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经济每月谈: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与影响
活动描述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定于2012年8月16日上午9时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二楼多功能厅召开第三十八期“经济每月谈”,本期主题是“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与影响”。主讲嘉宾有国家粮食局原局长聂振邦、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张永军。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张永军:
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第38期的经济每月谈,非常抱歉今天会议的议程上有一些变化,因为原定主持人我们中心的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主任,因临时有事,不能来主持,由聂振邦局长来主持会议。下面把会议的主持交给聂局长,聂局长原来是我们国家粮食局的局长,今年初刚刚从粮食局局长的任上退居二线,最近到了我们中心来工作,聂局长这30多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农村经济和农业方面的管理工作。很多年一直在国家发改委的,原来叫国家计委的农村司担任领导职务,从最低层一直到副处长、处长有很长的经历,从98年担任粮食局的副局长,从99年底和2000年的时候担任我们国家粮食局的局长,他在粮食局工作的时间有10多年的经历,对于我们国家整个粮食流通和粮食市场的情况都非常熟悉。因为近期我们是考虑到国际市场上粮价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聂局长对这个情况非常熟悉。
下面欢迎聂局长给我们主持会议。
2012-08-16 08:56:39
- 聂振邦:
刚才永军同志把情况都向大家介绍了一下,我觉得今天与会各位媒体的朋友大家会理解,因为一点小的变化,使正常开会的时间推迟了十几分钟,请大家理解和谅解。因为都是年轻的同志,大家对经济工作,特别是一些敏感的问题都非常关心,也是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选了这样的主题。我这十几年一直从事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对这方面接触得比较多,特别是实际方面的问题比较多,特别是处理一些问题。今天选的主题是美国干旱对粮食市场的影响,最近媒体包括主流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都有所报道。因为美国这次干旱影响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久,目前看粮食总量的减产,尤其是玉米的减产已成定局,因为生长期已经过了,按照玉米的生长过程灌浆期的高峰已经过了,这样的话玉米会减产,它的玉米产量按照国土面积算,根据年初的预算它的产量的数量是比较高的,原来全球产量预定是9亿吨,美国玉米的产量可以达到3.7亿吨,现在估计减产要达到6千万到1亿吨之间,由于减产造成全球的粮价特别是期货价格的上涨,问题比较大。我准备的稿子是比较详细的。
2012-08-16 09:23:31
- 聂振邦:
大家关心玉米减产、大豆减产,由于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减产,因为是南半球的,美国一看是大豆减产,大豆价格就上涨,美国就播种大豆,玉米的面积减少,美国的玉米产量达到2.7亿吨,原来年初全球的粮食产量预计突破23亿吨,现在来看由于它的减产可能总量会下来。小麦我们国家整个长势还是可以的,我们夏粮获得丰收,这个媒体都报道了,而且我们收购工作很正常。目前对我们国内会不会有大的影响,这个请大家放心,我们建立了长期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体制机制,建立充足的储备,包括中央的储备和地方的储备,这个数量是很大的,加上今年的夏粮丰收。虽然今年是大雨,因为我们国家是山地型的国家,往往降雨以后带来粮食是丰收的,比如历史上1984年和1998年的洪水。这个请大家放心,我们主要是进口大豆,对外部依存度比较高,超过70%,粮食我们基本上三大主粮产品,包括小麦、玉米、稻谷都是立足于国内自己。最近这一两年少量进口玉米,数量不多,小麦和稻谷我们自己平衡,还略有盈余,最近国家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国内的粮食市场比较平稳,最近启动的价格收购议案,这个议案也受到农民的欢迎,当然在执行过程当中,局部的省份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这是局部的。看宏观,我们夏粮收购,小麦比去年多收购了840多万吨,这个数量还是很大的。早稻收购也超过去年同期的水平,超过90万吨,这个数量也是可以的,因为现在是收获高峰,紧接着是种晚稻。加上我们充足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保证我们国内的粮食市场稳定,这是可以做到的。由于输入型的价格上涨,有一些大豆进口,畜牧的饲料,价格会出现上涨,这也是可能的,我个人分析判断,从我多年的经验,我们国内的粮食生产情况,我们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我们的调控体制和机制不会出现大幅度上涨。现在国家已经采取了调控措施,最近有一部分玉米和大豆来充实市场的粮源,保持价格的稳定。
2012-08-16 09:24:15
- 聂振邦:
今年全球的谷物减产,目前来看南半球已经减产,北半球8、9月份陆陆续续开始收获,主要是一个供求关系,当供求减少的话,价格肯定会上涨。主要的情况请永军同志把要点跟大家说一下。谢谢。
2012-08-16 09:24:40
- 张永军:
我现在代聂局长把他准备的稿子向大家做一个介绍。刚才聂局长说了他准备的稿子主题是美国大旱对粮油市场影响的初步分析。我们知道,近期全球由于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粮食价格上涨,国际粮食库存减少,威胁到全球的粮食安全。面对全球严重的干旱和旱情的影响和粮价大幅上涨,我们国家对这个要高度关注,而且应该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避免受到国际粮价大幅度波动的影响,确保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聂局长的稿子刚才讲到有四个问题:一是持续高温和干燥天气对美国玉米市场带来严重的危害。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消费和出口的国家,它的生产状况对于世界玉米及粮食市场的稳定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今年6-7月美国发生56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直到8月初美国东西部地区才出现一些降雨,但是雨量很小,预计整个8月份继续发生旱情的可能性比较大。干旱对全球粮油的影响很有可能扩大。今年初,美国的大豆和玉米的比价降到1.9的低位,种植玉米的收益明显好于大豆,这个因素促使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但是农业部的报告显示,2012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达到3900多万公顷,同比是多增180万公顷,增幅接近5%。这在农业上弹性比较小,实际上播种面积增加5%,已经是幅度不算小了。美国农业部6月份的报告预测,在播种面积比较大幅度的扩大基础上,美国玉米总产量较上年增加6180万吨,全球玉米总产量也将由于美国玉米产量大增而首次突破9亿吨,全球偏紧的玉米供求形势会得到改善。但是进入6月份之后,在6月份发布的报告是反映6月份之前的情况,但是进入6月份之后,美国出现的旱情不断加剧,预期也不断调低,价格开始上涨,尤其是期货价格上涨比较多。美国和全球的玉米供求形势日益严峻。
2012-08-16 09:25:45
- 张永军:
这里有几个方面的情况:一是介绍美国玉米产区遭受严重干旱天气的情况。美国气候状况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主产区的降雨量仅为正常年份的55%,7月份为正常年份的61%,玉米主产区6月份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高1摄氏度,7月份高3.4个摄氏度,高温和干燥的天气持续这么长时间,给玉米生长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截止到7月29号,美国玉米作物的优良率降到24%,和上年同期62%的水平相比是非常低的。我们看到降了一半还多。这是88年以来同期最低的水平。
2012-08-16 09:27:01
- 张永军:
二是基于这种情况,玉米单产的预测值是不断下调,从7月份开始美国农业部还有其他的一些市场的分析机构都不断地下调美国玉米的单产水平。按照目前掌握的材料来分析,今年美国玉米单产有可能每公顷7845公斤,比去年同期降低15%。
三是根据这样的播种面积和单产的预测值,预计美国玉米的总产量会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下降。刚才讲到由于受干旱天气的影响,不光是玉米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其实美国因为有好多玉米的生长情况不太好,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地可能干旱非常严重,如果去收割的话,还弥补不了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玉米放弃收割的面积持续增加。7月份美国农业部预计玉米的放弃收割比率是7.8%,根据目前的气候状况判断,今年玉米的弃收率远远高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水平,如果按10%的弃收率,以及7845公斤/公顷的单产来计算的话,美国今年的玉米产量就降到2.75亿吨,不会比上年增加,反而比上年减少3840万吨,减幅是11.3%,比美国农业部最初的总产量的预测值3.757亿吨,减少将近1亿吨,美国玉米出口量占到世界出口量的50%以上,美国的产量减少1亿吨,不仅会影响到美国的国内市场,我的理解可能对全球玉米市场的影响会超过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比如国内市场偏紧的时候,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出口,出口的削减量比例上可能比产量的下降率还要高,这样的话,价格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2012-08-16 09:27:33
- 张永军:
四是美国近期玉米的期货价格连创新高,受美国玉米产量预期不断降低的影响,6月中旬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价格是大幅度上涨,而且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中间一度达到每吨323美元,根据现在的情况,如果美国玉米单产预测数据进一步下调的话,芝加哥期货的价格有可能还会继续上涨。7月下旬的时候,美国的高盛集团预计未来三个月内美国玉米价格将达到350.3美元/吨,这比我们看到前期的历史高点323美元/吨还要高出30美元,当然与总是会有些差错,我记得2008年的时候的美国高盛预测,我们可能对于预测的结果还是做一个参考。
2012-08-16 09:28:11
- 张永军:
五是中国国内玉米市场正经受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涨的考验,这里的影响也分为几个方面:一是美国的玉米到货成本超过国产玉米的价格,美国玉米近期到中国港口报价已经大幅度涨高,即使不将增值税计算在内,成本也大大超过南方国产玉米分销价格。截止到到8月1日,美国9月同期二号黄玉米到岸完税价格是2900元/吨左右,比两个月前的价格上涨了690元/吨,比当前深圳蛇口港东北玉米价格一吨要高出340元。二是美国玉米高涨之后,我国玉米应该寻找新的贸易伙伴,美国玉米价格上涨带动了国际市场价格走高,但其他的玉米出口国的价格涨幅小于美国,这就使得美国玉米出口优势降低,我国进口其他国家玉米的可能性会增加。根据聂局长他们了解的情况,阿根廷玉米运抵中国的成本是每吨2600元,目前广东地区的玉米价格基本持平,如果剔除13%的增值税,阿根廷的玉米运抵中国的成本是2320元一吨,比当前广东地区的玉米价格每吨低260元,在这种情况下,南美阿根廷的玉米可能相对于美国来讲价格上会有一些优势。三是玉米增产成为稳定国内市场的关键。因为受美国玉米价格上涨的影响,我们国家利用国际玉米市场增加国内供应的可能性现在显然是降低。美国干旱将导致6000万吨到1亿吨玉米产量的波动,使得实现国内玉米市场稳定的外部环境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实现今年国内玉米的丰收,就成为稳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内玉米市场一个关键的因素。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监测,近两年东北地区、华北、黄淮等玉米主产区的玉米种植面积是大幅度增加,目前北方主产区玉米长势良好,苗情普遍好于上年,可能今年雨水比较充足,到目前为止,东北和华北、黄淮地区农作物受灾面积明显少于去年,湖北、广西等地春玉米已经收获上市。市场反映今年南方地区玉米长势良好,玉米的质量比较好,增产比较明显,目前已经进入到饲料市场。小麦的供给充足,也有利于国内玉米市场的稳定,今年我国玉米消费量将持续增长,但是增速放缓,这是我理解的,确实是经济增速放缓,工业上用粮会下降,我们知道近期养猪方面,猪粮比价降到比较低的水平,生猪饲养的供给量也是会下降,增幅会放缓。在这种情况下,当然玉米作为最主要的作物,它的需求量确实会放缓,随着我们国家生猪饲养增长的放缓。
2012-08-16 09:28:49
- 张永军:
刚才讲的都是玉米方面的情况。第二方面,美洲大豆减产对于全球市场供应有严重的影响。这些情况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要高于预期。这里美洲不光是美国,包括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美洲是大豆的主要产区,生产情况怎么样会直接影响到全球大豆市场的供应。2012年初美国大豆与玉米的比价降到历史低位,曾经市场预期,美国大豆面积会减少,更多的农民将改种玉米。但是因为进入到3月份之后,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减产,季节是完全错开的,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减产之后,大豆价格出现了比较快的上涨行情。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美国的农民又不种玉米改种大豆,这种情况下致使今年的大豆种植面积高于前期的预计。播种面积的增幅大约是1.5%。截止到7月底,美国大都的结夹率达到55%,这个要过于去年同期的29%,以及五年的平均水平35%,今年美国大豆不仅播种面积增加,同时大豆的生长情况也比去年要好,比往年正常的情况要好得多。
2012-08-16 09:31:44
- 张永军:
第二,这些产区干旱的话会导致大豆单产的降低,到6月份之后,因为美国大豆产区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气温又持续偏高,中西部大豆主产区出现了严重旱情,7月底的一项调查显示,市场分析人员对2012年美国大豆单产的最高预估是2654公斤/公顷,最低预估是2406公斤/公顷,平均估值是2560公斤/公顷,这是9年来的最低水平。我们刚才讲它的长势比较好是在6月份之前的情况,因为受到干旱情况的影响,7月份之后对单产的预估又普遍下调。
第三,现在看干旱对于大豆的影响要小于对玉米的影响,可能生长周期处于不同的阶段。现在看后期的情况不容乐观,从当前的情况看,大豆受天气的不利影响小于玉米,有一些分析机构,这是占少数的,他们认为如果8月初的两周美国大豆产区受干旱侵袭的地区不能降雨,美国大豆单产可能降至2285公斤/公顷到2352公斤/公顷,这是近20年以来,除了2003年以外最低的水平。还有一些数据来表明,美国2012年到2013年度美国大豆总产预计7174万吨,比农业部的预估值要低1120万吨左右。出口数量也将降低到2480万吨,同比减少4.6%,大豆期货库存很可能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美国大豆生产情况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关键就是8月份的降雨情况是否正常,这篇稿子里没有掌握这方面的情况,但是确实看期货市场的情况,好像近期主要的粮食品种的情况来看,像玉米、大豆也好,价格都从高点有所回落,也许他们的干旱情况会有一定的缓解,这个情况目前怎么样,还得继续观察,还得看后续的情况。按照现在的情况,如果旱情持续下去,大豆减产的程度会继续扩大。这个影响和美国上半年南美国家,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的减产因素如果叠加在一起,将给全球的大豆市场带来供足失衡的隐患。
2012-08-16 09:32:16
- 张永军:
第四,美国大旱已经推动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飙升,截止到8月1日,芝加哥的大豆8月份合约收于618.1美元/吨,比上个月上涨27.6%,比去年同期上涨23.8%,说明中间出现过波动,可能有些下降。10月份的合约收于598.5美元/吨,比6月份初上涨29.5%,比去年同期上涨19.6%。
第五,国际大豆价格高涨将影响国内市场,国内大豆的市场供应还是有保证的。一是我国大豆进口成本大幅度攀升,受这个影响,我国大豆进口成本会大幅度攀升。在不考虑质量差别的情况下,现在看进口的大豆有可能比国产大豆一吨高出1000元以上,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监测,今年上半年我国已进口大豆是2905万吨,同比增长了22.5%,现在看这个进口是比较及时的。上半年进口之后,赶在价格大幅度上涨之前。但是因为在后期国内外粮种市场高度融合,我们国家大豆的进口占国内消费量的比较大,国内市场大豆价格后期有可能会比较大幅度的上涨。国际市场大幅度上涨,会推高国内的豆油和豆货的价格,对国内的粮食市场带来一定的拉动作用。二是临储大豆进入市场,后期的风险有保证,刚才讲到的,国际市场的价格会推动国内市场价格上涨,由于我们国家有大豆的储备,如果投放到市场上,是有利于保障后期的市场供应。
2012-08-16 09:33:21
- 张永军:
近几年,国家为了保护东北大豆生产者的利益,国家采取了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并且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大豆储备,国家有计划的开始销售临储大豆,临储大豆进入市场,就会使国内供应减少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而且今年上半年大豆临储数量增长。8月初大豆商业库存比去年同期要增加200万吨,而这200万吨不包括刚才我们讲到的储备的大豆,只是市场的商业库存,这个商业库存比去年增长200万吨。目前国内市场在供给数量上存在着有利于市场稳定的积极因素。主要是刚才讲到的赶在价格上涨之前,我们进口大豆有一个明显的增长。
第三方面,小麦的情况。现在看全球的小麦市场不稳定因素抬升。美国的大旱推高玉米和大豆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芝加哥小麦的期货价格大幅度上涨,这不仅是受到美国玉米大旱和大豆减产的拖累,一些主要国家减产的因素也推高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今年欧洲谷物产量的预测值被调低700万吨,澳大利亚政府的预测2012到2013年度小麦总产量减少18%,俄罗斯今年的谷物产量只有7500到8000万吨,预计比上年减少1400万吨。
2012-08-16 09:37:56
- 张永军:
根据这样一些情况,有几方面的简要的结论:第一,预计2012年到2013年全球的小麦产量同比会减少4.2%,美国农业部7月份的报告显示,2012年到2013年度全球小麦产量是6.6亿吨,比上年减少了减少2936万吨,减负是4.2%,2012到2013年度小麦库存的消费比降低到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农业部7月份预计2012到2013年度全球小麦的总消费量是6.8亿吨,比上年减少905万吨,减幅是1.3%。我们看到1.3%的降幅要比小麦产量4.2%的降幅低得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靠动用库存来弥补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的小麦期货库存数量会降低。
2012-08-16 09:40:16
- 张永军:
第二,预计到2012年到2013年度,全球小麦的库存预计到18244万吨,库存消费比是26.83%,比上年降低7.47个百分点。这个降幅是非常大的。
第三,国际市场的小麦价格已经创2008年以来的新高,监测的数据现时,近期国际市场的小麦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态势。7月份芝加哥小麦期价一度创下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截至7月31号,美国芝加哥的交易所,“红冬小麦”9月合约收盘价格是362.4美元/吨,涨幅是45%,因为去年同期比涨幅是31.3%,小麦价格迅速上涨有两个原因,一是小麦产量的预期降低,二是因为玉米涨价之后,通过玉米跟小麦的比价关系会提振小麦的价格。
第四,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大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影响有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的进口小麦价格会大幅度提高,随着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不断上涨,进口小麦对中国港口的报价也大幅提高。8月1号比6月初一吨上涨585元,涨幅31%,进口小麦的价格上涨有利于国内优质小麦价格的上涨。价格上涨尽管不见得是好事情,但是这种优质小麦价格的上行可以起到稳定国内优质小麦生产的作用。二是今年下半年,我国小麦进口数量预计大幅度降低,1-6月份我国累计进口是218.78万吨,同比比去年增加163.7万吨,增幅是297%,增长了差不多300%,是原来的4倍。由于今年我国小麦获得大丰收,多年产区平衡有余,加上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我国小麦品质的提高,预计下半年不会有大量进口小麦,由于近些年我们国家优质小麦的种植比例提高,我们国家过去进口小麦主要是从国际市场上进口优质小麦,过去进口优质小麦,由于近些年我们国家自身的优质小麦种植比率提高,这种情况下,对于优质小麦的进口也会有一些削减的作用。三是进口小麦需求会转向国内,原来小麦的需求有一部分是依靠进口来满足。现在会转向国内。
2012-08-16 09:43:01
- 张永军:
主要背景是国际上小麦大幅度上涨,这种情况下进口成本提高,对国内国外的需求的比例会有一个调节的作用。这样南方区会增加对国内优质小麦的采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国内优质小麦价格的上涨。
第四方面,提了几点稳定国内粮油市场的几点想法。因为聂局长在国内农业方面和粮食市场方面有常年的工作经历,他提的这些想法对我们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国家的这种下一步的政策也会起到影响。他提的想法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面对全球严峻的自然灾害,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以保证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宏观调控有力高效,确保国内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由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八年增产,今年夏粮又获得大丰收,秋粮的玉米稻谷长势良好,粮食库存和储备充裕,进口粮食的数量占国内粮食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很低,所以目前国际市场的粮价上涨不大可能对我国粮食市场造成大的冲击。由于大豆和植物油对外依存度比较高,输入型的通胀会导致国内价格上升,给其他进口的粮食品种带来一定影响,但是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上涨。由于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食品消费所占的消费比重是降低的,预计传导后价格上涨对CPI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资源约束性越来越强,国家政策制定和宏观调控措施的选择上,应采取以针对性强的有效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得到充分保证。
2012-08-16 09:45:10
- 张永军: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继续坚持主要粮食品种资本自给的方针,对于小麦、稻谷、玉米三大主要粮食品种,必须长期坚持基本立足国内解决自给,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反复,再回到原来的综合生产能力,则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生产会出现下降,特别是对玉米目前出现紧平衡的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控制深加工能力的无序扩张。玉米的供给主要保证饲料加工和必要的工业用粮,根据国内玉米的产量使玉米加工保持在合理和适度的水平上,做到产出基本平衡,要像稻谷小麦一样坚决做到“立足国内,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的战略方针,严防玉米成为“第二个大豆”,不要出现像大豆那样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的情况。我国是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大量进口粮食对国际市场影响很大,而且不一定得到粮源的保证,大量的进口粮食会拉升国内市场两家,对低收入缺粮国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我们国家的粮食进口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会带来其他国家的影响。对三大主要粮食品种,宏观调控的策略上必要时可采取适度进口和调剂的措施,以保证国内粮食产品安全。
二是科学合理利用国内市场进口食用植物油和大豆的作坊,力争提高国内的自给水平。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大豆超过5000万吨,食用植物油800万吨,国内自给率甚至低于30%。为了鼓励发展油料市场,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南方的冬闲田、山坡、岗地发展油菜籽的生产和木本油料,加强对大豆、油菜籽等油料品种的培育,提高国内油料作物含油率,提高植物油的产量。
三是对食用植物油油料和粮食品种进口调剂实行多边战略,采取进口多元化策略,不要仅仅从几个国家进口油料,以减少风险。对油料进口与农业走出去结合进行,不断提高我国在粮油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以维护我们国家的经济利益,并且保障粮食安全。
2012-08-16 09:49:58
- 张永军:
聂局长的稿子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应该说他对于美国干旱对我们国际市场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是分析得比较全面,也比较细致。会对我们国家无论是企业的决策也好,还是国家的决策也好,都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我就代他介绍这么多。下面我们请陈克新老师来介绍大宗商品,主要是工业方面的大宗商品价格和供求的情况。在这里我对陈老师做简要的介绍,陈老师原来曾经在我们国家的物资部和国内贸易部做信息方面的工作和经济研究方面的工作。目前他是在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担任首席分析师,陈老师长期从事生产资料市场分析预测工作,对这种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橡胶等等重要商品进行长期的跟踪分析,而且他所带领的在中商流通中心,对于大宗商品有一个分析的团队,是由陈老师带领在跟踪,因此还不光是他一个人在跟踪,他们是一个团队的力量,应该说他们常年的跟踪,对这方面的情况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在媒体上我们都经常能看到他撰写大量的生产资料供求和价格形势方面的分析报告。在这方面陈老师是国内生产资料形势分析方面有影响的知名专家。
下面欢迎陈克新老师给我们讲大宗商品价格的供求形势和价格的变化情况。我们表示欢迎。
2012-08-16 09:51:22
- 陈克新:
各位来宾,上午好。按照会议的安排,给大家讲讲今年以来大宗商品的价格分析以及趋势展望。声明一下不代表单位,是代表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我们整个大宗商品的价格是先扬后抑,震荡走低,如果欧债危机继续恶化,出现欧元区解体的极端情况,事实上这种情况不是说一定会发生,但是还是存在着可能性的。现在已经比较低迷的大宗商品行情或许可能会遭遇最后一击,也就是说,引发价格新的下探。同时,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之后,一段时期以来,大宗商品上面的阴霾最后会到来,靴子落地之后,市场价格会真正的触底。
先说说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整个态势。上半年或者1-7月份是什么形势?是一个先扬后抑,震荡走低。上半年发展态势来看,一季度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可以看看表格当中,这个表格时间比较长,我们可以看看从去年12月到今年的现在的6月,这个图里显示一季度是上升的过程。根据中商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到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比年初下降5.8,同比下降4.9。进入7月份以后,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滑,总指数是144.53点,比上个月下滑1.52,同比下降8.69%。图表是做到6月份,如果把7月份加进去,箭头还会往下。我们从上半年整个发展态势来看,我们说是先扬后抑,一季度是持续扬升的,到3月份CPI上升150.7点,比年初上涨4%。主要是进入二季度以后开始转跌。这是总的指数。
2012-08-16 09:52:21
- 陈克新:
下面看主要品种,大体上趋势也是先扬后抑的情况,我们监测的重要的大宗商品当中,谷物方面就不说了,我们主要说矿产、金属和橡胶类的。这些产品里面分品种来看,矿产、金属和橡胶类的降幅比较大。如果单拿出一项与去年同期相比较,矿产品是最大,下降19%,其次是橡胶类下降17%,有色金属下降将近17%,钢铁类下降13%。总的来讲,这些品种也是先扬后抑。
从6月份、3月份、1月份来看这是先扬后抑的态势。从这些商品的价格水平来看,首先是石油,是国际市场的石油,是大宗商品之王,在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一度下滑到80美元,最近又回来了,到6月末我们看煤炭,平均价格是702元/吨,比年初下降12%,总体下降的12.7%。国内天然胶的价格是21000块钱。7、8月份上海螺纹钢连续击穿到4800,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铁矿石是180到190美元。这是介绍了1-7月份和上半年整个大宗商品的态势。
2012-08-16 09:55:26
- 陈克新:
第二部分,讲一下原因分析。主要是需求乏力,首先是欧债危机严重的恶化,引发我们看7月份来看是什么情况,7月份的同比增长1%,这是6个月以来的最低速。主要的出口市场,7月份对欧洲出口同比下降16%。对美国的出口也回落。从环比来看,这应该是断崖式的回落,是不是7月份很特殊,这个数字距离负增长也就是一步之遥。对日出口也是下降的,大概下降1%左右。出口价格的下降,直接拖累了增加值,7月份的增加值是9.2,创下最低纪录。
其次,我个人认为前一段时间宏观调控对于欧债危机的恶化负面冲击估计不足,紧缩力度过大。这种冲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续的风险影响和外贸出口的萎缩实际上是产生一个叠加。如果我们能够提前考虑到欧债危机有这么大的冲击,对国内危机应该提前的预测到。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对于我们大宗商品是供大于求,是什么引起的?有一些观点是认为产能过剩,我觉得有点勉强,应该是需求乏力。从供应方面来看,今年以来特别是商品的供应释放是比较少的,我有一个表,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主要的大宗商品合计产量同比增长了5.3%,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了8.2个百分点,像钢铁,大家对产能过剩释放不多都有一些说法。我们就以钢铁为例,粗钢的产量上半年增幅仅有1.8%,比去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去年同期是10左右。而且粗钢产量的增幅在上半年一直呈现持续减速的态势,到6月份增速已经只有0.6。1-7月份我这儿有一张表,我们2月份粗钢产量同比增幅3.3,3月份是3.9,4月份是2.6,5月份是2.5,6月份是0.6,7月份虽然有所反弹是4.2,但还是属于比较低的水平。主要原因就是需求不足,需求滑落得更快。
2012-08-16 09:59:18
- 陈克新:
再看一下橡胶市场,累计产量是增幅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6个百分点,回落得更厉害。因为我们橡胶很多是进口,进口回落得更多。它的同期进口量同比下降1.6,整个1-7月份下降0.5。从供应来看,从国内生产来看,供应量并不是很多,还是需求在萎缩。看看橡胶市场的需求,1-7月份轮胎的产量同比增速是4.9%,比去年同期回落7.6个百分点。
煤炭的价格也有很大的下滑。前面已经说了,煤炭的产量增长并不是很大。价格为什么下滑,主要还是需求。因为煤炭主要是发电、冶炼需求,粗钢产量下降和发电量增速。比如上半年火电发电同比增长0.6,比去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大于求,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是供应过多,供应过多也是相对过多,因为是需求乏力,是需求不足。实际上产能过剩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问题。这是一个个人的看法。除了投资需求回落以外,比如船舶产量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4个百分点,工业锅炉是回落27个百分点,机床回落3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表明,主要还是需求的乏力。
2012-08-16 10:05:58
- 陈克新:
大宗商品是不是就是低迷回落到此为止了,我看还未必。但这是有前提的。我个人认为欧元区解体以后是市场行情的最后一击。我们的矿产品、金属、化工产品价格还会出现下跌。目前来看,欧元区解体虽然不一定发生,但是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应该要提高警惕。这里说一下,欧元区为什么说它存在着解体的可能性或者说风险呢?有几点简单的说一下,一是现在的财政政策,危机国家能否顺利的实施财政紧缩,欧元区已经进入经济停滞期,二季度是下降,由停滞转向了萎缩,还怎么紧缩,没法儿紧缩。二是希腊不退出,必须有新的救助,这个钱从哪儿来,谁来出,这是很大的问题,他们欠的钱太多了,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国债总额人均2万元左右,2万欧元是人民币20万,按照目前的水平测算,到2014年希腊要偿还的利息达到390多亿美元,相当于2011年GDP总值的18%。国际机构还在不断地向下调。三是由于债务评级下调,国际评级机构谁来出这个钱。四是这个危机还在蔓延,不是希腊的问题,比如西班牙在寻求外部援助之后,意大利也说要援助,要是希腊新政府的结果,因为有1000多亿需要紧急的援助,现在不仅是偿债的问题,还要借新债。假设这种局面真的发生,对市场行情还会有一击。这个价格比较敏感,钢铁、有色、橡胶、石油等等,不做具体的预测。
2012-08-16 10:08:30
- 陈克新:
下面讲“否极泰来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回升”。商品市场遭遇欧元区阶梯最后一击,出现新的下探,也就意味着利空出尽,大宗商品行情全面回升局面为期不远。原因一是欧元区国家巨额债务包袱基本卸除。最后没有解决办法的办法就是办法,最后就是这样,因为欧元区要是如果说解体退出,希腊你不给我新的钱,就会发生动乱,就只有退出,如果救货币,就会大幅度贬值,会大大增加出口竞争力。你到希腊那时候旅游,那时候的5千块钱就能享受现在很好的质量,这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例子。大家看希腊如果这么做会挺好,别人都会仿效。这样才能重新启动消费,我觉得最后没有别的出路,只能是这样。但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这也是没有办法。但是这样需求发动机重新启动,能够保证经济走上正轨。
二是世界各国不惜一切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的QE3、QE4、QE5都会推出,一直到就业恢复,因为那些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美元就会升值,美国也受不了,美国升值就是债务在增加,出口竞争力在下降,就业就会有问题,美国就会出现经济衰退,美国才不会这么干。这毫无疑义的。包括中国,如果这种情况会出现的话,外贸出口会出现负的,这种情况下用尽一切手段紧急对冲出口萎缩负面影响,保障经济较快增长与实现更多的就业。这最高的宗旨。
2012-08-16 10:13:42
- 陈克新:
三是流动性泛滥卷土重来。即使欧元区不垮台,要想救只能是欧洲央行向美联储学习,用欧元买国债,这也是能够挽救欧元区解体的办法。美国那么高的债务,不比欧盟少,但是美元还是很坚挺,就是美元不像欧元区达不成统一意见,如果能够不但的印票子,需要多少印多少,现在根本不需要印,就是电脑货币,但是就给一个信心,给了一个美元既能达到贬值的目的,同时货币的地位还没有动摇。这是非常高明的。美国的股市也不错。不管怎么说,流动性会泛滥,当然最后是全国性通货膨胀,肯定最后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这是拯救经济必要的代价。无非是引起通货膨胀而已,这是必要的成本,比社会动乱和爆发战争要好,还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不管怎么说,否极泰来,大宗商品的价格会触底回升。
四是价格跌落逼近成本,会引发减产。这里最明显的像钢铁、矿石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下跌,像粗钢,如果说现在的期货价格最低3500也就是一步之遥,3500是什么概念,是目前来讲平均的,如果跌破成本,就只能是减产。
2012-08-16 10:20:40
- 陈克新:
由于上述这些需求、政策、货币、供应等多方面因素的逐步聚集,使得商品市场行情在不断聚集能量,一旦“靴子落地”,利空出尽,意味着大量抄底资金势必汹涌而至。从中长期来看,大宗商品价格还是长期向上的,只不过暂时是因为欧债的危机和经济减速疲软这些所抑制,从长期看,人口的因素,成本的因素,还有提高生活质量的这些因素,再加上全球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因素,长期来看还是资金增长的最大瓶颈。即使价格下跌非常低迷的时候,还是要保持一个思路,如果国际的大宗商品在今后的某一个时期出现回升,我们现在的CPI回落就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对于未来价格的回升还不能掉以轻心。谢谢大家。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不代表单位。
2012-08-16 10:25:20
- 张永军:
刚才陈老师给我们大家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主要的工业原材料几种品种的价格走势,对于总体的走势以及现在的国际经济方面的之间的联系,从这样的角度对下一步的走势做出了判断,对于价格走势也好,或者形势的判断也好,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专家学者会有不同的看法。加上他长期工作的经验,我想对我们去分析下一步的走势都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下面是我个人讲一下对于大宗商品价格这种变化对中国下一步价格的变化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影响,主要从这个角度讲一讲。刚才聂局长的报告和陈老师的报告对于近期国内外的粮食以及生产资料的价格都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对于这样的一些变化到底会对国内整个的价格走势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主要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下。
2012-08-16 10:26:45
- 张永军:
大概讲的内容,一是2012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形势变化特征,二是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的因素,三是对于今年下半年和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形势做一个简要的判断,四是对于中国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第一,今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特征。这里分成几个小问题:一是总体上来看,今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下降的态势,但是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主要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工业品原料以及其他一些价格来看,它的下降幅度相对比较小,而且在最近两个月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上涨,而其他种类的商品多数是持续下降的走势。这是国际上非常有名的CRB现货的走势,我们看图的右端都是今年以来包括去年下半年一段的情况,可以看到,已经持续将近一年下降的态势,而且这种下降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这里面我们刚才讲到,不同的品种确实不一样,在这个图里,我们展示的一类是食品,一类是工业原料。这个红线是工业原料变化的情况,蓝线是指的食品价格的变化情况。我们会看到在今年实际上食品价格进入今年以来没有出现下降,最近两个月出现明显的抬头,出现上涨的情况。而工业原料的价格呈现一个下降的态势,而且几乎所有的品种都在下降,不管是能源类的也好,还是非能源类的也好,都是一个下降的态势。之所以出现这样下降的态势,需要从几个方面去分析,我们知道最主要的原因是反映供求变化的情况,从短期的角度来看,可能最主要要看需求因素的变化,需求因素我们看到今年以来整个世界经济和去年相比复苏的态势要差了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我们知道主要是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今年实际上欧洲经济整个出现下降的情况,一季度的时候,我们知道欧元区经济和去年四季度是持平的,实际上去年四季度和当时的环比已经出现下降,今年一季度是勉强的持平,没有出现下降。但是二季度刚刚公布的数据又出现下降的情况,大概环比下降0.3%的水平。经济的下降,不光是欧洲自身它的需求对于生产资料也好,对于消费品的需求下降,欧洲需求的下降影响全球经济的情况。像我们知道上半年美国经济是明显减速,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速都在下降,比去年四季度下降很多。这里美国经济的减速一方面是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像最近的美联储的主席伯南克讲美国经济的下滑是受到了欧债危机的影响,从我个人来看,除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他的影响之外,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在去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反弹是受到了前期出台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滞后的影响,这种滞后影响到了今年上半年,这种影响在减弱,同时又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这种情况导致了美国经济上半年连续两个季度的减速。
2012-08-16 10:35:29
- 张永军:
在主要的发达经济体里,只有日本经济在上半年是恢复增长,在去年的时候,日本的经济在上半年减速比较厉害,下半年有一个增长,但是情况也不是太好,今年上半年受他们出台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灾后重建投入开始发挥效果,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日本经济是在三大发达经济体里今年的表现是比较好的。
我们知道金融危机以来,带动世界经济增长一个最重要的动力是来自于新兴经济体,包括这几个金砖国家,今年上半年这些国家普遍都出现了减速的情况,像我们中国减速的情况是比较明显的。另外,像印度、巴西、俄罗斯等等,印度和巴西的减速情况比较明显,这里最主要是在去年的时候,这些国家普遍受到沟通上的困扰,被动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里有一个滞后期,对于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都有一些影响。当今年上半年还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外部环境恶化,这种情况影响更大。
这里不同的国家可能情况还有一些差别,像刚才我们讲到新兴经济体的情况,比如像印度,今年印度的情况是比较差的,巴西的情况也不太好,今年在1月份我们中心开中国经济年会的时候,当时讨论到今年整个全球经济形势的时候,我曾经提到过,今年整个新兴经济体的情况可能比去年要差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能看到,国际经济环境这种动荡造成了资本的流入流出方向捉摸不定,时而这些国家有资本的流入,推动货币的升值,过一段时间又会造成资本的流出。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自己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很多资金从其他国家要回流到欧洲去弥补自身银行体系资金的缺口。另一方面,由于欧债危机造成了美元对欧元比较明显的升值,欧元的明显升值又吸引了国际上很多资金到美国去投资,比如购买美国国债。欧美这两大发达经济体他们实际上从新兴经济体又吸收很多资金回流,新兴经济体普遍来讲资金流入量在减少,还有出现资金流出的情况,对于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本身就不好。还有一个原因,由于整个今年的世界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我们知道像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家对石油的出口,对于其他大宗商品的出口依赖程度比较高,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包括需求的增长放慢,甚至是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些国家它本身的国际收支平衡的状况也有一个负面影响。经常账户出现恶化,加上资本的流出,造成整个国际收支状况出现明显的恶化情况,使得他们的经济风险明显加大,这对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都造成了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2012-08-16 10:37:28
- 张永军:
现在看这是发达经济体,反映发达经济体的指标,把所有OECD成员国经济的先行指数做一个合成,在去年下半年是下滑的情况,这个指标领先于经济的变化,反映了今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整个经济普遍回落的态势。好在是进入今年以来,这个指数轻微的有一点反弹的情况,这可能有一点好的作用,下面对判断今年下半年情况的时候,对我们会有一些帮助。
今年国际上这种大宗商品变动的情况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第二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元汇率的波动。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国际上主要的商品交易也好还是包括投资,资本品的交易也好,大多数都是用美元计价。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汇率的升值一般都会造成商品价格的下跌,从历史上我们能看到比较明显的情况,(图),这是美国的PPI和美元汇率长期变化的走势图,这个图没有更新到最新的数据。如果更新到最新的数据也是这个情况,美元在贬值的时候,美国的PPI在出现上涨的情况,当然可能我们同仁们会问,你在这儿只讲美国的PPI和美元汇率的关系,并不能看到国际上的影响程度。这一张是中国和美国PPI变化的情况,我们看到这两个国家经济差异很大,整个经济形势,像去年中国经济增长很好的时候,美国经济还不是特别好的情况,有的时候美国在减速,我们在加速,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图是从1996年开始,大概有15、16年的时间,延伸更长,只不过因为中国的PPI没有那么长的时间,用其他国家的比较,美国和欧洲可以做更长的时间序列。看似PPI国内影响因素很大,我们能看到,像这个图中国的PPI和美国的PPI,走势大多数时间都一致,只不过在个别的时间段上变化幅度上会出现差异,但是趋势基本上没有相互背离的情况。在这么多年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明实际上国际上现在各国的生产价格的变化都受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大宗商品价格在国际上是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它们之间是统一的,只不过传导到不同的国家之后,上涨的幅度有一些差异,但是大的趋势应该是一致的。
2012-08-16 10:40:01
- 张永军:
这里除了中国和美国的PPI走势,后面还有一张图,比如中国的PPI和中国的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指数,也是从1996年以来这种变化的走势跟美国的大宗商品做一个对比,我们那个图能够更清楚的反映出来,我们中国的PPI也好,购进价格也好,都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比较明显的影响。
这样一种情况对于我们判断刚才讲的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我们判断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的形势以及判断它对中国会造成什么影响会提供一些帮助。对于下半年,还是首先从需求方面判断,刚才陈老师讲到货币因素这么多国家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经济恶化的情况如何利空出尽,终将出现反弹。他看到是更远的情况,他讲的一些因素在短期内这种影响还不会太大。这些短期的影响因素还会主导近期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态势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从主要的发达经济体的情况来看,今年看来美国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下半年还会延续,但是根据最近的一些情况,有一些机构预测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会有一点加速,比如像美国比较有名的机构,美国世界大企业联合会,它是受美国商务部委托是长期做美国的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他们认为下半年可能美国经济红有一点反弹,但是整个来讲,美国可能全年有可能达到2.2到2.3的情况。当然前不久,前一段时间IMF对于各国都有一些预测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随着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地修正。我说的美国世界大企业联合会,它的预测频率要比IMF、世界银行国际机构预测的频率要高,可能一个月会修正一次,如果出现大的变化,一个月会出两个预测结果。在美国经济预测的时候,我比较注重看美国世界大企业联合会等等做美国先行指数的机构他们的预测结果。
2012-08-16 10:45:19
- 张永军:
刚才我也讲到美国经济的情况跟美国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关联度比较大,去年三四季度的反弹跟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当中的影响有关。刚才我也讲到今年上半年的回落很大程度跟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减弱有关系。去年的时候,这个反弹有一个原因,美国当时因为对欧元升值之后,吸引了很多资金去买美国国债,在这时候这个因素跟QE1、2滞后影响的叠加,造成美国经济当时出现相对比较强劲的增长。今年以来美元尽管保持在高位,升值的幅度和去年下半年相比小很多。这种情况下,债券市场通过别的国家的资金去购买美国国债的效应,实际上也没有去年那么强了,尽管这个效应还有,近期OECD反映美国变化来看,对于我们上半年看指数回落有一个先导信号。近期美国的先行指数有一个轻微的反弹,对于判断下半年美国经济有一定的帮助。
(图)这是美国M1和M2变化的情况,这也没有来得及更新到最新数据,高峰期在去年,它的增速在提高的阶段实际上是在去年,到了去年年底到今年轻微下降,说明影响在削弱了。欧洲经济在2011年四季度出现一个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当时很多预测说很有可能一季度也出现负增长,但是一季度勉勉强强是持平,没有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但是现在二季度又出现了0.3个负增长情况。现在看不光是出现二次衰退的概念,总体上已经陷入衰退,这恐怕有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出现动荡。我们讲到新兴市场的情况有很多类似的情况,一是除了欧洲前期在应对欧债危机的时候,持续的采取财政紧缩的政策,确实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这可能有一些不当的地方,二是欧洲国家风险加大,尤其是欧债危机比较强的国家,像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这种国家,本来出现危机之后非常缺资金,但是情况恶化,即便有一些资金进入到希腊或者意大利之后,这些国家进入资金,也不会在这些国家长期的停留,尽管说从政策方面,欧洲国家的政策方面去援助这些国家,有一部分资金注入,但是资金很快会逃离这些国家,比如跑到德国、美国,如果这样的话,它的资金流出和货币的紧缩效应使得这些国家是很难有需求的增长。因为财政在紧缩,资金从货币方面在流出,欧洲国家分化的态势可能在比较长的时间会持续下去。那些比较差的国家要想翻身,确实是非常难,因为没有需求,产业上竞争力也不行,确实看不到翻身的希望所在。
2012-08-16 10:49:24
- 张永军:
刚才讲到上半年日本经济保持下幅度的增长情况,但是由于这种增长有刚才讲的受政策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下一步政策如果减弱的话,显然它的经济增长动力也有可能减弱,因为本身日本经济长期的增长动力本身就不强。只不过是靠这种政策刺激实现了增长,如果这种政策刺激的力度减弱,这种长期的问题没有解决的话,确实恐怕还是会出现问题。像最近日本刚刚出现的增税的法案,到底对于日本经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比如一方面增税之后,日本的债务风险一定程度上会减轻,但是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紧缩的效应,对于整个经济增长不见得有利。到底这两方面的因素相互叠加之后,对经济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现在还不好判断。历史上,曾经有一次也是提高过当时的消费税,在90年代的时候提高过,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当时提高消费税在一定程度上是引发日本经济长期低迷非常重要的原因。对于这个效应,我们可能要从两面来看。我们讲得比较多的大型的新兴经济体的风险加大,现在经济增速有可能会继续下滑。
总的来讲,前面我们讲的这些所有的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经济体的情况来看,国内的需求要么是扩张的步伐在放缓,要么本来是比较低的情况,有的是下降的,总的来看这个需求的情况是比较低迷,这些情况对于大宗商品的价格短期内是很难会形成比较强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讲到美元的汇率,美元的汇率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美元汇率市场的变化确实是非常难以捉摸的,以前得过诺贝尔奖的克鲁格曼曾经专门写过一本书叫《汇率的不稳定性》,原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非常知名的宏观经济学家多伦曾经讲过汇率这种波动哪怕是从事后看,这种波动的不稳定性可能都很难去解释,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影响美元汇率就是最主要的计价货币的汇率还是债务危机,如果说下一步这种债务危机的措施不能很好的执行,还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话,欧债危机还会出现波折,欧元兑美元还会贬值,这种情况下美元升值对于大宗商品价格是有一个抑制性的作用。
2012-08-16 10:53:36
- 张永军: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有利的因素,刚才陈老师讲到各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跟价格的变化是一个正向的关系,这个图上展示是美国的M1和美国的PPI的关系,M1的变化确实跟大宗商品价格是正相关的,而且略微有一点超前性。但是这个因素的强度从幅度上来看,两者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够强,因为在历史上比较早的时候,曾经有学者把M1作为生产价格或者批发价格的先行指标,后来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尤其是两次石油危机之后,大量的时政分析认为,美国的M1和PPI做了一个比较,它的可望性越来越差,曾经有一本书是国内有翻译的,是《金融与经济周期》,里面讲到M1是生产价格的一个蹩脚的先行指标,领先的效果在历史上比较好,后来越来越差。其实这里主要的要看你的货币,因为你的货币发了之后是不是能形成真实的需求,还与我们刚才讲的到受美元汇率的影响,因此这种多种因素可能合成到一起,才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和美国其他国家PPI变化的情况。这个合成的情况,我们各个国家都会去做这种类似于比如消费价格的先行指数,我本人就做了国内消费价格的先行指数,从货币供应、汇率、需求等等这些方面都要考虑到之后,才能看起来它的效果要比货币供应量更好。
2012-08-16 11:00:06
- 张永军:
我们看到对于未来价格形势的变化,从需求的角度来讲,现在没有看到明显利好的消息。从美元汇率来讲,美元汇率近期像这种情况和国际经济整个不稳定因素比较多的情况下,美元作为一个最主要的避险货币,贬值的可能性比较小。现在助推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因素是看看美国会不会出QE3,像欧洲是不是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会不会加大等等情况,包括我们中国在放松货币政策,我们中国对于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这种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我们中国这种货币政策放松到底放松到什么程度,这些因素不管怎么说,放松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于下一步的商品价格会形成一定的支撑,但是这种支撑作用会有一些比如造成阶段性的反弹是有可能的,但是这种货币政策的因素本身的影响在短期内是抵消不了需求疲软以及美元比较强势这两者的影响。
刚才讲了这种情况,下面简单讲一下对于中国的影响。主要是两方面的情况做一些区分,国内往往在讲对国际价格,老讲输入性通胀的时候,往往把消费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不做区分,如果不做区分的话,很难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对于中国消费价格,实际上我们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受国际因素影响不大,我们刚才讲了像聂局长的讲稿当中也提到,我们国家近些年消费价格最主要的波动影响因素是食品价格,但是我们的食品价格也好,粮食价格也好,我们受国际市场的波动影响不大。当然近些年有所加强,但是到目前为止也不是很大。刚才讲到粮食价格,我们最主要的粮食品种除了大豆以外,玉米、小麦、大米,基本上受国内因素的影响。我们近些年分析消费价格都讲猪肉,实际上我国的猪肉的生产和消费这个周期由国内主导,受国际影响很小。只不过去年以来我们开始从美国进口猪肉,价格受到过一点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影响还是不够大。过去我们做过中国国内猪肉的价格和美国的猪肉价格做一个比较,在很多时间我们跟美国的价格走势是相反的,我们中国肉类价格在上涨,美国是下降的,美国的肉类价格比我们平稳得多,我们近些年上升的幅度很大。总的来讲,我们的消费价格受国际因素的影响不是很大。
2012-08-16 11:02:31
- 张永军:
生产资料的价格,我们刚才比较了,中国的PPI和美国的PPI高度一致,下面这是CRB指数,我们看到这个变化是非常一致的,连一些小的波动都能看到,都是一致的。因此,国际上的这种变化对于中国的影响还是很直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刚才判断整个的大宗商品价格恐怕是受这种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上这种价格很难扭转疲软的态势。我觉得国内PPI和购进价格同比下降的态势现在一直还是在加大的情况。这种同比下降的态势短期内很难扭转。如果到年底能够扭转这种下降的态势,就烧高香了。在年内扭转这种同比下降的态势就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大概的情况就是简要介绍这么多,不当的地方也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2-08-16 11:04:12
- 经济参考报记者:
我主要想问一下,您说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主粮影响不大,有可能影响到猪饲料,您觉得猪肉的价格大概在什么时候开始反弹?会不会受粮价的影响比较大?谢谢。
2012-08-16 11:05:31
- 聂振邦:
我先跟大家解释一下,因为过去我的工作范围也不包括这一块,所以要回答起来,如果我回答对了,就是越俎代庖,,如果回答不对,就是乱点鸳鸯谱。但是可以给大家提醒一下,刚才已经讲了我们国家的粮食对外依存度是很低的,主要包括三大品种,一是小麦,二是稻谷,三是玉米。这三个品种我们现在小麦大体上每年的产量是1.2一吨左右,可以满足我们国内的消费需求,而且还有结余。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品种的改良,有一些优质的小麦完全可以做到国内生产,基本上不大需要进口来调剂,但是个别品种可能有少量的进口。
第二,稻谷,我们产量去年达到2亿吨,历史上曾经突破过2亿吨,稻谷也可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目前唯一短缺的,由于品种的关系,像东北产的粳稻,就是我们所说的圆粒大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还有早籼稻,我们做了调整,整体来讲,稻谷可以满足国内需要。
2012-08-16 11:07:49
- 聂振邦:
第三,玉米,我们的产量也是连连增长,现在带来加工工业的用粮比较多,特别是非食品类的加工业。玉米的70%我们用做畜禽养殖的饲料,其他像淀粉、燃料乙醇,还有少量的居民的口粮,还有城市调整饮食结构会吃点玉米,在工业用粮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我们现在显得比较紧张,美国是玉米生产大国,是达到3.725亿吨,现在减少1亿吨,就是2.7亿多吨,由于受灾的情况,带来以后饲料的问题,饲料主要是蛋白饲料和能量饲料,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粉,我们的蛋白大量的大豆是依靠进口,1-6月份我们的海关统计数据是2905.3万吨,全年算下来就可以达到5800万吨,接近6000万吨也是我们历史的最高点,80%是解决蛋白饲料,由于豆粕的价格在上涨,我们现在的猪粮比价是6:1,还在合理区间,如果说原料成本的上升,玉米价格的上升,豆粕价格的上升,这样价格必然会有点波动,我们说传导型的。现在的养猪,农民养猪最新了解到的情况,大体上每头猪是赔100多块钱,猪粮比价带来的不合理,生产成本上升,生猪价格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没有合理的利润。
你提的问题,随着成本的上升,后续的价格要延续下去,为了保证生产的稳定发展和保证市场的供应,肯定价格会有一定的波动,输入型的传导会有一定的影响。
2012-08-16 11:10:06
- 路透社记者:
现在大家对玉米进口的状况非常关心,尤其是现在国际市场对粮食危机的说法比较危险,您刚才说我们对于主粮一直是国内主要供给为主,对于玉米的这种进口的态势,您怎么来看这个问题,您也讲到美国和南美玉米生产的状况,您怎么来看待我们国内怎么保障供应?
2012-08-16 11:11:49
- 聂振邦:
刚才我的文字材料已经请永军介绍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三大主粮品种。我个人的看法和实际走过来的路程以至于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长的路程必须基本立足于国内解决自给。即便是进口的话,在个别品种上,比如说小麦、稻谷自己可以有余,甚至还可以出口。由于玉米的加工业和养殖业发展过快,我们现在供求趋紧,个别的会进口,大家绝对不会大量进口,数量在我们国内消费量和产量微乎其微,很少,可能上不了一个百分点。如果大量进口粮食的话,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世界粮食的贸易量每年就2.5到2.8亿吨,玉米在1亿吨左右,如果我们大量进口玉米,把市场价格抬高,这样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就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可能负担不起,另外每个哪个国家会供应我们这么多的粮食,所以客观必须要考虑立足自给。
2012-08-16 11:13:53
- 聂振邦:
第二,如果我们的粮食完全靠国外进口,就是消费需求,当消费需求以后不能引导你的生产,生产必然会下降,会萎缩。这个下降、萎缩以后,当你有需求的时候,再反过来恢复生产能力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有的时候也是做不到的。比如耕地搞了非农业建设的占地,新开垦的耕地要做成熟地达到一定生产水平的话,或者营养元素比较高的,产出比较高的,是需要一定耕种的过程,甚至要过若干年,我们必须要从国内考虑,从国际考虑,从长远发展考虑,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也应该基本立足于国内来解决。
谢谢大家。
2012-08-16 11:15:22
图片内容:
- 原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张永军
-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
- 8月16日,经济每月谈北京梅地亚中心二楼多功能厅召开
- 经济每月谈现场
- 中国网现场直播
- 媒体现场提问
- 会议现场
- 经济每月谈现场
- 摄像机中的现场
- 经济每月谈现场
- 8月16日,经济每月谈北京梅地亚中心二楼多功能厅召开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原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
中国网 李佳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张永军
中国网 李佳
-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
中国网 李佳
-
8月16日,经济每月谈北京梅地亚中心二楼多功能厅召开
中国网 李佳
-
经济每月谈现场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网现场直播
中国网 杨楠
-
媒体现场提问
中国网 李佳
-
会议现场
中国网 李佳
-
经济每月谈现场
中国网 杨楠
-
摄像机中的现场
中国网 李佳
-
经济每月谈现场
中国网 李佳
-
8月16日,经济每月谈北京梅地亚中心二楼多功能厅召开
中国网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