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2年8月份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定于7月31日(周二)下午14:30在中国气象局科技楼一楼会议室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余勇: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中国气象局2012年8月新闻发布会。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参加发布会的嘉宾:中国气象局应急救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先生,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女士,国家气侯中心高工孙承虎先生。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7月主要天气气侯事件回顾及未来10天天气展望;第二,介绍贯彻落实国办33号文件一周年及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的成效;第三,2012年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活动阶段性通报,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首先请陈振林司长介绍有关情况。
2012-07-31 14:38:28
- 陈振林:
各位下午好,按照惯例把整个7月份的天气气侯情况展望作一个汇报。
首先我们看一下7月份的特征,全国平均气温偏高,7月份截止到今天平均气温24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了0.5度,大家可以看到红色部分,温度偏高的主要还是在江淮、江汉、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与同期114.9毫米相比偏多,今年是130.4毫米,也是1999年以来同期降水最多的一年。
可以看到降水偏多在北方地区,主要是华北西部、京津、黄淮东部、江汉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部等等。
几个具体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区域分布差异比较显著,华北地区而言,平均降水量134.8毫米,比常年同期98.6毫米偏高了36.7%,2000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在西北地区平均是69.3毫米,比常年高了35.4%。
温度也是在月内部分地区出现极端连续高温,特别是在黄淮、江淮、长江中下游,比如说安徽、湖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有43个气象站连续高温达到极端事件标准,有一些突破了历史极值。
极端性表现在日降水量,连续降水量分布,大家可以看到日降水量100站点达到极端,22个站达到了或者突破历史极值。
下面看一下月内哪些值得关注的气侯事件,有五个方面。
2012-07-31 14:40:14
- 陈振林:
第一,西南、江南、华北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7月上旬的时候,四川盆地到黄淮产生强降雨,累计超过50毫米。
到了7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出现降雨最多的过程,黄淮、江南大部与湖北东部累计降水量偏高了五成到两倍,部分地区两倍以上,具体分布中旬前期12到14号江苏中部累计降雨量达到100到250毫米,后期像江西中部、四川中部累计降雨量达到150到250毫米。
7月中旬以来持续降水使得长江上游出现了超级水位状况,24日长江三峡迎来了最大的洪峰,7月强降水最关注的是北京7月21日的天气,引发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月内第二件事情,发生江南江淮地区的持续高温,7月份最高气温大于35度的高温日数全国平均3.2天,基本与常年持平,集中在江南、江淮等地方,有一些地方日数达到10到20天,目前这个地区的高温还在持续。特别是在安徽大部分、山东西部,比常年高过3到5天,部分地区高过5天。
第三件,我们国家许多地方,吉林、河北、陕西、江苏、安徽、天津、山西等地发生了雷雨、大风、冰雹、雷电等天气,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灾害。
第四,月内台风韦森特登陆广东,给华南地区沿海带来了强风影响,整个7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四个热带气旋,个数高于常年同期偏少一个。
韦森特是今年编号第8号热带风暴,第二个登陆我们国家的台风,在7月21日生成,登陆最大风力是13级,由于活动期间与西南季风结合,水系充沛,广西中南部、海南、福建等地累计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一些地方在200到400毫米,广东中部沿海以及广西北海都超过了400毫米。
第五件,前期发生的黄淮、江淮出现的干旱,从7月1日监测可以看到存在明显的气象干旱,月内普遍出现50到200毫米降水,比常年同期偏高5成到两倍,前期气象干旱得到了有效缓解,目前监测情况看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由于7月中下游达到50毫米以后,没有大干旱,只是在山东个别地区存在干旱。
2012-07-31 14:41:10
- 陈振林:
回顾一下7月份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东北地区月内水热充足,光照条件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特别是玉米抽穗,一季稻的分蘖。在西北华北和黄淮由于光热分配比较适宜,有利于作物生长。
下旬强降水华北北部一些农田被淹,江淮江汉一带光温对一季稻分蘖有利。中旬由于出现强降水,部分农田造成影响。
月内由于高温,前面提到出现了最高气温超过35度的天气,大概10到21天对早稻灌浆和晚稻生长造成影响,高温热害低熟的现象发生。强降水对早稻的收晒造成影响。前面提到24日登陆的韦森特,使华南东南部部分地区的农业、渔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四川盆地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西南地区东部大部降水偏多3成至1倍,日照偏少,尤其是四川盆地农区大部持续阴雨寡照天气,不利于一季稻、玉米等作物光合生产;多雨、适温、高湿致使四川盆地和贵州作物病虫害快速发生和蔓延。月内强降水还造成四川盆地东北部等地低洼农田出现严重的渍涝灾害,部分地区农田被淹被毁,病虫害药剂防治效果也受到不利影响。
2012-07-31 14:45:14
- 陈振林:
我们再展望一下未来十天天气什么样子?这里有一个十天的天气预报,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东南沿海等地防范强风、强雨、暴雨,未来十天有两到三个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逐渐向台湾省靠近,预计于8月1日晚上到2日上午登陆或擦过台湾北部,然后向福建中部到浙江南部一带沿海靠近,有可能8月2号晚上到3日上午在福建沿海登陆。除了苏拉之外,第10号强热带风暴达维于8月2日登陆或者擦过日本九州南部沿海,向西北方向移动,向江苏中部或者山东半岛靠近,有可能于3日登陆或者擦过。
这是对可能带来的风雨影响,受苏拉、达维以及西南季风共同影响,一直到8月1日到4日,在我国的南海,包括广东以北的沿海地区和海区,都有剧烈的风雨影响,苏拉中心附近有10到14级,阵风16级。除了两个台风之外,未来十天有一个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生成。
2012-07-31 14:46:08
- 陈振林:
下面是气象服务提示。“七下八上”是我国暴雨的多发季节,各地须密切关注中小河流和水库的雨情、汛情变化,继续做好防汛工作;8月份热带气旋活跃,沿海地区须做好防台准备;同时,我国目前正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三伏天”,公众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防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各种灾害。8月我国仍处于主汛期,各地应加强暴雨洪涝及强降水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和城市内涝的防御工作。8月也是雷雨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多发时期,各地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预警预防工作。
2012-07-31 14:51:07
- 陈振林:
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须提前做好防台工作。8月是热带气旋活跃时期,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船舶、渔业养殖、港口、码头和工矿企业等,须切实做好防台工作,避免狂风暴雨引发的城乡渍涝、山区地质灾害,以及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做好中小河流和水库的防汛工作。“七下八上”是我国暴雨多发季节,有关部门须密切关注中小河流和水库的雨情、汛情变化,防范降水对江河堤坝造成的影响和洪涝灾害的发生。
防范高温天气对公众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的影响。8月,高温闷热天气出现的几率仍然较大,将导致中暑和热伤风人数增多、用水用电量激增、电力设备负载大,并可能引发火灾。公众需密切关注高温预报预警,减少户外活动,及时采取防暑防晒降温措施。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并做好供水供电调配安排。
做好抗旱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8月江南北部、江汉东南部、江淮西部及新疆中西部等地气温较高,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气象干旱,相关部门须防范可能出现的干旱,做好抗旱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2012-07-31 14:52:08
- 陈振林:
二是农业生产建议。北方农区要加强水肥管理,促进作物旺盛生长和产量形成。北方各地要适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提高作物结实率和增加粒重;棉田要及时整枝,提高棉纤维品质和增加座桃数;降水偏多地区注意防范湿渍害和暴雨洪涝灾害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江淮、江汉和江南在防汛同时注意蓄水防伏旱,稻田以水调温防高温热害。加强江淮、江汉一季稻和江南、华南晚稻的水肥管理,高温地区应采取以水调温、喷施叶面肥等措施减轻高温危害。江淮、江汉和江南应加强玉米、棉花等旱地农田管理,在防汛的同时注意蓄水保墒、防御伏旱。
2012-07-31 14:53:16
- 陈振林:
西南地区要抢晴收晒成熟作物。西南地区应利用晴好天气或降水间歇,及时收晒已成熟的春玉米、烟叶;降水偏多地区要及时清沟理渠,改善田间通透条件,促进一季稻等作物正常灌浆。
各地继续防范风雹、暴雨洪涝、病虫害等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各地要注意防范局地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强降水引发的暴雨洪涝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并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沿海地区要注意防御热带气旋对农渔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012-07-31 15:00:45
- 余勇:
谢谢陈振林先生的介绍,目前正值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以及信息发布工作意见,也就是国办33号文件出台一周年,利用今天机会,向各位媒体朋友通报一下国办33号文件落实情况和初步成效。
大家知道去年7月份发布的国办33号的内容,归纳起来可以简要说,用“两个更加明确”和“三个进一步强调”加以概括,两个更加明确是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明确,特别是在意见中提出,到“十二五”我国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到30分钟发出,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系统,基本消除盲区。
2012-07-31 15:01:06
- 余勇:
“三个进步强调”。进一步强调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进一步强调社会媒体切实承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强调气象预警信息工作和传播工作依靠基层,面向基层。
总的来说国办33号文件出台以来,各省区政府把狠抓气象防灾减灾作为政府工作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把加强气象灾害检测预警作为惠民的实质行动,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具体的贯彻落实国办33号文件的地方政策性文件。据我们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有30个省区市政府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办33号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其中广东和北京以省政府和市政府名义印发,另外我们看到,我们各媒体单位、通讯网络运营商也对这项发布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为国办33号文件落实,气象预警信息的及时有效传播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借此机会向今天到会的媒体朋友,通过你们向所有媒体单位通讯网络运营商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此同时,各地气象部门进一步强化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监测网络系统的建设,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支撑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强化灾情预报和监测预警,预警准确率和时效性得到提高,进一步强化值班值守,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发布预警信息30万条,为43亿人次发布预警信息,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亿人次。我们知道气象防灾减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贯彻落实国办33号文件,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中国气象局将落实好意见作为今后重中之重的工作,着眼防灾减灾大局,加强创新管理,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指导和鼎力合作下,抓好意见和“十二五”结合,抓好平台体系建设和机制的结合,确保气象预警准确及时,以实实在在的防灾减灾成效落实意见。
2012-07-31 15:01:47
- 余勇:
下面跟媒体通报一下2012年防灾减灾支援者中国行活动,目前全国各地活动内容正在当地各级气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开展,各地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志愿者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12年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活动8月上旬结束,请各位媒体朋友给予关注、鼓励、报道,需要有关更详细的资料的朋友,请直接与办公室宣传处联系,我们为大家提供服务。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2012-07-31 15:13:10
- 中国天气网记者:
近期我国不是暴雨就是高温、泥石流、台风,全球也是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原因是什么?和气侯变化有关吗?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是不是在增多?
2012-07-31 15:14:08
- 孙丞虎:
我回答一下你的问题,我们近期看到我们国家主要出现的高温,还有强降水的天气过程,主要原因是现在处于汛期,天气系统非常活跃的时期,这种情况下雨带出现自南向北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某些地区出现暴雨频发的天气。随着雨带向北推进,受高压控制,局地出现高温天气,反映了季风活动特征。
区域性强降水事件有增多趋势,目前科学家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主要是三点,第一点,当气侯变暖以后,大气的含水量增加,大气容纳更多水汽,会降更多水。气温每升高一度,容纳水分增加7%。第二,气侯变暖以后,带来不稳定性,我们经常看到前期温度比较高,后面突然出现强降水的情况。第三,区域性特征,高纬度和中纬度地区升温幅度不同,高纬度和中纬度大气厚度变化不一样,大气运动受到气压密度影响,西风带减速,环流持续性加强,为极端性事件出现提供很好的动力条件,因为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出现频率增加。
2012-07-31 15:15:40
- 中国科学报:
7月21日暴雨以来,社会上对北京气象部门和运营商之间有关于短信预警有一些争议,请问对于全国各地的气象部门和运营商之间的合作,中国气象局将如何推进?
2012-07-31 15:17:43
- 陈振林:
借此机会我也向媒体朋友通报这方面进展,包括回答你刚才提到的几个问题。
去年国办下发了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和通知,实施一年来,对于总体进展刚才余主任做了通报。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是综合防灾减灾的重要一环,也是处于防灾减灾的先导地位,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这项工作也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各个部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包括公众一起参与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刚才除了讲到的国办33号文之外,我们国家的《气象法》以及近几年相继出台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等,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工作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我们也对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认真做了梳理,特别是看到媒体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包括网友、媒体朋友所提出的各种对策、建议乃至批评,我们都认真做了总结分析。
包括在座的各位在内,大家对北京这场暴雨带来的人员伤亡感觉很痛心,社会各个方面都在总结反思怎么提高防灾减灾水平,我们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建议,一向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对待。
2012-07-31 15:19:55
- 陈振林:
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是公益性的,过去不收费,今后也不会收费。 首先,关于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建设,去年国办33号文件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非常重视,取得了很大进展, 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均制定印发了气象灾害政府专项预案,90%的地市级政府和60%的县级政府出台了本级政府的应急预案,还有一些省专门制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办法,进一步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流程、规范和相应的合作机制进行了明确。为了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制度, 去年11月份和今年6月份中国气象局分别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合作备忘录里面对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大家相互配合,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协议双方正在推动当中。电信管理部门和运营商对预警信息发布都非常重视。17个省(区、市)通过与地方运营商或通信管理局合作实现了重大气象灾害橙色以上预警信息的手机短信全网发布,5个省实现了重大气象灾害红色预警信息在灾害影响区域的手机短信全网发布。气象部门与电信管理部门、电信运营商一起推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一年来取得很大进展,不存在利益纷争问题,这是根本性的一点,是合作,是共赢,是履行政府和社会责任的具体举措。
2012-07-31 15:21:37
- 陈振林:
第二,预警信息发布光靠手机短信还远远不够,大家知道在发布预警信息时,可以有多种方式,而且各种方式都有优缺点,比如晚上睡觉后不看电视,手机关机,所以发布预警信息应该多种方式并存,单单依靠某一种方式难以使预警信传递到每个人手中。除了手机短信之外,还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电话、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等等,包括发展最快也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的微博。很多朋友都有微博,官方微博、个人微博都在蓬勃发展,在预警信息传播当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次北京721暴雨之后,后面几次过程,大家都尽最大努力传播预警信息,包括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我们国家级和省级气象部门建立官方气象微博60多个,广东的气象微博被称为“广东气象哥”,有60万粉丝,每天增一万,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近年来我们还建设了7万个电子显示屏、10万个乡村的高音预警喇叭、三个沿海海洋广播电台(覆盖范围能够达到2千公里的海域),发布手段多渠道,传统、现代相结合,包括吹哨子、鸣喇叭等。除了这些手段之外,借助媒体及时发布传播预警信息、解析天气现象也很重要,我想大家都亲身参与了这个过程。
2012-07-31 15:22:55
- 陈振林:
第三, 我们特别重视基层信息发布和传递这一个重要环节。大家知道灾害发生的地方,人员伤亡和损失最大的地方往往在农村和边远山区等,针对这些情况,各个部门、社会各界强化服务,气象部门通过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中央政策支持,基层预警信息发布取得很大进展。比如说发展了55万气象预报员队伍,信息员覆盖了全国77%的村屯,我们在乡镇建设了4.5万综合信息服务站,覆盖了全国66%的乡镇。 虽然尚未做到全覆盖,但是这些进展非常可喜,而且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大家知道甘肃岷县5.10暴雨诱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由于信息员接到预警后及时通知,挨家挨户转移群众,避免了更大的人员伤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2012-07-31 15:23:00
- 陈振林:
第四,部门应急联动非常重要。我们与各个部门强化联动,建立了25个部门组成的预警信息发布联络员制度,通过将预警信息及时发送给有关部门的联络员,联络员与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对接,及时转发并采取相应措施。许多地方也建立了相应的预警服务联系会议制度。我们发气象灾害预警的同时与农业、水利、民政等各个部门会商,联合发布灾害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中全国各地气象部门与当地农业、水利、电力、国土、环保、交通运输、森林防火等方面建立专门渠道,一年中联合会商840次。
尽管取得了进展,但仍存在不到位的地方。我们也在总结,我们预报服务需要更加精细化,需要进一步强化预警信息的滚动发布, 把最新的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2012-07-31 15:24:04
- 陈振林:
721之后又出现两次降水过程,虽然没有对北京造成很大影响,但给天津、河北带来很大灾害,北京属于强降水的边缘,媒体朋友说暴雨“爽约”了,对此媒体不但没有责怪,而且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说明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当然我们要强化特别是针对灾害的易发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警,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721以后,北京市气象部门和通信运营部门联合制定了应急预案,在随后的降水过程中强化了预警短信全网发布,更可喜的是可能包括在座各位,还有广告商他们都通过自己的渠道传播预警信息,公众参与的局面一旦形成,相信今后防灾减灾的效率会有大的提升。
我们与媒体的互动还不够,应该借鉴发达国家一些好的做法,每一场灾害之后,大家坐在一起共同讨论这次我们的预报服务或者是防灾减灾有哪些经验,存在哪些不足,哪些地方值得改进,你们从媒体角度给我们提出好的建议,今后与媒体互动需要加强,同时通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我们也要努力做到预警信息尽量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有针对性,有明确提示作用。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国家坚持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向,坚持公益气象服务基础地位毫不动摇,这种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以及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也被国际气象界学习借鉴。 当然我们还存在不足,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谢谢大家。
2012-07-31 15:25:12
- 京华时报记者:
目前各省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能力如何?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进展?
2012-07-31 15:26:21
- 陈振林:
我前面讲到,去年以来通过贯彻落实国办33号文件,在国家级进一步强化了与电信通讯部门和运营商的合作,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签署了合作协议,17个省建立了橙色以上预警发布的绿色通道,有5个省建立了发布红色预警信息的绿色通道。这项工作需要分步走,先实现红色、橙色预警信息的全网发布,同时建立各个方面的业务规范流程,包括工作程序和各个部门联动机制,还要最小化审批时间,优化有关程序。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多部门建立起协调合作机制,我们希望今年全国都能够建立,会有越来越多好消息向大家报告,这是手机短信预警信息发布方面的基本进展,有新的进展随时向媒体通报。
2012-07-31 15:27:25
- 新京报:
我想问一下关于预报的问题,北京721暴雨提前预报第二天有暴雨,对北京来说是不是很少见?头一天预报降水量40到80毫米,第二天很多地方破百,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问题?
2012-07-31 15:28:26
- 王秀文:
大家下午好,7月21号北京强降雨我们在网上发布了,19号指出,21号到22号,西北、华北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天气过程,20号的时候,北京将出现一次天气暴雨过程,电视20号晚上讲了有暴雨,实际出现大暴雨,小的量级,局部大暴雨,21号暴雨情况出现了历史上特别少见的强度,我们报出暴雨还算预报不错,总的情况是这样。
2012-07-31 15:29:39
- 陈振林:
关于预报准确率的问题,在面向公众服务时我本人也是很困惑, 有时仅仅引用一些业务上的定义对于公众来说难以理解,我们正在从服务公众的角度试图找出一套通俗易懂容易接受的指标体系,也希望能通过与媒体的互动解决这个问题。
2012-07-31 15:30:49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登陆我国的台风偏多还是偏少,近期还会生成吗?那些是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地区?
2012-07-31 15:31:29
- 王秀文:
目前为止,我们国家有10个台风,常年到现在是8.6个,还算生成偏多,登陆是两个,常年是2.4个,近期有两个台风或者是强烈风暴——9号、10号,这两天对我国有影响,预计在2号前后有一个生成台风,即将编号的11号,那个台风影响可能偏晚一些,11号也可能对我们国家有影响,首先对台湾有影响,以后逐渐向偏北方向移动,先后影响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这些地区可能会受到直接、间接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有轻有重,对东部海域也有比较大影响,带来较大的风雨天气,过往船只要注意航行安全。东部沿海地区注意台风带来的大风、强降雨的天气。
2012-07-31 15:32:43
- 人民日报: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今年陆续以来我国的降雨或者汛情有什么特点?包括北京,北方降水比较多,请分析一下原因?第二个,现在有两个台风可能会影响我国,请问一下双台风效应一般是什么样的?可能带来什么影响?
2012-07-31 15:33:34
- 孙丞虎:
今年自6月份以来,我国降水偏多,最明显在北方地区,影响系数来看,一个是今年东亚的夏季风偏强,西北地区东部一直到东北一带在低压控制下,大气环流对流不稳定,容易产生降水。另外冷空气比较南下,冷暖天气汇集在北方地区,产生比较多的降水。
2012-07-31 15:34:50
- 余勇:
刚才从理论上回答问题,下面,我们把有关数字对比讲一下。
2012-07-31 15:35:58
- 陈振林:
今年7月总体北方偏多,入汛以来,有几个数据,全国降水量232.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1.2%,全国来讲,排位历史上1999年以来最多一年,北方明显偏高,南方降水相对偏少,部分地区降水突破历史极值,华北地区偏多42%,西北地区偏多25.9%,将近26%,东北地区偏多18.4%,北京降水量是368.6毫米,比常年225毫米偏多63%,我们在北京感觉到,没有加上今天的下雨数据,可能偏多更多,北京降水量近14年以来最多的一年。
2012-07-31 15:36:57
- 王秀文:
台风情况,我们知道常年像7月下旬、8月份,是台风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台风登陆最多的月份,有的时候两个台风,有的时候一天三个台风、四个台风,同时出现两个台风有的时候能够见到,双台风,距离比较近,两个台风互相影响,一个减弱,一个加强,目前来看10号台风呈减弱趋势,9号台风是强一些,9号台风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大一些。
谢谢。
2012-07-31 15:37:29
- 余勇:
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2-07-31 15:38:03
图片内容:
- 中国气象局2012年8月份新闻发布会
- 7月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未来10天天气展望
-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
-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
- 国家气候中心高工孙承虎
-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
- 中国气象局2012年8月份新闻发布会
- 中国天气网记者提问
- 中国气象局2012年8月份新闻发布会
- 中国气象局2012年8月份新闻发布会
- 中国气象局2012年8月份新闻发布会
- 记者提问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中国气象局2012年8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
7月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未来10天天气展望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
中国网 杨楠
-
国家气候中心高工孙承虎
中国网 杨楠
-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气象局2012年8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天气网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气象局2012年8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气象局2012年8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气象局2012年8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
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