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4年9月26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倪虹、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吴慧娟、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曾宪新介绍“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2014-09-26 09:49:27
- 胡凯红:
针对当前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今年9月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工程质量治理行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今天我们请来了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倪虹先生,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吴慧娟女士,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曾宪新先生,请他们介绍这方面的具体安排、情况和背景等等,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倪司长作介绍。
2014-09-26 09:50:59
- 倪虹: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关注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工程质量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离开了工程质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受到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程质量,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工程质量做出过重要批示,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国工程质量水平总体受控,稳中有升。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的工程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个别工程质量确实还存在着低下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水平,住房城乡建设部决定,从9月份开始,在全国开展为期两年的工程质量治理行动。
本月初,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启动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这次电话会议从中央一直开到了县,有1400多个分会场,共有5万多人参加了会议。这样的规模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抓工程质量的决心和信心。
2014-09-26 09:51:54
- 倪虹: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这次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总体情况。
第一,住房城乡建设部为什么下这么大的决心抓工程质量。这是因为,工程质量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居民,都希望有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更加舒适的住房。一旦质量出了问题,群众的日常生活就会受到影响。现在人民群众对有些工程质量有意见,我们就必须抓紧治理。住房城乡建设部出重拳、动真格抓工程质量,也是因为我们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越是大发展、大建设时期,越要重视工程质量。质量过得硬,建筑寿命长,又好用,给后人留下精品,这是对整个社会财富的贡献。
2014-09-26 09:54:00
- 倪虹:
第二,工程质量治理行动的重点在哪里,抓手是什么。两年的治理行动,既抓标也治本,既抓市场,也抓现场,既严肃查处,也树立典范。这次两年治理行动重点是抓六件事:1.全面落实工程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责任人的终身责任制。2.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3.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机制。4.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5.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6.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这六支利剑从不同的角度锁定行动目标,全都指向工程质量问题的核心要害,这六个方面的工作抓好了,工程质量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第三,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目标是什么。抓工程质量是住房城乡建设部永恒的主题,开展工程质量两年治理行动,不是说工程质量抓两年就不抓了,我们还会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还会出台新的工作方案。抓工程质量永远没有尽头。
2014-09-26 09:56:12
- 倪虹:
就目前来讲,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工程质量专项治理行动,这样做会形成一个合力,形成一个强大的舆论氛围,形成一个工作重点,可以相对集中地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起一个新体制、新机制、培育形成良好的建筑质量文化,为今后继续抓好工程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
我们希望,通过两年的行动,全国工程质量水平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今天我们部里的建筑市场监管司吴慧娟司长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的曾宪新副司长也来了,相信他们会很好地来解答大家关心的具体问题。谢谢大家!
2014-09-26 09:58:21
- 胡凯红:
谢谢倪司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报一下你所在的新闻机构。
2014-09-26 09:59:29
- 中央电视台记者:
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这次提出要严厉打击。与之前相比,这次突出有什么新的措施或者亮点?另外大家也知道,建筑施工违法分包发包造成了大家都探讨的农民工拖欠工资的问题,保证这些务工人员的权益上未来要做哪些工作?
2014-09-26 09:59:41
- 吴慧娟:
建筑市场的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的行为是多年的顽疾,确实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的隐患,也存在拖欠务工人员工资、拖欠工程款等问题,这些年来我们感到这些问题有点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经到了非下狠手治理不可的地步。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转包、违法分包还有挂靠都比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这次重新制定了关于转包违法分包的认定查处办法,还有我们把建设部原来房建和市政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124号令进行了修订,现在是19号令。
从查处办法,还有部令的修订,主要从几个方面跟以往相比有新的内容:第一,明确了什么叫转包,什么叫违法分包,什么叫挂靠,还有违法发包,这四种情形,把这四种方面的情况都明确了。比如说在违法分包当中列了8种情形,挂靠列了8种情形,还有转包是7种情形,违法分包是8种情形,在文件里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操作上可以明确的确定。
第二,我们在处罚上对部令进行了修订,有了新的规定。原来的部令,处罚是1-3万,这次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罚款上升到有的是工程合同额的0.5-1%,有的到2%-4%,就不再是1-3万,违法成本提高了。
2014-09-26 10:00:40
- 吴慧娟:
第三,除了处罚以外,我们还制定了行政措施。大家也知道,企业最怕资质给取消或者降低,也怕不允许他投标承揽新的任务。对个人来说,他也怕注册和执业方面给予限制。所以,我们除了行政处罚以外,也提出了一些行政措施,对企业有违法分包、挂靠、转包等行为,发现一次,就在3个月内不得在违法地承揽新的任务。如果第二次发现,就6个月内不得再承揽新的任务,禁止他投标。如果第三次发现,就直接降低他的资质等级。从这个行政措施来说,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遏制。
对个人来说,如果发现个人有挂靠、卖证,就吊销,五年以内不允许再注册,不得担任施工项目的负责人。我们也做了统计,所有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里面,40%左右都存在着违法发包、转包、分包、挂靠等行为,我们希望通过两年的工程质量治理行动,使建筑市场秩序得到明显的好转。
2014-09-26 10:06:40
- 中国建设报记者:
当前全国工程质量现状是怎样的?还存在哪些问题?通过两年治理,将形成哪些新的长效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2014-09-26 10:12:00
- 曾宪新:
关于全国工程质量的水平,或者总体评价,大家都很关心,我们行业里也很关心。我们有这样几个字,叫“总体受控、稳中有升”,但形势不容乐观。怎么解读这几个字呢?我先说前面八个字,为什么说叫“总体受控、稳中有升”,我们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评价。
第一,工程质量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房屋结构的安全基本上是有保障的。大家可能会说,现在我们的质量事故也会发生,但是我给您报三个数字大家就有所比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整体房屋垮塌,大概每三天要发生一起。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每年这个数字就下降到1位数,不到10起,一般是6-7起。进入新世纪以来,个别有发生,但是是极少的个案,所以质量事故来说是大大减少。
第二,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有普遍提升,特别是使用功能的质量大大提高,包括我们建筑形式的日益多样化,我们居住功能的改善,包括人民群众居住的舒适性,现在的房子质量跟以前相比是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2014-09-26 10:12:25
- 曾宪新:
第三,一些重大工程的质量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咱们国家一百米以上的高层还是比较少,现在可以说高楼大厦在全世界也是领先的,我们正在建设的深圳平安大厦、天津117大厦、上海中心,都超过了600米。还有以我们的鸟巢、世博馆、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高质量的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重点工程的水平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第四,我们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日益完善。关于工程质量的法规,从法律法规上是“一法两条例”,包括《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我们部里还出台了一系列的部门规章,包括质量监督、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质量保修、质量终身责任制等十多部。从标准规范上来说,目前我们国家关于工程质量方面就颁布了2400多项工程建设标准,还颁布了600多项工程建设的标准设计,这还不包括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的地方法规和地方标准。
第五,从近几年连续开展的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来看,也印证了上面说的几点,通过我们的检查,绝大多数的工程质量是有保证的,参建各方能够比较好地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从抽查的情况看,受检工程的勘察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总体处于受控状态。这就是总体受控,稳中有升,但是形势不容乐观。
2014-09-26 10:14:38
- 曾宪新:
为什么这样说呢?虽然刚才讲到全国的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是我们的工程质量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更高期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虽然工程质量事故大幅度下降,但是工程质量事故特别是严重的质量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大家从新闻媒体上也看到了,近些年因混凝土的质量导致保障房拆除的也有,“瘦身钢筋”、“粉末砖头”、不合格海沙的使用,都给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的问题。
第二,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还比较普遍,这是跟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住房的渗漏、裂缝、保温的问题,门窗关闭不严的问题,还是比较普遍,也影响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第三,目前工程质量的保证体系不尽完善,我们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还不完善,质量责任的落实不到位,特别是一线的从业人员,基本的素质和技能还不能满足我们对工程质量更高要求,他们有的培训也不到位,缺乏基本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应知应会的操作技能,这样无疑就给工程质量带来了隐患。
2014-09-26 10:18:32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记者:
近期有一些关于工程质量的报道,特别是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问题,我们如何吸取这方面的教训,今后有哪些措施可以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管?
2014-09-26 10:21:38
- 曾宪新:
刚才我在回答前一个问题时也已经说了,近几年媒体对工程质量有很多报道,特别是我们的保障房,刚才说到的那几个问题,都在我们保障房上有所体现,包括北京的保障房也发生过严重的质量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也充分说明当前我们的工程质量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特别保障房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我们更有理由应该把保障房的质量提上去。部里近些年来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们下一步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质量工作:
第一,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主体责任,当然还有政府的监管责任,最重要的就是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我们在落实质量责任制方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包括施工公示牌,住宅质量有分户验收制度,建成后的永久性标牌制度,质量事故质量问题的查处、督办、通报制度,还有质量承诺制度、信息档案制度等等。对发生重大的质量事故或者重大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部里是定期进行通报,我们要求地方在及时调查处理的基础上,对调查处理的结果,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也要及时向社会进行曝光。关于工程质量终身责任的落实,关于个人责任,我们实行终身责任追究,不管他是退休还是离开原单位,都要依法追责。
2014-09-26 10:22:42
- 曾宪新:
第二,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在工程质量监管方面,监督检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效手段。近些年,部里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全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首先是要求所有的企业自查,要求地方抽查,部里还要每年组织专家进行督查。我们在检查的方式上,也不断地完善,重点采取随机检查和突击检查的方式,目的是为了了解真实情况,真正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对于认定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我们检查组都会发出“执法建议书”,并责成限期整改,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出处理。
第三,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突出对保障房、棚改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民生工程的监管。现在建筑行业质量监管的力量与工程建设的规模,还不是十分匹配,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实行差别化监管,要突出重点,特别是刚才我提到的保障房、棚改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工程,我们要实施重点的监管。当然,我们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对质量监管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和专项经费提供保障。
第四,突出抓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刚才我们发言人也说了,为什么要抓这两年行动,主要的工作,都向大家作了通报。两年行动是我们部里今后一段时期工程质量方面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印发了两年行动方案,也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部署。下一步,我们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落实,抓出成效,完成好我们两年行动的各项任务,争取通过两年行动以及更长时间的治理,使全国工程质量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2014-09-26 10:26:10
- 吴慧娟:
我补充一下。其实我们的措施还有加大曝光的力度。以前处理完了,我们自己内部发一个通报,向社会公布,是企业和个人的诚信问题。6-7月份,我们对南方15个省市进行了督查。这次我们9月份对北方的15个省进行的督查还没有结束,先期督查的5个省里面,一共查了30个项目,这两天就有9个违法违规行为典型案例要在我们部网站上曝光,接下来还有10个省的检查情况,也将陆陆续续进行曝光。
还有,刚才曾司长也说了,我们这次行动中有个新的内容,就是责任制的落实,个人责任制的落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程开工以前,必须签署承诺书,承诺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工程竣工以后永久性标牌制度,以前也执行,现在更明确,五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责任主体,不仅企业名字要刻上去,项目负责人的名字也要刻在这个标牌上。三是这些文件、个人承诺书都要进入城建档案,这样可以终身追究,要不然发生事故了,都不知道是谁在建造,直到你退休,到你生命终止以前都要追究的。
2014-09-26 10:31:06
- 倪虹:
我们新闻界的朋友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民生工程社会都很关注,既然政府要给老百姓办好事,好事一定要办好,应该是低能耗、高品质、长寿命,这才是我们要给民生干的事情。我在这里提出,请我们新闻界的朋友关注这个事情,哪个地方保障房有这样的问题,你们就曝光,我们真正给老百姓把好事办好。
2014-09-26 10:37:09
- 曾宪新:
刚才吴司长已经对质量终身责任制的落实向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我们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或者主要的原因,就是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忽略了个人的责任。为此,不仅要强化企业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强化个人的责任。中央领导同志对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也多次强调,全社会对质量责任特别是终身责任也非常关注,尤其是我们发生了一些质量事故或者质量问题以后,老百姓也非常关心,除了他们自己的生命财产损失赔偿以外,对相关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怎么追究,为此我们部里专门制定了建筑工程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的追究办法,这个办法的主要内容刚才吴司长已经做出介绍,我简单重复一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了责任人以及相关的责任。工程质量责任涉及的单位和个人不少,我们认为,最核心、作用最关键的是工程建设五方主体的项目负责人,五方主体就是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五个项目负责人对这个工程质量有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责任。工程项目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发生质量事故或者严重的质量问题,首先要追究这五个人的责任。有的单位,比如说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不是特别明确,所以这次办法中明确要求,五方主体的法人必须签一个授权书,明确项目负责人。
2014-09-26 10:41:09
- 曾宪新:
第二,建立了三项制度。刚才吴司长介绍了质量承诺制度、永久性标牌制度和信息档案制度,质量承诺就是项目负责人在开工前签署承担终身责任的承诺书,对应该履行的职责,将来发生的问题应该承担的责任,首先对他是个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信息档案将来存入档案馆,一旦发生问题,就能保证及时追责。
第三,我们加大了质量责任追究的力度,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不管什么时候,发生质量事故和严重的质量问题,都要追究这五个人的责任。包括四个方面的责任,一是诚信责任,二是执业责任,三是行政责任,四是刑事责任。诚信责任就是发生问题以后,他的不良行为要记入档案,向社会曝光,列入黑名单;执业责任,就是停止执业,吊销执业资格证书,终身不予注册;有的单位项目负责人还有行政职务,要受到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14-09-26 10:44:49
- 曾宪新:
刚才记者问到时间表,是这样的,这是一项新的制度,我们刚刚发的文件,对新开工的正在建设的项目,我们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已开工的,企业法人要补签授权书,项目负责人要补签质量承诺书,竣工以后存入档案。如果没有补签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的手续。对于文件下发以后,新开工的项目,一律按照我们的办法来执行,在开工前,没有签署授权书,没有签署承诺书的,不得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不得颁发施工许可,他就不能开工。如果说他违法开工了,在工程竣工以后,也不得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我特别强调一点,我们这个办法是对这五个项目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但是我们并不免除他们企业法人和其他注册执业人员的质量责任,他们还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儿我也请广大的新闻媒体对我们这项制度的落实予以监督,如果发现了质量的问题,发现了制度没有落实,比如说工程建成以后,要求在明显的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要刻上这五方主体的单位名称和项目负责人姓名,如果他没有做,请随时告知我们,或者向我们反映,我们一定会进行追查和处理。
2014-09-26 10:48:32
- 工程质量杂志记者:
工程质量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同时也涉及到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咱们这次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部里在法制规范以及制度规范,还有长效机制的建设、诚信体系建设全方位方面有什么考虑?
2014-09-26 10:52:41
- 吴慧娟:
刚刚倪司长在开场的时候已经讲了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已经说了很多了,我个人认为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大家知道中国现在的建设规模非常大,去年是113亿平方米在建,竣工面积39亿平方米。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们的建设要从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不能光以速度发展经济,要以质量来提高我们的经济。
二是全社会的期盼,也是老百姓的要求。随着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人民对住宅、城市建设等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了,我们有很大的成就,像奥运工程、世博工程,还有地铁,地铁现在在建的是1900公里,全世界也没有这样的规模,老百姓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所以我们的质量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是行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建筑业确实比较粗放的,包括大量农民工的进来,这个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再以原始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今天的建筑。所以我们出于这种考虑,开展这次两年治理行动,重点是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厉打击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健全质量监督机制的问题,大力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诚信体系建设,还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这六个方面是个有机的整体,总体是为了提升工程质量。
刚才倪司长说了曝光,既要曝光在工程建设当中存在问题的一面,当然也要报道有成就的方面,希望大家也宣传一下。我们在部网站上设立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专栏,网站主页上就有这样一个栏目,里面除了一些领导讲话、政策文件、地方动态,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曝光台,近日要上网的就有刚才提到的9个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曝光,我希望大家上我们的网站,看这个曝光台,把这些违法违规的行为真正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2014-09-26 10:55:15
- 倪虹:
我做一个补充。部里开展这项工作做了半年的时间工作准备和政策准备,做了大量的调研,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经过半年的努力,从9月份开始用两年的时间开展这项专项治理行动。
2014-09-26 11:05:31
- 吴慧娟:
并不是两年行动完了就结束了,我们两年行动的目标就是工程质量要有个明显的提升,市场的环境也有个明显的改善。两年以后,可能还有新的行动,因为工程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努力,做好这个工作。
2014-09-26 11:06:26
- 中国日报记者:
刚才也提到终身诚信体系的建设,也提到2015年底之前要建成省级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的工作平台,想问一下这个平台建成以后,对诚信体系有怎样的促进作用?另外想问一下现在进展怎样?
2014-09-26 11:07:20
- 吴慧娟:
诚信体系建设实际上我们主要是三个数据库的建设:一个是人员库,一个是企业库,还有一个是工程项目库。因为工程建设是由企业在进行,还有项目经理等主要人员,尤其是刚刚说的五方主体的项目负责人都记录在里面,还有工程项目基本情况,也在里面。我们这是一个全国联网的诚信体系,我们要做到“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诚信方面如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包括发生事故,这些信息都会在库里反映出来。目前,我们人员库和企业库已经基本建成了。工程项目库,全国房屋建筑在建113亿平方米,项目总数50多万,这样的项目库需要全国各个省市归结到一起到中国建设部的网站上来,有一个时间上的要求。我们发给大家的文件也看到了,今年有8个省市基本完成建设,明年再有10个,实际上不止10个,到2015年底的时候,全部都要建成。因为从人员库、企业库和项目库里面就能反映出来这个项目是什么状态,人员是否在岗,是不是这家企业在干,有没有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诚信的内容就体现出来了,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抓手。
2014-09-26 11:07:48
-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中,我们住建部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要在10月1日前选择1-2个城市开展治理。对于这一、两个城市的选择,住建部是否会出台一个硬性标准,如何考量,如何防止造假,并最终确保这两年行动的最终效果?谢谢。
2014-09-26 11:17:23
- 吴慧娟:
其实这个两年行动我们是全面展开的。我们就是想要典型引路,大家在进展当中有什么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各省市抓上一两个城市作为试点,扎扎实实开展,以点推面。就像我们打击违法分包方面,我们要求9-10月份是企业自查自纠,因为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可能在全国建筑市场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有人说是50%,恐怕不止这个数,所以9-10月份,要求企业自查自纠,你自查了、自纠了,就不再给你处罚,当然有严重事故的,有质量事故、质量问题是另外的问题。从11月份开始就不是自查自纠就能解决了,等到政府查出来了,肯定就要处罚了,还要采取一些行政措施。
我们要求所有市、县,每4个月必须把你所在地的工程项目全部排查一遍,要求省级部门每半年督查一次,部里也将每半年督查一次。实际上,我们不仅是集中地、大规模的开展督查,还建立的专家库,准备不定期的、不定时的,也不通知、不打招呼的到各地巡检、飞检,真正查到问题,所以我们这次真正下了狠心。每个省选一两个城市作为试点引路,好好抓一下,全省、全国再进行推广。
2014-09-26 11:17:52
- 胡凯红: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三位司长,谢谢各位!
2014-09-26 11:25:01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4/9/26/20149261411704465639_360.mp4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倪虹
中国网 郑亮
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吴慧娟
中国网 郑亮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曾宪新
中国网 郑亮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胡凯红
中国网 郑亮
国新办就“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郑亮
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吴慧娟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中国建设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曾宪新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曾宪新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胡凯红邀请现场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国新办就“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郑亮
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倪虹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工程质量杂志社记者
中国网 郑亮
国新办就“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吴慧娟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吴慧娟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