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汶川特大地震、冰雪灾害,包括奥运会。但今年9月1日开学前后,是我们开学工作最顺利、社会反映最平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高兴的一个新学期。我们的周部长非常重视,亲自抓,高考完还没有判分数的时候,周部长就提出要抓学校,要保证“绿色通道”畅通。我们也专门开了新闻发布会、通气会,专门发了文件,抓的比较早,措施到位。但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政策体系完善了,学生上学有了政策。高校有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今年还抓生源地贷款,最重要的还有“绿色通道”、学费减免等等一些措施。义务教育阶段今年又推进城市的免费教育。这些好政策确保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地享受了接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逐步采取措施,加大教育投入,实现了义务教育上学不缴费、人民群众得实惠,非义务教育上学虽然要缴费、国家资助政策全方位,人民群众反映也不贵。在义务教育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从2001年开始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项制度开始试点。2005年在中西部地区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在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这些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多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为37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780万名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 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广到全国。这项政策惠及到1.48亿农村义务教育的学生。
改革以后,中西部地区仅免学杂费一项,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180元,初中生减负180-230元。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小学生平均年减负210-250元,初中生年减负620-670元。今年又进一步推行城市免费义务教育,这项政策将惠及全国2.59万所城市中小学的2821万名学生。这些年,不管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非义务教育阶段,一年都有一个重大举措。我从事这项工作很多年,一直分管这项工作,我自己体会是最好的时期,这些政策的实施国家都是要掏钱的。农民总结说“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今后,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还仍然需要得到党、国家、各有关部门进一步的重视,还希望得到社会各有关方面,尤其是媒体界朋友们进一步的关心、关注、支持和重视。袁贵仁副部长提出,在教育公平方面一定要抓好两件事,一个是协调发展,一个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协调发展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城市教育、农村教育、东部教育、中部教育、西部教育协调发展,国务院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很好的政策措施,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包括免费教育先从西部农村开始,再到中部、东部,再到城市,这都是为了协调发展。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对985、211建设可能不会有很大的关注,但是他对他的孩子,他身边的孩子,他亲戚朋友的孩子能不能上学,上不上得起学,他会特别的关注,因为这是他最切身的利益。所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我们必须进一步的关注,进一步做好工作。
中国教育报记者:这几年资助政策力度很大,效果特别好。但是我们在采访中发现新的问题。像国家助学贷款,要求学生毕业之后一两年内开始偿还,六年内还清。但是目前我们看到一些报道,银行经常公布一些欠贷学生的名单,银行说这属于不得已的办法。确实他们公布之后,有些效果,可能有些学生就会和他们联系偿还贷款的事情,有些学生找不到,银行就采取这个办法。我们采访时,学校和学生有不同的说法。学生存在一个情况,就是他们毕业之后收入不是很高,一时间无法偿还贷款。有些学校为了督促学生还贷采取一些做法,比如扣除学生毕业证,保证能够找到你。这些做法资助中心有没有相应的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听说要建立这样的一个诚信系统,来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偿还贷款,也保证银行和学校都能有比较好的关系。不知道咱们在这方面有没有好的办法?谢谢。
崔邦焱:这个问题的产生和形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我首先回答一个问题,高等学校,尤其是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我们的公办高中扣发毕业证催还贷款,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是不对的。因为这是两回事,毕业证是学校颁发给学生的学习证明。第二,现在国家助学贷款逐步进入还款期,确实有一部分学生违约。所谓违约就是没有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学校和银行都相应的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在网上、媒体上公布学生的姓名,我认为这是可以的。第三,我们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包括你刚才提到的信用系统。信用系统不是教育部做得事,我们主要是在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做好我们国家的征信系统,包括银监会,把我们的信息都纳入到系统里面去。第四,我们还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改进我们贷款的方式,进一步控制风险。生源地贷款的一个好处就是他的父母和学生为共同借款人。
现在大家也知道,高校确实很难,学生毕业以后,有很多同学可能还找不到工作,有很多客观实际。当然,我们还要进一步的改进工作,包括贷款方式、制度设计。中国青年报记者:我想问一下,刚才关于教师有一篇资料。我看到一个数字,05年的时候农村地区小学教师是465.4万,初中教师是281.4万。到07年这个数字就变成小学是341万,初中是143万。这等于农村初中、小学教师从05年的750.8万,减到07的461万,减少了268.8万,将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请问这两百多万的教师因为什么原因是减下去?因为,农村的初中小学教师的资源是相当匮乏的。宋永刚:教师统计数据有两个口径,一个是纯农村,一个是大农村。纯农村不包括县镇,大农村是包括县镇的。我刚才只介绍了80%是,是既包括县镇,也包括县镇一下的。这个数据需要进一步的确认,是明确口径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这几年教师的数量变化和几个重要因素有关。首先,它和地区人数是有关系的。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人口高峰有一个峰值的变化。我们编制主要是根据人数来合并的,所以自然就会有一个变动。另外,各个学段在某些时间段的实际需求是不太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