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务院政策吹风会:污染治理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及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相关政策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5年2月13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介绍污染治理和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关工作情况;请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解读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相关政策,主要是建立部门和地方协同联动的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制度;困难群众冬春生活安排情况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方面政策,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例行吹风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政府的重要政策,今天一下请来四位副部长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今天吹风会还是分两部分进行,前半部分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先生、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先生分别介绍污染治理和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有关情况,我们请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先生分别介绍创新投资管理方式、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困难群众冬春生活安排情况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相关政策,并回答大家提问。首先请翟部长介绍情况。
2015-02-13 10:01:20
- 翟青:
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去年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已经准备了背景材料,发给大家,为了节省时间,我就不再多讲了。希望记者们在发稿时,多参考我们提供的材料。另外,我借这个机会,向在座各位多年来对环保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谢意,谢谢大家。
2015-02-13 10:02:02
- 主持人 胡凯红:
下面请齐部长介绍情况。
2015-02-13 10:02:46
- 齐骥:
各位媒体朋友,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十二五”时期以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情况。
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对此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提出,要在“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3600万套的目标。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应该说都在顺利推进。从2011年至2014年,即“十二五”前四年,全国已经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3200万套,基本建成了2000万套以上。
2015-02-13 10:03:10
- 齐骥:
在具体工作推进当中,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责,主动配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中央的层面上,过去四年,中央财政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共为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安排了7100亿元的补助资金。同时,还发行了7000多亿元的企业债券,专项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
金融系统来看,人民银行、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发放贷款,几年下来,累计发放了16000亿。我在这里特别提一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一家就发放了8800多亿元。
同时,大家能够感觉到,有大量民间和社会的资本也进入到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在棚户区改造中,一些企业、包括居民都有一些投入,这样就保证了整个工程在投资方面的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
2015-02-13 10:06:04
- 齐骥:
我们提出了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土地要应保尽保,各级国土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实行了计划单列;在财政、税收方面也给予了一些减免和支持的政策。这是中央各部门在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做的主要工作。给大家通报了这些情况。
2015-02-13 10:07:50
- 齐骥:
另外,随着这项工程的不断推进,在实践过程当中,也不断完善组织机制和各项支持政策。201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即国办2011年45号文件,之后201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2014年下发了《关于切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这些文件都是通过总结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过程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政策体系。这对于加快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好的作用。我们还逐步形成了明确任务目标、明确工作要求的实施机制,确立了省级政府负总责,市县政府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015-02-13 10:08:17
- 齐骥:
除了国务院在“十二五”以来发的这三个文件之外,国务院相关部门也印发了数以百计的部门规章、综合性或者专项的政策文件。可以说,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来,基本形成了财政投入、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用地保证、信贷扶持、多渠道融资、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
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也非常重视这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健全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并在土地、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了每个年度目标任务都顺利实现。
2015-02-13 10:09:26
- 齐骥:
实施“十二五”规划四年以来,我们已经改造了各类棚户区1580万户。我们没有做更具体的统计,但是初步推算,应该有4000多万群众摆脱了棚户区住房的困境,住上了生活设施相对完备的楼房,实现了他们多年的期盼。
在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方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地方配套设施(水、电、暖、路、气)不能及时跟上,所以保障房或者棚改安置房建好了,但是不能马上投入运行。也有的地方出现了保障性住房的选址比较偏,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个别项目甚至出现了空置率比较高的现象。也有少量的地方反映,保障房的质量还存在缺陷等等。
2015-02-13 10:10:52
- 齐骥:
坦白地讲,我们在过去4年已经开工了3200万套。我们用最简单的数来分析一下,如果按照一个项目1000套来估算,实际上相当多的项目达不到1000套,有3万多个项目。这么多的项目中,确实可能有个别项目会出现上述提到的问题。对于发现问题的,我们一项一项地督促相关地方,限期做好整改,目的是使宝贵的住房保障资源能够发挥更大、更积极的社会效益。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继续加快推进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国务院已经明确了今年要开工或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其中大部分(七成甚至更多一点)是棚户区改造住房,我们还提出今年年内要基本建成480万套的目标任务。
2015-02-13 10:12:26
- 齐骥:
顺便给大家报告一下,可能有些朋友也比较关心农村危房改造的事情。我们在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过程当中,对于农村困难群众居住的危房,国家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政策和补助资金,推动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这项工作自2008年开始,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已经累计改造了将近1600万套农村危房,今年还计划再改造300万套以上。
以上,就是我就“十二五”以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有关情况,给大家作的简要汇报。
2015-02-13 10:14:58
- 主持人 胡凯红:
下面就这两个问题提问,提问之前通报一下你所在的新闻机构。
2015-02-13 10:16:31
-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环保部翟部长。首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有余,各方的评价很多,请介绍一下目前这个防治计划的进展情况。第二,关于“大气十条”当中也设定了2017年的目标,但是过去一年,有些城市其实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也有一些媒体和专家提到说,其实很难或者有些城市不能达到2017年“大气十条”最终设定的这个目标,您怎么看?
2015-02-13 10:18:12
- 翟青:
非常感谢。首先,我想感谢各位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大气十条”已经发布一年多了。一年多来,在各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以第一批实施新标准的74个城市为例,一共有三组数字。
2015-02-13 10:19:00
- 翟青:
第一组数字,74个城市2014年PM2.5的年均浓度有所下降,平均下降11.1%,其中三大重点区域,京津冀下降了12.3%,长三角下降了10.4%,珠三角下降了10.6%。
第二组数字,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有所增加,平均增加了5.5个百分点,其中三大重点区域均增加了5.3个百分点。
第三组数字,重污染天数有所下降。74个城市重度及严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京津冀下降18.7%,长三角下降51.8%,应该说这两个区域的下降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在珠三角区域,没有出现严重污染天气。
2015-02-13 10:21:46
- 翟青:
应该说“大气十条”的实施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与各地方、各部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部门层面,国务院确定的22项配套政策,去年出台了19项,在座的发改委、住建等各部门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地方也一样,特别是三大重点区域的11个省(区、市),大家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事情。包括甘肃的兰州,我去年这个时候给大家介绍了兰州的经验,包括山西太原的经验,这些地方的工作成效还是非常明显的。京津冀、长三角两个协作机制,去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圆满完成了APEC会议、南京青奥会、南京国家公祭日的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各地方、各部门的工作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2015-02-13 10:24:15
- 翟青:
在看到工作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大气污染问题依然是十分严重。74个城市中,2014年达到国家标准的只有8个城市,虽然比2013年增加了5个城市,有所进步,但是水平还是太低了。京津冀仍然是污染最重的区域之一。从初步掌握的情况看,还有一些非重点省份PM10浓度不降反升,下一步我们还要去考核。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地方省里重视了,但是并没有把压力层层传导到市、县,说明重视还是不够。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会采取进一步措施去研究处理。
2015-02-13 10:26:49
- 翟青:
利用这次机会,我还想跟大家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不能过度强调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影响问题。我最近看到一些资料和报道,有些污染比较重的城市,在分析污染重的原因时,首先是说受到其他城市的影响,有些说超过30%,有些说超过40%,有些甚至说超过50%,也就是说一半的污染是从别的城市过来的。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相互之间的影响是有的,有些地方甚至是比较严重的。但是,在现在这个阶段,决不能过分地强调相互之间的影响,决不能把污染重的责任推给其他的城市。如果说过分地强调相互之间的影响,势必会影响到我们扎扎实实地去抓各项措施的落实,这个问题我想各地还是要重视的。
2015-02-13 10:27:31
- 翟青:
第二,对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工作,各地还是要重视。重污染天气危害极大,老百姓对这方面的意见很大。包括我们自己,如果连续多天污染严重,我们也很难受。而且,这些天气对完成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任务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知道,一个严重污染天气,需要几十个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才能消化掉。所以,各地对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工作一定要重视,一旦发现有问题,尤其是在冬季,要立即采取措施,启动响应,想尽办法要把排放减下来。
2015-02-13 10:29:02
- 翟青:
第三,对大气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我最近看到一些报道,去年有一些地方讲要大干多少天,退出“黑名单”。社会也有一些议论,认为大气治理见效速度太慢,成效不明显。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大家这种急于求变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还是要有深刻的认识。是什么原因呢?还是污染物的排放量太大了,而这和我们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关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过分着急,一定会影响到我们落实相应措施,而且还容易走偏了,造成弄虚作假、数字造假等等,还会产生一些其他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能说一时半会变不了我就不去作为,那也是不行的。这几个问题我们都要处理好。
2015-02-13 10:31:37
- 彭博新闻社记者:
上个月北京市长王安顺先生曾经发表过一篇比较强硬的言论,说目前北京工作的重点是污染防治,而且目前来看北京也不是一个宜居城市。您对王市长的这番言论有何评论?
2015-02-13 10:33:59
- 翟青:
北京市的污染治理工作,大家的关心程度更高。关于去年的工作,在不久前北京市召开的“两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把相关情况讲得很清楚了。去年,北京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改造燃煤锅炉6595蒸吨,压减燃煤280万吨,淘汰老旧车48万辆,基本淘汰黄标车,退出企业390多家,立案查处2900多个环境违法案件,罚款1.05亿元。当然,北京市的工作潜力还是很大的。我们相信,在新的一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会做得更好。谢谢。
2015-02-13 10:35:17
- 记者:
齐部长,我对您刚才提到的棚户区改造的问题很感兴趣。涉及资金筹集等各方面的困难,材料介绍说去年棚户区改造有500多万套,下一步继续推棚户区改造的时候,有哪些值得总结并加以推广的经验?另外,现在已经完成的这500多万套占整个棚户区改造工作量的比重是多少?还需要多长时间把棚户区改造完成,让所有的城市困难群体都住有所居?谢谢。
2015-02-13 10:37:45
- 齐骥:
刚才给大家报了一些数据,包括了“十二五”时期以来棚户区改造的进展情况。通报过程中提到了几件事,一件事是从介绍了财政投入、税费减免、贷款支持、用地保证、多渠道融资等政策,来保证棚户区改造的资金到位;另一件事,我们各方面的支持政策也在随着工作的推进不断完善,包括刚才提到的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层层分解任务等;第三件事我也提到了,各地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因为作为中央提出的重大民生工程,地方都把这项工作列为年度的重大工程。这是从面上给大家说了这样三个层次的情况。
2015-02-13 10:39:30
- 齐骥:
最近这几年,在具体推动工作当中,我们了解到,凡是工作进行比较顺利的,大致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棚户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老百姓通过政府的扶持政策来改善他的居住条件,这是一项根本性的目的。目的是通过这样一个民生工程,使所有被改造的对象能够获益,包括除了住房条件改善以外,面积也有所增加。现在各地普遍采取的是拆一还一,我说的拆一还一是不讲价钱的,我拆了你30平米旧的,我还给你30平米新的。还有一些地方的政策更为优惠一点,因为棚户区比较简陋,功能也不完善,有的没有厨房,多数没有厕所,改造后的安置房既有厨房也有厕所,有的有起居室、卧室,所以安置房面积再小,实际也小不过40平米。但是改造前的棚户区住房有的没有这么大,所以有的地方就设定了一个最低的安置标准。虽然你改造前的房子只有20平米,但是改造之后,我可以还你最小的套型在35平米或者40平米。这就体现了,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能够让被安置的对象得到实惠,这个做法和政策,恐怕是各地认为最成功的经验。
2015-02-13 10:40:32
- 齐骥:
第二,在改造和分配过程当中,要提倡公开公平公正。现在所有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一定是先张榜公示安置方案,甚至有的地方做得很细的,每家每户的安置方案都张榜公布,这样就使得整个工作是在高度透明的情况下推进的。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推进公平正义,这样一个方式方法,也取得了广大棚户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在工作方式上的一个创新。
另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家可能注意到,在过去几年的“两会”上,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并不很多,但是“十二五”开始,2011年到2014年,每年都明确提出保障性安居工程,当然也包括棚户区改造的目标任务。我想今年“两会”也不会例外。由于从党中央国务院的层面上把这项工作提得很高,所以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也是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这才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形势。虽然也还有很多很多的困难,但是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总体推进还是比较顺,因为进展的数字已经摆在这儿了。
2015-02-13 10:42:05
- 齐骥:
但是随着棚户区改造的深入推进,遇到的困难也是越来越多。困难可能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简单的、容易做的棚改项目以前年度已经先做了,比如在城里的、近郊的,容易拆迁的、密度小的,前几年已列入计划当中改造了。剩下来的项目,越来越多的是“硬骨头”,改造起来成本投入更大一些,安置也会更困难一些,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大的难题。另外,也有一些项目在推进过程当中,由于一些困难群众非常期盼通过棚改这件事同时把他的其他困难,包括就业困难、教育困难等,一并通过这次棚户区改造解决,这样就使得推进棚户区改造要捆绑更多其他的社会资源,这样推进起来,特别是在项目的拆迁过程当中,就觉得难度更大一些。
2015-02-13 10:45:43
- 齐骥:
最后一点,地方反映比较多的是资金的困难。我刚才讲了,因为有些项目,有市场运作条件的基本上都改造完了,剩下的项目基本上要靠政府来推动,这样筹资的渠道会比较单一。我今天也给大家报告一下,今年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还会为棚户区改造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中央财政,不论是财政部还是发改委,也会对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中央补助给予更多的支持。当然我们也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要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才能保证今年的任务顺利推进。
你刚才讲去年搞了500万,还剩多少。我们有一个各地报上来的统计数据,截至到去年年底,已经启动改造各类棚户区约2100万套,按照各地统计上来的数字,今后到2020年全面小康实现的时候,恐怕还有约2000万套的棚户区需要改造。核下来,从今年开始如果每年再改造500多万套的话,以后几年仍然需要每年改造几百万套。大致就是这样的情况。
2015-02-13 10:46:59
- 主持人 胡凯红:
因为时间关系,这个环节先进行到这个地方,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请发改委胡主任介绍创新投资管理方式、建立协同监管机制方面的情况。
2015-02-13 10:48:23
- 胡祖才: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跟大家见面。今天我主要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建立部门和地方协同联动的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制度的有关情况。
大家知道,2月6日,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对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便利投资创业,规范市场秩序进行了研究部署,会议认为,建立协同监管机制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使政府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更好地服务和便利企业投资。根据会议部署,明确要求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横向联通有关部门,纵向贯通各级政府,这样可以实现项目在网上受理、网上办理和监管“一条龙”服务。这样能够实现整个过程的透明、可核查。最后,使得服务和监管更加有效,促进市场规范运行。
2015-02-13 10:50:42
- 胡祖才:
这项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进一步改革政府管理的方式。大家知道,以前政府比较注重项目的事前审批,现在要逐步转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就是要适应这个转变的要求,来建立一套规范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建立协同监管机制的主要内容:一是要合理划分权限,要做到相关部门同步下放审批权限,这也是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也要提升基层的承接能力,使得下放的审批事项能够接的住。
2015-02-13 10:51:16
- 胡祖才:
二是要明确监管重点,主要是在开工和竣工两个重要环节,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监管,保证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三是要建立在线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个信息平台能够实现项目在受理的时候就有一个项目代码,这个代码就是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身份代码,这样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全过程的监管,这样能够有利于建立项目的信用记录。对诚信的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对失信的就要进行惩戒和纠正。
我就介绍这么多,欢迎大家提问。
2015-02-13 10:53:54
- 主持人 胡凯红:
谢谢胡主任,下面请窦部长介绍一下困难群众冬春生活安排情况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相关政策。
2015-02-13 10:54:27
- 窦玉沛:
各位记者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与在座的朋友们交流。入冬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牵挂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亲赴鲁甸灾区调研,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李克强总理在元旦前和春节前两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听取民政部汇报,研究部署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社会救助和医疗救助工作。
2015-02-13 10:55:57
- 窦玉沛: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民政部着力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救灾救济、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工作。
在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生活安排方面,上次吹风会我介绍的重点是政策措施,下面我介绍一下经费保障措施。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已提前预拨低保救助资金767.6亿元,临时救助资金21.8亿元,医疗救助资金111.8亿元,冬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71亿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14亿元,加在一起是986.2亿元,我说的是预拨经费,不是2015年全年的经费,是先预拨下去,为了使经费有保障。另外,这是中央预拨的,地方还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力争做到对困难群众按规定施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加大核查和督查力度,坚决查处错保、关系保等问题,实现“阳光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节。
2015-02-13 10:57:28
- 窦玉沛:
在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方面,抓紧研究扩大救助覆盖范围、提高救助水平、突出救急解难、加强统筹协调的政策措施。着力健全四项机制:一是健全筹资机制,合并城乡医疗救助两个基金专账,在加大中央投入的同时,督促地方加大投入,同时也动员社会力量捐助,为医疗救助筹措更多的资金;二是健全“求助有门、救助及时”机制,强化“救急难”功能,就是让困难群众有病需要治疗的时候求助能找到地方。再一个,我们现在在部署主动救助,要通过排查,对困难群众建档立策,主要掌握,主动救助;二是健全“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为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提供便利,困难群众看完病,除去负担他自己应该负担的部分,其他的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块儿通过信息系统随时结算,他随来随治,随治随结,随结随走,方便救助;四是健全制度衔接机制,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的衔接。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对于居无定所,还有一些打工不着、寻亲不遇、被偷被抢、生活处于无着状态的流动人员开展主动救助。我先介绍这么多,如果大家有问题,我愿意回答。
2015-02-13 10:58:03
- 主持人 胡凯红:
谢谢窦部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还是先通报新闻机构。
2015-02-13 10:59:52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请问胡主任,此次建立部门和地方协同联动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制度,在监管方式上有哪些亮点?和以往相比,有那些地方体现出高效?此外,如何促进投资创业?
2015-02-13 11:02:45
- 胡祖才:
我刚才给大家介绍了,建立协同监管机制是我们投资管理方式的一个创新。根据国务院的部署,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的进展力度是很大的,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是审批多,都要到政府来审批。第二是审批难,审批的前置条件很多。
对于第一个问题,通过2013、2014年核准目录的修订,已经大幅度缩小了核准范围。从中央层面,已经减少了核准项目的数量76%,而且这次取消下放核准事项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例如外商投资项目,现在改为备案为主和少量核准相结合,95%的项目都是备案。境外投资项目,除了敏感的行业和国家、地区以外,全部都是备案,而且是在网上备案。在解决审批多的问题上,应该说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2015-02-13 11:05:26
- 胡祖才:
关于审批难的问题,主要是核准的前置条件太多。对此,国务院已经做出了部署,经过清理,现在前置条件有30多项,涉及到近20个部门。如果一个项目要核准的话,要经过这么多的手续。此外,还要办理属于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前置手续有18项。所以,我们正在按照国务院部署,该取消的取消,该合并的合并,同时又做出一个重大的改革,把原来的前置,除了规划、土地和重特大的环保以外,其他的统统改为并联办理,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审批时间。
现在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监管比较薄弱,以前政府的投资管理主要是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这次建立协同监管机制,主要是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的机制。建立这个机制,应该说做了一个很大的创新,主要的创新就是,从理念上寓监管于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建立一个平台和四项制度。一个平台就是要建立一个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这是在互联网上搭建的,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搭建这个平台,可以实现项目在线申报,有关部门可以在线办理,然后跟上电子监察。通过这个平台,又实现横向联通、纵向贯通,这样就可以并联办理、同时办理,不需要办完一个再办另一个。还有,整个审批过程会公开透明,项目单位可以根据代码进行查询,对审批情况一目了然。
以前企业要办项目审批的话,都要跑到政府哪儿去,到有关部门办,现在网上就可以办理了,他不用跑腿了。我们形象地讲,就是多跑信息少跑腿,便于企业办理。
2015-02-13 11:07:06
- 胡祖才:
关于四项制度,第一是建立统一的项目代码制度,这是基础,这样可以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周期当中有一个唯一的身份代码,实现相关部门的信息互联共享,以及项目单位可查询。第二是限时办结制度,还需要保留的审批事项,每个部门都要公布办事指南,明确告知受理条件,以及办理的流程和时限要求。那么,公开以后,就要严格执行,同时还要接受社会监督,因为都是公开的,是可以查询的。第三是建立一个联动的监管机制,相关部门的审批监管信息可以共享,如果发现一些项目没有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就开工了,就可以及时纠正。第四是建立项目信息在线备案制度,实际上就是了解项目的开工信息、建设进展情况、竣工信息,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实时提供政策的支持和大数据的服务等。这项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就可以方便企业在网上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大大方便了企业,节省了人力物力。这项制度按照国务院部署要在今年年内上线运行。谢谢。
2015-02-13 11:09:40
- 新华社记者:
有问题请问窦部长。您刚才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鲁甸灾区进行了慰问。我们知道这也是总书记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想问一下民政部,为了保证鲁甸受灾群众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将采取哪些措施?
2015-02-13 11:10:11
- 窦玉沛:
冬天和春荒是受灾群众最艰难的时期,所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牵挂灾区的人民群众,特别是高寒和高海拔地区的受灾群众。民政部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早部署、早安排。去年9月开始,我们就组织民政部门对灾区困难群众的困难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分类造册,分类救助,精准管理。这一点我们已经积极落实。
二是加大了资金保障力度。刚才我说,中央财政下拨了71亿冬春生活安排的救灾款,这71亿主要用于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包括他们购买米面、购买衣被和食用油以及过节的一些必需品,这不包括灾后重建。与此同时,地方财政也加大了配套投入,据我们掌握,地震灾区的几个省到目前也配套投入了4亿1千8百万元,如何管好用好这些救灾经费,我们都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确保在春节前能够发放到户,落实到人。
2015-02-13 11:11:07
- 窦玉沛:
三是加大了中央救灾储备仓库物资的支持。到目前,我们已向鲁甸灾区调拨了1万顶棉帐篷;向景谷地震灾区调拨了3000顶棉帐篷、10000床棉被;向康定地震灾区调拨了5000顶棉帐篷、4000件棉被、4000件棉衣。这是中央储备库调拨的,因为地方还有一些救灾储备,只要灾区需要,我们随时都能够满足。
四是加大了检查和督查的力度。前不久民政部派出了四个工作组,对去年受灾比较严重的8个省进行了督查,我也带队去了四川的雅安庐山地震灾区,还去了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我们检查受灾群众生活安排的情况和灾后重建的进展情况。我们到了安置受灾群众的帐篷里,看到他们的棉帐篷里面还是备了足够的被褥、棉衣、大米、白面、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还是比较充足的。灾区为了保障消防安全,在集中安置地区都建了一个集中的食堂,各家各户不能起火,要控制火源,统一到集体食堂来做饭,也可以在这儿吃,也可以端回去。同时考虑到春节临近,大批在外上学的学生和务工人员回家过年,他们还腾出了一些公用设施,学校又搭建了一些帐篷,供这些人回家团聚时用。
2015-02-13 11:13:46
- 窦玉沛:
受灾群众感觉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他们很关心,他们觉得这些年没见到的见到了,没用过的用过了,没吃到的吃到了,灾区人心稳定,秩序良好。他们写了很多春联,多数都以感恩为主题,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感谢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支援,也感谢各界对灾区的关注。我印象比较深的对联,“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受灾地区群众的生活情况,特别是关注高海拔、高寒地区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会及时响应、及时解决。我们要督促地方加快灾后重建的进度,让受灾群众早日搬进新家。我们还要密切关注新灾的发生,及时做好新灾的应对工作。谢谢。
2015-02-13 11:15:58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的问题是给住建部的齐骥副部长。首先我问一下,前一段时间,北京清华附中发生事故之后,住建部在全国开展了在建房屋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大排查,查出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整改的措施?整改的效果怎么样?还有一个问题,此前有消息称,住建部将逐步取消经济适用房,请问这个消息是否属实?另外,这个政策的出台是基于怎样的考虑?谢谢。
2015-02-13 11:17:39
- 齐骥:
我在部里不分管安全生产,所以我可能了解的情况不是非常详实。我所知道的是,去年北京的工地事故出了以后,部里连夜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并向各地发了一个紧急的通知。具体说,就是由省级主管部门负总责,城市为单位,对所有的房屋在建工程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安全排查,对于通过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提出限时整改措施,建立整改的台帐。因为这项工作涉及面非常大,全国有几十万、上百万个工地,只能是由城市为单位、为主进行排查。现在各地对已经发现隐患的项目,有的是叫停了,叫停以后要求进行整改。各地正在把检查整改的情况一级一级地汇总上报。我想适当的时候,部里相关司局会把这个情况向社会公布。
关于停止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我没有听说。
2015-02-13 11:19:40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环保部副部长翟青的。环保部近几年公布了一系列的总量减排数据。我们从数据上看,完成的情况还不错,但是有专家认为,近几年的空气质量还是呈下降的趋势,包括老百姓的感受,也并没有觉得空气质量有很大的改善。我们想问一下,总量减排的量和空气质量的质的差别怎么理解?另外,由于水环境的形势越来越严重,大家像期待“大气十条”一样期待“水十条”,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下一步关于水污染方面有哪些新政?谢谢。
2015-02-13 11:21:20
- 翟青:
非常感谢记者把最后一个问题交给环保部。刚才记者同志的问题提得非常好。
“十一五”以来,总量减排的数字大家说不错,每年几个点,看起来很好。现在的问题是,总量减排数据往下走但环境质量没有好起来,社会上对此的议论还是比较多的。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来讲。首先,总量减排作为一项制度,这些年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特别是在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我这儿有几组数据:一是污水处理能力,“十一五”初期污水日处理能力是5200万吨,现在是1.7亿吨。还有火电行业的脱硫脱硝,脱硫能力从“十一五”起步时的少数火电机组有设施,现在已达到8亿千瓦,安装率达到95%。火电机组脱硝是“十二五”开始的,在电价等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撑下,现在已经达到6.9亿千万,占比达到82%。还有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的环保基础设施也上得很快。如果这些行业这些年没有上这些设施,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将会更加糟糕。所以说,作为一项污染防治的制度,总量减排对于有效遏制环境质量恶化功不可没。
2015-02-13 11:24:38
- 翟青:
但是,刚才记者提到的问题确实存在,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现在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太大,远超出环境容量。无论是水、还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都在2000万吨以上,“十一五”以来总量下降的几个百分点,难以带动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根据专家测算,大体上在现有的基础上再降30%-50%,我们的环境质量才会有明显的变化。去年APEC会议,大家都感受到了好的天气,总书记讲“APEC蓝”,那个时候主要污染物削减了50%以上,大家才感受到了这种蓝天白云。
2015-02-13 11:26:15
- 翟青:
二是总量控制范围不够。只有几项污染物,“十一五”是两项,“十二五”是四项,这是我们现有的能力决定的。对大气影响比较大的烟尘、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还没有纳入总量控制范围。水也一样,控制了COD、氨氮,但是总磷、总氮等相关污染物还没有放进去。因此说,我们控制的范围还是有限的,这跟我们的能力和基础是有关系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正在进一步研究过程中。在“十三五”的工作安排中,总量减排作为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确的一项制度,还是会继续坚持下去,当然相关的机制和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同时“十三五”将会把环境质量改善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抓总的任务,力争围绕环境质量改善统筹安排总量减排工作部署,努力让大家感受到总量减排和质量是有关系的,我们正在做这项工作。
2015-02-13 11:28:44
- 翟青: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水污染治理的。我记得去年在这儿大家就问过水的问题,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们正在编制“水十条”,也就是《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现在,我告诉大家,“水十条”已经进入报批程序,很快会出来,出台以后我们再就重点内容、工作思路以及具体措施向大家做专门介绍。
我就回答这么多。我们来了好几个司长,包括科技司、环评司、污防司、生态司、核安全司、环监局,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下来再问问他们。
2015-02-13 11:29:15
- 主持人 胡凯红: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里,谢谢四位部长!下周吹风会暂停一期,2月27日再举办例行吹风会。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春节之后再见,谢谢各位!
2015-02-13 11:30:50
图片内容:
-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介绍相关情况。
-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介绍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有关情况。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胡凯红邀请记者提问。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相关情况。
-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介绍相关情况。
- 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现场。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 中央人民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 吹风会现场。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5/2/13/20152131423808902175_360.mp4
图片大图:
-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中国网 董宁
-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中国网 董宁
-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介绍相关情况。
中国网 董宁
-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介绍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有关情况。
中国网 董宁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胡凯红邀请记者提问。
中国网 董宁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相关情况。
中国网 董宁
-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介绍相关情况。
中国网 董宁
-
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现场。
中国网 董宁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董宁
-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董宁
-
中央人民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董宁
-
吹风会现场。
中国网 董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