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在对外宣传上,过于强调中国的历史久远、博大精深、神秘古老。年轻人也普遍认为,当代文化符号落后于传统文化符号。这会给外国人造成中国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印象,而神秘化就意味着会被边缘化。另一方面,中国通过举办盛会不断的宣告着大国崛起的主题,在强烈的国家荣誉感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下,中国形象更多的以一个集体的面孔出现。 |
|
中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功夫、书法、中医等传统文化元素”、“中华美食、中式建筑、旗袍等流行元素”、“熊猫、长城、兵马俑等特有物种或历史遗迹”、“孙子兵法、儒家思想等古代思想”,这是最受公众认可的中国元素。未来必须融入现代化、国际化因素,形成既有历史传承,又有现代感和亲和力的新的国家形象符号系统,才能融入世界话语体系,为国家形象增添新内容。 |
|
国际盛会: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自19世纪晚期以来,举办盛会就成为一个国家在全球阶梯上晋级的必要标志。这些盛会既是对迄今为止的成就的庆祝,也是对潜在实力的展示。而中国也认为,诸如此类的宏大叙事能够激发国民的荣耀感和自豪感,也最能直观地向世界宣示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但中国只是在重复过去大国发展的道路。某一天它将用另一种安静的方式来显示它的实力和地位。 |
中国希望在国际社会中树立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然而外国人说起中国,喜欢用的比喻都是“巨人”、“龙”、“狮子”等富有压迫感的“庞然大物”。当西方用“崛起”一词形容中国时,常常包含了对中国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忧惧,其中又混杂着嫉妒与敬畏。或许中国应该向好莱坞和西方媒体学学,官方做不到润物细无声,而民间和非官方的市场可以做得更好。
|
从20世纪中国形象整体或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的整体上看,中国具有两种肯定与否定截然相反的形象。一方面,“中国制作的国际形象宣传片,效果往往很难衡量。”,而另一方面,“在西方新闻从业者人本主义思想的背景下,记者的眼光更多地关注到百姓的日常生活。”30年来的发展巨变,导致了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北方与南方、老人与年轻一代之间都出现了天壤之别。外国媒体意识到,在谈到或者在报道中国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对象。 |
|
从政治到趋势:《时代周刊》的中国视角在《时代》等西方主流媒体的观察维度中,100年来,中国及中国人的形象如万花筒一般更迭变换,西方世界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文明,将这个国家正在创造的历史进行了充分的过滤和淘洗,挑选出符合他们口味的人物和事件。于是,中国在西方世界的眼里,呈现出了另一番风味。 |
从宏大叙事到普通人:外媒如何报道中国控制国际话语权的这些西方主流媒体最为关心中国的经济情况,其次是外交、政治。而涉及死刑等法律问题是外媒攻击最多的领域。同时,医疗卫生、环境也给中国人的形象带来不利影响。显然,它们更多以自身的标准来评价中国、甚至无视发展阶段的不同来说三道四。 |
|
中国1979年之后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因社会制度的不同造成的诸多隔阂在今日的政治与经济交往活动中有加强之势。在此背景下,展现今日中国公民的日常生活形态,更有助于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毕竟,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段幸福的生活、一颗保有尊严的心,比数字与产品更能打动人,更能将隔膜化解。每一个普通中国人,都是中国的代表。 |
|
公共外交:中国启动国家公关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个人,在对外交往中都会给外界传递关于中国形象的信息。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现在确实强大了,但并不表明中国的软实力也强大了。如何来表达中国形象,什么能够代表中国形象,如何用外国人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形容中国,以容易被外国人所接受的形式来展示中国,便成为一个新问题。 |
国家形象宣传片:没人可被代表国家形象在画家罗中立看来是《父亲》;在作家史铁生看来,是广袤的黄土高原。而对更多的个体来说,“国家形象”来自于切身的体验,来自于“小人物”的“小叙事”。宏大叙事让步入真实关怀的“国家形象宣传片”蕴涵着进步和文明,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自信不再维系于“宏大”,更表征着公众不再被“抽象”存在。 |
|
没有人能否认,国际公众眼中的国家形象往往就是由负责任的政府形象所直接代表,但企业输出的产品也是国家形象不可剥离的部分,至于国民个体,他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也成为国家形象不可弃用的现实注脚。正是这种种魔方般的组合,搭建出了原本虚无的国家间意象。 |
诗人余光中说:“当你不在中国,你便变成了全部的中国”。费孝通曾说,在自己的国家,你是一个公民;在国外,你是一个国家的代表。即便你不出国,也不与外国人打交道,但你生产的产品有可能代表着“中国制造”的形象,你工作的状态有可能通过各种传媒走进外国人的视线。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不需要刻意作秀,也不需要拔高苛求。形象就在生活中,形象就在细节中,形象就在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