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如何看待近期全球地震多发的态势等情况举行吹风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6年4月18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吹风会,请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预报部主任、研究员蒋海昆介绍如何看待近期全球地震多发的态势等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实录,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吹风会。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多地区发生地震,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先生,预报部主任蒋海昆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如何看待近期全球地震多发的态势等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就先请潘怀文先生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2016-04-18 15:00:35
- 潘怀文: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吹风会,就近期全球7级以上地震多发的状况,以及这次地震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态势及其影响,就相关的问题和大家来进行一些交流。
从今年的3月份以来,全球7级地震多发,在近1个半月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了3月2日苏门答腊7.8级、4月10日阿富汗7.1级、4月13日缅甸的7.2级、4月16日日本九州的7.3级、4月17日厄瓜多尔7.5级等5次7级以上地震,特别是大家关注到,在最近的8天之内连续发生了4次7级以上地震。从频次上看,已经超过了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8次7级以上地震的频次。这些7级地震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东西两端及环太平洋地震带。
从中国国内地震活动情况看,今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先后发生1月2日黑龙江林口的6.4级深源地震、14日西藏安多的5.3级和新疆轮台的5.3级、21日青海门源的6.4级地震以及2月11日新疆新源的5.0级地震等5次5级以上的地震。总体来看,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活动的状况较往年相比活动水平不算太高。另外,从今年的2月6日在我国台湾南部发生了6.7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这是今年以来地震活动的总体态势。
这些地震活动发生以来,引发了媒体和社会公众广泛的关注,大家在普遍关心这些地震活动的多发会不会对中国的地震活动形势造成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经过地震部门分析研究认为:从4月10日到现在不到8天的时间内,全球连续发生了4次7级以上地震。就这种活动的态势以往也曾经出现过,据我们统计,自1900年以来这种在8天之内发生4次7级以上地震的情况曾经出现过37次,其中只有3次在这种状况出现之后的3个月内中国大陆发生有7级以上地震,从这个关系上来看,当前这种强震连发的态势对中国大陆的地震形势没有明确的短期预测意义。这是回答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活动的连发会不会对中国大陆的地震形势有直接的影响。
2016-04-18 15:01:07
- 潘怀文:
另外,4月10日所发生的阿富汗7.1级地震和4月13日发生在缅甸的7.2级地震,这两次地震都是震源比较深的中源地震,这两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挤压碰撞的西、东两个构造部位,这些地震的发生表征着印度板块向北挤压的作用在持续增强。
4月16日发生在日本九州的7.3级地震,以及去年11月份发生在东海的7.2级地震,这一组地震的发生表明菲律宾海板块向西俯冲运动的作用也在增强。
在这种态势下我们怎么看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未来的震情形势?地震多、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前面说到,近期的7级地震连发对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形势没有明确的短期预测意义,但是也要看到,发生在中国大陆周边的这些地震活动确实表征着构造运动还是比较强烈的,也表征着中国大陆内部的应力积累在增强,也会对未来的地震活动形势造成影响。
面对多地震的国情和潜在的地震灾害,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这是我国应当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采取的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借鉴和吸取国内外在应对地震灾害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这是我们所努力的方向。
我要向大家集中介绍的情况就这些,下面看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来和大家进行交流。
2016-04-18 15:02:58
- 主持人 袭艳春:
下面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还是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16-04-18 15:03:18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想问一下潘主任,您刚才也介绍了最近一个月发生了5次7级以上的地震,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时间密度这么紧的情况下,全球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地震频发区?另外,我不太明白您这里面说的过去曾发生过37次在短时间内有过7级地震的,对我国的影响是大陆的地震形势没有明确的短期预测意义,能不能更通俗地讲讲,对中国的影响之后到底是什么样的?
2016-04-18 15:04:43
- 潘怀文:
刚刚也谈到了,在过去的100多年时间内,从1900年以来,像类似这种在短短的8天时间内发生4次7级以上地震的情况以往曾经出现过37次,这就意味着这种现象并不是一次很罕见的地震活动,也就是说在过去110多年的时间内,我们曾经有过37组类似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不要为这个事情过度的担心,认为是否这一组地震的发生就标志着进入了一个地震非常活跃的时段,以至于今后还会有大量的更大地震的发生。这样一种担心没有必要存在。
从2004年到现在这十几年的时间内,全球地震活动格局发生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进入了一个全球8级以上巨大地震相对活跃的时段,这个相对活跃的时段是从上世纪的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比较差异来看的。最近这10几年地震活动的特征和上个世纪上半叶地震活动的特征相类似,有很多8级以上的地震发生。而在上世纪下半段,在1964年以后,直至2004年,全球发生8级以上巨大地震的频次明显减少,没有发现有8.5级以上巨大地震的记录。所以这是一个基本的活动特征,这个特征就表明着从2004年以来我们一直处于一个全球8级以上巨大地震的活跃时段,这个活跃的时段预计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第二,刚刚你所谈到的这样的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有没有直接的影响。我们刚刚看到在以往的37次相似的经历当中,其后只有3次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在中国大陆发生了7级以上的地震,这就表明全球7级以上的密集活动和中国自己内部发生7级以上地震之间关联程度不大,从以往的案例来看、震例来看还不到1/10,所以是个相对比较少的对应关系。所以不能认为全球出现了7级以上地震丛集发生的情况下就意味着在中国大陆内部很快就要发生7级以上地震,这两种情况之间没有一个显著的统计关系,也就是说看不到其中有必然的联系。
2016-04-18 15:09:16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近期有媒体称,去年也有专家表示,我国的青藏高原特别是南部地区正处于7级以上地震的丛集区,我想请问这一说法是否可靠?第二,接下来如何对我国地震多发地带的地震形势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判断?谢谢。
2016-04-18 15:12:35
- 潘怀文:
您刚刚提到一个我们自己通常会用到的专业术语,也就是在南北地震带的中南段,这是您刚刚提到的,是我们自己内部通常用到的一个专业术语。南北地震带位于我们国家大陆的中间地段,贯穿于从南向北,包括了西藏、云南、四川、青海、宁夏、内蒙等省区,这是在我国中部的一条非常大的地震带,也是我们国家地震活动的一个多发地段。这些地段为什么地震多发,主要原因是因为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我们知道青藏高原现在是世界屋脊,而在6500万年以前,整个青藏高原还沉睡在大洋之下,也就是说还是海水浸泡的地方。在6500万年以前青藏高原开始隆升,6500万年以来是保持着一贯的态势,直到今天青藏高原成为世界屋脊,那里有了世界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剧烈的造山运动,也就是青藏高原在剧烈的隆升过程中,大家可以十分自然地想象到,这期间必然伴随着大量地震活动的产生。就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以及它对于周边相对的影响剧烈,是这个区域大地震反复频繁发生的最主要的根本原因。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包括刚刚谈到的南北地震带,这些总体来看都是处于我国的西部,也是我们国家地震,特别是大地震丛集发生的地方。
从中国地震活动的特征来看,中国的大地震多发生于我们国家大陆的西部地区,西部发生的地震活动频次占据了我们国家全部地震活动频次的90%,也就是说很多地震,特别是大的地震多发生在我国的西部,包括青藏高原,也包括您刚刚提到的南北地震带,其中所谈到的中南段自然是其中一个地震活跃多发地区。这种态势是自从有几千万年以来地质活动总体的态势,这一格局从来没有改变。但是从具体的活动情况来看,由于我们作为人类自身的活动,我们自己所经历的地震活动的经历,也只有在几十年的经历,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段内地震活动是有起伏的,并不是均匀的发生这些大地震的,有些时段地震发生得相对密集一些,有的时段发生得相对少一些。但是就刚才所谈到的这些区域,在中国广大的西部,特别是南北地震带,依然是我国地震活动的一个主体地区。所以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我们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区域依然在这些区域。至于像您所谈到的,有的专家认为是不是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在这些区域一定会发生什么样的地震事件,从现在情况来看,我们还没有这样清晰的认识,但是长久来看,这些区域是我们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地区。
2016-04-18 15:15:03
- 中新社记者:
我想请问潘主任两个问题,第一,您刚才在介绍情况里提到,周边地壳构造的剧烈活动会影响大陆内部的应力积累,能不能给我们大概解释一下,关于监测应力积累地震部门将有哪些具体行动?第二,近期全球7级地震活动增强,各国的地震部门有没有开展一些国际合作,未来可能会针对一些重点区域进行监测或者进行交流?谢谢。
2016-04-18 15:21:31
- 蒋海昆:
第一个问题,说周边活动影响大陆的应力积累,中国大陆主要动力来源一是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的推挤,根据GPS的观测,每年的运动速率到几个厘米的量级;另一个是太平洋板块向西边的推挤,我们北边是蒙古地台的阻挡,所以中国大陆处于这样一种受力的状态。随时间的增长有应力和应变的积累过程,当承受不了所施加的力就会发生破裂,这就是地震的过程。这就是刚才你的第一个问题。周边板块边界的活动表征它的推挤作用的增强,对中国大陆的挤压作用是增强的,就是这样一个原因。关于第二个问题,国际合作还是请潘主任讲一下。
2016-04-18 15:25:55
- 潘怀文:
地震是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一种自然灾害,对地震进行研究,其实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特别是地震学家都在联起手来开展了很多这方面的联合性的工作,包括进行联合性的地震观测,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交流,以及共同开展对于未来地震预测方面的交流合作的计划。这样的国际组织有不少,这也是地震预测的话题,也是每年在地学界国际会中最为活跃的话题之一,在这方面中国的地震学家也都一直在参与着、关注着相关的研究进展。
2016-04-18 15:30:17
- 德国世界报记者:
你们好,最近的地震基本上没什么预备,来得很突然,像1966年河北,1976年唐山,2008年四川,基本上也没有什么预测,你们现在有没有办法知道地震大概是什么时候来?谢谢。
2016-04-18 15:32:39
- 潘怀文:
我试着回答您的问题,毕竟由于语言的关系,我不一定准确的听懂了你所提出的问题。您刚刚谈到了,我们过去对于发生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包括发生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等等,您刚刚提到的这两个地震事件都是曾经造成了特别巨大人员伤亡的灾难性的地震事件,类似这样一些巨大的地震在中国大陆发生了不少,也就是说地震多、灾害重是中国所面临的基本的态势。怎么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我们现在有多个方面的角度入手,来作出减轻灾害损失的尝试。刚才您谈到了一点,其实也是我们需要和大家来进行交流的一个话题,来进行关于地震的预测,能否在大的地震发生之前有所察觉,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并且采取相对有效的减灾行动,一旦这样大地震的发生,就会有效减轻灾害的损失。也许您刚才谈到是不是这样的问题,我所理解的不知道是否对。
就地震预测来看,这依然是当前世界上的一个科学难题,也就是说地震预测是全球的地震学家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并且在这一个科学问题上投入了很多精力,进行了多种尝试,不只在中国,在美国也好、日本也好,包括其他的很多国家,都有很多地学界的同行,大家都在开展着地震预测的研究。包括在我们中国,由于我们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地震形势,所以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之下,中国的地震学家们也在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地震监测、预测、预报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在这样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面前,我们一直在不断努力,但是也要看到,从它的实践效果来看并不是那么理想。
关于什么是地震预测,怎么样看待地震预测的能力和效果,从国际上看大家都还有着不同的认识。比如说,有的专家就认为,一个确定性的地震预测预报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当今科学认识的水平下,确定性的地震预测不可能实现。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近乎于极度悲观的观点。与此同时,还有一种比较乐观的态度,有的科学家认为他已经找到了预测未来地震事件的基本办法,并且也在开展着有关的实践和研究,这是一种比较乐观的态度。
2016-04-18 15:36:05
- 潘怀文:
目前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所持有的观点鉴于这两者之间,我们既不是一个极度的乐观者,也不是一个极度的悲观者,我们知道地震预测还很难,特别是我们要作出一次减轻地震灾害时效的短期和临震预报就更难。所以在我们来看,地震预测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而确实是还很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坚持不懈地做着努力。我们会在地震的长期预测、中期预测,也包括短期和临震预测,也就是不同的时间尺度方面都会作出我们自己的努力,这些不同尺度的预测的产品会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式下都能发挥着减轻灾害的实际效果。比如说,我们作出来关于未来形势的长期预测,这样的预测结果虽然还有很多不准确性,但是它毕竟会成为指导政府组织各个方面开展减灾准备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依据。相对的中期和短期的预测意见,也都会为开展地震发生之前的救援的准备等等,发挥它独特的重要作用。虽然从科学意义上来看,这样一些预测意见还很不成熟,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它的准确性还没有那么高,但是开展的减灾的努力和预测地震的实践还是很有意义的。但确实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测预报难度都是很大的,特别是短临的预测预报意见就更难作出。
这也是作为社会公众大家比较少会见到我们发布的正式预测预报意见的状态。但是话说回来,我们为什么要开展预测预报?这是因为地震的预测预报是我们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之一,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但不是全部。我们刚刚说了,我们对于防震减灾工作所采取的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说,我们还要在防御地震方面,特别是我们的构建筑物、房屋、重大工程是否具备足够的抗御地震的能力,这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在工程地震学界曾经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杀死人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糟糕的建筑”,一次地震事件发生,为什么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人员的伤亡很多不是由于地震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垮塌的糟糕的建筑,当然也还包括其它的一些滑坡、泥石流等伴随的次生灾害。如果我们能够有足够的设计和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水平,这是在抵御未来的地震灾害当中会发生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所以,提前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上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告知大家一点,在今年的6月1日,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将正式付诸实施,这是一个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一个图件。
2016-04-18 15:38:01
- 潘怀文:
今后在我们国家所有的地区开展建筑物,特别是一些大型工程的建筑,一定要按照这张区划图里给出的可能的地震动参数进行设防。这张图改变了我们国家过去有相当多的地区不设防的状况。当然,在这张图当中有的区域设防的等级是相对比较低的,有的区域设防的水平要求就比较高,如果大家看到那长突地时候会注意到,在那张图上一些红色的区域就是需要构建筑物做非常特殊设计的重点区域。同时,我们还要做大地震发生之后开展应急救援的准备,包括平时的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也包括应急预案的准备,以及大地震发生之后救灾行动的展开,这些我们在过去所经历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地震灾害当中,我相信大家也还有着深刻的印象。所以,面对我们国家这种多地震的形势,我们要采取综合的措施,采取的是有重点的全面防御的策略,按照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式来采取全方位的防震减灾措施,来减轻我们对于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大地震的考验,减轻损失。
2016-04-18 15:41:38
- 中国网记者:
3月以来全球多国发生了7级以上大地震,其中有一个是日本九州近期发生了7.3级地震,有一个中国20人的旅游团被困,想问潘主任,我国同胞在海外旅游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应该采取怎样的自我保护措施?或者有没有一套完善的自我保护的办法?谢谢。
2016-04-18 15:45:53
- 潘怀文:
现在我们的国人也比较多的走出国门,不仅是我们自己国家,在国内我们有可能会感觉到地震、感知到地震,甚至可能会遭遇到一些大的地震。包括在国外旅行也好、工作也好,也可能会遇到相应的情况。刚刚就你所谈到的我们的同胞在日本这边旅行团的经历,我的认识是这样,作为公众,作为旅行团体,在外开展各方面活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当地所给出的一些警示。包括在日本,因为日本也是一个多种自然灾害密集发生的国度,日本是处在一个地震、火山、海啸、台风、暴雨等等多种自然灾害非常频繁的国家,由于饱受自然灾害的侵扰和侵袭,所以这样的国家在应对灾害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比如在那里面也建立起了比较好的地震观测的台网,会尽快向公众发布地震发生的消息,甚至也还可以赶在地震之前向地震震中附近的区域发出预警的信息。所以在国外的旅行团体,包括在日本的我们的国人也好,其他人士也好,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所发出的相关信息。
同时,要有一种安全的自我防护意识,这种防护意识包括如果感知到地震,应该如何防护?如何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这就包括我们所说的如何躲藏在比较坚固的、有防护的区间内,防止可能造成伤害的一些家具也好,甚至是建筑物的垮塌、直接的压埋等等,类似这些防震的意识和知识是平时要储备的,不只是地震灾害,也包括我们平时所说的应对一些火灾、消防安全知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一个民众需要知道的防护知识。不管我们走在哪里,随时注意接收外面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危险的信息,同时自身采取一些科学的、理性的、紧急的防护措施还是非常重要的。
2016-04-18 15:50:23
- 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
我看到您说当前的连震强发态势对我国的地震没有明确的短期预测意义,在长期是否会有影响?包括您提到阿富汗7.1级地震、缅甸的7.2级地震,表明了印度板块向北挤压作用在持续增强,对我国地震会不会分别在短期和长期有什么样的影响?
2016-04-18 15:55:43
- 蒋海昆:
刚才潘主任说的短期对应的问题是一个统计显著性的问题,我们从100多年的资料来看,有37次出现过在8天里面发生过,4次7级地震连发的情况,但是只有3次后在短期阶段我国大陆有7级地震。先不讲它的物理关联,从统计角度就不具有显著性。所以我们认为这次事件的发生对我们大陆的短期地震活动不具有促发作用。地震预测的根本,是看本身是不是有地震发生的条件,周边影响毕竟是小的应力扰动的问题,我们要根据本身的状况来看。第二,喜马拉雅地震带来看,去年的4月份尼泊尔的8.1级地震以后,在整个喜马拉雅地震带的西段兴都库什地区和东段缅甸弧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中深源地震,包括刚才讲过的7.8级地震、塔吉克斯坦的7级多地震,阿富汗的7级多地震,包括这次缅甸弧地震,表明喜马拉雅地震带实际上是印度板块和青藏地块交接部位,板块碰撞的边缘,它的运动增强对中国大陆西部青藏地块的动力作用是明显增强的,这就是我们说的强震活动,从长时间来说,挤压增强不单是地震活动的情况,我们还有比较直观的GPS的观测,包括基线的观测,基线缩短速度在加快,这也说明挤压运动数率在加快,对我们这边的挤压是明显增强,对长时期所以我们说对我们长期是存在潜在影响的。这是从长时间来看。
但是从短时间来说,因为地震的预测分长、中、短、临,长时间的影响没有问题,有增强作用。从短临来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从统计的角度,全球7级地震密集发生,对我们内部有没有统计可信的短期触发,没有直接统计可信的数据说马上就会导致内部的地震活动。另一方面,我们大陆内部更多取决于自身的应力过程,这个可能是要关注的。
2016-04-18 16:00:05
- 中国日报记者:
两位专家刚才介绍从2004年以来就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的阶段,请问地震活跃期的标准是什么,包括发生的频次和级数。谢谢。
2016-04-18 16:01:34
- 蒋海昆:
从地震活跃期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认识。总的来看,从2004年开始以来的这一组全球的8级地震活跃是国内外的共识,它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5次也好、7次也好,只是说跟上个世纪前半叶比较像,上个世纪的60年代之后,8级地震几乎没有,非常非常少,8.5级以上一次都没有。我们现在的情况跟上世纪前半叶比较像,8级地震频次比较高。中国大陆地区也在参与这个过程,2001年昆仑山的8.1级地震,2008年的汶川8级地震,都是这样一个全球过程中的组成部分,所以所谓的活跃不活跃是相对的概念,相对于上个世纪上半叶是活跃的。
2016-04-18 16:04:03
- 新华社记者:
请问咱们地震部门有没有对京津冀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地震形势的预测?
2016-04-18 16:05:49
- 潘怀文:
您所说的京津冀在我们行业内有一个关注的叫法叫首都圈地区,首都圈地区因为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在这里人口非常稠密,所以也一直是我们开展地震观测和研究,以及采取有关的防震减灾措施的重点区域。您刚刚问到从近期来看有没有一些相关地震形势的预测,从长期来看,就是从我刚刚所谈到的,中国地震局发布的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上可以看到,在这个区域是处在我们国家一个高烈度的地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所开展的一些重要的建筑物,也包括现在大家所住的民用房屋的建设,都要采取必要的抗震的设计,要按照一定的抗震等级要求来进行建筑物的设计以及建造,因为这是一个高烈度的地区。
历史上来看,北京及其附近曾经发生过很多巨大的地震,特别是在康熙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79年,曾经发生过三河平谷8级地震,这个地震离今天北京城的距离很近,这个地震的发生对当时的皇宫也造成了非常明显的破坏,这是发生在北京的一次非常巨大的地震事件。在历史上还曾经有过多次的6级、7级地震的记载,当然这样的记载我们看到从频度上看并不是很勤,因为从我们有文字记录,或者说可以考证的历史来看,我们积累了有上千年的记载,在上千年的记载当中可以找到有几十次等等类似地震活动的记录,有大的地震也有相对小一些的地震。这样来看,在我们所说的区域是曾经发生过巨大地震的,也是处在一个高烈度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开展好防震减灾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相对来看,刚刚谈到1976年的唐山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造成了24万2千人的死亡,从今天来看,为什么这次地震造成如此严重的人员伤亡?其直接的原因是当时的唐山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也就是说当年唐山所盖起的建筑物都是非常简易的建筑物,没有做过任何专门抗震的设计,为什么是这样?这既有我们经济方面,当时国力还很穷,也有科学认识方面的差距。当时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区域处在高风险的区域,我们的建筑物应该做什么样的抗震设计,所以这也是这次地震造成如此严重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
2016-04-18 16:08:46
- 潘怀文:
经过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国力、财力,百姓自己的经济状况,也包括我们国家的治理能力,我们今天对于地震的认识水平,都和几十年前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今天我们再在这样的区域开展重大建设工程,以及民用工程建设的时候都有法可依,有规矩可以遵守,有专门抗震设计的规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我们所关注的区域抗震的能力得到了一个大大的提高。但是,这毕竟是处在一个高烈度的风险区域,我们现在还不能预测在短短的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时间内,在这样一个区域是否一定不会发生破坏性的地震,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是就现在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我们还没有资料的证据表明,在我们所提到的首都圈的区域内具备发生一个大地震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还没有发现这种迹象。但是我们自己行内的一个说法叫做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也就是说,提高我们全民族防范地震灾害的意识,并且把我们各类抗震相关的工程性的准备做在前面,是我们应对未来有可能会突然而至地震灾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当然现在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一些相应的防灾的准备也在开展,比如就在我们城市的周边,就在我们城市的内部,大家会见到在城市里面设置了一些公园绿地上树起了一个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物,这些区域都是做过专门设计,会保证在突发的状况下面可以供水供电,来防范突然应对事件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灾难性事件的时候我们如何来应对。这就是回答您说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区域我们看不到有短期内的危险,但是从长期看,这是一个高风险的区域,我们必须要把防震减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在前面。
2016-04-18 16:12:21
- 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记者:
刚刚专家提到我们国家有建筑物的抗震标准,我想问一下现在的抗震标准的实施情况是如何的?地震部门在参与抗震标准的制定过程当中是全国性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还是会针对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标准?另外像我们国家火灾防范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个验收,消防部门会对建筑物的防灾能力进行不定期验收。在我们的建筑物竣工的时候,是否有地震相关部门所参与的建筑物防震性能的评估和验证工作?第二个问题,我国地震防灾教育工作,现在有地震和研究部门参与的地震防灾教育情况是什么样的?谢谢。
2016-04-18 16:15:51
- 潘怀文:
您刚刚谈到我们在防范地震的抗震设防方面作什么安排,是怎么开展的。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绝对不只是地震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这是我们整个社会,包括各级政府共同面临的责任和任务。从国家来讲,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地震部门和国家的经济宏观调控部门、建设部门、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以及相关的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一起,大家各负其责来共同开展防震减灾的相关工作。既是各负其责,又是需要密切配合的,所以这是一个综合的工程。就具体的构建筑物需要按照什么标准设防,刚刚提到地震部门给出了一张全国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也就是说,在全国不同的地区可能面临的地震的风险有多高,我们可以从这张图上得到一个基本了解。但是对于一些特别重大的工程,包括生命线工程,也包括其它一些重要的设施,还需要针对这些场地做专门性的工作,这些工作是由地震部门来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进行相关服务的。当提出了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场地本身面临的地震动的参数之后,相应的建筑部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城乡建设部,建设部门有专门的设计团队,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建筑物按照什么样的设计可以达到来抵抗这种地震动参数相关要求的设计,所以是由不同的部门一起既分工又密切配合来开展相关工作的。
关于防灾的教育,这些是我们各个部门大家都需要共同来关注,共同来开展的。从现在来看,地震部门和宣传部门,也包括和教育部门一起,都组织了很多关于教育培训的规划和计划,也有各种不同的宣传产品,我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震防灾减灾的教育,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工厂等等系列活动。包括在每年的5月12日,也就是在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天,我们国家设置那一天为防灾减灾日,在防灾减灾日之后都会有成系列的防灾减灾的教育和宣传的工作来开展,所以也请大家来关注,到时候地震部门会做相当多的宣传工作,相关部门也会推出他们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
2016-04-18 16:21:43
- 中国海洋报记者:
此次日本九州地震有专家表示可能是日本南海海沟地震引起的,想问一下,这是否会对我国沿海有所影响,有无引发海啸的几率?另外,相关部门是否有防范措施?谢谢。
2016-04-18 16:25:06
- 潘怀文:
您刚刚所谈到的关于这次发生在日本九州的地震和日本南海海沟那边地震活动的相关关系,我们也关注到了相关的报道。首先,在这儿我可能要跟大家说一个情况,大家要注意,你所谈到的南海海沟、南海海槽所指的就是在日本的九州岛东部区域,不是指我们中国的南海,我担心可能会有公众不太了解不同的名称,是不是以为是对我们中国南海那边的地震活动作出的一个什么样的风险预估,不要有这样的误解和认识。至于说这次发生在日本九州的地震和在日本南海海槽附近所发生的地震之间,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等等。当然,从宏观上来看,这些地震的活动都是来自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面的俯冲,是属于这样一个大的构造环境。所以从南海海槽那个区域发生大地震的背景来看,所有的地学家对此是有一个共同认识的,因为整个日本列岛的这个区域正是处在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向下下叉俯冲的边界地带,在这样一个边界地带是具有发生巨大地震的构造条件的,所以对这点来看,所有的地学家们几乎没有异议,大家都知道这是地震的高风险区域。但是反过来讲,地震的活动毕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一个大地震的原地的复发需要酝酿很长时间,大地震在一个局部地区重复的发生还是一个小概率的,至于所说到的在南海海槽那个区域什么时间发生下一个大地震,对此大家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刚才您问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我刚刚介绍的情况。有没有对于近期,包括这次地震之后会不会很快在日本海槽、海沟引发下一个巨大的地震,如果谈到这样的情况来看,这有可能就涉及到对下一个这样区域未来地震预测的问题了。
由于按照我们现在国务院所发布的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国境外发布地震预测意见,所以我不能给您一个明确的意见,我们怎么看待这个地震后面是不是有近期发生巨大地震的风险,我是没有办法给您这样意见的。为什么会作这样的规定?这是因为对于未来一个确定地域的地震事件的预测是一个科学上的难题,这就是我刚刚谈到的,本身是个小概率事件,什么时间发生我们并不知道。同时,对于地震的防灾以及应急的准备,这些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性的问题,在当地还是要按照当地政府的相关部署来开展减灾和防灾的准备。从这些来看,作为其他国家的地震工作者不便给出过于具体的意见。这是我对于刚刚您所谈到的问题的一个解释。
2016-04-18 16:30:33
- 潘怀文:
我想最后再谈几点,也可能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对于地震灾害,我们要防范未来地震灾害的损失,怎么才能防范?当然需要作出多种不同的努力。有一个情况大家应该关注到,在上个世纪的早些年间,大约在近百年前,在当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说不论是穷国还是富国,当一个巨大地震在这些地方发生的时候,所造成的灾害都是十分严重的,都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然而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也包括经过了我们对于地震灾害规律的认识,情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不同。我们今天再来看发生在全球的这些地震特点来看,已经出现了分化,发生在发达国家的一些大的地震灾害,地震发生了,地震也不小,但是造成的人员伤亡显著降低了,但是经济损失的数字极其巨大,这点也好理解,因为富裕了,家当多了,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数字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对于人员的伤亡、伤害相对小得多。而反过来看,在发展中国家依然还面临着重大人员伤亡的局面,这就给我们一个什么提示,由于我们经济的好转的同时,加强了防灾的准备,把构建筑物能够建设得更加结实,足够抗震,这样可以在未来的灾害面前大大减轻对于人员的伤害。
还有两个鲜明的例子,比如发生在2010年,同样在南美,在海地发生了一个按说不算太大的地震,我们测定的震级也是7.3级地震,那次地震造成了将近30万人的人员死亡,包括海地的总统府都遭受了地震的直接损害,这和它的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弱直接相关。反而看发生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地震,总体来看,地震发生之后,因为构建筑物垮塌造成人员伤亡的比例大大减轻了。也包括发生在发达国家,南美的智利,应该说也是处在发展中的国家,因为南美的智利正处在环太平洋上面,一些非常巨大的地震频繁发生在那里,所以近些年来这个国家在防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新建的建筑物必须按照什么标准进行抗震的设计做了非常具体的规定,经过实践的经验来看,大大减轻了灾害的损失。这就给我们这样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尤其我们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实现中国梦伟大的历史进程中的伟大的国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也是我们必须把握的情况,那就是把我们各项防灾的措施、防灾的准备做在前面,就会在未来可能会遭遇的重大地震事件面前减少损失,特别是关于人员的伤亡。从这点来看,就需要我们来普及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提高全民族防震减灾意识。也拜托各位媒体的朋友,通过你们向社会公众传播这种意识,传播这种知识,来把我们的构建筑物做好,把各种防灾的准备做好,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地震事件。
2016-04-18 16:36:23
- 主持人 袭艳春:
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两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
2016-04-18 16:40:45
图片内容:
- 吹风会现场
- 现场媒体记者
-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作介绍
- 主持人邀请记者提问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 潘怀文回答记者提问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 预报部主任、研究员蒋海昆回答记者提问
- 德国世界报记者提问
- 潘怀文回答记者提问
- 中国网记者提问
- 蒋海昆回答记者提问
- 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提问
- 新华社记者提问
- 潘怀文回答记者提问
-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 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
- 中国海洋报记者提问
- 潘怀文回答记者提问
- 吹风会后潘怀文回答记者追问
图片大图:
-
吹风会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
现场媒体记者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作介绍
中国网 张若梦
-
主持人邀请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潘怀文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预报部主任、研究员蒋海昆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德国世界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潘怀文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网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蒋海昆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新华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潘怀文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海洋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潘怀文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吹风会后潘怀文回答记者追问
中国网 张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