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泉州缘 ( / 25)
发布时间: 2015-02-09 09:20:59 | 来源: 泉州晚报 | | 责任编辑: 郭素萍
泉州国际友好城市——德国诺伊施塔特市的学生在开元寺石塔下合影。
泉州基于海洋文化的包容胸怀,让更多的宗教在此落地生根。从元朝开始,许多欧洲传教士来到泉州传教,明清时期来泉州传教的欧洲人更多。
明万历三年(1575年),西班牙传教士赫雷德从马尼拉乘西班牙的船来华,在泉州3个月,在他的著作中记载泉州人已种植玉米。
从天启六年至崇祯十二年(1626—1639年),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九进九出泉州,与泉州地方官、士大夫、教徒广泛交游,有名字可考的约65人,与大学士蒋德璟、黄景昉、苏茂相、何乔远交游较深。他们为艾儒略的著作写序,赠诗艾儒略的有何乔远、张瑞图等。何乔远赠艾儒略诗,对他给予很高的赞扬:“艾公九万里,渡海行所学。其道在尊天,岂异洙泗躅?”“维此艾公学,千古入旸谷,吾喜得斯人,可明人世目。”
艾儒略在泉州,许多人受洗入教,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明末泉州有13所教堂,都刻艾儒略的著作,可见他在泉州的影响之大。艾儒略在泉州时,泉州先后发现4块十字架石刻,使得“入教者愈众”,对艾儒略在泉州的传教活动起了促进作用。明崇祯八年(1635年),意大利耶稣会士聂石宗入闽,在泉州登陆。
文章来源: 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 郭素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