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11月10日,网友“婉约派土贼”在微博发布的一张图片引来上万网友转发。该微博图片显示,一名男性坐在警车里伸出双腿,一名路旁的妇女为其擦鞋。图片曝光后,遭网友“人肉”搜索。
随后,南平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表示,网友上传图片中所示警车为福建南平市浦城县人民法院车辆,不属于南平市公安机关部门的车辆,驾乘人员也不是公安民警。目前,该县人民法院正在调查此事。
14日下午,福建省浦城县人民法院表示,擦鞋事件的主角为警车的驾驶员,鉴于他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人民法院形象,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该院已对其严肃批评教育,并依法解除与之签订的劳动合同。
而记者找到擦鞋的妇女,她第一句话就是:“我凭良心说,因为天冷他才坐进车子。”
媒体传播分析
“擦鞋门”新闻来源于微博,网友“婉约派土贼”的这条微博被转发25627次,评论7342次。虽然舆论的传播周期并无新奇之处:三天传播——两天高潮——两天回落。但是事件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几次转折。
在传播阶段,媒体的关注点在权力的傲慢。因为“警车”这个符号很扎眼,因而成为网络围观的对象。此阶段延续着“微博产生,媒体传播”的舆论脉络。
“擦鞋门”发展到高潮阶段,出现三个转折点。第一,警车驾驶人员系当地法院司机,而非公职人员;第二,浦城县人民法院因其损害法院形象开除该位司机;第三,擦鞋妇女表示:因为天冷他才坐进车里。
由于真相基本明晰,事件关注度开始回落,针对“擦鞋门”的主要是媒体发表的评论文章。
受众心理倾向分析
调查:擦鞋门,你怎么看?
(数据来源于第一调查网)
调查结果显示,35%的人认为,坐在警车里擦鞋是对别人劳动的不尊重。19%的人反对认为司机态度有问题。而23%的人支持司机,认为这是一项普通的服务付费的商业行为。另外23%的人认为该“司机”是南平市浦城县人民法院危机公关的牺牲品。
受众对此事件态度基本分为三类:批评:54%,即调查中的第一类和第三类,都对坐在警车里擦鞋持反对态度。警车是公权力的化身,擦鞋是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谋生方式,两种形体结合在一起,视觉效果是强烈的。一半以上的人批评这种现象,源于社会上日益凸显的“仇官”心态,以及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
支持:23%,“我花钱,你服务,无可厚非”。擦鞋妇女澄清是因为天冷,司机才坐在警车里,并且经得她的同意。客观的讲,事件当事人双方均无意见,反而是网友的围观造成了此事的舆论声浪,导致“司机”被解聘。
无奈:23%,司机沦为替罪羊。近期“临时工”频频在公职机关的危机公关中出现,“擦鞋门”中的“司机”又一次复制了“临时工”的命运。
浦城法院公关点评
南平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在其官方微博回应“核实中,谢谢提醒”。并很快发布消息表示,“经初步核实确定,网友上传图片中所示警车为福建南平市浦城县人民法院车辆,不属于南平市公安机关部门的车辆,驾乘人员也不是公安民警。目前,该县人民法院正在调查此事。”
南平市公安局反应迅速,并且始终保持坦诚的态度,面对危机不逃避,敢于承担责任,就容易取得受众的信任和谅解。面对媒体和公众的质疑,能够保证与媒体的有效沟通,确保了公众的知情权。这些方面,南平市公安局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将驾驶员解聘的处理结果引起公众的质疑。法院仅仅因为擦鞋照片引起网络议论,丢了法院的面子,泛化解释法院规章制度,快刀斩乱麻解聘驾驶员,显得理由不充分。“公车私用合理,警车擦鞋有罪”,法院还会给公众留下厚此薄彼、选择性作为的口实。
舆情点评
擦鞋照果然如网友所料“火了”。虽然是闹剧一场,但从中却窥视到了许多社会现象。
舆论易被表面现象操纵,看到坐在警车里擦鞋的图片,就全面投向“同情弱势,权力傲慢”的舆论阵营当中去,而对于事件本身只是雾里看花。作为媒体和时评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辨别事件的是非曲直。
浦城法院对于此事的处理体现出公职机关对于舆论监督的惧怕。虽然浦城法院的应对及时,态度谦和,但是处理草率,理由不充分,有讨好之嫌。
“擦鞋门”反应出了公众在“仇官”心理操控下的浮躁,以及政府机关对于危机公关的迫切。同时,也启示舆论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需要用明确的制度与公开透明的沟通来调和。
观点中国舆情编辑 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