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电影”新在哪里?
其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成为电影的主旋律,电影艺术家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各种实践联系在一起。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入了有计划地、大规模地经济建设时期,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我们的电影反映的就是在实现工业化道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新人和新事。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五朵金花》、《老兵新传》、《阿诗玛》等影片,能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与当时的艺术家坚持艺术规律,并沉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汲取营养有密切的关系。现实主义、传统文艺中的抒情性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其二,当时的政治家和艺术家是有远大抱负的,要使电影走向广大人民的心灵,使观众的精神境界从感伤、哀怨、低沉变为欢欣、雄健和豪迈,重铸中华民族的灵魂。这类作品是由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承担的,它们艺术地再现了1921年建党前后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革命斗争事迹。这里面的一大批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洗,已成为“红色经典”,像《白毛女》、《董存瑞》、《小兵张嘎》、《青春之歌》、《柳堡的故事》、《战火中的青春》、《中华儿女》、《风暴》、《大浪淘沙》、《冰山上的来客》、《新儿女英雄传》、《渡江侦察记》、《红旗谱》、《铁道游击队》、《上甘岭》、《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永不消逝的电波》、《霓虹灯下的哨兵》、《红日》、《暴风骤雨》、《洪湖赤卫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红色娘子军》等,精品之多,影响之大,前所未有。大批擅长拍摄革命历史题材的导演,像成荫、崔嵬、凌子风、苏里、谢铁骊、李俊等,是直接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过来的,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的感情、生活的质感和思想的表达都是有说服力的。
当时的电影工作者和解放了的人民一样,充满了高涨的革命激情和旺盛的创造精神,在极短的时间内,他们将电影艺术形式与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结合起来,立志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主义电影。可惜,“政治本位论”严重束缚了十七年时期电影工作者的手脚,使他们不能完全施展出艺术抱负。“文革”的到来,又把电影引向一条完全陌生的道路。
电影《白毛女》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