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定,籍贯湖南,1952年生,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95年,她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0年其作品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第六册上刊登;1994年作品《棕编》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1996年在由湖南省妇联主办的潇湘巾帼手工艺品展中获得一等奖;2000年在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省林业厅、湖南省旅游局主办的湖南省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品大奖赛暨精品展上获得金奖。
民间艺术,长沙有“三绝”:一曰湘绣,二曰菊花石雕,三曰棕编。湘绣名列“四大名绣”之中,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出土文物中就有2000多年前的刺绣珍品,可谓源远流长,闻名天下;菊花石雕取自浏阳河底石丛之中,其花纹生成于两亿多年以前,清代乾隆年间已成宫廷贡品,1915年菊花石雕“梅、兰、竹、菊”横屏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以“石头会开花”享誉全球;唯独这棕编,长沙一带民间虽然历来就有以棕榈叶编制玩赏小品的习惯,但多自编为乐,最多不过是街头艺人借以吸引孩童的小玩意儿,何以能跻身“长沙三绝”?
拿这样的问题问王文定,似乎有些“大不敬”,但王文定并不以为忤。“没错,棕编是最‘土’的民间艺术”,她像面对一个并不懂事的孩子一样宽容,“这种‘土’不正是最浓郁的民族特色吗?我的作品追求的就是纯正的乡土气息,乡土味越浓就越受欢迎。”与湘绣、菊花石雕相比,棕编看起来缺乏历史的底蕴,似乎也很难和高雅的艺术联系在一起。王文定笑笑说,那是人们在天桥上那些粗制滥造的棕编小动物误导下的偏见,“看了我的作品,人们只有惊叹。”平和的话语中自信显露无遗。不过,棕编工艺上升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并不久远。上世纪30年代,湖南民间艺人易正文精研棕编技艺,才开始出现商品生产,棕编的品种、技艺得以发展。易正文对棕编兴趣浓厚,相传除认真学习他人技法外,他常伏草丛树下,观察昆虫、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觅食、争斗等各种活动姿态,刻苦钻研,所编蝗虫、螳螂等品售诸市上,颇受欢迎,被誉为“湖南棕编易”。这恐怕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棕编“鼻祖”了。
即便是现在,搞棕编的人也寥寥无几。“湖南历届中国工美艺术大师18个,12个是湘绣大师,搞棕编的只有我一人”,王文定说这话的语气,伤感当中带着坚定,“我不把这么好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谁来做这个工作?”
从14岁开始学做棕编,在这个缺乏关注的领域,王文定已经整整走了40年。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硬是凭一己之力影响和改变着棕编这个行业。她说,余下的生命,恐怕都要献给棕编了,但愿自己走得不要太孤单。
百里挑一 难得一个好徒弟
王文定并不是舍不得向别人传授技艺。恰恰相反,她曾经广收徒弟。
从小,王文定就跟着心灵手巧的哥哥学编蚱蜢。后来哥哥教不了她了,她就自己琢磨编其他小动物。那个年纪别的孩子爱玩爱闹,她坐下来静静地舞动手中的棕叶,看它们神奇地舞出小动物的千姿百态,却也乐在其中。
“那时就是为了好玩,没想到一玩竟玩出了不解之缘。”王文定说。1972年,长沙湘绣总厂为了扩大棕编生产,从社会上招收了一批会棕编的临时工。待业在家的王文定以娴熟的棕编技艺被招收进厂,直接成了教棕编的老师,第二年转正成为正式职工。
到湘绣厂当了老师之后,王文定很珍惜这份工作,“当时找工作很困难,厂里收了我,还让我一个临时工去教徒弟,我心里很感激。”王文定说得很朴素。那时候长沙湘绣总厂的棕编产品有一定的出口,但苦于会棕编技艺的工人太少,厂里便派王文定到望城县茶亭公社去教棕编。
棕编要学会很容易,但要学好太难。当初湘绣厂的学徒大都是周边的农民,靠的是心灵手巧,“能来学棕编的,手上功夫都很巧,但是有的吃不了苦,有的缺乏灵性,只会编点简单的小动物。”王文定说,棕编入门的基本功是编蚱蜢肚皮,“这种单调的动作至少得练上半个月,有的人编得想吐。”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考验,“耐性、悟性、灵性,要学好棕编,这几样一样都缺不得。”一年下来才能算出师,接下去就要靠自己慢慢领悟和创造了。
“几百个人学,要挑出一两个真正能学好的都不容易。”王文定说,即便是这几百个当初下了功夫学的徒弟,现在仍然在从事棕编艺术的,屈指可数。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沙湘绣总厂停止经营棕编业务,这些徒弟有的改做湘绣,有的甚至离开了湘绣厂改做他行了。
“现在的年轻人更难得静下心来学习这种精微的手艺了。”王文定说,近年来全国各地也有不少人找到她想拜师学艺,重庆的一位杜先生在网上看到她的棕编作品,感到很有市场,结果跑来一看她的作品,就知道自己学不了;郑州的一位先生在电视上看到她的表演,想学着去国外表演,学了两天,也悄悄地走掉了。
难学是一个原因,学了没有好的回报也是一个原因。棕编是纯手工活,花一两个星期编出的一件作品,最多也就卖几百元钱,“从来没有指望靠它来谋生计。”话里透着些谁都能听出来的无奈。
当初带领王文定进入棕编世界的哥哥,后来也和她一起在湘绣厂带徒弟,但在湘绣厂停止经营棕编业务后,哥哥迫于生计转行去做了模具,做得相当不错。
“凭着这双巧手,做什么都能出色。”
“那你为什么不去做别的?”
“进入深了,走不出来了。”
中间并非没有诱惑。在王文定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有人请她去做服装设计,薪酬还很可观。王文定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我不能离开,我有责任把棕编传承下去。”
这位“走不出来”的棕编艺人,正尽力把自己的女儿————一位大学美术老师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莎莎从小就有天赋,喜欢棕编,手很巧。”说起女儿,王文定的眼睛放出异彩。不过,她也有不满意的地方,“她吃不了苦,现在还编不了复杂的造型。”
“妈,别老说我了。现在时代不同了,人们的价值观也不一样了。你的棕编也要改变观念了。”正说着,女儿进来了。在妈妈的影响下,女儿上大学的时候选择了工业设计,常常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妈妈设计造型,给妈妈的作品赋予更多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