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2015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活动描述
-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度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会“2015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定于2014年12月15日(星期一)14:30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李雪松: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向大家报告我们2014年秋季报告,实际上今天也是我们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蓝皮书的发布会。
我想主要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2014-2015年中国经济预测。第二,关于新常态下2015年的经济政策取向。
第一,2014年-2015年中国经济预测。
首先,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处于缓慢与脆弱的态势,新兴经济体潜在增长率下降。美国经济近期出现了复苏势头,其经济增速继续领跑主要发达经济体,美联储加息预期和美元走强,将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跨境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对此2015年中国要保持警惕。欧盟及欧元区经济复苏的进程放缓,进入持续缓慢增长的阶段。日本经济增速显著回落,日本中央政府债务风险的上升将显著影响日本的长期利率,未来发展难言乐观。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在经历了本轮经济周期的增长高点后,普遍处于经济减速过程中,对世界经济复苏的贡献率显著降低。世界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性、脆弱性和易变性,短期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较大挑战,长期则对中国在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舞台中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下,我们对2014年预测中国经济增长7.3%左右。这个预测结果比今年春季蓝皮书的预测结果下调了0.1个百分点,比2013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7.7%低了0.4个百分点,但是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合理区间。为什么这次预测是7.3%呢?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整加深,房地产投资增速显著下滑。二是制造业投资增速因产能过剩,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跌、融资成本高等因素而放缓。三是尽管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但因为融资制约、项目准备不足,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而难以完全对冲房地产投资及制造业投资增速的下滑。
2014-12-15 14:10:13
- 李雪松:
这张图显示,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结果,中国产能过剩的程度,这是显示企业设备利用率在显著下降。在2010年,我们实施四万亿刺激计划的时期,中国的企业设备利用率是78.3%,但是最近三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中国企业设备利用率都在72%多一点的水平,反映出我们产能过剩非常严重,产能过剩持续时间超过预期,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使得制造业投资增速比去年有了进一步的下降。
二、产业结构继续优化。2014年第三产业增速继续快于第二产业。预计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8%、7.2%和7.9%,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2、0.6和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3.和3.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连续四年提高,预计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无的比重为47.1%。所以中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自从2013年以来超过了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2013年进一步上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这两大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自从2013年以来已经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名义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高达51.8万亿元人民币。名义增长15.8%,实际增长15.2%,增速虽然比上年回落了3个多百分点,但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
2014-12-15 15:08:28
- 李雪松:
这个投资增速的放缓,刚刚也谈到了,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投资增速显著降低,另外一方面是制造业投资增速也有所降低,只有基础设施投资仍然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这张图显示,中国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率的变化。中间这个红色的曲线是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从2013年初开始到今年11月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去年增长19.6%到今年1-11月增长15.8%,下降了3.8个百分点。而其中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图中绿色的曲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由去年全年增长20.3%,下降到今年11月只增长11.9%,下降了8.4个百分点。而制造业投资的增速,去年全年增长18.5%,而今年1-11月只增长了13.5%,下降了5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速,去年前年增长21.2%,今年1-11月增长20.9%,基本保持在跟去年接近的水平。所以靠政府的微刺激政策,部分对冲了房地产投资增速大概8个百分点左右的回落,以及制造业投资增速大概有5个百分点的回落。
与此同时,我们的投资效应在递减,因为产能过剩加剧,这张图上显示,中国的投资效果系数,也就是说单位投资新增加的GDP的变化趋势。在中国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们每1元钱的投资可以新增加GDP大概5毛3。到本世纪以来,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一直到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我们每1元投资能够新增加GDP大概是2毛7,而最近三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投资效果系数降到新低,也就是说1元钱投资只能新增加GDP大概1毛1,这样的话,因为我们在传统行业、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一些新的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不足,高端制造业有大量进口需要增加供给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改革、通过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来释放这些投资的潜力,使得这些产生比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如果不进行改革,在传统领域进行投资,投资的效果在降低。
2014-12-15 15:09:15
- 李雪松:
第四,消费增长平稳。预计2014年名义增长1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6万亿元,增速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总体还是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我们的消费增长,今年有这么几个特点。这张图上显示,中间红色的线是总体的消费,比较热的,紫红色的这条线,表示通讯器材类的消费增长非常迅速,今年1-11月增长了接近30%。而与房地产相关的家具、家电、音像器材方面的消费,受到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销售增速回落的影响,这些消费增速都有明显回落。而中国汽车销售的增速也有比较明显的回落,目前,我们看图上这条黑色的曲线,汽车消费在今年一季度的时候,大概增长10%以上,目前1-11月累计增长只有7%左右。所以整个汽车消费增速有明显的下降。当然这与很多地方汽车在中产以上的家庭逐渐拥有了汽车,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对汽车进行摇号等措施有关。
房地产消费方面,因为房地产调控逐渐市场化,使住房回归居住的本质属性。这张图显示中国百城住宅新建价格以及同比涨跌率。蓝色的柱状是价格绝对值,一百个城市的平均价格今年3月份达到高点,然后绝对价格开始下降,到今年11月,还是在下降的过程中。价格的增速在去年12月达到顶点,这个图的右边坐标是增速,左边坐标是房地产价格,所以增速在去年底,房价上涨是最高的,然后开始下降,到今年11月,现在房地产价格同比增速是一个负增长。
这次房地产价格的调整,完全是库存增加,供需关系的变化,预期的调整,以及去年我们开始货币信贷逐渐回归正常化,一系列原因造成的。
在9月30日,中国实施了房贷新政,9月30日前后,这张图显示,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每周成交面积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总体来说在9.30新政以后房地产成交量都有所增加,但是从最近一两周来看,这个房地产成交量的增加,能够持续多久,具有不确定性,因为在12月第一周,12月1日到12月7日,我们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成交量开始有所下降。所以这样一个政策,对于刺激的持续性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同时因为整个房地产的库存量还处于高位。
2014-12-15 15:09:30
- 李雪松:
这张图显示的住宅的施工面积、住宅销售面积以及待售面积的变化。2013年、2014年,目前2014年1-11月房地产住宅施工面积在50亿平方米,而我们去年全年的住宅销量是11.6亿平方米,今年1-11月的销售面积是8.9亿平方米,而施工面积现在有50.5亿平方米。住宅待售面积是3.9亿平方米。这样的话,我们在建的和库存的量还不小。当然每个城市差别比较大,有的城市库存量更多一些,有的城市库存量可能属于适度水平,有的地方库存量没有这么大。
第五,贸易顺差有所扩大。预计2014年我国出口和进口仍然保持低速增长,但是全年货物贸易顺差将高于上一年。货物贸易顺差的提高,并不是因为我们出口增速上升了,而是因为我们进口增速下降了。进口增速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今年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调,特别是近期油价的暴跌。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使得我们与房地产投资相关的进口下降。今年11月份,前几天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11月份中国进口已经是负增长。这样一种状况下,我们在进口和出口增速都比较低的情况下,我们货物贸易顺差将高于上年。因为中国服务贸易是一个逆差,大概去年是1000多亿美元,所以货物贸易顺差可能达到3000多亿美元今年,我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可以达到2000多亿美元左右,使得我们整个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虽然进出口增速都是低的,但是对经济增长还是有一定的贡献。
如图所示,这是进出口的情况,11月进出口增速有了明显的回调,说明我们贸易并不乐观。
在中国对外贸易保持一个增速比较低的水平上,我们看到中国对外投资增长在加快。这张图显示中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一个变化。我们利用外资,2011年、2012年、2013年都在100亿美元的水平,基本上零增长的水平,利用外资不再增长,保持稳定的水平,就意味着我们通过利用外资导致的出口增长会明显放缓,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对外投资增长得很快,去年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只差了100亿美元,今年可能会进一步收窄,甚至有可能出现对外投资超过利用外资的情况。
2014-12-15 15:12:15
- 李雪松:
这张图显示我们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增长率,蓝色显示对外投资的增长率,所以我们对外投资增长率这些年明显高于利用外资的增长率。
第六,物价涨幅进一步回落。预计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7%,仍然处于通缩的区间。什么原因呢?一方面,我们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物价缺乏快速上涨的需求面支撑。第二个原因,中国持续粮食增产,使得粮价不存在快速上涨的基础。第三个原因,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最近油价暴跌,输入型通胀压力转为输入型通缩的压力。第四个原因,产能过剩较为突出,显著制约了工业品价格。产能过剩看来还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产能过剩的治理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现在产能过剩了,除了国有企业有一些投资,还有很多是民营企业的大规模投资。对于民营企业投资产能过剩的领域,还不太好治理,他是用他自己的钱,所以不太好治理,所以治理产能过剩需要一个过程,去这个杠杆,是不可能很快就达到的过程。
2014-12-15 15:16:04
- 李雪松:
刚刚是对2014年中国经济的一个判断和预测,这里面更重要的是判断,预测关系不大了,因为2014年也没有几天了。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对2015年中国经济的预测。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7%左右,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经济还是处于脆弱的低速增长,所以外需难以显著提升。第二,消费总体保持平稳。第三,因为制造业产能过剩以及创新技术相对不足,受到制约。房地产投资因为库存比较高,受到制约。基础设施投资还会发挥主要作用,但是也因为投融资体制的制约,难以更高规模的长期维持一个高速增长,并且投资回报率在降低。第四,当前投资对稳增长还是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在减弱。刚刚讲到,我们很多高端制造业产品需要进口,我们很多基础公共服务是供不应求的,还是需要大量投资的,但是这些投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释放它的潜力。
预计201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59.5万亿元,名义增长14.7%,实际增长14.3%,增速将进一步降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1.4%和10.4%,仍然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综合考虑到国内外需求因素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因素,预计2015年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6.9%和4.6%,外贸顺差会进一步比今年有所扩大。
2014-12-15 15:20:25
- 李雪松:
刚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进一步把稳中求进、适应经济新常态作为经济工作的总基调。2015年的宏观调控需要长短结合之策,把稳增长和促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宏观调控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尽管我们现在劳动年龄人口在下降,但是我们就业还是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包括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包括一些产能过剩产业,因为要解决产业转移或者关停导致的再就业的问题,还有一些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一些非正规部门,虽然也有就业,但是可能质量不高,所以要更加突出解决这些就业问题。另外一方面,要加强风险防范,合理控制杠杆水平。既要避免过快地加杠杆,又要防止过快地去杠杆。
关于投资消费和进出口,2015年在这方面要挖掘新动力,促进内需与外需平衡发展,使得我们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一些新的动力,挖掘新的潜力。在投资方面,要加快行政审批和垄断行业的改革,促进现代供给不足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另外,要加快落实3P模式,这是财政部今年做了很多工作,也出台了相应的方案,要加快落实。针对不同领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采取不同形式的3P模式,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积极性,要完善多渠道投入回报补偿机制,形成可持续的融资使用和偿还机制。因为这个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如果机制搞不好,它的作用很难得到有效发挥,所以投资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潜力。
2014-12-15 15:20:33
- 李雪松:
在消费方面,除了要继续促进居民合理的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对于部分库存比较高的城市,也可以考虑收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这样降低房地产的库存。还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大基本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促进居民消费,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逐步调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结构,提高基本工资的比重,优化工资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来促进消费。
在外需方面,可以利用当前大宗商品价格比较低的环境,增加石油等战略物资的储备,增加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积极引进技术装备和人才。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网络,以开放促改革。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先后签订了十几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到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但是,还要进一步提高自由贸易区的质量和水平,更多地与发达国家签订或者推动与他们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的谈判,签订更多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以开放来促进我们的改革。最近中央又把上海自贸区推广到广东、天津和福建,以开放来促进中国的改革,同时也促进中国的贸易进一步提升优势。
2014-12-15 15:28:01
- 李雪松:
在财政政策方面,虽然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要使得财政政策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切实实施逆周期的宏观调控,通过改革提高积极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效果。我们一方面有大量的财政资金没有盘活,因为我们现在是个多方面管理的体制,有中央基金收入,有地方政府基金收入,公共财政收入,支出方面有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条条块块比较多,限制了财政宏观调控的效果。实际上,如何来切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用于增加减税力度或者增加民生投资,完全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应有的力度,使得在稳定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好的效果。要适度增加国债和省政府的发债规模,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加快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营改增,使得营改增扩大到主要的服务业,产生更好的绩效,另外完善在营改增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
今年中央深改组推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案,2015年要抓紧落实这个方案,通过深化改革,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配合户籍制度改革,增加一般转移支付比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同时提高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效果。
2014-12-15 15:34:29
- 李雪松:
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面,要适度宽松,今年实施了许多定向宽松的政策,还要进一步坚持。加强和完善逆周期调节和风险管理框架,加强预调和回调。继续实施定向宽松的信贷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当前美元走强的背景下,基础货币投放的外汇占款渠道将有所减弱,像今年已经明显减弱。因为今年已经出现跨境资本流动,一种净流出的态势,对2015年,如果仍然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外汇占款的基础货币投放可能还会进一步减少,需要通过定向降准或者全面降准、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这些方式将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
根据外汇占款增幅减少的情况,要综合使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并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保持市场适度的流动性水平。今年央行着力构建短期利率走廊,加上中期政策利率的间接利率调控机制,以适应基础货币渠道变化的挑战,这些工具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因为现在短期利率有所降低,中期的政策利率也有所走低,当然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这需要通过综合配套的改革来解决。在必要的时候,2015年也可以通过降息来降低信贷资金的成本,提升市场的信心。
2014-12-15 15:36:51
- 李雪松:
最后,需要加快关键领域改革和配套,提高增长质量,扩展增长空间。我们2015年重点工作,一个是稳增长,二是促改革,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在新常态背景下,我们这个稳增长不是要搞大规模的刺激,不管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还是财政货币政策,还是从“三驾马车”方面来看,都是为了保证一种稳定增长,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一个合理的流动性水平,保持一个中性的操作,即使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者降低利息,也未必代表货币政策的转向,它是为了保证流动性的适度,还是一个稳健的取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快关键领域的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九个方面重点领域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我觉得除了这些改革,特别重要的是要加强他们之间的配套,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为发展的动力,纠正不合理的激励机制,让生产要素更多地从高耗能、高污染、高杠杆的行业中逐步退出,更多进入到绿色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促进转型升级。
当前,要利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水电油气运等资源型产品和基础产品的价格改革。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政策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企业上市门槛,大力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加大直接融资,加速股权和债权融资的市场化改革,为利率市场化打造利率曲线条件。
我结合总报告就介绍这么多,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2014-12-15 15:37:41
- 马援:
尊敬的李扬副院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首先诚挚地表示歉意,让大家久等了,刚才有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也是传达精神的会议,在座几位社科院的领导同志要参加会议的传达,不让请假。我们刚才听了这个会,主题跟咱们今天下午的发布会是相近的,听了这个会以后,我倒觉得对我们今天下午的发布会发布的内容更加有信心了。虽然发布会已经开始,我还是按照会议规定的议程,常规的规定动作还要走一遍。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会议主办方介绍一下领导和来宾。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研究员,社科院数技经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研究员,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部副主任金柏松研究员。另外是感谢在座的媒体朋友们。
研究和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一直是中国社科院的崇高使命和光荣职责。在中央刚刚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兴智库的意见当中,中国社科院被中央明确定位为国家级综合性的高端智库。近年来,中国社科院通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大力提高科研生产力,不断提升为决策服务、为现实服务的能力,陆续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影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成效的优秀成果。从去年开始,我们每年年底年初会举办一系列的发布会和报告会,向社会进行成果发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天的经济蓝皮书的发布会,是我们2014年度成果系列发布会的第一场。这个《经济蓝皮书》也是我们2014年度优秀的重要的科研成果,我想讲一下背景。
开展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及时进行经济研究前沿成果的发布,这一传统做法已经延续了很多年,也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天的发布会意义更加突出,大家都知道了,直接的背景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一系列重要的理念、重大部署的提出。刚才李雪松研究员已经就成果的内容做了介绍和说明。下面,我们就想请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就中央经济工作会召开的背景以及我们蓝皮书发布的宏观背景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2014-12-15 15:39:44
- 李扬:
我今天是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的主题,跟大家谈一谈我们的看法,以及我们的看法对于中央形成这些主题的一些作用。
我们都知道,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成为总结2014、展望2015的一个重要会议,而且由于在这次会上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叫“新常态”,它标志着中国经济以“新常态”产生为标志,划分了两个阶段。前面一个三十几年的阶段是高速增长,年均9.8%,从“新常态”开始,我们进入中高速增长。究竟速度是多少,大家都在预测,我想如果各位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成果的话,我们有我们的预测。看这个书上,关于明年就有预测,这个系列书里面,关于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一点也有预测。我很高兴,我们这个预测和中央的关于形势的布置,是非常非常的接近。当然,因为我们的研究在事先也提供给中央有关部门,成为中央做决策的重要参考。
“新常态”肯定是个很大的事情,不只是说我们认识经济形势要依凭它,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一个阶段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很多的内容都必须改变。我们说“新常态”,当然就有“旧常态”。如果从外在的区别来看,大家很熟悉了,增长率表,在过去的常态下,我们是高速增长,年均9.8%,在今后的新常态,我们速度就会没有这么高。比如说在我们的预测里面,明年7%,根据潜在增长率的预测,大概还有可能往后去几年,比如说“十三五”有可能也是在7%左右,甚至稍微右一点。这应当说是个较大的台阶,这是外在的表现,速度变了。
经济增长速度变了,速度作为一个总的指标,意味着一系列宏观指标都变了。GDP增长速度是衡量一国经济一个总的指标,构成这个指标的很多内容,比如说财政收支,也一并变了。现在大家可以预测的是,支出很可能还会增加,收入增长速度就不如以前那么快。大家都会算这个账,财政赤字有可能会有所扩大。
在老的常态下,年均10%左右的增长,考虑到物价,考虑到中国经济货币化,过去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是14%-16%,大概是它的常态。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落一个水平,它的常态可能就在12%-14%左右。利率水平理应下落。我们国际收支状况,因为我们在旧的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支撑的力量之一是我们的出口,如果说我们在新常态下,国际收支就可能会是一个基本平衡的状态。我们说基本平衡不等于收入就等于支出,而是说我们收支的差额限制在占GDP比较低的比例的水平上。雪松现在的预测是多少?
2014-12-15 15:42:04
- 李雪松:
货物加上服务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大概3%左右,比今年略有提高。
2014-12-15 15:50:07
- 李扬:
国际公认的是4%以下是安全标准,我们过去曾经达到百分之十几,最高一年是10.6%,很高的水平。那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2010年开始,降到了4%以下,这两年都保持在二点几的水平。国际收支这种状况,外汇储备相应的也是另外一种状况了,如果国际收支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差额,没有那么多顺差,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进入,于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货币供应的因素就会发生结构性变化。在GDP的增长、储备、财政收支、货币、利率都发生阶梯性变化的情况下,物价肯定也会发生变化,我们总的趋势应当说也是往下走。就业,按照常规来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就业应当下降,但是中国又恰好赶上一个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所谓结构性改革,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多依靠服务业,而服务业单个资本的装备和GDP的吸收量比制造业要小,所以一个等量的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会吸收更多的就业。所以我们会看到,我们就业水平又会在一个新的情况下,最近两年都在每年一千二百万到一千四百万,今年我们估计一千三百多万是一定能完成的,明年一千万到一千二百万也没有问题。所以我想,把握新常态,在外在的条件,也就是各种各样的数据,以GDP为龙头,财政收支、货币供求、利率、国际收支、物价、就业等等,都会发生一个阶梯新的变化。当然这个变化有很多是很好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综合地考量这个变化,这是外在而言。
我们分析形势应当更多地注重它的内在,就是导致外在的数据发生阶梯性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应当说是很深刻的,很长期的。我们不妨列举一些,比如说科技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支撑旧常态的是老的科学技术,以及这些科学技术不断地产业化,变成产业,变成GDP,变成就业。是这样的情况。现在全世界在寻找新的科学技术基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创新再创新,我们要转到这上面来。我们现在在新常态下,需要重新塑造我们科技创新的一套体系,重新塑造我们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变的机制,应当说这些年来,我们过去在旧常态下是不顺的,现在需要做。
2014-12-15 15:50:28
- 李扬:
再比如,我们的劳动力的投入。以前我们劳动力的投入是很多的,我们在刘易斯转折点之前,中国存在着几乎无限供应的劳动力,但是大概很准确地说,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力供应模式发生了转折,用我们蔡昉院长说的,过了刘易斯转折点。过了这个转折点之后,中国的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下降,然后再过一个阶段,总的就业人口的总规模也在下降。在这个变化了的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会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如何使得这样一个结构,使得支撑我们更好的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再比如,在过去三十几年里,环境保护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基本上是被忽略了。在新常态下,它一定会上升到非常重要的高度。我们经济学部有很多研究人员曾经议论过,我们根据什么议论呢?就是APEC,大家知道,APEC开了会之后,有了一个词叫APCE蓝,终于知道北京还有这么蓝的天。但是这个蓝天对经济学家是非常宝贵的一个试验,是一个受控性试验。我们现在几乎都可以很准确地知道,要想知道北京的蓝,蓝到什么程度,我们需要关多少企业,知道要限制多少汽车,在多大的范围里不允许从事一些污染的活动。这个APEC会议期间环境的一些安排,现在其实都变成了一套制度,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所谓雾霾的阈值报告,到多少程度黄色警报,到多少橙黄警报,再到多少红色警报。到黄色,哪样一些企业不许开了,哪些车就不许开了,到了橙黄色,更多的企业、更多的车不能开了。这在经济学中,我们说环境和整个经济活动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函数关系,就是有此就一定有那样的结果。如果你想要这个环境的话,你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比如说各种环保、治污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要空气达到什么水平,就必须对现有生产能力限制到什么程度,GDP当然就会相应受到影响。
2014-12-15 15:54:02
- 李扬:
经过几十年之后,我们非常清楚地认识,如果说我们的GDP增长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我们无法生存的环境,这个GDP我们可以不要。这样一个关系,到今天已经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它要构成我们新常态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大家也都知道,在经济工作会里面,对于治雾霾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次讲话,李克强总理的两次讲话,都多次提到治理雾霾会成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我们刚刚也讲了,雾霾的程度和经济活动活跃程度之间有什么样的函数关系,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能算得出来,为了达到一个好的环境,GDP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当然我们不是机械地应对这样一个函数关系,而是说我们要科技进步,在技术进步情况下,我们使得更高的GDP和更好的环境能够匹配,能够一致。现在是较低的GDP和好的环境才能匹配,这是不行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新常态遇到的很多机制性的问题。再比如说,我们在旧常态下,靠的是要素的投入,拼劳动力、拼资本、拼环境。我们在新常态下就不能靠这些了,因为要素投入已经穷尽,刚才说了人口的增长已经遇到了自然的限制,我们投资的增长,大家都知道了,在旧常态下,我们拿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一个代表性指标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在旧常态下平均每年26%的增长。前年就降到20%以下了,去年降到18%以下,今年降到16%以下,再往后恐怕会到10%左右,也就是说,在各种要素投入中,资本投入也是不那么可以依靠。当然,资本投入不投入或者投入少也有很多原因了,一方面可能是资本不够,这在中国应当说不存在,中国资本还是很充裕的,但是问题是,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下降了,资本投入下去之后,它的产出不够弥补成本,它就不想投入了。现在我们在金融领域中出现的问题,说是企业得不到贷款,看结果上是这样的,存在着金融机构多份谨慎、不给企业贷款的情况,也存在而且可能越来越多地存在着企业自己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的问题。理论上说,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下降,这种情况下,它承受不了那个财务成本,承受不了那样的工资成本,所以投入增长率在下降。要素驱动这条路不能走了,只有走创新驱动,创新投入的这条路。
2014-12-15 15:54:41
- 李扬:
这在新常态下,我想这些都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迅速地认识这个变化,迅速地适应这个变化,要迅速地引领这个变化。事情如果认识到了规律,我们可以引导规律,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所以党中央提出来,要引领新常态。这就是说,在今天我们经济蓝皮书发布,我们是年年发布,今年的发布于往年不同,就是在于它是在新常态的时期开始不太久发布的这个东西。
我顺便可以跟大家说一下,我带了几个小组,我们刚刚完成了关于经济新常态的研究报告,是关于论新常态,一个月后会在人民出版社出书。同时,后天我们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还会召开一个国际研讨会,讨论新常态,各位有兴趣欢迎大家参加。在这个会上,我们会把国内外对新常态有研究的专家都请到一起,来一次大聚会,因为关于新常态,国内有很多种看法,我们院也不只是一个声音,别的研究机构也有看法,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有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投资银行等等,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星期三到星期四一天半的会,就旨在把所有的这些英雄好汉们都请来,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做一个阐述,我希望能够发挥一个什么作用呢,在党中央、国务院这样一个战略转型的开始,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最大的智库,能够提供智力支持。我们也想借此和媒体们建立广泛的联系,大家一定会找到无穷尽的新题目,新常态下肯定是无穷尽的新题目,我们想下一步再进一步研究。
2014-12-15 16:05:15
- 李扬:
第二个方面,我再强调一下,说到新常态的时候,它的外在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了,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对于这样一个现象,很容易引发出一个结论,就是中国经济衰退了,硬着陆了。我们看到这个话不是一个人说的,很多人说,尤其一些国外的机构,有些借此机会再次唱衰中国,有些说明年6.5,还有说四点几,更有一些居心叵测的,拿中国和印度比,说印度明年的预测是六点几,中国恐怕三十几年来第一次落在印度之后了,借此唱衰中国。
大家有预测,我们很欢迎,每个机构、每个人的预测都有自己的根据,我想在这里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到中高速,绝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衰退,而意味着中国经济从此走上了一个放弃粗放增长走向集约增长,放弃浪费性增长走向增速提效的增长。举例来说明,中国经济过去增长速度很快,但是我们作为经济研究者不断地和一些同行们交流,同行们会质疑,尤其是日本的朋友和韩国的朋友,会质疑,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这么快吗?他们会热心地告诉你,我们可是经过这么高增长的,我们知道速度如果真是有9%和10%的话,那你的面貌应当不是今天这个样子的,应当比现在更好、好得多。于是他就认为,你们的经济至少统计上有问题。我觉得,这些朋友的讲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从旧常态开始向新常态过渡的时候,我们仔细一分析就发现,我们经济中过去确实存在着很多水份,存在着很多的浪费。举例说,我们知道经济增长,从需求面说,投资就是增长,所以投资增长速度百分之二十几,马上经济速度就可以到10,现在也是这样,要想让速度提上来非常简单,4万亿政府投资、10万亿银行贷款上去,经济增长立刻是两位数。但问题是,当经济增长速度因此而上去之后,那个投资有没有形成生产能力呢?有的摇头了,确实很多没有形成生产能力,有的可能永远是半拉子了。我们想想,我们小区旁边有多少拆了之后没有盖上的路。放眼看有很多城市,多少是西边开一个、东边开一个,换了一个领导北边又开了一个,把前面弃之不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很熟悉情况,他说了,以后城市建设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能说老变蓝图。毫无疑问,这种没有形成生产能力的投资,已经形成了GDP,浪费啊。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经济中,生产能力是形成了,但是它形成了过剩的生产能力,厂子盖好了,征地拆迁,引进设备,投资下去了,GDP都上去了,但是不能开工,不能支撑这个GDP。我们都知道了,中国经济最近这些年来主要问题,我们经济结构主要问题就是产能过剩,我们现在还在为我们的产能过剩头疼,还要采取措施,吸收一点、转移一点,再消灭一点。
2014-12-15 16:05:29
- 李扬: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过去与过度投资、与过剩投资有关的那些GDP,那些都是水份,我们把它挤掉。如果说我们从旧常态的高速度落到新常态的中高速度,就是挤了水份,我想谁都会有这样的结论,这是一个提高质量的变化,是一个提高效率的变化,是我们值得欢迎的一个变化。
就是说,我们这个新常态是这样一个情况。这个情况其实是得到数据支撑的,我们看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三驾马车的贡献,基本上出口的贡献为负,国内消费需求和国内投资需求一对一半。对外部门基本不变,消费需求缓慢增加,投资需求缓慢下降,导致了GDP下降。这个结果是非常清楚的。我们实际上回避了那些形成生产能力变成过剩生产能力,形成GDP但确是虚数的GDP,刚性的增长速度是高质量的增长,所以有质量增长是一个有效益的增长,是提高生产率的增长,这样的增长,上世纪我们就希望这样,我们要减少对国内投资的依赖,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在上世纪末我们就提出这样的战略要求了,今天它终于到了,我们有什么理由说它是经济衰退?我们不能叶公好龙啊。所以这个情况是非常清楚的。
创新驱动问题,我刚才已经讲了,过去的增长靠拼人力、靠拼资本、拼环境,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靠创新了,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不得不靠创新。所以,我们说新常态,也不是说你马上就能够一种非常健康的新常态,就能够唾手而得,要经过努力,而且还要经历痛苦。虽然说有些无效投资,但是有好多地方没有投资,就没有产业,许多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地方政府没有税收收入,还是要经历一些痛苦的适应阶段的。创新驱动也是这样。
2014-12-15 16:08:42
- 李扬:
其实我们要仔细看看中国创新驱动的过程,就看得很清楚。中国最早的创新,引进学习是我们的创新,过去创新驱动是和对外开放是连在一起的。我们最先引进产品,接着引进投资,引进人家的管理,后来引进研发,跨国公司把研发中心放到中国来。但是到一定程度,它就不可能再让你引进了,因为你已经体量这么大了,所以我们就必须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比如说专利申请量,我印象在上世纪末我们专利申请排好几十位,去年我们排第一位,就是说已经开始刺激这样一个健康的创新活动的发展。当然,进一步的指标,就是你专利的使用转化率,我们专利的申请量已经够了,已经很大了,但是专利的转化率还不够,所以在去年这一年里,我们专利转化率提高得非常快,因为别的东西不可依靠了嘛,我们只好靠智力,靠创新驱动,这都是非常好的变化。
我刚才讲了一下生态文明的建设等等,都是在一个中高的增长速度水平上,都可以实实在在地推进了。其实还有一个,现在一些研究文献都比较少地关注着,就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能绝对地说,但是我们可以大致地说,经济增长速度高,资本所有者在整个蛋糕中分的份额就大,因为这个也很简单,不论你怎么定义经济增长,它都是从投资开始的,先要有投资才会增长。投资如果成为增长第一要素,那么资本的所有者,肯定地位就比较尊崇,就比较重要,于是他就要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占据一个显著的份额,而且需要份额越来越大。这个情况其实是世界性现象。我们都知道,全世界都流传一本书叫做《21世纪资本论》,用了三百年的历史,用非常缜密的数理分析,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在这样三百年里,在生产领域资本统治劳动,在分配领域中,利润侵蚀工资,这个趋势基本没有改变,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有点变化,因为资本被摧毁了,这是非常值得反思的。
2014-12-15 16:08:53
- 李扬:
回想中国,中国说收入分配不公,初次分配都是党中央的定义,初次分配中工资占比过低,什么叫做工资占比过低?反过来就是利润占比过高嘛。所以,这样一些基本的规律,资本和劳动之间此消彼长、此强彼弱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都存在。我们现在需要提高居民的收入占比,我们需要因此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首先就要促进公平分配。应当说,经济增长速度到中高水平,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前提性条件。如此等等,我就列举一下,我想说明的问题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意味着我们过去很多梦想现在可以实现了,我们现在粗放的、外延的、浪费的增长方式,会让位于我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人更受到尊重,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上。在这个意义上,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的新飞跃。
当然,这个是理论分析,实践中我们也很清楚地知道,从一个速度落到一个速度,它的分配效应是不公平的、不平等的,有些人感觉好一点,有些人感觉差一点,有些人损失更多一点,有些人损失少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是有一些冲击的,要处理好这个过程。
要处理好这个过程,我觉得还是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大家要有定力,要能够应对这样一种变化,要冷静地应对变化。我的估计,就是这样一个过渡。我们过去平均9%多,接近10%,今年按照我们的预测是7.3%、7.4%,还是按照我们的预测,明年是7%,这个数字不小,因为跟我们自己比,这个很大了。你想中国经济这么大,0.1是什么意思,多少企业、多少税收、多少劳动就业,这个变化应当说还是有冲击的。但是这个冲击过后,我们会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面上,这样我们中国就真正能够实现中国梦,我们会成为一个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重要的大国。这样一个前景,用新常态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应当欢迎这样的新常态。
2014-12-15 16:16:10
- 马援:
感谢李扬副院长的解读,如果说雪松所长讲的是关于2015年度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的一系列的观点和结论,李扬副院长是为我们理解这些观点和结论更加宏观的从趋势层面、政策层面,理解这些观点结论,提供了一个参考的角度。
下面我们有请这个经济蓝皮书的出版方,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社长,也是各位媒体的老朋友谢寿光社长发言。
2014-12-15 16:19:30
- 谢寿光:
尊敬的李扬院长、马援局长,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2015年经济蓝皮书,我首先代表蓝皮书的出版方,向以李扬院长为首的蓝皮书的研创团队表示衷心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蓝皮书研创的有关各方包括新闻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借用刚才李扬院长或者今天新发布的这本蓝皮书所体现的一个主题的观点,就是新常态。其实,我们怎么认识新常态,怎么样引导它,刚才李扬院长已经做了很透彻的发言。今天我们新鲜出炉的这部蓝皮书,对贯彻落实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识新常态是个非常珍贵和有价值的智库报告。
我现在借用另外一个词,我们的经济蓝皮书研创25年,发布也是从1998年开始,有每年一度的和媒体人员分享这个智库成果的报告会,到现在为止18年了。这个18年,今年开始进入另一个新的常态,我主持了17场发布会,今天这个成果,大家可以看到,过去我们蓝皮书的发布,主办方基本上都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后来李扬院长主持经济学部工作以后,大概有3年左右的时间是经济学部。
今天大家可以知道,这个成果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度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的首场发布,主办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我记得我在很多皮书的场合,由于种种的原因,我反复会声明,这项成果是归某一个研发单位,或者发布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以自己的名义,每年发布的成果,确实它的成果非常多,但是以中国社科院的名义发布的成果屈指可数,这就预示着我们的经济蓝皮书,作为我皮书系列里最核心的品牌,在发布的方式上进入了一个新常态。主持这个会议的是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研究员,过去我只是出版社的出版方来主持,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这预示着什么?预示着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的决策,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兴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这个新型智库的最重要的方面,以它的重大的成果来开始服务于我们今天这个经济社会的转型,也就是说服务于我们今天经济的一种新的常态。
2014-12-15 16:20:27
- 谢寿光:
刚才李扬院长已经讲过,关于唱衰中国,因为经济下行,包括企业在内,会有切身不同的感受,对中国经济会有这样那样的忧虑。但实质上,通过我们这本蓝皮书,也通过今天发布的行为,可以预示着告诉大家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这个新常态就是一种新的有质量的发展态势,我们蓝皮书的发布会,至少有一部分也进入到中国社科院重大成果的系列里头。所以,我们也很值得期待。
其实,这个蓝皮书在我们二十几年的发布过程中,有时候的发布是会影响股市的升降的,我但愿明天我们的股市会从中得到一个更加乐观、更加健康、增加信心的信息,因为我们研究的客观报告,预示着我们将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所以,作为出版者,我也着这种期待,和我们媒体共同分享这样一部有价值的重大成果。
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2014-12-15 16:23:12
- 马援:
感谢谢社长,也感谢社科文献出版社这么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打造皮书系列,特别是他讲到了几个核心的皮书品牌,经济的、社会的、国际的,包括农村经济。刚才他给我们做了一个广告,我想,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借助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发布的平台,也借助中央刚刚提出来的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新理念,他的这套皮书成果的发行量可能会进入一个新常态,是增长的。下面有请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部副主任金柏松研究员就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作报告,大家欢迎。
2014-12-15 16:28:51
- 金柏松: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蓝皮书发布会的盛情邀请,给我一个宝贵的机会,向各位领导、向各位媒体朋友,汇报关于我对2014、2015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研究。我报告的内容,因为在蓝皮书当中已经有了全文的登载,其中四个要点拎出来给大家展开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
第一,如何看待2014年中国外贸的形势。海关公布了1-11月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3.4,其中出口增长5.7%,进口增长0.8%,与2013年比,2014年各个月的进出口额起伏波动是相对平稳的。
第二,2014年中国外贸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一是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高于加工贸易增速,占比2010年是45.7%,2014年前三季度已经占比提高到了51.8%。另外一半也就是加工贸易的占比在持续减少。同时,我们还看到,我们国家对外贸易如果分沿海、中部、西部,沿海地区的贸易增长速度比较慢,中西部地区贸易增长速度比较快,以往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贸易发展的不均衡态势、差距比较大的态势,持续在得到不断缩小、改善。
第三,民营企业发挥竞争活力。出口方面看,2010年,我们国家民营企业的出口占比27.3%,到了2014提高到了39.8%,外资企业2010年出口占比54.6%,到了2014年降到了46.3%,国有企业降比也是有3个多百分点。这说明,世界经济形势尽管比较困难,但是我国民营企业由于竞争活力比较突出,同样的困难局面下,我们的民营企业的出口还能够保持比较好的增长,说明他们的国际竞争能力更强。
2014-12-15 16:30:12
- 金柏松:
第四,我们结构的改善、转型的发展,就是出口品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以往我们说中国出口产品自主品牌少、自主研发的产品少。今天我们看到了,我们出口的自主品牌在逐渐增多,结构在逐渐改善。以往我们认为,我们出口的企业当中,海尔、海信、TCL、格力、美的等等出口金额比较大、品牌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第一批在出口和品牌发展方面比较成功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家电行业。
近些年,我们国家又崛起了一批新的企业和品牌,跻身世界前列。比如说在工程机械的行业三一重工、中联众科,在通讯设备领域,华为、中兴、小米,在交通设备领域,我们国家铁路行业有中国南车、北车,在汽车行业有比亚迪、长城、长安、吉利、奇瑞,在船舶制造业,有大连船舶重工、上海外高桥造船,在信息软件领域,我们看到有腾讯、电商阿里巴巴、京东等等,在世界的排名都是靠前的。
2014-12-15 16:33:25
- 金柏松:
二、对于我国外贸增速放缓的几点认识
从世界形势来看,从2011年到2015年,2015年是预测值,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增长速度,从2011年到2014年以及预计的明年贸易跟经济增长速度几乎是相当的,甚至在2013年我们的贸易增长还不如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这种态势是属于在世界经济贸易以往的历史当中十分罕见的,以往常态是,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都大大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为什么会放慢呢?这里面最主要的是世界经济的形势,从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发生复合性危机以后,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的时代。这个大调整,以往我们在蓝皮书当中有个专门的用词,叫超级调整。超级里面谈到的有三个要点,今天我在这里不重复了,依然是保持同样的看法。最关键的是,我们看到了,其中有一个调整是世界经济要实现再平衡,美国这样贸易赤字比较多的国家,要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要鼓励制造业在本国的发展,而不是听凭这些制造业不断向海外转移。奥巴马在取得连任的竞选时期就讲到,要在下一任期制定积极的政策,希望企业研发出的产品能够在美国落地生根,希望企业在海外的制造尽可能返回美国,使美国就业可以得到不断的复苏。这个政策在取得一定的进步、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同时我们看到了,世界投资2007年达到高峰期后,增长速度在放慢,放慢就意味着产业向海外转移的速度在放慢。在海外转移放慢,也就是说,这几年我们国家吸引外资的增长速度也达到了天花板的效果。既然我们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已经慢慢缓和,增长潜力很小增长幅度收窄的情况下,以往我们国家外贸的出口增长相当一部分是外资企业带动的,而现在既然外资企业来中国特别是制造业来中国的投资在放慢,在下降,那我们国家由外资带动出口的这部分效应也就大大减少,出现了贸易增长速度放慢、松散,主要是这样的一个因素。
2014-12-15 16:33:51
- 金柏松:
我们国家贸易增长放慢,今年1-11月进口增长了0.8%,出口别管怎么说还有5.7%的增长,差距比较大。这是什么原因呢?刚才李雪松所长谈到进口增长速度放慢是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是密切相关的。的确,2008年大宗商品价格CRB在6月达到610的高位,以后每年的高点都是逐步走低的,是这样一个架式。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贸易增长是在国际上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有一点点增长,如果价格不下降的话,我们的增长数量跟往年并没有明显的减少,甚至相应来说有所提高。
由于海关在统计出后的数量指数方面只有分行业的,没有一个全局性的,所以我只能个人凭着多年的研究感觉,我们国家进口的价格大概下跌了5-10。增加0.8,加上价格下降5,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我的实际进口只是增长了5.8%,5.8%和5.7%的进口其实是相差无几的。所以我们认为,看我们国家进口贸易速度放慢,各位媒体不用担心,不是说我们经济GDP下降得多么狼狈、多么悲观,最主要的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造成的。
更进一步的,我们可以说明的是,2014年,我们外贸出口增长虽然不多,但是进口增长很慢,贸易顺差获得了比较大的增长,达到了比较高的规模,国际上媒体或者美国又说了,中国是不是又启动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了?中国政府是不是又有意地通过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呢?你们不是现在人民币有意贬值吗?他可能有这种联想。我要说,这种联想完全是错误的,许多这样的依据。我们通过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完全可以计算出来,这个造成了中国的贸易盈余顺差的增加。
2014-12-15 16:35:31
- 金柏松:
我们经常学术上讲到,战后世界经济如果按照超长周期来看是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超长周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2008年,在这个超长周期,2008年结束之后,上一个周期结束,下一个周期还没有到来之前,世界经济处于一个调整期。在调整期增长速度自然就慢,所以贸易增长速度放慢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从超长周期的角度来看,它属于尾端,过渡时期放慢也是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不用过于担心。
三、2014年底世界经济衰退几率上升
2015年世界经济怎么样,我个人判断,经济衰退几率在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股市下跌,超出一般的调整意义,有可能演变成一场经济衰退。从短期的经济周期来看,一般五年是一个周期,2008年发生危机,2009年走出危机,至今经历了有五年。这五年之后,是不是要出现一个下行的经济衰退呢?我认为这非常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经济衰退几率上升的表现是资源出口的国家经济遭到重创,现在俄罗斯经济毫无疑问已经陷入衰退,巴西、澳大利亚、印尼经济都在减速。地缘政治动荡,埃博拉疫情还在泛滥,使得地区经济受损。以乌克兰的争端印发的俄罗斯与美欧日相互之间实行经济制裁,欧盟经济的复苏已经出现了曲折。我们看到欧盟从去年年末的时候,从欧债危机走出来,今年能够持续复苏的周期阶段。但是由于欧盟采取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它自身也受到一些损害,所以它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大幅度往下调整。
2014-12-15 16:39:57
- 金柏松:
现在希腊、意大利的欧债危机还存在着隐患,这些隐患有可能再次浮出水面。如果要浮出水面的话,也会使世界经济衰退的几率大大提高。
世界经济当中位于第三大的日本经济陷入了政策性衰退,2014年4月1日,由于提高消费税造成了它的消费大幅度降低,投资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出口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所以它的经济陷入了政策性的衰退。安倍昨天大选结果出来了,估计他会再次实行新的财政扩张政策和银行的积极货币政策,但是,从安倍经济政策的三只箭来看,从内容的详细解读来看,安倍的政策当中没有可以使日本经济根本好转的措施,或者说他措施的力度不能使日本经济得到根本性的好转。世界经济当中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也在换挡减速。
由于这些方面负面的影响,世界经济出现衰退的几率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2015年世界经济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动荡不安。但是如果不发生危机,没有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预测,2015年可以出口增长6.6%,进口增长5.5%。
2014-12-15 16:40:39
- 金柏松:
四、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周期
大家都很关心,大宗商品价格跌到什么程度是底呢?很多人问我,今天我跟大家汇报一下。上一个大宗商品价格的周期是2002年启动,到2008年夏季结束。当时以原油的价格为标志的话,达到了147美元一桶。而这个是从12美元升大147美元的长期持续上涨的一个长周期。在这个长周期当中,为什么当初价格会有一个这么长期的价格上升呢?首先是美元进入了长期下跌的周期,2002年,美元指数120,2010年美元指数跌到76,可以看到下跌的幅度是非常大的。在这期间,中国经济的崛起,不仅是发展速度快,而且中国经济的规模巨大化,已经很巨大了,又增长很快了,对世界资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中国对新增世界资源的产能大概吸收了50%,都来满足中国经济的需要。由于这样大量的吸收,导致世界的资源能源价格出现持续的高速上涨。
未来会怎么样呢?前面的因素分析完以后,首先我们看到,美元由原来持续的走软走弱的周期变为未来有可能长期持续的走强的趋势,这是180度的转变。第二,中国经济像以往的高速增长时期已经结束,中国经济未来是中高速增长进入一个新常态,这样一个新常态究竟增长速度是多少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比较一下,看到日本、韩国在中速增长是4-6%,如果中国考虑到规模比较大,东部、中部、西部这样巨大的差距以及存在的增长潜力看,也许中国还可以增长得高一点。如果按照北大教授林毅夫讲的,他认为理想的可以达到8%的增长速度,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我认为有可能4-6%的水平。这样一个长期水平,对世界经济、对资源的需求,跟以前比有大大的差距,以及我们还要看到,最近世界气候大会,我们在这之前,在APEC会议上,我们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就能源减排、碳排放,两个大国达成一个新的协议。在新一届秘鲁召开的世界气候减排大会上,这几天正在酝酿一个新的行动计划,也许要出一些新的结果,这个结果我相信肯定是积极的。
2014-12-15 16:42:09
- 金柏松:
别管怎么说,未来世界的碳排放减少是硬约束,碳排放减少的硬约束意味着,原油价格不管怎么跌,只要能够产生碳排放,我就要减少。也就是说,这个硬约束情况下,跟价格的敏感性可能关系越来越弱。原油价格往下降,我也不能再靠汽油消费增长。
也就是说,未来中长期看,甚至更远一点看,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由于需求逐步减少,它的价格应该是长期走低的趋势。长期趋势有多少年呢?我认为,下一个对世界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可能是印度,而印度与中国经济差距大概有十年。十年以后,印度如果经济发展顺利,对世界资源的需求也扮演新世纪十年中国这样的一个角色,那么世界的大宗商品价格优可能出现新一轮上涨趋势。如果没有印度这样一个发展因素出现的话,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仍然没有希望。
以上是我个人的简单的介绍。谢谢各位。
2014-12-15 16:47:52
- 马援:
感谢柏松主任。刚才经济蓝皮书课题组的三位主要成员向大家分享了他们今年的关于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的研究成果,我想这些观点认识和看法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经济现状,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能够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
这次发布会,刚才讲过是我们年底之前一系列发布会的第一场,在接下来一个月,中国社科院还要召开若干场综合性或者专题性的成果发布会,有关于重大人文成果研究的,也有关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成果,是中国社科院一年来研究成果的精华。我想这些成果里头,肯定有大家关心和关注的内容,我们也期待得到各界媒体朋友的关心和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4-12-15 16:47:59
图片内容: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15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5年《经济蓝皮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发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主持报告会
-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部副主任金柏松
- 2015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15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发言
-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部副主任金柏松做“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兼论转型时期对外发展重点”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15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15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中国网 郑亮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5年《经济蓝皮书》
中国网 郑亮
-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发言
中国网 郑亮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主持报告会
中国网 郑亮
-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
中国网 郑亮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中国网 郑亮
-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部副主任金柏松
中国网 郑亮
-
2015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中国网 郑亮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15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中国网 郑亮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发言
中国网 郑亮
-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部副主任金柏松做“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兼论转型时期对外发展重点”
中国网 郑亮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15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中国网 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