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6年4月15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2016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很高兴请到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16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请盛司长介绍情况。
2016-04-15 10:00:06
- 盛来运:
谢谢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们一起迎来了明媚的春天,很高兴向大家发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然后回答大家的问题。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共同努力,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兴动能加快积聚,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2016-04-15 10:01:17
- 盛来运: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03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951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90214亿元,增长7.6%。以2015年价格计算,今年一季度GDP增量为9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亿元。
2016-04-15 10:03:06
- 盛来运:
一、农业生产形势平稳
据全国11万多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6年全国稻谷意向种植面积增长0.3%,小麦增长0.4%,玉米下降0.9%,棉花下降18.8%。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244万吨,同比下降3.1%,其中猪肉产量1466万吨,下降5.9%。
2016-04-15 10:04:30
- 盛来运:
二、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3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1%,集体企业增长2.4%,股份制企业增长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3%。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制造业增长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和7.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和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1%和32.4%,比上年同期提高1.1和1.7个百分点。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5439亿元,同比下降3.0%。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0.64%。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07亿元,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26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12%。
2016-04-15 10:05:57
- 盛来运: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有升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584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29120亿元,增长23.3%;民间投资53197亿元,增长5.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949亿元,同比增长25.5%;第二产业投资336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50230亿元,增长12.6%。从到位资金情况看,一季度到位资金109250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6.9%,国内贷款增长13.9%,自筹资金下降0.2%,利用外资下降25.6%。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1403亿元,同比增长39.5%。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86%。
2016-04-15 10:06:25
- 盛来运: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76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5.2个百分点,比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6%。房屋新开工面积282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4.8%。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2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5.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8524亿元,同比增长54.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60.3%。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5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7%。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35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1%。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1992亿元,同比增长14.7%。
2016-04-15 10:08:20
- 盛来运:
四、市场销售稳定增长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4625亿元,增长8.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6920亿元,同比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105亿元,增长11.0%。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8302亿元,同比增长11.3%,商品零售69722亿元,增长10.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32579亿元,增长8.0%。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环比增长0.85%。
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251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241亿元,增长2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6%。
2016-04-15 10:09:43
- 盛来运:
五、进出口总额下降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52144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出口30123亿元,下降4.2%;进口22021亿元,下降8.2%。进出口相抵,顺差8102亿元。3月份,进出口总额19056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10501亿元,增长18.7%;进口8555亿元,下降1.7%。
2016-04-15 10:10:27
- 盛来运: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5.1%,衣着上涨1.7%,居住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4%,交通和通信下降2.0%,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3%,医疗保健上涨2.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6%,猪肉价格上涨24.1%,鲜菜价格上涨27.3%。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0.4%。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8%,3月份同比下降4.3%,环比上涨0.5%。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8%,3月份同比下降5.2%,环比上涨0.3%。
2016-04-15 10:11:45
- 盛来运:
七、居民收入增长平稳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9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55元,同比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8元,同比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9,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670元,同比名义增长8.7%。2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679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68万人,增长2.9%。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273元,同比增长9.1%。
2016-04-15 10:12:05
- 盛来运:
八、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0%和7.3%,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7和1.0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3.2%,分别快于东部地区2.3和2.2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一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3%。
2016-04-15 10:13:33
- 盛来运:
总的来看,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稳中有进态势持续。但必须看到,我国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下行压力不容忽视。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总体安排,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加快培育发展的新动能,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继续扩大有效需求,积极释放政策红利,努力巩固积极变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以上是我向大家发布的一季度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数据。下面很乐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2016-04-15 10:14:52
- 主持人 胡凯红:
今天来了很多外国记者朋友,我们安排了全场同传,下面开始提问。
2016-04-15 10:15:29
- 中央电视台记者:
刚才您提到一季度GDP增长率是6.7%,这不仅是低于上年同期,同时也是低于去年的第四季度,这是否意味着经济仍然下行。刚才您用到了一个词是“开局良好”,为什么这么说?最后请全面评价一下一季度整体经济运行的情况。
2016-04-15 10:15:53
- 盛来运:
谢谢你的提问,关于今年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我想用四句话16个字来概括:运行平稳、结构优化、亮点纷呈、好于预期。
首先,为什么说经济运行总体是平稳的?从增长来看,一季度GDP增长速度是6.7%,尽管比去年一季度和四季度都略低,仍然运行在6.5%-7%的合理区间。我们初步测算了一下,6.7%所创造GDP的增量,以2015年的价格计算,比去年一季度的增量多了222亿元。总体来说,经济增长相对平稳。这个增长速度在国际范围内,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在新兴经济体中都是比较高的水平,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2016-04-15 10:16:54
- 盛来运:
就业总体是稳定的,一季度人社部数据显示,城镇新增就业3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1.8%,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失业率数据还没有公布,但是从数据来看,3月份比2月份略有提高,还是在5.2%左右区间内小幅波动,总体比较稳定。
物价温和上涨,一季度CPI上涨2.1%,3月份和2月份一样,是2.3%,上涨主要原因之一是蔬菜、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涨幅比较大,但是整体的物价涨势是比较温和的。
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从这几个指标来看,增长、就业、物价、收入,我们初步判断运行的态势是比较平稳的,仍然在合理区间。
2016-04-15 10:19:51
- 盛来运:
第二,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在继续优化,三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是56.9%,比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需求结构也是继续优化的,尤其是投资和消费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增长速度都保持比全部投资增速高3个百分点左右,而且占比也在继续提高,高耗能投资占比继续下降。
从消费升级这个角度来看,居民在住、行、教育、养老、保障、卫生、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支出都保持较快增长,并且向中高档消费层次迈进的步伐在加快。从这些角度来看,经济的结构是在继续优化的。
2016-04-15 10:20:54
- 盛来运:
第三,亮点纷呈。主要是指新经济快速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聚,双创保持良好的势头。有关部门数据显示,每天新增的企业主体超过1万家,而且还有一个数据也能够说明技术创新的进展。1-2月份国内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增长55.3%。新经济、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高技术产业增长9.2%。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继续保持80%以上的增速;医疗器械、智能化电子产品、环境保护的相关设备产品,都在保持较快增长。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还有服务业融合在加快;新业态、新的服务方式层出不穷。一季度网上零售额增长27.8%,增速虽然有些回落,但是在前几年40%以上的高增长基础上的较快增长。节能降耗继续推进,意味着我们的发展方式在转型,绿色发展深入推进。
2016-04-15 10:21:59
- 盛来运:
第四,好于预期。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几乎都出现了积极的改善,而且增长速度普遍比预期的高。从产业来看,工业增加值的增加速度1—2月份是5.4%,3月份是增长6.8%,加快1.4个百分点,相关的用电量提高将近6个百分点,而且全社会货运量也提高将近4个百分点。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3月份服务业指数比1—2月份提升了0.2个百分点,达到8.3%。从需求角度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1—2月份增长10.2%,1—3月份增长10.7%,加快0.5个百分点。消费增长也比1-2月份加快,出口3月份增速由负转正,是18.7%。出口有去年基数的原因,去年3月份下降14.6%。从价格的情况来看,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5%,是2014年1月份以来PPI环比首次正增长,而且同比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从预期角度来看,制造业PMI在连续几个月在临界点之下后又回到了临界点之上,3月份是50.2%;非制造业PMI指数是53.8%,比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
2016-04-15 10:27:02
- 盛来运:
所有这些指标,从生产、需求、价格、实物量指标到预期指标都在反弹。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运行好于预期。这段时间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国际机构也纷纷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对全年经济增长预期都在6.6%以上。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报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调低了0.2个百分点,包括美国和一些主要的经济体,但是对中国的全年经济增长预期却调高了0.2个百分点。
2016-04-15 10:35:59
- 盛来运:
以上这些情况说明,运行平稳、结构优化、亮点纷呈、好于预期,我们没有理由不得出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的结论。一季度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结构调整在加快推进,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尤其是3月份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我们初步判断,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筑底企稳的迹象。但也不能乐观,毕竟现在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还很多,国内正处在结构调整的爬坡过坎的阶段,结构调整的阵痛还在持续,同时实体经济比较困难,下行压力不容忽视。下一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抓好政策落实,进一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继续释放政策红利,巩固积极的变化,打牢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谢谢。
2016-04-15 10:41:07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刚刚盛司长已经介绍过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数据都已经有所回暖,一季度GDP增速仍然出现回落,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您怎么看这种回落,GDP的增速是不是全年的低点,未来经济走势是L型还是U型,完成全年6.5%的目标是不是有困难呢?
2016-04-15 10:45:01
- 盛来运:
谢谢你的提问,我想你的几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看待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一季度经济增速是不是底,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一季度是不是底,未来经济是L型、U型还是W型,其实有些讨论没有原则上的分歧,只是判断经济走势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视角不一样而已。如果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走势处在增速换挡的阶段,换挡成功以后,未来的经济增长很有可能在现阶段的潜在增长率附近波动,中国经济走势很有可能就是一个L型。但是从短期观察,因为经济波动受外界因素干扰很多,有可能是阶段性的U型或者是W型。大的L型底是由几个或多个U型或者是W型短期走势构成的。所以要看分析的阶段和观察问题的视角。
2016-04-15 10:46:21
- 盛来运: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再强调三点。
第一点,无论将来怎么变化,怎么走,关键要看基本面。从基本面情况分析,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经济具有保持较长时间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总的来讲,潜力和条件最主要的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2015年城镇化率是56.1%,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还不到40%,大家知道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普遍都在80%以上,所以中国城镇化的空间还是比较广阔的。
2016-04-15 10:52:50
- 盛来运:
二是中西部地区差距比较大。我们研究测算地区发展指数,初步测算,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至少落后五年,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至少落后十年。大家可以想一想,未来五年或者是十年以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能够享受到目前东部或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生活水平,能够释放多大潜力。
2016-04-15 10:55:33
- 盛来运:
三是我们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2000年我们解决了温饱,实现了总体小康,现在向全面小康过渡;过去15年我们在住和行上迈出了一大步,现在家庭汽车和住房都有明显的改善。此外,旅游、健康、养老、保险、文化、教育这些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方兴未艾。中国购买力非常旺盛,出境游去年超过1亿人次,今年春节期间又是大幅上涨,消费的潜力空间是非常大的。
四是中国的人才红利正在积累,大专以上的人口现在超过1.1亿人,相当于一个大国的人口,他们的潜力如果发挥出来,对创业和创新是极大的推动。
五是制度的改革红利还是比较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制度的建设,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有巨大的潜力。这些方面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在未来一个相当长时间能够有条件、有潜力保持中高速增长。
2016-04-15 10:57:47
- 盛来运:
第二点,中国在增速换挡的同时,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而积极的变化,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显著增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增速开始换挡,自2010年开始已经持续25个季度的调整,现在还在调整的过程中,确实也在向这个阶段潜在生产率收敛。换挡过程之中,我觉得看中国经济不光要看速度,更要看结构,看增长的质量。
从产业结构来讲,去年三产占GDP的比重第一次过半,中国将来GDP的增长不是看工业的脸色行事,而是看服务业的脸色行事,这就是产业的升级。
从需求结构来讲,大家以前一直担心我们的需求结构不合理,过重依靠投资,过多依靠出口来拉动中国经济,这几年大家明显感觉到,在政府主动引导和市场的倒逼下,中国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今年一季度仍然是这样的趋势。
从增长质量讲,不光是表现在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实际上更表现在民生指标保持稳定发展。由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所以,最近大家讨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波动不大,实际上跟内生结构性变化有关系。我们以前盯着GDP增速,那是对的,因为在工业化上升时期,积累财富是第一位的。现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看经济增长只看增速远远不够,一定要看增长结构性的变化,看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和增长质量,这样才能把握中国经济发展大势。无论L型或者是U型,这个大势把握不好,就不能客观评价中国经济。
2016-04-15 11:03:18
- 盛来运:
第三点,3月份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比预期要好,是多种原因作用的结果。首先,前期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效果在继续发力,去年开始到现在,房地产市场在回暖,带动了相关的投资和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改善了经济的供求平衡,也改善了市场的预期。另外,国际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3月份国际贸易有所回暖,BDI的指数已经是15日连涨,昨天收盘597点,对3月份外贸出口的回升有带动作用。当然这个回升是全面的,不是单项指标的回升,而是从生产到需求、到价格、到预期的回升。这种回升的信号一定要高度重视,虽然一个月不足以判断重大趋势的变化,但这是筑底的积极信号,未来能否实现真正的企稳,还要观察一段时间。
2016-04-15 11:20:17
- 塔斯社记者:
一季度中国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情况如何?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工业运行效益的有关情况,请介绍一下。
2016-04-15 11:25:23
- 盛来运:
关于一季度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数据,我现在不掌握。建议向相关部门咨询。
至于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我们要在本月的27日发布最新数据,包括营业收入、存货的变化等。为什么今天没有发布呢?因为企业效益数据主要来自于企业的财务报表,一般在4月中旬才结算上一个季度的财务报表。我可以结合1-2月份的情况大致说一下。1-2月份企业效益增长由负转正,去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3%,今年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在一系列政策和市场预期改善的共同作用下,比如降成本、一些生产资料价格回升,还有企业本身加加强管理降本增效等,今年1—2月份增长4.8%。根据3月份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判断,一季度的利润很大可能也会沿着继续好转的方向发展。
2016-04-15 11:28:31
- 盛来运:
判断实体经济的情况不仅依据企业利润一个指标,还需多方面观察。目前这个阶段,实体经济总体还是比较困难的,分化是比较明显的,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这些企业增速比较高,利润率也比较高。但是一些传统的行业,尤其是一些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行业,目前处在很艰难的调整阶段。但是我们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效应的继续发挥,企业的状况会向好的方向转化。
2016-04-15 11:38:59
- 经济日报的记者:
前两天统计局发了3月份CPI数据,从数据上看,3月份CPI环比下降0.4%,猪肉价格下降1.3%,这跟老百姓的感受很不一致,请问怎么看这种不一致。
2016-04-15 11:42:32
- 盛来运:
谢谢你的提问,你讲的这个现象我也有关注,尤其在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CPI以后,一些网民感觉数据跟预期相比有点低,尤其是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3%。3月下旬或者是这段时间的猪肉价格还在继续上涨,绝对水平创出了新高,大家觉得不理解。
首先,这个数据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跟大家的感觉上有所差异,是因为观察的时点可能不一样。大家可能关注的是某一时点的价格变化,但我们研究价格变化不是关注一个时点,而是计算当期平均价格水平的变化。计算CPI的时候要使用一个月的平均数。每个月CPI调查员要采6次价,每5天采一次,把6次价的平均数作为一个月的平均数,2月份采一个6次价有一个平均数,3月份也一样。从多次采价来看,猪肉价格的波动挺大,尤其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每旬国家统计局都会发布50个大中城市的主要食品的价格情况,其中包括猪肉价格。以猪肉后臀尖价格为例,2月上旬,因为还在春节期间,猪肉后臀尖的价格每公斤31.16元/公斤,中旬下降到30.89元,下旬29.97元,这是2月份三旬的价格变化,全月的平均价是30.67元,这是2月份猪肉后臀尖的平均价格。3月份上旬是29.79元/公斤,中旬开始涨到30.06元,下旬涨到30.90元,3月份的后两旬猪肉价格下跌以后反弹回升,3月份平均价格是30.25元,比2月份的均价低了0.42元,环比下降1.4%,而全国猪肉环比下降1.3%。从这个角度来讲两个基本上是一致的,价格指数上来讲是没有问题的。
2016-04-15 11:44:10
- 盛来运:
最近看到有关讨论价格的一些文章,说CPI调查进行了基期轮换,因此会影响价格的总水平,对此我想多说几句,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们发布1月份数据的时候专门做过解释。按照统计制度安排,我们每五年要对价格调查的基期进行一次轮换,今年一月份正好要实行新的轮换周期,2000年我们是第一次轮换。主要目的是使CPI调查的品种更能够接近当前阶段居民消费的结构性变化,使物价水平的反映更客观、更实际。这次基期轮换有两个主要变化,一是食品价格调查的篮子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按照国际原则,根据国内分类的最新标准做了一些调整。原来食品是第一大类,八大类中间的一种,现在把食品和烟酒合并成一类,原来单独的食品降成中类,现在把原来的茶和饮料、在外饮食放到食品之外的单独中类下面。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消费比重越来越高,我们要单独观察。现在的食品范围和原来的食品范围实际上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原来调查的一些项目我们现在都包括了,按照原来食品口径来讲,我们现在食品权重比原来只降低了3.2个百分点。
2016-04-15 11:57:05
- 盛来运:
二是在消费者篮子中增加了一些新服务,比如养老服务,还有一些家里养的宠物的支出。大家以前觉得居住权重偏低,现在提高了2.2个百分点,还有交通和通信提高了1个百分点左右。调整的目的是更加合理地反映消费结构。由此算下来以后,对CPI的影响会此消彼涨,但是基期轮换以后对整个的价格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详细的测算下来以后,对CPI的环比基本没什么影响,对同比影响只有0.08个百分点,不会对价格的总水平产生太大的影响。
2016-04-15 12:08:54
- 路透社:
两个问题,第一,现在推行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杠杆,这对经济会不会产生一定下行压力?第二,一季度环比增速,我们只是个给了增量,没有给增速,这个数字能有吗?一季度消费还有资本形成、进出口贡献有没有?
2016-04-15 12:10:54
- 盛来运:
谢谢你的提问,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个问题确实是大家很关心。从理论上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治本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央经济工作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里作出了全面部署,并且2016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明确了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方面都有共识,所以推进的力度还是比较大,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从去产能方面来看,2016年重点在两个行业突破,一个钢铁,一个煤炭,一季度粗钢产量下降3.2%,原煤产量下降5.3%,这是去产能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从去库存方面来看,主要指房地产的库存和企业库存,尤其是房地产的库存,去年以来房地产持续回暖,一季度销量大增,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3.1%,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是7.35亿平方米,比2月末减少了415万平方米,一个月减的幅度还是不小的。从去杠杆方面来看,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降税这块政策的力度比较大,1-2月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5.26元,比上年全年下降0.42元左右。从补短板方面来看,也是很明显的,针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需要加强的地方,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升,一季度增长10.7%,比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回升幅度增大,加快到19.6%。
2016-04-15 12:11:42
- 盛来运:
从这些情况来看,“三去、一降、一补”每个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我觉得评价它的效果远不仅于此,这是直接效果,此外还有正的外溢效益。因为“三去、一降、一补”不光是对经济供求总量平衡产生了积极的改善作用,而且本身就是针对改善结构矛盾去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活力。外溢效益表现在:一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出现了回升;二是工业企业利润由负转正的变化;三是对改革的预期,市场的预期,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回升。
2016-04-15 12:22:05
- 盛来运:
要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认识,坚定信心。以前大家都很担心去产能后,GDP或者工业会回落。回过头来看,事实胜于雄辩,从实际执行的效果来看产生的积极作用更大。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4-15 12:25:47
- 盛来运:
关于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涉及到GDP核算的问题,你观察得很仔细,这次GDP环比的数据和三大需求贡献率的数据我现在还没有拿到。因为这是GDP支出法核算,需要很多相关数据,正在核算中。但从趋势看,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提升,这个大的方向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消费一直是比较稳健的,政府支出力度在加大,居民消费结构在升级,因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提升的。考虑到一季度的实际情况,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会超过去年水平。大的方向是这样的。
环比数据计算是国家统计局创新性的、探索性的工作,但是环比计算需要考虑节假日因素。节假日计算特别复杂,中间的季节性因素怎么样合理扣除,还在计算中,需要认真核算。
2016-04-15 12:27:20
- 凤凰卫视记者:
请教一个有关房地产的问题,您刚才不但提到房地产对这次经济向好的贡献,具体对经济增长贡献拉动率是多少?我们也看到一些分析,房地产一好马上经济数据就上来了,意味着我们又会走到靠投资拉动经济这样的老路。我们也知道房地产是杠杆率比较高的一个行业,会不会给后续的经济增长带来隐患。政府对房地产的回升有乐观的情绪,是不是意味着今后的房价还会继续上涨?
2016-04-15 12:34:47
- 盛来运:
房地产是非常重要的行业,关联效应比较大,不仅影响房地产本行业的投资和销售,也会带动上游产业,比如钢铁、水泥等生产资料行业的发展,还会带动装修、家电甚至汽车等下游行业。所以保持房地产的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一点政府一直是高度重视的。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出现了积极回暖的走势,确实对经济保持稳定运行,取得一些积极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一季度情况来看,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有所提升的,这需要通过投入产出表测算,初步估算房地产对经济提升综合贡献率比上年同期提高。
关于房价的问题,房价的变化最终也还是要根据需求的变化来决定。去年以来,房价还是延续了分化调整的走势。一季度,一线城市和一些重点二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了大涨,多数三四线城市受库存量影响比较大,或者是刚需相对来较少,房价稳中弱降,所以分化是比较明显的。从今后来看,我个人看法,房价分化的走势还会继续延续,只不过分化的程度,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完善会有所降低。比如一线城市,房价涨到一定程度,一些刚需,包括改善性需求已经释放得差不多,再加上一些城市出台政策,房价上涨空间会有一些影响,但是一线城市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三四线城市加大去库存的力度,各有高招,但房价仍然会面临庞大库存的压力。
2016-04-15 12:36:28
- 盛来运:
至于你刚才问的,经济增长是不是还是过多依靠投资和房地产来带动。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贡献率来看,一季度尽管数据还没有最后出来,但是消费肯定是在这“三驾马车”中贡献率是最高的,去年全年贡献率66.4%,有可能要超过这个数据。因为一季度的经济结构,服务业的发展,包括消费的升级,决定了消费应有的地位。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发挥关键的引领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该要超过30%。去年以来,政府加大了稳增长的力度,加大了关键领域投资的力度,投向国民经济的短板,比如基础设施的地下管网、环境保护等等。这些投资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着眼于今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跟以往有些地方过多依靠投资的做法明显不同。谢谢你。
2016-04-15 12:47:27
- 主持人 胡凯红: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盛司长,谢谢各位,谢谢大家!
2016-04-15 12:55:09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6/4/15/20164151460690600556_361.mp4
图片大图:
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作介绍
中国网 张若梦
现场媒体记者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介绍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中国网 张若梦
主持人邀请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现场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塔斯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聆听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路透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盛来运记者会后回答记者追问
中国网 张若梦
现场媒体记者
中国网 张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