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访谈 | 外国使节看中国 | 专家学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网上直播 | 视频中国
 浏览中国网栏目

国家资助政策、教师队伍建设和语言文字工作

中国网 | 时间: 2008-11-07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第二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化的情况。根据国务院的“三定”方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化工作划归教育部,具体事情由我们司负责。改革开放三十年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使我们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能够进入到计算机、手机、网络等,能够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最基本的信息处理。我们国家有传统文字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蒙、藏、维、哈、柯、朝、彝、傣等。这些民族的文字,还有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字,比如丽江的东巴文、西夏文、契丹文等,都已经能够进入计算机。一些民族文字具有基本的办公系统、印刷系统等。民族语言的网络、手机也逐渐发展起来。民族语言的术语标准化取得进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标准化、信息化,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到西部地区开发,关系到边疆安定。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使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达到汉语的水平。

第三个方面,对语言生活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国家语委建立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每年都向社会发布中国语言生活年度报告。最近,我们为了对中国语言资源能够很好的保存和利用,有利于普通话推广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国家语委正在做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希望把我们国家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和带有地方味的普通话用多媒体的手段保存下来,建立数据库。现在我们是用键盘和计算机交流,最理想最快捷的方法是用口语和计算机交流。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可以训练计算机,让它听懂各种语言和方言,包括“地方普通话”,从而提高语言信息化的水平,促进用口语与计算机的交流。总体来看,三十年来语言文字规范化和信息化重点实现了几个转变。

第一,过去只管人,后来人和机器一块管。到了今天,我们是让机器尽量服从人。一开始我们让人服从机器,要跟机器交流,就得用能让机器懂得的规则。现在希望让机器适应人,以人为本。所以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化应该实现机器的人化,包括手机。第二,由现代应用向历史文化发展。数字图书馆建立起来,就需要把古代汉字民族文字等信息化。我们过去采取的是用照相的办法照下来,这个办法不好,因为它没有办法进行数字加工,书仍然是 “死”书,只有数字化才能进行加工。第三,由大陆标准向国际化发展。过去做规范标准只管大陆,台湾、香港怎么做,新加坡怎么做、日本怎么做我们不考虑。我们现在希望大陆标准能够国际化。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的“海关”有三个:第一是物理上的海关,第二是质量检查,质量检查需要标准,因此规范标准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第三海关。

规范标准的建设是一个国家先进性程度的重要表现,而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是保证信息化和国家社会语文生活的重要保证。第四,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由强制规定向主动引导方面发展。语言文字规范最终是引导问题,而不全是行政管理、强制性问题。只有通过主动引导,让大家主动向标准靠拢,这样才是最好的办法。第五,语言文字标准化也逐渐由行政管理向社会服务发展。国家语委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处理好各种语言的关系,处理好语言矛盾,和谐的语言生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象征。谢谢各位。

中国网:大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一直非常关心,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崔邦焱:非常感谢大家都一直非常关心、重视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大家都知道,党中央、国务院把教育公平列为我们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我刚参加一个会议,袁部长讲推进教育公平在很大程度上,在很重要的方面体现在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推进落实教育公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怎么使中国大地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大家都知道,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党组、教育部各位部长和有关部门,包括和新闻媒体非常重视、关心和关注。

应该说这些年来,特别是上世纪末,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进展很大。我们的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都表示,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包括义务教育阶段,非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健全以后,当前是我们国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最完善,资助强度最大,财政投入最多,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他们的家长得到的实惠最多,广大人民群众、社会有关方面反响最好,教育公平这项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进一步落实的最好时期。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的认识。我们每年都要开通热线电话,接到的反映很多。但今年截至目前,我们只接到一个反映,就是重庆一个女孩反映上不起重庆师范大学,在父亲的坟前焚烧她的入学通知书。但是核查以后,这个报道是《重庆商报》报道的。核查的事实出入很大,这个女孩子亲自写了证明材料,她根本没有烧过入学通知书,也从来没有想过,她一门心思是上好学。而且当时的村里包括乡、县各级组织都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