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法治蓝皮书)2015》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于3月18日9:00召开《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法治蓝皮书)2015》发布会,介绍中国法治发展的研究成果。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谢寿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法治蓝皮书(2015)》、《地方法治蓝皮书(2014)》、《四川法治蓝皮书(2015)》发布会暨中国法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现在开始。
2015-03-18 08:52:37
- 主持人 谢寿光:
今年这部法治蓝皮书的发布和往常有非常大的区别,主要是背景变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依法治国的《决定》,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基本共识。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昨天我看到网上在讲关于两会的“十大热词”,绝大部分和法治相关。所以我们选择今天这个时间来发布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智库产品、智库品牌《法治蓝皮书(2015)》,显得尤为重要和尤为关注。
2015-03-18 08:59:10
- 主持人 谢寿光:
今天这个场面也是法治蓝皮书发布十几年来最为宏大,最为热烈的,参加会议的基本上是专家学者和在京的有关司法实践的同志。今天出席会议的尤其是来自于四川、浙江长期关注法治蓝皮书和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建设的这些专家和实际工作部门同志,主动热烈地要求参加,今天到场的媒体也比其他蓝皮书包括经济和社会都是作为品牌蓝皮书的媒体更多、更为热烈。作为这部蓝皮书的出版者,我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向法治蓝皮书以及这两部首发的《地方法治蓝皮书(2014)》和《四川法治蓝皮书(2015)》这三个研发团队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以李林所长、陈甦书记为首的法学研究所对蓝皮书的研创给予的全力支持,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5-03-18 09:02:51
- 主持人 谢寿光:
出席今天会议的在主席台上就坐的嘉宾以及其他的重要嘉宾我做一个介绍,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研究员陈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法治蓝皮书主编李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朱景文;四川省委副秘书长、四川省执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天宗;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深远;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蒋惠岭;蓝皮书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田禾。
其他的就不再一一介绍了,我们正式进入议程。
首先有请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研究员陈甦致辞,大家欢迎。
2015-03-18 09:04:34
- 陈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法学所、社科文献出版社在此举行法治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一年一度地向各位展示我们对中国法治状况的观察、分析与思考,并和各位一起从中感受国家法治建设的进步与成就。当然,国家的法治事业宏大繁复,国家的法治建设气象万千,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法治蓝皮书所能反映的只是宏图之一角。但是法治蓝皮书确实能够为我国法治建设的宏篇巨作写下一个清晰明确、引人注目的篇章。特别是法治蓝皮书对我国法治状况的反映,不仅在于其内容的充实与精湛,也在于社会对法治蓝皮书的重视与反响。今天发布会隆重举行,对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法治蓝皮书发布会莅临指导,我在此代表法学研究所,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这是必须的,谢谢你们!
2015-03-18 09:08:26
- 陈甦: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法治蓝皮书以其优质的内容、客观的数据和鲜明的特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持续扩展,在推进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方面彰显出越来越独特的价值,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法治蓝皮书撰写团队的精心打造,法治蓝皮书的内容与载体相得益彰,已经成为重要的法治智库成果的发布平台。
大家看到在今天的法治蓝皮书发布会上,它的编写团队奋发努力,一举推出三本蓝皮书,这三本蓝皮书既各有特色又内涵一致,既各自独立成书,又构成统一体系,法治蓝皮书对全国的法治发展进行研究分析,系统展现国家法治建设的总体状况,又维持连续观察、逐年分析的法治时空描述的完整性。地方法治蓝皮书立足于分析地方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探索、成效和面临的问题,为我们展示更为活生生的地方法治发展进程,让我们的观察视角更贴心基层,让我们的理论更接地气。《地方法治蓝皮书(2014)》又叫《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是由四川省委牵头,委托法学研究所基于独立观察者的地位,撰写反映当地法治发展的蓝皮书。希望向大家特别提的是,四川省依法治省办的领导专门来参加我们的发布会,欢迎你们,谢谢你们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2015-03-18 09:11:39
- 陈甦: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法治蓝皮书以其优质的内容、客观的数据和鲜明的特色,发布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持续扩展,在推进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方面彰显出越来越独特的价值,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法治蓝皮书撰写团队的精心打造,法治蓝皮书的内容与载体相得益彰,已经成为重要的法治智库成果的发布平台。大家看到在今天的法治蓝皮书发布会上,它的编写团队奋发努力,一举推出三本蓝皮书,这三本蓝皮书既各有特色又内涵一致,既各自独立成书,又构成统一体系,法治蓝皮书对全国的法治发展进行研究分析,系统展现国家法治建设的总体状况,又维持连续观察,逐年分析的法治时空描述的完整性。地方法治蓝皮书立足于分析地方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探索、成效和面临的问题,为我们展示更为活生生的地方法治发展进程,让我们的观察视角更贴心基层,让我们的理论更接地气。《地方法治蓝皮书(2014)》又叫《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是由四川省委牵头,委托法学研究所基于独立观察者的地位,撰写反映当地法治发展的蓝皮书,希望向大家特别提的是,四川省依法治省办的领导专门来参加我们的发布会,欢迎你们,谢谢你们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在法治蓝皮书撰写过程中,它的创研团队主要依靠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的法治国情调研和法治指数项目,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三本蓝皮书都包括法治指数的评估报告,其中有的指数已经连续发布了六年,如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有的则是在今年首次发布,如立法指数报告和西部法治指数报告。法学研究所的课题组,通过时政与量化的方法,客观描述了我国的法治状况,并有说服力地展示了法治建设的成就,也负责任地分析了法治建设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展示成就的激励还是揭示问题的刺痛,都在主观世领域引起切实的反映,其最终的实际结果都是显著推动了治理完善。
2015-03-18 09:13:52
- 陈甦:
十余年来,法治蓝皮书传递给社会的不仅是丰富或沉重的报告,也不仅是亮丽或扎眼的数据,而这其中蕴含的,在我看来是更为重要的立足观察与思考的态度与方法,尤其是观察和数据,描述我们具体的法治实际,而不是仅凭浮光掠影,既展开大而化之的定型论述和想象式分析。由要素关联和系统分析,建构法治实况的阐述体系有连续观察和持续分析行政法治状况的时空描述,以更为历史的认识现实,以及潜藏其中的趋势与规律,而不是仅凭气势感觉,并对现实作出历史性评判。十余年来,法治蓝皮书一直有自己的坚持,但法治蓝皮书的运作机制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是一个在形成时封闭,形成后再向社会公开的半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在由利益命名、选题、调研、撰写、发布、解释、评价各个环节构成的整个过程中都充分开放的系统。
2015-03-18 09:15:07
- 陈甦:
在法治蓝皮书的形成过程中有大量的称赞、支持合作,但也会面临质疑、误解指责。令人欣慰的是,交流互动的最终结果,不是质疑误解和职责之后的拒绝,而是质疑之后的合作,误解之后的理解和职责之后的支持。所以法治蓝皮书绝不是撰写者自立自为的产物,而是相关各方通力合作的产物,某种意义上,法治蓝皮书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过程中体现的互动结构与相关心态的微妙变化,比形成之后向各位展现的固定内容更有意义。因为坦诚履行的科学精神、协力参与的合作方式、勇于面对的道德勇气,以及爱岗敬业的责任心与荣誉感都是促进法治进步与法学繁荣的必要因素。
2015-03-18 09:16:30
- 陈甦:
因此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来自立法机关、行政部门、司法系统和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代表,在这里我向你们表示,你们以及你们所在的单位,不仅是法治蓝皮书的评判者和支持者,也是法治蓝皮书形成过程的积极参与,法治蓝皮书内容的不断充实、质量的不断提高,作用力的不断增强,与你们提供的资料、机会、观点、保障是分不开的,在此对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请你们继续关注支持法治蓝皮书。
2015-03-18 09:18:23
- 陈甦:
法学研究成果能否更好地发挥其推进决策、促进社会进步的效果也离不开成果的传播与转化,在传播与转化的机制里,新闻媒体的作用极为重要。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很多媒体界的朋友参会,借助你们的慧眼之别和辛勤努力,法治蓝皮书才有了今天的关注程度、影响范围和积极能量。在此我也对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也期待你们为蓝皮书成果的传播和国家法治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5-03-18 09:18:53
- 陈甦:
201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年,也是依法治国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的重要部分,是四个全面得以切实推进的重要路径和机制保障。法学所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所之一,承担在法学繁荣和法治进步方面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的重任,我们的研究成员,包括承担法治蓝皮书课题的人员一定坚守法治信念,勇于承担学术责任,继续做好法学研究,继续撰写好法治蓝皮书,继续发挥好法治建设新型智库的作用,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最后再一次感谢大家对法学研究所和法治蓝皮书的关注和支持,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并肩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努力,谢谢大家!
2015-03-18 09:27:09
-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陈甦研究员对法治蓝皮书以及四川法治蓝皮书和中国地方法治蓝皮书研创背后的团队,以及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给予的全面、深刻的评价,能做出法治蓝皮书,能成为中国新兴智库建设里法治方面最重要的制度,和他所领导整个法学研究所智库团队长期不懈的努力,感谢陈甦研究员。
下面有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朱景文发言。
2015-03-18 09:27:49
- 朱景文:
非常高兴参加法治蓝皮书的发布会,而且不是一部,而是一下拿出三部,是非常了不起的成果,而且持续了这么多年。我想中国的法治研究,这部蓝皮书的发布,以及历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中国的法学研究某种转向,越来越重视法治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重视法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法学正走出自己过去相对来讲比较封闭的研究体系,或者是一种规范的研究体系,更多地重视把法律和社会结合起来。这样一种时政研究有这样一个特点,最主要的是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这是转向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之所以这件事引起学界同行和新闻媒体的重视,也是这个原因,走出了法学过去金字塔比较封闭的研究,和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
2015-03-18 09:29:02
- 朱景文:
这样一种研究现象在最近若干年来一直在各个领域存在,比如说各个机构都在做不同方面所谓法治发展的报告,有的涉及到立法,涉及到司法,涉及到依法行政,也涉及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涉及到法学教育和研究,涉及到法律职业等等。我们已经看到不同单位,不同机构在做这样的事。同时在地方层面,看到四川依法治省的年度报告,这些年来不同省份也都在做这样的研究。比如法治浙江、法治江苏、法治四川、法治湖北、法治湖南,我们能够看到的,像这样一些东西都有学术倾向。
2015-03-18 09:29:49
- 朱景文:
另一方面从中央层面,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提倡,把法治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实际上中央这样的目标是很明显的,这样一个正力量的研究以及正力量的意思,通过法律指标的研究,来推动国家法治建设、依法治国事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法治建设的指标体系,也就是说提供了一系列指标、目标来作为整个法治建设要达到的一些目的,这次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把依法治国的成效作为考核各级政法机关和干部的一个重要指标。
2015-03-18 09:30:16
- 朱景文:
我们国家从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来强调建设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时,特别强调科学性。所谓科学性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我们的指标设计要符合国家自己法治建设的实际,不是学者,不是某一个人拍脑袋想出来的,要适合国家的实际。首先,我们的指标设计,指标选择哪些东西作为考核标准,本身应该是科学的,不应该是随意的。大家注意到政法委取消了有些地方所采取的指标,比如说破案率等等作为一种单独的考核标准,和其他的东西分开,因为比较单纯地追求破案率或单纯地追求有罪判决率等等,司法公正的问题又当何论。实际上坦率的说,一系列的冤假错案的出现和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的指标,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总体的考量,特别是忽略了司法最终要达到的公正性的指标,有这样那样的关系,所以指标的设计要科学。
2015-03-18 09:30:56
- 朱景文:
另一方面,指标设计或者做研究时,一定要考虑我们国家实际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是一个大国,实际上各个地方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这样的差距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各个地方要求可能并不是统一的,并不一样,当然总的目标是要达到法治,达到依法治国,达到规则之治,良法之治,法律平等实施的目的,但是也要看到规则之治、良法之治,平等实施本身也受到一定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等等的制约,所以对于各个地方来讲,我想由于各个方面的差距、经济发展的水平、文化程度差距,能够选择出什么是最好,最适于各个地方发展的这样一套模式。有时候国家规定就是一个统一的目标,但是在各地实现这些指标的时候,必须因地制宜的去考虑,必须结合实际。这些年人民大学也一直在做《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每年要出一本,每年都集中在一个主题上。所以我作为一个同行,我知道做这样的报告非常不容易,不是我们查几本书,拿一些资料,或者纯粹评推理就得出来,要靠事实,靠数据,作为同行我再一次祝贺社科院法学所,祝贺李林研究员、田禾研究员、杨天宗研究员,他们为这个报告所作出的贡献。谢谢大家。
2015-03-18 09:32:02
-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朱景文教授对法治蓝皮书的研创,以及中国依法治国中坚持的科学性,做了非常有深度的致辞。
下面有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蒋惠岭讲话,大家欢迎。
2015-03-18 09:33:36
- 蒋惠岭:
非常感谢主办单位的邀请,没有想到今天有如此盛大的场面,还有三本重要的成果。感谢社科院、法学所,感谢田老师的团队,感谢文献出版社,能够把这样的成果奉献给大家。我没有参加过前面的活动仪式,但我是一直受益于社科院法学所在这个领域和其他各个领域法学研究的成果,是这些成果支持我们司法改革的推进,为我们提供很多数据,当然更重要的有理论支撑,所以非常感谢。没有想到是这么大的盛会,没有正式致辞,对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说几点意见。
2015-03-18 09:33:58
- 蒋惠岭:
第一,应当珍惜目前中国法治建设所遇到的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要搞法治需要多种条件,现在各种条件到了比较适宜的阶段。具体说来,在具体工作当中我们会注意几个具体的条件,一是国家能不能把法治作为治国的方略,这一点已经在前些年我们国家确立下来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政治上的保障已经没有问题。
第二,对法治规定的认识和发现。这是无止境的过程,大家在做、学术界在做、实务界也在做。到目前这个阶段认识水平空前高,虽然没有达到最高,也是不可及的,永远向这个方向走。
第三,对于现实的认识,有了大政方针,有了对规律的认可,目前到底是什么状况,这是相当重要的。
第四,运用规律去改造现实的各种措施。
2015-03-18 09:34:38
- 蒋惠岭:
这几个条件应当是同时具备,我们才能真正把法治国家建设稳步推向前进。今天的这个活动实际上都是包含了我自己认识到的四种条件的重大活动,特别是对于当前法治现实的认识和分析,这也是这几部蓝皮书研究报告很重要的问题。对于实务机关来讲也是,刚才朱老师谦虚地说,有些学者在资料库里找资料,现在我们的学者大大迈进了一步,和我们一起对现实进行了解、分析,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我们现在搞法治的这几个条件非常好,今天的活动也是非常好的证实。
2015-03-18 09:36:17
- 蒋惠岭:
就最高法院来讲,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家法治建设,从若干方面都有进步,不好说有巨大进步,但是确实有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不管在案件审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司法改革等等各方面都做了很多事,和全国其他各个领域一起推动我们国家的发展。
2015-03-18 09:37:29
- 蒋惠岭:
下一步应当更好地汇集各方面的力量,两方面来说,一是应当集合各个界别共同合力,包括实务界、学术界、媒体、国内外,这些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二是在认识层面上,包括感性、理性、更深的,有理论的实务的。今天是非常重要的场合,一是呈现了目前司法,包括整个法治工作的状况,法治的现实,同时我们也能够从中体会出、感受到我们的学者归纳出若干个有规定性的东西。在这样共同合力之下,一定能够把我们的法治建设、司法改革推向前进。对于这次会议上所发布的材料,都是我们最高法院推动下一步司法改革、改进各项工作非常重要的素材和提示,我们回去以后还要好好消化。因为我们最高法院一直非常关注社科院一直发布的包括专门透明指数,包括朱景文老师发布的报告,这些都是我们做日常工作,除了对下级法院统计数据自己了解,对社会上研究领域给我们的数据,我们都是非常重视,回去以后我们继续消化,和大家一起共同做好我们法治中国建设的工作。我就简单说这些,谢谢大家!
2015-03-18 09:38:07
-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蒋主任的支持,也感谢蒋主任对我们法治蓝皮书的肯定。我希望这个研究报告对推动司法改革、建设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面转入主题,首先有请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也是法治蓝皮书主编李林研究员关于这部蓝皮书的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2015-03-18 09:41:00
- 李林: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现在我发布2014年中国法治状况和2015年法治发展趋势总报告的内容和思路。
大家知道,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布局之年。之所以说是布局之年,是因为去年10月中共十八大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决定》,这个《决定》可以说是世界共运史160多年来的第一次,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党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共和国国史上的第一次,同时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第一次。所以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这个《决定》,是中国法治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纲领性文件,我叫做2014年是中国法治布局之年。
2015-03-18 09:42:10
- 李林:
2014年中国法治建设应当说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力,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全面推开,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在我们这个蓝皮书和今天的发布会上,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就一些主要内容向各位做一个简要介绍。2014年最值得关注之一是我们执政党加强了党对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的领导。四中全会《决定》当中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就是一个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和依法治国的最大特色,最根本的保证和基本的前提,这方面讲了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强调了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强调了各级党委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领导和保障作用,强调了党的领导要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各个方面,同时提出了处理好党政关系的“三统一、四善于”一系列的原则。这样一些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的出台,对中国法治建设将会起到更大的引领、保障和推动作用。
2015-03-18 09:43:18
- 李林:
2014年在立法方面,总的特点就是立法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立法的质量,一方面启动了重要法律的修改、解释、和完善的工作。按照今年两会的统计,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共审议了20件法律草案,修改了10件法律,制定了2件法律,作出了8个法律的解释,应当说在一年当中完成了将近40项左右重大立法工作和立法任务,在数量上和内容上讲都是了不起的。2014年的立法工作凸显了立法在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强调要用法治引领,促进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在这方面我们看到了立法决策和改革重大决策紧密结合的一系列新改革的措施,使我们过去被动立法变为一种主动积极地、引领式的立法,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立法工作的重大变化和发展。
2015-03-18 09:44:37
- 李林:
立法机关加强立法解释工作,在刑法方面有十个条文做了解释,还有婚姻法等等法律做了单项解释,可以看到过去立法机关运用立法解释权主动解释法律条文和法律的本意,这方面过去做得不是很多,特别是去年我们看到,立法机关积极作用在立法解释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公众参与立法,在这方面去年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一些重要法律草案,法律修改的一些意见征求民众的意见,都得到了非常热烈、广泛的响应,很多意见在立法过程当中得到了重要的参考和采纳。
2015-03-18 09:45:17
- 李林:
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去年法治政府建设实际上有几个方面我觉得特别值得关注,一是行政体制改革。法治政府建设和行政体制改革紧密结合,用法治的方式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用行政体制改革来落实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的一系列内在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是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被法学界、政治学界称为是政府自己革自己命的一场革命,简政放权最后要落实到行政审批事项的改革上,要简化、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审批,2014年蓝皮书里有大量数据表明,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方面,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三是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去年正好是三中全会《决定》的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我们法治政府建设去年的重点工作,我们看到蓝皮书一系列数据,一系列改革的政策,一系列改革举措当中,2014年行政执法体系改革成效比较明显。四是政府公开、政务公开和阳光政务建设方面,这是我们法治蓝皮书长期关注的一个重点,通过政务公开透明政府和阳光政府建设的一系列的跟进性的调研,蓝皮书一系列数据的发布,我们注意到在2014年,在这个领域阳光政府建设的成就是明显的,特别是一些具体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比如说关于政府采购法的修改,对我们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降低政府采购的成本,促进政府采购的廉洁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这个进步三年之前有一个调研报告,对若干各省政府采购的状况从阳光政府、透明政府的角度做了披露以后,我们一系列数据对这个制度的完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2014年推动在制度层面得到了体现。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蓝皮书里还比较多。
2015-03-18 09:45:50
- 李林:
2014年应当说是司法改革的试点和循序渐进推进的非常重要的一年。三中全会《决定》当中提出司法改革19项改革的重要任务,2014年司法改革紧紧围绕三中全会《决定》的部署,在很多方面进行了非常重要的改革尝试,出台了改革试点方案,最高法院出台了“四五改革纲要”,设立跨区法院、检察院,最高法院设立两个巡回法庭,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等等。一系列的司法改革使我们看到今年两会上“两高”的报告,史无前例的弃权票和否定票是最低的,达到了新低,是一个非常好的气象。证明我们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司法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不回避问题,纠正冤错案件,在社会公众各方面得到非常高的好评。包括一些司法人权保障问题,都是各界高度关注的,在我们蓝皮书里有一系列的数据和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可以进一步观察,并且支持,甚至是监督我们下一步司法改革。
2015-03-18 09:47:09
- 李林:
2014年各界高度关注的还有一个法治反腐问题,法治反腐方面2014年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大老虎、苍蝇、硕鼠”被抓出来。可以说2014年,如果从政治和法治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的反腐是取得成效最大的一年,影响力最大,从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中国的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提供了公正性、廉洁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和支持,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来理解反腐的积极意义,反腐巨大成就,是2014年法治建设重要的领域,值得关注。
2015-03-18 09:48:20
- 李林:
此外,2014年大家还应该关注民生法治、环境法治建设,特别是我们今天发布会上四川法治蓝皮书还有地方法治蓝皮书都是首次发布,标明中国地方法治建设和国家法治建设,以及整体的依法治国的推进是一个互动的、全面的系统的工程。地方法治建设是我们国家法治建设和整体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着力点。今年虽然呈现两部蓝皮书数量不多,涉及面不是很广,但是我想它预示着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的发展,地方的创新,未来新的增长力和发力点将从地方实践当中更加蓬勃成长起来,这是2014年的情况。
2015-03-18 09:51:25
- 李林:
2015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年,虽然现在已经三月了,前三个月的开局大家已经非常浓烈的感受到法治春天的气息,感受到全面依法治国在国家“四个全面”战略新布局当中总体战略地位,这样一种新发展。我认为,2015年中国的法治发展,依法治国的进步将更加关注和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总体战略当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已经到了四个全面战略高度,在中国政治生活和整个全局工作当中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这样高度的意义、功能、价值是值得我们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确认的。
2015-03-18 09:52:25
- 李林:
2015年我们认为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在这方面不仅是中央层面,尤其是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党委,将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地方和行业的依法治理,支持地方的法治建设,推进行业法治发展,这是我们很值得期待的。
2015年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反腐败高压态势,推进执法治权,2015年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效果会更进一步凸显。法治建设、制度建设、把权力关到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的一系列新举措,将会紧锣密鼓的积极出台,为我们营造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想腐败的反腐斗争的新格局,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5-03-18 09:52:56
- 李林:
2015年我们要特别关注法治为民和民生法治建设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地方人大立法安排,我们法治政府建设,司法改革,普法工作,等等这些核心的就是一句话:法治为民。如果我们的法治不能以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如果我们的依法治国不能真正保障民生,维护民利,实现民权,真正让人民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当中享受到改革发展的幸福,我想这种法治做得再好,可能也会打折扣的,因此我觉得2015年的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将会更多地体现法治为民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2015-03-18 09:54:12
- 李林:
立法方面,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将进一步加强随着《立法法》的实施,“拍脑袋”的立法,立法的“部门化”等等一些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和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一系列的重点难点问题,2015年将得到一定解决,希望全面解决。但是我觉得法治建设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故意理想化、一步到位的一年就把所有问题解决掉,我想不太现实。2015年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我觉得最值得期待的就是能够真正的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到位,而不是把那些含金量低的、水分高的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掉,真正老百姓期待的、社会需要的、企业期盼的那些改革事项依然在某些行政机关的手中握着。或者说中央的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很大,但是到了中间,到了基层以后变成了肠梗阻,变成了异化变异的形态,表面改革、实际上不改、换汤不换药等等这样的情况,2015年法治政府建设当中应该得到解决。尤其是今年两会上克强总理在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方面做了很多非常精彩的表态和安排,我们期待2015年总理报告当中对人民法治的许愿能够真正兑现和落实。
2015-03-18 09:55:01
- 李林:
2015年司法改革一定会不断深化,攻坚克难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年,我们期待2015年的司法改革能够在中央的顶层设计安排上循序渐进地、积极稳妥地扩大试点,全面推开,特别是社会公众关注的一些领域,一些问题能够取得突破,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立、公正、高效地司法制度,实现这样的目标。
2015年值得期待的是政府公开透明、司法公开透明,整个政务公开透明,将会在一些重大领域更加深入、更加细化、更加让我们群众和社会各界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进而进行有效监督。
最后我们特别期待2015年地方法治建设全面发力,中国的法治在960万平方公里上全面开花,结出丰硕的法律果实,谢谢大家!
2015-03-18 09:56:25
-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李林所长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我们法治蓝皮书的总报告最核心的内容做了非常高度和有深度的概括和解读,报告里有很多新闻点,媒体可以在会后对李所长做深入的采访。
下面有请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法治蓝皮书和系列蓝皮书的主编田禾,就我们首次发布《地方法治蓝皮书(2014)》做“依法治国之地方经验”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2015-03-18 09:57:30
- 田禾:
各位来宾,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依法治国之地方经验”,这个题目非常之大,让我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也是讲重点,讲调研当中遇到的非常有特点的经验,希望能给大家留下印象。
依法治国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四中全会提出来一个基本的要求,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我们要走到田野里去,走到企业里去,走到农民家里去。刚刚结束不久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也说要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我们法学研究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上自己跟自己在动。我们需要走出去,从我提的第一个案例是谈立法,人大立法的问题,怎么立法,我觉得四川立法特别好,立法的宗旨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015-03-18 09:58:45
- 田禾:
我不知道在座的是不是都去过成都,去过四川,那个地方一提起来大家都知道吃得好,喝得好,有一个问题大家没有关注,非常之干净。那个城市是我的家乡,我离开的时候很脏,没法说,现在我回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决于人大立了非常好的法,法的基本宗旨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个法就是《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是首个省级自主创制性立法。立法要求对城乡村农貌秩序、环境卫生、设施、公共服务、绿化进行规范和管理,明确了管理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五级管理机制,哪一级跑不掉,规定了相关责任,授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执法,第一次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管部门执法主体资格,改变了城管执法在很多方面的一些尴尬的局面。
2015-03-18 09:59:36
- 田禾:
建立完善了责任区,确定了责任人考核机制,对这些都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而且还建立了保障机制,在资金投入、规划引导、行政执法、监督检察、社会参与方面多有明确的规定,结果是什么呢?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它不光是在城市里面焕然一新,在农村也很干净。
人大立法,刚才谈的是省级,再举一个乡镇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中山是广东一个非常发达的市,乡镇人大怎么发挥作用,以前位置是非常尴尬的,法律上规定的非常不明确,地方组织法规定,不设常委会,就以主席和副主席,开会的时候临时组建一个主席团,临时布置任务,没有工作机制。监督法,只适用于有常委会的人大,乡镇人大没有常委会,监督就没有依据。代表法规定也非常笼统,也没有办法操作,乡镇一级人大怎么开展工作,全国人大代表那么多,3000人开展工作,乡镇人大制定了一个暂行办法,叫《中山市镇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工作暂行办法》,是全国首部镇监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说明乡镇人大在闭会期间代表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破解了乡镇人大监督难的问题,这个经验媒体要关注。它有五个亮点,明确了监督部门,除了自己市一级的部门以外,把垂直的不太好管的比如证监、工商、税务全都纳入到这个监督对象里面,它要成立一些代表小组,文教、经济发展、农村发展,它把乡镇代表组成不同小组去监督那些部门,还要听取那些部门做专项报告,强化预算市场监督;还要民主测评,乡镇代表对你这些政府部门做得好不好要打分,这个打分是刚性需求,要落实的,今后不管发展还是提拔终归是要兑现的,乡镇代表有很大的话语权。有一个代表跟我说以前我们就做10天代表,会期我们来开会,现在我们365天都是代表,我也希望我们全国人大的代表也能做到365天都是代表,中山实践表明乡镇人大确实能够成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很大作用。这就是小组活动的时候有纪律,这是政府为民做实事的社会保障组。参加会议的代表还要签名。
2015-03-18 10:01:01
- 田禾:
公权力运行阳光透明,我特别要提出来一个宁波现象,我们做政府透明、司法透明测评这么多年以来,宁波这个城市给我们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总是能够在我们的测评里排在非常前面的位置,今年又排在第一位。政府透明度有一年得了第六名,宁波人快哭了,我们怎么可能第六名,我说那么多政府里你们第六名很好,他说我们书记认为很不好。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在我们的司法里面也是在前面的,宁波连续两年第一名,但是需要提醒宁波的是,别人法院网页也做得很好,别人法院网站的创新真是做得非常好,你们要有紧迫感。宁波这个经验就是开放意识很强,在沿海,刚才有的媒体跟我说,依法治理意识很强,公开意识也很强,领导有力,层级分明,下面的服务领导性、体现民生,都是他的一些成功经验。
2015-03-18 10:04:25
- 田禾:
基层社会治理的地方经验,基层社会治理一谈就会谈到广东,广东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国家的先进县市的一个地区,现在受到人大的压力,经济冲突必定有冲击,劳动密集型产业生存压力大,劳资纠纷比较多,怎么来解决劳资纠纷问题,化解群体性事件。东莞出了创新,建立全市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做到及时预警、及时建立、及时化解。由25个部门跟企业有关的组成一个领导小组,任务就是采集信息、风险评级,风险评级评的级别为正常的、有问题、风险、危险、高危、无组织级别,用空间电子信息提出,在电子地图上用不同色彩区别,有一个“三报告”制度,最后是应对,效果比较好,能够有效地防范企业欠薪逃逸,发现企业有问题,政府会帮助企业渡过经营难关,通过不同的办法,化解劳资冲突,提高政府的行政监管能力,因为信息多,监管能力自然就强。政府管到哪里,政府权限在哪里,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引起广东方面的主意。
2015-03-18 10:06:27
- 田禾:
最后介绍的经验是余杭,余杭我想谈的是它的基层治理的法治化,基层治理应该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应当发挥村规民约这么一个立法系统,但是现实当中就不是这样的,现实当中各级政府摊派很多东西跟村居委会,让群众自治性组织变为基层政权的延伸。2014年余杭开始建立基层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政府不能想干什么干什么,想让我干什么事,必须有法定依据,这也是非常好的尝试,让村镇回归服务自治本位,实现政府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做的第一件事是清理牌子,一个村里最多的挂97块牌子,上面要检查,他们的牌子轮流上墙,这件事很荒谬。国务院正式部门20多个,怎么到村里衍生出90多个牌子,最后清理剩下四块,党组织、村委会、经济合作社、村委监督委员会。社区就有三块,乡组织、居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我觉得这个就比较清楚一点,本来我还有一些照片,时间关系不放了,他们有街道,有14个社区,清理掉了305个牌子,制度有136项,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好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经验。保留了最基本的,而且要以群众满以为基础。台账的问题,有多少部门下放到基础有多少台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台账精简了,目的是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社区服务上。
总结,从不同的地方来看经济水平不一样,这是余杭,农民都住别墅了(图),这是四川,天还是很蓝的。面临的问题不一样,推进法治的决心都是一样的,谢谢大家!
2015-03-18 10:10:49
-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田禾研究员做了非常生动、亮点非常多的发言,我们也祝贺中国地方法治蓝皮书首发,我们也希望成为整个皮书系列的品牌,也更希望期待地方法治蓝皮书能够更加专业化。地方法治问题涉及的面特别宽,还不如一年就一个主题,某一个村庄清理掉挂的牌子,媒体都没有注意,我们媒体可以就这个问题做深入采访,减少行政审批,要到最基层的地方,怎么去应对,我也是基层单位,是出版社,出版社是企业,但在社科院又是一个部门,每天光应付这样那样的事,深受其苦,为了推进法治进程,希望对这类有价值的引起广泛的主意。
下面有请四川省委副秘书长、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天宗做报告,大家欢
2015-03-18 10:13:51
- 杨天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各位朋友,根据会议安排,我将四川省推进依法治省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近年来,四川省委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来抓,鲜明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全力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在四川落地生根。
2015-03-18 10:14:48
- 杨天宗:
一、着眼根本和长远谋篇布局
省委把法治作为推进经济和破解治蜀难题的基础和切口,立足当前实际,着眼根本和长远,着力做好框架构建和路径引领。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着力把法治建设贯穿于“五位一体”建设全过程,作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决定》,从依法执政、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法治等8个方面,设计和规划新时期法治四川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推进路径,成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四川的具体化和四川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行动指南。二是坚持“共同推进、一体建设”
高质量规划布局,制定实施依法治省《纲要》,系统提出依法治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实施进程,对2014年到2020年法治四川建设做出总体规划。三是坚持系统配套、着力节点掌控、突出实用管用,构建依法治省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估办法,为考核评估依法治省工作实施效果提供系统规范、实用管用的“度量衡”。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把四川的做法概括为以依法治省《决定》为主导的“一个主导、四个配套”法治体系,对四川真诚务实推动法治给予肯定。
2015-03-18 10:15:14
- 杨天宗:
二、以坚定有力的举措强力推进
把依法治省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探索构建党委牵头揽总、部门各司其职、条块紧密结合、纵横联动推进网络,努力形成组织推进、区域推进、示范推进配套衔接、多管齐下的推进格局。一是在省、市(州)、县(市、区)及其各部门普遍建立以党委(党组)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一名副秘书长作办公室主任的组织领导机构。二是省“四套班子”办公厅和纪委、组织、宣传、统战、政法五部门,在带头抓好本单位依法治省工作的同时,指导本序列省级部门抓好法治建设,督导省级序列相关部门指导市(州)对口部门抓好依法治理工作。三是各市(州)委书记与辖区县(市、区)委书记和市(州)部门党组(党委)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督导考核,用落地生根的实际工作效果检验领导力和执行力。四是深入推进大片区法治建设,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配套,并具有充分比较优势,能够重点突破、辐射带动区域法治发展的法治集群推进模式。五是扎实推进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寺庙、单位九大示范创建,以率先在示范点上的创新突破,有效带动法治创建全面覆盖、深入发展。
2015-03-18 10:16:29
- 杨天宗:
三、坚持问题导向实施重点突破
按照“共同推进、一体建设”实施路径,紧扣依法执政、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方面的关键性、节点性问题,实施重点突破,推动依法治省扎实深入开展。
一是以依法执政示范带动依法治省。把法治建设作为党委的重点工作,贯彻落实“三统一、四善于”总体要求,将党领导法治和依法执政有机统一,将依法治省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制定实施全面从严治党《决定》。把法治素养作为选人用人和班子配备的重要导向,把法治档案作为干部人事管理的重要考量,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把领导干部依法履职情况作为年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是以提高立法质量为抓手推进地方立法。出台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决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选题和立法建议,针对法规草案重点难点焦点问题集中开展专题立法调研,紧扣关键环节设定量化考核指标,完善“一点一库一基地”机制。
2015-03-18 10:17:08
- 杨天宗:
三是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出台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意见》,深入开展土地出让、矿产开发、政府采购等十大重点领域建章立制,集中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前置事项、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强化政府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中心建设,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和公众参与制度,落实行政执法结果备案、量化评估、检察监督、突出问题整改制度和裁量权《规定》,实现全部行政权力网上依法规范运行和实时监察监控。
四是以公平正义为根本保证公正司法。按照中央要求完善司法管理制度和司法权利运行机制,开展影响司法公正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完善审判权运行流程,实行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健全“两法衔接”问责机制,构建“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立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和检察机关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推进司法权规范运行,着力整合司法资源打造公平正义品牌。
2015-03-18 10:17:59
- 杨天宗:
五是以探索现代治理方式为重点推进社会依法治理。探索建立县乡村有机结合、法治德治自治衔接配套的现代治理结构,建立完善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基层群众自治体系、社会组织行业自律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为支撑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深化大调解工作、诉非衔接和诉访分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以“法律七进”为抓手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制定村(居)规民约推进依法治村治社区。
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在领导带头、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探索创新上狠抓落实,争取到2020年,初步建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相适应的法治建设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省新格局。
2015-03-18 10:19:26
-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杨主任,也祝贺《四川法治蓝皮书(2015)》首部研究报告发布。地方法治蓝皮书,在我们整个里面有八部,你这是第九部,但是委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做的是第一部,要建立起一套原创机制,没有一套机制,有可能做完这套做不下去了,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作为一研究报告,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持续性、延续性,那么其实这个蓝皮书对推进四川依法治省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报告,是一个公共抓手,我们如果要依法治省的进程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再次感谢杨主任,我们也希望这部四川法治蓝皮书对于推进四川的依法治省能真正起到智库的作用。
刚才无论是李林所长还是田禾研究员都不断提到浙江省法治方面的成就和经验,现在有请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深远发言。
2015-03-18 10:21:56
- 朱深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对于这部蓝皮书我们一直期盼,与去年相比今年略微晚了几天,阵势比去年大了几天,内容很丰富,蓝皮书更蓝了,比北京的蓝还要蓝,我今天跟我的团队来北京是来,是来领取成绩、汇报工作的,我们委托社科联法学室对浙江法院司法指数的测评是第二次,成绩到底怎么样,内部自己的成绩是知道的,兄弟省市的情况怎么样,昨天晚上我还不知道,今天拿到蓝皮书一看,还不错,说明我们这些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我简要跟大家报告一下我们这些年浙江法院开展阳光司法的情况。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打造一张网,网上有三个平台,一张网主要是浙江率先在全国开通了三级法院一体化、一站式的服务,就是浙江司法公开了,只要你进浙江司法,三级法院你想了解的信息都有,你想得到的都有,你们想得到的有关司法服务,都可以得到回应。这张网从去年运行的情况看不错。在这张网下面有三个主要平台,审判信息,管理平台,当时在法院打官司,我们会给你一个执行密码,在网上输入密码可以完全得知案件诉讼的相关情况,不用自己跑来跑去。我们最近开发另一个平台——律师服务平台,以后律师接待也不用经常到法院来,只要在网上所有的工作都可以解决,我们尽快落地。
2015-03-18 10:23:19
- 朱深远:
第二个平台是裁判文书平台。目前浙江裁判文书形成管理系统,法官一进入这个管理系统,要求能够上网的要素都有,通过信息化处理,我们的审批是反向的审批,不上网的审批,上网的不用审批。在最高法院裁判文书里浙江上网的份数是最高的,68万份,真正做到公开。
第三个是执行信息平台的公开建设,也体现了司法的透明。
2015-03-18 10:28:40
- 朱深远:
第二件事,这些年在社科院法学所的不断督促下,我们不断创新司法公开的方式和方法,2014年开始实行项目化的管理、清单式的实施,把阳光司法以项目化的形式来管理,按照一张一张清单不断推进。去年搞了五个项目,这五个项目我给大家报告一下,一个是浙江法院网站个性化的建设,浙江105个法院,除了有一个公开网以外各地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五花八门,测评的时候里面什么内容都有,去年按照社科院的建议进行既有统一规范,但是又有个性化需求,现在浙江各个法院门户网站比原来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第二个项目是司法服务热线,当事人或者其他公众有了解法院的需求,以前找电话很难,找人很难,现在12368可以了解相关事情,找到你要找的法官。第三个项目是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每个法院都有一个综合功能比较全的,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从涉外到相关材料的传送和诉讼费的交纳,都有一个完整的服务窗口。第四个项目是司法网拍,我们现在这个网拍,我们现在这个网拍的成交违金达到了300台,25亿以上。第五个项目是零佣金,网络在线可以为老百姓省下佣金问题,应该说对债权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5-03-18 10:32:35
- 朱深远:
去年实施了一个新项目,浙江省法院案款管理系统,当时打官司很麻烦,交诉讼费,退也很麻烦,现在研究开发了一个案款管理,从收、退都在网上解决,只要拿到这个暗号,可以在网银通过支付宝在不同银行缴费,可以马上支付,利用现在化最便捷支付给你,短信提醒你,你的诉讼费已经退还给你。这个1/3的法院推开,到年底全部法院推开。阳光司法指标清单,审判流程信息积累的清单,文书公开的清单,司法公开问题清单,这个问题清单是以前科研所交给我们的,每一次报告来了以后有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第三个工作是实质性的,增强司法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在庭审公开范围之内,文书梳理范围,特别是跟媒体的互动范围应该说取得了明显进展。经过我们不懈努力在社科院法学所的严格的监督和支持之下,我们浙江法院阳光司法有四个方面的转变,认识上被动转主动,内容上从单一到全方位,方式上单线到布线,方法上传统的现在变成信息化,浙江法院在阳光司法引擎的带动下,审判执行不断提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14年浙江法院办结案子119万件,一线法官人均办案187件,是全国的2.2倍,居于全国第一,生效裁判息诉率为99.2%,审判案件的效率、效果位居全国法院前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这些年不断推进样阳光司法工作,。
我们各方面还有差距,下一步要不断努力。阳光司法只有起点没有止境,浙江司法会更有阳光,更有温度,更有温暖,谢谢大家!
2015-03-18 10:36:20
-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朱院长,我们希望浙江的阳光司法应该成为地方法治建设非常重要的宝贵经验和财富。
下面有请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治蓝皮书工作室主任吕艳滨发布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大家欢迎。
2015-03-18 10:40:52
- 吕艳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高兴参加发布会。我们的政府透明度的指数报告已经走过六年,今天我们项目组发布第六次测评结果。2014年测评集中在55个国务院部门,31个省级政府和较大的市级政府,对于国务院部门的测评,我们从一级指标,维持了先一年同样的范围,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布,政府信息的年度工作报告,规范性文件工作。地方政府这块增加了个案的,包括行政审批公开,环境保护等。总体测评结果,国务院部门里前几位有教育部、商务部、安监总局、发改委、计生委、质监局、科技部、宗教局、环保部、交通运输部,省级政府有广东省、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山东省、天津、河南、海南、天津、福建、北京,较大的市有广州、宁波、无锡、苏州、厦门、杭州、青岛、长沙、成都、福州。大家可以和前几年比较,有些一直在前面,还有很多进步非常明显,异军突起,这也让我们感觉到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2015-03-18 10:41:24
- 吕艳滨:
从我们评估的情况来看,2014年各地政府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其中一个亮点就是我们可以发现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我们政府治理新手段。国务院去年发布一系列新文件,以及我们看到其他很多规章、法规和文件里,我们看到“公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各级政府把公开信息作为我们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手段,通过公开信息来引导我们的社会公众、市场主体,注意各种风险,警示那些可能的违法,进一步促进诚信社会的建设。
2015-03-18 10:44:00
- 吕艳滨:
第二个亮点是自上而下的督导,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去年12月份中国政府网上发布了绝大部分政府机关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成绩单,这是首次,项目组在网上发布了简短测评报告,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是政府机关自说自话,自吹自擂,我们看到国务院的推动之下,我们政府把自己的工作展示给公众,接受社会监督,这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个亮点是我们政府门户网站在频繁改版,朝向更加友好性的方向转变,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中国政府网,这个网站改的非常大气、整洁、简洁、好用。很多政府的网站,包括法院的网站都在模仿这个模式。
我们也对前面六年发布测评报告结果做了简短分析,其中对60分以上的做了比对,我们不希望用及格来评价,但是60分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线,我们就用60分做了分析。这几年的政府信息公开,随着我们的要求,我们测评的指标越来越严格,曾经有一段时间是有点下滑的。但是2014年异军突起,进步非常明显,还有一个是我们看到平均分,2014年进步非常明显,省级政府整体测评结果好于市里。历年最低分,2009年的测评结果,当时我们给了一个白送分的项目,只要有网站就得10分,当时最低限制是8分。第二年这个指标取消,我们发现一下子滑下来了,这几年最低分在持续往上走,到了2014年国务院部门,省级政府最低分都已经到40分以上,但是较大的市还有很大空间。我们也可以看到,六年下来有些城市,有些部门一直徘徊在后面,很不理想,我们也希望在今后的信息公开当中这些部门能够迎头赶上。
2015-03-18 10:45:00
- 吕艳滨:
存在的问题。一是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举个例子,这个城市有两个官方门户网站,因为在公开方面有两个部门在管,这样的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出口多出口,造成信息对外公开不一致,影响政府公信力和公开水平。二是信息公开的质量优待提升,首先是公众们需要的信息,有时候感觉到还是公开不足,我们调研过程中,很多政府一线工作人员也反映,我们现在虽然公开几万条,几十万条信息,但是很多都是一些动态的信息,领导的行踪,新闻类的信息,真正老百姓办事需要的信息还不够,这是我们工作人员自己探讨出来的消息,但是我们部门对工作的认识。第二个问题是信息公开还不同步,去年中编办发布了国务院部门的行政审批事务清单,发布之后有一些国务院部门进行了转载,但是我们会发现,在他们门户网站上会有多条这样的信息,相互之间不一致,这表明我们的信息公开,其实不仅仅是政府信息,司法都一样,还比较粗放,还没有精细化的管理。三是信息公开常态化程度还有待提升,有些重点领域,上级部门督导的紧一点就会做得好一点,督导松一点,就会有迟缓的现象。网站的研究水平还有待提升,有的政府部门网站建设还是不太理想的,特别是到了一些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建的非常好,但是下属部门网站要么没建,要么打开,要么就是周末休息。有一个问题是打不开,死链错链的现象还是经常出现,有的网站设了很多功能,可是不实用,就以网站检索功能为例,一个网站存储海量信息,老百姓要查找他需要的信息,怎么样用检索功能,要么是没有配置检索功能,要么是检索功能根本查不到信息。所以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下一步公开,信息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的。
2015-03-18 10:46:37
- 吕艳滨:
申请公开仍有提升空间,2014年对测评对象申请指南做了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有些指南里没有列明申请渠道,没有列明老百姓该找谁申请,有的部门列了申请渠道是相互打架的,在指南里说在线申请,网站里根本没有功能。有的政府申请渠道比较单一,只接受传统的现场申请或书信申请,但是信息化背景下的远程申请和在线申请还没有配备,申请公开申请答复规范不理想,给别人的答复在电话里说一下,不愿意提供书面答复书,在答复书里不告知别人为什么不公开信息,理由和依据,这些细节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当中加以改进。
以上是我的汇报,谢谢各位!
2015-03-18 10:48:34
-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吕艳滨。下面有请王小梅副研究员发布中国司法透明度系列指数报告,大家欢迎。
2015-03-18 10:50:59
- 王小梅:
大家上午好,我来发布司法透明度的系列指数,2014年是司法透明度的指数成为一个体系化的状态。2014年总共有五大指数是司法透明度的,连续四年对于中国司法透明度,包括最高人民法院31个省级高院和49个较大市的中院,它的司法公开情况进行了量化测评,已经连续四年,这是第四次发布。除了对普通法院,对中国的海事法院,包括10个海事法院的司法公开状况进行了测评,另外接受浙江高院和北京高院的委托,对于浙江高院105个法院和北京高院管辖的22个法院司法公开情况进行测评,发现有很多亮点,除了对法院司法透明度进行测评,我们对检察院检务公开进行测评,这是第三次发布涉及到81家检察机关。今年是司法透明度指数成为体系化,既有全国层面的,也有省和直辖市的,对法院和检察院都进行了量化测评,成了一个体系化状态。
2015-03-18 10:51:24
- 王小梅:
司法透明度测评最大的亮点是科学指标体系,分两部分,一个是司法,一个是检察院。司法的主要有四大块指标,一个是省务公开,审判公开,文书公开,执行公开,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三大平台建设加上省务公开的内容,以前中国司法透明度是外部测评,纯粹通过网站进行司法透明度测评,后来有机会感谢北京高院和浙江高院,有机会进入内外结合测评,我们对案卷进行了评查,也对审判管理流程信息的准确性进行了观测,所以我们的指标体系进一步丰富。
检察机关因为有公诉和职务犯罪侦查和法律监督一系列职能,职能比较复杂,我们四块指标体系,包括基本信息、指南信息、工作信息(业务信息)、统计数据这四个方面,权重会有不同。整个测评中发现一系列亮点,我就挑最亮的来说,比如海事法院,海事司法透明度亮点从形势公开向实质公开进行转变,我们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北海海事法院,庭审笔录进行网上公开,把案例汇编里案例的理由进行详细公开。广州海事法院一直坚持在裁判文书里公布法官不同意见,不同意见法官意见会写到裁判文书里,这是我觉得认为海事法院应该值得借鉴的部分。
2015-03-18 10:52:26
- 王小梅:
浙江高院和北京高院特点不同,共同特点是进行制度化、精细化设计,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公开范围进一步明确。二是平台集约化,建立三级法院统一适用平台,司法信息公开集约化程度比较高。三是裁判文书上网,把上网的标准和信息处理的标准进行统一,表现出这三个方面的特点。
对于检务公开最大的亮点是检察文书上网,逐渐成为一种常态,2013年检察文书就包括起诉书和检察意见书,2013年观测全国只有4家检察机关公开了这样的检察文书,2014年发现有四家法院做了这样的公开,是值得肯定的。
2015-03-18 10:53:42
- 王小梅:
整个测评到现在,我们发现中国的司法公开已经发展到纵深阶段,一是信息公开的时候进一步注重对信息整合,以前是信息碎片化的公开,给公众查找信息带来了困难,现在法院很注重对信息的整合。比如北京高院在进行相应的司法信息公开的同时,会把相应的依据、法律要求,还有一些标准同时放到网上,便于公众知道公开什么信息,法律的要求是什么。对宁波中院在庭审公告里面会公告法庭席位数,成都中院的庭审直播网页里面会附有该案件的裁判文书,可以让公众完整的了解案件。这是注重对信息整合。二是有些关键领域司法权运行逐步透明。关键领域就是以前的司法公开是细枝末节的,或者是表面化的公开,现在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推动下,关键领域司法权的运行透明,以减刑假释为例,2014年最高院出台这样一个文件,提出了减刑假释台前台后都要进行一个公示,并且在全国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网,进行集约化信息公开。地方法法院也在自己网站上开展减刑假释的专栏,运行逐渐透明,神秘不在了。
2015-03-18 10:54:37
- 王小梅:
旁听是可以预约的,有一些法院有一些创新性的做法,比如广东高院,在他网站有一些旁听指南、旁听申请,还有旁听申请结果查询也可以在网站上查找。另外武汉中院和南京中院设定了旁听预约的平台,并且提供网期预约结果查询,济南中院旁听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这是旁听可以预约,也说明我们司法公开到了集约化深入的阶段。
法院司法财务信息逐步透明,我们因为连续四年进行观测,法院以前很少公开预决算,2014年进行了测评之后,法院财务信息,包括2014年的预算信息,2013年的决算信息,以及三公经费信息,超过六成法院已经在网上进行公开。可喜的发现,有些案件进度开始接受社会监督,有些法院把案件信息查询接受当事人和代理人查询,但是2014年我们发现一些法院开始向公众开放这样的系统,公众可以接受监督,主要是广东高院、汕头中院还有广州高院有这样一些做法。
2015-03-18 10:55:51
- 王小梅:
司法公开进入了一个纵深的阶段,也遭遇了一些困境和突围,困境有两个表现,一是司法公开的收费问题,有些情况下法院可能还是考虑到创收,不愿意公开。举个例子,法院的公报,大家都知道公报公开是信息公开的一个初级阶段,我们政府的公报,还有人大常委会的公报都可以在网站上进行查询,但是法院的公报对外是有价销售,很难查到具体的内容。在网站上只是公开目录,不能点进查询。人民法院网开通了一个直播网,我们调研中发现,地方法院要想在这个网上进行直播是要收费的,很多法院不愿意进行直播。最高人民法院让人民法院报是唯一一个正规的发布渠道,随着网络的到来,还有法院公告网的开通,我们认为最高人民法院不应该继续将人民法院报作为唯一正规的渠道,这是我们的一个建议,网上进行公告的时候不应该再收费。二是司法公开发展到纵深阶段,面临最大的问题,政府公开信息也是一样的,面临平台整合。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三大平台建设,很多法院都建了法院公开网,原来网站还存在,有的改名字,有的叫政务网站,有的是新闻网。我们认为政务网站和公开平台应该进行整合,网站定位到宣传还是定位到公开,我们认为公开是最好的宣传,如果一旦建立司法公开平台,原来的网站存在的意义就不大。还有纵向的,全国建立专项信息的司法公开平台,还有一些法院、高院长、中院在他的辖区范围内也建立了集约平台,但是我们法院每一个网也多在建,好像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一院一网站”的建设,我们认为司法信息有高度同质化,应该是集约化进行公开,从长远来看,集约化公开是司法公开发展的方向,这是我们提出来的一个突围。
司法透明度排名,海事法院有十家,中国司法透明度总共81家法院,高院、中院进行排名,宁波中院在81家法院里分数最高,成都中院和深圳中院是并列第四,这是司法透明度的排名。还有检务公开,我们公开了前十名。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信息公众号,谢谢大家!
2015-03-18 10:56:41
-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王小梅研究员的演讲,媒体进一步深入报道。有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宪法与行政法室副主任翟国强,报告中国立法指数报告。
2015-03-18 11:00:17
- 翟国强:
各位领导,各位尊敬的来宾,下面由我来代表我们课题组向大家报告即将推出的中国地方人大立法指数。刚才主持人也提到了,今年是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首次公布地方立法指数。因此在报告中有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这次主要对地方立法评测关注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地方立法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是否依法行使立法权,与我们国家立法法明确规定了各级立法机关都需要在法律的范围内,法律的程序内进行立法,这是第一个关注的重点,是否依法行使立法权。接下来两个关注的重点是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众所周知,这是我们国家《立法法》确认的,国家立法所必须遵循的两大基本原则。评测的对象主要是对2014年9月份-11月份三个月的时间,根据我们精心设计的指标体系,对全国范围内3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立法机关进行了比较全方位的评测。评测的结果排名如下,上海、广东、湖北、北京、江西。
2015-03-18 11:00:38
- 翟国强:
虽然做了这样的排名,但是排名不是我们的研究目的,我们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调研发现地方立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从法学研究的角度提出我们的对策和建议。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介绍这次调研主要发现的问题:
第一,立法公开情况。有一些亮点,有三个,一是目前省级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信息公开机制比较完备。省级人大常委会的公报基本上能够在网上全部查询,省级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工作总结都在网上进行了公布。但是调研中发现一些问题,人大代表信息公开情况参差不齐,有些地方人大的工作有待提升,立法数据库建设仍有待加强。刚刚修订的立法法明确规定了我们的立法机关有义务在人大的官方网站上公布他们的立法文本,这更加使法律、文本让老百姓更加方便阅读,这样有效的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方面的工作将做得更好。
2015-03-18 11:02:58
- 翟国强:
第二,立法活动情况。调研中主要发现四个特征,目前立法活动基本能够达到有法可依,中央层面有国家立法法,各省级人大常委会也制定地方立法程序条例,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在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完成方面也做得比较好,因为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是我们中国立法的特色,这方面省级人大常委会做得非常可圈可点。地方立法在完成中央立法委托方面这项工作也做得非常好。最后是在地方立法机关进行创制性立法这样一项活动时,仍然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造成现在的原因主要是过去立法法对于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不够明确,在地方立法权限的分配上仍有待明确,我们刚刚通过的立法法对于中国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做得比较明确的划分,这有助于解决地方立法机关如何行使地方立法的创制权。
2015-03-18 11:04:25
- 翟国强:
第三,立法参与情况。多数地方立法草案能够在网上及时公布,并且也提供了老百姓参与立法的渠道。目前地方立法程序中公众参与立法的机制仍有待完善,如何为公众更方便参与立法提供便利条件,这方面工作有待提高。立法听证会制度需进一步规范化。刚刚国家《立法法》修改对立法听证会制度进行了比较好的完善,浙江有助于解决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2015-03-18 11:04:34
- 翟国强:
第四,立法优化机制。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后,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实际上这个法律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这就需要立法体系有一个优化机制,在地方立法过程中,也体现了这样的思路,对于已经形成的法律,如果发现有问题,要及时进行完善和发展。有三个方面,一是备案审查制度,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我们在立法机关所进行的备案审查制度,主要限于事前的主动审查,对于事后的被动性审查仍然停留在法律文本层面。二是立法评估制度,调研发现,在我们地方立法机关,在过去一年已经对立法评估制度进行初步探索,刚刚通过的《立法法》明确在立法体制里增加立法评估制度,这也是《立法法》修改非常重要的亮点。这实际上和各级地方立法机关在立法实践中的探索、摸索和经验都是分不开的。三是立法监督,立法监督是《立法法》和《监督法》明确规定的制度,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地方立法机关的立法监督主要是由人大常委会组织,对地方立法进行执法检查活动,这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2015-03-18 11:05:17
- 翟国强:
第四,完善建议。一是合理界定地方立法的权限范围,刚才通过的《立法法》这方面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对于我们如何更好的理解地方立法的界限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二是进一步实现地方立法程序的规范化,刚刚通过的《立法法》修正案也明显的体现了这样的思路。三是开门立法,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地方立法。四是加强科学立法,完善立法评估机制。五是加强对法律体系的合宪性控制机制,在法律体系形成以后,需要从宪法的角度对于所有法律法规体系进行统和审查机制。
以上是我们今年发布地方人大立法指数报告,我们今年是首次发布这样的报告,请各位专家学者多提宝贵意见,也请各位新闻媒体朋友进一步关注我们以后的报告,谢谢大
2015-03-18 11:05:52
-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翟国强研究员发布“中国立法指数报告”,这是首次发布,所以肯定有很多需要媒体进一步了解情况,大家可以进一步采访。刚刚结束全国人大,通过了十五年之久的《立法法》,应当说2015年中国立法,尤其是地方立法有很多值得可期待的地方,我们希望这个指数在明年发布的时候才能让蓝皮书非常重要的亮点,也成为中国执法治国最重要的亮点之一,感谢大家的参与。
我们今天《法治蓝皮书(2015)》以及《地方法治蓝皮书(2014)》和《四川法治蓝皮书(2015)》发布会各项议程全部完成,媒体需要采访各个蓝皮书的专家,可以在会后、会下自己选择。
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再次对各位,对法治蓝皮书长期的关注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最后这三部蓝皮书对通过中国的依法治国的进程真正发挥智库报告的作用,有待于上下各方努力。 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5-03-18 11:06:25
图片内容:
- 蓝皮书发布
- 发布会现场
- 发布会主席台
- 主持人 谢寿光 介绍来宾及蓝皮书编辑出版情况
-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研究院 陈甦 致辞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 朱景文 致辞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 蒋惠岭 致辞
- 李林 进行成果发布《2014年中国法治状况与2015年发展趋势》
- 田禾进行成果发布:《依法治国之地方经验》
- 杨天宗进行成果发布 《治蜀兴川的法制实践》
- 朱深远 进行成果发布《科技助推阳光 公开铸就公信》
- 吕艳滨进行成果发布《中国政府透明度报告(2014)》
- 王小梅进行成果发布《中国司法透明度系列指数报告(2014)》
- 发布会现场
- 翟国强 进行成果发布《中国立法指数报告(2014)》
- 发布会现场
图片大图:
-
蓝皮书发布
中国网 张若梦
-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
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张若梦
-
主持人 谢寿光 介绍来宾及蓝皮书编辑出版情况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研究院 陈甦 致辞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 朱景文 致辞
中国网 张若梦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 蒋惠岭 致辞
中国网 张若梦
-
李林 进行成果发布《2014年中国法治状况与2015年发展趋势》
中国网 张若梦
-
田禾进行成果发布:《依法治国之地方经验》
中国网 张若梦
-
杨天宗进行成果发布 《治蜀兴川的法制实践》
中国网 张若梦
-
朱深远 进行成果发布《科技助推阳光 公开铸就公信》
中国网 张若梦
-
吕艳滨进行成果发布《中国政府透明度报告(2014)》
中国网 张若梦
-
王小梅进行成果发布《中国司法透明度系列指数报告(2014)》
中国网 张若梦
-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
翟国强 进行成果发布《中国立法指数报告(2014)》
中国网 张若梦
-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