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会议临近尾声。在大限接近之际,资金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各方高度期盼能达成协议并挽救坎昆峰会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快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探讨,都不可避免地转向资金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坎昆会议召开之前就被寄予厚望,让人们相信资金问题将成为此次大会的最大亮点。然而,进展远非人们希望的那样顺利。
担心:气候变腐败 援助变补偿
    在发达国家眼里,发展中国家大多政治不透明、腐败严重,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很可能会助长腐败,或者被腐败官僚侵吞、利用。这就是所谓的透明度问题、“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三可问题的真义所在。
    除此之外,发达国家骨子里还有一个伦理的担心,即给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变成了“补偿”。帮忙变成了赎罪,好人变成了坏人。对此,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在去年哥本哈根峰会上有过露骨表述。他说:“我们绝对承认排放温室气体到大气层的历史角色,但要说内疚或罪责或补偿,我是明确不同意的。”【详细】
野心:出资变投资 资金变武器
    发达国家一直试图利用资金问题大做文章,除了获得伦理上的赞誉、感恩之外,还要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实现政治、经济、伦理的“三赢”。将援助转变为经济利益,借援助之名行挣钱之实,一直是发达国家旧的官方发展援助饱受非议的重要原因。而利用气候资金赢取政治利益,也是发达国家一贯抱有的野心。照理说,倘若担心腐败问题,那么只要发展中国家同意接受“三可”就够了,为何还一定要中国等国家增加“透明度”呢?这些国家拿自己的钱,办人类的事,为何还要受发达国家核查呢?这种将资金当作武器的野心十分昭彰。【详细】
气候援助资金五大难题待解
    问题1:资金应为新的增量援助资金。根据哥本哈根协议,附件一国家承诺的快速启动资金须是新增资金,不可将原有国际援助改头换面,变为气候资金。
    问题2:确保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机制对气候资金来源、分配使用的透明性的监督。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机制内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气候基金的管理机构,确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员的代表性。
    问题3:发达国家强调援助资金以官方援助和私人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而发展中国家则担心发达国家私人投资的逐利性会损害发展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利益,因而强调援助资金应以官方援助的形式为主。
    问题4:气候援助资金能否兑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从发达国家的援助历史来看,还没有较为成功的先例。其次,由于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长期资金来源的不可预知性增加。
    问题5:一些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同为由,强调援助资金针对最不发达国家,拒绝向中国等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援助。【详细】
争取中国应得的气候补偿
    首先,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国际气候援助与投资机构,主动争取和利用国际多边和双边气候资金。
    其次,要明确气候资金使用的重点领域,使之与国际社会的预期和标准相符。气候基金资助的对象可主要分为适应、减缓和森林再造项目等。其中,发达国家更强调适应能力建设和造林等项目,这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中最需要资金的领域。
    第三,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应立足自我,走引进来,走出去的道路。中国目前的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在未来10年中还将拉近与美国的距离。如果不依靠自身力量,很难想象中国能够靠哪个国家的援助来实现大规模减排活动。因此,中国的减排活动必须依赖自身的资本和科技投入,走清洁发展的新路。
    最后,要充分利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作为排放权卖方的时间窗,以及中国在减排成本方面的优势,扩大中国在国际排放权交易中的市场份额,为企业发展争取资金支持,加快中国产业向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型。【详细】

    在气候谈判中,哪怕是最小的共识,都需要“资金”来黏合。哥本哈根会议结束后,各方终于达成了对于“快速启动资金”的共识,然而如今一些发达国家又开始在资金问题上玩把戏了。“快速启动资金”启而不动,没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只能沦为空谈。留给坎昆的时间已经不多,难道发展中国家最终得到的仍将是一纸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

中国网观点中国出品 | 责任编辑:接家东 | 联系方式:010—88828225 | 电子邮件:jiejd@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