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其人
储朝晖
安徽岳西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理事长,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教育史研究》副主编。 [进入人物库]
观点选录
舆论坐标
以论对策
现有招生体制无法彻底实现高考公平
要促进高考公平,首先要明确高考招生制度长远的大方向,用八个字来概括:自主、专业、透明、公正。由于涉及到各地的利益,要在全国范围内让高考更加公平公正,仅仅寄希望于在现有招生体制下重新分配招生指标,最终很难达到目标。既有利益者是希望维持现状的,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就是应该把道理讲明白,让公众把事实看得更清楚,明确最终目标,也明了阻力何在。 [详细]
自主招生导致腐败纯属“误读”
行政主导招生很容易变成一个腐败的“通道”,因为一方面,大的社会环境有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也有问题,就成了一个腐败的通道。于是,给社会造成的印象是,自主招生就变成“腐败”,其实这是一个错象,是一个误读。事实上,这要么是对自主招生整个体制不了解,要么是对其的陷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现大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真正建立一种专业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招生工作也是专业的团队起关键作用。 [详细]
要统一的测试,不要统一的招生
目前招生办公室作为实施计划招生的机构存在,对整个高考招生是不利的影响,应该撤销。要实现真正的高校对考生之间有更多的空间做自主选择。我们要做的是统一的测试,不要统一的招生,要把这个体制打破,只有真正彻底的高校自主招生,通过自主选择,才有可能最终实现一个相对比较均衡、公平的目标。 [详细]
推进改革才能提高中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大学依然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深深陷入这样一个行政体制当中,就不能独立思考,如果不尽快对自己进行变革,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大学的相互竞争中,将会越来越没有地位。这也会对整个招生工作造成影响,因为越是这样,学生越是回避,真正优秀的学生都走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详细]
文字直播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高考作为目前中国选拔人才的不二途径,决定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命运。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高考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但是公众对公平公正的期待并没有改变,人们希望选拔人才的渠道更多一些,招生更公平一些,高等教育的发展更理性一些,对高考改革的探索从未停止。对此,中国网观点中国特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高考改革进行深入解读。
计划招生体制难保公平、均衡
观点中国:最近,有统计数字显示,一个高三学生在不同省份考上名校的几率差别是288倍。您认为,怎么样才能在全国范围内让高考更加公平公正?
储朝晖:要实现这个目标,实际上要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在现有招生体制下就是重新分配招生指标,由于涉及到各地的利益,多年来也未做到。现在所使用的方式就是统一的计划招生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最终很难达到目标。
观点中国:为什么?
储朝晖:目前计划的、统一的招生是要将全国计划指标分到各个省市的,甚至像山东等地方还分地市一级的,所以这个计划本身就是一个分等级的,而不是全国范围内的大的公平或均等。统一的计划招生体制本身就是在权利等级制基础上建立的,他在资源配制、指标名额分配上,完全按照计划体制来实现的,所以这种体制是不太可能实现完全彻底的公平和均衡的。
高考招生制度“八字”目标
观点中国:怎么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高考的公平公正这一目标呢?
储朝晖:首先要明确高考招生制度长远的大方向,就是说,高考招生改革最终要实现什么目标。我用八个字来概括:自主、专业、透明、公正。
观点中国:什么是自主?
储朝晖:首先,就是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目前,学生并没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第二,就是应该给高校选择空间,比如,现在各地设有招生办,定了分数档后,高校才能在此范围内选人,在这种体制下学校选择的空间很小。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
观点中国:再谈谈“专业”。
储朝晖:我们现在高考招生制度,表面上看分数好像很专业,实际上并不专业。从几个角度来说:
第一,要看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仅仅看分数太有限了,在特定的情况下,学生一次测试获得的结果并不能很全面地代表这个人。
美国很多高校招生,要同时考虑三个因素:学业测试的成绩,不会按照分数多少排名,而是做参考,还要看考生是在什么条件下取得的成绩。比如说,在北京市或者是其他省份的超级中学获得的分数,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中学获得的分数,两者是不可比的,那么如果是“专业”的考虑,就要把分数做一个折算,也就是刚才说的,看考生在什么条件下获得这个分数。另外,从人的成长发展来看,各方面表现差异是很大的,那么统一的标准,用同一张试卷来测试所有的人,这个就是不专业的,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后果: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他不能发展,不感兴趣的反而必须去下功夫,那么这个测试就很不专业,会造成对人的正常成长发展的严重伤害,现实中这样的事大量出现。学业是个基础,各个学校的比重不一样,大约占到20%到40%这样的比例。第二,要看这个人在校外做了哪些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担当什么角色。如果是参加了一百次活动,反而并不被看好,但是如果在某一次活动,这个人是策划人,而且效果很好,这就不一样了。第三个因素,主要看人格品质,包括悟性、内心有没有成就事业的一些基本品质,有没有使命感,这个是美国教育中很看中的。这三个方面学业是基础,社会活动表现是主干,人格品质是尖端,招生人员会在这三者之间权衡轻重取舍。
观点中国:考察人格品质通过一些什么样的标准?
储朝晖:考查人格品质的程序主要是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学校要让学生写一个申报该学校的申请书,说明自己申请的理由和符合程度,再由学校专业的招生团队进行分析。这个招生团队必须是专业的,是有连续多年的招生经验的,有的是直接从事教学的。这个团队会对学生的申请书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分析学生内心想干什么。
观点中国:这样会不会给一些考生“造假”的机会?
储朝晖:如果招生人员不是很专业,就没有办法分析清楚,让一些人蒙混过关;如果他们是很专业的,是长期做这个分析的,就没办法造假,学生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实,参加过什么活动,将各方面的情况整体分析,是能分辨真假的。
第二个环节就是面试。面试通常是七八个人一组,来做一个小活动,主要是观察你在这个活动中担当什么角色,这个活动是谁组织的,人与人之间怎么处理关系,出现各种情况怎样应对,一般来说,这个测试是比较准确的,但是要求评委依然是要专业,否则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这就要求整个招生程序应该是走向专业化的,当然这样的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达到的,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但要明确这是大方向。
现在我们放开一个小口子——南方科技大学。它有自己的测试,高考分数算60%,还有30%的比例是自己测试,这个测试就会想办法去设计得专业一点,达到它规定的这个分数线,有可能考生的分数达到60%的线,但是如果南科大的测试不理想,依然可以不招收。
观点中国:关于“透明”这一点该怎样理解?
储朝晖:第三方面要讲透明,在操作过程当中,整个全程应该是透明的,我们讲了多少年要“阳光招生”,但是依然有不阳光的、暗箱操作的问题存在。
观点中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公正”?
储朝晖:所谓公正就是在对所有的人来说,要求准则是一样的。现在高考保送以及加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都存在一些不公平问题。比如,所谓的统一分数线,并不是全国的统一分数线,还有的省份有自己的分数线。仅仅看分数的录取方式有一个假定,不管上的是什么中学,取得的分数是等值的,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标准是对那些条件相对比较差的学生的不公平,是对超级中学、对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学校的照顾,这种制度设计上的不公平问题太大了。
变革招生管理体制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观点中国:该怎样实现两者之间的最大限度的平衡?
储朝晖:很多人认为还是在现有的招生管理体制下面去实现公平公正,但是我们长期研究,包括对历史的研究,包括对实地调查,发现这个是很难实现的目标,必须对我们现有的招生管理体制进行大的变革,才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观点中国:怎样的变革?
储朝晖:这个大的变革,我们要讲清楚几点:第一,要有全国统一的测试,把这个作为依据,这个依据只是一个参考,不能当作唯一的;然后,要对这个依据进行专业的处理,就是前面讲的,在不同条件下获得的分数实际上是不等值的,要把所在学校条件作为一个因子,将考试分数与所在学校的条件进行折合,从而得到相对等值的考试分数。另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按照农村地区、城市地区核算不同的标准。比如以现有的条件最差的学校为分数的基准,如果某所城市超级中学的条件比它好两倍,在这所学校学习的考生,考分就要除以2才能与当前一所学校的考生分数等值。当然,这仅仅是个比喻,应该说要算精细就应该算那个学校的情况,而不是我们现在的这样一种评价方式导致很多学生最后挤到一个学校去了,然后这个学校大得不得了,最后所有的学校都无法办好。
观点中国:于是就产生了例如“择校费”、“超级中学”等等一系列问题。
储朝晖: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计划招生体制,招生办公室作为实施计划招生的机构存在,对整个高考招生是不利的影响,应该撤销。要实现真正的高校对考生之间有更多的空间做自主选择。
观点中国:这样做是不是太复杂了,成本太高了?
储朝晖:首先要看一个大的前提,目前,全世界大学招生都是这样的方式,为什么在中国就不行?
1949年以前,中国的大学也是这样的,学生可以申请几个学校,申请的几个学校对学生进行选择,有可能几个学校都发通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愿意上的那所学校,这种机制比现在这种计划的、统一的招生模式有优势,所以被多数国家和大学选择。
也就是说,我们要做统一的测试,不要统一的招生,要把这个体制打破,只有真正彻底的高校自主招生,通过自主选择,才有可能最终实现一个相对比较均衡、公平的目标。
真正的自主选择需建立专业招生团队
观点中国:具体来说,该怎样实现考生与学校之间的自主的互相选择?
储朝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做的是,让考生知道学校的信息,让学校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考生的信息。
这里又涉及一个不是直接相关,但是必须讲的这个问题——现在我们遇到最大的阻力就是大学管理体制。大学管理体制依然还没有建立现代大学的依法自主管理的体制,所以现在很多人最大担心如果是照前面说的那样做可能就产生腐败。
观点中国:您觉得这种对于“腐败”的担心是多余的吗?
储朝晖:我认为这种担心并不多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现有的高校管理体制下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这个权力真正在一个专业人员手中,才能保证是相对比较公平的。只要这个权力是被行政权力牵着,最终都有可能产生灰色的东西。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必须实现大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真正建立一种专业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招生工作也是专业的团队起关键作用。
观点中国:招生工作的专业团队的建设,对于目前高校的现状来说,是不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储朝晖: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基本上只管教学,招生实际上是被政府控制的。这样一来,高校基本上不重视招生,没有真正把招生放在学校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
这就跟香港、台湾的大学,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大学不一样。在其他国家,大学招生是一个很大的系统,而我们国家的高校招生就招生办的几个人在运转,而且可能很多都是行政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士。
观点中国: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储朝晖:如果要改变这种大学管理体制,改变由政府强迫式的统一招生,那么就必然使高校知道:办好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学生。如果没有好的学生,学校根本办不好,所以如果把这个权利下放到各个学校里,自然会非常重视,那么高校自然就会组织专业的团队。
观点中国:把这样的权力下放会不会导致更多的“作弊”行为?
储朝晖:假定有学生是需要有特殊关系,需要照顾的,这种事情在哈佛大学都有,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是我们讲这样一个制度,总体上对绝大多数学校和考生的效果会比目前的制度要好。
高考改革需整个系统的变化
观点中国: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怎样的顶层设计?
储朝晖:不仅仅要在招生环节上进行改变,而是整个的大学的管理体制、评价体制,以及整个系统的变化,才有可能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如果仅仅改变招生这一小部分,等于说在一个房子上打了一个洞,但只是一个小洞。有这个导向,就不能解决问题。
观点中国: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实验校,您认为,目前还有哪些问题是南科大在改革中需要注意的?
储朝晖:南科大自主招生方案是一个折中的方案,最终还是要看分数的。学校的测试占30%,统考的占60%,平时的成绩占到10%。其中,平时成绩这部分获取真实情况很难,结果可能就没有区分度了,大家到各个学校去调,考南科大都写成10分或者是9.9分,没有什么差别;最终考试的成绩,最终各省还要确立一个分数段,进入了进60%的比例之内的,南科大做测试30%,最后导致的结果还是看分数。这样的话,实际上的效果是,南科大可控的是30分的效能,相对来说,比其它的大学有更大的自主空间。
但是,同时这是一种不彻底的改革。真正彻底的改革是,分数仅仅是当作参考,最关键还是看学校自主测试的情况。南科大的校长朱清时也说了,这个测试不会是哪本书上的题,重在测试你的想象力、悟性,测试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事实上,这才是人发展过程中更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
可以说,南科大的招生改革,是给长期以来的统一的招生体制中打了个洞。至于效果怎么样,我觉得不能仅仅看这个学校,接下来其他学校能不能也给一些空间。当然给其他学校空间的前提,是这个学校的管理体制真的变了,不再是行政主导,而是专人主导的,如果没有这个变化,就可能导致新的问题。
观点中国:会导致怎样的问题?
储朝晖:从目前来看,前段时间各个学校实施的自主招生,从整体上讲,还是行政主导的,并不能够做到真正的自主招生。
这样很容易变成一个腐败的“通道”,因为一方面,大的社会环境有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也有问题,就成了一个腐败的通道。于是,给社会造成的印象是,自主招生就变成“腐败”,其实这是一个错象,是一个误读。事实上,这要么是对自主招生整个体制不了解,要么是对其的陷害。
提高中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变革现状
观点中国:目前,有很多中国的学生去美国高考,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储朝晖:从总体上来看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做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且整体上美国的大学教育整体是比中国高一个区位,它也想招到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也希望找到比较好的学校,而且这个趋势我认为现在还是刚刚开始,发展范围、深度现在还没有到那个程度,如果大陆的大学不赶紧变革的话,这个趋势以后将会越来越大。
目前,大陆的大概有2700多所高校,能进到世界前100位最多只有三所,但是这三所与其它学校比起来也差别很大;而英国总共只有几百个大学,但是能进到世界前100位的有几十所;美国大约有五到六千所高校,能进入前100名的起码有三四十个。
所以,整体来说中国的大学跟美国的大学是不在一个等级上,所以我认为如果是真正优秀的学生,家庭条件支撑得了的,这种选择是对的,对这个家庭是对的,对中国整个社会也是对的。
观点中国:您认为,当今中国的大学最令人担忧的是什么?
储朝晖: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大学依然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对自己进行变革。因为我们深深陷入这样一个行政体制当中,就不能独立思考,这样一来与世界大学的相互竞争,将会越来越没有地位,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这也影响了整个招生,因为越是这样,学生越是回避,真正优秀的学生都走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实际上,既有利益者是希望维持现状的,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有利的,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就是应该把这个道理讲明白,让公众把事实看得更清楚,明确最终目标,也明了阻力何在。(记者/毅 鸥 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