建设和转型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期待明年第9本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在这个时间的发布,到时候我们再相会,谢谢大家。(结束)

    2014-03-06 11:24:56

图片内容:

数据地址: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17089/152_1_0101_desc.htm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2014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

    中国网 李哲

  • 社科院2014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网 李哲

  •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工作

    中国网 李哲

  • 《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总编李建平教授做这部成果的主题报告

    中国网 李哲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研究员讲话

    中国网 李哲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长金碚研究员发言

    中国网 李哲

  •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李闽榕同志做主旨报告

    中国网 李哲

  •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研究员发言

    中国网 李哲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全球化》主编王晓红研究员发言

    中国网 李哲

  • 倪鹏飞博士进行发言

    中国网 李哲

  • 发布会现场图片数据展示

    中国网 李哲

  • 参会记者认真阅读《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

    中国网 李哲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