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为媒,知己存海内
    作为一部国内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赢得了口碑和收视率,为全民奉上了一场视觉和饮食文化的饕餮盛宴。作为一部外宣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东方文化的瑰丽,挑动了全世界的舌尖,以食为媒,让“吃货”知己遍存海内外。

事件概述

从5月14日开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晚间22:40的《魅力纪录》栏目陆续播出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该片从播出之日起便引起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和广泛关注。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5月22日,该片在播出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后完美收官。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爆红,微博上兴起了“舌尖上的母校”和“舌尖上的故乡”话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网友纷纷晒出自己母校和家乡的美食,引发了一场美食热潮。

“舌尖”厚积薄发,引发连锁效应

舌尖上的中国
媒体关注度趋势图

    《舌尖上的中国》5月14日开始播出,从趋势图可以看出,在播出的前四天,媒体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出现的新闻报道内容均是以“央视纪录片”为着重点的《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简介。

5月18日,媒体报道量突增,几家权威媒体的“影评”把《舌尖上的中国》推入媒体舆论视线,形成了第一次报道高潮。包括国际在线、新京报、凤凰网在内的权威媒体发表评论,盛赞该片之所以如此吸引人,不仅在于高清摄像机拍下的各地美食,也不只因娓娓道来的精彩解说,更在于它所表达的对食物、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深刻挖掘和阐述。

5月21日,在经历了周末舆论低潮以及节目周末未播出的情况之后,媒体关注度迅速上升。5月22日,该片播出最后一集,收获好评如潮。网友戏称央视把这么好的片子放在半夜播出是在“报复社会”。

公众在跟随《舌尖上的中国》尝遍南北美食的同时,更看重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人民日报赞《舌尖上的中国》:真诚才能感动人。而由此片连锁反应引爆的网购土特产热潮、对故乡和母校美食的回忆,更是为舆论发展推波助澜。

感动他人,从让自己落泪开始

《舌尖上的中国》在微博中的传播始于纪录片制作者陈晓卿对此片的简单推荐,并附上一幅宣传海报,希望网友“今晚没事都看看吧”,因为“不难看”。

节目播出不久,导演陈晓卿微博转发量急剧飙升,《舌尖上的中国》一跃登上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和热搜榜的第一名,并且保持几天的时间。截止到5月23日17时,有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微博数超过275万。

由于美食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具有天然的广泛性,并且传播过程中融合了视频、图片和文字各种多媒体形式,因此《舌尖上的中国》迅速在微博上形成话题。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微博上延伸出现了“舌尖上的母校”这一话题。相关微博迅速增长至45万条,并且连续两日占据热门话题第一的位置。“舌尖上的母校”出现在已经形成的强大舆论场之后,属于《舌尖上的中国》的二次传播和衍生产物。由于微博的参与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和走出校门时间不长的毕业生,并且他们具有很高的传播自觉性。恰逢毕业季到来,此话题更能勾起毕业生们对母校的怀旧情怀。因此,关于母校美食的话题能够引起广泛共识。

在自媒体中的自发传播以及衍生的二次传播,足以证明,《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既有来自干净的画面,文艺而又美好的食物,传统而又独特的做法所带来的“味蕾”和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来自于人们在感受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所散发出的中国韵味时,不自觉的流露出来的文化热忱。

一部拿得出手的外宣纪录片

陈晓卿对《舌尖上的中国》收视率表示很满意:“平均收视率有0.5%,高于同时段的电视剧,最高一集的第4集达到了0.55%的收视率,这个水平已经和BBC的纪录片差不多了。”良好的口碑带动了收视率,其火爆程度甚至盖过了电视剧。

在刚刚结束的戛纳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中国参展纪录片就已引起了业界关注。在海外的销售成绩,《舌尖上的中国》有望超《故宫》单价纪录。

美食无国界,用食物来传递文化,是一次好的尝试。作为一部承担着外宣责任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能在国内国外都获得骄人成绩在于其用味道传递人生百态的朴实理念,以及真诚而不造作的态度,在情感上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共鸣。

外宣纪录片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易于被海外受众接受,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就成为优秀外宣纪录片必备的条件。由于在语言符号的编码、思维逻辑的方式、宗教文化的传承以及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国内和国外的纪录片在制作理念、表现手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BBC和国家地理的纪录片一直被视为纪录片教材,我们在他们的语言中很少看到复杂的逻辑关系以及精致的修辞,相反创作者们更偏好朴素和直白的表达。而早期的国内纪录片偏重于运用气势磅礴的词藻说教,以此来灌输创作者的观念。现代的纪录片工作者开始重视观众的感受与认识能力,吸取国外纪录片的优点,对于纪录片外宣功能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手法上,《舌尖上的中国》使用了国际纪录片的基本创作习惯以及制作标准,更符合海外市场的要求。在内容上,《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真实生动地传递着中华文化。

用国际纪录片的手段,来讲好中国故事,把无国界的美食当做宣传文化的媒介,正是《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外宣纪录片成功的原因。

让东方瑰丽,挑动全世界的舌尖

《舌尖上的中国》正是迎合了国情所向,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以食为天”的视觉盛宴,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作为一部国内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赢得了口碑和收视率,为全民奉上了一场视觉和饮食文化的饕餮盛宴。作为一部外宣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东方文化的瑰丽,挑动了全世界的舌尖,以食为媒,让“吃货”知己遍存海内外。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
观点中国:自然之赐,挑动着谁的舌尖
华西都市报:“舌尖中国”不要任意拔高
红网:普通人视角下的味觉审美
新京报:《舌尖上的中国》何以感动我们?
人民网:《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
BTV梦遥: 看《舌尖上的中国》,今天是主食专题。老黄住自己盖的窑洞,做手工黄馍馍。三天做七百个,骑车一个半小时去城里卖,一块钱一个。他说『今年58岁,我要好好干。』农民伯伯不容易,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沈宏非: 作为参与该片的工作人员,当然特别开心。微博上的评论我也看了一些,至于最动人的一句评语是什么,具体记不清是哪一句了,但好像有一些人都提到过他们在被这个片子看馋了的同时也被看哭了──口水和泪水齐流,我觉得最动人的,莫过于这种无比奇特的生理现象了。
董克平: 《舌尖上的中国》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去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劳动者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以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wlosing: 看《舌尖上的中国》时,总有一种感动的感觉。美食一直没勾起我的兴趣,反倒是那种平淡生活、相濡以沫让我体会到,这也是一种幸福。
长安大鱼: 刚补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 主食的故事,真的好看。看完找来评论,很认同一句话“《舌尖上的中国》,不只是让人看饿了,更能让人看哭了。”那一双双制作美食的普通人粗糙的手;一张张尝到美食满布皱纹的笑脸;一句句“自然馈赠”的旁白;加上“催泪弹”似的配乐,称其五味齐全,并不为过。
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红?
第二十六期

最美女教师
第二十五期

杭州房闹
第二十四期

女商人变副县长
第二十三期

工业明胶
中国网观点中国出品 | 责任编辑:张林 |电话:010-88828215 | 电子邮件:zhangl@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