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产业(2002—至今)
从高层推动的一系列举措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思路,核心就是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在中国电影改革史上,2002年又是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年份。从2001年底开始,广电总局和文化部联手,一口气出台了5个文件,内容涵盖单片许可、大纲立项、以及民营发行公司资格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的推出,广电总局以政令的形式,规定各省市相关机构必须在2002年6月1日之前组建院线,面向全国,实行发行、放映领域的资源重组,这样一来就把影院作为经营主体从原先隶属的电影公司中剥离出来,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了发行层次,降低了发行成本,从而能够让利到制片方和影院。这是一项极具前瞻性的改革,今天中国电影业形势的好转,可以说直接得益于院线制的建立。另外,主管部门允许社会、个人、外资资本进入电影制作与发行放映领域。以前不是谁都能够拍电影的,它有门槛,而且这个门槛还挺高,只有在册的国有制片厂才有摄制影片的权利,拍摄多少部也有指标。但随着以多种所有制的平等竞争为特点的市场化机制的推进,拍电影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这一举措立竿见影,2003年拍摄的197部影片中,民营公司制作的就达60部。
电影《卧虎藏龙》海报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各种类型电影制作经验的丰富,中国电影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随着《卧虎藏龙》的热映,也催生了一批国产商业大片,使它成为成功的创意产品。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在全美2000多家影院同步上映,成为首部大规模进入美国主流院线的“国产商业大片”,它是1981年到2005年间所有外国影片在美国票房排名中的第三位。2003年以来,随着产业化政策全面实施,中国电影的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中国电影由此迎来了6年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一是电影票房连续6年保持25%的增长;二是国产电影票房连续6年超过好莱坞大片;三是中国电影的产业链初步成型;四是获得了大片的制作经验;五是现代化影院的建设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但在电影业的高速发展中,确实也凸显了一些问题:我们目前的电影市场更像是用添加剂催胖的肉鸡,而不是一点点养大的柴鸡,看上去很美,但根底还不坚实;我们的国产大片并没有留下和它的轰动效应相匹配的精神遗产;每年有近一半国产影片无法进入院线和观众见面;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促进艺术电影健康发展的机制,而艺术电影的先锋性和独立品格恰恰能够给大众电影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电影能够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