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新华网在《赞北京“最强暴雨”中的“最美精神”》中评论道:不管是在微博舆论场,还是在主流媒体的舆论场,袖手旁观看热闹、看笑话的心态弱了,爱心接力传递需要帮助的信息并积极伸出援手,将镜头对准可歌可泣的正面形象的氛围强了。这种悄然的变化中,隐含着北京人被天灾激发出的爱心、互助以及自强。
关键词:因公殉职
@平安北京: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0年以来最大降雨,北京市公安局接到大量群众求助报警。燕山分局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同志从中午开始就带领民警奋战在辖区积水严重的凤凰亭村,先后救起50余名被困群众。17时20分许,当李方洪同志再次冲入水中救助群众时,被一根落入水中的电线击倒,光荣牺牲。
关键词:双闪志愿者
@何恩培:六十年一次的暴雨,让我误了明天的两个要约,却有幸体验“双闪志愿者”。凌晨3:30我出候机楼的门,迎面站着一个气质美女,背后一辆双闪奔驰:“去城里吗,免费送”,再看背后,一排双闪车,有别克有宝马有大众。。。这样凝聚力的民族,必将崛起。
当晚,北京热心网友通过微博自发组织志愿车队,打着双闪灯冒雨前往机场,免费搭滞留旅客到城里换乘公共交通工具。一场大雨验证了“北京志愿者精神”。
关键词:免费过夜
良子健身总裁@朱国凡:号外良子在京21家门店全部可以为困在附近的人提供避难通宵留宿店里有吃的.喝的.有电视.有沙发.有热水洗澡!全部免费提供!良子为大家做点自己能做的事。请大家帮转起来,问附近店地址:请拔打65155555。
关键词:遗失车牌
@赵宇赵宇:石佛营路静香斋饭馆门口挂了一堆昨晚拾到的车牌,等待主人认领,好人真多。
7月23日,《新京报》在《一场暴雨,检验公民社会的成色》中评论道:暴雨袭京本是所有人都共同面对的考验,很多人的表现,却令人心寒。然而,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好,不是一群人凭着道德优越感,对另一群人发起批判,而是,应该更深入地追问,为什么同样在一片暴雨之中,人们的表现会如此显著不同。
关键词:出租涨价
@查慕春:暴雨,出租车集体回家避雨。雨过天晴,纷纷出动,在机场趁火打劫滞留旅客,到望京四百起步。
关键词:交通罚单
北青传媒总裁助理@北青全伟:今天早上出门,看见不少因昨天暴雨而“遗弃”在路边的车,可恶的是不少车被贴上了罚单,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心中蓦然感到很悲哀!
22日下午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表示,在突发灾害降临时这种处罚是错误的,所贴罚单作废。晚上交管局表态称,“已下发通知,雨后以服务疏导为主,对因雨受困车辆联系车主,挪移清拖;对22日协管员擅自粘贴的违法告知单不予录入;对擅自贴条的当事协管员严肃处理、调离工作岗位。”
关键词:机场收费
@老徐时评:同样令人作呕的是:昨晚那么大的雨,机场高速收费站附近水快没过半个轮胎,车辆排长龙停在那儿都有熄火的危险,可是他们仍在一丝不苟地收费。
关键词:坐地起价
科普作家,科学松鼠会作者之一的@苏椰:暴雨夜三元桥旅馆抬价到2160元一晚,那些义务从机场接人到三元桥的自愿者车辆又被迫回来望京找旅馆。。。心寒。
事实上,通过微博这一即时的信息传播平台,我们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灾难面前的各色人等以及他们的善意与冷漠。在近年社会道德水平不断受抨击的舆论环境下,民众的正能量被激发出来,自发的组织起救助力量,彰显了普通人的大爱和素养。而部分人备受诟病的坐地起价行为,也在网上引起“公益行为”与“市场行为”的争议。但无论如何,灾难面前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受到考验,网友们大多批评“官方楼堂馆所无一开放,收费站仍然抓紧收费,交管员给被淹车辆贴罚单”。如何能够最快速的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引导所有的社会成员履行公民责任,共同应对危机,而不是用官方传统的话语模式来应对民众需求,这才是灾难带来的反思。
暴雨来得快去得快,但停留在道路上的残骸仍然告诫我们:没有经验的总结,能力的提升,和中国诸多事件一样大家很快遗忘而麻木。这才是这个国家的悲哀。(@夏建统)
关键词:暴雨
@财经网指出:一年前,2011年7月25日,《人民日报》要闻版(4版)头条:《再迎暴雨 北京有谱了》。背景,2011年6月23日,北京降暴雨,官方称为“百年一遇”。7月24日,再降暴雨,官方称为“13年来最大的”。报道指24日暴雨由于准备充分预警早等,未对交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近几年来,“N年一遇”成为最受气象部门和城建部门欢迎的“临时工”。我们已经习惯了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乍一看到如此精确的61年一遇,不免心生怀疑。但是“N年一遇”就是借口吗?天灾也不是城市成为海洋的全部理由。如果一座城市的排水系统足够发达,再剽悍的“N年一遇”,也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预警
@Coley测试版:查了下@平安北京和@北京发布两个官博的雨情预警情况:前者在昨天早上11点转发了条警示性很弱的天气预报,只提示“外出注意安全”,后者第一条雨情微博,到下午五点左右才出现,两者都没及时提示大家不要出门之类。很想知道北京的极端天气预警机制是如何运行的。
21日,北京市气象部门连发5个预警,暴雨级别从蓝色预警上升到橙色预警。中国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含义是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数字化的定位让普通民众很难产生直观感受,因而丧失警惕性,大雨期间,不少人仍然没有改变出行的计划,以至于忽视了即将到来的危险。另外,气象部门发布预警的渠道过少,网民呼吁政府发布重大灾害预警时,可通过短信方式送达所有市民,提醒居民尽量减少外出。
根据《北京晨报》报道,对于能否通过短信发布暴雨预警,市气象局相关人士认为手机预警信息发送尚有技术障碍,但据《人民邮电报》报道,北京移动表示:1.气象局并没有和他们合作;2.北京移动全网发送短信没有技术障碍,此前已与市政府合作多次。中国电信政企客户事业部张明天更表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防灾、抗灾、救灾通信技术保障方面从来没有“做不到”这个词。
究竟谁对谁错?
关键词:防汛
自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的“北京发布”以下,市和区县两级各部门微博通宵发帖,成为当天晚上权威的信息源。上线不久的“房山水务”,截至22日晚连发68条暴雨相关微博。北京房山青龙湖少年军校基地因山洪爆发被困,“北京消防”、北京市水务局的“水润京华”等微博直播消防官兵徒步驰援情况,至当晚8时11分,百余师生全部安全转移。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在积水严重的村庄不幸牺牲后,北京市公安局“平安北京”沉痛通报的帖文,转发50万次,评论8万多条。在抢险救灾中,因公牺牲的还有房山区韩村河镇副镇长高大辉和密云县大城子镇镇长李建民。
可以说,暴雨之后,交通、公安、消防、防汛、排水、急救等多部门都快速的进行了“反瘫痪”式的全方位应急救援。
但我们仍然能看到,尽管北京城区90座下凹式立交桥已建立“一桥一预案”,排水、交通、电力等部门,根据桥体的规模、道路结构,制定个性化方案,力保暴雨中立交桥排水通畅,不积水。然而,事实证明,在强大的暴雨面前,多处立交桥下出现严重积水。21日晚,一男子开车行至东二环广渠门桥下,被雨水困在车中,救出来送往医院后死亡。
另一方面,北京公共交通应急不力的“软肋”再次暴露,地面公共交通工具瘫痪,而各地的网友纷纷抱怨打车难,出租车奇缺,在首都机场大巴候车处积压旅客上千人。通往首都机场的地铁机场线也因雨水没过地铁感应板,造成地铁列车失去动力,导致停运。
另外,更多的人认为,在暴雨袭城等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时候,需要公权力机构和公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物资和手段应对现实危机。在这个问题上,自发形成的民众互助,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我们的应急救援体系仍然不完善。
关键词:基建
北京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水淹了,相比发达国家的排水系统,北京还有很大距离。但如果每次都如上一次般毫无进步,那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性真的需要详细审视。英国伦敦、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山东青岛,乃至此次重灾区北京的团城等地,成为媒体在提及下水道系统时的样板案例,多熟民众已经耳熟能详,或许它们能为中国城市的治涝工程带来启示,而不仅仅成为民众消费的文字。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龙应台说,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和文明,一场雨足矣。为什么我们明明有成功案例可借鉴,却始终摆脱不了城市内涝的命运呢?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直言“我们的基础设施方面就表现出一些脆弱”。“最强暴雨”或许只是偶发事件,但它却能够检验出政府执政为民的成色。
我们的大部分政府官员没有真正意识到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若与经济的发展速度不同步,将成为经济进一步提升的桎酷。一是经济指标转移了政府大部分的注意力。二是对于官员的考核太过单一。如果我们对于官员的考核不再局限于看得见的经济指标,而是更多地考察看不见的有利于民生的工作,更注重群众的口碑,那将会激发更多的官员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与群众生活的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促使他们将服务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王颖:“61年不遇”掩盖不了城市的脆弱》
关键词:自救
@科学公社李虎军:我们需要知道每位遇难者名字,知道他们为何遇难。我们都是驾车者、乘车者、救援者,都是在屋顶下生活的人。
每一次灾难都是一次用鲜血进行的常识普及。北京环路和地下室能淹死人?这并非笑话。民众的防灾意识亟待加强。《环球时报》在社论中尖锐的问到:上星期六大雨已成定局时,很多人仍开车上街,政府阻止不力,体育场还有足球比赛。北京的各种补习班多如牛毛,但有几个人受过专门的逃生训练呢?
在这次暴雨过后,如何逃出密闭的汽车,如何防止汽车浸水,如何避免触电危险……各类科普知识、生活常识开始充斥网络,其中不免泥沙俱下。但无论如何,在政府不断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同时,民众也需要为未知危险的来临做好万全准备。
(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新浪微博)
|