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翎雁
安 顿:刚刚我们分享了一部美好的电影,大家一定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但是,我必须按照论坛的模式,介绍我们的论坛和嘉宾。首先这是第四届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学术研讨会的第二场论坛,也是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网合作的中国女性论坛的第33场。咱们今天的主题是知识女性的社会家庭担挡与婚姻焦虑,女性与母亲文化精神的现代性问题,听起来是很大的一个话题,但是没关系,我们从刚才看过的这部电影开始交流。实际上这部电影看起来格外亲切,因为电影的原著小说作者是作家张翎,她一直是我们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的老朋友,所以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觉得王红旗老师和我还有这里所有认识张翎的各位,都是在跟张翎隔空致意。现在我觉得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大家,再给我1分钟的时间,来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嘉宾,今天的专家学者,这是一张非常豪华的名单。首先是这部电影的出品人和主演马翎雁女士,然后这边坐的这位是电影的导演海达先生。
安 顿 北京青年报记者
海 达:大家好。
安 顿:那么接下来从这边开始,大家很熟悉的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同时也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当代女性文学研究专家。坐在王红旗边上的是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姜秀花老师,姜老师身边的这位男士可以说是我们这个队伍中名副其实的“党代表“,《中国妇女报》的新闻主编代刚先生。再接下来,是清华大学哲学系的教授肖巍老师,南开大学的曹霞老师,她同时是当代文学批评家,还有来自中南大学的晏杰雄老师,他也是女性文学的研究专家。
坐在这一侧的几位分别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周显波博士,来自西安工业大学的白军芳老师,白老师身边是田美莲,她是中国科学院文学所的专家。还有天下易行文化公司的陈琳总经理,在陈总边上是知音集团的北京负责人姚海燕女士,这个豪华的名单宣读完毕。我觉得接下来这个程序,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我们以一种聊天和交流的方式,来完成下面这个环节。在大家发言之前,还是请主创团队马翎雁女士,导演海达来给我们谈一下,比如说创作的初衷以及改编的过程中的动人故事,请跟我们分享。
马翎雁:因为今天很荣幸跟各位这么多的教授还有博士,还有这么多的女性们在这里做交谈。我觉得跟大家在一起能够有一个学习的机会,能够倾听大家的一些建议。拍这部电影的当初,是因为我看了《空巢》,张翎老师的一部小说,里面的春枝感动了我,我有冲动的想去做这部电影,当时有很多人劝我,说这样的电影是没有市场的,不看好的。我当时很坚决的要把这部电影拍好。把它做成电影也经历过很多很多的挫折,在从改编、编剧开始,当时也找了有一些比较有名的剧作家来做这部电影的改编, 5个月的时间,剧本一出来我不是特别满意,不是我想表达的……我不知道在座的老师有没有看过原著《空巢》。
安 顿:看过原著。
马翎雁:春枝这个角色,她在里面占的不是很多,就有那么一点篇幅,但是她的坚强挺吸引我,所以我当时就想,要把这个人物放大。如果说结尾是原著的那种结尾,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所以这部戏很难拍也很难做,因为很多的东西分寸是很难把握的。当时这个剧本,(因为是3月份买的小说版权)11月份的时候出了七稿,还不行。很多朋友都说,那你就放弃吧。当时我很纠结,也很痛苦,包括资金的问题,包括剧本的问题,主创部和演员的问题,那时候的困难很多的。
马翎雁 出品人、主演
如果我想做成一件事儿,我肯定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往下走,当时就奔着这股劲,我就又去找了几个编剧,就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我把他们都叫到家里来,我就说,以他们这种年轻人的思想,我们再去探讨,来做这么一个新的东西。还有后面部分我们是边拍边写,等于是很大胆的就开始了。因为我想在2014年的三八节这个档期上映,所以时间也特别的紧,如果再不拍的话,可能三八档期就来不及了。最后的几十场戏都是我跟海达,还有另外一个写网络小说的,她也没写过剧本,就把她也叫过来的,我们是边拍边写。这部电影现在能呈现出来的,也有很多的遗憾,自己刚才坐在这儿看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里要能那样就好了,艺术的东西总是有遗憾的,我们希望接下来做第二部女性题材戏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经验来表达准确的东西。这就是今天我想说的,接下来我想听听大家对这部电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谢谢。
海 达:我就说两句,刚才马总说的特别对,任何创作吧,其实我们所有的话都在电影里面应该都说完了,在座的全都是专家,我刚才听是着重做女性课题研究的,包括本身可能就是女性,可能可以在一些社会学的范畴、人性的范畴来讨论这部电影。《一个温州的女人》这部作品它源起于张翎和马翎雁,这两个温州女人的精神碰撞,她们那种心有灵犀的东西,一种感同身受的东西,然后才有了这么一部作品去实现的可能性,我只是后来把它给完成而已,可能我会在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当会偏理性一些,但是这部作品它之所以能够呈现出来最初原始的冲动,应该是来自马翎雁对张翎这部原著的感同身受与情感共鸣!
第二、其实刚才王红旗老师说的特别对,它确实是一个纯粹的女性题材电影,这部电影它是从2012年的3月份开始,马翎雁和张翎老师在讨论版权的问题,一直到今年的3月7号,就是三八妇女节的档期全国上映,历时两年时间,这两年时间确实历经千辛万苦,马总刚只说了一些剧本的问题,其实有很多问题,因为我们这部电影投资制作成本是1500万,那么按照中国电影票房的分成比例,我们的票房要达到4500万以上才有可能保本,如果是纯粹投入的话,所以面临着特别大的经济上的压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拍电影是需要钱的,没有钱的话我们可能就会比较局促,经济上的压力特别大,包括剧本的压力,因为她一直不太满意,其实《空巢》是一个更宏大结构的作品。
我所理解的《空巢》,稍微交流一下,我对《空巢》的理解她就写了三段爱情,一个是教授和李延安的爱情,一个是教授和春枝的爱情,还有就是他的女儿的爱情。对,我认为是三段不同人物背景环境下的三段爱情故事,然后它是反映了非常深层次的人类情感,尤其是家庭的情感,也包括社会意识的东西,我们在这儿就不去讨论了,因为确实比较复杂。
海 达 导演
我们这部电影里边只取了一点点,就跟张艺谋拍《归来》一样,他只拍了后面的半段,可能就是小说的那么一点点儿,10张纸而已。春枝在小说里边不是一个特别主线上的人物,她是一小部分,我们把她这一部分放大,以她为中心做了这么一部电影。首先春枝在这个《空巢》当中她充满了一种性格的光辉,因为我们觉得电影作品,不管它的反映是什么,首先这个人物一定是要有性格,她的性格是充满了光彩,所以会选择春枝这个人物,把她作为一个主题去呈现。其实她身上承载了太多的一个弱女子,看上去是不可能承载的,比方说一些家庭责任,一些社会责任,一些离异母亲的生存状况,一种对空巢老人的关爱,一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她承载了太多太多她不能够,或者说也不应该由她一个人承载的东西。但是她确实都默默的承受下来。我们觉得这个人她即是有性格色彩的,她也是有人性光辉的,所以我们选择围绕她来做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也确实是可以把它理解成为,女性用自己的行为,从身体里边,从她的经历当中发出的某种呐喊。我们建国60年,前30年好像一直围绕着政治在行动,后 30年一直在围绕着经济在行动。我们希望,当然这部电影也许没有这么大的能量,但是希望在未来的30年当中,我们能够多关注一下人本身的生存状态,我们觉得政治搞过了,经济也达到一定的程度,接下来大家能够更多的关注人的生存本身状态。这个其实是这部电影深层的目的,只不过我们可能没有必要这样去说,因为在电影里面是不会这么去说的,但这是我们创作者的一种内心渴望。其实归根结底人是最有尊严的,我们觉得就是这样,就说这么多,可以吗。
安 顿:好,谢谢两位。我们在座的很多专家都是电影控,很难得有男性导演用这种非常温存的对女性的体贴来做一部电影。现在请姜老师来谈。
做客嘉宾
姜秀花:影片里面的线索比较多,就像刚才海达说的承载的内容太多了,承载的责任也太多了,可以不同角度去理解和阐释这部电影。就我来说,我比较看重的是这个保姆从一个跟这个空巢老人,也就是何教授之间那种很不平等的关系,到后来可以实现跟他进行平等对话,包括后来跟她的前夫也可以平等对话,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更强的谈判的能力,可以争取更多自己的利益和话语权。我觉得春枝是通过她自己一系列的行动,通过内心不断的变化和强大,通过各种策略的使用,达到了她自己对人生的一种追求。
我特别注意到影片里面有三个不同层次权利获得递进的节点或者转折,第一个是在教授生病的时候,她用的是温情牌,通过这样一个温情牌,她获得了教授对她初步的认可或者接纳,她暂时达到了留下来的目的,也可以和教授进行一定程度的谈话和沟通,这在一开始是不可想象的,这个教授是那么的居高临下,拒人千里之外,你没有办法接近他,并且他把两个人的领地分的很严格,他的领地或者说男人的领地是书房,而保姆的领域就是厨房,要求春枝不能僭越这个领地,但是通过她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她已经能够进入到她的书房。
第二个转折是在一次教授把春枝赶走但回来发现他很狼狈时,经过积极的沟通,让教授学做家务,提高照顾自己的能力,通过这样一个在行动上对教授的改造,让教授或者说这个男人能够开始跟她进入女性的这种领地,进入厨房,她经此提升了自己的地位,因为在厨房通常女人是主角,所以她有更多的话语权和领导力,这是第二次飞跃。第三次飞跃就是在菜市场教授看到切肉场面回忆起妻子自杀场面而触发的激烈反应,在回去之后,春枝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心灵对话,让这个教授对她产生很大信任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接受了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告诉他人生应该怎么活可以更有价值,可以更有意义,通过这样一次对话和争取,她开始能进入他的书房,可以和他谈论绘画、女权著作,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所以我觉得春枝在教授家地位的提高,权利的获得,是这个女性鲜明的人格魅力、强大的生活能力和责任担当的胜利,她本质善良、充满爱心、富有温情,懂得生存策略,她通过不同的方式一步步争得女人应该有的这种尊严和价值,我觉得这个是挺好的,给了我很多的鼓励。
从肯定女性价值或者女性生存发展能力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影片给了很多的肯定。但是在对女性形象的整体塑造上还是有一定局限,比如春枝对个人人生、特别是职业生涯的整体设计不突出,将春枝为了孩子进京学习作为其忍辱负重的一个重要支撑,未免使其有一定功利性。另外,教授和春枝最后的出场是以教授教书育人、春枝作为旁观者进行了角色地位诠释,未免使这样一个女性题材电影的落脚点显得不够高,女性的社会价值和作用某种程度上打了折扣。
王红旗
白军芳:我觉得,看完了以后心理有各种感觉,因为我翻了原著,看了一下电影,我觉得电影还是比较好的。在原来那个小说的基础上减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人物和情节,于是这个电影就产生了聚焦的效果。这个聚焦的效果如何呈现的呢?就是刚才王红旗老师说的,为什么把它叫做女性文本?我们看,原来小说的名字叫《空巢》,现在我们把它改称了《一个温州的女人》,表现出的主题就改变了。从反映社会问题到反映女性重要性的问题。这个女性的重要性是怎样呈现的呢?是一连串的生活选择表达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是教授出国还是不出国,教授选择不出国;然后,这个保姆留下还是不留下,最后要留下;再下来,留下了以后这个老头要不要接受春枝?要接受;那么接受了以后要不要帮春枝?要帮。于是电影的情节从最初排斥春枝(女性)到最后帮助她,作者就是按照这样聚焦思维的过程,把春枝的作用,她的推动日常生活作用一步一步推出来,把女人的重要性一步步的推出来,把家庭日常家务的重要性一步步的推了出来,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出女性劳动的重要性,在聚焦的过程中,被一步步的突兀了出来,整个故事不蔓不枝,精确凝练是为女性权利呐喊的作品。但是,这样的文本又诱发我的深思:为什么把空巢的问题,这个任务的解决要交给女人,包括刚才代老师也说了,我们党也要把党性修养的任务交给女人,使她们的“枕头风”和、廉、正、孝。那么如果形成一个模式:一个问题,男人看了说这个事情不好办,我们就不办了;而女人觉得,这个事情男人不愿意干,那算了吧,总的有人干,我们干了。这样的模式是令人深思的。
今天的论坛主体叫“知识女性家庭的担当与家庭焦虑”,这个焦虑就是家庭愧疚,是职业女性心中的一种痛,因为我很痛苦,为什么呢?因为我爸、我妈都80岁了跟着我住,我很焦心,老人要不要照顾?要;工作要不要?要;事业要不要?要;孩子教育要不要?要;和老公的关系修复要不要?要。好,没有一个敢否定的,跟着女人的职责的一个一个加码,你敢说不吗?就像电影里的田田,父亲有病,她一定是守在床头,哪怕自己离婚,哪怕没有工作,因为,角色定位于她首先孝,然后才是个人的生活,个人的工作。她敢不回来吗?不敢。但是,谁在捍卫知识女性工作的正当性呢?谁?没有人!春枝,替田田照顾了教授,但是,春枝却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的上学。是,教授接受了她们母女,但是,春枝的母亲呢?谁来照顾?女人可以不可以向这个社会说“不”?女人可以不可以为了自己的事业、工作,放弃一部分的家庭责任?谁将来为女人的工作权、事业权做些辩护呢?这是我看了电影的一些想法。很不成熟,不足为鉴。
编辑 张林 实习生李楠亦有贡献
做客嘉宾
曹 霞:首先特别感谢安顿老师和红旗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观看这部精彩的电影。我接着刚才肖巍老师关于“身份”的话题,身份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得很快,社会分层越来越细,土豪什么样子,底层什么样子,中产阶级什么样子,都有烙印。我觉得电影做得非常好的一个内容是让我们思考,我们能不能够挣脱自己身份的束缚,拥有一个更广阔的精神世界。春枝是一个保姆,层次身份很低,但她的精神世界却无限辽阔,特别强大。她进入教授的生活,不仅仅把他的日常生活照顾得很好,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他的心结,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力量的,所以后来我已经忘记了她的身份。我对她的印象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温柔的、纯净的、巨大的发光体,只要是围绕在春枝周围的人,一定会被她这种精神的光芒所照亮。相反的是,教授的地位很高,可是他的精神世界很狭窄,很脆弱,妻子一死一下子就垮了。
关于女性的身份问题,有一个女学生曾经问过我,她说她和一个朋友辩论,她的朋友说各个领域做的最好的都是男性,她不服气,但是她也觉得自己的辩论很无力,她就来问我。我说确实不可否认顶尖的都是男性,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女性不聪明,女性有问题,而是说女性现在承担了比以前更多的工作。比如说以前的男人三妻四妾,他的老婆们都不用出去工作,各有各的功能,大老婆负责经济,二婆负责家务,三老婆负责被宠爱,等等,但现在的女性承担了从大婆、二婆三婆到N婆的全部功能,现代女性是很累的。男性80%的精力花在事业上,20%花在家庭上,女性相反,女性难以有成就真的是很无奈,这个没有办法,必须去面对。
主持人:王红旗
特邀主持人:安 顿 北京青年报记者
时 间:2014年5月18日,14:00-17:00
地 点:中国网贵宾会议室
嘉宾:马翎雁、海达、王红旗、安顿、代刚、肖巍、姜秀花、曹霞、晏杰雄、白军芳、田美莲、周显波
活动报名:请将姓名+职业+联系方式发送至female@china.org.cn,报名成功会有邮件回复
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主任王红旗
助理 周显波
责任编辑 蔡晓娟 张林
联系电话:88828425
电子邮箱:female@china.org.cn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