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中美战略与经济合作
活动描述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定于5月27日(星期四)上午9:00,在中华世纪坛大屏幕厅举行第十一期“经济每月谈”,本期主题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合作”。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魏建国: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魏建国,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一块来参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十一期《经济每月谈》。首先,我要感谢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网友,还有社会各界对我们《经济每月谈》一如既往地支持与厚爱。这一期《经济每月谈》的主题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合作”,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前天中美两国刚刚结束了万众瞩目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两国对这次对话高度重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作了开幕式的致辞,王岐山副总理和戴秉国国务委员作为胡锦涛主席的特别代表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代表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共同举行了对话。正如大家在媒体中看到的,在为期两天的对话中,中美双方围绕着一系列的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坦诚的交换了意见,就中美两国关系,特别是战略与经济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可以说会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2010-05-27 08:59:56
- 魏建国:
中美双方在涉及能源、环境、科技、海关、卫生以及执法方面,达成26项具体成果。我们也签署了涉及到能源、贸易、融资、核能、利用等各方面的多种合作协议,充分体现了中美交流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中美两国承诺将继续深化经济合作,促进强劲、平衡和可持续的全球增长,特别是我们双方在财政货币和结构的改革、贸易和投资,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改革方面,我们达成了多项共识,中国将支持促进消费和货币的财政政策,继续进行结构改革来保障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不断的拉动作用,美国财政政策的重点将从保持总体需求和支持型就业转向减少中期的财政赤字和保持长期的财政可持续发展。我们双方还将共同努力调整国内的需求和相关的价格政策,以促进更加平衡、可持续的贸易增长。同时,双方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2010-05-27 09:09:14
- 魏建国:
那么,会议开完了,从智库和专家的角度来看,怎样解读这次重要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如何理解它的国际背景,今后中美战略与经济领域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对话给我们两国都带来了什么新的机遇,又会给我国带来什么挑战,未来中美战略与经济合作会有什么新的趋势,所有这些都是媒体、专家、企业家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跟媒体商量,也跟我们台上的嘉宾商量,能否在刚刚结束的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之后就开这个会,他们都很忙,有的是从上海等外地赶来,有的是推掉很重要的会议来参加我们今天的《经济每月谈》,这些都是我们国家重量级的中美战略与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将会从不同的角度围绕着中美的战略与经济合作问题,特别是我刚才提到的那些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第二轮会议以后大家所提出的问题来回答并丰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2010-05-27 09:12:16
- 魏建国:
现在请允许我向大家隆重介绍出席今天的《经济每月谈》的几位嘉宾,请大家鼓掌欢迎。他们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先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先生,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陈永龙先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美国研究所原所长傅梦孜先生,我们的嘉宾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观念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
2010-05-27 09:15:43
- 魏建国:
下面我首先介绍第一位演讲嘉宾,他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先生。大家知道,张燕生先生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并且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特聘教授,曾先后主持过并参与国家多项重点研究项目,发改委重点课题以及我们国家的“七五”、“八五”、“十五”的规划,对中国的对外经济和贸易问题具有独到的见解。去年,张燕生所长还承担了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交流基金项目,《破解贸易保护主义和多哈回合谈判问题研究》,研究成果成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呈报高层领导参考的重要内容,也得到了包括美国一大批智库的高度重视。在此,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张燕生先生为我们今天作“中美在全球失衡与再平衡中的分歧与合作”的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2010-05-27 09:16:48
- 张燕生:
尊敬的魏部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十一期《经济每月谈》再次邀请我到这儿来向各位来宾汇报我个人的研究观点和心得。这次对话意义重大,中美两国业已形成了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中美之间爆发任何形式的贸易战或者是金融战,都将严重损害两国的核心利益,以及全球的共同利益,为此全面加强和开展中美两国战略与经济的高层对话,促进相互沟通与交流十分重要。
2010-05-27 09:19:33
- 张燕生:
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中,促进互利共赢的贸易和投资,构建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一项重要议题。在联合国情况说明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点,中美双方同意在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和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时,要严格遵守WTO的规则,以防止其滥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最新的一份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提交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提出来,美国政府已经发起了大量的WTO案件,这些案件虽然很重要,但都是针对特定产业的。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中国产业政策造成的贸易扭曲无法产生影响,也无法消除美中贸易逆差的深层次原因。另外,通过WTO机制应对中美之间的系统性的贸易不平衡,也无法涉及更广领域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工人权利的滥用等。因此,美国政府必须寻找替代性的途径来应对这些问题,因此从目前的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以及两国经济贸易关系中间,确确实实一个方面是对WTO的规则执行情况,两国在这个方面存在分歧。另一方面,刚才的这份报告中也提出,也就是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基于WTO框架下来处理中美经济贸易的分歧,从目前来看是不够的。因此,通过高层的对话回到WTO的框架中来,回到中美两国对话合作框架中来,回到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框架中来,应当讲是中美两国政府、企业、学界共同讨论和努力的方向。
2010-05-27 09:20:51
- 张燕生:
第二点,在这次中美两国的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尤其是经济对话部分,中美重申两国的创新政策,将与非歧视性原则保持一致。我认为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刚才我讲的最新的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提交国会的报告中间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改革并非基于传统的自由市场的原则,执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政策,最终的目标是要形成一个大型的、具有全球控制力的国有经济部门。中国新公司所得税法案就是要保护国内企业不受外商竞争力的侵蚀。”这份报告关于这个问题是有这样的一个观点。事实上,我们知道在创新政策,尤其是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上,中美两国各自的技术优势是不同的,因此两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核心利益也是不同的,美国的核心利益是防止其核心技术的外溢和扩散,因此在这次会谈中,中方表达了对美国技术出口管制的关注。因此美国的技术和利益,实际上是防止技术的扩散。那么中国的核心利益是要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美国很多的企业包括在华的美国商会都认为,这是对美国进口产品的歧视。因此,有关部门目前强调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的认证对境内的所有企业都是一视同仁。那么,对这个问题目前对中国来讲,我们的困境实际上是发展的问题,在发展的问题上、在自主创新的问题上,我们现在面临着三个“入世”,第一,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很弱;第二,也就是说目前的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撑,目前看还很弱。外资来华投资的技术外溢目前看低,因此对中国来讲,核心的利益是如何解决中国从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这个槛怎么过,我认为这是中国国家的核心利益,也是今后要解决的难题;第三,关于中国参与WTO最新的一个表态。在这个方面也就是美国的企业目前是要求中国取消自主创新产品的优先采购政策,实际上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中国不仅是私人物品的市场开放,而且涉及到公共物品的市场开放问题。
2010-05-27 09:23:04
- 张燕生:
但是在这个方面,我个人来讲,目前有几个是存在分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如何看待这次危机中美国政策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有限采购美国货的政策,这个实际上也就是在美国的政府采购的清单中是优先采购美国货,为什么中国政府出台鼓励采购自主创新的产品,在国际社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而美国出台购买美国货的政策在国际上反响却很小。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也就是美国在出台购买美国货的时候,实际上有一个特例,凡是与美国签订了WTO政府采购协议的国家例外,也就是把其他的发达国家作为例外解决的,他这个政策出台建立了国际上广泛的统一战线,所以说他的这个反响很小,怎么看这个问题。
二,如何看待美国自主军事研发民用化所带来的自主创新的性质。因为我们知道美国在技术创新的平台上,它的军事研发是非常关键,而这个部分实际上是完全自主。
三,如何看待在美国政府采购中对中国联想电脑以“安全隐患”为理由排除在美国政府采购清单之外。我们会发现,所有这些东西实际上贯穿的仍然是在政府采购协议中美国的利益至上,这些分歧应该在今后的讨论中逐步加以澄清、研究和解决。
2010-05-27 09:31:35
- 张燕生:
四,在这次的对话中美方在救济调查中,承诺要认真考虑给予市场导向行业申请的中国企业公平合理的待遇,并通过中美的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方式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关于这个实际上是在WTO承诺中间有一条“在中国加入后15年内完全取消目前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使用第三国替代价格的做法,除非接受调查的生产企业能够证明其出口产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于这两点关键的限制,我觉得在谈判中间给予明确的回应,而不是含糊的讲,要给中国企业公平合理的待遇,什么叫公平合理的待遇,什么叫以一种合作的方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关键是刚才的两点在贸易摩擦中对中国的出口企业非常不公平的这种待遇,如何能够在今后的中美的高层对话中能够给予落实。
五,在这次对话中,中美双方要致力于提高外商投资规定的透明度,美方重申将根据法律规定在《联邦记事》上公布,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规程的修改建议。这也是在经济对话中间,在开放贸易方面一条重要的对话成果。实际上对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中国来讲,对美投资屡屡受挫,与中国30年来热情的欢迎和优惠美方投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包括对贸易在美投资的企业,比如中国的海尔,在美国投资的时候,实际上是面对着一系列在舆论上的不公平对待,以及一些严重的非经济因素的干扰,这些都说明在这个方面中美的对话、中美的合作和中美对于投资领域的公平对待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2010-05-27 09:39:27
- 张燕生:
那么,这次在对话中经济部分的第二领域就是开放贸易投资的领域,还有两条比较重要的,一个是中国将继续遵守主权财富基金普遍接受的原则和做法,中国将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这些都具有着非常的含义,中美两国的核心利益,在这两个重大的问题上,既有重大分歧,又有和平基础。因此,我们相信通过进一步完善中美的合作机制,中美两国共同的推进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在这个方面我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重大的责任,只有通过“增加沟通,搁置争论,先易后难、求同存异”才能够一步一步的构建两国的共同利益。这样的话,也才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既符合美国的利益,又符合中国的利益,最重要的也就是说维护全球的共同利益。谢谢大家。
2010-05-27 09:43:44
- 魏建国:
非常感谢张燕生所长给我们解读了这一次双方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关于经济、贸易和投资方面的问题。就在第二轮经济和战略对话之前,美国前商业部长古铁雷斯到我们中心,跟我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古铁雷斯曾经邀请我去参加会议,因为我是主管中美两国之间的高新技术关于进口问题的谈判,所以他说我请了你四次,都没有去。这次你也退出了,我也退出了,但是我来还是想谈一谈这个问题。古铁雷斯先生刚才所讲的,正是刚才张燕生先生精彩的演讲中所提及的,就是中美经济问题的分歧,确实是长期存在的,但是大家也看到了合作从来没有间断过。因此,如何缩小分歧,加强合作,是我们今后一个长期的关注。所以我们今天听了张燕生所长所带来的新的研究成果,我们欢迎他今后再给我们带来新的成果。因此,对他的精彩演讲,我建议再次鼓掌对他表示热烈的感谢。
今天我们还非常荣幸的邀请到我们国家著名的国家问题专家杨洁勉,杨洁勉院长除担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的职务之外,还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的副会长、政协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的委员,并且是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上海市杰出专业人士荣誉称号的专家。杨院长长期致力于重大的国际问题研究,尤其关注中美问题研究。杨院长著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分析与探索》、《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对外政策的比较研究》、《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大磨合:中美相互战略和政策》等多部著作,杨院长对中美问题长期跟踪,具有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我相信他今天的演讲,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有关中美问题的深刻理解。他今天的题目是“转圜之后的中美关系展望”。大家掌声有请。
2010-05-27 09:45:34
- 杨洁勉:
各位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这一次会议和大家沟通。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刚刚结束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它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刚才张燕生所长已经对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中美经济的一些问题做了非常深刻、透彻的分析。我这里主要想从战略方面,也就是说政治、安全、社会、文化等方面做一个补充。
为什么这一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和浓厚的关注,我想主要是因为中美关系从奥巴马政府上台一年半来,我们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稳开,二是低走,三是回暖。未来中美关系继续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全世界都关心。因为中美关系早就超过了双边贸易层面,它具有地区和全球利益。
第二,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美关系之间的经济关系同政治关系密切相关,互为条件,相互影响。当今年年初出现了美国方面不顾信誉,坚持对台出售武器,坚持会见达赖喇嘛,在贸易保护主义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我们施加压力。中美关系转入了一个相对低谷的时候,政治和经济关系就更加突出,因为除了我刚才所说的这三个事件之外,还加进了一个“谷歌事件”,为什么在高科技领域,投资领域甚至在一般的贸易问题上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这里面有一个战略互信问题,就是凡是中国要做什么的,那些反华的势力就要对中国出台一些防范的战略和政策,设置重大障碍。
2010-05-27 09:49:42
- 杨洁勉:
第三,在这一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具体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出,美国方面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200余人。我们国务委员戴秉国先生有一个非常精道的评述,就是“这么一个阵容和机制,如果不是唯一的,也是世界上很少见的”。我们大家还看到,第一次在双方代表团中间,包括军方的高级领导,也就是在战略与经济对话中间,我们已经把安全问题、军事问题纳入了议题。最后,当然这一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落实把我们两国的关系建设成面向21世纪的积极、全面、合作关系进行头脑风暴、互相交流,也互相斗争。所以,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报刊把它总结成虚实结合,长远结合,我认为是非常对的。
在整个战略对话中间,我认为大概有这么几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在中美遇到困难以后,我们怎么来看中美关系中间的新的形势和发展,我认为可以把它总结成五个关系。
1、中美关系中的动力和阻力。我讲的是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因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从尼克松访华40多年里面,有很多因素是一直存在的,我这里讲的新的方面。从动力来讲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成为了当前中美关系催化性的动力,大家可以知道如果没有这场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上台的时候,他对战略重心东移、对美国重返东南亚加强南亚方面,对中国有很明显的针对性,但因为是要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以及目前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所以一些问题被掩盖下来了。
2010-05-27 09:54:59
- 杨洁勉:
2、共同应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和重要热点问题成为两国关系的一体性的动力。从气候变化到伊朗核问题,从反对恐怖主义和防止核扩散,到朝鲜半岛的局部问题。天下不太平,问题层出不穷,需要中美两国以及同其他国家进行共同的协商。
3、共同改革和重组国际体系来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和全世界的共同利益,成为从金融危机开始一直到今后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的一个持续性的动力。那么,最后调整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国关系的共同需求,成为了我们两国关系中间的一个辅助性的,但又很必要的动力。从阻力方面来讲,从最近这一两年看,首先是敏感问题受到新旧变量的合成催化,产生了极重和放大效应,对台军售一直存在为什么这次我们反映特别强烈,是因为两岸关系已经进入和平发展,美国还要坚持的以台制华,拿售台武器牵制中方,理所当然受到了中方的强烈反对。达赖喇嘛从90年代初期,美国总统多次见面,为什么我们这次反响特别强烈。很显然,经过了“3·14”事件和“7·5”事件以后,我们对我们国家的核心理念,对分裂主义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更加敏感,当然我们要采取更加强烈的反应。汇率问题以前也有,为什么现在又变成了一个我们强烈反应?我们拥有了数以万亿计的外汇储备,是巨额的美元债权等等,这是用我们的血汗、用我们的环境、用我们的劳动换来的代价,这一部分的成果,很可能因为这些所谓的汇率问题,使我们的劳动成果受到损失,当然我们比以前的反应更加的坚定。
2010-05-27 10:03:21
- 杨洁勉:
二,中美的互动模式再调整和相互不适应的矛盾更加凸显。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坚决捍卫我们自己的主权和利益,在美国有了一些所谓的新的认知,就是讲所谓中国是强势外交、自我中心外交,增强了对中国的战略猜疑。而且美国总觉得出了事,派两个、三个高官到中国走一圈就完了,但是这一次就没有这样。整个转圜的过程,相对比较缓慢,也就是反映了这一点。第三个阻力是双方对核心利益方面有认知上的差别,美国毫无理由的指责中国把发展国内问题作为我们的核心利益之一,当他们在指责我们的时候,他们忘记了美竞选的口号,任何的政治都是地方政治。它是双重标准。另外,中美在许多问题上是合作与竞争双重性,将会长期存在,不会因为奥巴马政府上台采取的一系列的所谓的变革,从单边主义转向多伙伴,从牛仔式的蛮横的外交作风到巧实力,但是我们的期望不能过高,我们对双方利益的共同性和我们之间的差距的常见性、长期性要有充分的认识。第一个就是动力和阻力。
第二,战略与经济对话表现了双边问题和地区全球问题的竞合,这在会后的情况说明,在吹风会上已经讲了很多。
第三,中美关系和其他国家,包括广泛发展中国家的密切,我们在战略与经济中间强调要照顾世界上的弱势群体,发展中国家。
2010-05-27 10:07:12
- 杨洁勉:
第四,要处理好当前和今后的关系,这一点特别重要,美国的政治体制两年一次中期选举,四年一次总统选举,所有的外交内政往往是牵着鼻子走,对中美关系会产生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我们要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对于这一点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成为了一个中美60多个对话机制中间最突出、最重要的,但是我认为事情还刚开始,制度还有待于完善。例如,这一次我们就特别强调,中美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以后的中美商贸联委会的联动,和世界上的友好国家之间的对话关系怎么样,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G20以及其他多产生一种联动效应、互动效应,中国正处在发展的阶段,如果说过去30年主要解决温饱、主要解决国民生产总值翻番再翻番。那么,今后的30年,随着我们的物质水平的提高、生产能力的提高,我们将会在全球的理念和价值观方面提出为越来越多国际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比如说我们在最近已经提出了很多互不挑战、实现协商、合作共赢、核心利益、重大关切、风雨同舟等等,这已经越来越为世界所接受,也为我们创导和推动共同发展,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这个理念的实现,又向前跨进了一步。中国现在应该参与国家体系的建构,当然这是和平的,这是外交谈判的,这次中美合作是中国所处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对话,通过和平改造、和平建设,使我们的国际体系奔向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合理,从而造福于全人类,在全人类福祉得以普遍提高的同时,中国的利益也得以更广泛的保障和推进。谢谢大家!
2010-05-27 10:15:52
- 魏建国:
谢谢杨院长精彩的演讲。他给我们对整个机制以及通过这次对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解读,使我们了解到下一步我们双方的共同关切的问题,他的演讲使我受益匪浅,所以我非常同意杨院长的想法,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与经济对话,不仅受到了发达国家的关注,也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关注。所以我觉得杨院长给我们确确实实很好的上了一堂课,我建议大家再次感谢我们的杨院长。
下面一位主讲嘉宾是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陈永龙先生。陈会长是我国外交领域的资深人士,多年从事外交工作,曾经就职于达卡、乌干达、美国、约旦、以色列和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外交人员,积累了丰厚的国际事务的经验,在担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期间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政策的研究工作。在任我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的时候,参与了中美之间大量的重要活动,我们相信陈会长今天的演讲,会加深大家对此次中美对话的理解,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理性推进中美战略互信”。大家欢迎。
2010-05-27 10:20:12
- 陈永龙:
大家早上好,我非常高兴在这个场合下发言,尽管在外面跑的多,接到魏部长的邀请,我是前天刚从美国回来,我非常赞赏刚才两位嘉宾的发言,我今天也是来学习的。我的标题是“理性推进中美战略互信”,是极其理想主义的标题,但这也是我们必须提的。因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几个关系,我们客气一点儿、谦虚一点儿,说是最重要的几个关系之一。但中美关系对我们中国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关系,没有之一不之一的问题。我们改革开放、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我们的外部环境,我们的主权利益、核心利益,没有哪一个不跟美国没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是不一般的关系,就跟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问题一样,有时候外因大于内因。去年底奥巴马总统访华以后,一直到今年年初,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就浮出水面了。本月举行的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双方阵容都很豪华,气氛热烈,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的,给人感觉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么,中美关系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形呢?这是中国关心,世界关注,也是领导人、决策机构非常倾力投入的,也是智库学者们最潜心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很赞成两位提出的看法,我认为中美关系的要害就是互信——战略互信。
经过30年的曲折和发展,双方对战略互信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提高,双边关系也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对于制度、价值观、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双方所建立的互信尚不稳固,或者说在许多情况下双方还是缺乏互信。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保障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要建立互信,建立一种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或者少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我今天凌晨写了一个草稿,我就在想需要多长时间?不好说。所以我就写了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双边关系在这个进程当中,在互信建立得比较稳定、成熟以前,世界将随着世界大事和中美两国的内部环境的变化而不同。在当前情况下,由于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动,决策机构人员的多层次的沟通和对话,中美关系又一次渡过了阶段性的困难,或者说又一次增大了加强互信的同时,避免了更大的或者是有时是人为的不必要的波折。
2010-05-27 10:24:35
- 陈永龙:
如何理性地看待对方以及双方之间的问题、差异或者矛盾,是建立互信的重要基础,双方应当是崇尚沟通,而不是相互埋怨或者指责。以金融和经济问题为例,燕生刚才讲的很详细,我感到在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信心问题、政府的重要问题、共同应对合作问题,都是双方议程表上最优先的位置。所以相互协商,同舟共济成为那段时间的主流。但是一旦情况有所好转,就开始了对中国一个又一个的调查,例如,一种论调认为,使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了贸易失衡,造成美国大量失业的原因。许多研究统计数据都表明,这种论述是不符合实际的,而且带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我在这个月中旬去了美国,跟美国国会议员、智库人士、前政要进行了会面,他们对我们的埋怨或者是希望的声音不少。
外贸平衡,主要是产业机构和政策,汇率的高低不完全是经济因素,既有贸易的,也有市场的,也有经济力量的政策,也有政府和发展战略的因素。我开玩笑说,当年我们人民币汇率定成8.34元的时候,为什么不定到12元呢,这样的话会比现在的日子好得多。当时争论都非常大,取了一个折中方案。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这为克服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增长作出了牺牲,也付出了代价,当然也作出了贡献。所以,中国不能走、也不想走当年日元汇率颠覆性调整的老路,也不想面临走现在欧元所面临的艰难处境。中国需要美国、需要世界的理解,我在美国访问的时候,也亲身感受了一点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老百姓的生活,就从乘飞机的角度说,在美国国内乘飞机,我过去没听说过,托运一件行李还要付钱。现在托运一件行李还须增加20美元,在航班上喝茶、喝饮料,旅途稍微长一点,用餐,需要先刷卡。我坐的是公务舱,还好一点儿。我后面两个同事就苦了。我就感到美国经济复苏还是缺乏活力,需要找出路,但是从人民币汇率找出路,可能是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也不明智。因为正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带动了世界经济,这是世界不可否认的。当然,中国经济虽然发展快,但要进行结构性调整,也就是从出口向内需型增长,需要一个很艰苦的过程、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而且时间不会太短。现在人民币汇率问题,进入了一个单一国家或者几个国家都无法抗拒全球化的,“去全球化”是行不通的。所以中美经济相互依赖,或者是共生关系,只会越来越强。所以加强平等的合作,同舟共济恐怕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2010-05-27 10:31:06
- 陈永龙:
中美关系是一个最特殊、最敏感而且也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关系,而两国的结构性的矛盾,时时刻刻影响双边关系的发展,所谓的结构性矛盾的核心就是中国的发展越强大,对世界可能会带来许多不确定性,也必然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也就是所谓的大国人权。在这个问题上,在美国、欧洲,包括中国在内,有相当大的市场,但美国也好、中国也好,都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去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应急的太早,没有什么好处。但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后,保持十年、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和美国的国力相对下降,已经不断地表现出来。因为不少人认为欧盟、现在的金砖四国,都是在一个或者几个领域和地区,有时候在全球发挥影响。但他们的影响都不能和美国比,而唯独中国,包括在经济、政治、安全,现在已经开始了,能够与美国有一比,甚至将来会超过美国。所以这种状况,随着中国“树大招风”,再怎么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很穷,到西部地区看看,即使是上海,又怎么样,还是和西方国家差距很大。但西方国家认为,只有中国才能和美国一比高下。所以这就引起了中美结构性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是一个伪命题,把将来的可能看作现在的力量。但是,喜欢寻找对手或者是不科学地讲喜欢寻找敌人,美国接受了这个伪命题、接受了这个定式,那也就是中国未来会取代美国。但历史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两次大战也都说明战争的爆发是处于相同价值观的国家之间。
所以,中国的发展上升并不会挑战美国,中国政府也都表明中国无意有能力挑战美国。客观来说,结构性的矛盾并非不能化解,并非要你死我活,搞一个竞技式的高下,中美关系30多年发展历程表明通过战略对话,通过寻求共同利益,通过共赢来化解。大家可以比较一下,战略对话和战略与经济对话已经开始好几年了,而且把最近两次和以前比较,可以看出来,对话的议题也增多了,也广泛了,程度也越来越深了,达成的成果也越来越多了,双边关系也就显得越来越成熟了。所以,双方的核心利益分歧是能够通过对话来求得相对的平衡和解决的。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大国的兴衰,最大的挑战是不能准确地对自己定位,解决好来自自身的挑战,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是靠“谈谈”得来的,是靠我们自己的一点一滴的努力发展自己建立起来的。我讲的这个话可能比较重,我并不否定过去在谈判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是靠我们努力、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美国的继续繁荣,也必须对内解决好发展竞争中的各种挑战和对外发展中的平等伙伴关系,这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010-05-27 10:40:24
- 陈永龙:
所以说超越盟国和对手的历史理念和加强两国的合作,是推动人类文明的历史责任,两国也必须建立平等互信和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双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建立互信的过程中,双方必须认识到全球时代使我们形成了利益共生的关系,但民主主权国家的核心原则没有过时,并将向长期增长,因此双方必须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和主权关系,中国的现代化不会也不需要以牺牲美国的利益为代价,不会对美国形成挑战和威胁。恰恰相反,是美国实现繁荣的一个机遇。同样,美国要保持持续繁荣,要保持世界领导者的地位,也不能限制中国发展,也不能以牺牲中国的利益为代价。
我在这儿想强调一点,在奥运会之前,我脑子里有一个想法,扬眉吐气和韬光养晦。我当时一直想用这八个字做文章,但60多岁的人了,还没有退休,做的事儿太多,所以没有做一个文章。我们奥运会已经举办了,世博会也即将举办成功,60年大庆也显示了我们的成就。“中国傲慢论”当然更多的是对的指责。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检查一下,我想,这里面恐怕还要认真地好好总结一下自己,因为现在枪打出头鸟, 我在美国最大的一个印象是,美国和我们都是世界排放大国,我们刚刚超过美国。但美国人给我讲了一句话,是我很要好的朋友,两个人给我讲的话,一个是联合国秘书长特级顾问、哥伦比亚大学地球所所长萨克斯,一个是李侃如,他们对我讲,我们都是排放大国,我承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但是你要注意,虽然我们都是排放大国,但我的责任肯定比你轻,因为我是在向下走,你是在往上走。这个讲的不无道理,所以我们现在在哥本哈根会议以后、在坎昆会议之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确实我们还需要继续谦虚谨慎,还需要继续韬光养晦,从100多年以前中国的门户被西方的舰炮打开了大门,到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主动打开大门,我们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态度,只有学习才能使我们民富国强。谢谢!
2010-05-27 10:45:14
- 魏建国:
谢谢陈会长的精彩的发言。通过他的讲话我们学习了很多的东西,包括他讲到纵观世界历史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价值观相同的国家。还有中国的话语权,不光是靠谈判,是靠我们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靠自己的发展,靠自己的实力争取来的。还有我们始终考虑如何进一步做到谦虚、好学,在与美国人打交道中,如何进一步通过沟通、对话发展自己。今天给我们讲的这些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可能不知道,陈会长是很少露面的,虽然他是研究中美关系资深的专家学者,也是外交官,但是他一般不会在这种对外场合交流,所以我们今天有机会听到这样富有智慧的讲话,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他。
下面我们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最后一个演讲嘉宾,他就是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的院长助理、美国研究所原所长傅梦孜先生。大家知道,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是我国著名的综合性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机构,它的前身是中国现代关系研究所,根据中央关于建立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指示,在1980年正式成立了,2003年更名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傅梦孜先生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的研究,是我们国家著名的国际问题的研究专家,特别是对中美问题中的政策、军事、经济领域具有广泛的深入研究。傅院长今天演讲的题目同样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他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历史的视角与人民币汇率”,大家欢迎。
2010-05-27 10:50:51
- 傅梦孜:
谢谢魏部长。前面张所长、杨院长、陈会长做了精彩的报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个题目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我先避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喧嚣,让我试图冷静地思考一下,中国于美国处于当前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层面。
第一,中国和美国是影响世界的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对世界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制度性的、机制性,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快速增长提供的一些出口和进口的扩大来实现的。所以你们在理解很多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也一些感到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在影响全球经济制度和机制方面,中国只是参与者,不完全是设计者。我们在WTO的影响非常有限,印度20多个正处级以上的干部在任职,我们可能就两三个人,我们还没有副局级干部在WTO任职。所以我们说人员年轻,在某些行政机构里,你的职务小的话,就会反映出残酷的事实,但这并不是一个合法的做法。
但是,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和以前的挑战不一样,我认为以前的挑战是小型的挑战,现在的挑战是超级巨型的挑战。所以任何国家紧紧靠自己,不行。你想主宰,也不行。你想控制一个地区也不行。我们作为一个后来发展起来的大国,最好不要这么去做。全球金融危机都需要活力的应对,这就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传出的“对话比对抗好”,风雨同舟、殊途同归这些理念兴起的原因。在地区一体化的层面,无论是俄罗斯试图控制上合组织还是中国试图控制东盟,可能意味着根本无法单独承受所需要的付出。在影响世界方面,美国作为制度的主要设计者,中国作为消费者在面对新的角度方面也可以放出更平等的姿态。
2010-05-27 10:58:59
- 傅梦孜:
第二,中国影响世界的方式。以前是通过世界来改变自己,我们以后要在世界中体现出更多的中国元素。话语权是我们干出来的,干也要干、说也要说,有的不争,也不会自动给你。一个经济大国,意味着相伴相随的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大国,我们现在和一个200多岁的国家对话。美国有学者认为,在过去20世纪的中国,在以前20个世纪中,中国有18个世纪是主导了世界,引领了全球经济。我个人部分同意这个观点。在很长的时间内,中国确实很强大,当时的GDP从我们所产的粮食比照其他国家所产生,我们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几,在1840年以前。但是,我们的影响主要是区域性的,没有影响到亚洲以外的地区。因为我们中国太大,没有制衡力量,所以我们也不想建立一套制度,我们习惯于这种地位,这也是中国长期面临的局限。到近代我们就不得不被动地接受强加的制度、条约和屈辱,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对我们实行了一些很大的调整和变化,我们对世界的影响也日益增大,但这个影响没有必要太多的夸大,中国这种影响世界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改变来实现的,不是像美国一样,施加舆论去改变影响。这是有反差的。
今年我们可能成为第二大世界经济体,我们的崛起有目共睹。我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影响世界的程度会加深,中国国家的利益会遍及全球每个角落,中国是和世界接轨的国家,中国既有自行的需要也有外国世界的期望,世界五大中心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中国不会推倒现成的国际基础,但在既有的国际规则完善或者促进的过程中会有更多地中国元素,中国元素与美国既有的作用的结合,将会深刻影响世界。说穿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去年更多的是搭起一种平台,今天已经到了非常深刻,制度建设、机制建设、规则建设,中美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不能紧紧依靠双边的合作、能源的合作,我们还要进一步展开,中美两家制定的一些规则应该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
2010-05-27 11:01:09
- 傅梦孜:
第三,中国崛起的过程是通过接受以美国为主的经济体系为主的,我们没有另起炉灶,但是中国影响全球经济的路径既不是单方面的,更需要美国的合作。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们看到中美关系经常起伏不断,但中美经济关系却一直呈现出发展的常态、发展的持续性,没有受到太多政治关系的左右。一些大国企业,比如说全球500强,几乎都在中国开展业务。应该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华投资国家,沃尔玛是中国的第七大合作伙伴,它就是一个商店,它的实力非常强大。中美对话机制纷纷建立,60多个富有专业的合作性。中美两国已经形成了高度的互相依赖,所以中国在接受美国的国际或者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中,美国也应该以建设性的态度来合作。当然,我们看到一种紧密的经济关系,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没有太多的经贸摩擦,这很正常。需要我们尊崇胡主席讲的以战略角度和长远角度看待问题,战略角度就是说不要以小的事情影响大的前景,长远的就是眼前的和长远的,要迈出更稳的步子。
第四,积极和发展的态度来解决双边摩擦。这一段和前段时间比,风声水起的中美问题太多,尤其是在人民币汇率上,一个孩子有逆反心理,一个大人也有,一个国家同样也有,出于自己的考虑,国内的压力和我们调整的政策趋向都面临很大的阻力,效果应该是不错的,人民币汇率没有成为这次对话的主题。但胡主席在讲话里坚定的进行汇率改革。与美国不同,中国以巨大的出口规模实际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但是世界经济正在进入新的转型期,低碳经济进入中国,全球经济转型因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显得更为迫切。中美两个大国的减排合作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能源是首当其冲的,能源在中美关系中有比较好的记录。当年戈尔在重庆就开展洁净煤的合作。去年10月奥巴马访华的时候,中美掀起了联合研发新能源的技术,现在这个承诺希望带动更多的民间资金的注入,中美在能源上的合作,可以引导或者塑造未来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一种变化,当然需要时间,但这次我们在很多项目上,包括核能合作、能源、卫生、反恐方面的合作,都是具有共同利益的地方,而不是着手应对共同分歧的地方,我们迈开大步展开合作。
2010-05-27 11:02:53
- 傅梦孜:
第五,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仅仅靠中美两家,不行,没有中美两家,也解决不了问题。中美两家只有合作、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中国和美国能够发挥的更多的作用是表现为国际经济的制度与秩序的构建和完善,共同构建符合时代的道路交通图。全球化发展有过高潮,多哈会合谈判陷入停滞的局面,中美两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在推动多哈会合谈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改革国际金融监管,扩大国际经济组织的话语权和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共同的利益。
而且在全球化的时代,双方的合作可以形成一种水涨船高的关系,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更多的是你进我退的关系。最后我想用三段小话总结一下:第一,一个国家的崛起不是与外部争斗的结果,更需要历史机遇。美国是这样,美国所谓的世界领袖地位也是历史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美国的芝加哥博览会1896年以后,美国的工业产业已经到了世界第一,超过了英国。但直到老牌帝国的衰落,美国才可以历史性的制约西方的发展地位,苏联的自然衰落也使美国成为了全球的唯一的超级大国。当然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认为大国崛起没有机遇是很难的,很难凭你自己干出来的。就像现在凭你的工资买一套房子一样,不可能。没有机会是干不出一流大国的。当然,大家可以去体会。如何共渡危机?不是落井下石,体现了中国的道义和政治责任,也可能是中国成为崛起大国的一个必然条件。中国在危机中选择了合作,稳定了中国的形势,也有利于稳住世界的形势,这也是可能与美国展开战略与经济对话重塑大国的关系。
2010-05-27 11:05:58
- 傅梦孜:
第二,全球化时代形成了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大国之间横向已经很难比较。中国的改革开放受益于美国的主导体系,中国没有必要推倒重来,奥巴马讲中美关系可以塑造二十一世纪的未来,但未来的国际规则的变化需要浓缩更多的中国元素,一种单一机制影响全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G20也好、G8也好,联合国也好,一种单一机制影响全球局面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世界发展进入了一个多元的时期,所以机制也是多元的,包括联合国多边的、地区的、双边机制。
第三,应对全球性挑战决定控制冷战时期的角色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传染病流行、恐怖主义等超级挑战,远非一国的力量能够应对,需要共同地应对。即使在区域层面,控制某一区域或者某一集团,也有一家难以承受其重负。
谢谢大家!
2010-05-27 11:08:30
- 魏建国:
谢谢傅院长的演讲。他从中美关系、历史上大国的崛起,以及机制到挑战,给我们以历史的视野和中国的分析方法,来全面认识中美的经济关系,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傅院长长期从事对美工作,他能够在这个场合发言,非常不容易。大家再次鼓掌感谢。
2010-05-27 11:09:39
- 魏建国:
接下来的时间就留给大家,我看在座的很多参与者,都想就中美战略和经济的很多问题发表建议,我在这儿先讲三点:第一,由于考虑到网上的提问,我们就不再用了,因为网友也有很多问题,我们把机会让给在座的。第二,每位记者提问之前,先报一下自己的身份。你在报完后,想请台上的哪位嘉宾回答,你也可以指明,请哪位嘉宾回答。第三,每位提问者只提问一个问题,当然也可以提两三个问题,但为了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和各方面体会、学习,我们就提出这三个方面。
下面提问开始。
2010-05-27 11:10:16
- 路透社记者:
请问张所长,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盯着美元,大家对改革的呼声比较高,您对此问题能不能说一下?
2010-05-27 11:13:22
- 张燕生:
首先我是一个研究者,我刚才讲到,我所有发表的观点和意见是我研究的不成熟的想法。所谓人民币下一步会怎么变,我个人是这样想的。第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中国从来都坚定不移的。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很有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从1994年以来,如果说中间发生了停顿,主要是1995、1996年的高通胀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使我们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受到中断,但我个人认为这个方向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中国下一步经济的国际化,以及下一步所有的改革都需要人民币汇率更加弹性和浮动。
第二,2005年7月21日以来形成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我个人觉得也就是在危机的时候盯住美元,美国有一个很好的金融学者麦金农,他说长期来看美元是不稳定的,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在危机时有一个避风港的功能。因此你会发现欧元出问题,欧洲的债务危机出问题,这种不可预计的变化,盯住美元实际上是好的规避风险的机制。
第三,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我们国家强调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的原则是非常正确,原因很简单,也就是2007年、2008年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推进的时候,我们发现如果一年人民币汇率升值3个点、5个点、6个点,企业实际上是可以通过它的能力承受和化解的。但这个条件是不能够有2007年、2008年全球性的油价飙升、粮价飙升、资源价飙升。因为对企业来讲,化解3—5个点的升值,如果加上油价飙升、粮价飙升、资源价飙升,可能整个的宏观税负和成本上升的幅度就会太大。
2010-05-27 11:14:11
- 张燕生:
另一方面,国内的要素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像劳动力的成本、土地的成本、煤电油运的成本、能源环境的成本,核心的问题是企业的实际税负承受的能力,经过这个能力可以化解一部分,但是是有限的,因此就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的改革的推进是渐进的。我也在想,我们有些朋友是长期合作研究的美国朋友,他们认为人民币至少低估25%-40%,关键的问题是人民币升值25%-40%的时间段是多长,如果像日本那样一次性上去,我的问题就是如果中国有上亿人下岗,这个危机能不能够承受,如果中国出了问题,那么当前的金融危机就不是美国的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而是由于国际社会在全球失衡调整责任的处理不当导致了非常难以控制的一个大危机,我觉得这对中国不好、对美国也不好,对世界也不好。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谢谢。
2010-05-27 11:17:06
- 北大经院博士生:
请问傅院长,您刚才也提到了世界经济转型,我在网上看到,也会经常听到这些方面,您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模式会从危机之前的美国负债消费型拉动的经济增长推动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到什么方式?请问张所长,您说自由贸易对中美双方都会有影响,为什么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会抬头?谢谢。
2010-05-27 11:19:38
- 傅梦孜:
美国经济增长模式是否转变,这要进一步的观察。这次战略对话里面承诺了要增长储蓄,这两年的金融危机,各国经济都在大力刺激经济,通过财政或者是通过国债的刺激通过这个需求,避免危机的深化。中国就是这样做的,欧洲也是这么做的,美国也是这么做的。像希腊加入欧元区的时候,本身财政是可以的。但这里面有评级机构的影响。但评级机构后来是落井下石,从而触发欧洲金融危机。还有更多的国家相信美元,所以美国经济增长的转型应该说它的霸权心态不改变,没有其他国家那么迫切。他是通过印制美元来解决债务危机,欧盟不具有这样的能力,它作为国际货币组织,比例是有限的。美国模式的转变是有可能的,就是在开发和利用方面,这个转变也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种模式的结束。因为我们自从有了煤、有了电、有了核能之后,任何一种新能源的出现都会可能成为划时代的标志。可能我的回答从学理上并不会使你特别满意,但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谢谢。
2010-05-27 11:24:44
- 张燕生:
我来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也主要是有三个点,第一,我们研究了一下全球的经济增长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趋势之间的关系,发现他们是负相关的,全球不好,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就抬头。第二,从历史上看,我们知道历史上看1870—1973年是一次全球化的时期,也是在英国推动下的自由贸易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当我们全球自由贸易的时候,美国的市场会变得更加开放。但我们后来发现,在遇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发现美国政策很快在19世纪90年代之后就走向了保护性贸易。事实上在世界上不好的时候,美国历史上很容易走向保护性贸易。
另外,在今年3月份奥巴马在今年提出五年美国的出口,美国五年的出口要翻番,但我们知道目前的危机,全球的蛋糕,全球的需求是缩水的,当全球的需求缩水,美国在这个蛋糕里切更大的份额,在缩小的蛋糕里切更大的份额,如何切呢?如果没有人让出来,美国怎么得到更大的份额呢?所以目前全球的新保护主义也好、旧保护主义也好,整个趋势是抬头的。因此这次经济战略对话一个共同点就是如何共同抵制这个倾向。
2010-05-27 11:27:18
- 魏建国:
谢谢两位嘉宾的精彩回答。
2010-05-27 11:28:21
- 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
首先,感谢四位专家的精彩演讲。请问张燕生所长,第一个问题,本轮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的原因是在欧债危机的爆发先形成的,欧债的危机愈演愈烈,这对中国的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会不会导致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第二个问题,请傅所长,上个月“金砖四国”在巴西召开了首脑峰会,请问“金砖四国”四个国家作为发展中大国,他们的竞争关系更起主导作用?还是这种经济的互补性占主导地位?还是竞争性更占主导地位?这种会晤的机制,除了首脑会晤之外,会不会在其他的各个成员之间有更多的定期会晤机制产生?谢谢。
2010-05-27 11:33:00
- 张燕生:
关于欧债是否会蔓延下去,我们希望它不会蔓延下去,我们希望它通过1100亿欧元的希腊救助机制和75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通过这两个机制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能够把欧债危机能够控制住不要继续蔓延,把更多的国家拖下水。事实上我个人问自己的问题就在于,有没有可能希腊是第一个倒下去的。第一个倒下去的,在全球的主权债链条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倒下一位,会不会有第二个倒下去,会不会有大块都倒下去,会不会出现发达国家整个的财务状况都不好,美国的财政赤字占GDP12%,日本的比例超过了29%,你会发现整个发达国家的财政状况都不好,这债务链会不会发射蔓延,核心的问题是这场危机还没有完。第一个爆点是IT方面;第二个爆点是在美国次贷方面,主权债方面。
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个风险点没有爆破,得到有效控制,它对世界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各国会使风险点不会爆破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各个国家的财政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紧缩。我们知道世界主要国家的财政紧缩对世界就意味着是一种“双退”,私人消费、私人投资,不好;如果公共开支再不好,如果靠出口外需,外需贸易摩擦再打起来,我个人借的这个前景是不容乐观的。我们希望它不要蔓延的太厉害。我的问题是不蔓延太厉害,风险点会迟早爆发,可能是今年、可能是明年,因为这种危机带来的长周期的失衡,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去年进出口拖累我们GDP出口是3.9个百分点,一季度进出口拖累我们GDP是1.2个百分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拖累我们对进出口的影响会不会大于去年?我们说,不会。如果相当于去年三分之二,也要忽略GDP2.7个百分点。因此,我们觉得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是致命的。实际上我们认为这个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如果是我们的GDP减去欧债的影响,能够保持在8.7到9.2GDP增长的程度,实际上并不是非常坏。
2010-05-27 11:33:42
- 傅梦孜:
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我简单回答一下,最近可能会注意到“竞争性”这个词有点变化,在小会上我们非常讨厌这个词,把我们当作战略竞争对手,我们没有这么高,实际上抬高我们了。但凡是把我们当成竞争对手的,在这次经济对话里我们会发现一个词“竞合”,竞争和合作关系,我们自己也长大、长高、长强壮的,我们也理解世界是有竞争关系。
关于金砖四国,这是合作的一个新的平台,去年峰会上罗马尼亚非常高兴,没有想到中国对金砖四国的会议如此重视。我认为,这四国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四国里尽管有国情、人口观念的一样,但还有一些点可以予以合作。巴西是一个资源型国家,中国选择的是一种有自己特色的道路,跟印度不完全一样。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国家对资源是油需求,中国的这种模式对印度也是有利益,也是得以借鉴的。所以在发展道路的选择和经验的交流上,金砖四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2010-05-27 11:34:11
- 傅梦孜:
另外,互补性大于竞争性,项目的合作也大于竞争性。金砖四国也有切实的合作,这点可能不容易。更多是制度上的合作。它的机制如何演化?南非还想加入,这是有一点变化。要搭建机制,在某些方面整合一致的话,需要有专门功能性的会议进行探讨。当然,在G20之前,金砖四国出现的话,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现在金砖四国的成员也是G20的成员,影响不是那么突出。它的合作领域还有其他的途径,中国的事情也不一定要拿到金砖四国里谈判。所以这个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但我认为具体功能性的机构应该是在考虑之内。谢谢你的问题。
2010-05-27 11:34:45
- 陈永龙:
我补充一句话,这完全是我个人看法。所谓的机制是别人强加的,但对于我们在国际上怎样展现自己的形象、维护我们的利益,应当说是很发挥作用的。我个人把它理解为,道义和利益的结合。因为在过去大舞台上,中国已经是一个主要演员,但主要演员不只我一个,但为了在这个舞台上维护自己的利益,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共同语言,大家都是成长的青年,有共同的语言。这样说吧,80后、90后可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老人可能没有太多共同语言。
2010-05-27 11:35:12
- 解放日报记者:
请问杨院长,我们这次看中美经济和战略对话在经济层面谈得比较多,而在战略层面似乎是温故而不知新,您怎样看待这一情况?
2010-05-27 11:35:27
- 杨洁勉:
谢谢你的提问。我想,战略对话和经济对话有重合的部分,也有不重合的部分。经济是比较实在的,这对我们中国来说,我们处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今天大家提问上来看,也是集中经济的比较多。从我们对话的领衔来说,我们也是王岐山副总理和戴秉国国务委员,美国是全球的霸权大国,是希拉里和盖特纳。我觉得战略对话中已经超越了思想和战略政策推进的过程,其实已经进入了比较实在了。但因为战略问题的宏观性、复杂性、前瞻性在这些表述的语言方面,就不如经济上有26项。我觉得不是说是温故多,我觉得温故而知新,我觉得“新”的方面有三点:第一,为中国和美国战略与经济对话这样一个具有独创性的平台起到了制度化的巩固和发展,这个意义怎么样强调都不为过。美国方面甚至说,美国的内阁一大半要临时关门搬到中国来。这个意义在全世界是非常巨大的,也是实在的。中国的政策也非常强大,而且讨论的内容非常深刻,中国大概同一些主要国家和一些重要国家、友好国家有20来对战略对话,而其中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最为广泛的,最为深入,也是对当前国际体系制度的改革和建构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这样的战略对话里,对当前世界上的重大政治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比如说这次会议上我们就在朝鲜半岛形势上有一个很突出的沟通以及交锋。而且应该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而为了这次经济战略对话以及其他,在此之前,我们中美两国以及其他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加上德国,对伊朗核问题上也进行了碰撞、磨合和达成了妥协。同时也提出了中美两国今后在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重要地区以及议题问题上进行讨论,我认为这也是很重要的。我想讲,中美两国的战略对话和经济对话同样重要,也就是我在开场时所说的,经过30年以后,恐怕中国成长起来以后对战略方面的关注会更多,反过来,从政治制度、战略上保证我们的经济发展。谢谢!
2010-05-27 11:35:47
- 魏建国:
因为还有很多要提问,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互动就到此结束了。我们再次感谢台上的四位嘉宾的精彩演讲和回答,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课。我们也感谢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以及我们参会的各位朋友,今天经济每月谈到此结束。下一次是第十二期,欢迎大家下个月再见。谢谢大家!
2010-05-27 11:36:16
图片内容:
-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
- 会前现场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主持本次会议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
-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陈永龙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美国研究所原所长傅梦孜
- 会议进行中
- 会议主席台
- 媒体聚焦
- 路透社记者提问
- 新闻发布会全景
相关新闻: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经济每月谈”活动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国经中心经济每月谈:哥本哈根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政策
-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全球航运景气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会
-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
-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2010年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
- “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首场活动
图片大图:
-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
中国网 王锐
-
会前现场
中国网 王锐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主持本次会议
中国网 王锐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
中国网 王锐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
中国网 王锐
-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陈永龙
中国网 王锐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美国研究所原所长傅梦孜
中国网 王锐
-
会议进行中
中国网 王锐
-
会议主席台
中国网 王锐
-
媒体聚焦
中国网 王锐
-
路透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王锐
-
新闻发布会全景
中国网 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