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务院政策吹风会:《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方案》的有关政策情况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6年1月29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和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介绍《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方案》的有关政策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实录,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最近,国务院常务会上部署了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工作,决定清理规范一批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媒体有不少报道,大家很关注。今天很高兴请来了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情况;我们还请来了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方案》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在这方面的有关问题。胡主任和史部长多次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大家很熟悉,下面先请胡主任介绍情况。
2016-01-29 09:54:32
- 胡祖才: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例行吹风会。上周五也就是1月22日,国务院第1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最大的发展潜力所在,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黄金结合点,既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重大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城镇化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起草了这个文件。
2016-01-29 09:57:04
- 胡祖才:
这个文件是贯彻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一个重要文件。文件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促进人的城镇化和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城市功能、培育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辐射带动新农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举措。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利用机制、投融资机制等相关的配套政策,还对进一步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提出了具体要求。相信这个文件的出台,对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强劲动力,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个文件。
下面我非常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16-01-29 09:58:36
- 主持人 胡凯红:
谢谢胡主任简要的介绍,内容很丰富。下面请史部长介绍情况。
2016-01-29 10:01:00
- 史耀斌: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早上好。为了持续清理和规范涉企的收费,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按照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方案》。1月27号,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了方案,下面我就有关的情况向大家作个介绍。
政府性基金是政府为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征收并且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在水利、电力、铁路、公路、民航、旅游、教育等领域设立了多项基金,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事业发展。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出现了乱设基金问题,政出多门、重复设置,致使基金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大力治理整顿,近几年又持续不断地开展清理工作,基金项目已大幅削减,由2000年的327项减少到目前的28项。总的来看,基金管理的规范性明显提高,但仍存在违规设立、政策效果弱化、透明度不高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清理规范。
2016-01-29 10:02:00
- 史耀斌:
清理规范的主要目标:近期目标,先取消违规设立以及虽依法合规设立但已明显不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基金项目;继续保留政策效应明显、仍对相关领域投资和事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基金项目,并建立依法、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加强与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长期目标,按照“清费立税”原则,强化税收筹集财政收入主渠道作用,要限制并逐步减少基金项目。
清理规范的基本原则:一是对违规设立的基金,一律取消。二是对按规定设立的基金,通过清理、整合、改税等措施,减少项目数量。三是对存在较大收支结余的基金,降低征收标准。四是加大对小微企业减免基金力度,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五是对保留的基金,公布目录清单,推进收支公开透明,强化监督管理。六是取消、停征有关基金后,相关部门和单位依法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所需经费通过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
2016-01-29 10:03:00
- 史耀斌:
下面我再具体介绍一下这次清理规范的一些具体内容,有这样几项:一是取消地方违规设立的基金,有三项,包括引松基金、车用天然气调价收入资金、大工业用户燃气燃油加工费等;二是将3项不能更好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的基金征收标准降为零或停征。包括将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和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为零;停征价格调节基金;三是整合7项征收对象相同、计征方式和资金用途相似的基金。具体包括,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并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省际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三峡水库库区基金3项基金合并为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将省级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合并为地方水库移民扶持基金。四是扩大有关基金的免征范围。五是对现阶段保留的基金实行规范化管理。
经过这一次的清理规范,基金项目由28项减少到23项。据我们静态的测算,2016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260亿元。当然这个负担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基金征收率等有关,今后可能是动态数,也许比这还要大。
财政部门将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妥善安排相关部门和单位预算,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关于清理基金,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清理基金规范工作的组织实施,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制作操作性文件,确保清理规范基金的政策落到实处。谢谢大家,我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2016-01-29 10:05:01
- 主持人 胡凯红:
谢谢史部长,下面开始提问。
2016-01-29 10:06:22
-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史部长,现在为什么要开展清理政府性基金,为了达到什么效果?
2016-01-29 10:07:42
- 史耀斌:
政府性基金是国家为了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而征收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资金。从积极方面看,设立政府性基金以来,有力地支持了我们国家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政出多门、政策效果弱化、透明度不高等问题 ,特别严重的是,还有一些违法违规设立的基金项目。与税收普遍性不同,基金是为了专门的一些特定的用途来设立的,如果这些项目过多、过乱,征收效果不明显,征收过程中也不透明,就会加重企业的负担,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引起企业的反感。所以,针对目前的这种状况,为了进一步推动规范管理财政性资金,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税收和收费的负担,所以国务院部署要求进一步清理基金规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2000年的327项减少到28项之后仍然还要进行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的主要目的。这一次清理规范以后,从28项又减少了5项,减少到23项。刚才我提到,这样做最起码有三个好处,一是规范管理政府性基金。二是降低企业包括个人的负担;三是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使政府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能够以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方式来处理经济方面的事务。这三个目的是我们这次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的主要目的。
我们想达到的效果,一个方面要减轻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主要还是规范政府的行为,使政府治理经济的过程、方式、能力能够更加公开透明,同时也使财政性资金管理纳入到统一、规范的轨道上来,让老百姓都知道财政征了多少,这些钱怎么花的,花到什么地方,效果明不明显,这些都是我们这次清理规范,包括今后落实工作中需要达到的。谢谢。
2016-01-29 10:08:09
-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请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颁布了两年,但是目前进展并不是特别快,请问这个文件的出台是不是与此相关,是不是与当前的稳增长也有关系?
2016-01-29 10:09:10
- 胡祖才:
谢谢提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颁布以来,各地方积极贯彻落实规划,扎实推进工作,总的来看,进展良好。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这个速度是比较快的,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人,这比欧洲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当中。
从城市规模也能看出来,现在我们国家有653个城市,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140多个,镇区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特大镇有235个,5万人口以上的镇有876个,这些镇还不在城市序列里。这些特大镇和镇将来都可能成长为新生的中小城市。现在的经济总量中,80%来源于城市。
2016-01-29 10:11:29
- 胡祖才:
另外,这几年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很快,大家都看得到,无论是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覆盖率都比较高,城市用水普及率已经超过98%,燃气普及率已经超过95%,污水处理率已经到了90%。城市交通也有较快发展,这两年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是比较快的,特别是轨道交通。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有26个城市建成投运了116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已经达到3612公里,在建的还有3000公里左右,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
还想特别说明的是,这两年城市群建设也有了新的进展,除了大家已经熟悉的已经形成的沿海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外,在中西部地区又有一批城市群在崛起,像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都在迅速崛起。总的来说,城镇化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2016-01-29 10:13:04
- 胡祖才:
但不可否认,城镇化推进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现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比较低,估计两者差距比以前还有所扩大。城镇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60%左右,现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56.1%了,完成目标不是很难,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的目标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不快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纳为“两个积极性”不很高,一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为要增加一些投入。二是农民也有担忧,也存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2016-01-29 10:14:27
- 胡祖才:
第二个突出问题,城镇化质量还不够高,城市数量也不足、功能还不够完善。现在大城市“城市病”开始显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服务供给也不足,特别是在一些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大家感到生活不是很方便。地下设施也是一块短板,网民都调侃,一下大雨就要在城市看海了,地下管网现在是不健全。从城市数量上讲,我国城镇人口有7.7亿,但城市只有653个;日本只有1.1亿多人口,却有787个城市,美国有10158个城市,这样比较下来,我国城市数量是不够的。应该说,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这两个,大家感觉进展不快,可能主要因为市民化进展比预期慢一些。这是我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2016-01-29 10:15:57
- 胡祖才:
这次国务院审议的《若干意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我们都知道,城镇化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黄金结合点,是最大的内需潜力,但现在这个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掘出来。我国仍然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从城镇化一般规律看,我们已经进入到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从世界范围来讲,我们城镇化还有很大差距,大家都知道,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平均在80%左右,跟我们人均收入水平差不多的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左右,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城镇化潜力也是很大的。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出城镇化的巨大发展潜力:第一,城镇化有利于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我们每年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因为城镇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收入高,统计表明,现在城镇居民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收入的2.73倍,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3倍,所以农民变市民过程中,消费会成倍增长,现在86%的消费是在城市实现的。第二,城镇化是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居民的增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需求都会大量增长,现在这块的很多领域也是我们的短板。而且,这些都是有效需求、有效投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增加这些供给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升级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因此,这方面有巨大的投资潜力,都是有效投资,都是补短板的投资。第三,从发展新空间来看,城镇化有利于拓展发展新空间。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城市带动的、农村发展也主要依靠城市带动和辐射。随着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数量的增加,新的城市群特别是中西部城市群会持续出现。下一步,在中部和西部可能会出现若干个规模相当于沿海三大城市群规模的城市群,人口达到上亿级的城市群。这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巨大推动。而且,遍布各地的小城镇,会直接带动当地农村发展,这会给发展带来新的空间。从这三个方面来看,这个文件的出台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将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重要的作用。谢谢。
2016-01-29 10:17:30
-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问胡主任,您也提到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您能不能仔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有些人说是由于中国的统计数据和国际的标准不太一样,可能中国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我们的城市化到了已经饱和的地步了,我们的人口红利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您能不能谈一下?关于超级直辖市,能不能透露一下内容,所谓的超级直辖市的选址在哪儿?
2016-01-29 10:20:43
- 胡祖才:
刚才我给大家介绍过,现在城镇化推进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存在一些情况和问题。从常住人口来看,现在进展是相当快的,“十二五”时期每年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市。但是城镇户籍人口比例相对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各地情况差异很大,而且各地都在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探索、创新机制。前年国务院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到现在为止,有27个省市区都出台了户籍改革实施方案。一些地方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突破,比如说安徽已经基本放开了全省户籍管制。合肥市是安徽的省会,合肥市规定凡有合法稳定工作3年、社保缴纳2年的外来人口均可以落户,落户门槛大大降低。门槛降低以后,效果已经显示出来了,有个数字,到2015年6月份,已经办理落户人员14.4万人。重庆市也把落户门槛降得比较低,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可以很顺畅地转换成城市户籍居民。
去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居住证制度暂行条例》,居住证制度也是针对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是解决如何保障城镇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问题,这是一项重大的政策。根据规定,居住证持有人可以享有六项基本公共服务、七项办事的便利,实际上缩小了跟户籍人口公共服务的差距。同时,我们还鼓励各地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覆盖范围,现在有些城市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伐,比如福建省晋江市,它规定居住证持有人享有30项市民化待遇,跟当地户籍居民差异已经很小了。
2016-01-29 10:22:39
- 胡祖才:
通过这两头的努力,一方面落实国务院户籍制度改革意见,为农民落户拓宽通道;另一方面又通过居住证制度落地提高居住证持有人的基本公共服务,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中国十几亿人口城镇化却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完成西方发达国家用上百年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的过程,有点“压缩版”,矛盾比较集中。但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放在整个过程来看,城镇化中的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
《若干意见》又对此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放宽农民转移人口的落户限制。当然,超大和特大城市的情况特殊,要专门制定办法。除了超大和特大城市以外,其它城市都要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比如除超大城市以外,要放开大学生落户,要放开技术工人的落户,这些政策的含金量都是比较高的。坚持以人核心推进城镇化,在下一步工作当中一定要根据各地情况积极探索,逐步加以解决。
2016-01-29 10:24:10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史部长的,史部长您好,请问我们清理规范后保留的政府性基金如何规范管理?
2016-01-29 10:25:24
- 史耀斌:
这次清理以后,基金项目由28项减少到23项,对于清理规范后保留的政府性基金,我们将采取四项措施予以规范管理。
第一,建立目录清单制度,把保留的政府性基金在财政部门户网站上公布出来,包括项目名称、设立依据、征收标准,征收期限等等,让大家来监督。目录清单之外的,不管是以什么名义出现的基金,企业、个人均有权拒绝缴纳。今后,若相关政府性基金政策做出调整,都会在目录清单上及时更新,这样大家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有多少种、怎么征的、征多少、用在什么地方。
第二,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乱收费的行为。通过设立电子邮箱、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完善举报和查处机制。如果企业或者是个人发现有乱收费的现象,可以通过这几种方式及时反映到监督管理部门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将及时查处和处罚乱收费、乱收基金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加强政府性基金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统筹使用,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使用和政府一般预算收入的使用,在管理上、在公开透明上、在预决算的公开上都等同起来,这样大家非常清晰地就可以知道收的这些钱做了哪些事情。
第四,引入第三方评估,加强基金使用效益的绩效评价。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而不是政府自己评估,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我们找一个在社会上大家公认的,比如说中介机构来进行评估,评估政府性基金使用效果和设立目的之间是不是吻合?是不是有必要继续存续下去?依据第三方评估得出的结论,政府可以作出判断,是保留或者取消,还是作出必要的调整,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通过上述四项措施,保证政府性基金公开、公正、透明,资金使用能够符合老百姓的意愿,符合当初政府性基金设立的目的。谢谢。
2016-01-29 10:27:44
-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史副部长,因为现在政府已经有一个征税制度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呢?
2016-01-29 10:28:40
- 史耀斌:
这个问题非常好。财政收入主要是两部分组成的,一是税收,这是主体;二是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与税收的性质和特点不一样。税收具有固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收费基金具有专项性、特定性、有偿性,在部分领域中能更加公平有效地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一是可以更加公平地分摊公共服务成本,政府除提供普遍性公共服务外,还提供满足部分群体受益的特定公共服务。普遍性公共服务应通过征税方式弥补其供给成本,但特定公共服务应当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原则,通过收费方式分摊公共服务成本,而不宜通过税收将成本转嫁给全体纳税人负担。举一个例子,比如办护照,办理护照的部门是要收取一部分费用的,如果这部分费用用税收收入来弥补,那就等于不需要办护照的人替需要办护照的人负担了这部分费用,不尽公平合理。
二是可以避免低效或无效占用公共资源。通过收费可以建立成本约束机制,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采取付费方式选择公共物品,市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与居民偏好保持一致,并能将“搭便车”者排斥在外,避免产生过度需求和消费,降低拥挤成本,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满足公众差异化需求。
三是为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交通、水利、城市发展等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教育、移民、残疾人保障、新能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需要加大支持力度。虽然近年来财政实力不断增强,税收收入规模不断扩大,但全社会对政府提供更多更优质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一般公共预算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限,现阶段还难以满足相关投资需求,有必要继续发挥政府性基金筹集资金的作用,促进相关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
2016-01-29 10:31:44
-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问胡主任的,《若干意见》提到要完善土地利用机制,1月22号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到,要探索落户农民对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分配收益权的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我的问题是,这个机制是如何探索的?我们依据的法律又该是哪些法律?应该如何补偿,谁来进行补偿?未来这些权益的定价是否是市场定价?
2016-01-29 10:35:13
- 胡祖才:
谢谢。推进城镇化需要解决人、地、钱的问题,新型城镇化规划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解决三个1亿人的城镇化问题;第一个是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问题,第二个是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改造问题,第三个是中西部1亿人口就近城镇化问题。
刚才讲到,城镇化过程当中,城镇建设需要用地、也需要投入,就是“钱从哪里来”、怎么投,通过城镇化将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
2016-01-29 10:37:08
- 胡祖才:
城镇化已经到了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后期,这个中后期有一些特点,速度可能比中前期慢一点,但也是中高速。同时,不再是简单的城市扩张,而是要提升城镇质量。刚才讲的涉及到土地利用机制和农业转移人口“三权”保护问题。土地利用机制,跟我们发展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要转向提高质量,所以城市不能简单的外延扩张,要走集约发展道路。怎么样利用好土地资源?这次若干意见里也总结了各地试点经验基础上,把这些行之有效的、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创新性举措上升为国家政策,重点是三个方面:
2016-01-29 10:39:51
- 胡祖才:
一是把城市低效土地用好,通俗的讲是“三旧”改造,旧厂房、旧城镇、旧村庄改造以后,把土地效益提高,给城镇化提供用地空间。二是要规范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村庄整理增加用地面积,经过批准后可以转换成城镇用地指标,这样就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大家都知道,现在已经出现了空心村,就存在一个资源怎么样盘活、怎么样利用的问题。一些地方实践中,通过规范的村庄整治,把原来的农村宅基地复垦为农田,土地指标就可以拿来搞城市建设,这样实现既不减少耕地、又可以增加城市用地面积。第三个政策,我们在很多地区都有丘陵坡地,这些地要在统一规划下合理有效的利用。
2016-01-29 10:41:28
- 胡祖才:
这样有一个好处,可以调动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的积极性。刚才也给大家介绍了,现在我们有两个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一个是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其实核心还是钱哪里来的问题,因为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投入。二是进城农民权益保护的问题,我们叫“三权”,中央文件已经明确,要维护进城落户农民“三权”权益。但是从农村居民转变成城市居民以后,农村宅基地不能闲置,承包地也不能荒了,还有集体的权益怎么处理。我认为这需要在城镇化中逐步解决。
中央的文件非常明确,要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三权”,同时鼓励引导依法自愿有偿退出。现在有的地方也有实践,大家可能知道重庆的“地票制度”,通过规范运作,可以一举多得。对于农民来讲,增加了一笔收入进城,这个收入带到城里来,改善他的城市生活条件或者保障他的城市生活。从地方来讲,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后可以增加发展指标,城市发展空间就拓展了,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利用。但这一定要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2016-01-29 10:43:16
- 胡祖才: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农村居民到了城里来了就是市民化了,还有生活方式、观念、社会关系都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人进了城,就要放弃农村的权益,这样不利于城镇化有序地推进。这个政策也是为了调动第二个积极性的问题,就是农民的积极性,有了这项政策,农民落户就会比较安心了。如果他愿意退出,他就可以退出;他要暂时保留,还可以保留。可以说,这是一种完全遵从自愿的自然过程,我相信,这个事情会逐步得到比较妥善的解决。谢谢。
2016-01-29 10:46:44
- 主持人 胡凯红:
最后一个提问。
2016-01-29 10:47:14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胡主任您好,我的问题是:2014年以来已经开展了两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目前这些试点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如何推广?
2016-01-29 10:50:35
- 胡祖才:
非常感谢。新型城镇化是一场很深刻的变革,城市人口增加以后,整个社会结构都发生变化了。而且,我们速度来得很快,规模又那么大,区域之间差异也比较大。所以,为了更好地探索有符合中国实际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国务院决定要开展城镇化试点,一些政策需要在试点基础上才能逐步推广。此外,试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我们经常讲,改革首创精神在哪里?实际上是在基层,这也是我们改革开放当中一个很成功的经验。所以试点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做法和路径,总结提炼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带动整个城镇化的进程。
2016-01-29 10:52:35
- 胡祖才:
2014年发改委会同十个部门开展了城镇化的首批试点,总共有两个省(安徽、江苏)和62个城市,也有镇。这一批现在已经有一年多了,应该说还是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去年我们委托了第三方进行了评估,他们到试点城市都进行了广泛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发挥试点作用,2015年11月份又推出了第二批试点,第二批试点有73个城市,现在两批加起来有两个省135个城市。每个试点城市都有试点工作方案,有试点任务和目标,各个试点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从现在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一批好的成果,首先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有些城市大幅度降低了落户门槛。对常住人口大幅度增加了基本公共服务,缩小跟城镇居民的差距。这些经验已经在实际中操作了,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了,我们这次总结了这个经验,《若干意见》中要求各地都要往这个方向努力。
2016-01-29 10:55:08
- 胡祖才:
第二,探索城镇化投融资的机制,也就是刚才讲的钱从哪里来。现在完全要靠政府一家是不够的,必须要调动社会资本,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公共服务的提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也要通过创新方式,提高服务供给的效率。很多城市都有重要进展,比如杭州,地铁就引进了港铁PPP的模式,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提高了管理水平。还有政府也在创新方式,很多城市设立了城镇化基金,政府出一部分资金,吸引社会资本,一般是3-4倍的放大效果,调动社会资本投资。
2016-01-29 10:58:44
- 胡祖才:
关于用地,在实践当中探索形成的一些经验,一个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刚才我特别强调了,这方面一定要规范,一定要真正的增减挂钩。二是怎样提高城市低效用地效率,这方面潜力很大。三是在特大镇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我们10万人口以上的镇有235个,这个镇从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已经完全具备小城市的特征,但是管理体制上还是一个镇,实际上它的“衣服”太小了,制约了这个镇下一步的发展。这次我们也有考虑,探索特大镇新的设市模式。若干意见提出,要赋予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这也是从试点里面总结出来的。有研究也表明,如果特大镇把行政管理体制瓶颈打开的话,镇的投资增速在25%以上,这是有效需求。我们也去看过一些特大镇,基础设施跟城市差得很远,因为是镇的建制,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很大的影响,已经滞后于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实践中这个也取得了进展。
2016-01-29 11:02:10
- 胡祖才:
总的来看,虽然试点才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还是取得了一些重大的进展。这次国务院《若干意见》已经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可复制的经验总结进去了,带动全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城镇化综合试点的推进,要发挥试点先行先试的作用、探路者的作用,做出更多可复制的经验,破解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我相信,随着我们试点的深入推进会产生更大的效应,会提供更多的经验。谢谢。
2016-01-29 11:05:53
- 主持人 胡凯红:
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胡主任,谢谢史部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2016-01-29 11:08:58
图片内容:
- 国务院政策吹风会即将开始
- 吹风会现场
- 胡凯红主持吹风会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情况
-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介绍情况
- 吹风会现场
- 胡凯红邀请记者提问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回答记者提问
- 吹风会主席台
-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提问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回答记者提问
-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回答记者提问
-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
-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回答记者提问
- 第一财经记者提问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回答记者提问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大图:
-
国务院政策吹风会即将开始
中国网 张若梦
-
吹风会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
胡凯红主持吹风会
中国网 张若梦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情况
中国网 张若梦
-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介绍情况
中国网 张若梦
-
吹风会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
胡凯红邀请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吹风会主席台
中国网 张若梦
-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第一财经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