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访谈 | 外国使节看中国 | 专家学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网上直播 | 视频中国
 浏览中国网栏目

国土资源部姜建军司长谈“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中国网 | 时间: 2007-08-01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主持人]对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看来我们要事先进行评估,尽可能预防这个项目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如果一旦诱发就是“谁诱发谁治理”?

[姜建军]对,对于自然的是各级政府,因为我们有广大的农村山区,所以我们还有一部分地质灾害赋予了各级政府了。 

[网友]二氧化碳排量增加,全球气温上升,给许多灾害发生、病菌传播造了温床,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这也会催生更多的地质灾害吗?

[姜建军]有报道,全球温度增高了一度,主要是由于地球上的人类释放了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刚才网友提到全球气变暖是否带来更多地质灾害。根据台风、飓风近年比较多等现象,应该说气侯变暖,极端的降雨天气增多,将会在我国本来就地质灾害多发的基础上雪上加霜。咱们国家本身地质构造就复杂,地形地貌变化也比较大,山区多、平地少,过去降雨的分布就不均,天气变暖将导致气侯重新的布局。从过去一、两年来看,和全球气侯变暖来说这一系列的现象说明确实带来了极端气侯比较多和强降雨比较多,这也必然导致了地质灾害发生比较多。

[网友]预警预报对防灾减灾很重要,目前我国的地灾预警预报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也就是说一旦预测到可能有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发生,我们老百姓怎么知道,并积极做好搬迁或者预防等准备? 

[姜建军]网友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也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实际上我们国家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主要是针对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危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这种灾害从两个层面上所做的。一是我们开展了区域性的趋势预警预报,这就是百姓经常在中央电视台中可以看到的由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这是根据我们两个部门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对气象资料以及地质灾害情况的了解,两方面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进行分析所做的预报。 

[姜建军]这主要反映的是区域性的,从时间、空间和强度方面预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里面还包括单点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包括了群测群防的系统,比如在三峡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我们加强了专业的部分。另外群测群防就是在一些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我们发动老百姓通过简易办法进行监测。通过区域的、单点的和专业的方式做出预测,落实监测结果,并落实到隐患点上,落实责任人,发放明白卡,知道灾害的情况,说明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当灾害一旦发生以后,老百姓就要按照我们事先一系列的部署,预警、预报、撤离方案行动起来。 

[主持人]那总结一下我们老百姓能通过哪些渠道可以获取这些信息呢?

[姜建军]平时,我们在没有强降雨的过程中,前面我们也提到我们开展过群测群防建设,又通过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就是落实到了一张“明白卡”,这个“明白卡”非常细,滑坡体有多大,在什么地方在这里面涉及多少人,包括这个地区的监测人是谁,撤离路线,如何撤离,包括你向谁反映等等,是一张“救命卡”。

[主持人]那他们怎么知道这样一个预警预报信息呢?

[姜建军]最重要的也就是说百姓要关注天气。关注电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而有的地区没有电视我们还要通过广播系统去传达,警示各级政府和当地的百姓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防范地质灾害,这也是他们得到这种信息的渠道之一。第二种渠道就是各级政府主动以传递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老百姓。

[网友]不懂就问:近几年来,经常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看见或听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说法,老百姓如何参与群测群防?网友乡村人3030:请问姜司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有什么成效,据我所知,有些地方对此工作不是很重视,如没有监测经费等,今后将如何长期有效开展此项工作?  

[姜建军]我首先回答网友关于群测群防的参与问题,一般的群测群防是指各级县和乡的两级人民政府再加上村居委会组织它的辖区内的老百姓在国土资源部以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知识的培训,建立防灾的一些制度,对地质灾害的前兆、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加强巡查、排查,发现隐患问题以后要预告。 

[姜建军]通俗地讲是一种主动减灾的措施。那老百姓如何参与这个事情呢?主要是当地政府负起责任,要组织老百姓参与进去。老百姓参与进去以后就赋予了老百姓义务,他为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义务了解预警信号、撤离路线、避难场所,主动填写“明白卡”这就参与了其中了,构成了一张无形的防治地质灾害的网。 

[姜建军]第二是做好检测、监测、记录。自己家发现房子裂缝了,但是没有倒,你要报告一下,要做一些专业人员告诉他们的简易的方法,这也是参与方式之一。最后要及时掌握险情和撤离路线,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参与到群测群防工作当中,对他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了解知识,增强防灾意识和能力上从而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