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世界梦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包含着外国人可以来到中国做中国梦,中国人也可以走出去做中国梦。中国与世界共享中国梦,目的是为了世界更美好。毋庸讳言,要构建和谐世界,人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障碍要克服。然而人们不正是在克服一个个障碍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梦从国家的层面讲,“中国梦”的远景目标,是要为每个中国人创造最大限度的机会和条件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并为每个人的自由充分发展提供政治制度、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的保证。对于每个具体的中国人来说,“中国梦”的内涵和核心不妨用下面三个短语来概括:实现自我、回馈社会、拥抱自然。 |
美国梦之后,中国梦如何做?中国可以提供一个更胜美国梦的中国梦,就是曾经落后的国家的翻身之梦。翻身之梦的重点在于,倘若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在本国得到发展,生命财产在本国得到保障,他们之中的可移动的菁英,也就未必需要冒着谄颜媚外的嫌疑,藉着移民去实现所谓的美国梦。 |
“中国梦”将影响人类未来中国传统思想更加关注的是和谐、完整和万物的相互影响,而非只注意孤立的现象,这与欧洲梦更为接近。然而,中国传统的和谐之梦并未能造福于现代中国,以致中国日益贫弱。它必然被另一个百余年的“强国梦”,即现代化之梦所代替。 |
|
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中国机会,奋起直追“梯次追赶”,逐步提升国家竞争力,力争2020年进入G20五强,2030年仅次于美国和欧盟,2050年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强国。这是蓝皮书描绘的中国国家竞争力战略目标。 中国文化以何姿态“走出去”要有外壳、有载体,更要有内核、有神韵。这个内核和神韵,可以讲很多,我以为,最基本的就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代代相传的“天下情怀”与“和谐理念”。 二十载体育的中国镜像中国体育堪称中国过去20年历程的奇异镜像,它给予观者无限遐思却不乏切肤之痛。站在“十二五”历史拐点,我们或许能从几场运动盛会中,管窥中国风云激荡的20年。 上海世博张开了中国梦想的翅膀世博圆满闭幕充分证明:中国风是福泽世界之风,中国梦是世界和谐繁荣之梦;中国风,中国梦,得道多助,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秩序的诚意和担当,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与信赖。 |
人人争抢公务员“铁饭碗”在创业和入仕的比较之下,后者以“铁饭碗”和“金饭碗”这两大极具诱惑的法宝,将众多社会精英吸纳过去。这样的“热”以及导致公务员热的理由,并非社会福音。 |
“被中产”的滋味不好受中国的脱贫成就举世皆知,但中国形成中产收入阶层的努力尚未收效。因为中产收入阶层意味着城市化的大致完成,意味着公民社会与公平社会基础的建立。 |
逃得出北上广躲不开城市病面对繁华依旧却已经无法承载舒适生活的大都市,再回头看看那个行进在惯有城市化扩张道路、无法承载梦想的故乡,逃离北上广的人们,难道注定要搁浅在城市与故土之间了吗? |
关注小人物讲述中国梦“旭日阳刚”乐队的成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与争论:中国人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吗?所谓“中国梦”,它究竟只属于少数人,还是属于大多数人? |
四十年前,当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的时候,他的那句话“我有一个梦想”传遍了全世界。但是,一定要知道,不仅仅有一个英文版的“我有一个梦想”。在遥远的东方,在一个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也有一个梦想。它不是宏大的口号,并不是在政府那里存在,它是属于每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
实现梦想当然是不容易的,也会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任何一个现实存在的社会都还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我们在奋斗和努力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中国梦”,仍然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力量的源泉。
教育公平和质量是建设未来之根如果我们把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连接起来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如果用英文“OF”来说,我们希望一个教育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同时用“IN”来当介词,在可持续发展进程当中准确定位教育,如果我们用“FOR”做介词,教育为这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免费医疗”是不是我们的医改方向?神木当地这种医疗改革在平稳度过的一年多时间里,取得了受到公众普遍认可的卫生成就,并没有呈现多少先前那些反对者提出的、可能发生的种种危机与负面效应,并很好地解决了民众的就医问题。当这种卫生模式逐渐得到更多人们的认可时,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倒逼效应。 |
就业歧视,求职者不能承受之重我们承认我们求职者懦弱、承认我们维权意识淡薄,在一片“歧视你不需要道理”的环境中,谁能体会我们在面临这一切时的无力感呢?遇歧视者,忍气吞声;制造歧视者,理直气壮;旁观歧视者,麻木不仁……在就业歧视的土壤里,“学历造假”等各种恶之花开得鲜艳。 |
保障房不仅要建足更要分好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抓好保障房建设事关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保障房建设不仅关系中低收入家庭幸福,而且事关社会和谐。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不仅要多建、建好保障房,更为重要的是公正、公平合理地分配好保障房,要让其回归经济、适用、保障的本质。 |
到乡村去找生活,找灵魂必须保卫乡村,正如必须保卫社会。这里强调的需要保卫的乡村,并非地理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种乡村主义与乡镇精神。它们与所谓的主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甘心卷入狂飙突进的时代游戏。人在天地间,既不被物化,也不被概念化,不被异化为我们制造的工具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