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60年 新中国电影成长史[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8-05 发表评论>>

  市场的锣鼓(1992—2001)

  1990年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处于转型期。尽管张艺谋拍出了《活着》,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田壮壮拍出了《蓝风筝》,姜文拍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但“市场”显然是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关键词。

光影60年 新中国电影成长史[组图]

电影《霸王别姬》海报

  其实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市场”就热起来了。精通西方电影史的邵牧君先生,在他那本著名的《西方电影史概论》里就表述过,那些只顾自己艺术实践,而忽视观众的个人化电影,将把电影带入死胡同,电影终究要恢复它和大众亲近的面目。商业化、工业化被人一再提及。但随之掀起的娱乐片大潮中流露出的“庸人习气”,降低了电影的品格,引发了观众的不满。从主管领导到理论家更像是“叫早了的公鸡”,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正如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费正清先生说的那样,中国可能选择的道路、各种事件必须经过的渠道,比我们能够轻易想到的更难更窄。电影的改革远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争执和阻力。

  但现实是严峻的,随着电视的普及,歌厅、录像厅的兴起,大批观众被分流。到1992年,国内电影观众人次下降到105亿,电影市场大幅度缩水,1992年的票房更是骤降到19.9亿元。许多县市影院都难以生存,纷纷改成舞厅、台球厅,另谋生路。

  如何挽救电影的衰颓?中国电影又面临一次抉择。

  建国以后,电影业一直延续国家计划经济的体系,制片厂、发行公司和影院都是国家的机构,制作和放映都由国家下达任务,并投入资金,统一收购和放映,“统购包销”体制的后果就是使电影市场日趋萎缩。主管部门选择发行部门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当时的广电部在1993年1月份出台了“3号文件”,即《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一举打破了由中影公司“统购包销”的发行模式,允许制片厂向各省市的发行公司直接销售影片。这就迈出了开放全国市场的第一步。从1994年8月起,中影公司每年以票房分账方式进口“十部大片”。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看好此举,认为它只能使苦苦挣扎的民族电影雪上加霜,但事实证明这是顺应市场发展需要和趋势的产物。从1994至2008年10月,中国市场过亿票房的30部影片中,分账影片是14部,国产大片占16部。这说明分账影片没有让国产片消亡,反而激活了低迷的市场,让人看到电影蕴藏着的巨大能量。分账影片也迫使体制落后、投入严重不足、陋习丛生的国有制片厂进行壮士断臂式的改革。

  这一阶段,传统电影迎来了最后的辉煌,中国电影也完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艰难蜕变。对电影能够承担的角色,对电影本质特征的认定,有了更清晰的判断,从大方向上看,电影的目的,也逃不脱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说的,“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光影60年 新中国电影成长史[组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实习生文章来源: 学习时报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